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第七章自主复习教学案
《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课程目标1.复习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听说等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课程内容1. 课堂导入•通过观看一段动画视频介绍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课文复习•回顾第七单元的课文,让学生依次朗读,并找出生僻字、词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分组让学生表演课文,通过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利用PPT或写字板教学工具,进行板书讲解,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3. 词语造句•老师给出一些关键词汇,要求学生用这些词汇造句,并进行语法分析,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应用。
4. 知识小常识•教师为学生讲解一些字词的用法和解释,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
•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历史,促进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探索。
5. 语文小游戏•利用语文小游戏进行知识巩固和运用,例如词语连连看、字谜、填空等。
三、教学方法1.视频导入:通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导入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听说读写:多角度和多方面进行语文知识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3.分组表演:通过小组合作和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4.多媒体教学:利用写字板、PPT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5.游戏教学:通过语文小游戏进行知识巩固和运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听讲、参与、合作、表演等,评分项均为10分,总分为40分。
2.作业完成情况:手写作业、阅读作业、课后练习,评分项均为10分,总分为30分。
3.考试成绩:本单元测试成绩占评分总分的30分。
五、教学建议1.强化语文练习:丰富语文阅读,增强写作能力;每周进行听写和朗读,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2.视频导入: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观看与本单元有关的故事、历史、文化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七单元复习课》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复习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复习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 1. 回顾第七单元所学的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巩固复习第七单元的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在复习课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师生问候,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氛围。
2.向学生简单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让学生能够有所准备,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 复习课文1.学生轮流朗读第七单元中的各个课文,齐声朗读,并让有表现欲望的学生进行表演。
2.提问学生,复习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
3.分组对课文进行朗读和复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语言游戏1.教师采用游戏方式,进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2.让学生模拟旅游情景,自由说英语和汉语,并互相进行配合。
3.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课外阅读推荐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情况,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体验。
2.学生展示各自手中喜欢的图书,推荐阅读体验。
3.提供推荐书目,让家长和学生在家中进行一定量的阅读。
四、教学结论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巩固了学生的课文内容,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语言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五、作业要求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关的习作作业。
2.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篇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写作,也可以按照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题目进行创作和写作。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复巩固学生对第七单元的研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复第七单元的课文内容。
2. 总结和应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准备1. 第七单元的教材和课文。
2. 复课的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1. 晨间活动(5分钟)- 让学生分享最近看过的一本书,简单介绍书中的故事内容。
2. 复课文(15分钟)- 教师出示第七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
- 学生们可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3. 词语研究(15分钟)- 教师呈现第七单元中的生词和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 学生们进行词语操练,互相编写句子并进行交流。
4. 阅读理解(20分钟)- 教师出示一篇与第七单元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 学生们可以自由讨论答案,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创作活动(20分钟)- 学生们分组进行创作活动,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编写一个新的故事情节。
- 学生们可以通过绘画、演讲或书写等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
6.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第七单元的重点内容和所学知识。
- 学生们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总结,并与同学们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次复习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有效地巩固了学生对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们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展示了较好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通过总结归纳的活动,学生们对所学知识做到了系统化整理,有助于知识的长期记忆和应用。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及时给予了学生们反馈和指导,促使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教学效果较好,但在时间控制上还需进一步优化。
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复习第七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单词、词语、课文内容等。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3.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第七单元的重点知识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1.复习第七单元的主要课文内容。
2.复习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词语。
3.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课文内容1.复习课文内容,让学生逐段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步:复习重点词汇和词语1.给学生出示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词语,让学生读音、记忆和理解。
2.练习造句,运用这些词汇和词语进行造句练习。
第三步:听说训练1.播放相关录音,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或相关知识点。
第四步:阅读训练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2.给学生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第五步:写作训练1.让学生完成相关写作练习,包括填空、作文等。
2.检查学生的写作,纠正错误并加以指导。
五、教学反思1.回顾本次复习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程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2.布置相关阅读、写作等方面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为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够回顾第七单元所学的课文内容,包括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能够通过复习巩固能够背诵课文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课文为基础进行写作练习。
二、教学重点•复习第七单元所学课文内容。
•重点强化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加深印象。
三、教学内容1.回顾第七单元课文《我的猫咪》内容,进行互动问答。
2.复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小姐”、“跑动的小狗”、“奶奶”等。
3.分组让学生互相朗读课文,检查语音语调。
4.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口头复述,培养他们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
四、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通过观看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词语梳理:让学生分组,通过合作梳理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搭配使用进行造句练习。
3.句型强化:教师强化课文中的重点句型,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练习写作: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作文练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5.作业布置:布置口头朗读课文和写作作业,以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要点•对课文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回顾。
•强化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复习课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顾第七单元的课文内容,提高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系统的复习与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为本次复习课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在复习第七单元课文时有所帮助,引导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点,提升语文素养。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 2023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同步知识梳理】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构成的,分子间有;分子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 力和___ __力。
2、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带电体能够吸引物体,摩擦起电现象证明了电子的普遍存在,从而揭示了。
3、我们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因此原子呈电中性。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带电,失去电子带电。
5、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电子带电,质子带电,中子电。
6、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达1000亿个,宇宙是个有的天体结构系统。
7、在宇宙尺寸中,米和千米都是非常小的单位,使用米作单位记录和运算都不方便,所以用作为单位比较方便(1 l.y.=9.461×1015m)。
而在很小的原子内部,原子直径为10-10m的数量级,同样也不方便,所以用作为单位较方便。
8、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温度则(上升/下降/不变)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
___ __ 现象证明了宇宙在膨胀。
【精题精练精讲】例题1:下列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C、卫生球放在箱里,过几天整个箱子充满了樟脑味D、把一块方糖投入一杯开水中,隔一会整杯水变甜了例题2:有A、B、C三个轻小物体,为判断三个物体带电情况,将三个物体分别互相靠近,发现AB间吸引,BC间排斥,AC间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带异种电荷 B.B、C带同种电荷C.A、C带异种电荷 D.A、B、C均带电例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例题4: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______,为使实验观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_的玻璃管(ρ酒精= 0.8×103kg/m3)。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巩固第七单元所学字词,能正确书写、朗读。
-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
-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字词复习- 复习第七单元所学字词,包括生字、词语、成语等。
- 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课文内容复习- 复习第七单元课文,包括《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等。
-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阅读与表达-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图片、故事等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字词复习- 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认读、书写。
- 教师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文内容复习-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阅读与表达- 教师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 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内容,准备汇报。
5. 总结与评价-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学习情况等。
- 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2. 结果评价- 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通过汇报、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五、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巩固第七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主复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第七单元的生字词,巩固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2. 课文内容:回顾第七单元的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3. 语文园地:巩固语文园地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第七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七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自主复习第七单元的生字词、课文内容和语文园地,巩固所学知识。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展示:邀请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第七单元复习课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第七单元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作业: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制定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巩固第七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复习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诗歌、词语、句子、全文,理解诗歌中的寓意,体会词语的美感,掌握句子结构。
2.能正确朗读古诗文、优美词句,培养语感和音韵感。
3.能活学活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阅读和写作中。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理解一首古诗的主旨和寓意。
2.能正确写出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理解其意思。
三、教学难点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中的意思。
2.能正确运用古诗中所学的句子结构。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唐诗三百首》2.音频资源:古诗朗诵音频五、教学过程1. 学前准备•教师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词语,句子和全文。
2.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看古诗朗诵视频,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3. 讲解重点知识•结合诗歌的背景介绍,讲解诗中的含义和寓意。
•分析词句的音韵美感,并让学生模仿朗读优美词句。
4. 课堂练习•分组让学生练习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让学生归纳古诗中的重要句子,理解句子结构及含义。
5. 巩固提高•让学生自主朗读全文,进行感悟体会与讨论。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手抄重要诗句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诗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体会到语言之美,进一步培养了阅读和表达能力。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虽然涉及课文内容深度,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方案,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创新。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第七单元所学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2.能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3.能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理解并表达课文内容。
4.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复习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和学生表达。
3. 通过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难点: 1. 一些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故事情节的把握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一年级上册》2.复习教案PPT3.小黑板、粉笔4.学生课桌上的语文练习册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生字词1.让学生互相书写生字词,检查学生的书写正确性。
2.随机呼唤学生读一些出来,鼓励学生多读几遍,加深记忆。
第二步:课文内容复述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小猫钓鱼》,监测学生的理解程度。
2.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组展示自己的复述结果。
第三步:课文朗读和表演1.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可以分角色表演。
2.定期停顿让学生逐句朗读故事,确保学生掌握篇章的基本语音语调。
第四步:语文练习册完成1.让学生打开语文练习册,完成与本单元相关的习题。
2.检查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并进行讲解。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第七单元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表现出的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
接下来,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加强积累生字词,并且多加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要点的重点、难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第七单元的重点知识。
2.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书写。
3.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1.复习第七单元中重点词语和句式。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主题。
三、教学内容
1. 复习课文内容
•复习文言文课文的诵读和理解。
2. 复习重点知识
•复习生字词语:(这里列举第七单元的生字词语)
•复习句式结构:(这里列举第七单元的重点句式)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阶段
1.让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加深对内容的印象。
2.学生自愿回答课文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 能力训练阶段
1.教师布置阅读小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短文,并回答问题。
2.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答案,加深理解。
3. 书写训练阶段
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小作文,要求使用第七单元中的词语和句式。
2.学生作品可以在班级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五、教学评价
1.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
2.学生的作文作品可以进行集体评审,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肯定。
六、教学反思
1.教师应注意在复习课中平衡知识点的讲解和学生活动的安排。
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希朥对教师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第七单元
复习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理解,恰当运用。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及包含的道理。
3、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学习的主人。
4、背诵古今贤文及关于读书的名言。
5、说话练习,推荐一本书。
6、作文。
语文书中的故事。
复习时间:1、21到考试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字词
1、强调易错的字:耸、瞬、鉴、徘徊。
2、多音字:
为有、兴许、相差、着迷、
二、检查字词
第二课时
复习课文:
1、默写两首古诗,弄清诗句的意思。
理解诗中含着的道理。
在默写一首陆游、朱熹的诗。
2、知识是,也是。
问常常是,是,
是。
文中讲了伟大的天文学家的事例是要告诉我们。
讲北宋大科学家的事例是要告诉我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勤学好问的名人有,名言有。
3、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使你懂得了的知识。
你还知
道是大自然的文字。
怎么样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谚语。
4、煮书的意思是。
怎么样煮书。
5、背诵有关读书的名言,默写古今贤文。
三、说话练习。
你想向同学推荐这本书,作者是,主人翁是,主要内容
是。
推荐的原因
是。
四、作文。
写语文书中的故事。
重点指导学生扣住中心写作。
第三课时
做巩固复习。
七章复习教案新部编本
1、质量是50千克的人重力是多少?到了月球上质量是多少?重力怎么变化?
2、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测量结果怎么变?
四、拓展延伸:
题组强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见学案习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பைடு நூலகம்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寿阳县物理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七章复习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
复备时间
主备人
白福维
主备人单位
寿阳二中
复备人
三维目标
1.知道力和力的单位2.理解力的三要素3.理解力的作用效果.4知道重力、弹力以及它们的方向,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2、理解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3、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自学指导二: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弹力的方向是怎样?
5、什么是重力?重力与质量是什么关系?
6、重力的方向是怎样?重心是指?
二、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物体质量的关(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据记录表格:
钩码个数
1
2
3
4
钩码质量m/kg
0.05
钩码重力G/N
(3)用描点法作出图7.3-3的图象,并在组内交流。
(4)通过计算和作图,我们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为___________。其中g=9.8N/㎏表示。
苏科初中数学七下-第七章自主复习教学案201245
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自主复习教学案)专题一 直线平行的条件与性质** 探索直线平行的图 形 文字表述 符号表达条件1 , . , .条件2 , . , . 条件3 , . , .练习:1.如图,填空: (1)∵∠1= ,∴AD ∥BE ;理由是: . (2)∵∠1=∠2, ∴ ∥ ;理由是: .(3)∵∠2+∠B =180°, ∴ ∥ ; ∵∠2+ =180°, ∴AB ∥DE .理由都是: .2.如图,∠1=130°,∠D =50°.AB 与DE 平行吗?为什么?(用至少2种方法)3.如图,∠BAC 、∠A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当∠1与∠2满足怎样的关系时,AB ∥CD ?请说明理由.b ac432112DC E BA 1FA BDE C21E A BCD** 探索直线平行的图 形 文字表述 符号表达性质1 , . , .性质2 , . , . 性质3 , . , .练习:1.如图,填空:已知BD 平分∠ABC ,ED ∥BC ,∠1=20°.∵BD 平分∠ABC ,∴ =∠1=20°, 又∵ED ∥BC ,∴∠2= = °.理由是: .又由BD 平分∠ABC ,可知∠ABC = = °.又∵ED ∥BC ,∴∠3= = °.理由是: .2.如图,AD 平分∠BAE ,∠1=∠2,∠3=110°,求∠4、∠E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4312E ABCD3.如图,∠BAC 、∠A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当AB ∥CD 时, ∠1与∠2满足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b ac4321312E DB C A 联系后面的知识,我们直接可得: ∠3=∠1+∠2; 理由是: . 21EA B C DABCDO 专题二 图形的平移** 图形的定义 要描述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的平移,应说清楚:平移的⎩⎨⎧.;______________平移的性质 ⎩⎨⎧.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如图,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②中所示的位置,与三角形乙拼成一个矩形,平移的方法是:先再 .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都在格点上,O 为AD 边的中点,若把四边形ABCD 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试解决下列问题: (1)画出四边形ABCD 平移后的图形四边形A ′B ′C ′D ′; (2)在四边形A′B ′C ′D ′上标出点O 的对应点O ’;(3)四边形A′B ′C ′D ′ 的面积= .3.如图,把直角梯形ABCD 沿射线AB 的方向平移到直角梯形EFGH 的位置.已知BC =12,CD =10,CI =2, HI =7.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参考《补充习题》第6页 第5题的方法)图②甲乙图①甲乙 F I GHC D ABE专题三 认识三角形(一)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根据事实.. , 得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即,在△ABC 中, .练习:1.小明计算“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分别为3、6,求其周长.”的结果是“12或15”.他的结果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你给出正确的结果.2.按要求画图:(标上相应的字母.......) (作3条角平分线) (作3条中线) (作3条高线)B CAB CAB CA3.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点E 是AC 中点,AF ⊥BC ,垂足为F ,AD 、AF 分别交BE 于G 、H .填空:(1)若∠BAC =72°,则∠BAD = °; (2)若BC =6,AF =4,则=∆ABC S ;=∆ABE S ;(3)点G 是AD 的中点吗? ; 点H 是AF 的中点吗? .(填“是”或“不是”) 4.(1)请你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2部分;(图①) (2)请你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4部分;(图②) (3)请你把一个四边形用一条线段.....分成面积相等的2部分;(图③) B C AB C AB CAD图① 图② 图③a b cBCAH GE D BCA FA 2A 3A 4A 5A nA 1专题四 认识三角形(二)基本结论我们从“三角形的内角和= ”出发,可以通过把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的方法,例如:如图,n 边形可以被分成 个三角形, 从而得到n 边形的内角和= .练习:1.由“n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知:当n 边形的边数增加1时,它的内角和 ;当n 边形的边数减少1时,它的内角和 ;而它的外角和 .2.如图,设X °=∠A +∠B +∠C +∠D +∠E .填空:ABCDEABCDE ABCDEX °= ; X °= ; X °= .3.如图,在△ABC 中,(1)如果∠BAC =80°,∠CBA =40°,AE 、BD 分别平分∠BAC 、∠CBA .那么∠C = ,∠ADE = ,∠AEB = ; (2)如果∠C =n °,那么∠BAC +∠CBA = ,于是∠AEB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4.(仿照第3题(2)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在△ABC 中,(1)如图①,AO 、BO 分别平分∠ABE 、∠BAF ,∠C =n °.则∠O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②,AO 、CO 分别平分∠BAF 、∠BCA ,∠C =n °.则∠O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D E B A C OB AC E F OB AC F(图①)(图②)。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中心发言人:课题:第七单元复习第 1 、2 课时总计第节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词,巩固字音、掌握字形,写好要求会写得字。
2、熟读本单元课文,理解掌握主要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背诵。
3、能根据课文,仿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1、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并完成填空。
2、熟读课文,积累诗句及好词佳句,并能根据课文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温故而知新,又到了我们复习的时候了,今天我们来一起复习第七单元。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复习的用处和这节课复习的内容。
二、复习会写的字才、明、同、学、自、己、衣、白、的、又、和要求:1、会写笔顺,知道每一笔是什么,这个字有几笔。
例如:“衣”的笔顺是,第五笔是(),这个字共有()笔。
2、每个字最少用学过的字组两个词。
三、复习会认字睡、那、海、真、老、师、吗、同、什、、才、亮、时、候、觉、得、自、己、很、穿、衣、服、快、蓝、又、笑、着、和、贝、娃、挂、活、金、哥、姐、弟、叔、爷。
要求:1、会按结构归类;2、知道字的偏旁;3、会比较并会组词。
才(才子)(天才)竹(竹子)(竹叶)明(明白)(明天)的(是的)(好的)同(同学)(不同)又(又一次)学(自学)(学习)(学生)和(和好)(和平)自(自己)(自立)衣(大衣)(上衣)(雨衣)白(白天)(明白)(白马)四、新偏旁目字旁、双人旁、京字头、竖心旁、禾木旁。
五、词语积累1、叠词;蓝蓝的、小小的、黄黄的2、ABAB:粉红粉红、雪白雪白、乌黑乌黑、火红火红、金黄金黄3、又宽又远、又长又软、4、彩色的、金色的、快活的。
5、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伯伯、叔叔、爷爷、奶奶6、积累女字旁、日字旁的字,并了解女字旁和日字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
7、含有相似笔画的字放在一起,能做出比较并能把这些字写对,如:了与才的相似笔画是弯钩和竖钩。
(写出含有某个笔画的字,如:写出含有弯钩的字:了、子)8、背诵八字成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第7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精选
第7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第7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精选复习一单元的知识,学生已学过,如果重复过去,学生没有新的收获,只会感到厌倦;如果出一些习题,让学生机械重复的训练,收效甚微。
如何让学生整合头脑中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如何提高复习课的含金量,让学生得到更多?从而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螺旋上升,更高更新的复习效果呢?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是这样考虑的: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复习,自定目标。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尊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允许差异。
学生对哪些知识已掌握了,对哪些知识还有疑问,哪里学习中最觉得困难,他们最有发言权。
于是,我告诉学生第7单元的复习,我们要开展一次复习竞赛。
竞赛的习题由同学们自己来出,竞赛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来定。
学生一听,来了兴致。
接下来,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全面复习,并找出学习后尚存在的问题,分词语、句子、课文内容三大块列举出来。
在第一轮自主复习的基础上,我们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课文内容组、词语组、句子组,三个组根据自己板块的特点,自己制定本次单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2、以训练点为重点,适当拓展,延伸目标。
在出题时,老师要求每个小组,以本单元词语、句子、课文内容的训练点为重点,来设计问题。
第7单元中,词语的训练点是: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训练点:主要是修改病句;课文内容训练点是:如何通过内容来体会思想。
在抓住重点训练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层层递进,适当拓展延伸。
在每一个板块中,都有三个层次:基础题、综合题、拓展题,来满足各个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要求。
如:在词语复习题中,学生们找出了平时易读错的字让大家判断,选择正确的读音;找出易写错的成语进行改正错别字的`训练,并结合进行词语感情色彩的分类,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每个组写出平时积累到的褒义、贬义的成语,促使学生的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3、以竞赛为形式,激发兴趣,达成目标。
三个小组,三个板块,展开复习竞赛,这样,每个小组要参与完成其他小组的练习,每个人必须对本单元课文内容、词语、句子这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才能争取本小组的胜利;另外,每个小组所出的题,也是竞赛的一部分,因此,在出题过程中,每位组员都献计献策,各抒已见,力争自己小组能出一套高水准的习题,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复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自主复习教学案)
专题一 直线平行的条件与性质
7.1 探索直线平行的
图 形 文字表述 符号表达
条件1 , . , .
条件2 , . , . 条件3 , . , .
练习:
1.如图,填空: (1)∵∠1= ,
∴AD ∥BE ;
理由是: . (2)∵∠1=∠2,
∴ ∥ ;
理由是: . (3)∵∠2+∠B =180°,
∴ ∥ ;
∵∠2+ =180°, ∴AB ∥DE .
理由都是: .
2.如图,∠1=130°,∠D =50°.AB 与DE 平行吗?为什么?
(用至少2种方法)
3.如图,∠BAC 、∠A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当∠1与∠2满足怎样的关系时,AB ∥CD ?请说明理由.
7.2 探索直线平行的
图 形 文字表述 符号表达
性质1 , . , .
性质2 , . , .
c
432
1
12
E
B
A
1F
A E
C 2
1
E
B
D
c
432
1
性质3 , . , .
练习:
1.如图,填空:已知BD 平分∠ABC ,ED ∥BC ,∠1=20°. ∵BD 平分∠ABC , ∴ =∠1=20°, 又∵ED ∥BC , ∴∠2= = °.
理由是: . 又由BD 平分∠ABC ,
ABC = = °. 又∵ED ∥BC ,
∴∠3= = °.
理由是: .
2.如图,AD 平分∠BAE ,∠1=∠2,∠3=110°,求∠4、∠E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4
3
1
2
A
B
D
3.如图,∠BAC 、∠A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当AB ∥CD 时, ∠1与∠2满足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专题二 图形的平移
7.3 图形的
定义 要描述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的平移,应说清楚:平移的⎩
⎨⎧.;
______________
平移的性质 ⎩⎨⎧.
图形经过平移,连接
;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练习:
1.如图,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②中所示的位置,与三角形乙拼
成一个矩形,
平移的方法是:先
3
1
2
E
D
B
C
联系后面的知识,我们直接可得: ∠3=∠1+∠2;
理由是: .
2
1
E
B
D
甲
乙
甲 乙
A
B
C
D
O 再 .
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都在格
点上,O 为AD 边的中点,若把四边形ABCD 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试解决下列问题: (1)画出四边形ABCD 平移后
的图形四边形A ′B ′C ′D ′; (2)在四边形A′B ′C ′D ′上标出
点O 的对应点O ’;
(3)四边形A′B ′C ′D ′ 的面积= .
3.如图,把直角梯形ABCD 沿射线AB 的方向平移到直角梯形EFGH 的位置.已知BC =12,CD =10,CI =2, HI =7.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可以参考《补充习题》第6页 第5题的方法)
专题三 认识三角形(一)
基本概念
我们可以根据事实.. , 得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即,在△ABC 中, .
练习: 1.小明计算“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分别为3、6,求其周长.”的结果是“12或15”.他的结果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你给出正确的结果.
2.按要求画图:(标上相应的字母.......
) (作3条角平分线) (作3条中线) (作3条高线)
B C
A
A
B C
I G
H
A
B
E
a b c
B
C
A
2
A A 4
A 5
A n
A 1
3.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点E 是AC 中点,AF ⊥BC ,
垂足为F ,AD 、AF 分别交BE 于G 、H .填空:
(1)若∠BAC =72°,则∠BAD = °; (2)若BC =6,AF =4,则=∆ABC S ;
=∆ABE S ;
(3)点G 是AD 的中点吗? ; 点H 是AF 的中点吗? .(填“是”或“不是”) 4.(1)请你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2部分;(图①) (2)请你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4部分;(图②) (3)请你把一个四边形用一条线段.....
分成面积相等的2部分;(图③) B C A
B C A
B C
A
D
图① 图② 图③
专题四 认识三角形(二)
基本结论
我们从“三角形的内角和= ”出发,可以通过把多
边形“分割”成若
干个三角形的方法,例如:如图,n 边形可以被分成 个三角形,
从而得到
n 边形的内角和= .
练习:
1.由“n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知:当n 边形的边数增加1时,它的内角和 ;当n 边形的边数减少1时,它的内角和 ;而它的外角和 . 2.如图,设X °=∠A +∠B +∠C +∠D +∠E .填空:
A
B
E
A
B
E
A
B
E
X °= ; X °= ; X °= .
3.如图,在△ABC 中,
(1)如果∠BAC =80°,∠CBA =40°,AE 、BD 分别平分∠BAC 、∠CBA . 那么∠C = ,∠ADE = ,∠AEB = ;
(2)如果∠C =n °,那么∠BAC +∠CBA = , 于是∠AEB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2)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在△ABC 中,
(1)如图①,AO 、BO 分别平分∠ABE 、∠BAF ,∠C =n °.
则∠O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H G
E C
A D E
A C
(2)如图②,AO、CO分别平分∠BAF、∠BCA,∠C=n°.则∠O=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图①)(图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