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6我们的中华文化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
【梳理夯实基础练习】——课前填写落实温故知新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重要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易错提醒】
(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但在近代出现了衰微,落后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2)汉字是文字的一种。
汉字内容丰富,为中华各族人民所认同、通用,但不能说为世界各国人民认同、通用,也不能笼统地说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①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________。
【答案】历史地理特色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①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________的丰富色彩,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________。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________,又有各自的________。
②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________的瑰宝,都是________的骄傲。
③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________________。
【易错提醒】中华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具体体现。
【答案】民族文化中华文化
共性民族特性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
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1)含义: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层含义。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________;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________。
(2)意义:有利于______________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________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易错提醒】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
【答案】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积极成分
各民族文化自身文化
2.中华文化的力量与肩负的时代任务
(1)中华文化力量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丰富生活的强大________,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________。
(2)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①中华文化的衰微: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②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
【易错全面排查练习】——易错清零演练修正思维
【易错点1】中华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因而对中华文化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1. 2017年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强势回归,为新春佳节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圈粉无数”,《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圈粉”无数,是因为()
①中国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②中国诗词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③中国诗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中国诗词大会继承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精神世界,增强了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易错知识点分析】(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在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中华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荣的意识,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中国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历史。
(3)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早在西周时期,中华先民就具有文化心理的自我确认。
【易错点2】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
2.2016年10月16日,贵州京剧院在墨西哥“第44届塞万提斯艺术节”上献演了京剧版《魔侠吉诃德》。
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的瑰宝。
这些“中国元素” (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共性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在历史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①正确;“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正确;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不选;材料并没有体现这些“中国元素”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哪些共性特征,④不选。
【易错知识点分析】源远流长强调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博大精深强调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阔。
【易错点3】错误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地域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3.2016年央视农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四个分会场的选择别具匠心: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代表,西安是大唐文化的代表,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呼伦贝尔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②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求同存异
③我国不同地区文化有区域特征④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答案】B
【易错知识点分析】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是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中华文化。
【易错点4】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不准确
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
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而不是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故排除③;“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故①②④正确。
故选D。
【易错知识点分析】无论是对外来文化还是对国内文化来说,中华文化都具有包容性。
中华
文化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易错点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5.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称。
这一艺术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 ) ①薪火相传、博大精深②尊重差异、兼收并蓄
③博采众长、海纳百川④沿袭传统、洋为中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典题探究变式练习】——课堂讲解针对提高训练
考点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典题探究】
【例1】中国人的姓氏既是家族血脉传承的符号,也是中国人利用汉字形音义的韵味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方式。
2017年3月23日召开的“中国姓氏文化研讨会”,主题是“挖掘姓氏文化的当代价值”。
对这一主题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祖寻根的姓氏文化能够凝聚中国人的家族信仰和民族认同感
②姓氏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姓氏文化作为时代文化标志其基本内涵随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
④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有利于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国人的姓氏既是家族血脉传承的符号,也是中国人利用汉字形音义的韵味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方式,表明认祖寻根的姓氏文化能够凝聚中国人的家族信仰和民族认同感,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有利于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姓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②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变式精练】
1.2016年10月15日,河北省第二届道教文化研讨会在道家代表人物鬼谷子诞生地—河北邯郸举行。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
在鬼谷子时代( )
A. 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B. 中华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宏的时代
C. 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逐渐形成
D. 天命神权思想影响了早期中华文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的知识。
根据材料可知,鬼谷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因此中华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逐渐形成,故选项C正确。
选项ABD 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2.中国文字高端论坛2016年8月15日在宁夏大学召开。
与会专家学者商讨了国家语委“十三五”重大研究专题“汉语汉字溯源及现代应用研究●汉字部分”的建设方案。
该重大研究专题聚焦汉语汉字的发展演变规律,系统描述汉字的历史发展谱系;同时面向社会需求,开展汉语汉字的现代应用研究。
这是因为( )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③汉字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④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巨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3.2016年10月16日,贵州京剧院在墨西哥“第44届塞万提斯艺术节”上献演了京剧版《魔侠吉诃德》。
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的瑰宝。
这些“中国元素” (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共性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极具传统特色”“历史演变”分别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符①③符合题意,应选;②说法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排除;④说
法错误,这些中国元素揭示的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而不是共性,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典题探究】
【例2】《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是一台彰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演出。
民间小调《采茶舞曲》展现江南采茶女们充满诗情的劳作之美,让整个西湖都随之轻盈律动;一曲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
由材料可以看出( )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刨新④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特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点睛: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
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变式精练】
4.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而在当时的都城长安,食胡言、穿胡服、跳胡舞,成为朝野的时尚,唐代的这种生活景观反映出( )
①不同的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征②中华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不具有民族特性
③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
排除。
②选项表述错误,中华文化有其自身的民族特性。
题目中,唐代的这种生活景观反映出中华文化能够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故③④入选。
选B。
5.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
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
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名师点睛】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和解读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
6.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中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流传至今说明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选C。
③错误,各民族文化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差异消失”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