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2篇 鱼我所欲也课件

合集下载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⒉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⒊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⒋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23分)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

她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

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

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

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

”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

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

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

”女儿()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

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

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2016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6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 严格B. 严厉C. 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查。

【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西下(共6分,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的“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严格B.严厉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解析】本题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第(1)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解答时,要注意“劲”不能读成“jìn”;“咽”不能读成“yàn”。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安徽省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两下(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答案】(1)谙jìngyè(2)振撼震撼(3)C(4)示例: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解析】(1)推测“an”的具体含义,然后以义定形。

“劲”是个多音字,读“jìn”时,意思为“力气”“力量”;读“jìng”时,意思为“坚强有力”,做形容词。

据此,可以推断“劲松”中的“劲”应读“jìng”。

“咽”也是个多音字,与“鸣”搭配,只能读作“yè”。

(2)“振撼”一词与“心灵”搭配。

意为“心理受到强烈冲击”。

所以。

“振”应为“震”。

(3)要注意联系语境,指出“山风凌厉”的语境义。

根据“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句推断,“厉”在这里的意思是“凶猛”。

(4)变换句式,不改变原句的意思是前提。

所给句子是一个陈述句,把其变为反问句,可分三个步骤:①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同“不是”;②在否定词“不是”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考点】辨析字音字形,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句式变换。

3.【答案】(1)水浒传(水浒)林冲(2)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尼摩【解析】(1)给了一个小语段,让我们判断名著名和书中人物。

答题时,要善于抓关键信息。

如“花枪挑了酒葫芦”交代了人物所用的武器和嗜好,“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环境。

据此可以推断该情节是“林冲看守草料场”,是《水浒》中精彩篇章之一。

(2)《海底两万里》,该书讲述“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潜艇历险的故事。

主要人物有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尼摩船长等。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1篇 小石潭记课件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1篇 小石潭记课件

(20)悄怆幽邃 悄怆:___忧__伤_的_7年考) 清:___凄__清_______
(22)乃记之而去 乃:_才_,__于_是__,_就_____[F] 去:____离_开__[F](2007年考)
(23)隶而从者 从:___跟_随___[F] 2. 翻译下列句子。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2015广东) 【答案】 听到水声,好像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
【答案】 示例:“一切景语皆情语”即借景抒情, 是指借景物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选文中作者眼前 景物之所以“寂寥”,正是因为其内心“悄怆”。
14. 你认为文章写了小石潭哪些主要特征?(2015广元)
【答案】 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 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15. 佳句赏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 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 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2013江苏)
【答案】 ①表明作者被悦耳的水声吸引,产 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 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 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7. 文章第一、二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 受到小石潭“水尤清冽”的特点?请结 合有关语句作简要说明。(2013江苏)
澈:__(_阳_光_)_直_射_____[F]
(13)佁然不动 (14)俶尔远逝
佁然:_呆_呆__地_样_子____ 俶尔:__忽_然_______[F]
(15)往来翕忽
翕忽:__轻_快_敏__捷_的_样_子_____
(16)似与游者相乐 乐:___嬉_戏__逗_乐_____[F]
(17)斗折蛇行
(4)伐竹取道
伐:__砍_伐___[F]
(5)水尤清冽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4篇 爱莲说课件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4篇 爱莲说课件

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015南宁, 2013梧州、重庆A卷) 【答案】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该是很 多了。 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2)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答案】(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 追名逐利、趋炎附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世风。 (2)《爱莲说》中用“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来比喻君子既不 同流合污 自命清高 。 ____________ 又不_________ 生长环境 、 (3)《爱莲说》中从莲的__________ _____ 、_____ 外形 香气 、品性四个方面赞美 莲的君子之风。(2012绥化)
(2)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染:____________
濯:______(2014 年考) 洗
沾染(污秽)
美丽而不端庄 妖:____________
(4)不蔓不枝
蔓延 蔓:____________[F] 生出枝节 枝:____________[F]
(5)香远益清
更加 益:______[F](2014 年考)
7.试分析“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 众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课后题) 【答案】 作者这种写法颇似“一字褒 贬”,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 也”,此外别无贬词,但从“宜乎”一 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 8.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品质?(2012郴州) 【答案】 表现了莲花的高洁傲岸,冰清玉洁。 9. 本文写莲,同时还写到了菊和牡丹,这运用 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2013西双版纳 ) 【答案】 这里运用了衬托手法,用菊花正衬, 牡丹反衬,突出了莲的高贵(高洁)品质。 10. 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 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2012聊城)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 严格B. 严厉C. 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中考试题研究】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3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中考试题研究】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3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 【答案】 答案: 不行。前一段具体事例的陈 述是为后一段议论的铺垫,为后一自然段的议 论张本。 • 9.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论证过程是 怎样的? • 【答案】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论证过程: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 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 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 分析说理,说明个人
(1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____________[F] 表现出来 色:____________[F] 脸色 发:____________[F] 表现 声:____________[F] 吟咏叹息 喻:____________[F](2015 年考 ) 明白、了解
• (13)入则无法家拂士 指在国内 • 入:__________ • 法家:____________ 守法度的大臣 通“弼”,辅佐 • 拂:____________ • (1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 __________(2015 年考) 指在国外
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
往往就会灭亡。
•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15聊城、贺州,2013大理等八州市、 娄底,2012南宁、来宾、黔西南、徐州, 2011曲靖、牡丹江,2010百色、莱芜) • 【答案】 这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 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 3.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 (1)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
通“增”,增加 (3)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__________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________________ 了解,明白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国外;在外面,指国外 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答案】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3篇 醉翁亭记课件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3篇 醉翁亭记课件

• 6. 文章第二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 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 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009长春) • 【答案】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 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或者答“野花、树木、 风霜、水石”。
• 7. 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 答。 (3分) • 【答案】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其乐也(乐人 之乐、与民同乐)。
• 【答案】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
下休息。
• (9)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012恩施)
• 【答案】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
酒,泉水甜而酒水清。
• (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012毕节,2011徐州、 • 宿迁)
• 【答案】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 (1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014泸 州,2012锦州、威海,2011贵港、宁德) • 【答案】 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 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 (1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015昆
• (22)觥筹交错 觥:______ 酒杯 • 筹: 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脸色苍老 • (23)苍颜白发 苍颜:__________ • (24)颓然乎其间 • 颓然: 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遮盖 • (25)树林阴翳 翳:________ • (26)鸣声上下 上下: __________________ 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明、达州、通辽,2013齐齐哈尔、丹东,2012毕节,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篇 孔子语录课件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篇 孔子语录课件
第二部分 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编者按:①鉴于安徽中考文言文阅读有针对某段 某层设问的特点,独创表格式精解原文,依据最新教材、 教参,逐段逐层归纳段意层意,总结文章中心、写作特 色、人物形象等知识点。 ②系统分析安徽近8年真题,发现文言文阅读“词 语解释”共考查了36个词,有23个都能在课下注释找到, 为此我们逐词梳理课下注释中出现的词语。另外,针对 其余13个词语,句子翻译以及文意理解押不准的问题, 万唯教育语文研究中心潜心研究全国近7年1255套试卷, 精心打造“中考文言文考查点大数据库”,千方百计圈 范围,只为考生能拿满分。
备注:①以下每篇文言文原文中画线句为近10年
安徽中考名句默写中所要默写的句子,上标是指所考
查的年份。②词语解释后面标[F]的,属于非课下注 释的词;标年份的为安徽那一年考过的词语。③“知 识盘点”与“金题演练”中的句子翻译、文意理解题 互为补充,两者均需掌握,多加训练。
一、孔子语录
【2006年安徽课改卷以与其他几 则课外语录对比的形式考查】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答案】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 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 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 岁时能听得见各种意见;七十岁时能随 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金题演练
一、(2016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4篇 曹刿论战课件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4篇 曹刿论战课件

途径是适时追击。
22. 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
“鄙”表现在哪里?根据文章概括总结。(2012安顺
)
【答案】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
信于民(或:勤政爱民)。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
公礼贤下士。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
(1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015苏州, 2010常州) 【答案】他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后地面 留下的痕迹,登上车,扶着车前的横木 眺望齐军。 (12)既克,公问其故。(2013广元,2010 沈阳,2009雅安) 【答案】战胜齐军之后,鲁庄公问曹刿这 样做的原因。
(1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013黔南,2012泸州、抚顺、邵阳、庆阳、荆州, 2011青海,2010河北、益阳) 【答案】 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
曹刿对这两次答复都予以否定,指出鲁庄公 所说的不过是“小惠”“小信”,并强调了 “民从”和“孚”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无疑 是正确的。在他的启发下,鲁庄公终于认识 到作战要依靠人民,决心为人民做一点好事, 于是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从这番对话可以看出,曹刿求见鲁庄公,目 的就是要使鲁庄公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 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 的基础,这就初步显示了他的“远谋”
3.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 节奏。 (1)肉 食 者 鄙 (2)可 以 一 战 【答案】 (1)肉食者/鄙 (2)可/以一战
4. 根据要求填空。 (1)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 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深谋远虑 爱国热情 (2)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6篇 出师表课件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6篇 出师表课件

(22)由是感激
感激:___________[F]
奔走效劳 遇到
感动而振奋
(23)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__________
(24)后值倾覆 值:____________[F]
那时以来 (2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尔来: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F] 又 (26)先帝知臣谨慎 谨慎:__________[F] 认真慎重 (27)夙夜忧叹 夙夜:__________[F] 日夜 (28)深入不毛 不毛: 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庶竭驽钝 庶: ____________[F] 希望、期望 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011 广东,2010大理) 【答案】(我)因此很受感激,于是答应先 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15)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015阜新) 【答案】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 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6)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010 大庆) 【答案】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 室的任务交给我。 (17)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2009河源) 【答案】(我)日夜忧愁叹息,担心先帝的 托付不能好好完成。 (18)庶竭驽钝,攘除奸凶。(2011铜仁)
惜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11. 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 以身许国的经过?(2015淮安)
【答案】表明自己的忠心,启发刘禅明白 创业的艰难,从而发奋图强,不负先帝 遗愿,实现出师的目标,完成先帝未完 成的大业。 12. 作者在文章前五段中六次提到“先 帝”,有何用意?(2011娄底) 【答案】 勉励后主刘禅继承先帝的遗志, 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5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5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15. 邹忌在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 什么?(2011黔南州) 【答案】 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 于说真话,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在朝廷上战 胜别国。 16. 文中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 (2012呼和浩特) 【答案】①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忠臣; ②齐王善于纳谏,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 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答案】 满一年以后,即使(就是)想进谏, 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7)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2009苏州) 【答案】 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 都到齐国来朝见。 (1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015襄阳, 2014大连、南宁,2011黔南州) 【答案】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 国。
长春)
【答案】除弊的必要;表明改革的决心大。 (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23. 写燕、赵、韩、魏四国前来朝拜,从 侧面衬托出齐王纳谏成果之大,引出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结论 【答案】 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金题演练 (2012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分) 曹刿论战(节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文中原句回答)的成果,对于这样的结 果,作者称之为“战胜于朝廷”。 (2015巴中) 7. 本文以“邹忌讽谏”为线索结构全篇, 邹忌讽谏的缘由 分为“________________”“邹忌讽谏的 内容”和“ 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邹忌讽谏的结果 8. 文中齐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有善于进谏的谋臣和虚心纳谏的君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绥化)

(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说明方法
辨别标志
作用
举例子[4次2考]
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
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4次2考]
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的区别)
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4次3考]
比、而、相对于、较……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作诠释[4次1考]
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使……(要说明的事物)浅显易懂,概念清楚。
引资料[4次1考]
引用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Fra bibliotek俗语、诗词名句等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等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谜语等,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兴趣。
分类别
一类(种)……另一类(种)……
为了说明……的特征(道理),条理清晰地从……方面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下定义
……是……(判断句、比喻句、否定句不是下定义)
科学、完整、准确地揭示了……的本质特征。
打比方
像、仿佛……
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易懂。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0篇 陋室铭课件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0篇 陋室铭课件
【答案】作者喜欢的是保持高洁傲岸的情操,独居陋
室,弹奏净化心灵的古曲,而厌弃官僚们 “乱耳”的寻欢作乐的生活。 6. 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 子。(2012梅州) 【答案】 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 《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 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课后题) 【答案】《陋室铭》的全篇之意是从孔子“君 子居之,
(3)有龙则灵
灵异,神奇,有灵气 灵:___________________[F] 这 斯:____ 只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惟:____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馨:____________________
(5)苔痕上阶绿 (6)谈笑有鸿儒 (7)往来无白丁
长到 上:__________[F]
鸿:_______
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作者以此结束 全文,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 又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但引文中略去 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巧妙地回应了开头 “惟吾德馨”,又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 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是因 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之中, 略去后才有余味。 8. 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举例 分析。
【答案】 照应了“惟吾德馨”一句。此处引用孔子
的话论证“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 德馨”遥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 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0. 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
什么作用?(2010岳阳)
【答案】 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位知名
第二部分 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十、 陋室铭
【安徽近10年未考查】
知识盘点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陋室铭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铭”,后来就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押韵的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闻名,出名,名词用作动词 (2)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2011北京) 【答案】(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0. 文章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运用 了哪些论证方法?(2009泸州) 【答案】 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 该舍生取义。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 证。
第二部分 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二、鱼我所欲也
【 2009年以与古诗《过零丁洋》 对比的形式进行考察】
知识盘点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同时具有 (1)二者不可得兼 兼:__________[F] (2)故不为苟得也 故:__________[F] 因此 苟且 苟:__________[F](2009 年考) 厌恶 胜于
5. 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这 句话是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015朝阳) 6.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 具体指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用原文的话回答)(2013烟台)
(3)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答案】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 为之,为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 (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应 当挺身而出? 【答案】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5)“不辩礼义”地接受万钟是为了: 【答案】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欤”,语气助词 与:___________________ (15)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 通“向”,从前 停止,放弃 (16)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 天性,天良 (17)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____
(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2013烟台) 【答案】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 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 (10)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2015柳州) 【答案】(10)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 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 识的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14. 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
请举出一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
(2013 黔西南)
【答案】示例:宋代的文天祥被俘誓死不
降元朝。
金题演练
一、(2015云南)阅读《鱼我所欲也》,分 别回答问题。(15分)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 (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通“德”,感激 得:________________ (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天性、天良 _____________
(2009年考)
(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此、这样 是:______________[F] 生存 生:__________[F] 丢掉 (7)贤者能勿丧耳 丧:__________[F] (8)呼尔而与之 呼:__________[F] 吆喝 用脚踢 (9)蹴尔而与之 蹴:____________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0)乞人不屑也 不屑:__________________
7. 第2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 论证了“___ ___”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 义 ”比“ 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或者“‘不辩礼义’接受‘万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失其“本心”的 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2013烟台 ) 8. 孟子认为人“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 鱼与熊掌 他通过_________ 的取舍、箪食与豆羹的取舍、 万钟(丰厚的俸禄) ________________ 的取舍等方面论证了“义”和 “不义”的存在。(2011柳州)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这里指高位厚禄 万钟:_______________ 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辨”,辨别 益处 (12)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__________[F] 侍奉 (13)妻妾之奉 奉:____________ (1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贫苦、缺乏 乏:________________[F]
(3)今 为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4)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答案】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 根据要求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答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答案】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 死者。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答案】(如果)二者不能够同时得到,(那 么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答案】不仅仅贤人有这样的思想(或: 本心)。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3. 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 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2分) (1)是 故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2)山 河 破 碎 风 飘 絮 【答案】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答案】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 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 (5)呼尔而与之。(2011北京) 【答案】(然而)你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011钦 州,2010宁夏) 【答案】 用脚践踏过给别人吃,即使乞 丐也不愿意接受。
(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010铜仁,2009六盘 水) 【答案】 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 (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012兰州,2010台州) 【答案】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 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苟且 (1)故不为苟得也 苟:______________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假如,假使 ____________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厌恶 ______________ 史册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____________
3. 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 有什么好处?(2分) 【答案】(2分)作者用“鱼”比喻“生”, 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生 动形象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 生取义。(共2分。意思对即可) 4.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 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 的人。现实生 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 为的人会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 扬,而见 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 弃。(共2分。言之有理即可)
13.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 与“义”、“际,谈谈你的看法。
(2010河池)
【答案】示例:不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
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 安思危。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 挺身而出,捍卫正义。
二、(2009安徽)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 问题。 (15分)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
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 “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 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 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 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 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 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015呼伦贝尔,2012曲靖,2010河池) 【答案】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 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愧廉 耻之心。 3.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 (2)使 人 之 所 恶 莫 甚 于 死 者
2. 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012宁夏,2010台州) 【答案】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 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 义了。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 为苟得也。(2015朝阳)
【答案】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 为苟得也。(2015朝阳) (3)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 者何不用也?(2012绵阳,2011广安、鞍山, 2009泸州) 【答案】 假如一个人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 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有什 么不可用呢? (4)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009赤峰)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__________[F]( 2009年考) 厌恶 甚:______________[F] 胜于 (4)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_ 祸患,灾难
辟:______________ 通“避”,躲避
假如,假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丧耳。 【答案】 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 有这种思想,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答案】 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优厚 的俸禄,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 呢!(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