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2

合集下载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案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案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逐渐变得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一、就业问题的原因1. 就业观念不合理一部分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观念,过于追求高薪、高地位的职业,对于基层岗位和实习机会忽视或抗拒。

这使得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2. 专业不对口一些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就业困难。

这主要是由于教育体系和行业需求之间的脱节,使得某些专业的学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岗位。

3. 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这使得他们很难与有工作经验的竞争者相比较。

许多雇主更倾向于雇佣有实践经验的求职者,这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

4. 就业渠道不畅一些学校的就业服务机构相对薄弱,学生缺乏得到就业信息和资源的渠道。

此外,一些大学生对于网络招聘平台和其他就业渠道的了解有限,限制了他们的求职范围。

二、解决方案1.加强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理性评估就业市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此外,学校还应注重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供创业支持和资源。

2.优化专业设置学校应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调整,将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专业和行业之间的对接。

同时,学校应开设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帮助学生补充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3.加强实践教育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给学生。

通过实习、实训和校企合作项目,使学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4.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和资源。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渠道。

同时,加强与校友资源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和校友网络的支持。

5.鼓励创业就业政府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创业就业支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发展自主创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精选范文两篇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精选范文两篇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精选范文两篇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分析篇一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出发,对改善就业难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教育形式转变,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部分高校盲目扩招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本文从社会及政府、高校教育体制、用人单位、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分析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社会及政府的影响首先,社会及政府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和就业政策的管理上仍然不够完善。

比如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方面还比较滞后,仍然存在着制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从而制约了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在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归公安部门管理,人才市场归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

部门在沟通协调方面经常存在各种问题,同时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毕业生在跨地区就业时经常会遇到各种条件限制,这些不利条件都会影响公正有序就业市场的建立。

其次,市场缺陷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市场规则不统一、秩序混乱导致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难以达成一致,既浪费成本又影响就业。

(二)高校教育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在教育体制上仍然沿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导致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同时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也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盲目性和趋同性,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够紧密甚至产生脱节现象,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一定困难。

第二,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与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

第三,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滞后。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4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及如何解决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4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及如何解决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4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及如何解决间屡次面试失败,甚至在离校毕业后面对诸多选择,经过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划、找不到与自身职业发展相匹配的单位、以及对自身认识的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前期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所造成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

尽管大学生们非常重视和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但面对现实,他们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出现就业迷茫,继而从众跟风,大家都觉得好的工作单位一哄而上。

4.大学生的职业心态欠佳由于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在踏上找工作之途后,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状态,特别是当四处碰壁的时候。

很多大学生在碰壁之后就开始变得不自信,然后就开始降低期望,或者就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值钱,甚至洗碗都觉得可以尝试了。

如果在接连碰壁之后,可能就会乱了阵脚,失去了方向。

如何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首先对自己的认识要客观,知道自己可以胜任什么,不能胜任什么。

其次,对当前的就业大背景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寻求就业的过程中,对自身要有客观的认识,也要对求职就业做长远的打算。

2.充分调理好自身的知识结构充分调整好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将学到的知识归纳总结,重新调理,让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结构是用人单位对岗位的重要要求,是职业生涯的坚实基础,也是求职人员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保障。

3.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毕业后,大学生将面对复杂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想要立足,需要的不仅仅是获取物质,更需要的是他们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但现实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没能对自身的职业方向做出正确的定位,对自己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显得很迷茫。

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

⼤学⽣就业问题中国⾼校毕业⽣数量逐年增多,⼤学⽣⾯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的毕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以下是⼩编整理的⼤学⽣就业问题相关内容的⽂章,欢迎⼤家的阅读。

⼤学⽣就业问题1 近期,⼀篇名为《江苏4万20xx届毕业⽣未就业应届毕业⽣就业形势或更严峻》的⽂章发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各⼤门户⽹站纷纷转载,报道称:据中国之声《新闻晚⾼峰》报道,20xx届⾼校毕业⽣离开校园已经有4个⽉了,20xx届新的毕业⽣也已经开始考虑找⼯作了。

但⽬前江苏仍有4万名20xx届毕业⽣未就业。

20xx年,新的⾼校毕业⽣将达到53.2万⼈,⽐去年多6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0xx年应届毕业⽣求职旺季已经来到,为了避免企业过早进⼊校园招聘⽽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多数⾼校采取措施,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求职旺季。

据统计,从20xx年毕业⽣求职者⼈数突破600万⼤关以来,求职者数量逐年增加,据初步统计结果显⽰,仅江苏省XX届⾼校毕业⽣就有53.2万⼈,均达到了历史最⾼点。

笔者从知名社会招聘⽹站前程⽆忧了解到,⽬前有很多XX届的毕业⽣由于在校园招聘中未解决就业问题,被迫把⽬光放到社会招聘中,⽽社会招聘⼤多需要⼀定的⼯作经验,这也导致很多毕业⽣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却依然⽆法解决就业问题;此外,笔者还从上了解到⼀组数据,20xx年全国⾼校应届毕业⽣预计将达到700万⼈,⽐去年增加了10%,仅在⼴东求职的⾼校毕业⽣⼈数就将达到65万-70万,不少应届毕业⽣甚⾄愿意⾃降⾝价,期望以降低薪资⽔平的代价求得⼀个⼯作机会。

对此,笔者在前程⽆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等招聘类⽹站上整理出四条求职建议,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涯规划是对个⼈职业⽣涯发展道路进⾏规划的⼀个过程,作为当代⼤学⽣更需要对⾃⼰的职业⽣涯进⾏规划。

在做个⼈职业⽣涯规划的时候,⼀个时常困扰⼤学⽣的问题是:我要进⼊怎样的⽤⼈单位?但却很少有⼈从对⽅的⾓度去考虑:⽤⼈单位为什么要聘⽤我?我怎样才能符合⽤⼈单位的要求? 从营销学的⾓度看,⼤学⽣要找到⼯作,必须满⾜⽤⼈单位的需求。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

可是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益突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不仅可能对人力资源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通过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政府、教育机构及社会各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提供有效参考。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不断呈下降趋势,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缺乏自主择业目标,跟风现象严重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

尽管大学生非常重视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出现就业迷茫,续而从众跟风,大家都觉得好的工作单位一哄而上。

2、非高薪不干,非大城市不去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这种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比较功利的现象比较严重。

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而且,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

大学生就业SWOT分析(二)

大学生就业SWOT分析(二)

大学生就业SWOT分析(二)引言概述: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进行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大学生就业的情况。

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就业的SWOT因素,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正文:一、优势因素:1. 教育背景:大学生通过系统的教育培养,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2. 年轻活力: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具有更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更容易适应工作环境。

3. 知识更新速度快:大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能够迅速学习和应用新技术,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4. 创新能力:大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5. 学术背景:大学生在科研和学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擅长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应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位。

二、劣势因素:1. 缺乏工作经验:大学生毕业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现实职场缺乏了解,无法立即适应工作环境。

2. 就业观念不现实: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定的不现实性,对工作的要求过高或没有明确的方向。

3. 就业专业不对口:某些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较低,缺乏相关职位的机会。

4. 沟通能力不足:大学生由于在校期间很少与社会接触,沟通能力相对较差,难以在面试等环节表现出色。

5. 缺乏职业规划: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了解程度不高,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

三、机会因素:1. 增加就业机会的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和就业的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 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兴行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

3. 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机会: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地方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但也注重引才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4. 跨行业、跨领域就业机会增加:职业界限日益模糊,大学生可以跨行业、跨领域就业,提高了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常见问题与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常见问题与就业心理

课后作业:
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制定 一份求职计划,请把你此时 的心态写下来。
2011年9月
祝愿同学们能从“心”开始, 在求职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The End
我能力比你强, 我有优势!!
我比你漂亮, 我有优势!!
攀比!!!
求职过程中,你会不会……
1 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好?
2
心里总感觉有些燥?
3
消极?破罐子破摔?
自卑、消极
4 认为那只是家人、亲戚和老师的事?
5
面试很紧张?
你毕业准备做什么?
技工?! 秘书?!
企业员工 ?!
创业?!
推销员?!
服务员?! 老总?!
意愿性错位
就职单位期望
基层 民企 外企
国企
事业单 位
国家机 关
1.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价值观存在问题
过独木桥
就业结构 性失衡
门庭冷落
要求高
2.就业能力滞后于企业要求
毕业生就业能力自我评价
27%
能够满足岗
位要求
不能满足岗 73% 位要求
2.就业能力滞后于企业要求
毕业生能力素质普遍低
于岗位要求且逐年下降
但仅仅是试用一周后,学生再次离职。原因很简单,就是工作地 点不喜欢,饭菜不好,太苦、太累……
3. 心浮气躁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场景二:
我学院建工学院毕业生罗某,第一份工作在野外从事测量工作, 半个月后,学生因太累、太苦,太枯燥离开;第二份工作在办公室 查看测绘图,两个月后辞职,理由是老板赏识自己的时间太慢;第 三份工作在国有建筑公司是资料员,一个月后辞职,理由是3000+的 工资过低。
90后大学生吃苦能力现状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新形势。

而且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仍未完全转变。

一些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成才观、竞争观和创业观。

第二,大学生就业机制尚未健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够重视。

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大学生就业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此,政府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规范就业秩序,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促进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提高作为刚从高校毕业走出来的大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自身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应该学好专业知识,把握好自己的职业方向,认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3.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加强。

但是,由于大多数人仍习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加上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政策措施不配套、信息服务网络不健全、就业市场不完善等原因,大学生求职还很困难。

4.国家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企业去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吸收有志青年到西部工作,特别是要大力支持西部建设。

5.国家应大力推行就业服务社会化。

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广泛建立包括大学生就业中心在内的各种就业服务机构,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市场信息、职业培训、技术咨询等多方面服务。

6.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政府要为大学生就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切实保护好他们的权益,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更多的大学生愿意留在就业中心所在地区工作。

7.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提供就业信息,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开拓就业渠道,使大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

8.要扩大招生规模,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办出特色,满足社会需求。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常常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求职的竞争激烈、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社会期望等因素引起的。

然而,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就业焦虑就业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毕业后面临就业的压力,加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社会期望的压力,都可能导致大学生感到焦虑和不安。

应对策略:1. 调整心态:要学会接受自己目前的状态,并理解没有人能一帆风顺地找到理想的工作。

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会有适合自己的机会出现。

2. 提前准备:在求职过程中,通过了解行业和职位的需求,提前准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合理规划求职时间,不要等到毕业前才开始求职。

3.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交流,寻求支持和鼓励。

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担忧,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助于减轻焦虑情绪。

二、自我怀疑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工作。

这种自我怀疑会对自信心和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策略:1. 建立自信心:回顾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就和经验,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相信自己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2. 接受失败: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失败和挫折,要学会接受失败,并将其视为学习的机会。

通过分析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改进,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 寻找支持: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寻求他们的反馈和建议。

也可以加入相关的职业发展组织或社群,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交流,相互支持和鼓励。

三、选择困难大学生面临就业时,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这会给他们带来困惑和压力。

他们可能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

应对策略:1. 自我认知:通过自我评估和职业测试,了解自己的兴趣、技能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经过北大青鸟总部的市场调研之后,小编从北大青鸟的数据报告中总结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原因:1.毕业生数量的猛增,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2.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

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急需人才;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去一线、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

毕业生的基层意识和创业意识有待加强,亟待做更加细致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

3.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4.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

5.高校毕业生流向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往往占据各种优势,而且吸引人才的力度较大,形式多样。

特别是“先落户,后就业”政策的实施,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产生一定压力,也影响一些中小城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引进人才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

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

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

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

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1. 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就业机会却相对有限。

许多优秀的毕业生面临着与大量求职者竞争的情况,使得就业压力倍增。

2. 缺乏实践经验: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3. 技能匹配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场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许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4. 薪资待遇较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往往会面临着薪资待遇不高的问题。

虽然薪资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但低薪水可能导致大学生对工作的不满和动力下降。

二、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1. 提升综合素质:大学生应在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人际关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通过提升综合素质,可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2. 增加实践经验: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实习或社会实践项目。

通过实践,可以增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并在求职时展示自己的实践经验。

3. 不断学习与进修:面对技能匹配的问题,大学生应该持续学习和进修。

通过参加培训班、自学或进行专业课程的进修,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使其与市场需求更加匹配。

4. 积极寻找机会: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多渠道的求职方式,如招聘网站、招聘会、人才市场等,扩大求职渠道,提高自己被企业发现的机会。

5. 开展创业或自主就业:如果找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大学生可以考虑开展创业或自主就业。

通过创业可以发挥个人的优势,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6. 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笔者将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探讨其中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 就业压力日趋加大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而就业岗位的增长却相对缓慢,导致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

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许多传统行业就业机会不再增长,相对而言,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2. 就业结构不匹配大学生成绩单上注定不是唯一的招聘标准,企业更加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际锻炼和实践经验,导致其在求职中与岗位要求不相匹配。

这使得大学生们在就业市场上遇到困难。

3. 市场需求结构与专业设置不相符由于大学专业设置较早,很多专业已经存在了多年。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一些新兴行业迅速崛起,需要的专业人才却在相对匮乏的状态下,导致部分大学生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1. 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将追求稳定高薪的公务员工作视为理想职业,而对其他行业的就业机会持有偏见。

这种观念问题限制了他们的就业选择范围,增加了就业难度。

2. 择业能力不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相应的职业指导。

他们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不了解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导致找工作无从下手或做出错误的选择。

3. 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时间都集中在学习上,缺乏实践经验。

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

企业更倾向于录用有实习经验的毕业生,这使得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

三、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1. 加强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优势,并提供实用的就业指导。

2. 增加实践机会与实习机会学校与企业可以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积累实际经验,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二)2024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二)2024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二)引言概述: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案例的分析,探讨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正文:1. 就业期望与现实的差距a) 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的原因b) 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c) 就业期望与现实的差距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挫败感d) 如何调整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2. 城市与农村就业差异a) 城市就业机会的多样性与农村就业机会的相对匮乏b) 城市生活成本高和农村生活条件相对宽裕的差异c) 大学生进城就业的挑战和机遇d) 如何解决城市与农村就业差异问题3. 就业歧视与平等就业机会a) 对于某些特定群体的就业歧视现象b) 造成就业歧视的原因和影响c) 提高平等就业机会的意义和必要性d) 如何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监管和打击4. 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a) 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实际就业岗位要求的不匹配b) 大学生在学校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c)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d) 教育体制和企业需求的结合,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5. 创业和就业选择之间的困惑a) 创业的机会与风险b) 就业稳定性与创业的不确定性c) 大学生创业的创新能力和资源条件的限制d) 如何帮助大学生明确就业和创业选择,更好地为未来做准备总结:大学生就业案例的分析揭示了许多就业问题和挑战,包括就业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城市与农村就业差异、就业歧视与平等就业机会、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以及创业和就业选择之间的困惑。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加强对就业歧视的打击,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业支持和资源。

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措施,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经济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就业形势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发严峻。

首先,大学生人数剧增,导致供给过剩。

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而相应的就业岗位却有限。

其次,部分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与市场需求脱节,使得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再者,一些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这进一步增加了大学生求职的难度。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原因分析1. 学历门槛提高:现在许多岗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很高,而大学生的学历在不断提升,这导致了就业压力的增大。

2. 缺乏实践经验: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只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经验,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位置。

3. 就业观念不合格:部分大学生对待就业问题过于理想化,缺乏务实的态度和准确的职业规划,这也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1. 教育改革:大学要与市场需求接轨,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2. 职业指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和不同行业的需求,并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技巧和经验。

3. 加强实习实训: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的组织和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使他们能够提前适应职场环境,并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4. 企业合作:高校应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开展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活动,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5.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收大学生,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总结起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学校和政府的积极支持外,大学生自身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通过综合施策,我们相信大学生就业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大学生就业问题典型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典型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供求失衡的状况逐渐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就业问题,本文将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并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典型案例分析为了全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本文选取了一个典型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该问题。

典型案例如下:李明,一名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准备充分,积极参加了各类实习和实践活动,成绩优秀,技能娴熟。

然而,毕业后,李明却发现自己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他投递了大量的简历,但多数被无视,直到数月后才得到一家小公司的录用通知。

这种情况也反映了当前许多大学生就业的困扰。

二、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1. 就业观念不合理许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求职观念的误区。

他们过于看重薪资待遇,追求高薪职位,而忽视了工作发展的长远性和个人的兴趣与潜力。

在实际求职中,这种观念会导致求职者选择过于狭窄,从而限制了就业机会。

2. 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不匹配大学提供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许多大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

这使得他们在求职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

此外,许多企业更注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因此大学生需要在校期间注重实践机会的积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 就业信息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是大学生就业的另一个问题。

许多大学生对于就业市场缺乏了解,往往依赖于传统求职渠道,如招聘会和网上招聘平台。

然而,这些渠道并不完全适合所有岗位和企业,导致大学生错过了一些潜在的就业机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策略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这一难题。

1. 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大学在校期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学校可以提供各种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能。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支持。

2.拓宽就业渠道除了传统的招聘渠道,大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寻找其他渠道获取就业信息,如专业社交平台和行业交流会议。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学⽣就业难问题⼤学毕业⽣⾃⾝素质参差不齐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学毕业⽣是就业的优势群体,他们有思想、有知识,⽽且年轻,⾝体好,接受新⽣事物快。

然⽽,由于这些年来⼤学的⼀再扩招,导致⼤学⽣从⽣源的质量、培养的⽔平都有所下降,⼀⼤批拥有“真毕业证、假能⼒”的学⽣⾛向社会。

⼤学⽣就业难问题1 1解决⼤学⽣就业难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 1.1引导学⽣建⽴正确的就业观念 学校的⽼师要指导学⽣正确定位⾃⼰,这样在⽇后找⼯作的时候才能找到适合⾃⼰的职业;学校还要引导学⽣⾛出就业盲从⼼理,避免学⽣在就业的时候没有头绪;要引导学⽣⾃主创业,以减轻就业压⼒,在学⽣⾃主创业中给予学⽣帮助;改变学⽣⼀些陈旧的观念,消除学⽣依赖等待的观念,促使学⽣积极主动的就业;积极引导学⽣去基层就业,使学⽣树⽴吃苦耐劳的就业观。

1.2建⽴健全⼤学⽣就业指导和培训机制 ⾼校要建⽴健全⼤学⽣就业指导和培训机制。

⾸先,学校建⽴健全⼤学⽣就业指导和培训机制,要依据国家的法规章程进⾏;其次,要真正重视就业指导和培训,其实许多⼤学都有就业指导和培训组织,但这些组织未发挥应有的作⽤;最后,要把就业指导和培训落实到实处,就业指导和培训应与实践相结合,⽽不是在以课堂形式,纯粹讲授书本知识。

1.3注重学⽣能⼒的培养 现在很多⾼校还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且教授的知识与社会严重脱节,这就使⾼校培养的学⽣实践动⼿能⼒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严重缺失,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应该改变落后的教学⽅式,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对学⽣能⼒的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2⾦融危机对⾼等教育的深层次影响 具体为对专业结构、课程改⾰、师资队伍建设和素质教育等⽅⾯的影响等。

对⿊龙江省⽽⾔,我省处于北⽅地区,⾦融危机尽管对北⽅地区经济影响较⼩,但对我省⾼等教育的影响会同其他省份⼀样,同样存在着专业结构陈旧,应⽤型专业的课程设置亟待更新等问题。

2.1调整专业结构 ⾦融危机将在⼀定程度上改变国家培养专门⼈才的结构,原本热门的专业可能变得不太热门或受到冷落,⽽原来的冷门专业可能会变成热门。

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篇范文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籍大学生走进了大学的殿堂。

然而,当他们面临毕业时,却发现就业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和生活,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本文将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现状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率虽然逐年上升,但与城市籍大学生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种种困境,他们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也普遍较低。

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1. 就业歧视:部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农村籍大学生存在歧视现象,优先录用城市籍大学生,使得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机会上处于劣势。

2. 实践能力不足:农村籍大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方面相对欠缺,这与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实习和兼职机会较少有关。

3. 地域限制: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受到地域限制,更倾向于在离家较近的地区就业,导致就业选择受限。

4. 就业信息不对称:农村籍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相对有限,导致他们错失了许多优质的就业机会。

三、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对策1. 政策扶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消除就业歧视,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2. 提高实践能力:高校应加强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兼职机会,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3. 拓宽就业渠道:农村籍大学生应拓宽就业渠道,不仅局限于城市,也可以考虑回到农村发展,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农村振兴贡献力量。

4. 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应加强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篇范文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与应对面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农村籍大学生的处境尤其引人关注。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院名称:班级:姓名:学号:成绩:2022年 9月7日当代应届大学生就业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率下降、预期薪酬与实际薪酬相差大,求职过程中存在自卑畏怯或盲目自大现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后人才流失率过高,频繁跳槽现象严重等。

本文根据对XX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初步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针对本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统计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

根据有效问卷的统计,调查情况如下:性别女是是否找到工作否满意待遇是否满意一般不满意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你是否会选择跳槽不确定是否认为能力缺乏,很难找到满意工作是否二、针对本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所反映的问题〔一〕初次就业率不高我的问卷调查中,在答复“目前你找到工作了吗?〞的问题时,有39 名学生目前已找到工作,其中男生24 人,女生15 人。

在未找到工作的61 名学生中,男生占26 人,女生占35 人,可见男生在求职方面优于女生。

〔二〕大学生预期工作待遇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待遇之间具有相当差距在答复“对于你的工作单位所提供的待遇,你是否满意〞时,只有15 名学生表示满意,57 名学生表示一般,28 名学生表示不满意。

〔三〕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自卑畏怯,信心缺乏等心理障碍在答复“你是否认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自己能力缺乏,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92 名学生表示赞同,只有8名学生表示反对。

〔四〕大学生就业后流失率过高,频繁跳槽在答复“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你是否会选择跳槽〞这一问题时,有44 名受调查的学生46 92 8 46% 92% 8% 是否 61 15 57 28 44 10 61% 15% 57% 28% 44% 10% 50 39 50% 39% 男人数 50 比例 50%表示会跳槽,有46 名学生表示不确定,得视情况而定,只有10 名受调查的学生明确表示一般不会跳槽。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2)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2)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就业形势备受关注。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在就业方面面临着种种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

1.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1.1 就业率的变化过去几年中,大学生就业率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

尽管许多大学生获得了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他们仍然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供需失衡:某些专业的供应过剩,导致就业市场上出现了激烈的竞争。

•技能匹配问题:许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际工作需求不匹配,不符合市场需要。

•地域差异:就业机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缺乏吸引力的就业机会。

1.2 就业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生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过去,大学生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就业,如教育、医疗和政府部门。

然而,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和技术的进步,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样化,包括互联网、金融、新能源等领域。

这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2. 大学生应对就业挑战的解决方案2.1 提升专业技能为了应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大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学习课程外的知识: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工作坊等,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实习和实践:通过实习和实践经验,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参与社团和项目:参与校内外的社团活动、项目研究等,增加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能力。

2.2 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不应只依赖传统的就业渠道,而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互联网就业平台:积极利用各类互联网就业平台,寻找与自身专业匹配的岗位。

•校园招聘会:参加校园招聘会,与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市场需求。

•创业就业: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机会。

2.3 加强自身综合素质除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讨(二)
一 “特岗计划”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编办下 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的通知》,联合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 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 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初中,适当兼顾乡镇中心学校。 2006年“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以国家西部地区 “两基”攻坚县为主,2009年扩大到中西部地区国家扶 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特岗计划”教师聘期3年,服务期满后,对自愿继 续留在本校或当地其他学校任教、经考核合格的,转由 当地财政负担其工资,享受当地教师同”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 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2、政策依据:2006年国家人事部颁布第16号文 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 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 3、政策目的: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 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相关政策
1、二OO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 知(国办发[2003]49号)》提出: 国家支持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 务西部计划”。中央财政对该计划给予适当支 持。 2、二○○三年六月八日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 财政部 、人事部下发《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 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中青联发[2003]26 号) ,决定从2003年开始实施大学生志愿服 务西部计划。
五 大学生自主创业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 就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二○一○年十 月二十二日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 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4号 ),明确毕 业生从毕业年度起三年内自主创业可享受税收 减免的优惠政策。 其中,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可向 所在高校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离 校后创业的,可凭毕业证书直接向创业地县以 上人社部门申请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作 为享受政策的凭证。
政策支持:
(一)可以获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 (二)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可以获得培训补贴
(四)可免费获得创业服务

展望明天
如何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二)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三)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五)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待遇方面
1.三年聘任期间: (1)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与当地正 式老师享有同等待遇。 (2)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社 会保障待遇。 (3)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对成绩突出、 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
2.三年服务期满后: (1)享受国家规定的面向基层服务项目服务期满高 校毕业生的各项优惠政策。 (2)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岗教师,可按规定推荐 免试攻读教育硕士。 (3)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特岗教师,发给《特岗教 师服务证书》,作为享受相关就业优惠政策的依据。 (4)符合相应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学费补 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5)各特岗项目县(市、区)和学校,为特岗教师 提供相应的周转住房和必要的生活条件。
服务内容:
1.支教 2.支医 3.支农 4.区域化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 5.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志愿服务行动 6.基层检察院志愿服务行动 7.基层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动 8.基层人民法院志愿服务行动 9.开发性金融志愿服务行动 10.农村平安建设志愿服务行动
四 “村官计划”
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 业生,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 委”职务的工作者。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 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95年江苏省丰 县的“雏鹰工程”。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 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 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定安、临 高、东方等市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 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 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 这一时期,大学生“村官”人数较少,但形式多样, 逐步打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的正式渠道, 为后来发展积累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 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 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 “村官”计划。 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 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 划。 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座谈会, 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 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 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共 有130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自愿报名应聘,各地共选聘15.9万名 大学生“村官”,加上2008年以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 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干事创业。
优惠政策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后,进入市场 自主择业。各地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做好服 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工作,采取多 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积极为其就业创造条件。
三 “西部计划”
“西部计划”,全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 划”。它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部门、人 事部门于2003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共同组织实施 的。 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 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 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 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 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进入21世纪,“村官计划”持续展开,大学生 “村官”人数逐年增加。 到2004年底,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 省市区发展到10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大 学生“村官”工作逐步进入到多省联动、以地区为 单位的整体推进与探索阶段。 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 见》。 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 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 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 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