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复习知识点: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表明五四运 动是由巴黎 和会上山东 探究主题 ——五 四 运 动 彰 显 新 的 时 代 潮问 流题 引 发 的 。
[史料一] 沪 埠 自 青 岛 问 题 发 生 后 ,学 生 二 万 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 开 会 演 说 , 发 布 传 单 , 纷 扰 业 已„„ 多日 本日因
(2) 过程:1926 年 开 始 北 伐 , 歼 灭 了 吴 佩 孚 、 孙 传 芳 的 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 江 流 域 ;1 9 2 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 迁往武汉。
分
点
突
破
高
考
研
究
课时跟踪检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结 束
3.国 民 革 命 失 败
(1) 原因:
①帝 国 主 义 干 涉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结 束
三 、 国 民 革 命 运( 动 1 9 2~ 4 1927年)
1.国 共 合 作
(1) 背景:
①中 国 共 产 党 认 识 到 要 战 胜 强 大 的 敌 人 必 须 革建 命立 统 一战线 。
②1923 年 , 中 共 三 大 确 定 了 与 中 国 国 民 党 合 作 的 方 针 。
分 点 突 破 高 考 研 究 课时跟踪检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结 束
[史料二]
图片体现了五四运 动的革命性、爱国 性与彻底性。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 史 料反 映 出 五 四 运动中形成了 “一 批 倾 向 俄 国 、 倾 向 社 会 主
[ 史料三]
运动促进了马克 义的先进分子 ”, 他 们 “渐 知 工 人 阶 级 势 力 思主义在中国的 比学生力量大了 ”, 开 始 “实 行 和 工 人 阶 级 传播, 并开始同工 接 触 而 做 工 人 运 动” 了 。 人运动相结合。 — —《 中 共 党 史 资 料 选 编 》
高三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5、五四运动的特点 1.革命性、彻底性 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革命 斗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2.群众性 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3.爱国性 维护山东主权、青岛主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4.时代标志性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为什么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 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 在一起。 (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 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 新社会。
中国近代前期各阶级救国方案有哪些?教训是什么? 阶级
地主 阶级
运动
林、魏
方案(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教训(说明 什么?)
维护清朝封 建统治
洋务运 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自强、求富)
中国近代前期各阶级救国方案有哪些?教训是什么?
阶级 运动 太平天 国 农民 阶级 义和团 方案(主张)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扶清灭洋” 教训(说明 什么?) 农民阶级受 阶级和时代 的局限,不 能领导中国 革命取得胜 利
二、从幼稚走向成熟(十年对峙时期)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是怎样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 1、武装对抗国民党——南昌起义 2、开展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 (1)八七会议 (2)秋收起义 (3)根据地建设 (4)理论总结: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开展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
(1)八七会议 1)召开 2)内容
1927年8月7月 汉口
新民主主义革命线索 兴起
1919年 五四运动
高三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知识点梳理
[键入文字]
高三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知识点梳理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
以下是历史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加油,历史网一直陪伴您。
考点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阶段:
前期(6 月5 日以前)
后期(6 月5 日以后)
运动中心
北京
上海
斗争主力
学生
工人
斗争形式
示威游行
罢工、罢课、罢市
3、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
1。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1)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其中以新三民主 义为主导。 (2)原因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 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革 命的主要动力。
②由于有共同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国共两党合作, 共同领导革命。 ③新三民主义不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代表着广 大工人、农民的利益。 ④中共力量较弱、国民党力量较强。
区别概念
“左”倾与右倾: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
让,落后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 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超越了历史发展的客观条 件。两者都有危害性,“左”倾错误之危害性更大。
拓展提升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标志?
(1)这次会议集中解决军事问题、组织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既 从军事、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又避免了党内分裂, 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充分说明了中国 共产党已从幼稚走向成熟。 (2)遵义会议是在共产国际没有参与的情况下召开的,中共独立 自主地解决了自己的组织、 路线问题, 而且处理得正确、 妥善。 所以说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材料 2: 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国民党已不能照旧不变地统 治下去,因而全国人民和国民党中的爱国分子,又有两党合 作的迫切要求。因此,重新整顿三民主义的精神,在对外争 取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对内实现民主自由的民权主义和增 进人民幸福的民生主义之下,两党重新合作,并领导人民坚 决地实行起来,是完全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要求,而应为 每一个共产党员所明白认识的。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 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 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
(3)意义:反帝反封建的 工农运动 蓬勃开展,推动了国民革命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1.五四运动爆发后,直系军阀吴佩孚发给大总统徐世昌通电:“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如必言直言者有罪,讲演者被逮捕,则是扬汤止沸,势必全国骚然!”这说明吴佩孚()A.同情学生并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B.表面上支持实质上主张镇压学生C.借机对北洋政府施压以争权夺利D.冒充爱国欺骗舆论企图统治中国【解析】据材料“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和“如必言直言者有罪,讲演者被逮捕,则是扬汤止沸,势必全国骚然”可见吴佩孚同情学生并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故A项正确。
【答案】A2.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
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
”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
”这说明()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答案】B3.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
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
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解析】依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可知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思想文化的传播,故C项正确。
【答案】C4.20世纪20年代,某文章宣称:“中国劳动团体为反抗资本家资本主义而战,就是为保全中国独立而战。
”该文呼吁()A.支持五四爱国运动B.建立无产阶级政党C.进行国民革命D.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B5.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中共一大(1921年) 中共二大(1922年)中国社会性质未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目标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力量工人、农民和士兵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解析】中共一大的革命目标和革命对象都是脱离中国国情的,中共二大正确认识了中国的国情和社会性质,确定革命目标为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故C项正确;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1935年遵义会议,故A项错误;摆脱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的标志是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故B项错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在大革命失败(1927年)后探索的,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专题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高频考点解读】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①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结果及意义;②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③国共第一次合作;④北伐战争。
2.新民主主义革命(1937年之前):①武装起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③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热点题型】题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例1、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提分秘籍】1.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表现(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
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政治前提和保障。
(2)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迈进指明了方向。
(3)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的全新变化——彻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3.国民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影响(1)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复习讲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_含答案
【⼈教版】2020⾼考历史复习讲义:新民主主义⾰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年对峙_含答案新民主主义⾰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年对峙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起学习新民主主义⾰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年对峙。
⾸先我们学习新民主主义⾰命的崛起,这⾥边涉及到同学们不太熟悉的概念,那就是什么是新民主主义⾰命,简单地说在中国,完成反封建任务的,我们把它称为民主⾰命。
在世界各地完成反封建任务的都是资产阶级⾰命,按着⽑泽东同志的理论,由⽆产阶级领导中国⼈们完成反封建任务的就是新民主主义⾰命。
下⾯咱们共同学习本课内容。
【重点难点】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的历史意义国共第⼀次合作的重要成果国共⼗年对峙时期中共的⾰命道路的探索即⼯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知识梳理】新民主主义⾰命的崛起⼀、新民主主义⾰命的开端——五四运动1.导⽕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第⼀阶段:爆发:1919年5⽉4⽇;⼝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中⼼:北京;主⼒:青年学⽣。
第⼆阶段:时间:从6⽉5⽇起;中⼼:上海;主⼒:⼯⼈阶级。
3.结果释放被捕学⽣;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性质:彻底、不妥协——反帝反封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中国共产党的诞⽣1.南陈北李相约建党2.中共⼀⼤召开(1921年,上海)内容:党纲;党名;⽬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产阶级专政);中⼼⼯作(组织⼯⼈阶级,领导⼯⼈运动);中央机构3.中共⼀⼤的历史意义:中国⾰命的⾯貌焕然⼀新。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 国共合作形成(1)背景:要战胜强⼤的敌⼈,必须建⽴⾰命统⼀战线;1923年,中共三⼤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2)标志:国民党⼀⼤( 1924)2.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经过:⼴州国民政府成⽴;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影响: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考点0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0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备考策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近年来反复考查了国共关系的演变、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阶段、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反攻等知识点。
题型上,选择题与主观题并重。
今后命题重点是以新材料从新的角度考查主干知识,选择题侧重微观现象的考查,主观题侧重宏观线索的考查;从具体内容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性特征、国共关系、日本侵华与中日关系都需要联系现实重点复习。
国共十年对峙,近年高考不常考,今后复习重点抓住基础知识,结合“道路自信”等热点,联系必修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必须三的“毛泽东思想”,在“通史”上下功夫。
纵向上,对近代国共关系的演变线索要加强梳理。
题型上,以选择题的训练为主。
【重要考向】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二、国共十年对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⒈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背景北洋军阀的对内独裁对外卖国,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过程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第二阶段:6月5日起。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但其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并没有完成。
)影响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影响: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到领导作用,并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样的任务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革命。
)⒉国民革命运动【图示巧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要点突破】1.五四运动的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
(3)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 章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反帝反封建 ①性质: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 _________________ 的革
命运动。
②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成为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___________________
5.国民革命失败 (1)原因 蒋介石 ①帝国主义干涉,扶植国民党右派____________ 为新的 代理人。
②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右倾错误 ③陈独秀坚持______________ ,放弃革命领导权。 (2) 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转 入低潮。
1.武装起义
②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
新。 3.国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 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国民党 合作的 ② 1923 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 _______________
方针。
共产党员 参 (2)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____________
达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 4.红军长征 左 ”倾错误,第 (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 _______ 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 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召开,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 ② 1935 年 1 月, __________ 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吴起镇 与当地红军会 ③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在 __________ 师。 红二方面军 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 ④ 1936 年 10 月, _____________ 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结束。
高三人教版历史总复习 第0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当堂)Word版含解析
第七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1.(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Ⅰ)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析:选C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联系相关重要历史事件,知道“俄国式的革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由题干中的“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可知,中国民主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C项正确;从时间信息上看,A、B项与题干的历史阶段特征不符,排除;D项的改革主张与题干观点相背,排除。
2.(2013·山东高考)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解析:选B从题干中抓住关键词时间1923年,人物陈独秀,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向俄国人学习,走俄国人的道路,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体现其新。
故选B;武装革命以往都有无法体现革命新方向,排除A。
民族革命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已经提出了,也无法体现革命之新方向,排除C,国民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
3.(2012·北京高考)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解析:选B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精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教学案
第0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革命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过程①第一阶段:从1919年5月4日开始,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
②第二阶段:从6月5日起,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①性质: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①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准备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①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央机构为中央局,总书记为陈独秀。
②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1)背景①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2)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国民党一大。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4.北伐战争(1)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2)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5.国民革命失败(1)原因①帝国主义干涉,扶植国民党右派蒋介石为新的代理人。
②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③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高考目标定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①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②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③国共合作④北伐战争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1937年之前)新民主主义革命(1937年之前)①南昌起义②八七会议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④红军长征⑤遵义会议【基础知识梳理】一、五四运动1、背景(1)政治:北洋军阀政府对内独裁专制,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国内阶级矛盾加深。
(根本原因)(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3)思想: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思想的解放。
(4)导火线:1918年的战胜国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做出了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
3、高潮:上海的“三罢”斗争。
4、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结果:初步胜利。
免除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6、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
7.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2)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3)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高中历史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_1129111016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其主旨是指五四运动()A.开启了近代中国一场思想启蒙运动B.对传统伦理观念给予了最致命打击C.成为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解析:题干中并未表现出思想启蒙的作用,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对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故C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说明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D项正确。
答案:D2.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
这些现象反映出()A.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B.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D.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解析: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不符合材料,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可见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3.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
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 A.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解析:辛亥革命推动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问题提到历史日程上来,与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相符,故B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的十年对峙1.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
这说明五四运动( ) A.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解析:选B 从人们对五四运动中学生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们同情学生的行为,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故应选B项。
2.某同学在看完一部电影后,在笔记上写下这样一段内容:“如椽巨笔写春秋,浪打南湖忆旧游。
十万红旗乘大道,一轮明月照神州。
”这部电影应该是( ) A.《建军大业》B.《建国大业》C.《建党伟业》D.《八月一日》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南湖”“一轮明月照神州”可知是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故C项正确;A、D两项为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B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如果最近一周内广州军和唐生智联合起来确实占领了长沙和长沙以北湖南全省,那么在这里、在北方将产生异常巨大的后果,这将是对吴佩孚新的沉重打击,可能使吴佩孚全军覆没。
”材料中所反映的这场战争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彻底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广州军”“吴佩孚”等信息可知是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它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故C项正确;A项是遵义会议,B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D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1927年11月后,诸如“暴动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等词语频繁在中国共产党文献中出现。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完全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B.开始看重农民革命的力量C.出现了“左”倾的错误思想D.对斗争方式有了新的认识解析:选D 根据材料时间和“割据”一词的频繁出现,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认同,故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B项开始于国民革命时期,C项在“八七会议”已经出现。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卷一)201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2018·山东卷)2018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2018·高考福建文综卷)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解析】“打倒偶像”指五四运动猛烈抨击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启蒙”指大力传播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D项的说法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都无从体现。
【答案】 D【随堂巩固】1.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解析:C 该事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针对社会国家黑暗局面而采取的行动,二是人民直接参与制裁导致社会国家黑暗局面者。
五四运动就是人民广泛参与、制裁卖国贼的运动,与材料描述的特点一致。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均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据《每周评论》()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
XX高三历史考试复习学习要点资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
XX高三历史复习资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XX高三历史复习资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遭遇的两次严重挫折的认识。
1.两次挫折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挫折原因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原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由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取得统治地位,毛泽东被剥夺了领导权,第五次反“围剿”指挥失误,被迫进行长征。
3.挽救措施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最后走出一条正确的工农武装割据之路。
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从军事上、组织上纠正“左”倾错误,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4.深刻教训和启示: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那种脱离实际,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或者只凭主观热情而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左”,也要反“右”。
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2.不同点领导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革命目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革命结果: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没有成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社会主义革命作了必要的准备。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考点二
国共十年对峙
1.南昌起义 (1)背景: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里,认识到 掌握军队 (2)经过:1927 年 8 月 1 日, 周恩来 、贺龙等在南昌起义。 (3)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第一枪。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 人民军队 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 始。 的重要性。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 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 是反帝反封建。
三、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条件 (1)主观: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 质。 (2)客观:共产国际给予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指导。
史料二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提示:补课:第一次历史巨变指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 起点:第二次历史巨变指的是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五 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1)八七会议 ①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②意义:给处于思想紊乱、 组织涣散 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秋收起义 ①经过:1927 年 9 月, 毛泽东 领导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 ②结果: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2.时间、地点 1922 年 7 月,上海。 3.主要内容 (1)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2)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确认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4.意义 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 明了方向。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目录 CONT高E中N历T史S 高考冲刺总复习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题点冲关 提能演练 4 课时训练 规范提升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 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①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 北京 。 ②第二阶段: 工人 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史料 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开始同工人
三 运动相结合。这种先进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和阶级基础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1.依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动的基本特点,并指出这场运动 体现了一种怎样的革命精神。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特点:革命性,反帝反封建;群众性,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爱国性, 维护主权、反对侵略。成功性,斗争目标基本实现。 精神:爱国主义。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考点二 国共十年对峙
1.南昌起义 (1)背景: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里,认识到 掌握军队 (2)经过:1927 年 8 月 1 日, 周恩来 、贺龙等在南昌起义。
的重要性。
(3)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第一枪。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 人民军队 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
群众基础
失败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破坏;主观上,革 命领导者的软弱妥协或错误方针导致失败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五、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1.特点 (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2)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 义占主导地位。 (4)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史料
史料信息
史料信息“沪埠自青岛问题”表明五四运动是由巴
史料 一
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引发的。由学生罢课引发“南市一 律罢闭”“罢工之事”体现了群众性、联合性。“人 心大慌”反映了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巨大
力量
史料 二
史料信息体现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性、爱国性与彻底性
史料信息“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则反映出五四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提示:补课:第一次历史巨变指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 起点:第二次历史巨变指的是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五 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3.红军长征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被迫进行 战略转移 。 (2)开始:1934 年 10 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开始长征。 (3)转折:遵义会议 ①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 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 军事指挥权 。 ②意义: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提示:分歧:以乡村为中心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城市为中心的反对走农 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分歧。 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主题一
中国革命方向的根本改变——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 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 是反帝反封建。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三、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条件 (1)主观: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 质。 (2)客观:共产国际给予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指导。
——上海交通银行 1919 年 6 月 5 日、10 日电函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史料二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史料三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 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 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史料研读] (一)
史料一 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 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 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顷刻之间,南市 一律罢闭……(10 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务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四、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的比较
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
背景
不 领导阶级 同 点 革命成果
群众基础
结果 相同
点 失败原因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民族资产阶级 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
推翻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 统治
仅依靠革命党人, 工农运动发展,有广泛的
缺乏群众基础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2.历史意义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 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 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 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4)影响 ①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 成为主力军。 ②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 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 ③五四运动成为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始。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2.“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1)八七会议 ①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②意义:给处于思想紊乱、 组织涣散 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秋收起义 ①经过:1927 年 9 月, 毛泽东 领导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 ②结果: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2.中国共产党诞生 (1)成立条件 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 工人运动 的结合。 ②在 共产国际 帮助下,李大钊、陈独秀开始进行建党活动。 (2)中共一大 ①通过了党纲,确立了党的名称为“ 中国共产党 ”。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②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无产 阶级专政 。 ③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 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3)历史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 焕然一新 。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2.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 19 世纪中期。根据史料一、三并结合所学分析,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 命性,在民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3)“工农武装割据” ①毛泽东创立 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 ②“割据”思想:将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紧密结合。 (4)根据地建设 ①军事: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国民党三次反革命“ 围剿 ”。 ②政权:1931 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 瑞金 成立。 (5)主要成果:到 1930 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 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4.国民革命的失败 (1)原因:列强支持国民党右派蒋介石。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放弃 革命领导权 。 (2)表现:1927 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国民革命 失败。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学以致用 1.有些当代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 历史巨变的起点。”你如何理解?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