孙思邈养身之道

合集下载

孙思邈的“四少”养生法

孙思邈的“四少”养生法

孙思邈的“四少”养生法孙思邈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著有医学专著《千金要方》,被后世尊奉为“药王”。

除了治病救人,孙思邈还非常重视养生,提出了“善养性”“治未病”“消未患”等养生法。

其在《孙思邈方书》中说:“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次四少,神仙诀了”。

寥寥数字,道出了最简单易行的养生道理,适合我们学习。

口中言少——即说话要少俗话说:“开口神气散,舌动是非生。

”如果一个人每天总是口若悬河,长时间地夸夸其谈,按中医讲,将会耗散掉身体中的大量精、气、神。

而津液与气是人的生命之本,如长久耗散,最终就会导致伤神成疾。

另外,少言还可减少许多是非。

我们常说的“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是非常有道理的。

是非少了,烦恼也就少了,自然对养生有利。

正所谓“日出千言,不病自伤”,消耗肺气容易师体内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

因此,适当放慢语速、少说些话,可保护、收敛肺气,给身体“节能”。

心中事少——多思伤神所谓“心中事少”,即要清心寡欲,不要思虑过度。

在生活中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遇事不妨学得“糊涂”一点,这样不仅可以少生气,并可减少大量不必要的麻烦。

麻烦少了,心情也就舒畅了,这样不但对健康有利,而且许多疾病还可以不治而愈。

所以我们平时要尽量减少和抑制不良情绪对精神的影响,做到心中事少而怡然自得,以保持内心的恬淡娴静,从而颐养天年。

正所谓“思则气结”“多思则神殆”,思虑过度容易导致气机郁结不行,进而引起疾病。

不妨顺应自然,不要反复纠结一些小事,更不可钻牛角尖,要抱着乐观的心态来解决问题。

腹中食少——即吃饭只食八成饱《黄帝内经》中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养生三要》中云:“脏腑肠胃,常令宽舒有余地,则真气得以流行而疾病少。

”古人也讲:“欲求无病肠中清,欲得长生腹中清。

”这就是说,过量的饮食会引起我们肠胃的超负荷工作,从而会使肠胃功能逐渐衰退,以致最终影响我们的健康。

据研究显示:少吃,可把内脏和血管中囤积的脂肪“赶跑”,并可大大提高运动和反应能力;少吃,还可不断清除体内有害活性氧,增加抗氧化酶的含量,有利于维护体内活性氧的平衡。

孙思邈养生

孙思邈养生

孙氏一生博学多闻,著作众多,流传至今的主要著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

其著作中有关养生养性之道论述颇多,可谓其心得体会和一生临床经验之总结。

他在《千金具方·养性禁忌》中说:“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书易崇,故善摄生者,常须懊于忌讳,勤于服食,则百年之内,不俱于夭伤也。

”明确指出欲成神仙,只是幻想;但是,只要掌握养生之道,就能长寿.安度百年。

《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即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把养成良好的习惯看作“养性之大经”。

孙氏的养性之道丰富了中医的养生理论。

本文就《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有关养生养性的思想归纳为以下几点:1.调并精神,不枉耗神气精、气、神是人身三宝,精、气是神的基础,气盛则神旺,气亏则神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孙氏在(千金冀方·养性》中提到养性十要为“一日裔神,二日爱气,三日养形,四日导引,五日言论,六日饮食,七日房室,八日反俗,九日医药,十日禁忌”。

首先强调养性要裔神爱气。

《内经·上古天真论》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孙氏的音神爱气即指珍惜精神,而不枉耗神气。

音神要做到十二少,《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古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同时指出要做到十二少,就要忌十二多:“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滋,多喜则忘错馄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

此十二多不除,则荣卫失度,气血妄行。

丧生之本也。

”《千金具方·养老》中指出:“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的观点,认为音神应从青少年开始,如至衰老才开始养生,则无异于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为日已晚。

2.倡食补,节饮食及饮食宜忌饮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耳聪目明法)(精)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耳聪目明法)(精)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耳聪目明法)1.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面重覆。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3. 面常洗(a)搓手36下,暖手后上下扫面。

(b)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4. 目常运(a)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覆3次。

(b)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5. 耳常鼓(a)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覆做10下。

(b)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槽骨退化。

7. 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a)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8.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

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孙思邈的“十二”养生诀

孙思邈的“十二”养生诀

孙思邈的“⼗⼆”养⽣诀
孙思邈的“⼗⼆”养⽣诀
孙思邈是随唐时代著名的医学家,中国传统⽼年医学的奠基⼈之⼀。

为便于推⼴养⽣经验,在总结养⽣理论和实践时,孙思邈嵌⼊了⼀定规律的数字。

“⼗⼆不”:孙思邈认为,养⽣必须抛弃⽇常⽣活中不利于健康的⾏为⽅式。

他提出“⼗⼆不”:“是以养性之⼠,唾不⾄远,⾏不疾步,⽿不极听,⽬不极视,坐不久处,⽴不⾄疲,卧不⾄(?),先寒⽽⾐,先热⽽解。

不欲极饥⽽⾷,⾷不过饱;不欲极渴⽽饮,饮不欲过多。

”当是“饮⾷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妄作劳”。

“⼗⼆少”:孙思邈归纳总结了养⽣“⼗⼆少”,他说:“养摄⽣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认为“⾏此⼗⼆少者,养性之都契也”。

“⼗⼆多”:孙思邈在倡导“⼗⼆少”的同时,还提出反对“⼗⼆多”。

他说:“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神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欢。

”在此基础上,希望⼈们“莫忧思,莫⼤怒,莫悲愁,莫⼤惧,莫跳踉,莫多⾔,莫⼤笑。


“⼗⼆伤”:孙思邈告诫⼈们:“深忧重悲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怒过度伤也,汲汲所欲伤也,戚戚所患伤也,久谈⾔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强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即卧伤也,跳⾜喘乏伤也,阴阳不交伤也。

”养⽣贵在避免对⼈体⾝⼼健康可能造成伤害的⼀切不利因素。

倘若“积伤⾄尽,尽则早亡”。

摘⾃《益寿⽂摘》2012/11⽉合订本第33页(摘⾃《长寿家园》2012年第10期)2012年12⽉27⽇星期四打印发表。

孙思邈的养生之道

孙思邈的养生之道

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孙思邈是我国唐代着名的医学家、养生家;由于养生得法,健康地生活了101岁,因此追求健康长寿的人对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很有兴趣,希望能从孙思邈的理论与实践中汲取对自己的健康长寿有用的东西;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主要阐述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与千金翼方养性等文章中;本文尝试从这两篇文章中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的内核挖掘出来,供当代对健康长寿有兴趣的人参考;为了便于论述,我们将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简称为要方,千金翼方养性简称为翼方;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具体操作方法详见于要方一文,而翼方是为补要方之不足而作;要方一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全文共分为八节:1.养性序第一;2.道林养性第二;3.居处法第三;4.按摩法第四;5.调气法第五;6.服食法第六;7.黄帝杂忌第七;8.房中补益第八;通观要方全文,最值得注意的是,孙思邈将自己的养生之道称为养性见要方的小标题养性而不称为养生;由此可见,孙思邈认为,养生的核心是养性;要方的第一节“养性序第一”的所谓序第一就是说养生第一位的事情是养性,第二节“道林养性第二”则是介绍养性的方法;在将养性放在第一位的前题下,从第三节到第八节则介绍了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等各种辅助的养生方法;将养性放在第一位,再配以运动身体,饮食起居,营养药物等辅助的养生方法,就形成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完整系统;要方的第一节“养性序第一”论述了什么叫养性及养性的重要性;什么叫养性孙思邈认为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淡化对名利的追逐,做到“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使自己保持一种“宁静祥和”的心境,这就是养性;关于养性的重要性,孙思邈认为能养性就能够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孙思邈的原话是“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皆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孙思邈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就是说,不重视养性,只在服食药物等各种养生方法上下功夫,绝达不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在第一节“养性序第一”中强调了养性的重要性后,第二节“道林养性”则是介绍养性的具体方法;第二节“道林养性”将作到十二少与除掉十二多作为养性的具体方法;“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即十二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即十二多;十二多恰好是十二少的反面,作到了十二少,就等于除掉了十二多,反之除掉了十二多也就等于做到了十二少;孙思邈认为:十二少仍养性之都契也,做不到十二少也就是除不掉十二多则必然荣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孙思邈认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首先养性,养性就是调养自己的精神心性,使之常处于宁静祥和的境界;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十二少与除掉十二多;但是人生的常态恰好是恶十二少,喜十二多;所以要做到十二少与除掉十二多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人很难接受孙思邈的养生之道;但是,当一个人到了中年以后,身体的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同时也能逐渐体会到身体健康的保持,重于身外的名利与追逐,就能够体会到孙思邈将养性放在第一位的养生之道的合理性,就有可能接受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并调养自己的心性,逐渐做到十二少与除去十二多;孙思邈以嵇康与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作为自己养生之道的理论依据,他在要方中所阐述的养生之道就是对嵇康与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要方从嵇康的养生理论与黄帝内经中各引用了一段话作为自己将养性作为养生的第一位任务的理论根据:第一段话是,嵇康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第二段是,黄帝内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嵇康强调养性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将心性修养到,去名利,除喜怒,去声色,绝滋味,少思虑,则不求长寿,自然能长寿;如果不能做到这五点,则无论吃何种滋补品,练何种功夫都不可能健康长寿;黄帝内经也强调养性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能保持宁静祥和的心境,将外驰的精神收回来内守自身,真气就会畅通全身,身体就不会受到疾病的侵害;总之,两段话的精神是,要想健康长寿,首先要养性,忽视养性,只重视药物滋补、身体锻炼等养生方法,不可能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为什么养性即修养自己的心性,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能获得健康长寿的效果嵇康认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嵇康养生论;就是说人的精神制约着人的肉体,只要人的精神不躁于中即只要精神保持祥和宁静,人的肉体形骸就不会生病、死亡丧于外;嵇康与孙思邈以养性为主的养生理论,是他们本人的经验直觉,但是一千多年后的现代“身心医学”却以成果证明嵇康与孙思邈的经验直觉是正确的;当代“身心医学”的重要成果之一的“心理神经免疫学”证明,“祥和宁静”的健康心理能够提升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从而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使身体保持健康,有力地支持了嵇康与孙思邈的养生首先要养性的养生理论;孙思邈并不是单打一只讲养性,而是以养性为基础,再配以其它养生方法来养生;要方第三至第八节就介绍了养性以外的辅助养生方法,这些方法是居处、按摩、调气、服食、杂忌、房中六项;这六项养生方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居处就是生活要有规律;按摩就是经常对四肢进行按摩;调气就是进行呼吸吐纳的修炼;服食就是注意适当的营养滋补及药物治疗;房中讲性生活要有节制;杂忌讲一些生活中的禁忌;可以这样说,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有主有从的较全面的养生之道,完全做到的确很不容易;但是你如果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愿意用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来指导自己的养生实践,你就首先要时常调养心性,使自己的心境常保持宁静;然后再做到起居饮食有规律,适当的体育运动、适当的营养滋补及服用必要的药物,这样就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了;翼方是对要方的补充,强调养性的大要是: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啬神、爱气指要节约神气的消费,是调养精神的具体要求;养形、导引是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和练气的吐纳;言论是慎语言;饮食是讲注意适当的营养,但又不追求口腹之欲;房室是讲性生活要节制;医药是讲有病要服药治疗,也可以常服用一些保健药品;禁忌讲一切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和事物都要避开;一般人都是追名逐利,追求口腹之欲的满足,追求感观的刺激,而孙思邈养生之道恰好相反,淡薄名利,不追求口腹之欲,更不寻求感观的刺激,这些称为反俗;孙思邈以灯用小炷这样一句很形象的话来形容他的养生之道,所谓灯用小炷,是说一盏油灯用细的灯芯,灯油就可以烧很长时间,如果用粗的灯芯,灯油很快就会烧完;养生就像灯用小炷,做到十二少就是节约能量的消耗,就是灯用小炷,就能延长生命,得到健康长寿;翼方还讨论了服饵即服用保健药物,食疗等问题,但是这些内容并不是孙思邈养生之道的核心部分,我们就不作进一步的讨论了;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代表;中国传统养生与当今流行的养生实即西方的养生是两种不同的养生之道;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西方的养生是以发泄能量为特征的养生,这种养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的特点就是向外发泄自身的能量;中国的传统养生是一种积蓄或收敛能量为特征的养生,养神、调气、导引、少语、少动等,强调的都是一个啬字;啬即节约能量的消耗,也就是孙思邈所讲的灯用小炷;人是身心的统一体,从身与心两个方面来看,西方的养生,强调的是身体的运动与身体的滋补;是一种以养身为特征的养生,虽然名为养生,实为养身;而中国的传统养生,强调心理精神的调理,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养生是一种养心之道;所以孙思邈将自己的养生称为养性,当然中国的传统养生并不是只讲养心或养性,而是在强调养性或养心的同时也讲养身必要的肢体运动与身体的滋补;但认为第一位是养心或养性,第二位才是养身;从表面上来看,西方的养生显现出一种向外积极进取的特点,符合人们积极向上精神,所以很受现代人的青睐;而中国传统养生则显现出一种向内收敛的消极特点,不符合现代人向外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不受现代人的青睐;的确,正在为自己的事业进行奋斗的人们,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很难接受以消极收敛为特点的中国传统养生之道,我们也不向这部分人推荐中国的传统养生之道,但是过了中年,已经从事业的竞争中逐渐退出来的人,就应该将关注外界的心神收回来,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就能发现中国传统养生的确是一种能维护自己身心健康的科学的养生;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就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重要代表,值得关心养生问题的中老年朋友们研究、学习与实践。

孙思邈养生歌诀

孙思邈养生歌诀

孙思邈养生歌诀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月增辛聊减苦,秋来辛减少加酸。

冬月大寒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

若能全减身健康,滋味能调少病缠……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来生疟痢……常令肾实不空虚,日食须知忌油腻。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

饥餐渴饮莫太过,免至膨胯损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去此二者不生疾。

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自安逸。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脘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性情,太饮过多防有病。

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伤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人家。


——语出《孙真人卫生歌》
元朝陈元靓辑撰《事林广记·孙真人枕上记》:“侵(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

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

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

醉饱莫行房,五脏皆翻覆。

火艾漫燃身,争(怎)如独自宿。

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

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莫食无鳞鱼,诸般禽兽肉。

自死禽与兽,食之多命促。

”。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一、调心调心为养生之首。

心之平和,则五脏六腑皆安。

当去杂念,存善念,心宽体健,疾病自远。

二、调息呼吸为生命之本。

调息即调呼吸,使之深长细匀。

清晨吸清气,夜间吐浊气,肺腑自洁,身体健康。

三、调饮食饮食为养生之基。

饮食需定时定量,五味调和,不偏嗜。

食物要新鲜,避免生冷不洁,确保脾胃健康。

四、调睡眠睡眠乃恢复体力之时。

应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早睡早起,顺应自然,则精神焕发,身体强健。

五、调起居日常起居要有规律,保持室内外清洁整齐。

顺应季节变化增减衣物,避免过劳或过逸,使身体适应自然。

六、调环境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宜居之地,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有助于心情舒畅,身体康健。

七、调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调和气血,强健筋骨。

但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伤害。

八、调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调和经络,可以调和气血,舒筋活络,防治疾病。

九、调气血气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调气血即是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使气血流畅,充足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十、调脏腑脏腑功能正常,则身体强健。

调脏腑即是通过饮食、药物、按摩等方法,使脏腑功能协调,保持身体健康。

十一、调精神精神饱满,则身体健康。

当避免过度思虑、忧郁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悦,使精神焕发。

十二、调智慧智慧使人明智,避免愚痴。

通过学习、思考等方式提升智慧,有助于明辨是非,避免过度烦恼,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十三、调道德道德高尚,则内心平静。

当培养仁爱之心,注重道德修养,使内心充满善良与美好,从而身体健康,长寿延年。

综上所述,孙思邈养生十三法涵盖了身心健康的各个方面。

通过全面调理身体与心灵,我们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药王孙思邈最经典8句话

药王孙思邈最经典8句话

药王孙思邈最经典8句话
1.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就像我们对待自己最珍视的宝贝一样,人的生命难道不应该是最宝贵的吗?比如说,当有人遇到生命危险,大家都会竭尽全力去帮助,这就是对生命尊重的体现呀!
2.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这就好比车子要时常开动才不会生锈,人也需要经常活动活动呀!你看那些爱运动的人,总是精神饱满,身体倍儿棒呢!
3.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

”这就像提前给身体打了预防针,难道不是很重要吗?就像平时注意饮食健康、作息规律,就能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呀!
4.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这不就像我们做事要勇敢但又要细心,聪明但又要守规矩嘛!比如在面对困难时,要大胆去尝试解决,但又要谨慎思考每一步哦!
5.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这就好像不懂乐谱就不能说自己是音乐家一样呀!医生要是不懂《易经》,那怎么能成为厉害的太医呢?
6.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

”就如同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医生一定要静下心来呀!比如在手术时,医生就得全神贯注,才能更好地救治病人呢!
7.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这就如同侦探查案一样,要非常仔细认真,一丝一毫都不能错过呀!医生诊断病情不也是这样吗?
8.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想想看,如果没有好医生,那得有多少人会遭受不幸啊,这难道不是很可怕吗?就像在一些偏远地区,缺少好的医疗资源,真的会让很多人得不到及时救治呢!。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之道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之道
实生活 中真 的有 “ 笑逍遥散 ” 那么 此药 的主 要 三 ,
风湿顽痹 、 跌打 损伤 、 肢体麻木瘫痪等病症 的患者
使 用。 清代的《 外科十三 方》 中说 :马钱子、 “ 枳壳二
味研 末 ,以酒调敷患处 ,却能止痛 愈伤 ,神验 无
比。” 张锡 纯在 《 医学衷 中参西录》 中也说 : 马钱子
钱子碱 制成 灭鼠药 ,并 曾使 用含有 马钱子碱 的诱
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 、重症肌无力等病症 。有医 师 曾使 用 马钱子 治疗 3 2例面 神经麻 痹 患者 , 结
果 有 2 例 患者病情痊 愈 , 3例 患者病情好转 , 2 有
饵来控制一些鸟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数量 。在 马来西亚 , 人们常将
于 患侧面部 , 7 O 天换 1张 , 约 ~1 直至病 情痊愈 为止 。一般来说 ,轻度的面神经麻 痹患者在连续
敷用 马钱子片 2张后 即可见效。本栏编辑/ 璐 赵
中医认 为 , 马钱子性寒 , 味苦 , 有大毒 , 可入肝 经、 脾经 , 具有通络止痛、 散结消肿 的功效 , 适合有
前提 , 中寓有静”二者相辅相成 , 动 , 相互为用。 慎言论 言论即指说话。孙思邈认为说话 不
要过多 , 更不宜大声说话 , 而应轻言细语。因为“ 多 语则气 乏“ 。另外 , 他认为人们 不可 以说 “ 恶语 ” 和 污言秽语 , 应做到 “ 言不离 口” 因为经常说好 善 。
元气充足则健康 , 元气 受损则生病 , 元气耗尽则死 亡。 在元气充足的情况下 , 人体 的气血运行就会十 分顺畅 , 各个脏腑器 官均可得到充分的滋养 , 生命 力就会很 旺盛。 因此孙思邈认为 ,无论做任何事 情, 都要 以不伤 元气为基本原则。

孙思邈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孙思邈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孙思邈的养生方法有哪些?药王孙思邈被誉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医学家之一,他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养生方法。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

在这里,我将与大家分享孙思邈的十三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孙思邈强调饮食的重要性。

他建议人们每天饮用温开水和茶水,并且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他还提倡定时进餐、咀嚼慢吞咽,保持心情愉悦。

孙思邈认为适当运动对健康也至关重要。

他建议人们每天坚持锻炼,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缓解压力。

除此之外,孙思邈还注意到了睡眠的重要性。

他建议人们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好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恢复和细胞分裂。

按摩也是孙思邈推崇的养生方法之一。

他认为通过按摩可以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缓解疼痛和疲劳。

除了这些方法,孙思邈还提倡精神养生。

他建议人们保持心情愉悦、心态平和,并且避免过度疲劳和焦虑。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孙思邈还注意到了呼吸的重要性。

他建议人们每天进行深呼吸,并尽量呼出浑身所有浊气,让新鲜空气进入肺部以改善呼吸系统。

孙思邈还强调了观察自己身体状态的重要性。

他建议人们定期进行体检,并且注意身体变化。

及早发现问题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孙思邈提出了不要过度用药的观点。

他认为药物有时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孙思邈的十三法虽然简单,但是非常实用。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和孙思邈的养生方法一样,品牌蜜能眼霜同样受到消费者的好评和青睐。

据三甲医院大夫介绍,该产品具有高效保湿、提亮肤色和淡化细纹等功效,十分适合长时间使用。

希望大家在养生过程中也能注意到这个品牌的存在,让自己更加美丽动人!。

孙思邈养生食谱

孙思邈养生食谱

孙思邈养生食谱
孙思邈,唐代著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他的养生食谱一直备受追捧。

以下是他提倡的一些养生食谱:
1. 鱼糜粥:将新鲜鱼肉捣成泥状,加入大米煮成粥。

这道粥能益气补血,滋养身体。

2. 韭菜炒豆腐:将鲜嫩的韭菜和鲜豆腐块炒熟,用少许酱油调味。

这道菜能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3. 竹笋炒银耳:将鲜嫩的竹笋和银耳一同炒熟,加入少量盐和食用油。

这道菜富含纤维素,有助于消化和排毒。

4. 黄豆糊:将黄豆磨成粉,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糊状,加入红枣调味。

这道糊可以滋补肝肾,对肌肤有很好的效果。

5. 麦片蛋汤:将麦片加入鸡蛋汤中,煮熟后加入适量食用油和盐。

这道汤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有助于补充体力。

以上是孙思邈提倡的一些养生食谱,它们都能帮助身体保持健康并增强免疫力。

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

孙思邈的养生铭

孙思邈的养生铭

孙思邈的养生铭怒甚偏伤气,思虑太伤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嗽玉津。

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存。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下面以白话形式解释《养生铭》:怒甚偏伤气愤怒过头了,甚就是过分意思,偏是不正意思,方向偏了,愤怒过头了方向,就是伤害了自己身体中的真气。

比如一个人有气合理的发泄一下对身体是有好处,比敝在心里好,可是你愤怒过头了,也就是偏了方向,那是对身体有害无益了,也就是伤了气。

思多太损神一个人思想太多了也不好,也就是不发泄出来,闷在心里想,这样就太伤神了。

这句与前面一句恰好相反,前面是动态表现,后面是静态表现;前者是发泄过头,后者是郁闷过头,神疲心易役精神过度疲劳必然影响人的血液循环,血液由心脏制造,所以讲精神过度疲劳心脏被奴役了。

气弱病相侵真气弱了疾病就要来侵犯。

勿被悲欢极一个人不要有太多的悲伤和狂欢,走极了就是反面。

当令饭食均饮食均匀非常重要,不能暴饮或饿绝。

再三防夜醉晚上喝酒再三要注意喝醉,尽量做到晚上不喝醉酒。

第一戒晨嗔最最重要要记住是早上千万不要生气,有气就戒。

亥寝鸣云鼓晚上9 时至11 时应该进入睡眠,而且睡眠之前叩齿36次,这叫鸣云鼓,这对身体有很大好处。

寅兴漱玉津黎明、早晨(早晨3到5点)起来要舌搅上下腭数十次,待津生满口时咽下。

妖邪难犯已这样各种疾病就难以侵犯自己的身体。

精气自全身这样精气储蓄就浑身有劲。

若要无诸病如果想自己身体没有各种疾病。

常当节五辛就常常要注意少吃蒜、葱、兴渠、韭、薤等佛教禁忌的五辛蔬菜。

安神宜悦乐安静神定保持快乐开朗心态。

惜气保和纯保持珍惜自己身体中的元气,和畅纯一的快乐心情。

寿夭休论命生命的长短不要去理论天命的安排,是自己的保养可以改变。

修行本在人这和个人的修养行为有着密切联系。

若能遵此理倘若能够遵守这个道理。

平地可朝真你就是一个普通人可以朝见真人。

孙思邈的十个养生方法

孙思邈的十个养生方法

孙思邈的十个养生方法
《孙思邈的十个养生方法》
1. 饮食调理:孙思邈强调饮食调理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建议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油腻及高热量食物。

2. 调节作息:孙思邈主张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3.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孙思邈建议每天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4. 气功养生:孙思邈提倡练习气功,对于调节呼吸、增强体质有很大的帮助。

5. 精神调节: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养生同样至关重要,孙思邈建议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来调节心情。

6. 中草药调理:孙思邈主张食疗和草药调理,他认为中草药对于强身健体有很大作用。

7. 养生按摩:孙思邈倡导定时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

8. 精神养生:孙思邈认为精神修养同样重要,他推崇读书、诗词、绘画等方式来养护心灵。

9. 常题万愈方:孙思邈认为预防胜于治疗,他主张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过度劳累。

10. 定期体检:孙思邈主张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进行调理和治疗。

孙思邈六字养生诀

孙思邈六字养生诀

孙思邈六字养生诀2009-07-04 10:15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

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

主要是在呼气时分别用六个字疏通与调和相关脏腑的经络和气血,以收治病健身的功效。

对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肝炎,肠胃炎,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肾病,妇科杂病,神经衰弱,骨质增生等慢性疾病,甚至对有的癌症都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

现将此功法介绍如下:预备式:两脚平站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而舌舐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每变换一个字都以预备式起。

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以多站一会,体会松静自然,气血和顺之雅境。

呼吸法:自然顺腹式呼吸。

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二阴)。

收小腹,缩肾(环跳穴处肌肉内缩),体重后稳至脚跟,脚趾轻微点地;呼气时,两唇轻合,舌舐上腭,全身放松,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

此为“踵息法”。

六个字都用此法呼吸。

调息:它的作用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实行阴阳转换。

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这时采用自然呼吸。

具体作法是两臂从侧前方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待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转腕使手心翻向上,同时旋臂屈肘使指尖向上再向内划弧,两手心转向下,两手指相对应。

两手的指尖不要接触,两手向内转动时手指明尖高度不超过眉毛,然后似按球状徐徐在胸前下落至小腹前着腕下沉,松腕恢复预备式。

一:“嘘”字功养肝。

发音:“嘘”(XU阴平)读需。

口型: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抽,舌的两边向中间微微卷起,牙齿露有微缝,向外吐气动作:两手重叠于小腹之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子则相反)内外劳宫穴相对,以下手的鱼际穴压在脐下边沿上,开始呼气并念“嘘”。

两眼随吐气念字慢慢尽力瞪圆。

孙思邈之养生之道

孙思邈之养生之道

浅谈孙思邈之养生之道近几年来,“吃膏方”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越来越火,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工作中不断攀升的压力,更多的健康人或者说处于亚健康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之道,所谓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标。

古往今来,中国历代历家就有在养身方面诸多造诣者,孙思邈就是其代表性人物。

孙思邈(581-682),唐朝京兆华原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他以101岁的寿数向后人诠释着自己养生护身的理念,来证明人类只要讲究养生之道长命百岁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孙思邀非常注重“天人合一”的养生理论,即根据自然规律和环境来摄生养性,他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治之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预防为主,未雨绸缪。

其在《千金要方养生序》曰:“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即呼应了《内经》“治未病”的理论。

他在《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中提出了:“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治未病”观点。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理论核心,其基本内涵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避免和减轻疾病对人类的危害,从而促进人类的健康。

强调能够于“未病”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来对人民健康负责,并提高生活水平。

中医“治未病”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应用,目前已经形成了养生保健的学说,并在当代得到很好的应用。

在现代西医中,我们常说的三级预防,例如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方面,对于高危人群我们提倡戒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脂类药物等等以降低该类疾病的致残、致死率,就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体现,可见这一思想的先进性。

孙思邈认为养生要以养性为本,性命双修,人居天地气交之中,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故顺应自然,依时摄养,保持心情舒畅,适当控制情绪,乐观的对待人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修养,也是健康防病、益寿延年的重要因素。

“药王”孙思邈 养生十三式

“药王”孙思邈 养生十三式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式【简介】药王孙思邈是一个上寿之人,据说他活了141岁。

他是如何获得长寿的呢?原因之一就是他每天都做养生十三法。

有养生专家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一些梳理和习练,现归纳出如下13种药王养生秘诀:1、发常梳。

将双手掌互搓数次,令掌心发热,然后10指向后,由前额开始药王孙思邈是一个上寿之人,据说他活了141岁。

他是如何获得长寿的呢?原因之一就是他每天都做养生十三法。

有养生专家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一些梳理和习练,现归纳出如下13种药王养生秘诀:1、发常梳。

将双手掌互搓数次,令掌心发热,然后10指向后,由前额开始用手疏头发,经后脑至回颈部。

早晚各做数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疏头动作,可以明目,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

第一个方法是合眼或闭眼均可,用眼珠转圈,先左、上、右、下顺时针方向转;然后眼珠逆时针转圈。

重复3次。

第二个方法是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在眼部。

这两个方法可强化眼睛的功能,对眼疾及近视有调节的作用。

3、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依次叩门齿、左侧臼齿、右侧臼齿,各3050次。

叩齿时,不用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叩。

叩齿一面方面可锻炼自己的精神集中的能力,一方面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退化。

4、漱玉津。

口微微闭合,舌头从门齿中间开始,沿左、下、右、上的方向(女士先沿右、下、左、上的方向转,不过,方向转反了也没有关系)转三圈;然后舌尖点依次点下鄂、上颚和门齿缝50次(过去讲72次)。

点下颚时意念点到肚脐和命门连线的中间或靠后一点点,点上颚时要点到头顶百会。

点完之后,口里会有许多唾液,这是先用唾液漱漱(人安静之后的唾液清凉香甜,分三次下咽。

第一次下咽是想着从身体中间直接送到命门;第二次下咽时要想着从左边(女士从右边)划个弧线到命门;第三次下咽时要想着从右边(女士从左边)划弧下到命门。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经常做这种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秘诀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秘诀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秘诀
孙思邈,隋唐时代名医,他活了101岁。

孙思邈的养生秘诀可概括为"忌、动、乐"三个字。

忌:指的是生活要注意节制检点,禁忌放纵欲望。

孙思邈有一首“四不贪歌”:酒色财权四道墙,人人都在里面藏;有人能跳墙外来,不是神仙便寿长。

这首歌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只有清心少欲,才能气血生化,五脏六腑皆能得其养,延年益寿。

动:即生命在于运动。

孙思邈有一首“养生歌”: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会用三宝天地通。

意思是说,只要养炼精、气、神,就能长寿。

那精、气、神从哪里来呢?从运动中来。

孙思邈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非常喜欢练道家的气功。

另外,孙思邈还酷爱书法,练书法时必凝神静气,排除杂念,静中求动,心神合一。

练气功与写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讲求入静、心平气和,都能很好调整内脏器官的功能。

孙思邈还经常步行,其全身气血流畅,新陈代谢旺盛。

故孙思邈到了迟暮之年还能精神抖擞地行医、著书。

乐:就是说人生于世应快快乐乐。

孙思邈一生无忧无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性情乐观,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孩童。

他认为,人的精神对健康很重要,情感反常,喜怒无度,杂虑太过,牢骚太盛,就会影响脑神经,都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和新陈代谢障碍。

孙思邈还善于找乐子,他有多方面的爱好,像下棋、种花、钓鱼等,这些爱好既能充实生活,又使心情愉快。

无病而终,享尽天年的孙思邈还留给后人一本医学著作《千金方》,其养生方法尽在其中。

孙思邈此举,可谓功德无量。

孙思邈的养生论述

孙思邈的养生论述

孙思邈的养生论述孙思邈,被誉为“药王”,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养生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的养生论述,不仅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与现代健康理念相契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孙思邈认为,养生应以“养性”为核心,即保持身心健康。

他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养生的方法应顺应自然规律。

例如,他提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按照自然的节奏来安排作息时间。

此外,他还认为“食疗胜于药疗”,主张通过合理的饮食来达到养生的效果。

在孙思邈的养生论述中,“节制”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他认为,过度的欲望是导致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他提倡节制欲望,尤其在饮食方面要有所节制。

他认为“饱暖思淫欲”,指出过度的饮食不仅会导致身体肥胖,还会引发心理上的问题。

因此,他主张“饮食有度,起居有常”,以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孙思邈还非常重视精神养生。

他认为,保持心情愉悦、精神饱满是养生的关键。

他提倡“笑一笑,十年少”,认为乐观的心态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同时,他也提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保持平常客观的心态,不为外物所动,不为个人得失所困扰。

这种精神的修炼有助于提高生活的品质和延长寿命。

在具体的养生方法上,孙思邈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例如,他提倡“常叩齿以固牙”,“常搓涌泉以健足”,即通过简单的动作来达到锻炼身体某个部位的效果。

此外,他还认为“食后须行百步多”,即饭后散步有助于消化。

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对于日常养生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以上所述,孙思邈还强调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他认为,“早起早睡身体好”,即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健康有益。

此外,他还提倡“勤洗漱以清洁身体”,即保持个人卫生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疾病和维护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孙思邈的养生论述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顺应自然、节制欲望、精神养生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这些论述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且对于现代人追求健康长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思邈养身之道《枕上记》如何解释
孙思邈养身之道《枕上记》
侵晨一碗粥夜饭莫教足
撞动景阳钟扣齿三十六
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
醉饱莫行房五脏皆翻覆
艾火熳烧身争如独自宿
坐卧莫当风频于暧处浴
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莫食无鳞鱼诸般禽兽肉
自死兽与禽食之多命促
土木为形象求之有恩福
父精母血生那忍分南北
惜命惜身人六白光如玉
译文:清晨早餐喝一碗热粥,晚饭不要吃得过饱。

天亮五点多的时候,上下牙齿相叩三十六。

大冷与大热的日子里,造成不要贪图性生活的快乐;喝醉酒吃饱饭不要同房,那会使你五脏上下翻覆。

欲火“燃烧”会伤害身体,不如主动要求独宿。

坐着与睡着不要当着风口,经常在暖和处洗浴。

吃饱饭后要缓缓行走百步路,要经常用手抚摸肚腹。

不要吃无鳞鱼(笔者注:一般无鳞鱼含胆固醇都比较高)、各种禽兽肉,它们易于使人发病,不要贪求口福;特别是自己死的兽与禽,吃多了会缩短寿命折福。

你看那长在沃土中的树木技盛叶茂,要像它们一样吸取天地正气才能一片葱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