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现状
益生菌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参考内容
益生菌:揭秘应用现状与未来前 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度不断提高,益生菌作为一种有益微生物,在维护人体健 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益生菌的应用现状以及未 来可能的发展前景。
益生菌简介
益生菌是一种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起到维 护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等多种作用。在临床上,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 治疗多种疾病,如腹泻、过敏、炎症等。
益生菌应用现状
益生菌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多个领域。在食品行业,含益生菌的饮料、酸奶等 产品成为消费者日常喜爱的选择。在医疗领域,益生菌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某些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然而,益生菌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菌种不 匹配、剂量不确定等,导致效果因人而异。
益生菌发展前景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益生菌的研究和应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未 来,益生菌可能会在以下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益生菌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目录
01 益生菌的应用
03 结论
02 益生菌的发展现状 04 参考内容
益生菌是一种对宿主(人体)有益的微生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维护免疫 系统和改善营养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近年来,益生菌的应用已经广泛涉 及到多个领域,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益生菌的 应用及发展现状。
近年来,益生菌产品的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全球益生菌 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0亿美元。而在中国,益生 菌市场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尤其是在酸奶、乳酸菌饮料等食品领域。
2、益生菌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面 临的挑战
虽然益生菌行业的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益生菌的菌种选 择和剂量要求需要更加科学和规范。其次,益生菌的稳定性和保质期也需要进一 步提高。此外,对于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效果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证据 支持。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和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论文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M i c r o e c o l o g y , J u n . 2 0 1 4, V o 1 . 2 6 N o . 6
6 7 1
・
临床 研究 ・
中图分类号 :R 5 8 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3 7 6 X( 2 0 1 4 ) 0 6 - 0 6 7 1 - 0 3
D O I 编 码 :1 0 . 1 3 3 8 1 / j . c n k i . c j m. 2 0 1 4 0 6 0 1 3
Co n c l u s i o n B i f i d o b a c t e r i u m T e t r a v a c c i n e T a b l e t s h a s f a v o r a b l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n A P a s a d j u n c t i v e t h e r a p y , w h i c h c a n o b v i o u s l y r e d u c e s e r u m e n d o t o x i n a n d P C T l e v e l s , r e d u c e i n t e s t i n a l e n d o t o x e mi a( I E T M)a n d p r o t e c t i n t e s t i n a l
mu c o s l a b a r r i e r f u n c t i o n . Ke y wo r d s : Ac u t e P a n c r e a t i t i s ;B i f i d o b a c t e r i u m t e t r a v a c c i n e t a b l e t s :I n t b a r r i e r
益生菌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益生菌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2017-04-17来源:中华胰腺病杂志作者:刘丽燕王兴鹏曾悦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AP的病因和诱因复杂多样,如胆道疾病、Oddi 括约肌功能紊乱、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应激、高脂饮食、大量饮酒、营养障碍及基因突变等。
目前将AP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MAP)、中度重症(MS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但有20%~30%的患者会发展为SAP,SAP的病死率在重症监护室或医院分别可高达27%或39%。
SAP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涉及炎症递质、细胞膜表面及细胞内信号分子、胰腺腺泡内钙超载等多种因素。
AP的治疗包括:禁食、液体复苏补液、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非手术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SAP中80%由感染引起,而感染主要来源于肠道细菌易位。
数篇Meta 分析结果均显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能显著降低SAP患者病死率、胰腺坏死感染发生率及外科手术率,仅对降低胰腺外感染发生率有作用。
近年来益生菌治疗AP已在多项动物实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及荟萃分析研究中大力开展。
本文就益生菌在AP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一、益生菌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将益生菌定义为适当摄取后能对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
益生菌主要存在于人体口腔、肠道、阴道或皮肤等部位,常见益生菌包括乳杆菌、双歧杆菌、乳球菌、链球菌,以及芽孢杆菌、拟杆菌、肠球菌、柔嫩梭菌和鲍氏酵母菌等非细菌性微生物。
二、益生菌治疗AP的作用机制1.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肠道屏障由肠上皮细胞层、黏液层、肠道正常菌群、肠道免疫系统、肠-肝轴、防御素等组成,具有微生物屏障、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等功能。
各项功能具体构成如下。
(1)微生物屏障:主要由正常的肠道菌群及其分泌物构成,是对外来菌株有定植抵抗作用的肠内正常寄生菌群。
肠道常驻菌与宿主的微空间结构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又相互作用的微生态系统。
工程化益生菌活菌制剂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综㊀㊀述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82003293)ꎻ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BK20180553)作者简介:贺鼎元ꎬ男ꎬ硕士生ꎬ研究方向:药剂学ꎬE-mail:1160773887@qq.com通信作者:何东升ꎬ男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药剂学ꎬTel:025-83271305ꎬE-mail:dongshenghe@cpu.edu.cnꎻ涂家生ꎬ男ꎬ博士ꎬ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ꎬ研究方向:药剂学ꎬTel:025-83271305ꎬE-mail:jiashengtu@cpu.edu.cn工程化益生菌活菌制剂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贺鼎元1ꎬ2ꎬ何东升1ꎬ2ꎬ涂家生1ꎬ2(1.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用辅料及仿创药物研发评价中心ꎬ江苏南京210009ꎻ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制剂及辅料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ꎬ江苏南京210009)摘要:使用工程化益生菌作为活菌制剂是一种新兴的递药系统设计思路ꎬ主要利用益生菌本身特有的生物安全性与胃肠道靶向性来构建具备主动靶向功能的新型递药系统ꎮ本综述从益生菌活菌制剂的优势和工程化益生菌活菌制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展开ꎬ重点关注了工程化益生菌在细菌感染㊁病毒感染㊁肿瘤和炎症等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ꎬ并展望了益生菌活菌制剂的未来发展ꎮ关键词:益生菌ꎻ活菌制剂ꎻ药物递送中图分类号:R943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2095-5375(2024)02-0159-006doi:10.13506/j.cnki.jpr.2024.02.010ResearchprogressofengineeredprobioticlivebacteriapreparationindiseasetreatmentHEDingyuan1ꎬ2ꎬHEDongsheng1ꎬ2ꎬTUJiasheng1ꎬ2(1.CenterforResearchDevelopmentandEvaluationofPharmaceuticalExcipientsandGenericDrugsꎬSchoolofPharmacyꎬ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ꎬNanjing210009ꎬChinaꎻ2.NMPAKeyLaboratoryforResearchandEvaluationofPharmaceuticalPreparationsandExcipientsꎬNanjing210009ꎬChina)Abstract:Theuseofengineeredprobioticsaslivebacteriapreparationisanemergingdrugdeliverysystemdesignide ̄aꎬwhichmainlyusestheuniquebiosafetyandgastrointestinaltargetingofprobioticstobuildanewdrugdeliverysystemwithactivetargetingfunction.Thisreviewfocusesontheresearchprogressofengineeredprobioticsinthetreatmentofbacterialinfectionꎬviralinfectionꎬtumorandinflammationꎬandlooksaheadtothefuturedevelopmentofprobioticaslivebacteriapreparations.Keywords:ProbioticsꎻLivebacterialpreparationꎻDrugdelivery㊀㊀益生菌作为对人体能产生健康功效的活性微生物补充剂ꎬ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ꎬ在食品㊁药品和动物饲料等多个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ꎮ益生菌可在呼吸道㊁泌尿生殖道和肠道定植ꎬ并调控人体各部位菌群ꎬ进而调节乳糖代谢㊁钙吸收㊁维生素合成ꎬ以及抑制癌变等[1-2]ꎮ关于益生菌的研究已经在全世界开展了数十年之久ꎬ由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基因工程相关试验成本的降低ꎬ目前已可更便捷地实现益生菌的定向工程化改造ꎬ使其具有特定的治疗功能[3]ꎮ近年来ꎬ如脂质体包裹纳米酶涂层修饰的工程化益生菌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4]㊁基因工程改造乳酸乳球菌分泌β-内酰胺酶进而治疗艰难梭菌感染[5]等多种治疗策略的出现ꎬ都展示了益生菌制剂的广大前景ꎮ1㊀益生菌活菌制剂的优势益生菌活菌制剂继承了益生菌本身的安全性ꎬ同时易于改造以发挥新功能ꎬ另外还具有独有且优异的目标病灶靶向性及组织留存能力ꎬ这让益生菌活菌制剂在疾病治疗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6-7]ꎮ1.1㊀基因组庞大ꎬ便于改造㊀益生菌具有庞大的基因组ꎬ便于进行基因工程改造ꎮ以嗜酸乳杆菌为例ꎬ其基因组大小在1.99Mb左右ꎬ基因数目约1927~1948ꎬ蛋白数目约1832~1845ꎬ庞大的基因组和蛋白数目使其适合作为基因工程化改造的原材料[8]ꎮ除传统电激法㊁热激法质粒导入外ꎬ近年来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使目标工程化益生菌的制备更为高效便捷ꎮ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现有益生菌进行改造ꎬ可以直接验证这些新型微生物的遗传物质㊁蛋白质和功能作用是否发生了预期的改变ꎮZhou等[9]利用外源性Ⅱ型CRISPR-Cas9系统和内源性I-B型CRISPR-Cas系统进行了无缝基因组工程的研究ꎬ而这种高通量基因组工程工具的应用除了为益生菌改造提供便利外ꎬ也对从基因组学角度来探究益生菌对宿主产生益处的机制有着重要意义ꎮ此外ꎬ益生菌表面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可进行修饰以携带多种元件ꎬ使其成为更加多功能化的药物载体ꎮ在益生菌表面利用沉积法形成双分子脂质涂层以及自组装丝素蛋白纳米涂层用于保护细菌载体等相关设计思路在国内外均有报道[10-11]ꎮ1.2㊀生长简单可控ꎬ培养技术成熟㊀益生菌的生长简单可控ꎬ具有培养技术成熟高效和培养成本较低的优点ꎮ目前益生菌的培养技术已经趋于成熟ꎬ益生菌繁殖迅速㊁成本低廉和操作简便的优点使其相较于其他传统纳米药物载体而言更加易于获得ꎬ在载体设计与前期预实验的进行上更为高效ꎮ而益生菌本身作为一类常被用于食品中的安全的添加剂ꎬ对人体健康益处已在食品上得到验证ꎬ因此其在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2]ꎮ1.3㊀对肿瘤微环境存在靶向性㊀在不同种类肿瘤的肿瘤微环境中ꎬ存在乏氧或富氧的不同情况ꎬ而益生菌中也存在好氧菌和厌氧菌ꎬ这让益生菌形成了天然的肿瘤微环境靶向性ꎮ以丁酸梭菌㊁鼠李糖乳杆菌为代表的厌氧益生菌具有主动靶向乏氧肿瘤微环境的潜质ꎬ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等好氧型益生菌则具有靶向富氧肿瘤微环境的潜质ꎮ除了利用肿瘤微环境富氧/乏氧特性实现靶向外ꎬ部分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由于具有一定胃肠道耐受能力与定植能力ꎬ在进行工程化改造后可以设计成具有胃肠道主动靶向功能的口服药物递送载体[13]ꎮ2㊀工程化益生菌活菌制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㊀㊀工程化益生菌活菌制剂本身不仅具有较大的空间作为药物的载体ꎬ作为益生菌还具有调控菌群的功能ꎬ同时还可作为生产平台在原位表达多种具有治疗作用的组分ꎬ因此其在药物制剂领域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3ꎬ14-15]ꎮ2.1㊀工程化益生菌用于治疗细菌感染㊀细菌感染通常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ꎬ然而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造成人体内细菌耐药增强ꎬ经抗生素筛选后存活的具备耐药性的 超级细菌 的繁殖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ꎬ进而导致乳糜泻㊁脓毒症㊁炎症性肠病㊁肝脏甚至胰腺相关炎症的产生[16]ꎮ在面对类似问题时ꎬ工程化益生菌为细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ꎮ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ꎬCDI)一般是由产毒素艰难梭菌过度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并释放毒素所引起的ꎬ其临床表现多样ꎬ从无症状的携带者状态ꎬ到不同程度的腹泻ꎬ再到最严重的威胁生命的结肠炎ꎬ最终导致死亡[17]ꎮ常用的对CDI的诊断手段是使用酶免疫分析进行检测ꎬ然后结合万古霉素㊁非达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18]ꎮChen等[19]对布拉迪酵母菌进行了工程化改造ꎬ使其分泌一种单一的四特异性抗体ꎬ该抗体能有效和广泛地中和CDI的主要毒力因子(TcdA毒素和TcdB毒素)ꎬ对抗疾病而不引起抗生素耐药性ꎮ在对小鼠疾病模型的预防和治疗实验中ꎬ该工程菌证明对原发性和复发性CDI具有保护作用ꎮ这种工程化酵母菌免疫疗法具有能够与抗生素联用的优点ꎬ有作为CDI风险预防药物和CDI患者治疗药物的潜力ꎮ此外ꎬ已被认证对人体安全的布拉迪酵母菌用于递送时ꎬ可以使用口服给药ꎬ这种方便而高顺应性的给药方式也让这个治疗方案相比传统药物载体介导的免疫疗法有着明显的优势ꎮ李斯特菌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ꎬ可造成二至三成的感染者死亡[20]ꎮBhunia团队设计了可以产生李斯特菌黏附蛋白的工程干酪乳杆菌菌株ꎬ该菌株在小鼠肠道定植ꎬ竞争性地减少李斯特菌的黏膜定植和全身传播ꎬ保护小鼠免受致命感染ꎮ它们还可以通过聚集肠黏膜调节性T细胞㊁CD11c+树突状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来增强肠免疫调节功能[21]ꎮ这种基于配体-受体结合机制来设计的抗感染策略更为直接有效ꎬ也具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性ꎮ菌株与肠道上皮细胞的近距离接触和接近增加了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会ꎬ从而更好地执行接触依赖机制(竞争排斥和免疫调节)ꎬ以发挥其预期的有益作用ꎮ2.2㊀工程化益生菌应用于病毒感染治疗㊀在病毒感染治疗方面ꎬ工程化益生菌主要通过在原位表达抗病毒因子而发挥治疗作用ꎬ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ꎮ针对HIV感染ꎬPetrova等[22]构建了工程化鼠李糖乳杆菌表达HIV抑制剂用于HIV的治疗ꎮ他们首先分别在鼠李糖乳杆菌GG和GR-1中表达Actino ̄hivin(AH)和Griffithsin(GRFT)两种抑制HIV的凝集素ꎬ分别用于胃肠道和阴道黏膜递送ꎬ并研究GRFT在胞内的表达情况ꎮ该研究成功构建了能够生产GRFT的重组鼠李糖乳杆菌GG和GR-1菌株ꎮ在nisA启动子诱导下ꎬ观察到重组GRFT表达水平最高ꎬ证明了对M型和T型HIV-1病毒株的抗HIV活性ꎮ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工程化微生物的抗HIV-1药剂ꎬ使用鼠李糖乳杆菌GG和GR-1作为治疗蛋白的载体获得了较好的效果ꎬ这项工作代表着关于抗艾滋病凝集素原位高效表达的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ꎮ针对小鼠诺如病毒感染ꎬHoang等[23]构建了工程化副干酪乳杆菌进行了研究ꎮ该研究首先对鼠源的具有潜在抗病毒活性的3D8单抗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ꎬ将其导入副干酪乳杆菌中使其能够分泌3D8单抗(3D8scFv)ꎬ并对该单抗对胃肠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作用进行评价ꎮ结果表明ꎬ新构建的工程化副干酪乳杆菌分泌的3D8scFv保持了穿透细胞和核酸水解活性ꎮ使用提取的3D8scFv来预处理RAW264.7细胞ꎬ可防止小鼠诺如病毒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ꎬ降低病毒衣壳蛋白VP1mRNA的表达ꎮ小鼠模型中ꎬ在小鼠诺如病毒感染前口服工程化副干酪乳杆菌可使编码病毒聚合酶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20.1倍ꎮ综上所述ꎬ这些结果表明ꎬ可分泌3D8scFv的副干酪乳杆菌为开发可摄入的抗病毒益生菌提供了抗胃肠道病毒感染的基础ꎮ2.3㊀工程化益生菌应用于肿瘤治疗㊀工程化益生菌的潜在多功能修饰特性为其在肿瘤治疗中提供了多种可能ꎬ如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利用自身靶向作用等特点ꎬ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ꎮ为了实现治疗目的ꎬ工程化益生菌制剂的构建主要通过两种策略:一是将益生菌包裹于载体材料内ꎻ二是将治疗性药物装载于益生菌内部ꎬ而将益生菌作为载体[24]ꎮ将益生菌包括与载体材料中ꎬ可以利用载体材料的可修饰特性赋予益生菌新的功能ꎮZheng等[25]利用β-环糊精和金刚烷介导的主客体相互作用ꎬ将葡聚糖包裹在丁酸梭菌孢子外部制备了益生菌孢子(孢子-dex)ꎬ并探究了其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ꎮ在肠道的厌氧环境中ꎬ孢子-dex会复活ꎬ分解葡聚糖ꎬ并特异性地富集在肿瘤组织中ꎮ葡聚糖的引入改善了肠黏附ꎬ促进了丁酸梭菌的发酵ꎬ进而产生大量的抗癌短链脂肪酸ꎮ此外ꎬ益生元的易修饰性也提供了与卡培他滨和双氯芬酸等负载药物联合治疗的可能性ꎮ重要的是ꎬ这项研究表明ꎬ孢子-dex能系统地调节肠道微生物群ꎬ从而将肠道微生物群从促肿瘤转变为抗肿瘤类型ꎬ可为胃肠道疾病的新疗法设计提供参考ꎮ益生菌的安全性和内部空间使其可以作为良好的药物载体ꎮXie等[26]构建了趋磁益生菌负载光热治疗剂并开展了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ꎮ他们提出了一种将药物加载到益生菌中的递送策略ꎬ通过电穿孔将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和巨噬细胞表型调节剂唑来膦酸装入大肠杆菌Nissle1917(EcN)中ꎬ然后在EcN表面装饰金纳米棒来构建工程化益生菌ꎮ在近红外照射下ꎬ金纳米棒的光热效应提高了局部温度ꎬ内部药物逐步释放ꎬ实现了由外部开关来控制药物的释放ꎬ也是实现通过活细胞来实现对药物的控释ꎮEcN的主动靶向促进了药物在肿瘤内渗出血管并蓄积的过程ꎮ这个治疗方案将化疗㊁免疫治疗和光热效应结合于一体ꎬ为益生菌作为靶向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ꎮ2.4㊀工程化益生菌应用于炎症治疗㊀在炎症治疗方面ꎬ工程化益生菌同样可通过原位表达特异性治疗分子以及肠道菌群的调节等方式来发挥作用ꎮ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ꎬIBD)分为两种亚型ꎬ即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ꎬ均与T细胞介导的对肠道细菌的免疫反应失调有关ꎬ是慢性复发缓解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ꎮZhou等[27]开发了一种能够在胃肠道内原位产生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程益生菌[EcN-pE(C/A)2]ꎬ并考察了他们在IBD中的治疗作用ꎮ他们设计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组分的材料来包裹工程化益生菌ꎬ使口服工程益生菌具备胃肠道环境耐受能力ꎮ结果表明ꎬ口服EcN-pE(C/A)2可有效上调结肠组织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ꎬ保护结肠上皮细胞免受炎症诱导的凋亡ꎮ动物实验结果表明EcN-pE(C/A)2的治疗能显著减轻葡聚糖硫酸钠盐(DSS)诱导的急性IBDꎬ具体表现包括体重恢复㊁结肠黏膜组织损伤恢复和结肠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ꎮ结果表明ꎬ口服这种包被的工程化益生菌对急性IBD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ꎮ在口腔炎症方面ꎬSilva等[28]使用分泌人三叶因子1(hTFF1)的基因对乳酸乳球菌进行了工程化改造ꎬ并在临床中配制成漱口液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炎症ꎮ结果表明ꎬ局部给药工程化乳杆菌来原位分泌hTFF1为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工具ꎮ值得一提的是ꎬ安全性研究结果也支持对有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风险的口腔黏膜炎患者安全给药ꎬ这将大大降低此类患者因口腔黏膜损伤诱发菌血症的额外风险ꎮ这项研究的结果对于口腔黏膜炎症这一重要且目前仍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而言具有重大临床意义ꎮ2.5㊀工程化益生菌应用于其他治疗领域㊀除了细菌与病毒感染㊁肿瘤㊁炎症这些较为热门的治疗领域外ꎬ工程化益生菌活菌制剂还能为许多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方便和有益的平台ꎮ在代谢性疾病方面ꎬ随着高嘌呤饮食消费的增加ꎬ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的第二普遍的代谢性疾病ꎬ而人体内缺乏尿酸氧化酶ꎬ无法将尿酸进一步代谢ꎮ体内多余的尿酸通过肾脏和肠道排出ꎬ因此ꎬ肠道微生物可能为治疗高尿酸血症提供一种新的方式ꎮZhao等[29]构建了含有编码枯草芽孢杆菌尿酸盐代谢蛋白PucL和PucM㊁编码大肠杆菌尿酸盐转运蛋白YgfU和过氧化氢酶KatG以及编码透明颤菌细菌血红蛋白Vhb的质粒ꎬ将质粒导入EcN中ꎮ该工程化EcN能够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快速降解尿酸ꎬ能够实现肠道的定植ꎬ且无论胃肠道给药还是血液注射给药的方式都能够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浓度ꎮ研究结果支持肠道中应用工程化EcN菌株来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可行性ꎬ同时提出了直接向血液中注射工程化EcN菌株的新疗法ꎬ为使用工程化益生菌治疗代谢紊乱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ꎮ肠-脑轴的发现已经证明ꎬ大脑功能会受到肠道微生物群代谢物的影响ꎬ因此利用工程化益生菌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从而对大脑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ꎮ基于肠道微生物群的肠-脑轴调节可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ꎮPan等[30]设计了3种蓝光响应益生菌ꎬ它们分别通过上转换光基因分泌GABA㊁GCSF或GLP1等物质构建成微纳米系统ꎬ从而进行对递送系统的时空传递和控制ꎮ该微纳米系统可促进小肠靶向和肠内外源性乳酸乳杆菌的产生ꎬ实现由肠道对焦虑行为㊁帕金森病㊁迷走神经传入等脑功能的精准操控ꎮ已有研究表明ꎬ口服GABA能够缓解小鼠的焦虑样行为[31]ꎮ本实验设计并构建了光照下能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GABA的乳酸乳球菌ꎬ口服递送工程化益生菌并用上转化光照射后ꎬ结果表明ꎬ该实验成功利用基于微生物的肠-脑轴调节实现了对焦虑的精确调节ꎮ值得一提的是ꎬ这项设计中使用的上转化光照射触发响应的方法比起在肠道插入光纤的传统方法ꎬ避免了肠道组织的损伤ꎬ可控性也更强ꎮ此外ꎬ该实验还通过相同的原理构建了能通过光照触发响应分泌在PD恢复过程中的神经保护和神经功能恢复中发挥作用的GCSF㊁作用于肠神经系统(ENS)中的GLP1受体的GLP1等多种工程化光照响应型益生菌ꎬ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ꎮ这种无创㊁实时的益生菌干预策略使肠道菌群与宿主的交流更加可控ꎬ为工程微生物准确㊁有效地调口服活生物治疗剂的设计方案结合了纳米技术和基因工程的进展ꎬ在微生物治疗的临床应用方面有着巨大应用前景ꎮ3㊀总结与展望近年来ꎬ工程化益生菌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ꎬ得益于CRISPR等相关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和工程菌基因编辑平台的构建ꎬ益生菌的工程化改造变得更加便捷高效ꎬ不断拓展了工程化益生菌的应用ꎮ但是ꎬ工程化益生菌活菌制剂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ꎮ例如ꎬ由于益生菌主要定植在肠道部位ꎬ目前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仍以肠道部位疾病为主ꎬ将益生菌应用于人体其他部位疾病治疗仍有一定难度ꎮ虽然基于肠-脑轴调节的研究使基于工程化益生菌的生物治疗方案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ꎬ为拓宽工程化益生菌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证据ꎬ但工程化益生菌与宿主相关大脑功能之间的远程调节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探索ꎮ目前FDA仍将益生菌归类为膳食补充剂ꎬ对益生菌相关制剂的剂量㊁疗效㊁安全性的要求并不严格ꎮ但是ꎬ益生菌活菌制剂设计研发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对益生菌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使其具备治疗作用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益生菌有可能将耐药基因转移给邻近的病原微生物ꎮ因此ꎬ在制备得到益生菌活菌制剂后ꎬ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ꎬ对其制剂和微生物的稳定性㊁在肠道上皮中的定植㊁抗致病反应㊁免疫激活等重要功能指标进行相应检测ꎬ并进行深入探讨ꎮ此外ꎬ针对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丰度的生物原理尚不明确ꎬ仍需结合蛋白组学相关研究以进一步实现益生菌作为治疗药物的应用ꎮ总之ꎬ工程化益生菌具有稳定性㊁特异性㊁选择性㊁成本低㊁相对安全等优点ꎬ可能成为癌症㊁炎症㊁感染等不同类型疾病治疗的新方法ꎬ同时在罕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ꎬ有望成为疾病治疗和药物制剂领域新的选择ꎮ参考文献:[1]㊀HILLCꎬGUARNERFꎬREIDGꎬetal.Expertconsensusdocument.TheInternationalScientificAssociationforPro ̄bioticsandPrebioticsconsensusstatementonthescopeandappropriateuseofthetermprobiotic[J].NatRevGastroenterolHepatolꎬ2014ꎬ11(8):506-514. [2]BINDASꎬHILLCꎬJOHANSENEꎬetal.CriteriatoQualifyMicroorganismsas"Probiotic"inFoodsandDi ̄etarySupplements[J].FrontMicrobiolꎬ2020(11):1662. [3]OᶄTOOLEPWꎬMARCHESIJRꎬHILLC.Next-generationprobiotics:thespectrumfromprobioticstolivebiotherapeutics[J].NatMicrobiolꎬ2017(2):17057. [4]JIANGZꎬLIMꎬDAVIDJULIANDJꎬetal.Recentad ̄vancesinthedesignandfabricationofprobioticdeliverysystemstotargetintestinalinflammation[J].FoodHydro ̄collꎬ2022(125):107438.[5]CUBILLOS-RUIZAꎬALCANTARMAꎬDONGHIANMꎬetal.Anengineeredlivebiotherapeuticforthepreven ̄tionofantibiotic-induceddysbiosis[J].NatBiomedEngꎬ2022ꎬ6(7):910-921.[6]SAVAGEDC.ProbioticBacteriaintheGastrointestinalEnvironment:FactorsInfluencingTheirSurvivalandColo ̄nization[J].BiosciMicrofloraꎬ2000ꎬ19(1):9-14. [7]LIUHꎬCAIZꎬWANGFꎬetal.Colon-TargetedAdhesiveHydrogelMicrosphereforRegulationofGutImmunityandFlora[J].AdvSci(Weinh)ꎬ2021ꎬ18(8):e2101619. [8]MISRASꎬRAGHUWANSHIS.SafetyConcernsꎬRegulatoryGuidelinesꎬCurrentMarketTrendsꎬandFutureDirectionstowardtheUseofProbioticsinGut-Brain-SkinAxis[J/OL].ProbioticResearchinTherapeuticsꎬ2021:245-268.https://doi.org/10.1007/978-981-16-5628-6_10.[9]ZHOUXꎬWANGXꎬLUOHꎬetal.ExploitingheterologousandendogenousCRISPR-CassystemsforgenomeeditingintheprobioticClostridiumbutyricum[J].BiotechnolBioengꎬ2021ꎬ118(7):2448-2459.[10]HOUWꎬLIJꎬCAOZꎬetal.DecoratingBacteriawithaTherapeuticNanocoatingforSynergisticallyEnhancedBi ̄otherapy[J].Smallꎬ2021ꎬ17(37):2101810.[11]WUFꎬLIUJ.Decoratedbacteriaandtheapplicationindrugdelivery[J].AdvDrugDelivRevꎬ2022(188):114443. [12]ZHANGCꎬMAK.NIEKꎬetal.AssessmentofthesafetyandprobioticpropertiesofRoseburiaintestinalis:Apo ̄tential"NextGenerationProbiotic"[J].FrontMicrobiolꎬ2022(13):973046.[13]URBANSKAAMꎬBHATHENAJꎬMARTONICꎬetal.Es ̄timationofthepotentialantitumoractivityofmicroencap ̄sulatedLactobacillusacidophilusyogurtformulationintheattenuationoftumorigenesisinApc(Min/+)mice[J].DigDisSciꎬ2009ꎬ54(2):264-273.[14]PLAZA-DIAZJꎬRUIZ-OJEDAFJꎬGIL-CAMPOSMꎬetal.Mechanismsofactionofprobiotics[J].AdvNutrꎬ2019ꎬ10(Suppl1):S49-S66.[15]BRONPAꎬVANBAARLENPꎬKLEEREBEZEMM.E ̄mergingmolecularinsightsinto"theinteractionbetweenprobioticsandthehostintestinalmucosa[J].NatRevMi ̄crobiolꎬ2012ꎬ10(1):66-78.[16]TARRANTCꎬKROCKOWEM.Antibioticoveruse:man ̄aginguncertaintyandmitigatingagainstovertreatment[J].BMJQualSafꎬ2022ꎬ31(3):163-167.[17]CASSINIAꎬPLACHOURASDꎬECKMANNSTꎬetal.Bur ̄denofsix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sonEuropeanpopulationhealth:estimatingincidence-based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throughapopulationprevalence-basedmodellingstudy[J].PLoSMedꎬ2016ꎬ13(10):e1002150. [18]JOHNSONSꎬLAVERGNEVꎬSKINNERAMꎬetal.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bythe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 ̄merica(IDSA)andSocietyforHealthcareEpidemiologyofAmerica(SHEA):2021FocusedUpdateGuidelinesonMan ̄agementofClostridioidesdifficileInfectioninAdults[J].ClinInfectDisꎬ2021ꎬ73(5):e1029-e1044.[19]CHENKꎬZHUYꎬZHANGYꎬetal.Aprobioticyeast-basedimmunotherapyagainstClostridioidesdifficilein ̄fection[J].SciTranslMedꎬ2020ꎬ12(567):eaax4905. [20]SHAHBANSAꎬMANJULANꎬSIDDIQUIS.Listeriasep ̄ticaemiafollowinginsertionofadynamichipscrew:acasereportandliteraturereview[J].IntJSurgCaseRepꎬ2012ꎬ3(9):448-450.[21]DROLIARꎬROSHNIRAꎬVALERIERꎬetal.Receptor-targetedengineeredprobioticsmitigatelethalListeriain ̄fection[J].NatCommunꎬ2020ꎬ11(1):6344.[22]PETROVAMIꎬVANDENBROEKMFLꎬSPACOVAIꎬetal.EngineeringLactobacillusrhamnosusGGandGR-1toexpressHIV-inhibitinggriffithsin[J].IntJAntimicrobAgentsꎬ2018ꎬ52(5):599-607.(下转第177页)[33]石莉尧ꎬ房蕴歌ꎬ陈两绵ꎬ等.以蟾酥制剂为例ꎬ探讨一测多评法在中成药质量评价和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ꎬ2021ꎬ46(12):2931-2941.[34]马俊利ꎬ索炜ꎬ付玉环ꎬ等.基于一测多评法对复方蛤青片中10个成分的质量控制[J].中药材ꎬ2022ꎬ45(3):668-673.[35]陈霞.动物药蜈蚣中蛋白质的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ꎬ2015.[36]张冬梅ꎬ马慧萍ꎬ贾正平.纳升级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海马蛋白质组[J].药物分析杂志ꎬ2018ꎬ38(1):118-123.[37]陈霞ꎬ文红梅ꎬ刘睿ꎬ等.纳升级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蜈蚣提取蛋白质[J].分析化学ꎬ2014ꎬ42(2):239-243.[38]房蕴歌.以蟾酥为例探讨 TOE 思路下的动物药质量控制内涵研究[D].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ꎬ2020. [39]王子月ꎬ周婧ꎬ马宏跃ꎬ等.基于纳升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研究蟾酥鲜品中的蛋白质[J].中国药学杂志ꎬ2017ꎬ52(8):675-680.[4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1963:316-317.[4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1977:668-669.[4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1985:344.[4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㊁化学工业出版社ꎬ1990:345-346.[4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S].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ꎬ1995:340-341.[4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ꎬ2000:316-317. [4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ꎬ2005:265-266. [4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10:360.[4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15:383-384. [49]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中医药事务部.香港中药材标准:第六册[S].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中医药事务部ꎬ2013:86-94.(收稿日期:2022-05-18)(上接第163页)[23]HOANGPMꎬCHOSꎬKIMKEꎬetal.DevelopmentofLactobacillusparacaseiharboringnucleicacid-hydrolyzing3D8scFvasapreventiveprobioticagainstmurinenorovirusinfection[J].ApplMicrobiolBiotechnolꎬ2015ꎬ99(6):2793-2803.[24]SONGQꎬZHAOHꎬZHENGCꎬetal.ABioinspiredVersa ̄tileSporeCoatNanomaterialforOralProbioticsDelivery[J].AdvFunctMaterꎬ2021ꎬ31(41):1-12.[25]ZHENGDWꎬLIRQꎬANJXꎬetal.Prebiotics-Encapsu ̄latedProbioticSporesRegulateGutMicrobiotaandSup ̄pressColonCancer[J].AdvMaterꎬ2020ꎬ32(45):e2004529.[26]XIESꎬZHANGPꎬZHANGZꎬetal.Bacterialnavigationfortumortargetingandphotothermally-triggeredbacterialghosttransformationforspatiotemporaldrugrelease[J].ActaBiomaterꎬ2021(131):172-184.[27]ZHOUJꎬLIMꎬCHENQꎬetal.Programmableprobioticsmodulateinflammationandgutmicrobiotaforinflammatoryboweldiseasetreatmentaftereffectiveoraldelivery[J].NatCommunꎬ2022ꎬ13(1):3432.[28]CALUWAERTSSꎬVANDENBROUCKEKꎬSTEIDLERLꎬetal.AG013ꎬamouthrinseformulationofLactococcuslactissecretinghumanTrefoilFactor1ꎬprovidesasafeandefficacioustherapeutictoolfortreatingoralmucositis[J].OralOncolꎬ2010ꎬ46(7):564-570.[29]ZHAORꎬLIZꎬSUNYꎬetal.EngineeredEscherichiacoliNissle1917withurateoxidaseandanoxygen-recyclingsystemforhyperuricemiatreatment[J].GutMicrobesꎬ2022ꎬ14(1):2070391.[30]PANHꎬSUNTꎬCUIMꎬetal.Light-SensitiveLactococcuslactisforMicrobe-Gut-BrainAxisRegulatingviaUpcon ̄versionOptogeneticMicro-NanoSystem[J].ACSNanoꎬ2022ꎬ16(4):6049-6063.[31]DURANTISꎬRUIZLꎬLUGLIGAꎬetal.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asakeymemberofthehumangutmicrobiotaintheproductionofGABA[J].SciRepꎬ2020ꎬ10(1):14112.(收稿日期:2023-04-04)。
胰腺炎的症状及治疗
胰腺炎的症状及治疗什么是胰腺炎胰腺炎是指胰腺组织所发生的炎性病变。
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
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
可分为单纯水肿型胰腺炎及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种类型。
后者病情凶险,合并症多,死亡率高。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体,是消化作用最强的器官。
它所分泌的胰液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
在正常情况下,胰液在其腺体组织中含有不活动即无活性的胰酶原。
胰液沿胰腺管道不断地经胆总管奥狄氏括约肌流入十二指肠,由于十二指肠内有胆汁存在,加上十二指肠壁粘膜分泌一种肠激酶,在二者的作用下,胰酶原开始转变成活性很强的消化酶。
如果流出道受阻,排泄不畅,即可引起胰腺炎。
在正常情况下,族管和胆管虽然都经过一条通道流入十工指肠,但由于胰管内的压力高于胆管内的压力,胆汁不会反流入胰管内。
只有当奥狄氏括约肌痉挛或胆管内压力升高,如结石,肿瘤阻塞,胆汁才会反流入胰管并进入胰腺组织,此时,胆汁内所含的卵磷脂被胰液内所含的卵磷脂酶A分解为溶血卵磷脂,可对胰腺产生毒害作用。
或者胆道感染时,细菌可释放出激酶将胰酶激活,同样可变成能损害和溶解胰腺组织的活性物质。
这些物质将胰液中所含的胰酶原转化成胰蛋白酶,此酶消化活性强,渗透入胰腺组织引起自身消化,亦可引起胰腺炎。
胰腺炎症状胰腺炎的饮食1剧烈腹痛突然发作,呈刀割样或绞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
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作。
腹痛位置以上腹正中或上腹偏左为多。
合并胆道疾病时疼痛在右上腹为重。
多向腰背部放射,以左侧为著。
弯腰或起坐前倾时疼痛可减轻,仰卧时加重。
普通型腹痛3~5天减轻,坏死出血型腹痛延续较长,疼痛可弥漫至全腹部。
2恶心呕吐起病初始即有频繁呕吐,可吐出胆汁。
坏死出血型呕吐缓解代之以明显腹胀。
3发烧普通型有中等度发烧,不伴寒战,持续3~5天。
坏死出血型发烧较高,持续不退,体温40℃左右。
4休克见于坏死出血型,病人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腹部和腰部大片淤斑、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发生突然死亡,经尸体解剖证实为急性坏死出血型胰腺炎。
2024急性胰腺炎管理的最新进展
2024急性胰腺炎管理的最新进展目的这篇综述提供了对急性胰腺炎管理的最新进展的见解。
最近的发现中度液体复苏和林格氏乳酸分别优于强力液体复苏和生理盐水。
正常的〃按需〃饮食对急性胰腺炎的康复和住院时间有积极的影响。
包括硬膜外镇痛在内的多模式疼痛管理方法可能会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的不必要影响。
更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正在开始出现。
降钙素原等标记物可用于限制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相反,许多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只能使用抗生素治疗,尽管最佳选择和持续时间尚不清楚。
建议尽可能延迟引流,因为这会减少手术次数。
如果需要引流,临床医生可以使用越来越多的介入选择,例如用于经胃引流的管腔金属支架和(重复)坏死切除术。
使用去除全身细胞因子或抗炎药物进行免疫调节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想法,但到目前为止,临床试验的结果令人失望。
对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除了非雷体抗炎药(NSAID)外,不推荐其他预防措施。
总结更多侵入性较小的治疗方式变得可用,并且急性胰腺炎的侵入性较小的治疗(液体、饥饿、干预、阿片类药物)的趋势再次出现。
尽管最近取得了进展,但对特定亚组表型的病理生理学仍然知之甚少,这反映出药理学和免疫调节试验的结果令人失望。
关键词坏死性胰腺炎、ERCP术后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点与积极的液体复苏相比,适度的液体复苏可减少液体超负荷,因此首选使用乳酸林格氏液。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最初)胰腺无菌性炎症,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lRS),其严重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大约80%的患者出现轻微症状,仅需要液体、镇痛和恢复饮食等支持治疗。
然而,由于压倒性的SIRS反应导致持续性(多)器官衰竭,一小部分患者在最初几天内就被送入重症监护室(ICU)。
除了炎症消退之前的支持治疗外,目前还没有特定的疗法可以减轻或预防这种情况。
尽管最近在大多数实践中采用了手术和内窥镜升压方法等治疗方法,但感染性(周围)胰腺坏死仍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摘要:在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发作时往往会导致病人体内高分解代谢,伴随代谢功能紊乱,还会由于全身炎性反应而损害到机体多脏器功能,进而致使病人出现糖耐量降低、糖异生增加、糖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甚至出现低蛋白血症和负氮平衡,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最终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逐步广泛应用到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大量临床实践也证明:目前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除了采用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外,还需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措施,以从根本上提高病人的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获得更加理想的临床疗效,促进病人的康复。
基于此,本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一线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进展1.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而言,肠道细菌移位、炎性因子反应、胰酶自身消化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均是引发该疾病的关键因素。
目前临床证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肠道菌群移位会引发肠源性感染,并损害到肠黏膜屏障功能。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库,正常情况下肠道屏障会对肠道菌群进行阻隔,使之难以突破黏膜移位进入到肠外组织。
当患上重症急性胰腺炎时,人体中的肠壁血液灌注会减少,损害肠道运动功能,致使细菌大量生长,引发肠黏膜缺血再灌注,造成其通透性增高,降低人体免疫力,在这些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将会致使肠道内的毒素和菌群通过淋巴系统、血液循环、胆道与胰胆管逆行感染、直接进入腹腔等途径而出现移位情况,对已经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刺激,进而出现过量的炎性因子,再次损害到胰腺等脏器,造成胰腺组织二次感染,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1]。
2.肠内营养支持的相关理论依据2.1肠道屏蔽在当代临床医学中,肠道屏蔽涉及到机械屏蔽、免疫屏蔽、生物屏蔽三类。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胰腺炎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1. . 1治 疗 方 案 对 照 组 2 3 4例 , 用 常 规 治 疗 : 食 、 采 禁 胃肠 减 压 、 P 、 长 抑 素 抑 酶 、 生 素 、 黏 膜 保 护 剂 、 充胶 体 以 P I生 抗 肠 补 及 中药 等 治疗 。E 肠 内营养 ) 2 N( 组 5例 , 常 规治 疗 基础 上 , 在 人 院后 4 8h内开 始 实施 肠 内 营养 , 时联 用 益 生 菌 。 空 肠 同 鼻
s re .I fcin r t,c mpiain n rai ,c s fh s i lz t n a d ln t fsa r a u e .Re u t ev d ne t ae o lc t s a d mo tl y o to op t iai n e gh o ty wee me s rd o o t a o s l A— s
采 用 中华 医学 会 消化 病 学分 会 制定 的《 国急 性胰 腺 炎 中
诊治 指 南 ( 案 ) , 备 急性 胰 腺炎 的 临床 表 现 和生 化 改变 , 草 》具
且 具下 列 之 一 者 : 部 并 发症 ( 腺 坏 死 , 局 胰 假性 囊肿 , 腺 脓 胰 肿) ;器 官 衰竭 ; no Ra sn评分 ≥ 3 AP C I评 分 ≥ 8 C ; A HE I ;T 分 级为 D、 t EI 。
患者 随机 分 两组 . 对照 组予 常规 治疗 , N组 在 常规 治疗 基础 上通 过鼻 空肠 管 给予 早期 肠 内营 养并 联用 益 生菌 。 察 E 观 两组 患者 人 院 时及人 院 后 2周 的 A AC P HE1评分 、 a h zr T积分 , 1 B h aa C 对两 组 的感 染率 、 发症 及 死 亡率 、 院时 间 、 并 住 住 院总 费用 对 比 。 结 果 E N组 治 疗前 后 A AC EI评 分差 值 明显 高 于对 照 组 ( P H I P<00 ) 而 两组 B h aa T评 分 . , 5 a h zr C 及差 值 均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O0 ) E 均 . 。 N组 在继 发感 染 、 5 并发 症 、 院 时间 和费 用上 均 少于 对照 组 ( P<O0 ) 在 住 均 . ; 5
益生菌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益生菌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其最新进展摘要:益生菌是指一类活的在摄人适当的量时能够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
本文主要综述了益生菌在临床方面的功能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益生菌的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益生菌、功能、安全性、研究进展益生菌被定义为“经适量服用后,有益于其宿主健康的活的微生物”[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益生菌类食品及保健品的开发日益引起广大研究人员的兴趣,逐渐成为科研及生产领域的热点。
耐药性病原菌的增多和对药物天然替代品需求的增加,益生菌在临床医疗中被广泛使用。
目前益生菌主要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对腹泻,肠道易激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随着临床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人体益生菌作为治疗及辅助药物在其他各系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质[1]。
益生菌中的传统发酵乳酸菌菌株有着较长的安全使用历史。
自从人们开始发酵牛奶作为食物以来,包括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在内的不同菌种都已经被用于日常生产。
到目前为止,有关这些菌株有害作用的报道还很少,但随着新菌株的不断应用,我们不能盲目地认为新筛选出的益生菌菌株与已检测过的菌株或传统菌株具有同样的安全性[2]。
其摄人后对人体的安全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 益生菌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1.1 益生菌的分类目前,常用的益生菌菌种有乳酸杆菌、双岐杆菌和一些链球菌。
其中,双岐杆菌有青春双岐杆菌、短双岐杆菌等;乳酸杆菌有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胚芽乳杆菌、短乳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和乳酸乳杆菌。
其他用作益生菌的链球菌有:粪链球菌、乳链球菌、嗜热唾液链球菌和乙酸乳酸双链球菌。
此外,还有明串球菌属、足球菌属、丙酸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菌种也可用作益生菌[3]。
通常,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岐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枯草杆菌、腊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等。
1.2 益生菌的生物学特性乳酸菌类益生菌中,除部分菌具有蛋白水解能力外,一般乳酸菌的蛋白质分解能力较差,在培养时要依赖于培养基中现成的氨基酸作为氮源。
急性胰腺炎治疗新进展
大 ,但是母 乳喂养 中肥胖 和贫血 的检测率 明显很 低 ,而 且维生 素D 缺
乏性佝 偻病的发病例数 也极 少 。 l 最近 几年 ,益生 菌也成 为人们研 究的热点 ,因为研 究发现益 生菌
铅 中毒对 儿童 的生 长发育 影响极大 ,据统计 我国儿童铅 中毒 的平
均水 平为5%。章 依文 等提 出了一 种简单 易行的铅 中毒筛查 法 ,即用 6 末梢血 纸片法来 进行筛查 ,因为他们 研究发现 末梢血纸 片法的血铅 浓
3 心理 行为 状 况
我国 的儿童保健学 科现在 正处于一个 飞速发 展的新 时期 ,有一 个 扎根 于基层 的工作网和一 支散在于 高校 、科研机 构和 医院、保健 院 中
的科研 队伍 ,以及在卫生 部妇幼 司和 中国疾病 控制 中心 妇幼保健 中心
的牵 头和组 织下 ,只要 我们通力合 作 ,发挥优 势不断创 新 ,一定 能使
我 国的儿童保健事业登上 一个新层次 。 参 考 文献
[】 李辉 , 1 张睿 . 7岁 儿童 生 长 曲线 的制 定及 其应 用 [ . 儿 科杂 0 — J 中华 】
志 , 0 ,01 ) 6 . 2 2 (16 2 0 4 :
【] 李 辉 , 墙 . 2 张 中国九 市城 郊 07 儿 童 的体 块 指数 [] 国儿 童 保 —岁 J. 中
检 出率在 5 3 %之 间 %- 0 ,其 出现的 问题的原 因并 不是 十分明 白 ,可
【】 胡 江萍 . 亲养 育行 为 与 儿 童健 康 状 况பைடு நூலகம்的 关 系 [] 国妇 幼 保 4 母 J. 中
健 ,0 62 () 6 —6 . 2 0 ,12: 62 8 2
能是生物学 方面的 易感性 ,也有个体 的心理和环境 的因素 。这 还只是 停 留在流行 病学调查 阶段 ,随着分子 生物学和影像 学技术 以及脑科学 研 究的 发展 ,在儿童 心理行 为保健也 报道了一些新 仪器和新 方法的应 用 ,多数 已经用于开 发儿童智 力 、诊 断和治疗儿童 的心理行 为异常 。 如 根据脑 电生理的研 究 ,利用 脑 电生物 的反馈来 治疗注意 缺陷多动 障 碍 和其他神 经心理 性疾病 ,利 用神经 影像学诊断和 治疗儿 童心理行为
益生菌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1 9 。 8: 0 9 8 4 6 6~ 6 7. 1
[ ] Z cema G pa ahC A knMP e a.A cncl e 7 uk r m R, rks , si ,t1 GA t h i — e ar
高再荣, 熊洁, 张永学 . 核素显像诊断 消化道 出血的临床评价
【 ] 陈福真, 8 徐欣, 符伟 国, . 等 肠系膜上动 脉造影并置标记物切除
动静脉畸形段小肠[] 中华外科杂志, 9 6 5 30 J. 1 9 , :0 .
【 ] F uc G,S w e Snwsi A.P s.ueoo yfrda・ 9 othP a yr R,a o k R uhetrcp o i g
[ 2 F uhP , ao k R KeyS E tr cp : to f e 1 ] o c G S wsi A, l . ne o y fmehdo ・ n l s u l d
tci fma o w lu r[] A JG sretrl1 8 ,O et no Ⅱb e tmosJ . m atoneo, 9 5 8 : s s
n dso a ie t t a to i t si l l e i g o bs c e o g o fp t n swih g r -n e t s ma bl dn fo u r f m e i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9 6 1 ( )3 0 J. 1 9 , 6 6 :4
维普资讯
内蒙古医学杂志 In r n oiMe 2 0 n e g l dJ 0 7年第 3 Mo a 9卷第 1 期 断的敏感性研究[] 中华核医学杂志,9 1 4 :7 J. 1 9 , 74 . 张嵩海 . C—R C显像 诊断下 消化 道 出血 初步评 价[ ] 一T B J.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者:冯博杜斌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年第10期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1]。
约1/4患者进展为坏死性胰腺炎(NP)或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伴随胰腺或胰周组织坏死[2—3],病死率高达30%。
根据2012年3月亚特兰大修订标准[4],AP可分为间质水肿性胰腺炎(IEP)和NP。
其中,NP指早期(1周内)出现持续超过48 h的器官衰竭或死亡,或后期(1周后)持续存在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或AP相关并发症。
SAP的治疗措施取决于病程。
在病程早期,应当根据临床表现制定治疗方案,而病程后期则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以及CT形态学改变[4]。
1 病因治疗1.1 胆源性胰腺炎对于胆道结石或感染、梗阻性黄疸等导致的胆源性胰腺炎,应尽快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以及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S),以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5]。
尽管有研究主张在入院72 h内对所有可能发展为SAP的患者均进行ERCP[6],但Meta分析提示,早期ERCP及ES仅应用于明确或可疑胆管炎,以及存在胆道堵塞证据(胆管炎、黄疸)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7—8]。
1.2 脂源性胰腺炎原发或继发性脂肪代谢异常导致的高甘油三酯(TG)血症是AP的常见病因,分别占所有AP和妊娠期AP的10%和50%。
尽管临床表现与其他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脂源性胰腺炎病情更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更高[9]。
针对脂源性胰腺炎,应迅速降低TG水平(< 500mg/dl),以阻断炎症反应及胰腺坏死,降低病情复发的风险[10]。
胰岛素能够激活脂蛋白酯酶活性及加速乳糜颗粒降解,迅速降低TG水平[11]。
肝素通过刺激内皮细胞释放脂蛋白酯酶,单用或与胰岛素联用也可降低TG。
然而,由于肝素消耗血浆储备最终导致脂蛋白酯酶耗竭,从而产生反弹,因此其应用仍存在争议[9]。
血浆置换能够在数小时内使TG水平下降70%,但并不改善临床预后[12],其应用由于昂贵的医疗费用及较高的专业要求而受到限制[13]。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分析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分析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
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道菌群以及肠道黏膜屏障等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肠道菌群以及肠道黏膜屏障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
标签:早期肠内营养;重症急性胰腺炎;益生菌;肠道菌群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消化内科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该病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危急且并发症较多。
主要临床症状为肠道黏膜受损、细菌易位、感染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性[1]。
近年来,随着临床营养学概念的提出,临床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模块的加入使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取得了较大的改善。
本文研究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采取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案进行治疗,旨在为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相关依据,改善该疾病带来的危害,具体报告见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将其简单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
观察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53.78±5.21)岁;病因:胆源性12例,酒精性10例,暴饮暴食12例;APACHEⅡ评分(12.67±4.13)分。
对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54.19±6.03)岁;病因:胆源性14例,酒精性11例,暴饮暴食9例;APACHEⅡ评分(11.77±4.45)分。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与血清PCT、PA、FIB、HSP70和HMGB1的相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好发于老年人群。
该病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机体胰酶激活后所导致的胰腺组织坏死,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情凶险、预后差等特点[1]。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通常处于全身性炎症反应状态,加上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机体易受到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增加胰腺感染发生率,进一步影响患者预后[2]。
目前临床上针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血培养,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但也存在着用时较长的缺陷,容易延误治疗。
降钙素原(PCT)是临床诊断细菌、真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同时能评估机体的炎症程度[3]。
前白蛋白(PA)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营养蛋白指标,其在急性炎症的刺激下也可出现升高[4]。
纤维蛋白原(FIB)是凝血系统中的一类重要因子,有助于评价凝血机能,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其在预测感染方面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5]。
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一种保守性较高的应激蛋白,当机体发生缺血、缺氧、炎症、感染等损伤时,可导致HSP70水平升高[6]。
高迁徙率族蛋白1(HMGB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促炎因子,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显示,HMGB1也参与着机体的感染过程[7]。
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血清PCT、PA、FIB、HSP70、HMGB1水平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62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并经由腹部CT、血尿淀粉酶等检查确诊[8];(2)年龄60~80岁。
排除标准:(1)入院时已发生感染;(2)伴有免疫系统疾病、凝血系统异常等情况;(3)伴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或其余重要器官功能障碍;(4)合并恶性肿瘤;(5)近期服用过免疫抑制剂、抗炎类药物、抗感染药物等;(6)出现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其余部位感染。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及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细菌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2月第59卷第4期CHINA MODERN DOCTOR Vol.59No.4February 2021·论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危重病,常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1],部分患者会继发胰腺坏死组织感染进入感染期,进而导致腹腔感染、肠瘘、脓毒血症、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病死率高[2]。
肠黏膜缺血、通透性增高引起肠道细菌从肠黏膜面向浆膜面、周围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及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细菌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和庆章1△王桂良1▲龚敏1邱萍1徐林芳1文剑波1肖献忠2谭斯品21.赣南医学院附属萍乡医院消化内科,江西萍乡337000;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湖南长沙410078[摘要]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及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细菌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收集赣南医学院附属萍乡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3例,随机分为三组:肠外营养(PN)组、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益生菌(EN+益生菌)组。
并评估三组APACHE Ⅱ得分、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死亡率、大便菌群的变化、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水平。
结果EN 组、EN+益生菌组与PN 组比较,APACHE Ⅱ评分、MODS 的发生率、死亡率、粪便致病菌数、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浓度显著降低(P <0.05);粪便有益菌和血清IL-10显著升高(P <0.05)。
EN+益生菌组与EN 组比较,APACHE Ⅱ评分、MODS 的发生率、粪便致病菌、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浓度显著降低(P <0.05);粪便有益菌和血清IL-10显著升高(P <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益生菌辅助乳果糖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
益生菌辅助乳果糖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魏云鹏,杨宏富,杜玉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探究益生菌辅助乳果糖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并通过肠道菌群、免疫功能改善情况验证其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基础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治疗,研究组给予益生菌辅助乳果糖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免疫功能指标[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A 、IgG]、炎症-应激因子[丙二醛(MDA)、4-羟基壬烯醛(4-HNE)、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 -6)]、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发热、胸闷、气短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分别为(9.79±0.76)log CFU/g 、(9.05±0.67)log CFU/g ,明显多于对照组的(8.84±0.81)log CFU/g 、(8.61±0.62)log CFU/g ,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分别为(6.24±0.87)log CFU/g 、(8.08±0.85)log CFU/g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14±0.93)log CFU/g 、(8.91±0.88)log CFU/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及血清IgA 、IgG 水平分别为(70.83±7.45)%、2.65±0.31、(2.53±0.64)μg/L 、(9.98±2.21)μ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8±7.19)%,2.21±0.33、(2.11±0.59)μg/L 、(8.36±2.04)μ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MDA 、4-HNE 、CRP 、IL -6水平分别为(4.28±1.01)μmol/L 、(10.67±2.18)mg/L 、(35.81±10.25)mg/L 、(22.56±5.38)pg/m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5±1.17)μmol/L 、(13.05±2.42)mg/L 、(44.56±11.73)mg/L 、(26.91±6.14)pg/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APACHE Ⅱ、CPIS 评分分别为(8.25±1.76)分、(2.91±0.8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1±1.89)分、(3.82±0.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16%,略低于对照组的1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益生菌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菌的治疗 策 略 , 日益 在 临 床 应 用 中 得 到 重 视 。 现 通 过 给 予 S AP患 者 胃 管 内 早 期 注 入 益 生 菌 制 剂 美 常 安 , 讨 益 生 菌 在 探
S AP治 疗 中 的作 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 料 . 20 0 8年 9月 ~ 2 1 年 9月 我 科 住 院 的 s 01 AP
1 . ) , 因 8 为 胆 源 性 , O 为 高 脂 血 症 , 他 原 因 为 35岁 病 4 2 其 6 , 院 时 Ap c e Ⅱ评 分 在 8 2 入 ah ~ O分 , TS 评 分 7 1 C I ] ~ O 分 , 机分 为 益 生 菌治 疗 组及 对 照组 。两 组年 龄 、 别 、 — 随 性 A
学分析 , 得数据 以 ( 所 z± s 示 , 间 比较 采 用 z 验 , 的 )表 组 检 率 比较 采 用 y 检 验 , < 0 0 P .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患者 3 例 , 2 5 男 4例 , 1 例 , 龄 2 ~ 7 女 1 年 7 1岁 , 均 ( 2 3 平 4. ±
p ce I评 分 等 方 面 的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ah I P> 0 0 ) .5 。 12 方 法 . 所 有 病 例 人 院 后 均 给 予 常 规 治 疗 , 括 : 命 体 包 生 征监 测 、 食 、 禁 胃肠 减 压 、 抑制 胰 酶 分 泌 、 酸 、 感 染 、 脉 营 抑 抗 静
C P恢 复 时 间 、 淀粉 酶 恢 复 时 间及 住 院 时 间 , 降低 S R 血 能 AP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率 、 外 科 手 术 率 及 死 亡 率 。 转 【 键 词 】 益 生 茵 重症 急性 胰 腺 炎 关 重 症 急 性 胰 腺 炎 ( e e c t p n rai s S P 病 情 危 s v ra u e a ce t i , A ) t
益生菌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益生菌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应用益生菌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平均每组40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下降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转外科手术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淀粉酶下降时间(10.01±2.91)d、住院时间(23.13±6.54)d、死亡率(0.00%)、转外科手术率(2.50%) 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淀粉酶下降时间(14.32±4.18)d、住院时间(32.61±10.12)d、死亡率(27.50%)、转外科手术率(32.5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可以明显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益生菌;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中图分类号】R5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16-02急性胰腺炎在饮食过急或过多、酗酒、朋友聚餐等情况下时有发生[1].这是由于胰腺过度的自我消化;还有的是因为细胞死亡、高脂血症、肠道细菌易位等造成的.急性胰腺炎实质是胰腺发生炎症,轻症的胰腺炎可在一段时间内自行恢复,患者治疗后痊愈率较高,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胰腺水肿[2].而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不及时,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是因为其造成大部分器官衰竭,但其后期的并发感染也容易导致患者死亡[3].为了更好地分析益生菌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特在我院选取近两年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收集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患者80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40人.对照组中,男患者23人,女患者17人,患者的年龄在22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03±12.87) 月;实验组中,男患者22人,女患者18人,患者的年龄在23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72±13.31)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明显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1)休息、禁止饮食、持续胃肠减压;(2)给予营养支持:7~10d内为全胃肠外营养,2~3w 胃肠外营养联合胃肠内营养,病情允许后进行肠内营养;(3)有效地止痛、缓解痉挛:阿托品、安痛定、以及苯巴比妥等药物,严重的可选用杜冷丁肌肉注射;(4)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钙、酸中毒等情况;(5)防止感染和各种并发症治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一般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可与甲硝唑联合应用,以及胰腺酶抑制药物:抑肽酶;(6)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血压以及尿量等,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补充右旋糖酐、血浆、以及人体白蛋白等.实验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益生菌治疗:口服或经胃管注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60010),每次1~2粒,每天三次,胃管注入须用温开水20ml进行溶解.连续应用7天.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若两组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则进行外科手术治疗.1.3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下降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转外科手术率.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指征:(1)胆源性胰腺炎并发胆道堵塞;(2)B 超、CT等辅助检查发现胰腺坏死,有脓肿形成;(3)胰腺脓肿破裂造成腹腔弥漫性炎症;(4)出现腹腔室间隔综合症状;(5)疾病发作72小时内,胰腺炎呈爆发性、且伴多器官功能衰竭.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 检验比较组间,用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血淀粉酶下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淀粉酶下降时间(10.01±2.91)d、住院时间(23.13±6.54)d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淀粉酶下降时间(14.32±4.18)d、住院时间(32.61±10.12)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具体见表13讨论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不完善,常常发生暴饮暴食、饮酒过量,尤其在过节、朋友、亲人团聚时,这些都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4].急性胰腺炎分为轻症和重症急性胰腺炎两种,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肠道细菌易位,是因为患者发生继发性感染导致的,而人体中最大的细菌库,肠道为其提供了便利条件,使肠道菌群中的一些潜在致病细菌所占比例有所提高[5-7].大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及营养支持等;另外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进行治疗[8-10].而选用益生菌为非手术治疗,常见的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其对肠道细菌易位预防与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其可以维持其正常肠道粘膜的通透性、补充肠道所需正常细菌、维持肠道中细菌种群的平衡、减少细菌释放和扩散有毒物质,从而被逐渐重视、应用[11-1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后的血淀粉酶下降时间(10.01±2.91)d、住院时间(23.13±6.54)d、死亡率(0.00%)、转外科手术率(2.50%)明显低于常规治疗后的血淀粉酶下降时间(14.32±4.18)d、住院时间(32.61±10.12)d、死亡率(27.50%)、转外科手术率(32.5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是因为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免疫力;促进肠道粘膜的生长,从而改善其通透性,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保护肠道;改善肠道微循环;最主要的是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维持肠道中菌群平衡,防止潜在致病细菌造成继发性感染[13-14]. 因此,对于接受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患者来说,应用益生菌治疗,患者预后良好,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15].参考文献[1]周家德.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2,12(5):70-71. [2]程仁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J].上海医药,[ 2010,31(6):264.3] (欧阳顺.重症胰腺炎36例治疗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 [ 13):2403.4]绽永华,王学红,马臻琦,等.益生菌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荟萃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5):954-958. [5]齐洛生,杨宏富,孙荣青,等.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9):557-558. [6]徐敏,郭继中,王磊.益生菌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7(17):2369-2370. [7]刘雄祥,刘文,许剑,等.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胰腺炎[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72-74. [8]SharmaB,SrivastavaS,SinghN,etal.RoleofprobioticsongutpermeaGbilityandendotoxemiainpatientswithacutepancreatitis:adouble-blind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JClin Gastroenterol,2011,45 (5):442[ -448.9]LataJ,JurlnkovlJ,StibrekO,etal.Probioticsinacutepan-creatitis-a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double-blindstudy[J].VnitrLek,[ 2010,56(2):111-114.10]杨晶,王海鹏,周莉,等.益生菌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作用效果的[ Meta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2):93-97.11]雷丰顺.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5):144-145. [12]文礼赵龙金涛等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临床特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老,2010,16(2):148-151. [13]刘卫军.生长抑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疔重症胰腺炎32例临床观窣[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疔杂老,2011,25(4):388-389. [14]徐敏,郭继中,王磊.益生菌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7)3:269-2370. [15]解冰,湛先保,李兆申.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研究现状[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5):354-356.。
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哪些危害?应该如何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哪些危害?应该如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这种疾病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根据最近的相关风险评估研究以及疾病严重性程度预测可以得出,在液体复苏时可以优平衡晶体液,最好是不要用预防性的抗生素,另外相比于后期治疗,早期发现和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能大幅减少胰腺外真菌感染造成的影响。
如果是发生胆管阻塞或者是胆管炎时,最好是使用紧急逆行胰胆管造影,且是在确诊后的二十四小时到四十八小时以内,皮质醇类固醇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外科干预几率、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
如果是采用腹膜灌洗的方式的话,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而血液净化措施有一定几率会产生良好效益,但是需要对其进行深一步的研究证实。
推荐肠内营养使用标准的聚合物配方且早期可通过鼻空肠管喂养,但是比起肠外营养并没有提高生存率。
益生菌可能获益,但没有明确的推荐。
重症急性胰腺炎需要多模式的管理,尤其强调监测、充分液体复苏、避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病因诱导程序或治疗,以及器官支持。
在早期肠内营养中,益生菌也占有一席之地。
接下来,我们就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危害与治疗方式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1、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虽然是一种常见性疾病,但是会受到多种外在因素从而出现并发症,特别是在严重坏死的情况下其死亡率会从百分之二十上升到百分之八十左右,特别是在一些欧洲地区,因为酗酒所引发的此类疾病占据百分之四十以上,其次就是胆道阻塞,有百分之三十的几率。
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源头主要是因为局部胰酶的激活,然后炎症会逐渐扩散至全身,最终造成身体组织损伤以及器官衰竭。
但是器官衰竭也有早期和晚期之别,且两者涉及到的机制各不相同,早期的器官衰竭基本发生在七十二小时以内,主要是因为严重脓毒症类似的一种无菌性全身性炎症所引起的,然后会因为细菌易位增加肠道粘膜通透性以及脂肪组织内粗盐细胞因子和介质的分泌来引发病症。
在此过程期间,其决定性因素主要是身体局部或者是全身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毛细血管渗漏伴水肿、凝血障碍、心肌抑制。
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和益生菌对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熊玉玲朱秀明
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和益生菌对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熊玉玲朱秀明发布时间:2023-06-14T12:40:50.45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6月6期作者:熊玉玲朱秀明[导读]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和益生菌对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商河县人民医院山东省济南市 251600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和益生菌对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20名,另一组为参照组20名。
参照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基础上使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4d。
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C 反应蛋白(CRP)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肠功能屏障指标[内毒素及二胺氧化酶(DAO)]的变化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分别为68.16±20.31mg/L、32.36±11.37pg/mL、111.81±23.11pg/mL,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00.41±23.01mg/L、48.79±13.52pg/mL、142.69±25.8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和益生菌应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和益生菌;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危重急症,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的临床特点,其病死率高达21%~36%[1]。
SAP病程中的肠道缺血和缺氧可引起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引起细菌移位和继发感染,严重时可发展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生菌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现状
作者:宋慧一张建斌娄妮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5期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病死率高及病情凶险等特征,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原因主要為菌血症、感染,事实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难以降低患者并发症产生率。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将益生菌应用于SAP治疗。
本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益生菌的实际使用状况予以分析,同时从动物模型、临床应用等角度对益生菌于SAP 中的应用予以简单阐述。
关键词:益生菌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
重症急性胰腺炎为一种治疗困难且病因复杂的危机病症,SAP治疗效果仍同预期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差距。
随着多种治疗措施持续改进,监护水平也随之提升,但SAP病症死亡率仍高达30%。
患者致死主要原因为因感染引发SIRS,进一步引发MODS,其中以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为主。
虽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将益生菌使用于SAP治疗中,但事实上,此治疗模式存在一定争议。
1.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益生菌的应用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高峰期多为病程的第一wk及病程的第1-3wk,其中第二阶段的死亡占据病死率的89%,主要死亡原因为菌血症、感染。
因此,部分学者针对抗生素于此病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将抗生素应用于此疾病治疗中并未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手术干预率、胰腺坏死感染率。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未对患者病症产生积极作用,若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可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并造成真菌过度生长。
WHO倡导将微生物应用于SAP治疗中,即采用益生菌等非病原体微生物,对病原体进行抑制。
益生菌概念为学者Fuller于20世纪80年代末首次提出:指于食物中可改善肠道内部菌群平衡,借此可对宿主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活微生物。
现阶段,乳酸乳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及部分肠球菌为临床治疗领域常见的益生菌类型,非致病性鲍氏酵母菌为临床上主要使用的酵母,大多数益生菌使用种类为双歧杆菌、乳酸菌。
2.益生菌治疗SAP
2.1益生菌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应用
近几年益生菌于SAP中的应用效果借助动物模型方式得以验证,并获得良好效果。
综合近年来动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的应用不仅有效降低动物病死率,也使胰腺组织评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同时也大幅降低患者并发症产生率。
国内相关学者研究资料表明,益生菌可有效保持肠上皮连接紧密度,缩减细菌易位,保持机体肠道内微生物平衡,改善肠道菌群紊乱
现象,以此保护机体肠道。
据相关学者实验研究表明,益生菌可对机体十二指肠内部潜在致病菌予以抑制,以此可大幅度降低病死率。
其中嗜热链球菌、乳杆菌及双歧杆菌为目前益生菌制剂主要构成部分。
造模3d前借助灌胃给药,每天一次,3天持续给药。
研究人员分别于造模开始后6h及12h取血样,对IL-6、TNF-α、血清淀粉酶予以检测,并观测各组动物48h内死亡率。
实验结果显示,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联合制剂可减少动物死亡率,降低IL-6、TNF-α、血清淀粉酶水平,即益生菌可对炎症因子表达予以抑制,对SAP起到保护作用。
2.2益生菌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
国内相关学者对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施以保守治疗,并将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治疗组于传统基础上予以口服益生菌制剂治疗,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血淀粉酶下降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予以观测,并同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于疾病早期使用益生菌开展治疗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形成有效辅助治疗,同时也可改善患者病程及预后。
现阶段,将益生菌应用于SAP治疗中已具备一定安全性,国外学者认为,将益生菌应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于理论上存在的风险主要涵盖:免疫效应、转导耐药基因及具有代谢效应、毒性效应等。
将益生菌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并发症产生率较低,免疫功能较为低下患者、器官移植受体、早产新生儿、危重病人为并发症常见发生人群。
大部分实践数据表明,益生菌安全系数较高,且耐受性优良。
大部分动物实验、临床研究中均对益生菌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应用予以肯定,然而国外学者所开展的试验研究中发现,预防性使用益生菌无法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且施以益生菌组死亡率同相应对照组相比死亡率较高,主要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表明益生菌并非完全无害。
结束语
针对将益生菌应用于动物模型、临床治疗中产生的结果分析而言,益生菌也具有双面性,研究人员于研究过程中应不断健全实验设计,并扩大样本量,开展质量高、中心多、规模较大的随机对照研究,同时对受试者病因予以明确归纳、汇总,尽量做到分层分析。
除此之外,也应对益生菌使用类型、使用剂量、使用时间、个体差异及人为因素等予以分析。
总而言之,当前国际上使用益生菌治疗SAP尚存在部分争议,须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远军.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09):124-125+128.
[2] 刘宁,郭伟强,潘美云.早期联合应用肠内营养及益生菌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36):5875-5881.
[3] 谢凤梅,张海蓉.益生菌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现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22):3232-3238.
作者简介:宋慧一(1983.01)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从事益生菌微胶囊制备、抗菌机制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