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PT教学课件(第三课时正、余弦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栏目导航
12
(1)B
(2)xx≠-4kπ-43π,k∈Z
(3)x-π4+kπ≤x<π4+kπ,k∈Z
[(1)当-π4<x<0时,-1<tan x
<0,∴ta1n x≤-1;
当0<x<π4时,0<tan x<1,∴ta1n x≥1.
即当x∈-π4,0∪0,π4时,函数y=ta1n x的值域是(-∞,-1) ∪(1,+∞).
[提示] 由正切函数图象可知(1)×,(2)√,(3)×,(4)×. [答案] (1)× (2)√ (3)× (4)×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4课时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2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能画出正切函数的图象.(重点)
1.借助正切函数的图象研究问
2.掌握正切函数的性质.(重点、难点) 题,培养直观想象素养.
3.掌握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及正切曲线的 2.通过正切函数的性质的应
渐近线.(易错点)
28
栏目导航
(2)函数定义域为 xx≠kπ-π4且x≠kπ+π4,k∈Z , 关于原点对称, 又f(-x)=tan-x-π4+tan-x+π4 =-tanx+π4-tanx-π4 =-f(x), 所以函数f(x)是奇函数.
29
栏目导航
30
正切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探究问题] 1.正切函数y=tan x在其定义域内是否为增函数? 提示:不是.正切函数的图象被直线x=kπ+π2(k∈Z)隔开,所以它的 单调区间只在kπ-π2,kπ+π2(k∈Z)内,而不能说它在定义域内是增函 数.假设x1=π4,x2=54π,x1<x2,但tan x1=tan x2.
用,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栏目导航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5《三角函数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5《三角函数的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1.5节《三角函数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正弦、余弦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对正弦、余弦函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正弦、余弦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弦、余弦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三角函数的运用。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2.准备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公式。
3.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高度、角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三角函数解决这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公式,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
同时,结合实际问题案例,讲解如何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三角函数进行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选取几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巩固学生对三角函数应用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三角函数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工程、物理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第二课时正、余弦函数的周期性与奇偶性)
三角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例 2】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sin-12x+π2; (2)f(x)=lg(1-sin x)-lg(1+sin x); (3)f(x)=1+s1i+n xs-in cxos2x.
16
[思路点拨]
17
[解] (1)显然x∈R,f(x)=cos12x,
A.-12
B.12
C.-
3 2
D.
3 2
24
[思路点拨] (1)先作出选项A,B中函数的图象,化简选项C、D中函 数的解析式,再判断奇偶性、周期性.
(2)先依据f(x+π)=f(x)化简f53π;再依据f(x)是偶函数和x∈0,π2,f(x) =sin x求值.
25
(1)D (2)D [(1)y=cos|2x|是偶函数,y=|sin 2x|是偶函数,y= sinπ2+2x=cos 2x是偶函数,y=cos32π-2x=-sin 2x是奇函数,根据公 式得其最小正周期T=π.
32
[提示] (1)×.因为对任意 x,sin23π+x与 sin x 并不一定相等. (2)×.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如函数 f(x)=5 是周期函数, 就不存在最小正周期. (3)×.函数 y= sin x的定义域为{x|2kπ≤x≤2kπ+π,k∈Z},不关于 原点对称,故非奇非偶. [答案] (1)× (2)× (3)×
23
【例3】 (1)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且最小正周期是π的函数是
() A.y=cos|2x|
B.y=|sin 2x|
C.y=sinπ2+2x
D.y=cos32π-2x
(2)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f(x)的最小正
周期为π,且当x∈0,π2时,f(x)=sin x,则f53π等于( )
《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根据图象过点(0.005,311),代入U=311sin(100πt+φ),可得φ=2kπ,k∈Z. 所以U=311sin(100πt),t∈[0,+∞).
归纳小结
问题9 对于一个周期性现象,你该如何利用三角函数来刻画?在本节课中, 涉及哪些数学思想?
答案:利用三角函数刻画周期性现象,就是要找出这一现象中哪两个变量满 足“当其中一个变量增加相同的常数时,另一个变量的值重复出现”,然后通过 数学建模,求出这两个变量之间满足的三角函数关系.
s 3cos( g t ), t ∈[0,∞).
l3
(1)当l=25时,求沙漏的最大偏角(精确到0.0001rad); (2)已知g=9.8m/s2,要使沙漏摆动的周期是1s,线的长度应当是多少(精确到 0.1cm)?
新知探究
4.建模解模
解:(1)∵ s 3cos( g t ) ,∴可得s的最大值为3.
时,i
-5
;
当 t 1 时,i 0.
60
新知探究
4.建模解模
练习1 如图,一根绝对刚性且长度不变、质量可忽略不 计的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沙漏.让沙漏在偏离平 衡位置一定角度(最大偏角)后在重力作用下铅锤面内做周 期摆动.若线长lcm,沙漏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s( 单位:cm)与时间t(单位:s)的函数关系是
φ为初相. 问题8 根据图象3(2),你能说出电流的的最大值A,周期T,初始状态(
t=0)的电流吗?由这些值,你能进一步完成例2的解答吗? 答案: 由图可知,A=5,T= 1 s,初始状态的电流为4.33A.
50
新知探究
4.建模解模
解:由图3(2)可知,电流最大为5A,因此A=5;
电流变化的周期T= 1 s,即 2π = 1 s,解得ω=100π;
三角函数详细讲解
三角函数详细讲解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以角度(最常用的单位是弧度制)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
它也可以等价地用与单位圆有关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来定义。
三角函数在研究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时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周期性现象的基础数学工具。
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是最常见的。
这些函数的定义可以通过直角三角形来解释,其中θ是要找的角度,对边是指与θ所对应的直角三角形中的最短边,邻边是指与θ所对应的直角三角形中的最长边,斜边是指三角形的最长边。
正弦函数的定义为sinθ=对边/斜边,余弦函数的定义为cosθ=邻边/斜边,正切函数的定义为tanθ=对边/邻边。
这些函数的值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三角形的大小改变而改变。
例如,tan45°的值总是等于1,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变化。
这是因为我们用的是直角三角形,所以每个三角形都有成比例的关系。
三角函数不仅用于计算三角形中未知长度的边和未知的角度,在导航、工程学以及物理学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另外,以三角函数为模版,可以定义一
类相似的函数,叫做双曲函数。
常见的双曲函数也被称为双曲正弦函数、双曲余弦函数等等。
以上是关于三角函数的详细讲解,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数学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三角函数的概念》PPT课件
• [方法技巧]
• 有关三角函数值符号问题的解题策略
• (1)已知角α的三角函数值(sin α,cos α,tan α)中任意两 个的符号,可分别确定出角α终边所在的可能位置,二者的 公共部分即角α的终边位置.注意终边在坐标轴上的特殊情 况.
• (2)对于多个三角函数值符号的判断问题,要进行分类讨 论.
()
• A.第一象限 二象限
B.第
•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2)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
• ①sin 2 020°cos 2 021°tan 2 022°;
• ②tan 191°-cos 191°;
• ③sin 2cos 3tan 4.
• [解析] (1)由点P(sin θ,sin θcos θ)位于第二象限,
则 sin θ+tan θ=3 1100+30;
当 θ 为第二象限角时,sin θ=31010,tan θ=-3,
则 sin θ+tan θ=3
10-30 10 .
(2)直线 3x+y=0,即 y=- 3x 经过第二、四象限. 在第二象限取直线上的点(-1, 3), 则 r= -12+ 32=2, 所以 sin α= 23,cos α=-12,tan α=- 3; 在第四象限取直线上的点(1,- 3), 则 r= 12+- 32=2, 所以 sin α=- 23,cos α=12,tan α=- 3.
• 可得sin θ<0,sin θcos θ>0,可得sin θ<0,cos θ<0,
• 所以角θ所在的象限是第三象限.
答案:C (2)①∵2 020°=1 800°+220°=5×360°+220°, 2 021°=5×360°+221°,2 022°=5×360°+222°, ∴它们都是第三象限角,∴sin 2 020°<0,cos 2 021°<0,tan 2 022°>0, ∴sin 2 020°cos 2 021°tan 2 022°>0. ②∵191°角是第三象限角,∴tan 191°>0,cos 191°<0, ∴tan 191°-cos 191°>0. ③∵π2<2<π,π2<3<π,π<4<32π, ∴2 是第二象限角,3 是第二象限角,4 是第三象限角, ∴sin 2>0,cos 3<0,tan 4>0,∴sin 2cos 3tan 4<0.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
跟踪训练1
(1)若sin
1
,1
3
x=2-3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若cos
(1)
1
,1
3
(2)
1
5
,
4
4
1 5
,
4−3
4 4
x=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
[∵sin
1
x∈[-1,1],∴-1≤2-3a≤1,解得 ≤a≤1.]
4.要得到函数y=cos x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sin x的图象(
)
π
A.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4
π
B.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
4
π
C.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2
√
π
D.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
2
C
[∵cos x=sin +
π
2
,∴函数y=cos x的图象是由函数y=sin x的
π
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故选C.]
题型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值域的应用
例1 若sin x=a-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1]
B.[0,1]
C.[-1,0]
D.[0,2]
√
D
)
[∵函数y=sin x的值域是[-1,1],sin x=a-1,
∴-1≤a-1≤1,解得0≤a≤2,故选D.]
点拨:本例考查正弦函数值域的应用,让含有字母的式子符合正弦
例3
把函数y=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f (x)的
图象,则(
)
202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02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1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最新考纲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1.角的概念(1)任意角:①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②分类:角按旋转方向分为正角、负角和零角.(2)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构成的角的集合是S ={β|β=k ·360°+α,k ∈Z }.(3)象限角: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2.弧度制(1)定义: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符号rad 表示,读作弧度.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2)角度制和弧度制的互化:180°=πrad,1°=π180rad ,1rad(3)扇形的弧长公式:l =|α|·r ,扇形的面积公式:S =12lr =12|α|·r 2.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时,则sin α=y ,cos α=x ,tan α=yx (x ≠0).三个三角函数的性质如下表:三角函数定义域第一象限符号第二象限符号第三象限符号第四象限符号sin αR++--cos αR+--+tan α{α|α≠k π+π2,k ∈Z }+-+-4.三角函数线如下图,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过P 作PM ⊥x 轴,垂足为M ,过A (1,0)作单位圆的切线与α的终边或终边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T .三角函数线有向线段MP 为正弦线;有向线段OM 为余弦线;有向线段AT 为正切线概念方法微思考1.总结一下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规律.提示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2.三角函数坐标法定义中,若取点P (x ,y )是角α终边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怎样定义角α的三角函数?提示设点P 到原点O 的距离为r ,则sin α=y r ,cos α=x r ,tan α=yx(x ≠0).题组一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锐角是第一象限的角,第一象限的角也都是锐角.(×)(2)角α的三角函数值与其终边上点P 的位置无关.(√)(3)不相等的角终边一定不相同.(×)(4)若α为第一象限角,则sin α+cos α>1.(√)题组二教材改编2.角-225°=弧度,这个角在第象限.答案-5π4二3.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22,sin α=,cos α=.答案22-224.一条弦的长等于半径,这条弦所对的圆心角大小为弧度.答案π3题组三易错自纠5|k π+π4≤α≤k π+π2,k ∈Z(阴影部分)是()答案C解析当k =2n (n ∈Z )时,2n π+π4≤α≤2n π+π2,此时α表示的范围与π4≤α≤π2表示的范围一样;当k =2n +1(n ∈Z )时,2n π+π+π4≤α≤2n π+π+π2,此时α表示的范围与π+π4≤α≤π+π2表示的范围一样,故选C.6.已知点Pθ的终边上,且θ∈[0,2π),则θ的值为()A.5π6B.2π3C.11π6D.5π3答案C解析因为点P所以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tan θ=-1232=-33,又θθ=11π6.7.在0到2π范围内,与角-4π3终边相同的角是.答案2π3解析与角-4π3终边相同的角是2k πk ∈Z ),令k =1,可得与角-4π3终边相同的角是2π3.8.(2018·济宁模拟)函数y =2cos x -1的定义域为.答案2k π-π3,2k π+π3(k ∈Z )解析∵2cos x -1≥0,∴cos x ≥12.由三角函数线画出x 满足条件的终边范围(如图阴影部分所示),∴x ∈2k π-π3,2k π+π3(k ∈Z ).题型一角及其表示1.下列与角9π4的终边相同的角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 .2k π+45°(k ∈Z )B .k ·360°+9π4(k ∈Z )C .k ·360°-315°(k ∈Z )D .k π+5π4(k ∈Z )答案C解析与角9π4的终边相同的角可以写成2k π+9π4(k ∈Z ),但是角度制与弧度制不能混用,所以只有答案C 正确.2.设集合M |x =k2·180°+45°,k ∈ZN |x =k4·180°+45°,k ∈Z()A .M =NB .M ⊆NC .N ⊆MD .M ∩N =∅答案B解析由于M 中,x =k2·180°+45°=k ·90°+45°=(2k +1)·45°,2k +1是奇数;而N 中,x =k4·180°+45°=k ·45°+45°=(k +1)·45°,k +1是整数,因此必有M ⊆N ,故选B.3.(2018·宁夏质检)终边在直线y =3x 上,且在[-2π,2π)内的角α的集合为.答案-53π,-23π,π3,43π解析如图,在坐标系中画出直线y =3x ,可以发现它与x 轴的夹角是π3,在[0,2π)内,终边在直线y =3x 上的角有两个:π3,43π;在[-2π,0)内满足条件的角有两个:-23π,-53π,故满足条件的角α构成的集合为-53,-23π,π3,43π4.若角α是第二象限角,则α2是第象限角.答案一或三解析∵α是第二象限角,∴π2+2k π<α<π+2k π,k ∈Z ,∴π4+k π<α2<π2+k π,k ∈Z .当k 为偶数时,α2是第一象限角;当k 为奇数时,α2是第三象限角.综上,α2是第一或第三象限角.思维升华(1)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可以求适合某些条件的角,方法是先写出与这个角的终边相同的所有角的集合,然后通过对集合中的参数k (k ∈Z )赋值来求得所需的角.(2)确定kα,αkk ∈N *)的终边位置的方法先写出kα或αk 的范围,然后根据k 的可能取值确定kα或αk的终边所在位置.题型二弧度制及其应用例1已知一扇形的圆心角为α,半径为R ,弧长为l .若α=π3,R =10cm ,求扇形的面积.解由已知得α=π3,R =10cm ,∴S 扇形=12α·R 2=12·π3·102=50π3(cm 2).引申探究1.若例题条件不变,求扇形的弧长及该弧所在弓形的面积.解l =α·R =π3×10=10π3(cm),S 弓形=S 扇形-S 三角形=12·l ·R -12·R 2·sin π3=12·10π3·10-12·102·32=50π-7533(cm 2).2.若例题条件改为:“若扇形周长为20cm ”,当扇形的圆心角α为多少弧度时,这个扇形的面积最大?解由已知得,l +2R =20,则l =20-2R (0<R <10).所以S =12lR =12(20-2R )R =10R -R 2=-(R -5)2+25,所以当R =5cm 时,S 取得最大值25cm 2,此时l =10cm ,α=2rad.思维升华应用弧度制解决问题的方法(1)利用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解题时,要注意角的单位必须是弧度.(2)求扇形面积最大值的问题时,常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3)在解决弧长问题和扇形面积问题时,要合理地利用圆心角所在的三角形.跟踪训练1(1)(2018·湖北七校联考)若圆弧长度等于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则其圆心角的弧度数为()A.π6B.π3C .3D.3答案D解析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是半径为r 的圆O 的内接三角形,则线段AB 所对的圆心角∠AOB =2π3,作OM ⊥AB ,垂足为M ,在Rt △AOM 中,AO =r ,∠AOM =π3,∴AM =32r ,AB =3r ,∴l =3r ,由弧长公式得α=l r =3rr= 3.(2)一扇形是从一个圆中剪下的一部分,半径等于圆半径的23,面积等于圆面积的527,则扇形的弧长与圆周长之比为.答案518解析设圆的半径为r ,则扇形的半径为2r3,记扇形的圆心角为α,由扇形面积等于圆面积的527,可得12α2r 3πr 2=527,解得α=5π6.所以扇形的弧长与圆周长之比为l C =5π6·2r 32πr =518.题型三三角函数的概念命题点1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例2(1)(2018·青岛模拟)已知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12,sin α·tan α等于()A .-33B .±33C .-32D .±32答案C解析由OP 2=14+y 2=1,得y 2=34,y =±32.当y =32时,sin α=32,tan α=-3,此时,sin α·tan α=-32.当y =-32时,sin α=-32,tan α=3,此时,sin α·tan α=-32.所以sin α·tan α=-32.(2)设θ是第三象限角,且|cosθ2|=-cos θ2,则θ2是()A .第一象限角B .第二象限角C .第三象限角D .第四象限角答案B解析由θ是第三象限角知,θ2为第二或第四象限角,∵|cos θ2|=-cos θ2,∴cos θ2<0,综上可知,θ2为第二象限角.命题点2三角函数线例3(1)满足cos α≤-12的角的集合是.答案|2k π+23π≤α≤2k π+43π,k ∈Z 解析作直线x =-12交单位圆于C ,D 两点,连接OC ,OD ,则OC 与OD 围成的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即为角α终边的范围,故满足条件的角α的集合为|2k π+23π≤α≤2k π+43π,k ∈Z(2)若-3π4<α<-π2,从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观察sin α,cos α,tan α的大小关系是.答案sin α<cos α<tan α解析如图,作出角α的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AT ,观察可知sin α<cos α<tan α.思维升华(1)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P 的坐标可求α的三角函数值;已知角α的三角函数值,也可以求出点P 的坐标.(2)利用三角函数线解不等式要注意边界角的取舍,结合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写出角的范围.跟踪训练2(1)(2018·济南模拟)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m ,-2m ),其中m ≠0,则sin α+cosα等于()A .-55B .±55C .-35D .±35答案B解析∵角α的终边经过点(m ,-2m ),其中m ≠0,∴m >0时,sin α=-2m 5m =-25cos α=m 5m =15,∴sin α+cos α=-55;m <0时,sin α=-2m -5m =25,cos α=m -5m =-15,∴sin α+cos α=55;∴sin α+cos α=±55,故选B.(2)在(0,2π)内,使得sin x >cos x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答案C解析当x ∈π2,sin x >0,cos x ≤0,显然sin x >cos x 成立;当x ,π4时,如图,OA 为x 的终边,此时sin x =|MA |,cos x =|OM |,sin x ≤cos x ;当xOB 为x 的终边,此时sin x =|NB |,cos x =|ON |,sin x >cos x .同理当x ∈πsin x >cosx ;当x ∈5π4,sin x ≤cos x ,故选C.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一象限角一定不是负角B .不相等的角,它们的终边必不相同C .钝角一定是第二象限角D .终边与始边均相同的两个角一定相等答案C解析因为-330°=-360°+30°,所以-330°角是第一象限角,且是负角,所以A 错误;同理-330°角和30°角不相等,但它们终边相同,所以B 错误;因为钝角的取值范围为(90°,180°),所以C 正确;0°角和360°角的终边与始边均相同,但它们不相等,所以D 错误.2.已知扇形的周长是6,面积是2,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A .1B .4C .1或4D .2或4答案C解析设扇形的半径为r ,弧长为l ,+l =6,=2,=1,4=2,2.从而α=l r =41=4或α=l r =22=1.3.(2018·石家庄调研)已知角θ的终边经过点P (4,m ),且sin θ=35,则m 等于()A .-3B .3C.163D .±3答案B 解析sin θ=m16+m 2=35,且m >0,解得m =3.4.点P 从(1,0)出发,沿单位圆逆时针方向运动2π3弧长到达Q 点,则Q 点的坐标为()-12,-32,--12,--32,答案A解析点P 旋转的弧度数也为2π3,由三角函数定义可知Q 点的坐标(x ,y )满足x =cos 2π3=-12,y =sin 2π3=32.5.若sin θ·cos θ>0,sin θ+cos θ<0,则θ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C解析∵sin θ·cos θ>0,∴sin θ>0,cos θ>0或sin θ<0,cos θ<0.当sin θ>0,cos θ>0时,θ为第一象限角,当sin θ<0,cos θ<0时,θ为第三象限角.∵sin θ+cos θ<0,∴θ为第三象限角.故选C.6.sin 2·cos 3·tan 4的值()A .小于0B .大于0C .等于0D .不存在答案A解析∵sin 2>0,cos 3<0,tan 4>0,∴sin 2·cos 3·tan 4<0.7.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8m ,-6sin 30°),且cos α=-45,则m 的值为()A .-12B .-32C.12D.32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点P (-8m ,-3),r =64m 2+9,所以cos α=-8m64m 2+9=-45,解得m =±12,又cos α=-45<0,所以-8m <0,即m >0,所以m =12.8.给出下列命题:①第二象限角大于第一象限角;②三角形的内角是第一象限角或第二象限角;③不论是用角度制还是用弧度制度量一个角,它们与扇形的半径的大小无关;④若sin α=sin β,则α与β的终边相同;⑤若cos θ<0,则θ是第二或第三象限的角.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举反例:第一象限角370°不小于第二象限角100°,故①错;当三角形的内角为90°时,其既不是第一象限角,也不是第二象限角,故②错;③正确;由于sinπ6=sin 5π6,但π6与5π6的终边不相同,故④错;当cos θ=-1,θ=π时,其既不是第二象限角,也不是第三象限角,故⑤错.综上可知,只有③正确.9.若圆弧长度等于该圆内接正方形的边长,则其圆心角的弧度数是.答案2解析设圆半径为r ,则圆内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r ,∴正方形边长为2r ,∴圆心角的弧度数是2rr= 2.10.若角α的终边与直线y =3x 重合,且sin α<0,又P (m ,n )是角α终边上一点,且|OP |=10,则m -n =.答案2解析由已知tan α=3,∴n =3m ,又m 2+n 2=10,∴m 2=1.又sin α<0,∴m =-1,n =-3.故m -n =2.11.已知角α的终边上一点P 2π3,cos α的最小正值为.答案11π6解析由题意知,点r =1,所以点P 在第四象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cos α=sin2π3=32,故α=2k π-π6(k ∈Z ),所以α的最小正值为11π6.12.函数y =sin x -32的定义域为.答案2k π+π3,2k π+23π,k ∈Z 解析利用三角函数线(如图),由sin x ≥32,可知2k π+π3≤x ≤2k π+23π,k ∈Z .13.已知角α的终边在如图所示阴影表示的范围内(不包括边界),则角α用集合可表示为.答案α|2k π+π4<α<2k π+56π,k ∈Z 解析∵在[0,2π)内,终边落在阴影部分角的集合为π4,56π∴α|2k π+π4<α<2k π+56π,k ∈Z14.若角α的终边落在直线y =3x 上,角β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12,m,且sin α·cos β<0,则cos α·sin β=.答案±34解析由角β12,m cos β=12sin α·cos β<0知,sin α<0,因为角α的终边落在直线y =3x 上,所以角α只能是第三象限角.记P 为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设P (x ,y )(x <0,y <0),则|OP |=1(O 为坐标原点),即x 2+y 2=1,又由y =3x 得x =-12,y =-32,所以cos α=x =-12,因为点12,m 12+m 2=1,解得m =±32,所以sin β=±32,所以cos α·sin β=±34.15.《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作,其中“方田”章给出了计算弧田面积时所用的经验公式,即弧田面积=12×(弦×矢+矢2).弧田(如图1)由圆弧和其所对弦围成,公式中“弦”指圆弧所对弦长,“矢”等于半径长与圆心到弦的距离之差,现有圆心角为2π3,半径为3米的弧田,如图2所示.按照上述经验公式计算所得弧田面积大约是平方米.(结果保留整数,3≈1.73)答案5解析如题图2,由题意可得∠AOB =2π3,OA =3,所以在Rt △AOD 中,∠AOD =π3,∠DAO =π6,OD =12AO =12×3=32,可得CD =3-32=32,由AD =AO ·sin π3=3×32=332,可得AB =2AD =2×332=3 3.所以弧田面积S =12(弦×矢+矢2)=12×33×32+=943+98≈5(平方米).16.如图,A ,B 是单位圆上的两个质点,点B 的坐标为(1,0),∠BOA =60°.质点A 以1rad /s 的角速度按逆时针方向在单位圆上运动,质点B 以2rad/s 的角速度按顺时针方向在单位圆上运动.(1)求经过1s 后,∠BOA 的弧度;(2)求质点A ,B 在单位圆上第一次相遇所用的时间.解(1)经过1s 后,质点A 运动1rad ,质点B 运动2rad ,此时∠BOA 的弧度为π3+3.(2)设经过t s 后质点A ,B 在单位圆上第一次相遇,则t (1+2)+π3=2π,解得t =5π9,即经过5π9s后质点A ,B 在单位圆上第一次相遇.。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5《三角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5《三角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角函数的应用》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三角函数的性质,并能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三角函数的其他部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函数这一部分内容,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三角函数的性质。
2.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2.三角函数的性质。
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运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三角函数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实际问题: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三角函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三角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讲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问题,并运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讨论中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学生反馈。
5.拓展(10分钟)讲解一些与三角函数相关的拓展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三角函数的概念(一)》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高中数学人教】
新α=y,cosα=x,tanα=
y x
;引入过符号logab表示ax=b中的x.
(2)正弦函数的对应关系:α →点P的纵坐标y;
余弦函数的对应关系:α →点P的横坐标x; 正切函数的对应关系:α→ y .
x
(3)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域是R;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x∈R|x≠
三角函数的概念
三角函数的概念(一)
创设情境
问题1 如图,单位圆⊙O上的点P以A为起点做逆时针方向 旋转,建立一个函数模型,刻画点P的位置变化情况.根据已 有的研究函数的经验,你认为我们需要研究哪些内容?
答案:明确研究背景—对应关系的特点分析—下定义—研究性质.
新知探究
1.形成概念
问题2 如图,以单位圆的圆心O为原点,以射线OA为 x轴的非负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点A的坐标为(1,0), 点P的坐标为(x,y).射线OA从x轴的非负半轴开始,绕点 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终止位置为OP.
x y =tanα(x≠0). x
新知探究
1.形成概念
追问3 对于R中的任意一个角α,y是唯一确定的吗?为什么? y 是α的函
x
x
数吗?
答案:当α= π +kπ(k∈Z)时,α的终边在y轴上,这时点P的横坐标等于 2
0,所以 y =tanα无意义.除此之外,对于确定的角α,点P(x,y)的横坐标和纵 x
坐标都是唯一确定的,所以 y 也是唯一确定的.由此可知,y =tanα(x≠0)也
x
x
是以角α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称为正切函数.
新知探究
1.形成概念
定义 我们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通常将 它们记为:
《三角函数的概念》单元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概念单元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本单元建议用3课时:第一课时,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课时,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三课时,概念和性质的简单应用.2.内容解析三角函数是一类最典型的周期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习数学和物理、天文等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传统上,人们习惯把三角函数看成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推广,利用象限角终边上点的坐标比定义三角函数.由于这一定义方法出自欧拉,因此更显出它的权威性.然而,锐角三角函数的研究对象是三角形,是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定量关系(三角比)的反映;而任意角三角函数的现实背景是周期变化现象,是“周而复始”变化规律的数学刻画.如果以锐角三角函数为基础进行推广,那么三角函数概念发生发展过程的完整性将受到破坏.因此,整体上,任意角三角函数知识体系的建立,应与其他基本初等函数类似,强调以周期变化现象为背景,构建从抽象研究对象(即定义三角函数概念)到研究它的图象、性质再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与锐角三角函数的联系可以在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后再进行考察.一般地,概念的形成应按“事实—概念”的路径,即学生要经历“背景—研究对象—对应关系的本质—定义”的过程.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在经历这个过程而形成三角函数概念的同时,“顺便”就可得到值域、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等性质.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一,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其中,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是重中之重.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了解三角函数的背景,体会三角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2)经历三角函数概念的抽象过程,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发展数学抽象素养;(3)掌握三角函数值的符号;(4)掌握诱导公式一,初步体会三角函数的周期性;(5)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体会三角函数的内在联系性,通过运用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恒等变换,发展数学运算素养.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学生能像了解线性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现实背景那样,知道三角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周而复始”变化规律的数学工具,能体会到匀速圆周运动在“周而复始”变化现象中的代表性.(2)学生在经历“周期现象—圆周运动—单位圆上点的旋转运动”的抽象活动中,明确研究的问题(单位圆⊙O上的点P以A为起点作旋转运动,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刻画点P的位置变化情况),使研究对象简单化、本质化;学生能分析单位圆上点的旋转中涉及的量及其相互关系,获得对应关系并抽象出三角函数概念;能根据定义求给定角的三角函数值.(3)学生能根据定义得出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取值的符号规律.(4)学生能根据定义,结合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得出诱导公式一,并能据此描述三角函数周而复始的取值规律,求某些角(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5)学生能利用定义以及单位圆上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发现并提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并能用于三角恒等变换.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三角函数概念的学习,其认知基础是函数的一般观念以及对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研究经验,另外还有圆的有关知识.这些认知准备对于分析“周而复始”变化现象中涉及的量及其关系、认识其中的对应关系并给出定义等都能起到思路引领作用.然而,前面学习的基本初等函数,涉及的量(常量与变量)较少,解析式都有明确的运算含义,而三角函数中,影响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变化的因素较多,对应关系不以“代数运算”为媒介,是“α与x,y直接对应”,无须计算.虽然α,x,y都是实数,但实际上是“几何元素间的对应”.所以,三角函数中的对应关系,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距离较大,由此产生第一个学习难点:理解三角函数的对应关系,包括影响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变化的因素分析,以及三角函数的定义方式的理解.为了破除学生在“对应关系”认识上的定势,帮助他们搞清三角函数的“三要素”,应该根据一般函数概念引导下的“下位学习”的特点,先让学生明确“给定一个角,如何得到对应的函数值”的操作过程,然后再下定义,这样不仅使三角函数定义的引入更自然,而且由三角函数对应关系的独特性,可以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函数的本质.具体的,可让学生先完成“给定一个特殊角,求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的任务.例如“当时,找出相应点P的坐标”并让学生明确点P的坐标的唯一确定性,再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观察任意给定一个角α∈R,它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是否唯一,从而为理解三角函数的对应关系奠定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建立单位圆上点的横坐标、纵坐标、角、弧之间的联系,并且可以在角的变化过程中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性.所以,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本质.对于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那么y 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sinα,即y= sinα;x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α,即x= cosα”,可以通过如下几点帮助学生理解:第一,α是一个任意角,同时也是一个实数(弧度数),所以“设α是一个任意角”的意义实际上是“对于R中的任意一个数”;第二,“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实际上给出了两个对应关系,即(1)实数α(弧度)对应于点P的纵坐标y,(2)实数α(弧度)对应于点P的横坐标x,其中y,x∈[-1,1].因为对于R中的任意一个数α,它的终边唯一确定,所以交点P(x,y)也唯一确定,也就是纵坐标y和横坐标x都由α唯一确定,所以对应关系(1)(2)分别确定了一个函数,这是理解三角函数定义的关键.第三,引进符号sinα,cosα分别表示“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纵坐标”、“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横坐标”,于是:对于任意一个实数α,按对应关系(1),在集合B={z|-1≤z≤1}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sinα与之对应;按对应关系(2),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cosα与之对应.所以,sinα,cosα都是一个由α所唯一确定的实数.这里,对符号sinα,cosα和tanα的认识是第二个难点.可以通过类比引进符号logab表示ax=b中的x,说明引进这些符号的意义.本单元的第三个学习难点是对三角函数内在联系性的认识.出现这个难点的主要原因在于三角函数联系方式的特殊性,学生在已有的基本初等函数学习中没有这种经验,以及学生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经验不足,对“如何发现函数的性质”的认识不充分等而导致的发现和提出性质的能力不强.为此,教学中应在思想方法上加强引导。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概念》数学教学PPT课件(5篇)
一
二
三
提示:sin α=y,cos α=x,tan α= .这一结论可以推广到α是任意角.
一
二
三
2.填空如图,α是任意角,以α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以α的始边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P(x,y)是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1)把点P的纵坐标y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sin α,即y=sin α;(2)把点P的横坐标x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 α,即x=cos α;(3)把点P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 =tan α(x≠0).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3.填空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随堂演练
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2)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分析:(1)由已知条件确定出sin α,cos α的符号即可确定角α的象限;(2)先判断每个因式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符号.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随堂演练
(1)解析:由sin αtan α<0可知sin α,tan α异号,从而α为第二、第三象限角.由 可知cos α,tan α异号,从而α为第三、第四象限角.综上可知,α为第三象限角,故选C.答案:C(2)解:①∵105°,230°分别为第二、第三象限角,∴sin 105°>0,cos 230°<0.于是sin 105°·cos 230°<0.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随堂演练
反思感悟 三角函数符号的判定:对三角函数符号的判定,首先要判断角是第几象限角,然后根据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即可确定三角函数的符号.
高中数学说课稿:《三角函数》4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三角函数》高中数学说课稿:《三角函数》精选4篇(一)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高中数学的说课,主题是《三角函数》。
首先,我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学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计算各种三角函数的值。
另一方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我将介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计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例演示和练习等。
通过讲解,我将向学生详细解释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通过示例演示,我将给学生展示一些具体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我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我将通过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我将介绍评价方式和教学反思。
在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多种方式,如课堂练习、小组合作和个人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
在教学反思方面,我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总结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和合作,学生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谢谢大家!高中数学说课稿:《三角函数》精选4篇(二)敬爱的各位领导、同事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数学老师张老师,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解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函数的单调性。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够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掌握相关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优质PPT课件
§1.2 任意角的三函数
明目标、知重点
内容 索引
01 明目标
知重点
填要点 记疑缺
04
明目标、知重点
明目标、知重点 1.通过借助单位圆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2.借助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 正切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 3.通过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掌握终边相同 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明目标、知重点
(2)sin(-1 320°)cos 1 110°+cos(-1 020°)sin 750°+tan 495°. 解 原式=sin(-4×360°+120°)cos(3×360°+30°)+ cos (-3×360°+60°)sin(2×360°+30°)+tan(360°+135°) =sin 120°cos 30°+cos 60°sin 30°+tan 135°
明目标、知重点
(2)cos α=xr(r>0),因此cos α的符号与x的符号相同,当α的终边 在第一、四象限时,cos α>0;当α的终边在第二、三象限时, cos α<0. (3)tan α=yx,因此tan α的符号由x、y确定,当α终边在第一、三 象限时,xy>0,tan α>0;当α终边在第二、四象限时,xy<0, tan α<0.
明目标、知重点
当堂测·查疑缺
1234
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4,3),则cos α等于( D )
4
3
A.5
B.5
C.-35
D.-45
解析 因为角 α 的终边经过点(-4,3),所以 x=-4,y=3,r=5,
所以 cos α=xr=-45.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观察图象可知,在[0,2π]上,当π6<x≤π3或23π≤x<56π时,不等式12<sin
x≤ 23成立,
所以12<sin x≤ 23的解集为
xπ6+2kπ<x≤π3+2kπ
或
23π+2kπ≤x<56π+2kπ,k∈Z
.
34
1.用三角函数的图象解sin x>a(或cos x>a)的方法 (1)作出y=a,y=sin x(或y=cos x)的图象. (2)确定sin x=a(或cos x=a)的x值. (3)确定sin x>a(或cos x>a)的解集. 2.利用三角函数线解sin x>a(或cos x>a)的方法 (1)找出使sin x=a(或cos x=a)的两个x值的终边所在的位置. (2)根据变化趋势,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6
思考:y=cos x(x∈R)的图象可由 y=sin x(x∈R)的图象平移得到的原 因是什么?
提示:因为 cos x=sinx+π2,所以 y=sin x(x∈R)的图象向左平移π2个 单位可得 y=cos x(x∈R)的图象.
7
A [五个关键点的横坐标依次
1.用五点法画 y=3sin x, x∈[0,2π]的图象时,下列哪个点不是
[0,2π]上简图的步骤
(1)列表:
x
0
π 2
π
3π 2
2π
sin x (或cos x)
0(或1)
-1 1(或0) 0(或-1)
(或0)
0(或1)
b
A+b
b
-A+b
b
y
(或A+b) (或b) (或-A+b) (或b) (或A+b)
23
(2)描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五个点(0,y1),π2,y2,(π, y3),32π,y4,(2π,y5),这里的yi(i=1,2,3,4,5)值是通过函数解析式计算 得到的.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常见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常见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3.三角函数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教师用一张高中三角函数的海报引入新知识,向学生介绍三角函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广泛使用。
步骤二: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教师通过幻灯片和简单的例子,介绍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定义,并解释它们在定义域和值域上的关系。
2.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自主研究并总结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周期、奇偶性和对称性等性质,并在黑板上呈现出来。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
步骤三:常见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1.教师通过多个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引导学生寻找计算的规律,并总结下来。
2.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自主研究不同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并在黑板上呈现出来。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
步骤四:三角函数的应用1.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例子,引入三角函数的应用领域。
2.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黑板上呈现出来。
3.教师对学生的解决过程和答案进行点评和补充。
步骤五: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三角函数知识。
步骤六: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回家进行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手段和学具1.幻灯片:展示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海报: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函数的应用领域。
3.黑板:学生总结和呈现所学的知识。
4.练习题: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小组活动和学生的呈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下一堂课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板书设计1.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正弦:sin(A)=a/c- 余弦:cos(A)=b/c- 正切:tan(A)=a/b2.常见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0度:sin0°=0, cos0°=1, tan0°=0- 30度:sin30°=1/2, cos30°=√3/2, tan30°=√3/3- 45度:sin45°=√2/2, cos45°=√2/2, tan45°=1- 60度:sin60°=√3/2, cos60°=1/2, tan60°=√3- 90度:sin90°=1, cos90°=0, tan90°=无穷3.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在航海、建筑、力学等领域的应用。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详解+公式+精题(附讲解)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详解+公式+精题(附讲解)引言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基本重要内容之一,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有许多独特的表现,是高考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的一个内容。
其考查内容包括:三角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
要求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会用“五点法”作正余弦函数及的简图;掌握基本三角变换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了解反三角函数的概念,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能用反三角函数符号表示。
由于新教材删去了半角公式,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等内容,近年的高考基本上围绕三角函数的图象和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简单的三角变换来进行考查,目的是考查考生对三角函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运算能力掌握情况。
2.近年来高考对三角部分的考查多集中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重视对三角函数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
每年有 2 — 3 道选择题或填空题,或 1 — 2 道选择、填空题和 1 道解答题。
总的分值为15 分左右,占全卷总分的约10 左右。
( 1 )关于三角函数的图象立足于正弦余弦的图象,重点是函数的图象与y=sinx 的图象关系。
根据图象求函数的表达式,以及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如2000 年第( 5 )题、(17 )题的第二问。
( 2 )求值题这类问题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出现较多,主要是考查三角的恒等变换。
如2002 年(15 )题。
( 3 )关于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最值问题( 4 )关于三角函数的性质(包括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一般要先对已知的函数式变形,化为一角一函数处理。
如2001 年(7 )题。
( 5 )关于反三角函数,2000 — 2002 年已连续三年不出现。
( 6 )三角与其他知识的结合(如1999 年第18 题复数与三角结合)今后有关三角函数仍将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出现,难度不会太大,会控制在中等偏易的程度;三角函数如果在解答题出现的话,应放在前两题的位置,放在第一题的可能性最大,难度不会太大。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课件》
余切函数及其性质
1
余切函数的图像
余切函数的图像是连续且周期为180°(或π)的波形,代表角度与余切值之间的关系。
2
余切函数的性质
余切函数的值是无界的,值域为全体实数。当角度为0°或180°时,余切函数的值为无穷大。
三角函数的单位圆解法
什么是单位圆解法
单位圆解法是利用单位圆上的点与角度之间的关系,解决三角函数方程的一 种方法。
正弦函数及其性质
正弦函数的图像
正弦函数的图像是连续且周期为360°(或2π)的波 形,代表角度与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正弦函数的性质
正弦函数在0°和360°之间的值在-1和1之间变化;正 弦函数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
余弦函数及其性质
余弦函数的图像
余弦函数的图像是连续且周期为360°(或2π)的 波形,代表角度与余弦值之间的关系。
余弦函数的性质
余弦函数在0°和360°之间的值在-1和1之间变化; 余弦函数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
正切函数及其性质
正切函数的图像
0°(或π)的波形, 代表角度与正切值之间的关系。
正切函数的值是无界的,值域为全体实数。当角度 为90°或270°时,正切函数的值为无穷大。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课件
让我们一起探索《初中数学三角函数课件》,了解概念、性质、变换,以及 在实际应用中的妙用。
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定义
1 什么是三角函数
2 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是描述角度与直角三角形边 长比例关系的函数,包括正弦、余弦、 正切和余切。
正弦:sinθ = 对边/斜边,余弦:cosθ = 邻边/斜边,正切:tanθ = 对边/邻边, 余切:cotθ = 邻边/对边。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变换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三角函数的概念;正弦函数的概念;余弦函数的概念;正切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一.本单元内容可分2课时完成:第1课时,三角函数的概念;第2课时,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内容解析本节是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5章第2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它是用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比来刻画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引入与“解三角形”有直接关系.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变化现象的数学模型,它与“解三角形”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因此,与学习其他基本初等函数一样,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并能用三角函数描述一些简单的周期变化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通过借助单位圆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2)通过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掌握终边相同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3)能正确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 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表示出来,即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认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2)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3)在具体问题情景中,能根据需求进行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转换,熟悉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表达方式,并能有意识地使用符号语言表述数学对象,积累数学抽象经验.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角的终边和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之间的联系,并在角的变化过程中,将这种联系直观地体现出来.所以,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本质.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此外,本节以锐角三角函数为引子,利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三角函数.由于三角函数与单位圆之间的这种紧密的内部联系,使得我们在讨论三角函数的问题时,对于研究哪些问题以及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些问题等,都可以从圆的性质(特别是对称性)中得到启发.三角函数的研究中,数形结合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用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刻画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符号;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 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用几何形式表示.四、教学过程设计5.2.1三角函数的概念(一) 概念的引入复习回顾:在弧度制下,我们已经将角的范围扩展到全体实数.下面借助这些知识研究上一节开头提出的问题.不失一般性,先研究单位圆上点的运动.如图5.2-1,单位圆⊙O上的点P以A为起点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刻画点P的位置变化情况.师生活动: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单位圆的知识点.设计意图:复习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根据研究函数的经验,我们利用直角坐标系来研究上述问题.如图5.2-2,以单位圆的圆心O为原点,以射线OA为x轴的非负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点A的坐标为(1,0),点P的坐标为(x,y).射线OA从x轴的非负半轴开始,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 ,终止位置为OP.问题1:当α =6π时,点P 的坐标是什么?当α =2π或23π时,点P 的坐标又是什么?它们是唯一确定的吗?问题2:一般地,任意给定一个角α ,它的终边OP 与单位圆交点P 的坐标能唯一确定吗?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进行讨论,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使|OP |=1,教师在此给出单位圆的定义,若学生想不到,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表达式的比值形式,看怎样能更简洁.设计意图:为引入单位圆进行铺垫.(二)讲解新课:1.三角函数定义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发现,当α =6π时,点P 的坐标是3122(,);当α =2π或23π时,点P 的坐标分别是(0,1)和1322-(,).它们都是唯一确定的.一般地,任意给定一个角α∈R ,它的终边 OP 与单位圆交点 P 的坐标,无论是横坐标x 还是纵坐标 y ,都是唯一确定的.所以,点 P 的横坐标 x 、纵坐标 y 都是角 α 的函数.下面给出这些函数的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R ,它的终边OP 与单位圆相交于点 P (x ,y ) . (1)把点 P 的纵坐标 y 叫做 α 的正弦函数,记作sin α,即 y = sin α ; (2)把点 P 的横坐标 x 叫做 α 的余弦函数,记作cos α,即 x = cos α ; (3)把点 P 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y x叫做 α 的正切,记作tan α,即y x= tan α(x ≠0).可以看出,当α =2k π+π(k ∈Z )时,α 的终边在 y 轴上,这时点 P 的横坐标 x 等于0,所以y x= tan α 无意义.除此之外,对于确定的角α,y x的值也是唯一确定的.所以,y x= tan α(x ≠0)也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称为正切函数.我们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通常将它们记为: 正弦函数y = sin x ,x ∈R ; 余弦函数y = cos x ,x ∈R ;正切函数y = tan x ,x ≠2k π+π(k ∈Z ). 例1 求53π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解:在直角坐标系中,作∠AOB =53π.易知∠AOB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1322-(,).所以, sin53π= y = -32, cos 53π= x = 12,tan53π= yx= -3.例2 设 α 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不与原点O 重合)的坐标为(x ,y ),点P 与原点的距离为r .求证:sin α =y r , cos α =x r , tan α =yx. 分析:观察右图,由△OMP ∽△OM 0P 0,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证明.证明:如图,设角 α 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0(x 0,y 0).分别过点P ,P 0作x 轴的垂线PM ,P 0M 0,垂足分别为M ,M 0,则|P 0M 0|=|y 0|,|PM |=|y |,|OM 0|=|x 0|,|OM |=|x |,△OMP ∽△OM 0P 0,于是01P M P M r=,即0y y r=.因为y 0与y 同号,所以0yy r =, 即sin α =y r. 同理可得cos α =x r , tan α = y x. 以上几个习题同学们都做得不错,那下面我们继续进行我们的探究之旅.问题3:你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给出正弦、余弦和正切在弧度制下的定义域吗? 设计意图:研究一个函数,就是研究其三要素,而三要素中最本质的则是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结论:
一般地, 一般地,函数 y=sinωx(ω>0且 y=sinωx(ω>0且ω≠1) 的图象, 的图象,可以看作是把 y=sinx的图象上所有点 y=sinx的图象上所有点 的横坐标缩短( 的横坐标缩短(当ω>1 或伸长( 0<ω<1时 时)或伸长(当0<ω<1时) 到原来的1/ ω倍 到原来的1/ ω倍(纵坐标 不变)而得到的。 不变)而得到的。
注: y = A tan(ω x + ϕ ) + b 函数
π ( A ≠ 0,ω ≠ 0)的最小正周期是 . ω
注: y = A tan(ω x + ϕ ) 函数
π ( A ≠ 0,ω ≠ 0)的最小正周期是 . ω
小结: 小结: 的作图是利用平移正切线得到的, (1)y = tan x 的作图是利用平移正切线得到的,当我们获得 ) π π − , 上图像后,再利用周期性把该段图像向左右延伸、平移. 上图像后,再利用周期性把该段图像向左右延伸、平移. 2 2 性质: (2) y = tan x 性质 ) 定义域 值 周 奇 单调增区间 域 期 偶 性 对 称 中心 渐近线 方程
π x x ≠ kπ + , k ∈ Z 2
R
π
奇 kπ − π , kπ + π k π , 2 0 x = kπ + π 2 2 函 2 数 k ∈Z k ∈Z k ∈Z
结论: 结论:
一般地,函数y=Asinx(A>0 一般地,函数y=Asinx(A>0 且A≠1)的图像可以看作是 A≠1)的图像可以看作是 y=sinx的图像上所有点的 把y=sinx的图像上所有点的 纵坐标伸长( 纵坐标伸长(当A>1时)或缩 [-A,A] 短(当0<A<1时)到原来的 A 横坐标不变)而得到的. A倍(横坐标不变)而得到的. -A
函数y=Asin(ωx+φ)(A>0,ω>0),x∈R的图象 ∈ 的图象 函数 可以看作是用下面的方法(二 得到的 得到的: 可以看作是用下面的方法 二)得到的 1.先把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 1.先把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 先把y=sinx 标缩短(ω>1)或伸长(0< ω<1)到原来的 (ω>1)或伸长 标缩短(ω>1)或伸长(0< ω<1)到原来的 ω倍 纵坐标不变); 1/ ω倍(纵坐标不变); 2.再把所得各点向左(φ>0)或右(φ<0)平 2.再把所得各点向左(φ>0)或右(φ<0)平 再把所得各点向左(φ>0)或右(φ<0) 行移动 ϕ / ω 个单位; 个单位; 3.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A>1)或缩短 3.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A>1)或缩短 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A>1) (0<A<1)到原来的 到原来的A 横坐标不变); (0<A<1)到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变);
函数y=Asin(ωx+φ)(A>0,ω>0),x∈R的图象 ∈ 的图象 函数 可以看作是用下面的方法( 得到的: 可以看作是用下面的方法(一)得到的 1.先把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 1.先把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 先把y=sinx (φ>0)或右(φ<0)平行移动 φ|个单位 或右(φ<0)平行移动| 个单位; (φ>0)或右(φ<0)平行移动| φ|个单位; 2.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ω>1)或伸长 2.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ω>1)或伸长 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ω>1) ω<1)到原来的 到原来的1/ ω倍 纵坐标不变); (0< ω<1)到原来的1/ ω倍(纵坐标不变); 3.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A>1)或缩短 3.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A>1)或缩短 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A>1) (0<A<1)到原来的 到原来的A 横坐标不变); (0<A<1)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
结论: 结论: 一般地, 一般地,函数 y=sin(x+φ),(φ≠0)的图 y=sin(x+φ),(φ≠0)的图 可以看作是把y=sinx y=sinx的 象,可以看作是把y=sinx的 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 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当 φ>0时 或向右( φ<0时 φ>0时)或向右(当φ<0时) 平行移动| φ|个单位而得 平行移动| φ|个单位而得 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