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实验 第二课时
夜晚的实验(第2课时)
我会读
蝙蝠
飞蛾
敏捷
捕捉
障碍物
辨别
恩惠 洞察 自由飞翔 轻盈敏捷
薄膜
领域 涂满
油漆
喧腾 跌落 喧腾热闹 东碰西撞
特殊
敏锐 喉咙
超声波
撞墙壁 辨方向 斯帕拉捷 轻巧自如
填一填 《夜晚的实验》这篇文章生动记叙了 意大利 科学家 斯帕拉捷 通 过多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了蝙蝠飞行秘密的经过。实验告诉我们, 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听觉 来辨别 方向 、确认 目标 的。我们要学习
精读课文 后来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 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 那样反射回来。蝙蝠用耳朵接受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做出判断,灵巧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第四次实验结果:蝙蝠耳朵被堵住后在空中 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到 地 上。实验告诉我们蝙蝠是靠 听觉 飞行的。
最终结论: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
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想一想:在最后一次实验中,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却详
细地加以描写呢?
因为这次结果与先前几次实验结果截然不同,所以加以详细描写。
精读课文 说一说: 斯帕拉捷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 标的! 三、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细心观察 善于思考 不断实验 锲而不舍
精读课文
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穿透”和“听”都是借用词语的某种意 义。
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蝙蝠 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后来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 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 反射回来。蝙蝠用耳朵接受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做出判断,灵巧的自由 飞翔,捕捉食物。 这里的引号表示: 特定的称谓 补充资料:超声波 人听到声音的音调高低,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但当高到2万赫兹以上,人就 听不到了。通常把人耳听不到的高频声波称为超声波。
《夜晚的实验》教案(第二课时)
夜晚的实验教案(第二课时)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光和色彩的相关知识。
2.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实验操作。
3.学生能够进行全面的实验分析和总结。
教学内容1.光的基本性质:反射、折射、吸收、透射。
2.颜色的形成及其原理。
3.实验:波动光谱仪实验。
教学重难点1.重点:颜色的形成及其原理,实验操作。
2.难点:光的性质和颜色的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前一课时学习的内容 - 光的性质。
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 - 颜色的形成及其原理,并告诉学生将会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
2.正式学习(20分钟):首先,讲解颜色的形成原理。
颜色是由反射或吸收光线的方式而来,所以不同颜色的物体可以反射或吸收不同的颜色光线。
其次,介绍颜色的基本分类:红、橙、黄、绿、蓝、靛、紫色。
最后,介绍颜色的色相、饱和度及亮度三个基本特征,这三个特征可以共同决定颜色的感知。
3.实验操作(3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会使用波动光谱仪进行实验,将白光照射在光谱仪上,然后观察和测量所产生的波长、频率和能量。
学生可以使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验结果来自行解释和理解光的性质和颜色的形成原理。
4.实验分析(10分钟):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将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帮助学生得出更全面的总结和结论。
5.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练习题,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练习题1.在红外线和紫外线中,哪一种光线波长更长/更短?2.洒一些颜料在白纸上,为什么它们看起来具有不同的颜色?3.什么是色彩回环?4.什么是光的折射?5.光谱中的哪种颜色能够被人类眼睛所感知?课后作业1.回顾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尝试制作一个简易光谱仪,并在家庭实验中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实效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颜色的形成原理,并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这些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加深对“光”的认识及颜色的形成原理的理解,并学会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夜晚的实验第2课时
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
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 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
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蝙蝠用耳朵 接收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
作出判断,灵巧地自由飞翔,捕捉 食物。
超声波
蝙蝠夜行“示意图” 喉咙 障 碍 物
蝙蝠
耳朵
(超声波)
现在,人们利用超声波来 为飞机、轮船导航以及寻找地 下的矿藏。超声波就像一位无 声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 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斯 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 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 大的恩惠。
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思考: 1.斯帕拉捷共做了几次实验?分别是怎 样做的?结果怎样?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序 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轻盈敏捷 敏捷轻松
实验结论
1 靠眼睛? 蒙住眼睛
2 靠鼻子?
堵住鼻子
3 靠翅膀? 涂满油漆 4
靠耳朵? 堵住耳朵
没有影响
东碰西撞
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思考: 1.斯帕拉捷共做了几次实验?分别是怎 样做的?结果怎样?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雷达
超 声 波 洗 衣 机
驱蚊器
斯帕拉捷为什么能解开蝙蝠夜行的秘 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因为他能够细心观察,大胆实 验,不断探索,所以最终解开蝙蝠夜间 飞行的秘密。这给我的启发是,我们要 从平常的小事中学会观察、善于思考、 勤于钻研,将来投身到科学研究中去, 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造福于人类。
齐读第三部分思考:
1、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 “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蝙蝠是靠耳朵发出超声波来辨别物体和方向的,并不是真正 的穿透和听,此处表示特殊含义。
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
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倪晓芳教学目标1.了解斯帕拉捷的四次实验经过。
2.了解蝙蝠夜间飞行、捕食的秘密。
3.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斯帕拉捷的四次实验经过及他在实验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夜晚的实验》,指板书,读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学生随意说)3、那么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斯帕拉捷的实验又带给了人们怎样的恩惠呢?这两个问题是我们本堂课需要解决的重点内容。
(出示投影)设计原理:开门见山,直入课文,由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二、解决四次实验过程1、实践出真知,解决心中疑问的方法就是亲自实践。
斯帕拉捷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四次实验。
这四次实验的过程分别是怎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2-6自然段,找出有关内容,概括填写下面这张表格。
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2、交流(1)第一次实验实验方法是:蒙眼睛*斯帕拉捷为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蒙住蝙蝠的眼睛?找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捕捉飞蛾了。
)读*这是人之常情,因为眼睛就是用来观察事物的,所以斯帕拉捷首先采用的方法就是蒙住蝙蝠的眼睛。
那么实验的现象怎样呢?接着往下看。
*实验现象: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
(出示)*看到这样的现象,斯帕拉捷不由得——惊叫起来。
为什么?(因为1.他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
2.这几只蝙蝠都是“瞎子”啊! 3.这样的事实出乎他的意料。
)*这样的现象使斯帕拉捷得出了什么结论:蝙蝠夜间灵活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出示)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斯帕拉捷又有了什么想法?(出示: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2)第二、三次实验*第一次的失败引发了第二次的思考。
苏教版六下—12.夜晚的实验 第2课时【优质课件】.pptx
延伸问题
3.从斯帕拉捷的实验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 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不平
常,只有拥有一颗好奇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才能有所创造和发现。同时,还要学会坚持,在失 败面前永不放弃,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课文结构
产生好奇——夜空之中 灵活飞行
夜 晚 的 实 验
蒙住眼睛 引起关注
敏捷飞行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关于勤奋积累的名言】 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荀子)
同学们,下节课见!
因,这也是斯帕拉捷能揭开蝙蝠飞行秘密最根本的原因。
延伸问题
2.实验终于成功了,斯帕拉捷前后共做了几次实验? 分别是什么内容和结果? 一共做了四次实验。第一次蒙眼睛,蝙蝠能正
常飞行;第二次堵住鼻子,蝙蝠还是能敏捷飞行;
第三次用油漆涂满全身,蝙蝠还是能正常飞行;第
四次堵耳朵,蝙蝠像无头苍蝇,不能正常飞行。
了他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课文理解
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
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
此处的心理描写体现了斯帕拉捷执著的科学精神。 实验虽然没有成功,但斯帕拉捷没有就此停下来,而是 又开始了新的思考。
课文理解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 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这句话表现了他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后激动万分、
欣喜若狂,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 考: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后来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蝙蝠靠喉咙
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 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蝙蝠用耳朵接收到这种“超声波”, 就能迅速作出判断,灵巧地自由飞翔,捕捉食物。 此处揭示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蝙蝠能够在夜间自由地飞翔, 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用“光 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这一人们熟识的现象来说明“超声波”碰 到物体的情形,语言浅显,通俗易懂。
12、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
斯帕拉捷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通过解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才能对斯帕拉捷这个人有所了解,才能走进这位科学家;我们了解了斯帕拉捷,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实验的魅力。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斯帕拉捷为什么想到做这个实验?
2、指名读。
3、为什么斯帕拉捷对蝙蝠感兴趣?我想散步的人不会是他一个人吧?
这是人的常态思维,可能和斯帕拉捷同行的人也可能产生过疑问,但是大家也许就会根据常理认为蝙蝠就像猫一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而斯帕拉捷——(启发学生说下去)
7、请同学把实验的过程读一读(即读第二自然段)看到这个词了——“轻盈敏捷”?能不能用几句话来形容一下它们是如何“轻盈敏捷”的?
8、斯帕拉捷不由得——惊叫起来。谁来读一读斯帕拉捷的反思。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来表达?(只要学生说的有理则行)
4、可能我还有一个疑问希望大家帮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树上栖息的动物会不少,可是他为什么对蝙蝠这么感兴趣呢?
二、学习课文二-六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梳理线索。
1、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根据表格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先在书上做上记号,再尝试着填表。
实验顺序
实验设想
实验想象
实验结果
实验后反思
有没有发现这个“啊”字呀!这可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字。说说看,在这个字背后隐藏着斯帕拉捷的什么情感?
12、请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发现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才能有所发现,获得结果。这几个部分能不能调换次序?
13、斯帕拉捷的实验完成了,说说看他在你的印象中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14、科学家能够与众不同,就是在于他们能够抓住细微之处,并且能够打破砂锅问到底。道尔顿有一次为孝敬老母买了一条长筒袜子送回家里,不想老母一见立即不悦道:“孩子,就算你有孝心吧,也不能让我这样的年纪穿这樱桃红的艳色袜子去教堂作礼拜吧。”这一句话把道尔顿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说:“这明明是正合你老人家穿的深蓝色嘛,怎么会是樱桃红呢?”在场的人见状都哈哈大笑。后来道尔顿又拿各种颜色纸让他的学生去认,终于他成了第一个发现和研究色盲的人。于是他专门就此写了论文,并且留下遗嘱,死后请将自己的眼球拿去解剖,好探清色盲的原因。
《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
(3)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5.出示学程单3
6.指名交流
.
7.这句话用了两个感叹号,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8.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第三板块:指导精读七~九自然段
1.斯帕拉捷的实验为后来的研究者打开了一扇门。看看人们都有了哪些收获?
预习设计
1.自学生字新词
(1)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完成《习字册》字部分,《补充习题》一、二、三
(2)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有关的词语,
敏锐、敏捷、薄膜、洞察、恩惠、领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顺文中的长句,尝试概括主要内容,提出两个问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
教学反思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12.夜晚的实验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2.从第一段可见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板块:指导精读第二段
过渡:那实验情况怎样?结果怎样呢?
1.出示学程单
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2.导学:
(1)指名交流。
(2)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复呢?
3.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一次实验?出示学程单2
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
12夜晚的试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著名科学家--,为了解开--所做的-----。
二、学习第一段1.读了文章我们知道故事的发生缘由于斯帕拉杰的那颗好奇之心,他好奇什么?2.(出示)指导朗读(突出“夜空”“自由自在”“特殊的本领”)3、“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这是斯帕拉捷实验的目的,他要揭开蝙蝠夜行的秘密。
三、学习第二段过渡: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为了揭开这个疑问,斯帕拉杰进行了几次实验?分别怎样做的?结果怎样?默读课文2-6自然段,结合课1.交流①蒙上眼睛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不是靠眼睛,不凭视觉②堵住鼻子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不是靠耳朵,不凭听觉③全身涂满油漆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不是靠翅膀,翅膀不能洞察一切④堵住耳朵碰撞跌落靠听觉,辨别方向,确认目标2、四次实验弄清楚了一个什么问题?出示练习:蝙蝠夜间飞行不是靠,不是靠,不是靠,不是靠,而是靠来确定方向的。
3、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复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
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 (第一次)4、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
交流。
(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练习说话。
)进行及时板书。
①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接着写斯帕拉捷的做法,然后写实验的结果,最后写斯帕拉捷的思考。
②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引出“瞎子”这句话。
③“瞎子”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继而思考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抓住“小精灵”体会斯帕拉捷对蝙蝠的喜爱之情。
12、夜晚的实验第2课时
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3、哪次实验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4、这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复呢?
5、读课文,从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过渡:斯帕拉捷为什么能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呢?请在第一段中寻找答案。
1、为什么斯帕拉捷对蝙蝠感兴趣?我想散步的人不会是他一个人吧?可能我还有一个疑问希望大家帮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树上栖息的动物会不少,可是他为什么对蝙蝠这么感兴趣呢?
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
(1)斯帕拉捷为什么能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呢
(2)斯帕拉捷一共做了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3)哪次实验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4)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2、学生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探究质疑
1、组内交流,组员根据自学提示里的问题,相互说出自己得出的答案。
学生默读第一段,思考讨论。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学生畅所欲言。
板
书
设
计
12.夜晚的实验
蒙眼睛
好奇猜想实验堵鼻子超声波巨大恩惠
涂满油漆
堵耳朵
细心观察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造福人类
课
堂
练
习
讨论填表
作
业
布
置
课后题,伴你学
教
学
反
思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不断引导他们质询、感悟,并提出假设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交流,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预设:
(1)斯帕拉捷对蝙蝠的飞行很好奇
(2)一共做了四次实验
(3)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4)斯帕拉来自是一位善于观察,不怕失败的科学家。
《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
过,我们还认识了一个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锲而不舍,做出贡献的斯帕拉
捷,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请大家记住斯帕拉捷,记
住他的实验,更记住他的可贵精神!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齐声朗读课题。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苍蝇(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
堵住揭开:判断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掌握课文的能力。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斯帕拉捷)
能不能根据这两个词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
C、文中还有两次实验没有写出斯帕拉捷的思考,你觉得在堵鼻的时候,
斯帕拉捷会怎幺想?堵耳朵之前,斯帕拉捷又会怎幺想?
板书:善于思考
四、领悟启发拓展文本
1、课文学到这里,那幺,斯帕拉捷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给我们怎样的启
示?把你的感想凝聚成你的名言写下来。
2、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名言。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
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朗读、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
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
向、确认目标的!”
1、如果你是当时的斯帕拉捷,心情怎样?会有怎样的动作?指导读出高兴
12夜晚的实验 第二课时
12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蝙蝠身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我们就来看看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的实验吧。
二、感悟好奇善思。
学习1自然段。
(课件出示)1、指名读。
2、我们知道斯帕拉捷是因为对蝙蝠在夜空中能自由飞翔感到好奇才去做的实验。
能看到这一现象的人很多,为什么别人不去做实验呢?由此可见斯帕拉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善于思考,好奇心强)3、1自然段哪句话表明他在思考?(最后一句)试着读读看,你能把斯帕拉捷的好奇和疑惑读出来吗?(指名读)4、齐读。
三、精读课文,训练技能1、的确,斯帕拉捷是个善于发现,好奇心强的人,正是这个发现使他决心做实验来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
(课件出示1)(课件出示2)2、我们知道,做实验之前得先设计出实验报告的表格,这样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验,并且随时记录下实验过程。
3、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根据表格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先在书上划出相关内容,再尝试完成实验报告。
(课件出示)4、发实验报告表。
5、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表。
实验报告反馈交流。
6、课件展示。
(课件出示)7、这一系列实验,要想写得既清晰又简洁,而又不使人觉得重复,写的时候就要有重点。
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一次实验?(第一次)8、请大家快速浏览2、3自然段,划出有关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动作、神态的句子。
9、“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什么意料?(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
)你能把这种惊讶的语气读出来吗?(课件出示)(个别读、齐读“当他看到……‘瞎子’呀”)10、“瞎子”为什么加引号?(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11、3自然段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12、从第一次实验中你感受到了斯帕拉捷哪些可贵精神?(勤于思考,大胆试验,不怕失败)13、3自然段最后一句也是斯帕拉捷的心理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他的疑问。
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
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教材内容】《夜晚的实验》为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第12课。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事,表现了他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的精神。
文章同时也指出正是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界对超声波的研究,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
教学的重点是斯帕拉捷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教学的难点是通过阅读文本感受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设计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有效地组织、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调动学生乐于探究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意识,鼓励学生参与阅读实践和思考,勇于表达和交流。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读懂斯帕拉捷实验的前因后果和具体的过程,以及超声波的应用,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自读、感悟、探究、表达”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体会斯帕拉捷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太胆实验、潜心研究的精神和品格。
【教学过程】一、实验影响师: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再读到这个课题,你的脑海中跳出了什么?生:蝙蝠。
生:斯帕拉捷。
生:超声波。
师:看黑板,谁能将课题和这个词(超声波)用一句话连起来说说?生: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也让后来的人们继续研究,从而发现了超声波。
生:蝙蝠夜晚的飞行,让斯帕拉捷产生了好奇心,他做了好几次实验,终于发现了“超声波”的秘密。
师:说得好,同样的词语,我们却能组合成不同的话语,语言真有意思!夜晚的实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生: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恩惠。
师:(投影出示这句话)读一读,哪个词引起了你的关注?生:巨大的恩惠。
师:上节课有个学生不明白“恩惠”的意思,你查字典了吗?生:查了,“恩惠”就是好处的意思,“巨大的恩惠”就是很大很大的好处。
最新整理小学六年级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第二课时).docx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教案《夜晚的实验》教案(第二课时)《夜晚的实验》教案(第二课时)《夜晚的实验》教案(第二课时)扬大附小张梅教学目标:弄清斯帕拉捷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经过并能复述;体会斯帕拉捷善于观察、不怕失败的品质;学习作者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
文章重点写了什么?是哪几段写的?(二至六)二、学习第一段1、如果文章就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写,第一段不要,你觉得如何?为什么?读一读第一段。
(不行。
这一段交代了实验的起因和目的。
)实验的起因和目的是什么?2、出示: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墙壁上。
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自在地飞行呢?a这两句话中哪些词引起了你这个读者的注意?(通过对“常常”、“从”等词的讨论体会斯帕拉捷留心观察事物,观察很细。
)b凭什么就是——(靠什么)c读好这两句话。
三、学习二至六自然段。
1、斯帕拉捷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他怎么研究,怎么做实验?默读二至六段,弄清楚:实验中哪些情况下蝙蝠仍能自地飞翔,哪些情况下不能,得出什么结论,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出示: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得惊叫起来。
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a为什么惊叫?会叫什么?b瞎子为什么加引号?3、“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意料”和“事实”具体指什么?4、斯帕拉捷先设想还是先做实验?按设想、实验、结果的顺序讲讲斯帕拉捷的第一次实验。
可书上为什么倒过来先说实验后说他的设想?哪一种更能吸引人?读二三自然段,比较一下。
(文似看山不喜平)照书上的顺序复述二三自然段。
5、不用眼睛看,也能自飞翔,真神了。
斯帕拉捷又有了新的问题——于是——结果——这次实验前,斯帕拉捷会怎样假设?6、既不是眼睛,也不是鼻子,斯帕拉捷又提出新的猜想——洞察什么意思?他又捉来几只蝙蝠,用——然而——7、在蒙眼、堵鼻、涂身的情况下蝙蝠都能自飞行,几次失败啦?斯帕拉捷打退堂鼓了吗?他又提出一个猜想,书上也省略了,谁知道?出示: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它们放到夜空中。
《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4 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理清记叙顺序,把握故事梗概。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教学流程一、激情入境,引入文本1 .播放运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超声波治病,超声波勘探的几组CAI 课件,让学生体会超声波的广泛用途。
(“超声波”这个词语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通过课件的介绍,一方面让他们了解超声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课文设下悬念。
)2 .你们知道超声波是怎样被发现的吗?它缘于一位科学家的`夜间实验。
3 .出示课题:《夜晚的实验》。
二、扣题生疑,走近文本1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此课题信息储藏量大,学生可能会提很多问题。
如:谁做实验?为什么在夜晚做实验?怎样做实验?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它与超声波有何联系?等等。
教师要及时梳理问题。
)2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要善于从这里发现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才是有目的的读,才会提高读的效率。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吧!(“学贵有疑”。
引导学生由课题生发开去,进行质疑问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愤”“悱”的状态,激发了读书的欲望,也培养了自读能力。
)三、扫除障碍,走进文本1 .自由朗读课文。
2 .学习生字,检查认读,读准后再写写。
3 .轮读课文,检查自读。
4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的问题。
5 .交流:你读懂了哪些问题?把你在文中找到的依据读一读。
( 通过交流,让学生解决“谁做实验”“做了什么实验”“为何在夜间实验”等几个浅显的问题。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读中探疑。
深入文本1 .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再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1) 快速浏览课文,将写斯帕拉捷实验过程的几段标出来。
(2) 默读2 ——6 自然段,填写表格。
实验次序怎样试验实验结果第一次蒙住眼睛仍能自由飞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实验结论:(3) 比较4 次实验,讨论:斯帕拉捷为何对第一次实验的结果感到如此惊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人们利用来为飞机、轮船,以及寻找地下的,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和军事领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造福。
【探究案】(20分钟)
探究一
为什么斯帕拉捷对蝙蝠感兴趣?我想散步的人不会是他一个人吧?
课题: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1分钟)
【学习目标】(1分钟)
1、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关键词语,感悟课文的语言材料。
2、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预习案】(10分钟)
【预习自测】(9分钟)得分_________
口头填空。
1、《夜晚的实验》一文,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夜间实验,了解了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是靠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训练案】(3分钟)
练习册、绩优学案12课
【教(学)后反思】
探究二
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
【拓展提升】(4分钟)
蝙蝠在夜间飞行不是靠眼睛看的,而是靠耳朵和发音器官飞行的。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一种尖叫声,这是一种超声波信号,是人类无法听到的,因为它的音频很高。这些超声波的信号若在飞行路线上碰到其他物体,就会立刻反射回来,在接收到返回的信息之后,蝙蝠于振翅之间就完成了听、看、计算与绕开障碍物的全部过程。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回声定位。人类根据蝙蝠飞行识物的原理,制造出了雷达。但蝙蝠身上“仪器”的精确度比雷达要高得多。
【检测案】(10分钟)得分_________
1.斯帕拉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后进行了次实验,分别是:,最终他得出结论:
2.敏捷敏锐
(1)这些小精灵可能长着一双Fra bibliotek别()的眼睛。
(2)几只蝙蝠轻盈()地来回飞翔。
3.本文通过蝙蝠的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还知道哪些仿生学的例子?
课堂小结(1分钟)
科学家前仆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现在更应该努力学习,从平常的小事中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勤于钻研,将来投身到科学研究中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