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中的化学平衡问题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图像问题详解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图像问题详解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图像问题详解在教辅资料或模拟题中经常会出现下列经典图像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图1 图2设置的问题及解释如下: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正>v逆;M点为刚达到平衡点(如下图);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的百分含量增加或C的百分含量减少,平衡左移,故正反应ΔH<0。

思考M点一定就是平衡点吗?M点后一定是平衡移动吗?先来看几道高考题:1、(2019江苏)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NO(g)+O2(g)2NO2(g)的ΔH>0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D.380℃下,c起始(O2)=5.0×10−4 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000【思考】最高点是平衡点吗?分析实线和虚线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题目信息可以看出,最高点不是平衡点,相同时间,转化率减低,可能是催化剂降低活性(注意区别失活与减低活性)【答案】BD【解析】A.随温度升高NO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温度较低时反应较慢,一段时间内并未达到平衡,分析温度较高时,已达到平衡时的NO 转化率可知,温度越高NO转化率越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X 点时,反应还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的转化率,故B正确;C.Y点,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增加O2的浓度,使得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故C错误;D.设NO起始浓度为amol/L,NO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NO、O2和NO2的浓度分别为0.5amol/L、(5×10-4-0.25a)mol/L、0.5amol/L,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2000,故D正确;故选BD。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化学平衡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考察内容。

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看一些高考真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平衡的知识。

题目一:(2019年全国卷Ⅰ)已知,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其浓度为 0.10 mol/L ,将氢氧化钠固体溶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铜(Ⅱ)氢氧化物,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 ,化学方程式为:CuSO4(aq) + 2NaOH(aq) ⇌ Cu(OH)2(s) + Na2SO4(aq) 。

实验中,平衡浓度数据如下:[Cu2+] = [OH-] = 1.67 × 10^-5 mol/L 。

问:硫酸铜溶液中的 Cu(OH)2 溶度积的数值是多少?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Cu(OH)2 的溶度积 Ksp = [Cu2+][OH-]^2。

根据已知条件和反应方程式可得:[Cu2+] = 1.67 × 10^-5 mol/L ,[OH-] = 1.67 × 10^-5 mol/L 。

代入 Ksp = [Cu2+][OH-]^2 即可求得 Cu(OH)2 的溶度积 Ksp 的数值。

题目二:(2018年全国卷Ⅰ)已知,取 10 mL 浓度为 0.10 mol/L 的硫酸铜溶液,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蓝色的铜(Ⅱ)氢氧化物沉淀。

实验后,测得溶液的 pH 值为12。

单用剩余浓度进行相似浓度的计算。

问:相似浓度的始末 pH 值相差多少?解题思路:首先根据反应方程式 CuSO4(aq) + 2NaOH(aq) ⇌Cu(OH)2(s) + Na2SO4(aq) 可知,在该反应中生成的铜(Ⅱ)氢氧化物是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pH 值为 12 说明在溶液中还有 OH- 离子,剩余的Cu2+ 浓度为 0.067 mol/L 。

根据 Cu(OH)2 溶解生成的 [Cu2+] 和 [OH-] 计算新的 pOH 值,再通过 pH = 14 - pOH 计算新的 pH 值。

化学平衡常数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视角及解题策略

化学平衡常数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视角及解题策略
39 还 是
水蒸气呢? 因 为 乙 烯 和 水 蒸 气 的 化 学 计 量 数 之 比 为
1∶4,两者物质 的 量 的 比 值 始 终 为1∶4,如 果 是 乙 烯 的
物质 的 量 分 数 为 0
39,则 水 蒸 气 的 物 质 的 量 分 数 为
所 以,该 条 件 下,水 蒸

39 的 4 倍,显 然 是 不 合 理 的 .
极其独特的 作 用 .
因 此,化 学 平 衡 常 数 作 为 考 查 学 生
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成为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新宠儿 .
1 2020 年高考化学平衡常数题统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 推 进,全 国 高 考 呈 现 了 多
元化的命题方式,在 2020 年 全 国 高 考 中,化 学 学 科 共
有 10 套 试 卷,其 中 教 育 部 考 试 中 心 命 制 5 套,分 别
×
4 0
0393
该题把图象和 计 算 有 机 地 结 合 起 来,考 查 了
图1
根据图中点 A (
440K,

39),计算该温度时反应
学生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视角分析曲线变化
的平衡常数 Kp =
和利用“三段式”计 算 A 点 平 衡 时 各 反 应 物 和 生 成 物
方法 1 假设 n(
CO2 )和 n(H2 )的物质的 量
n(
N2O4),则2-

α=3
α,求出 NO2 转化率α=0
4,平衡时 n(
NO2 )=
93
方法与技巧
需 要 特 别 注 意 的 是,由

2 mo
l,n(
N2O4)=0
4 mo
l.
于 恒 温 恒 容 条 件,平 衡 时 的 压 强 发 生 了 变 化 不 再 是

高考化学热点题型训练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热点题型训练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含解析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1. T℃,分别向10ml浓度均为1mol/L的两种弱酸HA、HB中不断加水稀释,并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

所得溶液pH的两倍(2pH) 与溶液浓度的对数(1gc)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己知:(1)HA的电离平衡常数K a=[c(H+)·c(A-)]/[c(HA)-c(A-)]≈c2(H+)/c(HA);(2)pK a=-lgK aA. 弱酸的K a随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大B. a 点对应的溶液中c(HA)=0.1mol/L,pH=4C. 酸性:HA<HBD. 弱酸HB的pK a=5【答案】B【解析】K a为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K a就不变,A错误;a 点对应的溶液中1gc=-1,则 c(HA)=0.1mol/L,对应的pH=4,B正确;通过图像看出,如果两种酸的浓度相等时,HA溶液的pH小于HB溶液的pH,所以酸性HA>HB,C错误;根据图像看出,当1gc=0时,c(HB)=1mol/L, c(H+)=1×10-5mol/L,HB的电离平衡常数K a=c2(H+)/c(HB)=(1×10-5)2/1=1×10-10, pK a=-lgK a=-lg×10-10=10,D错误。

2.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 2H4(g)+H2O(g) C2H5OH(g)。

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n(H2O)=n(C2H4)=1 mol,容器体积为1 L)。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H<0B. 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p2>p3C. 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5 16D. 达到平衡状态a 、b 所需要的时间:a >b 【答案】B【分析】依据图像分析,在同一个压强下,随着温度的升高,乙烯平衡转化率降低,不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可知该反应正方向为放热反应;根据C 2H 4(g)+H 2O(g)C 2H 5OH(g)可知,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体系,再结合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压强与温度对速率与平衡的影响作答。

历届高考中的化学平衡常数试题及其答案和详解

历届高考中的化学平衡常数试题及其答案和详解

1.(1982年高考全国卷第8题)(12分)将9.2克N 2O 4晶体放入容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升温到25℃时N 2O 4全部气化,由于N 2O 4发生如下分解反应:N 2O 42NO 2 △H=+56.848kJ/mol ,平衡后,在25℃时测得混和气体(N 2O 4和NO 2)的压强P 为同温下N 2O 4(g)尚未分解时压强的1.2倍,试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衡时容器内混和气体的压强P 是多少大气压? (2).平衡时容器内NO 2同N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3).平衡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是多少?(4).如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压力、温度或浓度)时,试将NO 2同N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平衡常数K 的变化情况,选用增大、减小或不变等词句填下表:1.[答案] (1)1.47大气压;(2)21;(3)0.01; (4)[解析](1)。

先求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 :设n 1、P 1分别是纯N 2O 4(g)的物质的量和压强,n 、P 分别是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和压强;则PP 1=112.1P P ⨯=nn 1=n922.9 ;n=0.12 mol (2分);再利用PV=nRT 求混和气体的压强P=VnRT =2298082.012.0⨯⨯=1.47大气压(1分)。

(2)设0.1摩尔N 2O 4中有x 摩尔分解,则有如下的对应关系是:N 2O 42NO 2 △H=+56.848kJ/mol起始物质的量:0.1mol 0 变化物质的量: xmol 2xmol 平衡物质的量:0.1-x 2x平衡后,在25℃时测得混和气体(N 2O 4和NO 2)的压强P 为同温下N 2O 4(气)尚未分解时压强的1.2倍,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0.12mol ;则:0.1-x+2x=0.12;∴ x=0.02mol (2分);平衡时容器内NO 2同N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摩尔数摩尔数422O N NO =02.01.0202.0-⨯=21(1分)(3)k=][][4222O N NO =]21.0[]22[2LX L x -]04.0[]02.0[2=0.01(3分)(平衡常数表示式、平衡时物质的浓度和计算结果各给1分)(4)(每一空格给0.5分,共3分);k 是温度的函数,改变压强和改变浓度都不会改变平衡常数;N 2O 42NO 2△H=+56.848kJ/mol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向移动,k 值增大;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O 2物质的量减小,N 2O 4物质的量增大,物质的量之比422O N NO 减小;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 2O 4物质的量减小,NO 2物质的量增大,物质的量之比422O N NO 增大;增加N 2O 4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移动N 2O 4物质的量减小,N 2O 4物质的量净增加值大,平衡移动NO 2物质的量增大,物质的量之比422O N NO 减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二)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二)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1.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都等于0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D.化学平衡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2.(2015·福州模拟)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3.将NO2装入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个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 ΔH>0。

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x yA 通入A气体B的转化率B 加入催化剂A的体积分数C 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D 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5.(2015·芜湖质检)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 X(g)n Y(g) ΔH=Q kJ/mol。

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表所示:气体体积/Lc(Y)/(mol/L)温度/℃1 2 4100 1.00 0.75 0.53200 1.20 0.90 0.63300 1.30 1.00 0.70A .m >nB .Q <0C .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的质量分数减少D .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6.密闭容器中一定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 A(g)+y B(g)z C(g),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为0.50 mol/L ,在温度不变时,把容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使其重新达到平衡,A 的浓度为0.30 mol/L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B 的转化率降低C .x +y >zD .C 的体积分数升高7.在相同温度下,将H 2和N 2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通入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H 2+N 22NH 3。

高考化学平衡试题的解题策略 - 福建高中新课程

高考化学平衡试题的解题策略 - 福建高中新课程

高考化学平衡试题的解题策略山西省榆社中学张维青化学平衡理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也是高考试题中的的热点与难点.在高考试题中,由于化学平衡试题较好地考察了同学们的思维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化学计算能力,从而得到命题者的青睐.如何解答好这部分试题呢?我认为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学会运用三大解题策略。

一. 极限解题策略1.在达到化学平衡时,任一物质的质量或浓度都大于零(即任意物质的量极限为零).2.可逆反应的最大极限为不可逆反应,即反应物的转化率的极限为100%.例1(2010年高考新课程卷26题,14分)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

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E 、G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阴极物质是,电解质溶液是;(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0.23 mol B和0.11 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解析:(1)“G为砖红色沉淀”是本题的突破口,因此此题可以用逆向推断的方法做。

不难看出,F生成G的反应是醛基的检验,所以,F为CuSO4;从B→D→E,可推断为NO→NO2→HNO3或SO2→SO3 →H2SO4等。

因为B→D的转化需用催化剂,可判定B为SO2,D为SO3,E为H2SO4。

当然,可能有的同学总想弄清A是什么,从题目来看,A应为Cu2S(化学方程式见人教版必修2,89页)。

(2)考察学生对电解精炼铜原理的认识。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母题来源】2022年湖南卷【母题题文】(双选)向体积均为1L 的两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X 和1mol Y 发生反应:2X(g)+Y(g)Z(g) ΔH ,其中甲为绝热过程,乙为恒温过程,两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ΔH>0B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a c n <nC .a 点平衡常数:K>12D .反应速率:a b v <v 正正【答案】BC 【试题解析】A .甲容器在绝热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可知,刚开始压强增大的原因是因为容器温度升高,则说明上述反应过程放热,即H ∆<0,故A 错误;B .根据A 项分析可知,上述密闭溶液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图中a 点和c 点的压强相等,因甲容器为绝热过程,乙容器为恒温过程,若两者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则甲容器压强大于乙容器压强,则说明甲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此时相比乙容器在减小即气体总物质的量:n a <n c ,故B 正确;C .a 点为平衡点,此时容器的总压为p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可知,在恒容条件下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PT整体之比,根据A 项分析可知,绝热条件下,反应到平衡状态放热,所以T a >T 始,压强:Pa=12P 始,则n a <12n 始,可设Y 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 −1,则列出三段式如下:2X(g)+Y(g)Z(g)2102x x x 22x1xxc c c ∆--平,则有[(22x)(1x)x]mol -+-+<13mol 2⨯,计算得到x >0.75,那么化学平衡常数K=2c(Z)c (X)c(Y)⋅>20.75120.50.25=⨯,故C 正确; D .根据图像可知,甲容器达到平衡的时间短,温度高,所以达到平衡的速率相对乙容器的快,即V a 正>V b正,故D 错误。

化学高考备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常见题型解析与解答

化学高考备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常见题型解析与解答

化学高考备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常见题型解析与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高考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解题中也经常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

掌握这些题型的解析与解答技巧,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常见题型进行解析与解答,并给出一些备考的建议。

一、化学反应速率题型解析与解答1. 计算反应速率计算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速率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一般给出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和反应物消耗的时间,并要求计算反应速率。

计算反应速率的公式为速率 = 反应物质浓度的变化 / 反应时间。

根据给出的数据,代入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2. 比较反应速率比较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速率题中的另一常见题型,要求根据给出的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和反应物消耗的时间,判断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大小。

解答该题型时,可以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大小,观察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和反应物消耗的时间,根据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

3. 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的关系这类题目要求分析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之间的关系。

在解答时,可以应用以下原理:增加反应物质的浓度或温度都会提高反应速率,而加入催化剂则可以降低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根据所给条件进行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二、化学平衡题型解析与解答1. 平衡常数K的计算平衡常数K是化学平衡题中的核心内容,要求计算平衡常数K。

平衡常数K的计算公式为K = [产物的浓度之积] / [反应物的浓度之积]。

根据给出的平衡反应式,将平衡浓度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 判断平衡方向和转移物质判断平衡方向和转移物质是化学平衡题中常见的题型。

根据平衡反应式和给出的条件,可以判断平衡是向左或向右移动,并判断反应中产物和反应物的转移方向。

根据反应物质的转移方向和平衡式的情况选择正确的答案。

3. 影响平衡的因素这类题型要求分析影响平衡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等。

一般来说,增加温度会使平衡发生向右移动的方向,而增加压力或浓度则使平衡发生向左移动的方向。

化学平衡图像高考真题

化学平衡图像高考真题

化学平衡图像高考真题化学平衡作为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直是考试中的难点之一。

其中,常常会涉及到化学平衡的图像表达。

通过图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变化,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下面就以高考真题为例,来分析化学平衡图像的相关知识。

在一道高考真题中,题目描述了如下化学反应:\[2A + B \rightleftharpoons 3C + D\]并要求根据该反应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并利用图像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

首先,我们知道平衡常数(Kc)的表达式为:\[Kc = \frac{{[C]^3 [D]}}{{[A]^2 [B]}}\]根据上述反应式,我们可以得知,在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A和B与生成物C和D的摩尔比为2:1:3:1。

因此,在图像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长度的线段,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浓度,以及生成物C和D 的浓度。

接着,我们可以将该反应表示成图像形式。

在横轴上,我们表示出反应物A和B的初始浓度以及生成物C和D的初始浓度。

在纵轴上,表示各物质的浓度变化。

通过画出不同颜色的线段,分别代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并在适当的位置标出各种物质的浓度比例。

通过这样的图像表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答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化学平衡的图像表达在高考化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图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并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备战高考时能够充分利用图像表达,提升化学学科的学习效果。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考点汇总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考点汇总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考点汇总一、关键信息项1、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正逆反应速率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判断勒夏特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等效平衡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及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化学平衡图像问题常见图像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像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11 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111 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仍在进行。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题及答案常考点高考题——化学平衡计算一般化学平衡问题的计算1.某体积气门的密封容器,器皿适度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有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2.在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c(g),超过均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应力就是反应前的掌控可逆反应中各种物质的起始量、变化量及均衡量,以及它们间的关系,就能够答疑通常化学平衡的计算题。

只不过对于特定的均衡存有其特定的规律,可以展开特定数学分析或技巧解题。

+b(g)5,则6a的转化率为()a.67%b.50%c.25%d.5%(99广东)3.在一密封溶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出现如下反应:2b(g)2c(g)反应达至均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a.40%b.50%c.60%d.70%4.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灌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封容器中,立即发生棕色。

反应展开至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

在60s时,体系已超过均衡,此时容器内应力为已经开始时的1.6倍。

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b.在2s时体系内的应力为已经开始时的1.1倍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5mold.均衡时,如果放大容器体积,则可以提升n2o4的转化率(90mce)5.mmolc2h2跟nmol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molc2h4,将平衡混和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a.3m+nmolb.c.3m+n+2pmold.2y5m+2n-3pmol1m+nmol6.x、y、z为三种气体,把amolx与bmoly压入一密封容器中,出现反应x+2z,达至均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用户: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a.c.2(a+b)a+b×100%b.×100%5b52(a+b)a+b×100%d.×100%55a7.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搭和,出现如下反应:aa+bbcc(s)+dd1当反应展开一定时间后,测出a增加了nmol,b增加了nmol,c减少了2nmol,d增加了n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b=、c=d=(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3)若只增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同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至成正比,则该反应为反应(填上“吸热”或“放热”)8.1体积so2和3体积空气混合后,在450℃以上通过v2o5催化剂,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平衡练习题

高考化学平衡练习题

化学平衡练习题一、化学反应速率1、向绝热恒容密闭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 (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2、向一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X(g)+2Y(s)⇌bZ(g);△H<0.如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X表示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L•minB.根据上图可求得方程式中a:b=1:3C.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D.推测在第13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降温3、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X(g)+Y(?)△H,在t 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Z和W在该条件下至少有一个是为气态B.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t 1~t 2时间段与t 3时刻后的X浓度不相等D.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14分)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

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aSO4(s)+CO(g) CaO(s) + SO2(g) + CO2(g) ΔH1=·mol-1(反应Ⅰ) CaSO4(s)+4CO(g) CaS(s) + 4CO2(g) ΔH2= ·mol-1(反应Ⅱ)请回答下列问题:(1)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真题练习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真题练习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真题练习1.[2022·浙江1月]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 (s )+2B (g )⇌3X (g ),c (B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a 、c 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 到c 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B .从b 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该化学反应在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C .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2v (B )=3v (X )D .维持温度、容积、反应物起始的量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c (B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乙所示答案:C解析:由a 、c 两点的横、纵坐标可得到Δt 和Δc (B ),则a 到c 的平均反应速率v =Δc (B )Δt,A 项正确;当a 点无限接近b 点时,b →a 的平均反应速率即为b 点的瞬时速率,故从b 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B 项正确;在不同时刻都有v (B )2 =v (X )3,C 项错误;其他条件相同,加入催化剂,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但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 项正确。

2.[2022·江苏卷]用尿素水解生成的NH 3催化还原NO ,是柴油机车辆尾气净化的主要方法。

反应为4NH 3(g )+O 2(g )+4NO (g )⇌4N 2(g )+6H 2O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ΔS <0B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 =c 4(N 2)·c 6(H 2O )c 4(NH 3)·c (O 2)·c 4(NO )C .上述反应中消耗1 mol NH 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6.02×1023D .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柴油机车辆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程度越小 答案:B解析:A 项,该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即熵增大,ΔS >0,错误;C 项,该反应中O 2、NO 为氧化剂,NH 3为还原剂,NH 3转化为N 2,N 由-3价转化为0价,则消耗1 mol NH 3,转移3 mol 电子,错误;D 项,当加入的尿素过多时,产生的过量的NH 3也会污染空气,错误。

高考化学遍过考点 化学平衡的移动(含解析)试题

高考化学遍过考点 化学平衡的移动(含解析)试题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考点39 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体系,条件改变,引起平衡状态被破坏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改变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增大压强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向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温度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v正、v逆,平衡不移动3.勒夏特列原理在密闭体系中,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压强或浓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注意:化学平衡移动的目的是“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抵消”外界条件的改变。

新平衡时此物理量更靠近于改变的方向。

如①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平衡右移,A的浓度在增大的基础上减小,但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大;②若将体系温度从50 ℃升高到80 ℃,则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50 ℃<T<80 ℃;③若对体系N2(g)+3H2(g)2NH3(g)加压,例如从30 MPa加压到60 MPa,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30 MPa<p<60 MPa。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外界条件的变化对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因素会影响可逆反应的速率,但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只有当v正≠v逆时,平衡才会发生移动。

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分析如下:条件改变的时刻v正的变化v逆的变化v正与v逆的比较平衡移动方向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大不变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减小不变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增大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减小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压强(通过改变体积使压强变m+n>p+q增大压强增大增大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减小减小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m+n<p+q增大压强增大增大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减小压强减小减小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m+n=p+q增大压强增大增大v正=v逆平衡不移动减小压强减小减小v正=v逆平衡不移动容积不变充入He 不变不变v正=v逆平衡不移动压强不变充入He m+n>p+q减小减小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m+n=p+q减小减小v正=v逆平衡不移动m+n<p+q减小减小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温度ΔH<0升高温度增大增大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减小减小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ΔH>0 升高温度增大增大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减小减小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增大增大v正=v逆平衡不移动使用负催化剂减小减小v正=v逆平衡不移动2.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高考热点探究---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高考热点探究---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高考热点探究---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一中学王玉霞 256600cgmwyx@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

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平衡状态的依据,考察点很多,学生容易混乱,现将判定依据归纳如下:以工业合成氨为例:N2+3H2≈≒2NH3一、由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知---直接判据,包括:① V正=V逆,②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V正=V逆”,可变换几种表达进行考察。

1、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2,同时生成3molH2。

解析:V正:反应物的消耗速率、生成物的生成速率。

消耗1molN2,按照方程式的系数关系,必消耗3molH2,若同时生成3molH2,则V正=V逆,说明化学反应达平衡状态。

2、单位时间内,断开3molH-H,同时断开6moN-H。

解析:1molNH3中有3molN-H,若断开6molN-H,即消耗2molNH3,同时会生成3molH2。

断开3molH-H,即消耗了3molH2。

则V正=V逆,说明化学反应达平衡状态。

3、3V正H2=2V逆NH3解析:反应进行时,V正H2/V正NH3=3/2。

若V正H2/V逆NH3=3/2,可推知V 正NH3= V逆NH3,反应达平衡。

对于反应:aA+bB=cC+dD,若V正A/V逆C=a/c=系数比,可说明反应达平衡。

“浓度保持不变”可变换以下表达来考察。

1、N2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

(达平衡)2、NH3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

(达平衡)3、N2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达平衡)4、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若有色气体参与反应,颜色表示有色物质的浓度,达平衡)5、C(N2)::C(H2):C(NH3)=1:3:2(平衡时,各物质保持自身浓度的数值不再变化,各组分的浓度之间不一定是系数比。

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

)二、判定反应是否达平衡还会涉及其它物理量,如:压强、体积、温度、密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

分析时,可结合这样一句话:若某一物理量在反应开始后一直变化,当它不变了,也就平衡了;若某一物理量在反应开始后始终不变,它的不再变化不能说明体系达平衡。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T℃下,初始体积均为2L,初始压强为100kPa的甲(固定体积)容器中充入2molCO进行反应C(焦炭,s)+CO2(g)=2CO(g)△H>0,达平衡时甲中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4/5倍。

请回答:下列可以判断甲中反应达平衡的是()A、2c(CO2)=c(CO)B、v正(CO2)=2v逆(CO)C、容器中n(CO)=0.6molD、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2、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2(NH3)/[c(N2 )c3(H2)]保持不变B、3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有2mol N-H键断裂C、2v(N2)=v(NH3)D、反应器中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3、若反应N2(g)+O2(g)2NO(g)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2υ正(N2)= υ逆(NO)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生成1molO2的同时生成molNOD、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4、SO2经过净化后与空气混合进行催化氧化可制取硫酸,其中SO2发生催化氧化的反应为:2SO2(g)+O2(g) 2SO3(g) △H< 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能说明上述平衡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C、v(SO2):v(O2):v(SO3)=2:1:2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发生变化5、工业上用Cu2O 与ZnO 组成的催化剂可用于工业上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H = -90.8 kJ/mol,能说明反应CO(g)+2H2(g)CH3OH(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当反应的热效应△H = -90.8 kJ/mol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C、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D、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6、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 SO2(g)SO3(g)+NO(g)的ΔH= -41.8kJ/mol,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保持不变7、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消除NO 的污染,发生的反应为C(s)+2NO(g)N2(g)+CO2(g)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NO和N2的体积比等于2:1B、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的同时消耗nmolCO2C、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8、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C2O4(s)H2O(g)+CO(g)+CO2(g),下列描述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H2O)=v(CO)=v(CO2)B、 CO2(g)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C、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9、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正丁烷发生反应生成乙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试题中的化学平衡问题山西大学附中陈向阳时利民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里有重要意义的基本理论,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

从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既有体现高考命题的稳定性的基本题目,又出现了一些考察学科思维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灵活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试题。

本文对近几年全国高考各种试卷中的有关化学平衡的考题作摘要的归类和解析,以便体会化学平衡考察的层次和趋势,并提出教学时的相应对策。

一. 试题分析和教学要点考点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含义、特征和判定例1. (2002上海化学填空题24.(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g)CO(g)+H2O(g),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

+H(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υ正(H2)=υ逆(H2O)(d)c(CO2)=c(CO)[评析]此题考查反应速率的表示及基本的平衡状态判断问题。

要求应试者了解υ正(H2)、υ逆(H2O)的含义。

看清这是一类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容器体积固定的反应。

答案:b、c。

例2.(2005春MCE.1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 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 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评析]此题考查基本的平衡状态判断问题,比较容易,但也有一定的迷惑性。

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容器体积固定,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说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各物质浓度也不再变化。

所以A、B正确, C选项浓度比与化学计量数比一致,其实只是反应可能达到的一种巧合,并不能说明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C、D均不能说明达到平衡。

答案:AB。

[教学要点建议]1.必须使学生明确:有关平衡状态的含义和判定的直接依据只有两条:一看是否V正=V逆且不为零;二看各组分含量是否保持不变(这正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状态的含义)。

2. 间接依据有很多,一般是从压强、密度、颜色等间接推出上述两条直接依据。

应用时要注意看清楚物态,等容还是等压,前后气体体积的改变等。

考点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包括对平衡移动的方向、物态、热效应、温度、压强和转化率等的判断)例1.(03江苏理综)15.在O.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滴加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评析]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的一种,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

A降低产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电离平衡的加水稀释问题,可以让学生从有效碰撞角度理解,也可类比为气相反应的减压,因为他们都是同等的降低各物质浓度。

C 滴加少量HCl 溶液,虽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是平衡移动只会使外界改变削弱,不会逆转。

C(H +)只能增多。

D 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CH 3COO -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A 。

例2.(2005天津卷.9)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 (g )+CO(g )21N 2(g )+CO 2(g );ΔH =-373.2 kJ / mol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评析]本题以及2005MCE2.11题均出现了两个因素同时改变时判断平衡移动的问题,似乎有一定难度,但是对于中学生的能力而言,所考查的两个因素必须是对平衡的影响一致或者至少不矛盾,否则无法解答。

A 、B 中含有催化剂的增加,因为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所以A 、B 实质上是改变一个因素的问题,C 升高温度和充入产物N 2对平衡的影响结果是一致的,D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对平衡的影响结果也是一致的。

答案:B 。

例3.(2003.上海24.)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

该反应为:Na (l )+KCl (l )NaCl (l )+K (g )一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c (K ),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下表。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 。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1)770℃;890℃(2)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适当升高温度[评析]勒夏特列原理广泛的适用于很多动态平衡体系。

对于物质之间交换成分的化学反应,反应方向可以向着该种物质能否分离出去的方向进行。

由于钠的沸点比钾高,将钾蒸汽抽出时,降低了钾在平衡体系中的浓度,导致上述平衡向右移,使该反应得以进行。

[教学要点建议]教学时应使学生特别注意明确以下要点:1.化学平衡的移动本质上就是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均衡变化造成的。

若V正、V逆变化幅度不一样,平衡就会移动。

2.对于定容时的反应:2X (g )+Y (g )2Z (g ),只加入X,X的转化率减小,Y的转化率增大,若加入Z,研究Z的转化率,相当于加压。

3.勒夏特列原理告诉我们:平衡移动只会使外界改变削弱,不会逆转。

4.做题时不要只顾看系数,要看清楚物质的状态,分清楚含量和浓度的不同,注意压强的本质是浓度问题,注意工业生产实际。

考点三:有关化学平衡的图像问题例 1.(2004江苏)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 .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 .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 .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 .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评析]这是一类较为传统的平衡图像题。

首先要看清楚横纵坐标的含义,有关时间的图像,速率和斜率相关。

图Ⅰ中甲乙的C 浓度不同,而加入催化剂不能影响转化率。

图Ⅱ若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则压强越大,B 的转化率也越大,与图示不符。

答案:A 、B 。

例2.(2004年广西)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 .升高温度B .加大X 的投入量C .加催化剂D .增大体积[评析]本体通过图像考查平衡移动原理。

a 过程与b过程都使X 转化率达到一定值,只是两个过程中达到该定值的时间不同。

也就是两个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内达到统一平衡状态,显然,b 过程是加了催化剂,而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

升温,加入X ,增大体积均会使X 的转化率发生变化,答案:C 。

例3.(2005MCE1.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 +Y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 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时间 Ⅰ 时间Ⅱ 时间 ⅢA. 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B. X、Y、Z均为气态C.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ΔH>0[评析]本题以图像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不同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目前高考比较重视图像和数据的分析和理解,这种类型应引起重视。

温度升高,产物含量升高。

说明正反应放热该。

压强越大,产物含量越低。

X和Y中最多只有一种为气态。

答案:C。

[教学要点建议]1.考试大纲要求“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能将化学信息(含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数据和各种信息、提示、暗示),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能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收敛和发散)的创造能力。

”这都是图像题的命题精神和依据。

2.图像题要看清楚物质的状态,分清楚含量和浓度的不同,要看清楚横纵坐标的含义,有关时间的图像,速率才会和斜率相关。

考点四:有关平衡状态的计算例1.(2001年理综,新课程)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评析]本题涉及多种计算,可以按照“起始、转化、平衡”三段式分析,2A(气)+B(气)=2C(气)起始 4 2 0转化 1.2 0.6 1.2平衡 2.8 1.4 1.2可快速得出答案B 。

例2.(05重庆.29)恒温下,将a mol N 2与b mol H 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 2(g )+3H 2(g )2NH 3(g )(1) 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 时,n 1(N 2)=13 mol ,n 1(NH 3)=6 mol ,计算a 的值。

(2) 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 L (标准状况下),其中NH 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

计算平衡时NH 3的物质的量。

(3) 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

n 1(始)∶n 1(平)= 。

(4) 原始混合气体中,a ∶b = 。

(5) 达到平衡时,N 2和H 2的转化率之比,n 1(N 2)∶n 1(H 2)= 。

(6) 平衡混合气体中,n 1(N 2)∶n 1(H 2)∶n 1(NH 3)= 。

[评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平衡状态的计算,是2004年全国13题的类似题。

解法一: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知,反应掉的N 2和生成NH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反应掉的N 2的物质的量为x mol 。

则 x ∶6=1∶2 解之 x =3 a =13+3=16解法二:可以按照“起始、转化、平衡”三段式求解。

(2) n 平(NH 3)=32 mol ×25%=8 mol(2) 5∶4 (3) 2∶3 (4) 1∶2 (5) 3∶3∶22[教学要点建议]1. 一般采用的基本模式:“初-变-平” 三段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