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讲解(附答案)

合集下载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导学天地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思路和过程,知道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统一性.● 2.知道万有引力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物体之间的吸引力.● 3.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适用范围.● 4.会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 ● 发展要求 ●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科学史上的意义.● 2.体会科学规律发现过程中猜想与求证的重要性. ● 说明● 不要求计算空心球体与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学法指导本节课讲述牛顿通过对月—地检验发现,地面物体受到地球的作用力,与月球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为同一种力,并且大胆的提出世界上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具有“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的吸引力,经过直接或间接的检验,上述大胆的假设与推论成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中G 叫做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物体,直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才测出了这个常量,使万有引力定律更具有了实用价值.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 自主探究● 1.月—地检验 ● (1)检验目的: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地球上苹果下落的力是否为同一种力.● (2)检验方法:由于月球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则月球轨道上物体受到的引力是地球上的 ● .根据 ,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应该是它在地面附近下落时的加速度(自由落体加速度)的2601.计算对比两个 就可以分析验证两个力是否为同一性质的力.● (3)结论:加速度关系也满足“反平方”规律.证明两种力为同种性质的力. ● 2.万有引力定律 ●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 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 成反比. ● (2)公式: . ● (3)说明:式中G 是比例系数,叫做 ,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英国物理学家 比较准确地测出了G 的数值,通常取● 1.月—地检验的结果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 ● 2.万有引力定律中说到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那么是不是所有引力都能用公式F=G 2rMm 来计算呢?● ● ● 3.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地面上的物体也应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该引力是否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G= .引力常量是自然界中少数几个重要的物理常量之一. 理解升华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1.月—地检验牛顿在思考使月球做圆轨道运动的向心力与地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否是同一性质的力时,曾提出过这样一个理想实验:设想有一个小月球非常接近地球,以至于几乎触及地球上最高的山顶,那么使这个小月球保持圆轨道运动的向心力当然就应该等于它在山顶处所受的重力,如果小月球突然停止做圆轨道运动,它就应该同山顶处的物体一样以相同的加速度下落.如果它所受的向心力不是重力,那么它就将在这两种力的共同作用下以更大的加速度下落,这与我们的经验是不符的.可见,重力和月球所受的向心力是同一性质的力.牛顿根据月球的周期和轨道半径,计算了月球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a=224Tr π =2.74×10-3 m/s 2 假设地球周围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维持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则物体的重力也应满足G ∝221rm m ,因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表面物体到地心距离(地球半径)的60倍,所以当把物体放置在月球轨道上时,G 应为地面附近的2601,则此时的重力加速度为g ′=22601601=='m Gm G g ≈2.72×10-3 m/s 2,这一数值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向心加速度十分接近,从而证明了假设的正确性,即使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力与地球对物体施加的重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都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以上结论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理论基础.2.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F=G221rm m 式中的质量的单位用kg ,距离的单位用m ,力的单位用N ,G 是比例系数,叫做引力常量.(3)适用条件: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但公式F=G221r m m 只能用来计算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其中r 为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对于两个均匀球体,可等效为质量集中在球心的两个质点,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如果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两个物体均可视为质点.例如:如果两个物体相距无穷近,由公式F=G221r m m 可判断它们之间的引力就会无穷大,这种说法对吗?不对,因为两物体相距很近时,就不能看作质点,故公式F=G221r m m 就不能用来计算引力. (4)引力常量G①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原理:卡文迪许扭秤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大球和小球间产生力矩,此力矩与金属丝力矩平衡.万有引力力矩使T 型架转动,T 型架转动时带动平面镜也发生转动,进而使入射到镜面上的光线发生偏转,从刻度尺上读出光线偏转时移动距离,进而计算偏转角度,利用金属丝扭转力矩和扭转角度的关系,求出扭转力矩,从而求出大球和小球间的万有引力,利用F=G 2r Mm ,即G=MmFr 2,求出G.②测定G 值的意义:a.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b.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3.物体在地面上所受的引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圆周运动,自转圆周运动需要一个向心力,是重力不直接等于万有引力而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的原因,如图6-3-1万有引力为F ,重力为G ,自转向心力为F ′.当然,真实情况不会有这么大偏差.图6-3-1(1)物体在一般位置时F ′=mr ω2,F ′、F 、G 不在一条直线上(2)当物体在赤道上时,F ′达到最大值F max ′ F max ′=mR ω2,此时重力最小: G min =F-F ′=G2RMm -mR ω2. (3)当物体在两极时F ′=0 G=F ,重力达最大值G max =G2R Mm. 可见,只有在两极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其他位置重力要小于万有引力.由于自转需要的向心力很小,一般情况下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例题评析应用点一: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理解例1:如图6-3-2所示两球间的距离为r ,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为m 1、m 2,半径大小分别为r 1、r 2,则两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图6-3-2A.G221rm m B.G2121r m m C.G22121)(r r m m +D.G2221)(r r r m m ++试解: .(做后再看答案,效果更好.) 思路分析: 公式F=G221r m m 中r 的物理意义应是两物体质心间的距离,而不是物体表面间的距离.解析: 两球质量分布均匀,可认为质量集中于球心,由公式可知两球间万有引力应为22121)(r r r m m G++,D 选项正确.答案为D. 思维总结:(1)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质点或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2)均匀球体之间万有引力的计算应取两球心间距离. 拓展练习1-1: 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r 趋于零时,根据公式F=G221rm m ,请探究分析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将如何变化?应用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例2已知均匀球体对其他物体的万有引力等效于将其全部质量集中于球心时对其他物体的万有引力,如图6-3-3所示,有一半径为R 的均匀球体,球心为O 1,质量为8M ,今自其内挖去一个半径为2R的小球,形成球形空腔的球心为O 2,将小球移出至图示位置与大球相切,小球球心为O 3,图中O 1、O 2、切点和O 3四点共线,求此时小球与大球剩余部分之间的万有引力.图6-3-3思路分析: 将均匀球体挖去一小球后变成了不均匀的球体,此时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来计算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但我们利用割补法来求解.解析: 小球质量为:m=大小V V ·8M=3334)2(34R R ππ·8M=M大球对小球O 3的万有引力为F 1=G222932)23(8R M G R M M ⋅=⋅ 小球O 2对小球O 3的万有引力为F 2=G 222RM G R M M =⋅ 小球O 3与大球剩余部分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F 1-F 2=22923R GM .答案:22923R GM思维总结:对于有规则几何形状、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几何中心的距离;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规则物体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题中注意发散思维的应用,本题的创新之处有两个:其一出题新,由质点间的引力和均匀球体的引力扩展到了有空腔的球体上;其二,解题的思路新,巧妙地运用了割补法来求解.拓展练习2-1: 如图6-3-4所示,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 的球体对球外质点P 的万有引力为F ,如果在球体中央挖去半径为r 的一部分球体,且r=2R,则原球体剩余部分对质点P 的万有引力变为( )图6-3-4A.2F B.8F C.F 87D.4F 应用点三: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例3: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0,物体在距离地心4R (R 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 ,则g/g 0为 ( )A.1B.1/9C.1/4D.1/16 试解: .(做后再看答案,效果更好.)思路分析: 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忽略地球的自转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解析: 地面上:G2R mM =mg 0. ①离地心4R 处:G2)4(R Mm=mg②由①②两式得:161)4(20==R R g g .答案为D. 思维总结:(1)切记在地球表面的物体:mg=G2r Mm成立的条件是忽略地球的自转. (2)物体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所受的万有引力通常也用mg 表示,只是g 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再等于地面附近的g.拓展练习3-1: 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月心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倍,试计算月球的向心加速度.● 自我反馈 ● 自主学习● 1.2601牛顿第二定律 结果● 2.乘积 二次方 F=G 221rm m 引力常量 卡文迪许 6.67×10-11 N ·m 2/kg 2 ● 例题评析● 拓展练习1-1: 略 ● 拓展练习2-1: C ● 拓展练习3-1:36001g ●演练广场夯实基础1.月—地检验的结果说明 ( ) A.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力 B.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不是同一种类型的力 C.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只与物体质量有关,即G=mgD.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除与月球质量有关外,还与地球质量有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发现的B.卡文迪许扭秤是用来验证万有引力定律是否正确的C.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是牛顿D.万有引力常量是一个有单位的常量3.两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若两个半径是小铁球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 )A.2FB.4FC.8FD.16F4.一个质子由两个u 夸克和一个d 夸克组成.一个夸克的质量是7.1×10-30 kg ,求两个夸克相距1.0×10-16 m 时的万有引力.5.如果已知地球的质量m=5.98×1024 kg ,太阳的质量M=1.97×1030 kg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R=1.49×1011 m ,那么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多大?6.两艘轮船,质量都是1.0×104 t ,相距10 km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多大?将这个力与轮船所受的重力比较,看看相差多少.7.已知地球半径为R ,将一物体从地面移到离地面高h 处时,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则h 为 ( )A.RB.2RC.2RD.(2-1)R8.地球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9倍,地球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那么在地球表面重力为600 N 的人到火星表面上的体重变为 .9.地球半径为R ,在离地面h 高处和离地面H 高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 能力提升10.某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1∶5,假如某人在星球上和地球上跳高,则他在星球上和在地球上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跳起的高度之比是多少?11.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能拉着3 kg 的重物产生最大为10 m/s 2的竖直向上的加速度,g 地=10 m/s 2,将重物和绳子均带到月球表面,用该绳子能使重物产生沿月球表面竖直向上的最大加速度为 ( )A.60 m/s 2B.20 m/s 2C.18.3 m/s 2D.10 m/s 212.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 N ,将它放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a=21g 的加速度随火箭向上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当物体与卫星中的支持物相互挤压力为90 N 时,卫星距地球表面有多远?(地球半径R 地=6.4×103 km ,g 取10 m/s 2)13.一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均匀球体,其球心O 与另一质量为m 的质点B 距离为l ,如图6-3-5所示,若切除以OA 的中点为球心、质量为m ′、以R 为直径的球体C ,求剩余部分对质点B 的万有引力?图6-3-5拓展阅读卡文迪许实验卡文迪许测引力常量时所做的实验,即卡文迪许实验.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00年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H.Cavendish )于1789年巧妙地利用扭秤测出了引力常量.卡文迪许的实验装置如图6-3-6所示.图6-3-6在一根金属丝下倒挂着一个T 形架,架的水平横梁两端各装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T 形架的竖直部分装有一面小平面镜,两个小球由于受到质量均为M 的两个大球的吸引而转动,使金属丝发生扭转.当吸引力的力矩跟金属丝的扭转力矩平衡时,T 形架停止不动.根据平面镜反射的光点在标尺上移动的距离可算出金属丝的扭转角度,结合事先测定的金属丝扭转角度跟扭转力矩的关系,就可以算出扭转力矩,从而算出引力F 和引力常量.卡文迪许测定的引力常量G=6.754×10-11 N ·m 2/kg 2.在以后的八九十年间,竟无人超过他的测量精度.引力常量的测定是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重要实验,它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卡文迪许把他的这个实验说成是“称地球的重量”(应该是“称地球的质量”).有了G 值后,我们还可以“称”出太阳或其他星球的质量.参考答案演练广场1.AD2.D3.D4.3.36×10-37 N5.解析:根据公式F=G2R Mm,代入数据有: F=6.67×10-11×2112430)1049.1(1098.51097.1⨯⨯⨯⨯ N=3.54×1022 N.答案:3.54×1022 N 6.解析:根据公式F=G221rm m ,代入数据有: F=6.67×10-11×2427)10()100.1(⨯ N =6.67×10-5 N.假设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 m/s 2,重力G=mg=1.0×107×10 N=1.0×108 N ,重力远远大于万有引力.答案:6.67×10-5 N 重力远远大于万有引力 7.D8.解析:在火星表面的重力由万有引力提供ma=2R GMm∴表面的加速度为 a=2RGMg a =2火火R M ×地地M M 2=91×4=94 ∴ma=94mg=94×600 N ≈266.7 N. 答案:266.7 N 9.(hR H R ++)210.解析:根据公式mg=2R GMm得星球表面的加速度为 g=2RGM, ∴地星g g =2星星R M ×地地M R 2=51×(21)2=201,根据运动学公式h=gv 22,得地星h h =星地g g =20.答案:20∶111.C12.解析:卫星在升空过程中可以认为是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卫星离地面为h ,这时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G2)(h R Gm+地在地球表面2地R GMm=mg ①在上升至地面h 时,F N -G2)(h R Mm+地=ma②由①②得22)(地地R h R +=m aF m gN -h=(maF mgN --1)R 地代入数据h=1.92×104 km. 答案:1.92×104 km13.解析:质量为M 的均匀球体对B 点的引力大小为 F 1=G2lMm质量为m ′的均匀球体对B 点的引力大小为: F 2=G2)2(R l mm -' 剩余部分对B 的万有引力为F=F 1-F 2=G 2lMm-G 2)2(R l mm -'. 答案:G 2lMm -G 2)2(R l mm -'。

2 第2节 万有引力定律

2 第2节 万有引力定律

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形成脉络1.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存在引力.2.能利用开普勒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表达式.3.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内容、含义及适用条件.4.认识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一、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即F∝mr2.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在引力的存在与性质上,太阳和行星的地位相同,因此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相同(设太阳质量为m太),即F′∝m太r2.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F′,所以有F∝mm太r2,写成等式就是F =Gmm太r2.二、月—地检验1.猜想: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遵从“平方反比”的规律.2.推理: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约是它在地面附近下落时的加速度的1602.3.结论:计算结果与预期符合得很好.这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三、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2.表达式:F=Gm1m2r2.3.引力常量G: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测量得出,常取G=6.67×10-11N·m2/kg2.思维辨析(1)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天体之间,也存在于普通物体之间.()(2)引力常量是牛顿首先测出的.()(3)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间的距离成反比.()(4)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可知,质量一定的两个物体若无限靠近,它们间的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提示:(1)√(2)×(3)×(4)×基础理解(1)如何通过天文观测计算月球绕地球转动时的向心加速度呢?(2)如图所示,天体是有质量的,人是有质量的,地球上的其他物体也是有质量的.①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吗?为什么通常两个物体间感受不到万有引力,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可以使行星围绕太阳运转?②地球对人的万有引力与人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吗?提示:(1)通过天文观测我们可以获得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以及月球的公转周期,所以我们可以利用a n=4π2T2r计算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2)①任意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但由于地球上物体的质量一般很小(与天体质量相比),地球上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远小于地面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通常感受不到,但天体质量很大,天体间的引力很大,对天体的运动起决定作用.②相等.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理解问题导引如图所示,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1)为什么行星会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2)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是什么关系?(3)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是什么关系?[要点提示] (1)因为行星受太阳的引力,引力提供向心力.(2)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3)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核心深化】1.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是相互的,沿两个星体连线方向,指向施力星体.2.公式中G 为比例系数,与行星和太阳均没有关系.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也适用于行星和卫星间.4.该引力规律普遍适用于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多选)关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圣和永恒的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无需原因,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美的B .行星绕太阳旋转的向心力来自太阳对行星的引力C .牛顿认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受到力的作用,行星围绕太阳运动,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 .牛顿把地面上的动力学关系应用到天体间的相互作用,推导出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解析] 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故A 错误;行星绕太阳旋转的向心力是来自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故B 正确;牛顿认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受到力的作用,行星绕太阳运动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C 正确;牛顿把地面上的动力学关系作了推广应用到天体间的相互作用,推导出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故D 正确.[答案] BCD(2019·陕西咸阳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r 3T 2=k ,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B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 =m v 2r,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C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v =2πr T,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义式D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使用的三个公式,都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解析:选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r 3T 2=k ,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通过研究行星的运动数据推理出的,不能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故A 错误;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 =m v 2r,这个关系式是向心力公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故B 正确;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v =2πr T,这个关系式不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义式,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义式为v =Δx Δt,故C 错误;通过A 、B 、C 的分析可知D 错误.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核心深化】 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互相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 公式 F =G m 1m 2r 2,其中G =6.67×10-11N ·m 2/kg 2,称为引力常量,m 1、m 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 为它们之间的距离适用条件 (1)严格地说,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2)万有引力定律也适用于计算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中r 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3)计算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 为球心与质点间的距离(4)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近似适用,其中r为两物体质心间的距离特 性普遍性 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太阳与行星、地球与月球之间,宇宙间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的力相互性 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宏观性 在地面上的一般物体之间,由于质量比较小,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比较小,与其他力比较可忽略不计,但在质量巨大的天体之间,或天体与其附近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特殊性 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和它们间的距离有关,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与周围是否存在其他物体无关关键能力1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2019·河北承德期中)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最早测出G 值,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B .牛顿通过“月—地检验”发现地面物体、月球所受地球引力都遵从同样的规律C .由F =G Mm r 2可知,两物体间距离r 减小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增大,距离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无限大D .引力常量G 值大小与中心天体选择有关[解析] 卡文迪什最早测出G 值,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选项A 错误;牛顿通过“月—地检验”发现地面物体、月球所受地球引力都遵从同样的规律,选项B 正确;当两物体间距离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定律不再适用,选项C 错误;引力常量G 值大小与中心天体选择无关,选项D 错误.[答案] B关键能力2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2019·河北石家庄期末)已知某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8,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2.一名宇航员来到该星球,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他在地球上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 )A.14B.12 C .2倍 D .4倍[解析] 宇航员在地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F 1=G mM 1R 21,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F 2=G mM 2R 22,由题知M 2=18M 1,R 2=12R 1,解得F 2F 1=M 2R 21M 1R 22=12,故B 正确,A 、C 、D 错误. [答案] B关键能力3 “填补法”在引力求解中的应用有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密度均匀球体,在距离球心O 为2R 的地方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现在从M 中挖去一半径为R 2的球体,如图所示,求剩下部分对m 的万有引力F 为多大?[思路点拨] 挖去一球体后,剩余部分不再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不能直接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求解.可先将挖去部分补上来求引力,求出完整球体对质点的引力F 1,再求出被挖去部分对质点的引力F 2,则剩余部分对质点的引力为F =F 1-F 2.[解析] 完整球质量M =ρ×43πR 3 挖去的小球质量 M ′=ρ×43π⎝⎛⎭⎫R 23=18ρ×43πR 3=M 8由万有引力定律得F 1=G Mm (2R )2=G Mm 4R 2 F 2=G M ′m r ′2=G M 8m ⎝⎛⎭⎫3R 22=G Mm 18R 2 故F =F 1-F 2=G Mm 4R 2-G Mm 18R 2=7GMm 36R 2. [答案] 7GMm 36R 2【达标练习】1.(多选)关于引力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引力常量是两个质量为1 kg 的质点相距1 m 时的相互吸引力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测出了引力常量的值C .引力常量的测定,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D .引力常量的测定,使人们可以测出天体的质量解析:选CD.引力常量的大小等于两个质量为1 kg 的质点相距1 m 时的万有引力的数值,而引力常量不能说是两质点间的吸引力,选项A 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但他并未测出引力常量,引力常量是卡文迪什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在实验室中第一次比较精确地测出的,选项B 错误;引力常量的测出,不仅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而且也使人们可以测出天体的质量,这也是测出引力常量的意义所在,选项C 、D 正确.2.如图所示,两球间的距离为r ,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质量大小分别为m 1、m 2,半径大小分别为r 1、r 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G m 1m 2r 2B .G m 1m 2r 21C.G m1m2(r1+r2)2D.Gm1m2(r1+r2+r)2解析:选D.两球质量分布均匀,可认为质量集中于球心,由万有引力公式可知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应为F=G m1m2(r1+r2+r)2,故选项D正确.3.(2019·云南江川期末)树上的苹果落向地球,针对这一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的引力大B.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无引力C.苹果对地球的引力大小和地球对苹果的引力大小是相等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选C.地球对苹果的引力与苹果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它们大小是相等的,方向相反,故C正确,A、B、D错误.1.(2019·广东珠海期中)关于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谷通过整理大量的天文观测数据得到行星运动定律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C.开普勒通过总结论证,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卡文迪什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解析:选D.开普勒对天体的运行做了多年的研究,最终得出了行星运行三大定律,故A项错误;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故B项错误;牛顿通过总结论证,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周期,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地检验”,故C项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什,故D项正确.2.(2019·吉林五十五中期中)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A.公式中的G是引力常量,它是实验测得的,不是人为规定的B.当r等于零时,万有引力为无穷大C.万有引力定律适用所有情况,没有条件限制D.r是两物体最近的距离解析:选A.公式中的G是引力常量,它是实验测得的,不是人为规定的,故A正确;万有引力公式只适用于两质点间的作用力,当r等于零时,万有引力公式已经不成立,不能由万有引力公式得出万有引力为无穷大,故B 、C 错误; r 是两质点间的距离,如果两物体是均匀的球体,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故D 错误.3.(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两个质点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为F ,如果将这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们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变为( ) A.F 4 B .4F C.F 2 D .2F解析:选A.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 =GMm r2得,将这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则万有引力的大小变为原来的14,故万有引力变为F 4,选项A 正确. 4.(2019·新疆兵团期末)一个质子由两个u 夸克和一个d 夸克组成.一个夸克的质量是7.1×10-30 kg ,则两个夸克相距1.0×10-16 m 时的万有引力约为(引力常量G =6.67×10-11 N ·m 2/kg 2)( )A .2.9×10-35 N B .3.1×10-36 N C .3.4×10-37 N D .3.5×10-38N 解析:选C.两夸克间的万有引力:F =G m 1m 2r 2=6.67×10-11×7.1×10-30×7.1×10-30(1.0×10-16)2N ≈3.4×10-37 N ,故C 正确,A 、B 、D 错误.(建议用时:30分钟)A 组 学业达标练1.(2019·江西上饶期中)下面有关万有引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F =G m 1m 2r2中的G 是比例常数,其值是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得的 B .地面附近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天空中运行的月亮,受到的都是地球引力C .苹果落到地面上,说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苹果对地球也有引力D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解析:选A.G 是比例常数,其值是卡文迪什通过扭秤实验测得的,故A 错误;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地面附近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天空中运行的月亮,受到的都是地球引力,故B 正确;地球吸引苹果的力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因此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苹果对地球也有引力,故C 正确;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故D正确.2.(2019·浙江杭州期末)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质量分别是m 1和m 2的物体,他们之间的距离为r 时,它们之间的吸引力大小为F =Gm 1m 2r 2,式中G 是引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G 的单位应为( )A .kg ·m ·s -2B .N ·kg 2·m -2 C .m 3·s -2·kg -1 D .m 2·s -2·kg -2 解析:选C.国际单位制中质量m 、距离r 、力F 的基本单位分别是:kg 、m 、kg·m·s -2,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F =Gm 1m 2r 2,得到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G 的单位为m 3·s -2·kg -1,选项C 正确.3.下列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万有引力只是宇宙中各天体之间的作用力B .万有引力是宇宙中具有质量的物体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C .地球上的物体以及地球附近的物体除受到地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外还受到重力作用D .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大于地球对太阳的万有引力解析:选B.万有引力是宇宙中具有质量的物体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选项A 错误,B 正确;重力是万有引力的分力,选项C 错误;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选项D 错误.4.(2019·上海浦东学考)某星球的半径与地球相同,质量为地球的一半,则物体在该星球表面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它在地球表面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 )A.14B.12 C .2倍 D .4倍解析:选B.万有引力方程为F =G Mm R 2,星球的半径与地球相同,质量为地球的一半,所以物体在该星球表面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它在地球表面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一半,A 、C 、D 错误,B 正确.5.(2019·江苏淮安期末)均匀小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m 、6m ,球心相距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A 球受到B 球的万有引力大小是( )A .G m 2RB .G m 2R 2C .G 6m 2RD .G 6m 2R 2解析:选D.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 =GMm r 2,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距离指球心间距离,故两球间的万有引力F =G ·m ·6m R 2=6Gm 2R 2,故D 项正确. 6.(2019·辽宁葫芦岛期末)假设在地球周围有质量相等的A 、B 两颗地球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 ,卫星A 距地面高度为R ,卫星B 距地面高度为2R ,卫星B 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 ,则卫星A 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3F 2B.4F 9C.9F 4 D .4F解析:选C.卫星B 距地心为3R ,根据万有引力的表达式,可知受到的万有引力为F =GMm (2R +R )2=GMm 9R 2;卫星A 距地心为2R ,受到的万有引力为F ′=GMm (R +R )2=GMm 4R 2,则有F ′=94F ,故A 、B 、D 错误,C 正确. 7.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已知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1.5倍,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10和12,则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和太阳对火星的引力的比值为( ) A .10B .20C .22.5D .45解析:选C.由F =GMm r 2可得:F 地=GMm 地r 2地,F 火=GMm 火r 2火,则F 地F 火=m 地r 2火m 火r 2地=10.1×1.5212=22.5,选项C 正确.8.(多选)在书中我们了解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伟大过程(简化版).过程1:牛顿首先证明了行星受到的引力F ∝m r 2、太阳受到的引力F ∝M r 2,然后得到了F =G Mm r 2其中M 为太阳质量,m 为行星质量,r 为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过程2:牛顿通过苹果和月亮的加速度比例关系,证明了地球对苹果、地球对月亮的引力具有相同性质,从而得到了F =G Mm r 2 的普适性.那么( )A .过程1中证明F ∝m r 2,需要用到圆周运动规律F =m v 2r 或F =m 4π2T 2rB .过程1中证明F ∝m r 2,需要用到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 2=k C .过程2中牛顿的推证过程需要用到“月球自转周期”这个物理量D .过程2中牛顿的推证过程需要用到“地球半径”这个物理量解析:选ABC.万有引力定律正是沿着这样的顺序才终于发现的:离心力概念——向心力概念——引力平方反比思想——离心力定律——向心力定律——引力平方反比定律——万有引力与质量乘积成正比——万有引力定律.结合题干信息可知A 、B 、C 正确.B 组 素养提升练9.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是银河系外离地球最近的星系(很遗憾,在北半球看不见).大麦哲伦云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010倍,即2×1040 kg ,小麦哲伦云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09倍,两者相距4.7×1020 m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6.67×10-11 N · m 2/kg 3,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约为( )A .1.2×1020 NB .1.2×1024 NC .1.2×1026 ND .1.2×1028 N 解析:选D.由万有引力公式,F =G m 1 m 2r2= 6.67×10-11×2×1040×2×1039(4.7×1020)2 N =1.2×1028 N ,故A 、B 、C 错误,D 正确. 10.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解析:选D.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探测器的质量为m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F =G Mm (R +h )2,可知,F 与h 是非线性关系,F -h 图像是曲线,且随着h 的增大,F 减小,故A 、B 、C 错误,D 正确.11.“月—地检验”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提供了事实依据.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中心与月球中心的距离r =60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卡文迪什为了检验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首次进行了“月—地检验”B .“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不同性质的力C.月球由于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加速度与月球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等D.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月球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是地面重力加速度的160解析:选C.牛顿为了检验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首次进行了“月—地检验”,故A错误;“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种性质的力,故B错误;月球由于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面产生的加速度与月球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等,所以证明了万有引力的正确性,故C正确;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等于其引力,则有:mg=GMmR2,月球绕地球在引力提供向心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有:GMm(60R)2=ma n,联立上两式可得:a n∶g=1∶3 600,故D错误.12.物理学领域中具有普适性的一些常量,对物理学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引力常量就是其中之一.1687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没有得出引力常量.直到1798年,卡文迪什首次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比较精确地测量出了引力常量.关于这段历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卡文迪什被称为“首个测量地球质量的人”B.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和卡文迪什共同发现的C.这个实验装置巧妙地利用放大原理,提高了测量精度D.引力常量不易测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面上普通物体间的引力太微小解析:选B.卡文迪什通过测出的万有引力常数进而测出了地球的质量,被称为“首个测量地球质量的人”,A正确;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B错误;实验利用了放大的原理,提到了测量的精确程度,C正确;引力常量不易测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面上普通物体间的引力太微小,D正确.1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R.如果从球的正中心挖去一个直径为R的球,放在相距为d的地方.求两球之间的引力大小.解析:根据匀质球的质量与其半径的关系M =ρ×43πR 3∝R 3 两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 =ρ×43π⎝⎛⎭⎫R 23=M 8M ′=M -m =7M 8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这时两球之间的引力为F =G M ′m d 2=7GM 264d 2. 答案:7GM 264d 2。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其中,称为万有引力恒量,而、分别为两个质点的质量,r为两质点间的距离。

(3)适用条件:①严格地说,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可用本定律来计算,其中r 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④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近似适用,其中r为两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4)注意:公式中F是两物体间的引力,F与两物体质量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不要理解成F与两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5)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①万有引力的普遍性: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是自然界中物质之间的基本的相互作用之一,任何客观存在的两部分有质量的物质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作用。

②万有引力的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③万有引力的客观性: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它的存在可由卡文迪许扭秤来观察,只有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间,它的作用才有宏观物理意义。

④万有引力的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有关,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和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和周围有无其他物体的存在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思路和方法(1)把行星绕太阳的运行近似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是行星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即,将圆周运动中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式代入上式,有。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即。

(2)牛顿认为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但与太阳质量有关的物理量,行星吸引太阳的力和太阳吸引行星的力应大小相等,并且具有相同的性质,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自然也应跟太阳的质量成正比,设太阳的质量为M,则有,写成等式为式中G为常量。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 6.3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 6.3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 6.3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三节6.3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一、单选题1.有关物理学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首创了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B.卡文迪许通过库仑扭秤实验总结出点电荷相互作用规律C.法拉第不仅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而且还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D.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规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A【解析】伽利略首创了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选项A正确;库伦通过库仑扭秤实验总结出点电荷相互作用规律,选项B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没有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是韦伯和纽曼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故C错误;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选项D错误;故选A.2.2018年9月7日将发生海王星冲日现象,海王星冲日是指海王星、地球和太阳几乎排列成一线,地球位于太阳与海王星之间。

此时海王星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所以明亮而易于观察。

地球和海王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轨迹都可近似为圆,地球一年绕太阳一周,海王星约164.8年绕太阳一周。

则A.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比海王星的公转轨道半径大B.地球的运行速度比海王星的运行速度小C.2019年不会出现海王星冲日现象D.2017年出现过海王星冲日现象【答案】D【解析】地球的公转周期比海王星的公转周期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1 / 122224Mm G m r r T π=,可得:2T =可知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比海王星的公转轨道半径小,故A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2Mm v G m r r=,解得:v =可知海王星的运行速度比地球的小,故B 错误; T 地=1年,则T 木=164.8年,由(ω地-ω木)·t =2π,可得距下一次海王星冲日所需时间为: 2 1.01-t πωω=≈地火年,故C 错误、D 正确。

第23讲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估算天体质量和密度(解析版)

第23讲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估算天体质量和密度(解析版)

第23讲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估算天体质量和密度1.(2021·全国)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以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应用引力常量还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卡文迪许也因此被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已知引力常量G =6.67×10﹣11N •m 2/kg 2,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g =9.8m/s 2,地球半径R =6.4×106m ,则地球质量约为( ) A .6×1018kg B .6×1020 kgC .6×1022 kgD .6×1024 kg【解答】解:根据公式GMm R 2=mg 可得M =gR 2G =9.8×(6.4×106)26.67×10−11kg =6×1024kg ,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2021·乙卷)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1994年到2002年间S2的位置如图所示。

科学家认为S2的运动轨迹是半长轴约为1000AU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AU )的椭圆,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

这项研究工作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若认为S2所受的作用力主要为该大质量黑洞的引力,设太阳的质量为M ,可以推测出该黑洞质量约为( )A .4×104MB .4×106MC .4×108MD .4×1010M【解答】解:设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r =1AU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 =1年;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m r 2=mr4π2T 2,解得:M =4π2r 3GT 2; 对于S2受到黑洞的作用,椭圆轨迹半长轴R =1000AU , 根据图中数据结合图象可以得到S2运动的半周期T′2=(2002﹣1994)年=8年,则周期为T ′=16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结合万有引力公式可以得出:M 黑=4π2R 3GT′2,其中R 为S 2的轨迹半长轴, 因此有:M 黑=R 3T 2r 3T′2M ,代入数据解得:M黑≈4×106M ,故B 正确,ACD 错误。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讲解、例题及其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讲解、例题及其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知识网络:教学目标:1.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并能够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卫星的运动问题2.掌握宇宙速度的概念3.掌握用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宇宙速度、人造卫星的运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221rm m G F =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均匀球体;r 为两质点或球心间的距离;G 为万有引力恒量(1798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2211/1067.6kg m N G ×´=-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解题的相关知识:(1)在高考试题中,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题的知识常集中于两点:一是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222rv m r MmG ==r T m 224p r m 2w =;二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即G 2RmM =mg 从而得出GM =R 2g 。

(2)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w =Tp 2,v=w r 。

讨论: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地球卫星①由222r v m r MmG =可得:r GM v = r 越大,v 越小。

越小。

②由r m rMm G 22w =可得:3r GM =w r 越大,ω越小。

越小。

③由r T m r Mm G 222÷øöçèæ=p 可得:GM r T 32p = r 越大,T 越大。

越大。

④由向ma r MmG =2可得:2rGM a =向 r 越大,a 向越小。

越小。

点评:需要说明的是,万有引力定律中两个物体的距离,万有引力定律中两个物体的距离,对于相距很远因而可以看作质对于相距很远因而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就是指两质点的距离;点的物体就是指两质点的距离;对于未特别说明的天体,对于未特别说明的天体,对于未特别说明的天体,都可认为是均匀球体,都可认为是均匀球体,则指的是两个球心的距离。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含答案)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含答案)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含答案)(2)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三、环绕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r mv rMm G mg 212==得:gR rGMv==1=7.9 km/s.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 2=11.2 km/s ,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 3=16.7 km/s ,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特别提醒:(1) 两种周期——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的不同 (2)两种速度——环绕速度与发射速度的不同,最大环绕速度等于最小发射速度(3)两个半径——天体半径R 和卫星轨道半径r 的不同四、近地卫星、赤道上物体及同步卫星的运行问题1.近地卫星、同步卫星、赤道上的物体的比较h)=GMR+h2五、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卫星的角速度为ωa,b卫星的角速度为ωb,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正上方,相距最近(如图甲所示)。

当它们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π,即满足ωaΔt-ωbΔt=π时,两卫星第一次相距最远(如图乙所示)。

图甲图乙当它们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2π,即满足ωaΔt -ωbΔt=2π时,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

经过一定的时间,两星又会相距最远和最近。

1. 两星相距最远的条件:ωaΔt-ωbΔt=(2n +1)π(n=0,1,2,…)2. 两星相距最近的条件:ωa Δt -ωb Δt =2n π(n =1,2,3…)3. 常用结论:(1)同方向绕行的两天体转过的角度πθθn 2||21=-或n T t T t =-21(n=0、1、2、……)时表明两物体相距最近。

(2)反方向转动的天体转过的角度πθθn 2||21=+或n T t T t =+21(n=0、1、2、……)时表明两物体相遇或相距最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7.2万有引力定律(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7.2万有引力定律(解析版)

7.2 万有引力定律【学习目标】1.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维过程,知道地球上物体下落与天体运动的统一性..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相关引力计算问题. 3.了解引力常量G. 【知识要点】 一、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 =G m 1m 2r 2.2.万有引力的特性(1)普遍性:万有引力存在于宇宙中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天体间、地面物体间、微观粒子间). (2)相互性: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3)宏观性:天体间万有引力很大,它是支配天体运动的原因.地面物体间、微观粒子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不足以影响物体的运动,故常忽略不计. 3.万有引力公式的适用条件 (1)两个质点间.(2)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其中r 为两个球心间的距离.(3)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r 为球心到质点的距离. 4.引力常量G =6.67×10-11N·m 2/kg 2(1)物理意义: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 kg 的质点相距1 m 时的相互吸引力. (2)引力常量测定的意义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通过改变小球的质量和距离,得到了G 的数值及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引力常量的确定使万有引力定律能够进行定量的计算,显示出真正的实用价值. 二、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1.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如图所示,设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A 处物体的质量为m,则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为F,方向指向地心O,由万有引力公式得F =GMmr2.引力F 可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其中F1为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 向,F2就是物体的重力mg.2.近似关系:如果忽略地球自转,则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mg =GMmR 2,g 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3.重力与高度的关系:若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则mg ′=G Mm(R +h )2(R 为地球半径,g′为离地面h 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所以距地面越高,物体的重力加速度越小,则物体所受的重力也越小. 【题型分类】题型一、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例1 对于质量为m 1和质量为m 2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F =G m 1m 2r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式中的G 是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得出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B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 .m 1和m 2所受引力大小总是相等的,而与m 1、m 2是否相等无关D .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详细解析 引力常量G 值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运用构思巧妙的扭秤实验测定出来的,而不是像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中的k 那样是人为规定的,所以选项A 正确.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 趋近于零时,物体就不能再视为质点,万有引力定律就不再适用,所以不能得出此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的结论,选项B 错误.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选项C 正确,D 错误. 参考答案 AC 【同类练习】1.下面关于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B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的质量无关 C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D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的距离成反比 参考答案 A详细解析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的关系是等值、反向、同性质,故选项A 正确,选项C 错误;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 =G Mmr2,故选项B 、D 错误. 2.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122m m F G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式中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牛顿通过实验测得的 B .当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 .质量为m 1、m 2的物体之间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 .质量为m 1、m 2的物体之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故A 错误;当物体之间的距离r 趋于零时,物体不能简化为质点,万有引力公式不再适用,引力不会趋于无穷大,故B 错;质量为m 1、m 2的物体之间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故C 错,D 对。

万有引力定律(附带答案)

万有引力定律(附带答案)

万有引力定律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1、(15分) 要使一颗人造地球通讯卫星(同步卫星)能覆盖赤道上东经75.0°到东经135.0°之间的区域,则卫星应定位在哪个经度范围内的上空?地球半径R0= 6.37×106m.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 9. 80m/s2.2、(2011·武汉市四月调研)人们通过对月相的观测发现,当月球恰好是上弦月时,如图甲所示,人们的视线方向与太阳光照射月球的方向正好是垂直的,测出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和地球与月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θ.当月球正好是满月时,如图乙所示,太阳、地球、月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这时人们看到的月球和在白天看到的太阳一样大(从物体两端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叫做视角,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决定于视角).已知嫦娥飞船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试估算太阳的半径.3、假设某次天文现象中,地球和某行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运转周期为T。

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做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

已知该行星的最大视角为θ,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的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

若某时刻该行星正处于最佳观察期,行星、地球的绕太阳的运行方向相同,如图所示,求:(1)该行星绕太阳的运转周期T 1(2)问该行星下一次处于最佳观察期至少需要经历多长的时间Δt4、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一号02星”送入太空.火箭飞行约26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天链一号02星”是我国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又称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中继卫星被誉为“卫星的卫星”,是航天器太空运行的数据“中转站”,用于转发地球站对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跟踪测控信号和中继航天器发回地面的信息的地球静止通信卫星.(1)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自转周期T,万有引力常量为G,请你求出地球的密度和“天链一号02星”距地面的高度?(2)某次有一个赤道地面基站发送一个无线电波信号,需要位于赤道地面基站正上方的“天链一号02星”把该信号转发到同轨道的—个航天器,如果航天器与“天链一号02星”处于同轨道最远可通信距离的情况下,航天器接收到赤道地面基站的无线电波信号的时间是多少?(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c.)5、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某星球表面,有一倾角为θ的斜坡。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关于开普勒的三大定律例1 月球环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运行周期约为27天。

应用开普勒定律计算:在赤道平面内离地面多少高度,人造地球卫星可以随地球一起转动,就像停留在无空中不动一样.分析: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都在环绕地球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它们运行轨道的半径的三次方跟圆周运动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是相等的.解:设人造地球卫星运行半径为R,周期为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同理设月球轨道半径为,周期为,也有:由以上两式可得:在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km点评:随地球一起转动,就好像停留在天空中的卫星,通常称之为定点卫星.它们离地面的高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能随意变动。

利用月相求解月球公转周期例2 若近似认为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都为正圆.又知这两种转动同向,如图所示,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天(图是相继两次满月,月、地、日相对位置示意图).解:月球公转(2π+)用了29.5天.故转过2π只用天.由地球公转知.所以=27.3天.例3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A.B、C的线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B.B、C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C.B、C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D.若C的速率增大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分析:由卫星线速度公式可以判断出,因而选项A是错误的.由卫星运行周期公式,可以判断出,故选项B是正确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万有引力作用于卫星上产生的,由,可知,因而选项C是错误的.若使卫星C速率增大,则必然会导致卫星C偏离原轨道,它不可能追上卫星B,故D也是错误的.解:本题正确选项为B。

点评: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若由于某种原因,使卫星的速度增大。

则所需要的向心力也必然会增加,而万有引力在轨道不变的时候,是不可能增加的,这样卫星由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大于外界所提供的向心力而会作离心运动。

2023届新高考物理重点突破:第09讲 万有引力定律

2023届新高考物理重点突破:第09讲 万有引力定律

第09讲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图谱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基本计算知识精讲知识点一: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基本计算1. 开普勒定律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 定定定定定定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轨道上同绕太阳运动。

太阳在这些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定定定定定定定 定定定定定定对任意行星来说,该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说明:定定定定定定定 定定定定定定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成正比。

,k 值仅与中心天体有关,而与环绕天体无关;中心天体不同的系统中,k 值不同。

2.月地检验(1)目的:验证天体之间的力与地球上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2)原理:假定上述猜想成立,即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同样遵从“平方反比”规律,那么由于60r R ≈月,所以同一物体在月球轨道上受到的引力约为地面附近受到引力的216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也应该是地面附近下落时的加速度(自由落体加速度)的2160。

(3)验证当时已经比较精确地测定月球与地球的距离r =384400km 、月球的公转周期为27.3天。

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2=9.8m/s g ;月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2823222() 3.84410() 2.7210m/s 27.3243600a r T -==⨯⨯=⨯⨯⨯ππ由此可得:-32.72?1019.83600a g =≈,假设成立。

3.万有引力定律(1)引力公式:122m m F Gr = (2)适用条件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均匀球体;r 为两质点或球心间的距离;) (3)引力常量:11226.6710N m /kg G -=⨯⋅,1798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自称“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4.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绕太阳运转,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24Mm F G m rr T π==由此可得:3224GM rT =π设24GMk =π,可得:32r k T =,即为开普勒第三定律表达式 k 大小有中心天体质量决定,与环绕天体无关,且不同环绕体系k 值可能不同。

万有引力定律讲解(附答案)

万有引力定律讲解(附答案)

万有引⼒定律讲解(附答案)6.3 万有引⼒定律班级:组别:姓名:【课前预习】1.万有引⼒定律:(1)内容:⾃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的⽅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的⼤⼩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次⽅成反⽐。

(2)表达式: F =G m 1m 2r 2 。

2.引⼒常量(1)引⼒常量通常取G = 6.67×10-11 N·m 2/kg 2,它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迪许在实验室⾥测得的。

(2)意义:引⼒常量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 的质点,相距1m 时的相互吸引⼒。

【新课教学】⼀、⽜顿的“⽉——地”检验 1.检验的⽬的:地球对⽉亮的⼒,地球对地⾯上物体的⼒,太阳对⾏星的⼒,是否是同⼀种⼒。

2.基本思路 (理论计算):如果是同⼀种⼒,则地⾯上物体的重⼒G ∝21R ,⽉球受到地球的⼒21r f ∝。

⼜因为地⾯上物体的重⼒mg G =产⽣的加速度为g ,地球对⽉球的⼒提供⽉球作圆周运动的向⼼⼒,产⽣的向⼼加速度,有向ma F =。

所以可得到:22Rr F G a g ==向⼜知⽉⼼到地⼼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倍,即r=60R ,则有:322107.23600-?==?=g g r R a 向m/s 2。

3.检验的过程(观测计算):⽜顿时代已测得⽉球到地球的距离r⽉地 = 3.8×108 m ,⽉球的公转周期T = 27.3天,地球表⾯的重⼒加速度g = 9.8 m /s 2,则⽉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加速度:=向a (2πT )2r ⽉地 (字母表达式) =向a (2π27.3×24×3600)2×3.8×108 (数字表达式) =向a 2.7×10-3m/s 2 (结果)。

4.检验的结果:理论计算与观测计算相吻合。

表明:地球上物体所受地球的引⼒、⽉球所受地球的引⼒,与太阳、⾏星间的引⼒遵从相同的规律。

高考必备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必备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必备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 含答案 ) 含分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一宇航员在某未知星球的表面上做平抛运动实验:在离地面h 高处让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他测出小球落地址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 和落地时间t,又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 R,己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小球抛出的初速度 v o(2)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快度g(3)该星球的质量 M(4)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v(最后结果一定用题中己知物理量表示)【答案】 (1) v0=x/t (2) g=2h/t 2(3) 2hR2/(Gt 2) (4)2hRt【分析】(1)小球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 x=vt,解得从抛出到落地时间为: v0=x/t(2)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有:1h= gt2,2解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快度为:g=2h/t 2;(3)设地球的质量为M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得:mg= GMmR2因此该星球的质量为:M= gR2= 2hR2/(Gt 2);G(4)设有一颗质量为m 的近地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 m v2R2R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 G MmR2,解得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2hR gRt2.“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已知“嫦娥一号”绕月飞翔轨道近似为圆形,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飞翔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1)嫦“娥一号”绕月飞翔时的线速度大小;(2)月球的质量;(3)若发射一颗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则其绕月运转的线速度应为多大.【答案】(1)2R H(2)42R H32RHRH( 3)T GT2T R【分析】( 1) “嫦娥一号 ”绕月飞翔时的线速度大小2π(R H )v 1.T( 2 )设月球质量为M . “嫦娥一号 ”的质量为 m .Mm2H )依据牛二定律得Gm 4π (RH )2T 2(R23解得 M4π (R H ) .GT 2( 3)设绕月飞船运转的线速度为 V,飞船质量为Mm 0V 2又m 0 ,则 Gm 023M4π (R H ) .GT 2联立得 V2π RHRHT R3. 一艘宇宙飞船绕着某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r ,周期为 T ,引力常量为 G ,行星半径为 求:(1) 行星的质量 M ;(2) 行星表面的重力加快度g ; (3) 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 .【答案】 (1) ( 2) ( 3)【分析】【详解】(1)设宇宙飞船的质量为 m ,依据万有引力定律求出行星质量(2)内行星表面求出 :(3)内行星表面求出 :【点睛】此题重点抓住星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4.万有引力定律揭露了天体运动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拥有内在的一致性.(1)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相关于地球静止的物体的重力,随称量地点的变化可能会有不 同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 ,自转周期为 T ,引力常量为 G .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 、质量分布平均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F 0.① 若在北极上空超出地面h 处称量,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F 1,求比值 的表达式,并就h=1.0%R 的情况算出详细数值(计算结果保存两位有效数字); ② 若在赤道表面称量,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2 ,求比值的表达式.( 2)假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圆周轨道半径为 r 、太阳半径为 R s 和地球的半径 R 三者均减小为此刻的 1 .0%,而太阳和地球的密度平均且不变.仅考虑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互相作用, 以现实地球的 1 年为标准,计算 “假想地球 ”的 1 年将变成多长?2 3【答案】( 1) ① 0.98,②F 214R2F 0GMT( 2) “假想地球 ”的 1 年与现实地球的 1 年时间同样【分析】试题剖析:( 1)依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出比值的表达式,并求出详细的数值.在赤道,因为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等于重力,另一个分力供给随处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依据该规律求出比值的表达式( 2)依据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得出周期与轨道半径以及太阳半径的关系,进而进行判断.解:( 1)在地球北极点不考虑地球自转,则秤所称得的重力则为其万有引力,于是①②由公式 ①② 能够得出:=0.98.③由① 和③ 可得:(2)依据万有引力定律,有又因为,解得从上式可知,当太阳半径减小为此刻的 1.0%时,地球公转周期不变.答:(1)=0.98.比值(2)地球公转周期不变.仍旧为 1 年.【评论】解决此题的重点知道在地球的两极,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在赤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等于重力,另一个分力供给随处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5.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相互的引力作用下运转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广泛.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点可计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环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计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答案】【分析】设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1、 r2,角速度分别为w1,w 2.依据题意有w1=w2①(1分)r1+r2=r② (1分)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G③(3分)G④(3分)联立以上各式解得⑤ (2分)依据解速度与周期的关系知⑥ (2分)联立 ③⑤⑥ 式解得(3 分)此题考察天体运动中的双星问题,两星球间的互相作使劲供给向心力,周期和角速度同样,由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列式求解6. 假定在半径为 R 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 ,若这颗卫星在距该天体表面高度为 h 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周期为 T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G ,求 : (1)该天体的质量是多少 ? (2)该天体的密度是多少 ?(3)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快度是多少? (4)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 ?【答案】 (1)4 2 (R h)3;3 (R h) 34 2 (R h)3;4 2 (R h)3GT(2)2R 3; (3)(4)RT 22GT R 2T2【分析】【剖析】( 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 2)依据密度的定义求解天体密度;( 3)在天体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列式求解;( 4)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详解】(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 ,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m22G( R h)2 =m T(R+h)解得 : M= 4 2 (R h)3①GT 2(2)天体的密度 :42(R h)3 3M GT 2 3 ( R h)ρ= =4=GT 2R 3 .V3R3(3)在天体表面 ,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故 :Mm ②mg=GR 2联立①②解得 : g=4 2 (R h)3③R 2T 2(4)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 ,依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mg=m④联立③④解得 : v= gR = 4 2( R h)3.RT 2【点睛】此题重点是明确卫星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而地面邻近重力又等于万有引力,基础问题.v 2R24-1122,一7.地球的质量 M=5.98 × 10kg ,地球半径 R=6370km ,引力常量 G=6.67 × 10 N ·m /kg 颗绕地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环绕速度为 v=2100m/s ,求:(1)用题中的已知量表示此卫星距地面高度 h 的表达式(2)此高度的数值为多少?(保存3 位有效数字)【答案】( 1 ) GM 7hR ( 2) h=8.41 × 10mv 2【分析】试题剖析:( 1 )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则GM解得:hv 2R×7( 2)将( 1)中结果代入数占有 h=8.41 10m 考点:考察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8.“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在空中的运动可简化为如图 5 所示的过程,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靠轨道,在停靠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 作轨道 .已知卫星在停靠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转的半径分别为R 和 R 1,地球半径为 r ,月球半径为 r 1,地球表面重力加快度为g ,月球表面重力加快度为 .求:(1)卫星在停靠轨道上运转的线速度大小;(2)卫星在工作轨道上运转的周期.【答案】 (1) (2)【分析】(1)卫星停靠轨道是绕地球运转时,依据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解得:卫星在停靠轨道上运转的线速度;物体在地球表面上,有,获得黄金代换 ,代入解得 ;(2)卫星在工作轨道是绕月球运转,依据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有,在月球表面上,有,得 ,联立解得:卫星在工作轨道上运转的周期.9. 侦探卫星在经过地球两极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转,它的运转轨道距地面高为h ,要使卫星在一天的时间内将地面上赤道各处在日照条件下的状况所有都拍摄下来 ,卫星在经过赤道上空时,卫星上的拍照像机起码应拍地面上赤道圆周的弧长是多少?设地球半径为,R 地面处的重力加快度为 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T .4 2 ( h R) 3【答案】 lgT【分析】 【剖析】【详解】设卫星周期为 T 1 ,那么 :Mm 4 2m( R h), ①G2T 12( R h)又MmG R 2mg , ②由①②得T 12 ( h R) 3R.g设卫星上的摄像机起码能拍摄地面上赤道圆周的弧长为 l ,地球自转周期为 T ,要使卫星在一天(地球自转周期 )的时间内将赤道各处的状况全都拍摄下来,则Tl 2 R .T 1因此2 RT 14 2 (h R)3lT.Tg【点睛】摄像机只需将地球的赤道拍摄全,便能将地面各处所有拍摄下来;依据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和万有引力等于重力争出卫星周期 ;由地球自转角速度求出卫星绕行地球一周的时间内,地球转过的圆心角,再依据弧长与圆心角的关系求解.10. 今年 6 月 13 日,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察卫星高分四号正式投入使 用,这也是世界上地球同步轨道分辨率最高的对地观察卫星.如下图,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快度为A 是地球的同步g,求:( 1)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 h( 2)地球的密度 ρ(已知引力常量为 G)2 23g【答案】( 1) 3gR TR (2)4 24 GR【分析】【剖析】【详解】( 1)设地球质量为 M ,卫星质量为 m ,地球同步卫星到地面的高度为 h ,同步卫星所受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为G mM4 2 R hm( R h)2T2在地球表面上引力等于重力为MmGR2mg故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3gR 2T242R(2)依据在地球表面上引力等于重力MmGR2mg联合密度公式为gR 2MG3gV4R 3 4GR3。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a 、b 两颗卫星均在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为近地卫星,b 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 ,己知地球半径为R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 (1)a 、b 两颗卫星周期分别是多少? (2) a 、b 两颗卫星速度之比是多少?(3)若某吋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赤道同--点的正上方,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两卫星相距最远? 【答案】(1)2,16(2)速度之比为2【解析】【分析】根据近地卫星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求得地球质量,然后根据万有引力做向心力求得运动周期;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做向心力求得两颗卫星速度之比;由根据相距最远时相差半个圆周求解;解:(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F F =引向, 对地面上的物体由黄金代换式2MmGmg R = a 卫星2224aGMm m R R T π=解得2a T =b 卫星2224·4(4)bGMm m R R T π=解得16b T = (2)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F F =引向,a 卫星22a mv GMm R R=解得a v =b 卫星b 卫星22(4)4Mm v G m R R=解得v b =所以 2abV V =(3)最远的条件22a bT Tπππ-=解得87Rtgπ=2.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影响,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角速度相同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B、C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星体的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1)A星体所受合力的大小F A;(2)B星体所受合力的大小F B;(3)C星体的轨道半径R C;(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答案】(1)2223Gma(227Gm(37(4)3πaTGm=【解析】【分析】【详解】(1)由万有引力定律,A星体所受B、C星体引力大小为24222A BR CAm m mF G G Fr a===,则合力大小为223AmF Ga=(2)同上,B星体所受A、C星体引力大小分别为2222222A BABC BCBm m mF G Gr am m mF G Gr a====则合力大小为22cos 602Bx AB CB m F F F G a =︒+=22sin 603By AB m F F G a=︒=.可得22227B BxBym F F F G a=+=(3)通过分析可知,圆心O 在中垂线AD 的中点,22317424C R a a a ⎛⎫⎛⎫=+= ⎪ ⎪ ⎪⎝⎭⎝⎭ (4)三星体运动周期相同,对C 星体,由22227C B C m F F G m R a T π⎛⎫=== ⎪⎝⎭可得22a T Gmπ=3.牛顿说:“我们必须普遍地承认,一切物体,不论是什么,都被赋予了相互引力的原理”.任何两个物体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引力,都可以用万有引力定律122=m m F Gr 万计算,而且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势能,若规定物体处于无穷远处时的势能为零,则二者之间引力势能的大小为12=-p m m E Gr,其中m 1、m 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 r 为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指的是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G 为引力常量.设有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 (1)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2)为了描述电场的强弱,引入了电场强度的概念,请写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请在引力场中建立“引力场强度”的概念,并计算该星球表面处的引力场强度是多大?(3)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是多少?(4)如图所示是一个均匀带电实心球的剖面图,其总电荷量为+Q (该带电实心球可看作电荷集中在球心处的点电荷),半径为R ,P 为球外一点,与球心间的距离为r ,静电力常量为k .现将一个点电荷-q (该点电荷对实心球周围电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从球面附近移动到p 点,请参考引力势能的概念,求电场力所做的功.【答案】(1)1v =2)2=M E G R '引;(3)2v =4)11()W kQq r R=-【解析】 【分析】 【详解】(1)设靠近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速度大小为1v ,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212v mMG m R R=解得:1v =; (2)电场强度的定义式F E q=设质量为m 的质点距离星球中心的距离为r ,质点受到该星球的万有引力2=MmF Gr 引 质点所在处的引力场强度=F E m引引 得2=M E Gr引 该星球表面处的引力场强度'2=ME GR 引 (3)设该星球表面一物体以初速度2v 向外抛出,恰好能飞到无穷远,根据能量守恒定律22102mM mv G R-=解得:2v =; (4)点电荷-q 在带电实心球表面处的电势能1P qQE k R=- 点电荷-q 在P 点的电势能2P qQE kr=- 点电荷-q 从球面附近移动到P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21()P P W E E =-- 解得:11()W kQq r R=-.4.2019年3月3日,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宣布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即将收官,我国对月球的探索将进人新的征程。

高中物理 专题6.3 万有引力定律(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物理教

高中物理 专题6.3 万有引力定律(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物理教

6.3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一、月一地检验 1.检验目的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地球上苹果下落的力是否为同一性质的力。

2.检验方法由于月球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

那么月球轨道上物体受到的引力是地球上的2160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应该是它在地球表面附近下落时的加速度(自由落体加速度)的2160倍。

计算对比两个加速度就可以分析验证两个力是否为同一性质的力。

3.结论加速度关系也满足“平方反比〞规律。

证明两种力为同种性质的力。

※知识点二、万有引力定律 1.定律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F =122m m Gr 式中,质量的单位用kg ,距离的单位用m ,力的单位用N ,G 称为引力常量。

3.意义万有引力定律清楚地向人们揭示,复杂运动的后面隐藏着简洁的科学规律;它明确地向人们宣告,天上和地下都遵循着完全相同的科学法那么,人类认识自然界有了质的飞跃。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1.万有引力公式的适用条件 (1)F =Gm 1m 2r 2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但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线度时,物体可视为质点,公式也近似成立。

(2)当两物体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时,它们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的r 是指两球心间的距离。

2.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特点内容普遍性 宇宙间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相互性 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宏观性 地面上的一般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比较小,与其他力比较可忽略不计,但在质量巨大的天体之间,或天体与其附近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提醒(1)任何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都是同种性质的力。

(2)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一般情况下,质量较小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忽略不计,只考虑天体间或天体对放入其中的物体的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一轮复习串讲提纲

《万有引力定律》一轮复习串讲提纲

《万有引力定律》一轮复习串讲提纲一、万有引力定律1、r的准确理解:两质点间距,或两物体重心(引心)间距(1)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球体(2)人造地球卫星:R、h、r区别,近地卫星r=R(3)双星、多星系统:引心间距与轨道半径区别(4)一般物体间的r——微元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引心间距【辨析】r→0时,F→∞?【答案】r→0是不可能的,r不是物体间距,而是引心间距2、均匀球壳内的引力(1)证明①类比:处于静电平衡的孤立导体球内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均匀带电球壳内场强处处为零,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其内质点引力为零②直接:微元法、相似三角形、球冠面积、对称(2)应用【例】地球径向挖矿井,矿井底部的重力加速度3、填补法计算万有引力【例】均匀球体内挖去一个球形部分后,对球外质点的引力二、万有引力与重力1、一般情况:mg=G Mmr2(1)地表:g0=G MR2高空:g=G M(R+ℎ)2(2)注意:①近地卫星可用mg0=m v2r,高空卫星不可用②地表重力加速度的测定方法:称重、落体抛体运动等2、考虑星球自转(1)一般地理纬度地表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受力分析:支持力、万有引力——向心力;万有引力的分解——一个分力充当向心力,另一个分力与支持力平衡——此即重力;选地面为参考系时,观察不到圆周运动,只能观察到重力导致的现象,故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力分析往往只分析重力分量【结论】同一物体放在不同地理纬度,随地理纬度的增加,向心力减小,重力增加,重力加速度增加(2)极点处、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计算式三、天体质量的计算1、“g,R法”:模型、方程、结论、命题特点——用落体抛体法测重力加速度,然后……2、“T,r法”:模型、方程、结论、命题特点——利用环绕天体运动学参量求中心天体质量【总结】其一,无法求得环绕天体质量;其二,已知其他运动学参量,均可转化为这两种方法求解;其三,注意求密度时区分R、r。

【例1】近地卫星周期与密度【例2】已知两颗环绕卫星的离地高度和周期,求密度四、人造卫星的运动1、圆周轨道卫星(1)基本模型与五个结论式:a、v、ω、T、E——越高越慢,轨道越高能量越高(2)近地卫星:第一宇宙速度、周期(3)同步卫星:离地高度,四定【例】地表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加速度、线速度比较2、椭圆轨道(1)变速运动:引力的功与引力势能、动能,椭圆轨道的机械能E=−G Mm2a(2)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12=a3T223、卫星的追及相遇问题(1)同一轨道平面同向相遇(2)不同轨道平面相遇五、变轨问题和宇宙速度1、变轨问题某圆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为v=√GMr2,则在该轨道上某处A点变速时v A<v时,供过于求,近心运动——以A为远地点的椭圆轨道v A=v时,供求平衡——圆周轨道v<v A<√2v时,供过于求,离心运动——以A为近地点的椭圆轨道v A=√2v时,供过于求,离心运动——抛物线轨道v A>√2v时,供过于求,离心运动——双曲线轨道【例】高空卫星的发射:近地圆轨道、转移椭圆轨道、高空圆周轨道(1)两次加速,一个变速椭圆运动,两个圆周轨道:四个速度值的大小关系(2)椭圆轨道近地点、远地点加速度,与圆周轨道加速度关系:运动学比较(曲率半径)、动力学比较(3)机械能的变化——轨道越高,能量越高2、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模型与两种算法(2)第二宇宙速度:模型与两种算法——突出机械能守恒算法的思路(3)第三宇宙速度(简介)六、孤立多星系统1、多星系统的基本模型(1)公共圆心——质心【证明】反证法:若不在质心,则质心绕公共圆心的向心力何来?(2)几个典型模型,2015年安徽高考题2、双星系统(1)模型:三个特点(2)结论:轨道半径、线速度、周期(3)M>>m时的蜕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万有引力定律班级: 组别: 姓名:【课前预习】1.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 F =G m 1m 2r 2 。

2.引力常量(1)引力常量通常取G = 6.67×10-11 N·m 2/kg 2,它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测得的。

(2)意义: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 的质点,相距1m 时的相互吸引力。

【新课教学】一、牛顿的“月——地”检验 1.检验的目的:地球对月亮的力,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力,太阳对行星的力,是否是同一种力。

2.基本思路 (理论计算):如果是同一种力,则地面上物体的重力G ∝21R ,月球受到地球的力21r f ∝。

又因为地面上物体的重力mg G =产生的加速度为g ,地球对月球的力提供月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产生的向心加速度,有向ma F =。

所以可得到:22R r F G a g ==向 又知月心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倍,即r=60R ,则有:322107.23600-⨯==⋅=g g r R a 向m/s 2。

3.检验的过程(观测计算):牛顿时代已测得月球到地球的距离r月地 = 3.8×108 m ,月球的公转周期T = 27.3天,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9.8 m /s 2,则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向a (2πT )2r 月地 (字母表达式) =向a (2π27.3×24×3600)2×3.8×108 (数字表达式) =向a 2.7×10-3m/s 2 (结果)。

4.检验的结果:理论计算与观测计算相吻合。

表明:地球上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

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 221r m m G F = 描述式中质量的单位用kg ;距离的单位用m ;G 叫引力常量,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中通过对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比较准确的得出了G 的数值,通常取 G =6.67×10-11N·m 2/kg 2,其意义是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 的质点,相距1m 时的相互吸引力。

(测定引力常量的意义:A.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通过改变小球的质量和距离,证实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B.引力常量的测定使得万有引力能够进行定量计算,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使用价值。

)3.万有引力的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但存在于行星和太阳之间,也存在于宇宙中的任何天体之间。

但地球上的物体,由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远小于物体的重力,所以人们很难感受或观察到,往往忽略物体间的万有引力。

4.适用条件:(1)万有引力公式适用于质点之间的引力大小的计算。

(2)对于实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3)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可用万有引力公式求解,式中r 即两球心之间的距离;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亦可用公式求解,r 即质点到球心的距离。

【例题精讲】知识点1万有引力公式的理解【例1】对于质量为1m 、2m 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221r m m G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A .公式中的G 是恒量,是实验测定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B .当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 .1m 与2m 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1m 与2m 受到的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思路分析]由基本概念、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条件判断。

引力常量G 值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运用扭秤实验测量出来的,所以A 正确;当r 趋于零时,此公式不能直接应用,所以直接应用公式得到的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是错误的,所以B 错;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C 正确。

答案:AC知识点2 万有引力公式的应用【例2】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

那么地球表面质量为50 kg 的人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约为火星表面同质量物体受到火星引力的多少倍?[思路分析]设火星质量为M 1,地球质量为M 2,火星半径为r 1,地球半径为r 2,则有万有引力定律221r m m GF =得:4922211212=⋅=r r M M F F 即人所受地球的吸引力约为火星表面同质量物体所受火星吸引力的2.25倍。

知识点3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应用【例3】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 ,地球的质量为m 1,月亮的质量为m 2,当发生日全食时,太阳、月亮、地球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亮位于太阳与地球中间,如图所示.设月亮到太阳的距离为a ,地球到月亮的距离为b ,则太阳对地球的引力F 1和对月亮的引力F 2的大小之比为多少?答案:m 1a 2m 2(a +b )2【例4】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若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的大小为F ,则月球吸引地球的力的大小为( B )A .F/81B .FC .9FD .81F【方法技巧练】一、用割补法求解万有引力的技巧6.有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密度均匀的球体,在距离球心O 为2R 的地方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现在从M中挖去一半径为R 2的球体,如图1所示,求剩下部分对m 的万有引力F 为多大? 答案:7GMm 36R 2解析: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与球外的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公式F =G mM r2直接进行计算,但当球体被挖去一部分后,由于质量分布不均匀,万有引力定律就不再适用.此时我们可以用“割补法”进行求解.设想将被挖部分重新补回,则完整球体对质点m 的万有引力为F 1,可以看做是剩余部分对质点的万有引力F与被挖小球对质点的万有引力F 2的合力,即F 1=F +F 2.设被挖小球的质量为M ′,其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为r ′由题意知M ′=M 8,r ′=3R 2;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F 1=G Mm (2R )2=GMm 4R 2F 2=G M ′m r ′2=G M 8m (32R )2=GMm 18R 2 故F =F 1-F 2=7GMm 36R 2. 方法总结:本题易错之处为求F 时将球体与质点之间的距离d 当做两物体间的距离,直接用公式求解.求解时要注意,挖去球形空穴后的剩余部分已不是一个均匀球体,不能直接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进行计算,只能用割补法.【教材补充】卡文迪许实验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00年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H.Cavendish )于1789年巧妙地利用扭秤测出了引力常量。

卡文迪许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一根金属丝下倒挂着一个T 形架,架的水平横梁两端各装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T 形架的竖直部分装有一面小平面镜,两个小球由于受到质量均为M的两个大球的吸引而转动,使金属丝发生扭转.当吸引力的力矩跟金属丝的扭转力矩平衡时,T形架停止不动.根据平面镜反射的光点在标尺上移动的距离可算出金属丝的扭转角度,结合事先测定的金属丝扭转角度跟扭转力矩的关系,就可以算出扭转力矩,从而算出引力F和引力常量。

卡文迪许测定的引力常量G=6.754×10-11 N·m2/kg2。

在以后的八九十年间,竟无人超过他的测量精度。

引力常量的测定是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重要实验,它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卡文迪许把他的这个实验说成是“称地球的重量”(应该是“称地球的质量”)。

有了G值后,我们还可以“称”出太阳或其他星球的质量。

1、实验原理:力矩平衡,即引力矩=扭转力矩2、巧妙处:两次放大及等效的思想:扭秤装置把微小力转变成力矩来反映(一次放大),扭转角度(微小形变)通过光标的移动来反映(二次放大),从而确定物体间的万有引力。

3、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伟大之处:A、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B、开创了测量弱力的新时代C、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4、G值为6.67×10-11 Nm2/kg2物理含义:两个质量为1kg的物体相距1m时,它们之间万有引力为6.67×10-11 N测定引力常量的意义:A.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通过改变小球的质量和距离,证实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B.引力常量的测定使得万有引力能够进行定量计算,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使用价值。

【随堂练习】1.月—地检验的结果说明(AD )A.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力B.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不是同一种类型的力C.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地球质量无关D.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除与月球质量有关外,还与地球质量有关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发现的B.卡文迪许扭秤是用来验证万有引力定律是否正确的C.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是牛顿D.万有引力常量是一个有单位的常量3.两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若两个半径是小铁球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D )A.2F B.4F C.8F D.16F4.已知地球半径为R,将一物体从地面移到离地面高h处时,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则h 为( D ) A .R B .2R C .2R D .(2-1)R5.两个质量均为M 的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AB ,0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从0沿OA 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两星体万有引力的合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D )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CD )A.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B. 中的G 是一个比例常数,是有单位的 C.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D.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分离的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可以用来计算,r 是两球体球心的距离 2.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比( B )A .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B .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C .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不变D .无法确定3.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质量为600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质量将变为960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