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二轮复习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虚词PPT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 于是为相府司录
2、结构分析法
例3、(2010年高考上海卷)D.决狱之术多如此 愿伯具言 臣之不敢倍德也 说明:课内一句,“愿”是“希望”,希望什么呢?希望项伯 说,说什么呢?说“臣之不敢倍德”,在这一宾语里,“之” 连接了“臣”与“倍德”,而“臣”与“倍德”分别是主语和 谓语,因此,“之”是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而第 一句,“决狱之术”是“多如此”的主语,“决狱”与“术” 是修饰说明的关系,因此,“之”是助词,的。经过句子结构 分析,“之”的不同用法就很清楚了。
2、虚词连用
有时是两个词,如“也哉” “矣夫” ﹑“焉尔” ﹑“也矣”,有时是三个 连用,如 “也乎哉” “噫吁嘻” “焉耳矣”。虚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 语气的重点在最末一个词上。
3、复音虚词: 文言实词存在单音双音问题,文言虚
词也如此,即在文言文中是两个单节虚词 发展到现在,成了一个双音节虚词,我们 把这类虚词称:做复音虚词。
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也决定了它的用法的 不同,可以此作为推断的依据。
4、标志词、固定结构推断法例8、例8
(2010年高考天津卷)D 一夕,为海潮所 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说明:第一句中,有表被动的标志词 “为……所……”,“为”表被动;第二句, “为”后面只跟名词“秦宫人”,表判断, 两词用法不同。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性词语,记 住这些有代表性的句式或标志词,可以提高答题 准确率和速度。例如“见”“为”“为……所”“ 于”等表被动;“之”“是”表宾语前置。
2015高考语文专题二 高频考查的文言文实虚词
5年考查2次 1.鄙 (1)则相与笑之曰:鄙(见识浅薄) (2)习举子业辄鄙之曰(视……为浅陋) 2.归 (1)年二十以归吾(出嫁) (2)先生赎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归”,让……回去) 3.使 使曹子计不顾后/使管仲出死捐躯(连词,假如) 4.薄 遽薄京师/乱而继迁薄我,必败(逼近,迫近,进攻) 5.卒 (1)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急促) (2)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终于)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 的”。
(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三、【之】(5年考查31次)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 人称或第二人称。 2.指示代词:这,此。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 没有实在意义。 (三)动词,到……去
四、【其】(5年考查30次) (一)代词 1.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可译为“他(她、它)的”(包括 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她、它)”。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 或者“你的”“你”。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 些”“那里”。
5年考查4次 多 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人用是多疑名/君子多其能受善 言云/盖其性所多也(称赞)
5年考查3次 1.著 (1)其后遂以著令(拟定) (2)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彰显) (3)核所积金银,著之籍(登记,记载) 2.舍 (1)人莫舍我/吾宁舍之而受祸(收容,安置) (2)而舍县之大家(寄居) 3.延 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坐后堂/时吴氏家延师儒 (延请,邀请)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3文言文虚词导学案 Word版含解析
3文言文虚词一、预习案1、复习目标1.熟记考纲18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意义及典型例句。
2.能根据语境判断考纲18个文言虚词的词性和意义。
3.联系高考,明确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位置。
2、复习要点1.熟记考纲18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意义及典型例句。
2.能根据语境判断考纲18个文言虚词的词性和意义。
3.联系高考,明确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位置。
3、达标练习1.新课标《考试说明》列出的18个文言虚词。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哀吾生之须臾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不知东方之既白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
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1.代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常用的代词有“而、何、其、若、焉、之”等。
也有人把“所”“者”称为特殊代词。
古代汉语中“所”字结构有一个语义特征,那就是它与动词所组成的名词性短语多指受事,即动词涉及的对象,如“所闻”就是“听到的话”成语“所作所为”就是干的事情。
而指施事——即动作主体的,一般用“者”字结构,如“作者”指创作的人员,“言者”指说话的人。
关于代词,首先要辨析代词和非代词,这是虚词考查的一个常设考点。
例题:请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结构助词②某所,而母立于兹处所,地方③求人可使报秦者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④吴之民方痛心焉代词,他⑤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2.介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介词是用来介绍名词、代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等关系的词。
常用的介词有“以、为、因、于、与”等。
对介词的考查,有时是辨析介词与非介词的区别,有时则考查区分介词不同意义的能力。
2015届广东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上课版、很实用,下载不后悔)
1.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 2013) (饥民)如果不用贩卖私盐的方法让自己活下去的话, 一旦他们像蜜蜂一样聚集成为盗贼,那么制造的隐患就 深了。 2.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2013)
傅先生是天下德才兼备的人,我尚且不能够和他成为 朋友,你是什么人,敢叫他的名字! 3.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2014) 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平冤,才敢告发,原来富 人陈氏是杀人凶手。
1.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2012) (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 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2.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2010)
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 丢失。
第六招: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当然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 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 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 就是“意译”。
文言文翻译题得分的规定
• 一、句子的关键点: • 1.实词: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偏义 复词、活用的词、兼词; • 2.虚词:易误解其意义和用法的虚词。 • 二、句子大意: • 整体翻译得对不对(语意)、通不通(语 法)、好不好(语用)。这一方面涉及特 殊句式、句间关系与前后文的联系等等。
古人曾提出 “信、达、雅 的三字标准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遇到疑难不要慌
最后一招猜猜看
考场体验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12年安徽卷 第7题(1)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 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 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 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 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 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2015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知识梳理
【难点突破】
• 如何推断连词“而”表示的关系。 • 首先,连词“而”连接前后两个内容,其基本形式为 “A而B”。“而”所表示的关系其实就是它连接的两 个内容A和B之间的关系。推断“而”所表示的关系, 其实就是分析所连接的两个内容A和B之间的关系。 • 其次,要把握各种关系的基本特点。如“并列”:A和 B不分轻重主次,一般可以互换顺序而意思不变;“修 饰”:A和B之间有主次之分,B为中心语,A从“时间、 空间、方法、手段、工具、状态”等方面对B进行修饰 限制,在翻译时常出现“……着”或“……地”这类词语; “承接”:A和B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在翻译时常出 现“之后”“然后”“接着”这类词语。而“递进”则 指B比A更进一层。
• 备考重点:近三年来考查频率较高的虚词。 通观2009年和2010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试题, 有些虚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如三年试题中 “以”共出现16次,“之” “而” 分别出 现13次,“其”出现10次。另外,也有连 续三年都没出现的,如“若”。
北京10年高考考查统计
• • • • • • • • • • 之:02 以:02 因:02 乃:03 相:05 而:03 其:03 为:04 所:08 益:09 03 05 06 07 09 10(共7次) 03 05 07 09 10 (共 6次) 04 08 09 (共4次) 09 10 (03在实词里考) (共3次) 08 (05即考实词又考虚词)(共3次) 11 10 11 09 10 (09考实词)
乎
• 该虚词同“也”一样,高考中考查极少。重点突出如下两种 用法: • (一)用在句中,用法同“于”,在语境中推断。 • 1.在。【例】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 壁赋》) • 2.比。【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 3.对。【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二)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地”。 • 【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文言虚词二轮复习
• 二、解州盐泽方二百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 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唯中间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又其北有尧梢水, 一谓之巫咸河。大卤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盐。唯巫咸 水入,则盐不复结,故人谓之“无咸河”,为盐泽之患,筑大 堤以防之,甚于备寇盗。原其理,盖巫咸乃浊水,入卤中,则 淤淀卤脉,盐遂不成,非有他异也。 •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也》) • 下列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B筑大堤以防之 越国以鄙远 • C甚于备寇盗 以其无礼于晋 • D盖巫咸乃浊水 乃令秦武阳为副
(B均为介词“凭借”,A前一句介词“在”,“至于”为固定短语,程度 副词甚至;C前表被动,后为所字结构;D前为代词,后为动词,与所构成 所字结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A.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 为近代庸暗之主 B.贤者多财损其志 太宗赐其麸 C.有一于此,岂不灭亡 有益于百姓者 D.皆不能以此道求荣 令自负出以耻之
• 文言虚词二轮复习
《考试大纲》中的要求:
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①“常见虚词”共18个。 ②“在文中的用法”意为对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 词性、意义和用法进行细致推敲。
考点剖析
• 1.文言虚词一般放在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第2小题进行考查,赋 分为 3 分。考查方式有时是“一字四句”,但大多是“四对八 句”。 • 2.虚词的考查一般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另外还会通过句 子翻译和文意理解等题来考查。 • 3.虚词的考查一般不会超出《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 词,就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考查点多集中在“而、之、于、 以、其”等词语上面,如近几年广东高考卷“之”和“以”进 行了连续的考查。
广东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攻略
广东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攻略一、理清复习内容在第二阶段的复习中,可以对历年的一些高考真题认真做一遍,对其中规律性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整个试卷的结构要了然于胸。
高考语文含五大块内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
在第一学期全面复习的前提下,按照《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要做好思路整理,建立高考的整体框架的工作。
认真归纳整理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一)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内容包括有语音认读、汉字识记、词语选用(近义词、关联词)、成语或熟语运用、病句辨析、语句衔接几个主要知识点。
下面逐一提出复习步骤及策略。
语音认读、汉字识记两题要注意训练的数量,只要量的积累到位,解决此问题不难。
词语选用(近义词、关联词)题就需要一些答题技巧(语境的提示作用,辨析语素以及词语的语义轻重,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搭配)。
成语一般来说更依赖学生自身平时的积累,但不要生背成语的意思,而是在运用中明确它的用法,当然,大量做题也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病句一项,要熟记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每年高考都不会超出这六种类型。
如果不能记熟的话,可以采用背诵例句的方式。
语句衔接一项,在注意保持话题一致,层次清楚,句序合理,音节和谐,语气协调的同时,也要注意所涉及材料的语体特点(描写性语段、记叙性语段、说明性语段、议论性语段),依据语段的特点来答题。
总之,要继续积累,重在落实。
(二)文言文文言文阅读的材料大都是人物传记,有人物、有情节,也会有议论,这种趋势在今年的高考中不会变,同学们应多注意。
文言文的复习首先要做好课本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固定格式包括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的一些归纳梳理。
重点掌握一些在传记文章中使用频率高的文言实词。
做好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整理工作。
要以近两年的高考题为本,除了弄懂词义、会翻译句子外,还要能分析文言文的内容,并能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文言虚词十八个)精品PPT课件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尚且
6)三军既惑且疑
又
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发语词
8)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一边
9)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那么
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况且
六、若
1、动词
1)如同;像 关山度若飞。
2)同,相当 彼与彼年相若也。
3)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对付,处置 寇深矣,若之何?
2、代词
1)如此,这样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2)你 [们] ;你 [们] 的 若辈得无苦贫乎
3、连词
1)假如;如果 天若有情天亦老
2)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练习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如果 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像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 4)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至于
递进
二、何 1、疑问代词
1)什么 子何恃而往? 2)怎么样 如土石何。 3)哪里,什么地方 笑问客从何处来。 4)谁 不知何氏之女。
5)哪样,哪点
何有于我哉?
2、动词
问,盘问,诘问 陈利兵而谁何。
3、副词
甚;多么 水何澹澹。
4、语气词
啊 隐隐何甸甸。
练习
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 自托于赵?
2)如太行、王屋何? 3)豫州今欲何至? 4)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 生今日之中国!
七、所 1、名词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2、助词
1)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2)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 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广东高考语文虚词复习资料
广东高考语文虚词复习资料虚词是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中常考的一个语法考点,要想在成考语文考试中脱颖而出,掌握好相应的复习知识点很有必要。
下面为大家的广东高考语文虚词复习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1.作代词⑴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信陵君》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⑵作指示代词,多表近指。
译为: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蔺列传》2.作助词⑴放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 之间,译为“的”。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勾践灭吴》⑵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③不患其众之缺乏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勾践》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也。
(《齐桓》)⑶宾语前置的标志,放在倒置的动宾短语之间。
不译。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②譬假设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④夫晋,何厌之有?⑷定语后置标志,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不译。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
(《石钟山记》)⑸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⑹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不译。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言虚词(第1课时)教
文言言虚词教学目标:1、明确把握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阅读及高考中的重要地位2、积累文言虚词的各个义项和用法3、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试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准确把握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考纲分析2015年的《考试大纲》明确有15个: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第一课时1、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图穷而匕见连词,表承接“来”“就”;(2)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连词,表并列“和”“并且”;(3)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连词,表转折“却”;(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而且”;(5)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6)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连词,表因果“因而”;(7)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代词,通“尔”,“你”“你的”;2、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
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
(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3)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用作定语。
译作“什么”“哪”。
(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
译作“为什么”“怎么”。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
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6)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
译作“怎么样”“什么样”。
(7)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
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言虚词(第2课时)教
第二课时11、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依靠、凭借”;(2)因击沛公于坐。
“趁着,趁此”;(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经由”;(4)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因为,由于”;(5)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因而”;12、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1)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从,到”;(2)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在……方面,从……中”;(3)业精于勤、荒于嬉。
“由于”;(4)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向,对,对于”;(5)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被”;(6)燕王欲结于君。
“与,跟,同”;(7)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比”。
13、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1)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表疑问;(2)与尔三矢。
动词,给予;(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亲近;(4)恐年岁之不吾与。
动词,等待;(5)当与秦相较。
介词,同、跟;(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连词,和、与。
14、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副词,就是、乃;(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连词,就、那么,表承接;(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连词,假使、如果,表假设;(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连词,就,表并列;(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连词,却、可是,表转折让步;15、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动词“到……去”;(2)奉之弥繁。
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指示代词“这”;(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8)顷之,烟炎张天。
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9)蚓无爪牙之利。
定语后置的标志;(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提前的标志。
强化训练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不如因.而厚遇之振声激荡,伺者因.此觉知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今者.出,未辞也 C.⎩⎪⎨⎪⎧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答案】D【解析】连词,和、同。
广东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试题
广东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试题文言文虚词是广东高考语文考试中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之一。
下面为大家的广东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
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从种师道进筑葺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
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胁,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
累迁忠州刺史。
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
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会和战异议,不能用。
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
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
1.与“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中的“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B.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C.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D.将率不能那么兵弱2.与“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中的“间”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侯生乃屏人间语,曰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3.与“时其半度”中的“度”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内立法度,务耕织C.一夜飞度镜湖月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构造是王道!刚刚说了,高考作文平均判卷时间只有28秒,那么在28秒的时间内让老师对你的文章一目了然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构造清晰明确。
构造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表现。
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构造来加以凸现。
为了让阅卷者迅速把握文章大意,构造务必要完整、清晰、严密。
下边3种构造童鞋们可以参考:并列式这种构造,三个分论点由一个总论点统领全篇,是考生用得比较多的构造。
比照式一正一反,正反比照论证,这样显得层次井然、有条不紊。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3文言文虚词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3文言文虚词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
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
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
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
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
”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
起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
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
”乃欣然就职。
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
约常从容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
”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其见重如此。
普通元年,以母忧去职。
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
中大通二年,迁司徒左长史。
三年,昭明太子薨,敕为哀策文,复见嗟赏。
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其自序曰:“余少好书,老而弥笃。
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
自年十三四,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载矣。
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
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
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
子史诸集皆一遍。
未尝倩人假手,并躬自抄录,大小百余卷。
不足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
”又与诸儿书论家世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世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世擅雕龙’。
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世者也。
沈少傅约语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
’汝等仰观堂构,思各努力。
”(节选自《梁书•王筠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有居郎署者居:任职 B.以母忧去职忧:忧虑C.老而弥笃笃:坚定 D.身为四代之史身:亲自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时人为.之语曰吾羞,不忍为.之下B.乃.欣然就职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C.其.见重如此其.翼若垂天之云D.不足传之.好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B.【解析】①中指王尧臣为了避嫌,就把刘敞排为第二名。
“以”字是介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而“且”要么递进要么并列要么让步,这 里都不通。排除AC。直接看③。③中刘敞陪伴英宗读书,利用历史故事和典籍来讽谏的 意思,“因”和“所”都有凭借的意思,但是这句凭借的内容在前,行为目的在后,用 “因”字比较恰当。“所”引导的凭借,往往凭借的内容在后。
4、助词(之、所、焉、为、与、者、乎、也、) 起“音节”;定语、宾语前置标志; 句 中停顿、句末疑问等辅助作用;
5、连词(而、以、因、与、且、其、则) 主要有9种关系:并列、递进、选择、承接、 转折、因果、目的、假设、修饰。
6、虚词实用
①作动词。(以、之、为、与)主要解释为
“认为”、“任命”、“到、去”、“做”、 “成为”
二、虚词链接的重点课文例句
1、无乃尔是过与? 2、何以知之?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顺风而呼,而闻者彰。
8、其皆出于此乎? 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4、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15、微斯人,吾谁与归? 1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8、若属皆且为所虏。
“给予”、“结交”、“参与”等。
②作名词。(所)解释为“地方”或“处所”
7、虚词组合
①“以为”:解释为“认为”、“把 当作”、 “任命 做” ②“无乃”:解释为“恐怕” ③“为所”、“见 于”:解释为“被”。 ④“所以”:解释为“是 的原因”、“是用来 的” ⑤“以是、是以”:解释为“因此” ⑥“然则”:解释为“既然这样,那么” ⑦“何以”:解释为“凭什么或怎样” ⑧“无(有)以”:解释为“(没)有用来 的”
高考经典回顾(2013年广东语文高考试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的一组是( )
A.议以咏首荐 B.咏引前事为言 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D.饥者八九 若以一部校故 为乡里所称 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求霖者三十年
【参考答案】C 【解析】A、把/ 因为;B、作为 /“为……所”表被动; C、表顺承,可译为 “然后”; D、……的人/ 表停顿,无意义
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 07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文言虚词:
18个文言虚词 以、于、之、而、所(5+) 焉、何、若、者、也、乎。(6)
其、乃、与、因、为、且、则(+7)
文言文虚词题方法
一、虚词位置判断法。
主语 / 宾语 / 谓语 /【状语】/ (定语)/ 主语与谓语之间
二、虚词词义区分法。 1、介词与连词比较 (“以”、“与”、“因”)
2、副词与助词比较 (“其”)
3、代词与助词比较 (“之”、“其”)
一、虚词主要考查点: 1、介词(以、于、因、为、与)+名或代 介宾
短语放在谓语前作状语。 2、代词[之、其、焉、何(而、若、乃)]。 在句中主要作主语、宾语、定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副词(乃、其、何、因、焉)。 放在谓语前作状语。表示判断、猜测、程度、 反诘等语气。
文言文虚词复习总结
高三语文备课组
高考经典回顾(2014年广东语文高考试题)
6. 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②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③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 A. ①且 ②则 ③所 C. ①且 ②则 ③因 B. ①以 ②于 ③因 D. ①以 ②于 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