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揭秘之内家三拳
何为“内家拳”?三大内家拳简介
何为“内家拳”?三大内家拳简介在中国传统武术的分类上一直存在着“内、外”两家的说法。
拳谚有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就几乎诠释了两者最大的区别。
尽管这样的概述或者不尽全面,但“练气或练内功”与所谓的“练筋骨”却实实在在的说出了两者在习练之中不同的路径。
而这里的“内”也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中国传统内家拳法。
相较于外家拳本身的刚猛,内家拳的拳风更注重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以气驭劲的宗旨。
当然内家拳与外家拳也有联系,两者皆有刚有柔,也都有仿生象形,只是两者立意出发点不同。
在《笑傲江湖》中,金庸先生将华山派内的内、外家之争说到了极致。
清代以后,尤其到民国时期,民间大多把太极、形意、八卦这三家武术流派称为内家拳,此外的拳种统称为外家拳。
当时恰逢乱世,以这三大拳为代表的内家拳宗师辈出、群星璀璨、痛击外敌,更是带动了其他武术拳种的发展。
正是这种大发展成为了我中华武术古往今来的巅峰黄金时期。
其影响之深远,一直到今天还是国人习武的主流正宗。
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地位是由李小龙奠定的,少林武术在中国的地位是由电影《少林寺》奠定的,而内家拳在中国的地位是由一位位内家拳宗师奠定的。
太极拳据阴阳、引经络,倚道家吐纳之机,练气劲于内。
尽管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从其演变发展,再到其真正扬名来看,太极拳的形成显然并非一人、一时、一地所创。
作为现如今世界上习练人数最多的传统拳种,太极拳本身在技击的基础是上,更融入了哲学与儒道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有着“国粹”之称。
作为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之法的拳术,太极拳的动作徐缓舒畅,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肩,讲究松活弹抖,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有飘然腾云之意境。
清代拳师称“拳势如大海,滔滔而不绝”。
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作为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太极拳既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济,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
内家三大拳种之特点
中华武术繁花似锦 , 内家拳法 由太极 图分阴阳, 以虚实和阴阳相 用小臂和肘攻击 。 捋 劲 :用拥劲 博大精深, 我国古代就有导引吐纳 对 , 其身法对颈 、 、 、 、 、 、 发而未至之间借对方之力。挤劲 : 背 腹 腰 肩 肘 术的演练,以活动筋骨强健体魄。 腕 、 、 、 臀 腿 脚等有特殊要求 。同时 单手扶在被捋之小臂 , 坐腰胯而攻 唐朝时有许宣平 、李道子传练 3 练好 太 极 拳 要 弄 清太 极 拳 阴 阳哲 之 。按劲 : 7 坐腰 双掌 下按 。 劲 : 采 对
.
, ’,’
当迨
龙凤 , 或记作 姬 龙姬 凤二 人 )至今 , 近 代 形 意 拳 代 表 人 物 有 郭 云 传统武术和武德为己任 , k t 使J  ̄掌 " 八 卦 掌 是 运 用 八 卦 图 的原 理
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 清雍正十三年 深 、 李存义 、 张兆东 、 车毅斋 、 宋世 得以广为流传。 买壮图 、 宝显廷等。11 年 , 9 1 李 (75 ) 13 年 河南进士王子诚在新署 荣 、 艺) 类不 同也 , 他端亦不知创 于何 11 ,武士会教师郝思光东渡 94年 人 ,唯此六合之拳传 自山西姬龙 、 ( 拳论质疑序 )中有如下论述 :武 存义 在天津 创办 了 中华 武士会 。 作为基础理论 , ( 通过实践演化成的
气旺则神明。 炼精是先天之精 , 系为 : 张三峰传王宗岳、 传张松溪 、 旺, 不是呼吸之气。站桩 王宗岳传河南蒋发 、 发传河南怀庆 炼气是肾气 ,
是按大 周 天功法 陈 家沟 陈王 廷 、 陈长 兴 、 河 北 功 法 的引气路 线 , 传 传
二 、 意拳概说 形
是由任脉起 , 气沉丹 田, 经 杨露禅 , 禅传凌 山、 万春 、 全佑及其 进行的, 形意拳是一种古 老的传统拳 会 阴 、 脉 、 桥 , 吊裆 、 肾 、 督 鹊 经 裹 提 术 ,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子班侯 、 健侯 , 全佑传其子鉴泉 、 徒 肛。 气功学讲 , 这三关是铁壁 , 要做 历史上也叫 “ 王茂 斋 。 心意拳” “ 、 行意拳” 、 甲脊 、 玉枕一条直线 , 即收 “ 太 极 门 内功 的 根 本 在太 极 拳 到尾闾、 心意元合拳”“ 、六合拳” ,至今一 臀、 含胸 、 直 。不能前俯 后 仰 , 颈 否 些地区仍称为 “ 里, 即用 功方法 , 架学会 后 , 拳 只要 心意拳” 。它要求 一些行气站桩要 “ 学者持之以恒 , 坚持 习练 , 然滴 则行气难通玄关 , 自 心意诚手 中” “ 、腰体形干外”外 , 0 至 0 转。 水穿石 , 水到渠成 , 及至熟能生巧 , 达 10 20 其次要从套路人 形和 内意高度统一 , 以称为“ 所 形 如 4 18 久能通神, 运动时稳沉 , 以定运行 , 手 , 2 式简化太极拳 ,0 式太 意拳” 这种拳法象形取意 , 。 借鉴了
内家拳以内力为核心的武术体系
内家拳以内力为核心的武术体系中国传统武术中,内家拳以内力为核心,是一种注重内在力量的武术体系。
内家拳的练习旨在通过锻炼呼吸、意念和肌肉来培养内力,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战斗中。
本文将从内家拳的起源、特点和修炼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内家拳的起源内家拳起源于中国古代道家和武术家的思想和实践,它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和“五行”理论密切相关。
内家拳的练习注重培养身体内部的能量,强调“内外一体”的思想,追求身心的和谐统一。
二、内家拳的特点1. 内外结合:内家拳的练习要求将内力与外形动作相结合,通过呼吸、意念、姿势等方式来发挥内力的作用。
内力不仅要在肌肉和骨骼中发力,还要将力量通过内部的气机传递出去,形成具有杀伤力和防御力的技术。
2. 微妙而精确的动作:内家拳的动作注重细微、精确的控制,要求练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内部的感觉上。
通过精确的动作来调动身体内部的力量,实现最有效的攻防。
3. 静与动的统一:内家拳强调动作中的静态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在静态的姿势中,练者要表现出内力的紧张和充盈,而在动态的变化中,要使内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和运用。
4. 以内力为核心:内家拳的核心是内力的培养和应用。
内力是练者通过长期的修炼获得的一种特殊能力,它不仅仅是肌肉力量的表现,更包括了身体内部的能量运转和调和。
三、内家拳的修炼方法1. 呼吸法:内家拳的练习强调自然而深沉的呼吸,通过深呼吸来调和体内的能量,并在每个动作中精确地运用呼吸,以增强内力的发挥。
2. 意念法:内家拳练习中,意念是调动内力的关键。
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内部的感觉上,掌握并引导内力在体内流动,从而实现内力的控制和运用。
3. 动作法:内家拳的动作要求练者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通过精确的动作来调动体内的能量,实现内力的释放和运用。
4. 器械法:内家拳修炼中常常使用一些特殊的器械,如太极剑、太极扇等。
通过使用器械来练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内力的培养和提高。
内家拳作为一种以内力为核心的武术体系,以其独特的内家拳功法和内功修炼,成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内家拳基本功法
内家拳基本功法内家拳,又称内功拳、静功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它强调内外兼修,以意驭气,气驭力,通过内在的修炼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内家拳的基本功法是学习内家拳的基础,包括站桩、行步、呼吸、意念等方面。
一、站桩站桩是内家拳基本功法的核心,也是内家拳训练的重要手段。
站桩的目的是培养人体的内外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力量。
站桩时要求全身放松,头顶领起,下巴微收,双肩下垂,胸腹自然舒展,臀部微收,双腿微曲,双脚平行站立。
初学者可以先从高桩开始,逐渐过渡到中桩、低桩。
1. 高桩:双脚与肩同宽,双腿微曲,双手抬起至胸前,手指自然弯曲,手心向内,保持身体挺直,重心在双脚之间。
2. 中桩:双脚与肩同宽,双腿微曲,双手抬起至胸前,手指自然弯曲,手心向内,保持身体挺直,重心在双脚之间。
膝关节弯曲角度较大,大腿与地面呈45度角。
3. 低桩:双脚与肩同宽,双腿微曲,双手抬起至胸前,手指自然弯曲,手心向内,保持身体挺直,重心在双脚之间。
膝关节弯曲角度更大,大腿与地面呈30度角。
站桩时要保持呼吸自然、意念集中,感受身体内外的变化。
随着功夫的加深,可以逐渐增加站桩的时间,提高站桩的难度。
二、行步行步是内家拳基本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行走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力量。
行步时要求全身放松,头顶领起,下巴微收,双肩下垂,胸腹自然舒展,臀部微收,双腿微曲,双脚平行行走。
行步的速度要适中,不宜过快或过慢,保持身体的稳定和舒适。
1. 直线行步:双脚平行,沿着一条直线行走,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 弧线行步:双脚平行,沿着一条弧线行走,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3. 圆形行步:双脚平行,围绕一个中心点行走,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行步时要保持呼吸自然、意念集中,感受身体内外的变化。
随着功夫的加深,可以逐渐增加行步的时间,提高行步的难度。
三、呼吸呼吸是内家拳基本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调整呼吸来达到调整身体状态的目的。
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八卦掌的介绍
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八卦掌的介绍八卦掌是我国流传很广的拳种,是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养生、健身、防身阴阳掌的一个体现。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八卦掌的介绍。
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八卦掌的介绍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游身八卦掌游身八卦掌又称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
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
有些八卦掌老拳谱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八卦掌是我国流传很广的拳种,是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养生、健身、防身阴阳掌的一个体现。
它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扣、顺步法为基础,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一至,步似行云流水,身法要求:拧转、旋翻协调完整,走如游龙,翻转似鹰。
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横、撞、扣、翻、托等。
关于八卦掌的起源据考证为清代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约1813~1882)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
董海川曾在清朝肃王府作拳师﹐故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带流传开来﹐近百年来遍及全国﹐并传播到国外(如东南亚地区)。
八卦掌的特点是身捷步灵﹐随走随变﹐与对方交手时身体起伏拧转﹐敏捷多变。
拳谚说它“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
其基本功以桩步﹑行步为基础。
身型要求顶头竖项﹐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实腹畅胸﹐吸胯提裆。
步法要求起落平稳﹐摆扣清楚﹐虚实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要摩胫(两脚踝关节相贴而过)。
走圈时﹐内脚直进﹐外脚内扣﹐两膝相抱﹐不可敞裆。
身法讲究拧﹑旋﹑转﹑翻﹐圆活不滞。
手型有龙爪掌﹑牛舌掌两种。
主要手法有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捉﹑拿﹑勾﹑打﹑封﹑闭﹑闪﹑展16法。
要求能进能退﹐能化能生﹐虚实结合﹐变化无穷。
每掌发出﹐皆要以腰作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
内家功夫真传形意拳三体式
在近代中国武术史上,形意、八卦、太极是流传最广泛的三
大内家拳术,并且也的确涌现了很多名家名师,他们对内家拳的
发扬光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三大传统内家拳在
现代中国的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师徒隐蔽传承的自身缺点
以及十年浩劫的巨大冲击,虽有政府有心发掘拯救,但现代竞技
其实,不论在某个阶段,三体式也不是死桩。有很多人将三体式
说成是技击的预备式,但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桩功练习,是为
了保证高强度的对抗中做到身形不散,同时也是保证自己不受伤
或少受伤。打个比方,一条凳子,如果螺丝梢钉拧紧了,自然牢
固,摔打一下,也不容易受损,否则,不用说摔打,就是受点重
压,立马散架不说,还容易折断了梢钉螺丝。对人而言,倘若没
不知很多前辈出身朴实,哪里懂什么系统工程,只是简简单单一
站,就出了后人门不能企及的功夫,为什么?就是因为大道至简,
只要用心专一,抓了主要矛盾,自然能成功,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甚至无功而返。
随着桩功的练习和进步,三体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支三体式,
刚开始要求开展,所以两脚距离要迈大,两手要尽力撑起,练的
所学的形意拳和八卦掌作一个认真而系统的介绍。内家拳拳理精
深,短短的篇幅,未必能讲的透彻,虽然几易此文,但还不如意,
难免有理解体认不深之处,所以也欢迎与同修同好交流学习,并
一起为传统形意八卦拳正本清源。
由我自身的练习体会,我觉得对于初学,形意拳相对于八卦拳大
概更简单朴实,容易掌握些,所以本系列文章,先从形意拳讲起,
有整劲,在击打受力中很容易散架受伤,尤其是腰部颈部等关节。
所以本支形意在站三体式时,需要旁人不时施加不同方向的外力,
武当龙门派内家拳秘诀 武当内家拳
武当龙门派内家拳秘诀武当内家拳一、拳崇五德曰敬道,曰从愿,曰敛性,曰凝真,曰虚涵。
二、无极诀凝虚浑穆衔无缝,气敛神放罡摄魂。
三、两仪诀虚实破万论,只此动静生。
七星纳两仪,身手步法纯。
正顺背逆择,先天后天分。
往来无重弊,触接落下乘。
万变不出此,诀祭捆仙绳。
四、三才诀三田悬一剑,三盘莫失偏。
天盘云虚缭,地盘鱼窜旋。
人盘风摆柳,三盘如鸢线。
三才若在梢,三节九催连。
三才四门搏,九宫十字见。
五、五行攒内五行,外五行,内外相生又五行。
能将生克设彼我,始知此言异凡品。
六、十二合内三合,外三合,内外不合奉人捉。
一窍髓藏顺契间,何苦枉自硬相磨。
七、七星十三峰头手肘肩胯膝足,顶圆坠沉松关溜。
耽身攒步簇息至,纵是大罗一把收。
头手肘肩胯膝足,顶打刺撞挤冲蹴。
夺居中铉判少正,沾身撒出千只手。
八、九宫图脚下七星走八门,八爻中有一宫门。
关守放纵任急徐,上下八方金钱囵。
九、三相觉眸神赖从丹炉提,水木齐发惊彼魂。
耸耳怒目顾八风,此为初觉应思神。
次觉玄玑心胄验,三万八千毫端问。
卷涡搜煞火土逸,内外循轨上下挣。
十、真息诀一来一往谓命生,绝纳去息养天真。
引月载火照玄斗,庚甲谴自土釜烹。
气散于力皆缘口,神散于气因心分。
松导紧扎百骸窜,浩宏一令八万身。
十一、气形神御人先藏形,现形安打人。
识清神光驰,气正浩然浑。
充吸蓄形力,劲催放神问。
内提外示逸,拘魂捉魄阵。
十二、合衣诀软如绫,滑似锦,吃劲周身胄黄金。
拳行千趟气血往,开合导纳索松紧。
上要叩,下得收,十趾抓地如金钩。
腾注领泻凭心愿,龟甲著体抵冷揍。
内宜实,外须弛,皮肉筋骨经脉咨。
虚盈一嚏见表里,逐气鼓荡溢躯肢。
十三、劲力诀劲圆驱曲直,八方胀力撑。
搭手隐流意,八方均掀人。
源从根底起,劲由枢脊生。
鼓动丹炉火,浪气撼堤城。
旋善解百愁,松蓄灵空纯。
宾主三七着,粘触顷俄更。
力贵短沉迅,劲须整冷浑。
发化机在控,捉失千斤腾。
乘感而能应,一点牵牛绳。
有窍指何处,脚间腰胯问。
力不卷不紧,劲不炸不混。
力不催断节,劲不饱失魂。
内家拳的秘密(一)
内家拳的秘密(一)我练武从开始一直接触的就是内家拳。
早年拜师练了一段时间的太极拳,但是我一直挺烦这个的,对太极不太感冒!总觉得她软绵绵的没太大意思!后来我偷偷地用一套太极拳架和人家换习了一套八级小架来练习,我觉得这种拳术落地有声,练着才有意思,才过瘾!不过,因为一直没有接触到真正练八极拳的练家子,最后,我练八极拳的生涯也就无疾而终了。
一直到后来,开始学形意拳才觉得称心如意了!形意拳简洁朴实、发力迅猛。
一直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内家拳!不过,我是很多年也搞不清楚究竟什么样所谓的拳为内家拳,又是什么样的拳为外家拳。
那个时候我除了知道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是内家拳,还有知道少林为外家,武当为内家之外,其他的我所知道的八极拳、咏春拳都说不准是不是内家拳!我有个师兄弟,姓余,好武。
因为脑袋挺大的,所以,大家伙儿都管他叫做余大头。
在很早之前,那个时候,我们都还年轻。
有一天,他跑来问我,他说:“阿开啊!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学这个所谓的内家拳,究竟和外家拳有什么不同?”他的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只知道埋头去练,还没有认认真真的想过这个问题。
不过还好在我的脑子里面隐隐约约还记得几句拳谚。
我就跟他说,“太极拳不是说,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所以,先发制人的是外家拳,后发制人的是外家拳!”大头一直点这他那个大头:“嗯!不错,我也听说过,说主于搏人的是外家,以静制动的是内家。
就是说,内家拳善于打防守反击,而外家拳注重于主动攻击。
”我俩都觉得很有道理。
直到有一天……那天我和大头在大街上,大头和一位小年轻发生了口角,俩人拉开架势就要开战,那个时候,在街头开扁有个蛮二的风气,就是喜欢一对一,其他人不许帮忙!不像现在一动手就群p……哦!不……不……不是滴!是一群人海扁一个人!如果大头没有吃太大亏的话,我是不会动手的,毕竟人家只有一个人。
从道义上说不过去!于是我就闪在一旁观战。
结果,等了老半天俩人还那个姿势耗着。
后来,正好过来了几个都认识的朋友互相劝着也就散了。
中国传统内家拳揭密
中国传统内家拳揭秘(一)第一部分各位练武术的朋友,请你们先把手头儿上的功夫放一放。
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来无人揭晓。
而今天终于被找出了答案。
这个答案是多年来我一直想知道的,我想也应该是大家一直都想知道的。
那就是咱们的武术前辈们在与人交手中是如何做到抖手人飞犯者立扑的。
这其中的道理是什麽,怎样练才能达到呢?这个问题一直捆扰着我们。
多少年来大家一直再猜测。
因为这种功夫一直被拳家所秘传。
而国术在近百年来又是几经沧桑,本来就鲜为人知的内家功夫到现在已成残喘之势。
以至于有很多人已经开始怀疑它的存在。
认为这种功夫只是传闻而已,可信度不高。
不象国外的拳击与格斗。
全部都有相关的记载。
真实可信,来得又快。
所以有很多朋友现在已经开始改练拳击和散打了。
这种局面不能不让我们每一个热爱传统武术的男儿所忧虑。
可问题是光忧虑是没有用的,要想使这种状况得到解决就必须拿出事实来予以证明。
但我们却又苦于自身功夫的浅薄,无法拿出事实来说明。
所以只好是望而兴叹了。
而现在的武术界从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是武馆林立,各门各派人才辈出。
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衣钵传人和关门弟子在拳学理论上大都海阔天空,在实际应用方面则推三堵四。
别说是技击,就连推手也难以让人信服。
嘴上说是传统武术,而实际上是武术加散打。
所谓发放也只不过是在说手当中以大个对付小个,体重大的对体重轻的,会打的打不会的。
更有甚者,竟利用后学者的无知和经验不足,用下流的手段来蒙骗学生。
这些实际情况让我们这些热衷传统武术的后辈们真的是饱尝了风霜。
但这并不是最惨痛的,最可悲的是那些受了蒙蔽还不自知,每天还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去苦炼,梦想自己能有一天终有所成的人。
这些人不单单是在经济上受到了损失,而无法挽回的是几年或是十几年的宝贵时光。
经济上的损失终归是可以弥补的,可大好的光阴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我个人这个圈子里摸扒滚打了二十多年。
一边寻师访友,一边刻苦钻研。
可进展上却总是颇为缓慢。
[转载]中国内家武学阐秘(又名武法机要)
[转载]中国内家武学阐秘(又名武法机要)第六章内家功夫探微内家功夫的标志,六个方面的武学能力表现:一、高寿:看看历代武当,青城的内家习练者便知,习练一派功夫的前辈普遍高寿,说明功夫好。
二、内壮:请君看看秦鹤岐和小说中王润章的功夫。
(注意:平江不肖生不但是小说家,更是杜心武、刘百川等的好友,并且在湖南组织过国术会,出版过武术专注,其小说里对武术的描写很多是真实的)三、发劲:懂劲,粘劲,听劲,乃至炸力无断续,乃至浑身轻轻一颤就能把人弹飞,等等都是内家劲力,特点有穿透性,黏沾性!发力能在一瞬间产生強大的支撐力与穿透力,此即炸勁、透力,超强的渗透力,电击力,能真正以内家功力取胜,要真正练出内家功力。
炸力无断续,整体爆发力,即发力者中心线不位移,而将对方击倒或击出丈外。
三是浑圆爆发力,即含生物电的击力。
这种力在整体爆发力的基础上再加上电击性,专门击打对方体内深处,包括大脑中枢神经。
凡被此力击打过的人,当即昏懵,如遭电击,双颊苍白,绵软无力。
交手者,绝大多数均一个照面便被击垮,不能再战。
四、内养:举个例子:真正练内家的可以同大力士搭手一上午而气不喘,力愈长。
若是实战或推手没到五十分钟就满嘴白沫,气喘吁吁,那还叫什么内家功夫!五、反应:远远超过平常人的反应速度!六、速度:内家武学的关键标志还有反应与速度!一个是动作快,电光石火,人动拳到,內家之快;一个是反应敏捷,不管对方拳棒有多快,皆能避之。
能够空手对兵刃,这才说明反应与本能攻击达到了高手的程度。
为什么是本能攻击?因为在实战中,闪电般的攻击,是没时间让你迅速大脑做出怎样怎样的反应或攻击途径的,在那一刹那只有本能的攻击,不用大脑指挥的有效攻击才是真功夫!搏击时套路的花拳绣腿或攻防招式全没用,因为你反应不过来,用那招也记不清,就是记清也用不上,对方可不按套路来!而且在面对兵刃的一刹那,功力也是次要的,先反应过来并作出超级速度的躲闪以及反击最急迫,最重要,其次才是一击必杀的功力!假设一条狗"嗖"地向你扑来,理论上你一闪,一脚踢在它肚子上。
内家三大拳种特点汇总
内家三大拳种特点汇总中华武术繁花似锦,内家拳法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导引吐纳术的演练,以活动筋骨强健体魄。
唐朝时有许宣平、李道子传练37式先天拳;元明之际武当道士张三峰创编了太极推功13式,又称武当内家拳,拳勇之技始有“武当”、“少林”、“内家”、“外家”之说。
内家拳通常是指中国传统武术中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的统称。
一、太极拳概说太极拳作为三大内家拳术之一,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
主要传系为:张三峰传王宗岳、传张松溪、王宗岳传河南蒋发、发传河南怀庆陈家沟陈王廷、传陈长兴、传河北杨露禅,禅传凌山、万春、全佑及其子班侯、健侯,全佑传其子鉴泉、徒王茂斋。
太极门内功的根本在太极拳里,即用功方法,拳架学会后,只要学者持之以恒,坚持习练,自然滴水尺穿石,水到渠成,及至熟能生巧,久能通神,运动时稳沉,以定运行,似连非连,不丢不顶,玲珑好似九曲之珠,处处变化。
练太极的人很注重涵养,说是弱如处女,性体平静、自然,是太极拳的养性。
太极拳是以太极阴阳理论为依据的拳法,由太极图分阴阳,以虚实和阴阳相对,其身法对颈、背、腹、腰、肩、肘、腕、臀、腿、脚等有特殊要求。
同时练好太极拳要弄清太极拳阴阳哲理,即无极与太极的关系。
无极是气,太极是体,如果没有无极,也就无太极,无极的气离开太极就变为废气,太极没有无极之气来支援,那就变成废体,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如何练习太极拳,怎样练好太极拳,首先必须把无极站桩功法(也叫无极态)练好。
这就是炼精化气的基本功法。
气功学家云:人身之宝精气神,精是根本,气是动力,神是认识指南。
也就是精足则气旺,气旺则神明。
炼精是先天之精,炼气是肾气,不是呼吸之气。
站桩功法的引气路线,是按大周天功法进行的,是由任脉起,气沉丹田,经会阴、督脉、鹊桥,经吊裆、裹肾、提肛。
气功学讲,这三关是铁壁,要做到尾闾、甲脊、玉枕一条直线,即收臀、含胸、颈直。
不能前俯后仰,否则行气难通玄关,一些行气站桩要达100至200转。
其次要从套路入手,如24式简化太极拳,108式太极拳。
内家拳三位绝顶高手探究武术的真谛
内家拳三位绝顶高手探究武术的真谛话说杨露禅和郭云深、董海川三人在闲散之余喝茶聊天,谈传统内家武术的传承和技击。
都很想知道自已所习练的武术在民间传承的如何?特别是实战技击是否有传下去!三人开始来到阳间,去分别查找自已的拳法。
杨露禅杨露禅来到人间,发现全球各地都在习练太极拳,甚是欣慰。
但是不同的地方都挂着横幅,出现陈式、杨式、孙式、武式、吴式、赵堡等各拳派,各家各派发展很好。
杨露禅甚是奇怪,为何自已死去几百年,后人为何出现这么多派系?不就是风格不同吗!派系什么?这些派系都能用于实战技击?自已当年练时,师兄弟们各自风格不同,有快有慢,有刚有柔,架式有大有小,架势有高有低,不都是为了求劲,因人而异吗!而且正宗不正宗在争吵,我们都没说哪家哪式,我的老师陈长兴和陈清平等人都没说,练到身上即是好拳。
还有现在怎么都是这么慢呢?拳法没快能实战吗?慢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掌握发劲的方法,体会全身每个肌肉都参加于实战,动作先慢而后快,才能不断感悟全身的合劲及整劲,劲力才能节节催动,通过控制对方的重心,在人家不得机不得势处然快速发劲而制敌!难道他们的功夫已达上层?举手之间便能打人?便能发人于无形。
杨露禅怀着无数个疑问,很想知道他们的实战功夫如何?在公园里,只见一老、一少开始推起手来,只见他们的动作纯熟,下盘沉稳,太极八法使用相当好,观其动作怎么都是原地不动,为何不走动?杨露禅心想:还有前后顾盼中定,难道都不知道?要动中推,动中打,走起来。
你看,自己都按劲了,为何不再上步把别人发出去?为何不用脚打,该用脚的时侯就用脚打,举手不留情,实战无父子。
真的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学的。
定式是基础,动式是提升,技击是灵魂,发人而不受制于人。
世人练拳架的多,练真正实战的少。
太极拳拳架是基础,推手是中级的过度阶段,是为了在师兄弟中体会劲,化劲力于无形,敌人一用劲,我便意在先,即可用圆来走化,前半圆化,后半圆打,也可化打合一,接手便打。
彼有力,我也有力,我还是意在先,时刻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何谓内家拳?内家拳和外家拳到底哪个更厉害?
何谓内家拳?内家拳和外家拳到底哪个更厉害?“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
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
”——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分门别派,素来就是国术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黄宗羲这段话出现后,何为内家、何为外家,就更加不能不辨。
毕竟内家拳“高端深厚”,若想成为中华武学正宗,就必须站到内家拳的一边。
相反,外家拳就好像一块烂掉的招牌,人人急欲弃之。
究竟内外二分,是必然,还是另一个梦幻泡影?由民国斗争谈起先将时光倒回到民国初年,其时在国民政府领头下,各类国术组织纷纷涌现。
其中在南京,有一所名曰「中央国术馆」的大型武馆,内里分成「少林」、「武当」两大门。
所谓「北崇少林,南尊武当」,少林与武当的文化符号,本身就成分庭抗礼之势。
而被《王征南墓志铭》再添一笔后,少林、武当基乎便是外家、内家的代名词。
观乎当时的教习内容,少林门专授查拳、劈挂、弹腿等外家功夫,武当门则精研形意、八卦、太极等内家拳术——内家、外家,泾渭分明。
结果呢?中央国术馆开馆未久,少林、武当两门便爆发冲突,武当门长孙禄堂在上任后不足一个月后,便主动离职。
而少林门长王子平,则连同副馆长李景林一并辞职。
事后国术馆改组重建,虽然得以保留但却已经元气大伤。
简单一个门户之分,最终竟然发展成国术史上一宗大案。
倘若路线分歧还不足以说明一切,那擂台战绩可能更容易厘清问题。
在二三十年代举办的擂台赛中,内家拳表现远不如小说描写般耀眼。
当时能够名列前茅的悍将,如曹晏海、朱家三虎(朱国禄、朱国福、朱国祯)、章殿卿等,都是习练通臂、披挂、查拳一类外家功夫的好手,而朱家三虎更是接受过西洋拳训练。
相反纯粹的内家武者,许多都未能进入决胜圈。
至于在文人之间极受推崇的太极拳,更是全军尽没。
《近代侠义英雄传》作者向恺然(笔名平江不肖生,大侠霍元甲的传说就是由他这本小说发扬光大)便明言:「在一次武术比赛之后,声明以太极拳为专长的,多未胜利。
而北平方面,所去应试之人,其胜利者,虽十之八九曾练太极拳,但在报名时却未声明以太极拳为专长……此番南京考试之结果便可证明练太极拳者不如练外家拳者容易致用也」。
三大内家拳术(太极,八卦,形意)
三大内家拳术(太极,八卦,形意)夫八卦天也,形意地也,太极人也,三家合一理也。
练习之法,形意以经之,八卦以纬之,太极以和之,形意譬如钢球铁球,内外诚实如一;八卦譬如绒球与铁丝盘球,周围玲珑透体;太极如皮球,内外虚灵,有若无实若虚,此是三元之性质。
形象虽分三元,要不出丹田之气也。
形意拳技击要求把狼堵在洞内,不让狼有回旋余地,而把狼当埸打死。
太极拳技击要求把狼调下平川,让狼耍尽威风以后,而把狼当埸活捉。
八卦掌技击则准备好一个圈套,引狼出洞,不知不觉中把狼当场套住。
形意拳打拳之势,如猛虎下山,侧重于手形,技击时产生迅猛之势,硬打硬要,无遮无掩,因而善攻、善克。
太极拳打拳之势,如踏水、如猫行,侧重于身形,技击时产生虚灵之势,“蚊蝇不能落,一羽不能加”亦接亦要,也遮亦掩,即引即发,因而善化、善发。
打人不过一开一阖而己。
八卦掌打拳之势,如拦惊马,练拳如趟水,足下生威,以巧妙取胜,全在气势吞吐之间,不接不要,先引后发,避青就红。
八卦变龙捕人枪(变中),抽身换影。
形意落地曲直枪(实中),鹰熊斗智,太极沾粘阴符枪(空中)。
内家高境,周身一如,周身一丹田,周身一太极。
胜败不在招式,只内劲饱满否,问都问不动,才算入门。
内家功夫本一,任何门派真传功夫,都是一气所成,内劲所成,应用手法有了完整圆融之内劲,简单手法即可成极高妙之手法形意看拳法,八卦看步法,太极看身法。
形意为基,八卦为变,太极为境。
形意有三境,硬打硬进无遮拦是第一境,鹰捉擗拳是一式,半步崩是一式,形意若无八卦之调济即是杀人技,一动即摧毁人,学了八卦就懂缓控,可将劲道卸去改成柔力,原形之形意极烈,微颤人摧,滚跌之速甚剧,人身命难承受,八卦善变,变中变故称闪电手,挨者无法知如何败的,出手令人无法捉摸,一沾触败者即如碗破,真味出手如电,应手即仆,有时重如山撞之如铁壁,有时如鬼魅微力不受太极空中(虚)、八卦变中(灵)、形意直中(诚),形意是内家枪法,太极是内家剑法,八卦是内家刀法。
内家拳练什么
内家拳练什么内家拳最著名的是太极、形意、八卦。
好多练家经常三拳皆通,为什么?我以为是这三家拳法在练拳目的上殊途同归,都求的是最大限度开发人体的全身的综合性潜能,并将之用于技击实战。
三拳虽初练时有别,太极求虚实,形意求劲力,八卦求敏捷(身法灵动,有感皆应),但练到后来,什么虚实、劲力、反应都统一在一个练武者的身上,自然而然地三拳合一了。
所以练内家拳的最好把这三种功夫都学一学,会互有启发的。
形意拳实战的技术问题一:进身硬打硬进无遮拦,练形意的都知道这句话。
自己练时好办,前面无遮无挡的,大可练得气势虎虎,进步如旋风,可是与人动手,还能客观得心应手吗?从前转身与师兄弟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比划比划,嘿,硬打硬进,还真进不去!举手之前,双方都在警惕,好比军队的攻守,一方在战壕里弹上膛刀出鞘地等待,另一方大模大样地强攻,那不是找死嘛!那时我就吃了不少这样的亏。
后来挨打多了,也学乖了,不再硬冲直撞,而是虚虚实实,得着机会才玩一把硬打硬进,别说,效果还真好!这时才明白:硬打硬进也不是一上来就傻冒饭店的往里冲,而是要有选择地硬打硬进!当然,如果你功夫跟尚云祥一样棒,你也可以硬冲;但如果你还不如尚前辈,那就省省吧,得机得势才进身,这时管你是硬打硬进还是巧打软进。
占了先机才有发挥技术的余地!!!形意拳技击的技术问题二:脚下的根形意拳特别讲脚下的根,步到人飞,脚下无根哪行?这根怎么出来的?老话讲要站桩、行桩,就是站桩和打拳。
其实不尽然,除了这两个要求外,还要多有实战对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否则还是死桩。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老拳师,他们不管是行拳还是动手实战,架子都是非常低的。
架子低了,重心低了,稳固性自然大大增加,脚下的根也就有了。
这种打斗方式与普通的散打不同,散打站位都较高。
站位高,灵活性好,站位低,步法远没高位快,可是稳定。
形意拳平时的站桩、打拳练就了三角形的稳定的人体站位形态,架子再低,更妙。
至于运动不灵,这就是功夫了。
漫谈内家拳---“探访”真实国术在民间的表现
漫谈内家拳---“探访”真实国术在民间的表现内家拳到底内在哪?我以我的心得说说,考据派莫要拍砖。
其实研究出内劲是什么,也就知道内家拳是怎么来的。
现在言内家者,必言丹田力。
言丹田力,比言及打坐啦,内气啦什么的。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现在说这些言论的都是胡说八道。
内家拳的内劲是从外三合来的。
(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练内家者先通过外三合出内劲,再通过内三合保证在迎敌时能正常发挥。
只是前辈们当时是用当时他们理解的词汇来形容拳里的东西,所以用了些我们现在看上去比较玄的词汇。
但是现在的人还用原先的词汇,要么就是他不愿说所以故弄玄虚,要么就是他完全不懂所以只会鹦鹉学舌。
当你做到外三合后,身体出来的力对于对手来说是十分巨大的,不可抗拒的。
但是你却觉着你没有用力;感觉就像是挥挥手一样。
所以王芗斋说发劲不过手腕一转。
有的时候,若是出手快一点对手会觉的心脏被直接打了一下。
而且这股力是能穿透一般的护具的。
绝对不像别人说的带上拳击手套内劲就出不来了。
古人因为不能用现在的词汇来形容这种力所以就叫它内劲。
那什么又是丹田力呢?在发力时,手脚一动需要身子配合。
而只要丹田一动,身子就能动起来。
这就是用丹田力了。
但是现在练的人往往只是肚子前突,身子其他部分根本没有动所以根本发不出劲。
这种人要么对内家拳失去信心转而攻击内家拳要么就是拼命的练小肚子。
更可笑的是还以能练出肚子能把重物弹起来的这种杂耍技艺为丹田劲。
真正的内劲在发劲的时候根本不用发身,憋气,把脚震得震天响。
真正发劲的时候就合常人走路差不多,所以拳谱上说打人如走路。
说说实战好多人练了许多年的拳,一提实战则支支吾吾。
有勇者上台的到后来也多半是变成抡王八拳。
完全没有大侠风范。
大家看看当年吴公仪和陈克夫的对打视频。
两位大师一上擂台就没了台下的风范,俨然两个业余者互殴。
什么四两拨千斤啊白鹤展翅啊都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实战看似门槛很低——是个人都能打架,但对国术来说却是高门槛。
拿太极拳来说上手先练拳架,然后推手。
内家功夫真传形意拳三体式
内家功夫真传形意拳三体式在近代中国武术史上,形意、八卦、太极是流传最广泛的三大内家拳术,并且也的确涌现了很多名家名师,他们对内家拳的发扬光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这三大传统内家拳在现代中国的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
由于师徒隐蔽传承的自身缺点以及十年浩劫的巨大冲击,虽有政府有心发掘拯救,但现代竞技武术又根本上曲解了传统内家拳术,而社会上杂志上各种培训函授班鱼目混杂,良莠不齐。
笔者有感于传统武术现状,不敢再敝帚自珍,希望将自己学习传统形意八卦拳三十余年所体会的内家拳特点、要点和练习方法、注意点公之于众,希望能还得传统武术些许本来面目,而为后学拂尘。
引子:我们这支形意八卦传承自张兆东先生(张占魁),张兆东先生师从刘奇兰先生学形意,从董海川先生习八卦,是近现代武术届公认的形意八卦集大成者,并完成了形意与八卦的综合,融形意拳之劲,八卦掌之变而派生出以凶悍的劲力著称的“形意八卦”体系。
我外祖父竺德和先生便是从张公所学,我自幼便是随外祖父学习形意拳和八卦掌,后又有缘得遇张公一脉内家拳学大师孙振松先生指授。
今能借得武魂贵角,自是有幸,不敢造次,希望能将我所学的形意拳和八卦掌作一个认真而系统的介绍。
内家拳拳理精深,短短的篇幅,未必能讲的透彻,虽然几易此文,但还不如意,难免有理解体认不深之处,所以也欢迎与同修同好交流学习,并一起为传统形意八卦拳正本清源。
由我自身的练习体会,我觉得对于初学,形意拳相对于八卦拳大概更简单朴实,容易掌握些,所以本系列文章,先从形意拳讲起,分别是:桩功(三体式)、拳架(五行十二形)和形意拳打法。
这次就先说说形意拳最基本的桩功--三体式。
正文:大道至简的形意桩功――三体式:形意拳非常重视三体式桩功的训练,有“万法源自三体式”之说。
现在杂志上,网上关于三体式的文章很多,三体式的练法,要领,规矩也被挖掘和描述的越来越细,但对初学形意者,这些条条框框反倒成了阻碍他们入门和进步的障碍。
笔者通过自己近三十年习武和近年来教学的经验,三体式桩功的训练应该是大道至简的。
三大内家拳术,霸道的形意拳,什么是形意拳,形意拳的内容
三大内家拳术,霸道的形意拳,什么是形意拳,形意拳的内容形意拳一说到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形意拳有着完整并严谨的拳理和体系,硬打硬进的拳法和太极拳,八卦掌并成为内家三大拳术。
•形意拳尊岳飞为祖师,是由古代战场上战阵厮杀的枪法演变而来的,是一种脱枪为拳的武术。
•形意拳讲究六合,分别为内三合,外三合。
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外三合: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完成此六合后,全身上下宛如一个整体,可以把全身气力爆发至拳脚。
1.不同地区形意拳的区别!•山西形意拳,山西形意拳最讲究功力,形松意紧,拳势紧密,打法多样,劲力灵巧。
•河北形意拳,河北形意拳讲究的是稳扎稳打,拳势舒展,稳健扎实。
•河南形意拳,河南形意拳拳法凶猛,讲究的是硬打硬近无遮拦(无人教导禁止模仿),打出来后气势雄厚。
2.形意拳基本功•形意拳的入门功夫,五行拳,劈,钻,横,炮,崩。
这五种基本拳形是形意拳的基本拳法,形意拳的十二形拳正是由这五种拳法演变而来的。
•形意拳是由龙,虎,猴,马,鼍,鸡,燕,鹞,蛇,骀,鹰,熊十二形构成十二种不同的拳法。
3.形意拳的桩功有哪些?•无极桩,形意拳的基本桩功,适用于初学者,用于训练心静和去僵求柔。
•童子桩(培元桩),童子桩是形意拳进一步修行放松入静,去僵求柔的一种方式,也是固本求元,练精养气的基础。
•三体式,形意拳最重要的桩功,有着万法出于三体式的说法。
•抱枪式,抱枪式又被称为大三体式,是一种枪法训练的桩功。
•开合式(撑抱式)•技击式(神龟出水式)类似与开合式,一种适合实战的桩功。
•熊形桩(伏虎式),一种类似于马步的桩功。
•鼍形式•浑圆桩(混圆式)4.练形意拳时的禁忌•不要憋气•心里保持平静,初学最好找个安静,没人打扰的环境。
•目光不要斜视,要直视前方。
•不要挂着情绪练习,特别是愤怒的情绪。
•不要发死力拙力•自然站直就好,不要故意挺胸,或者可以含胸拨背。
内家拳之谜 考据严谨(中国最正宗的)
内家拳之谜考据严谨明万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沈一贯辞官回到家乡宁波。
史料中称其“杜门不出九年”,其实七十高龄的他身体还是不错的,起码可以在宁波城里四处走动。
他可能年轻时就知道,宁波在弘治正德年间就有一位闻名的武师,叫边诚。
到嘉靖末年,宁波又出了一位武学大师,风格与边诚迥然不同,名气比边诚更大,他叫张松溪。
张松溪成名的时候,沈一贯也一二十岁了,可能当时就听说过张的一些事迹。
后来沈一贯考中进士,一直在朝中为官,历任吏部左侍郎、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等直至为内阁首辅,近四十年宦海沉浮,虽然其间也几次回到家乡小居,但他可能无暇为家乡的一位武术技击家作传。
现在他辞官回家了,有了闲心,就专门去寻访张松溪的徒弟,收集了张松溪的事迹,写下一篇《博者张松溪传》。
沈一贯为万历重臣,为官口碑不佳,但是他赋闲时写下的这一篇文字,却成了中国武术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翔实资料。
时光飞逝六十余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正在宁波延庆寺“证人讲会”讲学的黄宗羲突然得知一个消息,他的一个朋友病逝了,这个朋友是宁波的一位技击大师、张松溪的三传弟子王征南,也是他儿子黄百家的师父。
黄宗羲为老友的不幸去世十分悲哀,写下了《王征南墓志铭》。
他在文末的“铭”中写道:“有技如斯,而不一施;终不鬻技,其志可悲。
水浅山老,孤坟孰保?视此铭章,庶几有考。
”黄宗羲不愧智慧过人,有一种历史学家的远见,他似乎预感到一代武术宗师王征南的生平事迹和武学渊源,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埋没在时光的尘埃中,只有他写下的这篇墓志铭,会给后人提供一个重要的考证。
此后的事实证明了黄宗羲的预见,他的这篇《王征南墓志铭》,在中国武术史中的地位,比《博者张松溪传》要高得多,似乎是一个重要的武术流派和武术拳种的类似于《圣经》一般的经典文献。
但是,令人感兴趣的是,它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却造成了宁波历史中的一个武学之谜,也为中国武术史布下了重重的迷雾,令众多的武术史家和武术家因为它而针锋相对、争论不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林揭秘之内家“三拳”
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历史浩如星空,其文明辉同日月。
然历史之运转已将诸多古老技艺遗失殆尽。
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精神不断激励有识之士传承和发展着未尽之技艺。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同其它国粹、国宝、国画、国茶一样叫“国术”其内容丰富,多样复杂,其运动方法更是世之罕有。
内家三拳:“形意,八卦,太极”不仅名冠古今,更是中华武术内家拳法的精华所在。
武术界有语云:少年练形意,中年走八卦,老年揉太极。
(相对而言)一语道破了内家“三拳”的技击养生内涵。
形意拳是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为依据所创的一种刚猛快捷的拳术。
以五行拳为根,十二行为本。
象形取意,走直趟,动作简朴,节奏分明。
讲究: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通过明劲,暗劲,化劲三步功夫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境界。
八卦掌的理论基础源于《易经》中的易理,是以“走圈”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拳种。
以脚踩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走圈转掌为主,仿佛八卦图上的八卦圈,故名“八卦掌。
”要求“走”中阴阳俱合,形神兼备,内外合一。
掌法分阴阳,用劲取柔刚,步法曲中求直,以此转掌之妙犹如行云,步法之动恰似流水,取舍无常,行藏不定。
讲究:行走如龙,动转若猴,换势似鹰,步似趟泥,手如拧绳,转如磨磨。
通过不断走转达到;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沾走相生,触点即发,以柔用刚,化打合一。
太极拳是以阴阳之变化为理论发展壮大的一种拳法。
技法以八种劲法,倗,捋,挤,按,採,挒,肘,靠(对应八卦),五步;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对应五行),十三式为主。
讲究:“积柔成刚,动中求静”。
是以:阴阳之母,动静之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变化为基础,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动静虚实,开合变化,内外双修。
我的感受是:内家“三拳”虽然演练方式各异,在要求上却不外乎;心静,体松,意远,神敛。
其柔美阳刚之精神,潇洒飘逸之身法,摧枯拉朽之劲道,是明劲求合求刚,暗劲求活求柔,化劲求灵求巧,历经几多寒暑锤炼而来。
演之以
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转。
用法之上有:形意的打法,八卦的步法,太极的化发。
而且内家“三拳”既是三种风格各异的拳法,又有着互补、互融的关系。
因为都未离开阴阳太极五行八卦的根和理论指导。
内家“三拳”流传广泛支流甚多,比如;形意八卦掌,八卦太极拳,太极八卦掌,太极五行等。
而我最为推崇的孙式太极拳就是源于内家“三拳”而又得到提高升华自成体系的拳术精髓。
内家“三拳”是中华武术之魂,我炎黄子孙应引以为豪,继承和弘扬。
让武术传遍五湖四海,神州大地,走向广阔世界。
这是一种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的崇高追求。
然而内家“三拳”奥妙精深,文字只能简述其形,希望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爱好者不断的求索。
辛卯年秋柳树斋我是风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