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_教学设计_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 练习一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 练习一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练习一教案课程背景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采用北师大版教材。

本教案为第一单元练习一。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使用“比”和“倍”的概念来进行简单的数值比较和倍数计算。

2.能够根据所给的数量关系写出适当的算式,并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 掌握“比”的概念1.(复习)前一节课学习了哪些数量关系?2.请看下面两个图,比较一下它们的鱼和水草的数量。

图1:3条鱼和5棵水草图2:5条鱼和7棵水草3.你觉得哪个图里的鱼和水草多一些?2. 学习“倍”的概念1.请看下面两个图,比较一下它们的鸟窝的数量。

图1:3个鸟窝图2:6个鸟窝2.你觉得哪个图里的鸟窝多一些?3.我们把“3个”和“6个”这两个数量的关系用“倍”的概念来表达,应该怎么说?3. 实际问题练习1.小明家里有6个苹果和9个香蕉,小红家里有4个苹果和6个香蕉,请问小明家里的水果比小红家里的水果多多少?2.老师给了小明和小李两个人一样多的糖果,小明吃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小李吃了其中的五分之二,请问小李吃的糖果比小明多多少?3.小明家里有12个人,小李家里有15个人,请问小李家里的人口比小明家里的多多少?4. 知识小结1.“比”和“倍”的概念2.通过实际问题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练习1.小李家里有7本故事书和5本科普书,你觉得他的故事书比科普书多多少?2.请用“倍”的概念来表达“9个”的两倍是多少个?3.小明有10张纸,他要把这些纸分成3份,每份纸张数相等,那么每份应该有几张纸?教师评价本次练习是第一单元中比较基础的内容,主要是巩固“比”和“倍”的概念,同时也学习了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练习,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最新10篇)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最新10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最新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本教案首先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解题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2.鼓励算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但多样化之后的重要环节是“重视算法的优化”,因此,本教案让学生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过程,在倾听他人的想法的过程中发现最优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算法,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爱吃)师:看,老师这里有三种水果,分别是草莓、橙子和苹果,在水果盛装的过程中还有好多学问呢,你们想了解吗?(想)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又该如何口算呢?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口算乘法。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于是在上课开始,以同学们爱吃的水果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生兴奋的状态下导入新课。

⊙开放探究,得出结论一、教学例1。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

(每筐装15盒草莓,一位阿姨买3筐)(2)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对于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分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例题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于分数的定义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例题,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培养合作和思考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2.难点:学生对于分数的定义和运算规则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分数的实物教具,如水果、卡片等;准备分数的图片和例题;准备分数的练习题和作业。

2.教学环境:创设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生活情境,如分水果、分食物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这些情境。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用分数来表示这些情境。

4 解决问题-单元练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4 解决问题-单元练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教案:4 解决问题-单元练习年级:三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解决问题的认识和经验。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包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检验结果。

2. 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合作交流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合作解决。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解决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独立解决。

2. 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合作交流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6年、月、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3.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具学具万年历,钟表●预习学案复习二年级学过的时、分、秒的知识。

复习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导学案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

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知识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2.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情感目标通过细致地观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观察、对比、概括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价值观根据有意义的事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

教学难点: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教具学具年历表●预习学案2小时=()分60秒=()分60分=()小时1星期=()天3分=()秒4星期=()天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启发明确目标点提问引入: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1)

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1)

《千米和吨》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学会对长度、质量单位知识的整理和复习;2、通过对知识的错题分析,落实知识的查缺补漏;3、通过知识的归类整理,掌握解题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将学过的知识整理、归纳、整理成知识图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难点让学生体会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大小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三、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整理知识师:同学们,你们赛跑过吗?看,他们是谁也在举行100米赛跑。

你能从这里找到哪些计量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与计量单位有关的知识【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出计量单位,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2、整理回顾知识点师: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①、总结长度单位的进率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10)厘米1厘米=(10)毫米用手比一比毫米、厘米、分泌、米的长度强化记忆:妙用左手五个手指"直观法"巧记长度单位间的进率②、总结质量单位的进率吨-→千克-→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设计意图】全班通过进行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复习,加深整理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练习巩固①、单位换算总结: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设计意图】通过单位的换算,使学生熟练掌握计量单位和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巩固计量单位的表象。

②、判断对错③、改单位【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讲解,使学生学生熟练掌握计量单位的应用,巩固计量单位的表象。

④、生活与应用⑴操场跑道一圈的长度是400米,小明每天跑5圈。

小明每天跑多少米?合多少千米?⑵、 2 吨的货车上,装 3 台重600 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设计意图】数学课本的知识转到成生活的里应用,既让学生学会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又达到梳理知识的目的,让学生再次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

2020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9单元 单元测试卷+教案+反思+课时练+学案+总结+爬坡题

2020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9单元 单元测试卷+教案+反思+课时练+学案+总结+爬坡题

第九单元测试卷(一)一、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三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人数调查表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漫画书人数18 12 8 41.喜欢( )的人数最多。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漫画书2.喜欢( )的人数最少。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漫画书3.喜欢故事书的人数比喜欢连环画的少( )人。

A.10B.6C.4D.8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有( )人。

A.30B.20C.26D.12二、填表。

1.小丽统计她所在班最喜欢的动画片的人数情况。

《喜羊羊与灰太正正正狼》《猫和老鼠》正《西游记》正《七龙珠》把喜欢各种动画片的人数填在下表。

《喜羊羊与灰太( )人狼》《猫和老鼠》( )人《西游记》( )人《七龙珠》( )人2.李明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

根据上图填表整理。

水果葡萄桃子苹果香蕉人数( )()()()三、数气球。

1.用合适的方法统计上面的各种气球。

2.黄色的气球比红色的少( )个,绿色的气球比红色的少( )个。

3.红色的气球和蓝色的气球一共有( )个。

四、三年级同学的生日在4个季节的人数统计如下。

季节春夏秋冬人数 17 10 23 16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共调查了( )名同学。

2.( )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少。

3.春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共有( )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解答出来。

五、解决问题。

1.下面是育才小学三年级同学参加某次安全知识竞赛的成绩。

(单位:分) 97 61 54 88 75 93 78 90 9589 58 84 80 100 69 90 75 9482 98 84 88 68 91(1)整理上面的数据,并填写下表。

育才小学三年级同学参加安全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成绩/分1090~9980~8970~7960~6960以下人数(2)( )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分数段的人数最少。

(3)按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达标,60分以下为待达标,把上面的成绩重新分段后填写下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 乘法与加法的联系3. 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两位数的乘积。

2. 新课: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价格、计算人数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6. 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乘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乘法运算规律,如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等。

2. 鼓励学生运用乘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3. 引导学生进行乘法游戏,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数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数学教案设计

数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数学教案设计

数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數學教案設計标题:数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含义和基本性质。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分数的基本性质3. 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4. 分数的应用题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分数的概念,如分蛋糕、分苹果等。

让学生理解到,在生活中有很多情况需要用到分数。

(二)新知识讲解1. 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做分数。

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中间用分数线隔开。

2.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 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分别介绍每种运算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四)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课堂所学相关的作业,以便学生在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作业批改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辅导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六、教学资源:使用教科书、习题集、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以上就是我设计的数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數學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一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一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复习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8个方向。

2.能力目标: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能根据描述画出简单的平面图;能描述行走路线。

3.情感目标:感受知识的妙用,体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1.理顺本单元知识层次结构。

2.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根据描述画出简单的平面图;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准备:课件习题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好。

老师昨天接到一个快递员的电话,他要给我送快递,可是找不到我们小学。

我告诉他,我们小学就在阳光小区的西北角,从阳光小区大门沿辅道向北走约1000米,到第一个路口右拐就到了。

果然不到2分钟,快递就到了。

孩子们,快递员叔叔为什么这么快就找到了我们学校呢?是的,谢谢你们的表扬。

是因为老师很清楚地告诉了快递员叔叔我们学校的方位,这样可以方便别人很迅速的找到。

那你们是不是也应该表扬一下这位快递员叔叔?为什么要表扬他?哦,因为他的位置与方向知识学得很好,他知道西北方向在哪儿是吗?孩子们,你们刚刚学过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是吗?这是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这个内容进行整理复习,好吗?(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的整理复习)【设计意图:来自于生活实践的事例,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知识的用处。

】二、知识梳理。

1.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呀?同学们之间可以一起互相帮忙回忆回忆,想不起来了,也可以翻翻书,P2-P12页,读一读例题,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你从“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好吗?2.汇报。

根据汇报板书:太阳东升西落(辨别方向的方法;知道了东方,就可以知道...)上北下南(地图上的方向)左西右东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要求按相对的方向说出)3.小结经过刚才的回顾,我们梳理一下:位置与方向这个内容介绍了以下知识:告诉了我们辨别方向的方法;除了东南西北,我们还学习了另外四个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我们还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知识,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他们可能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和运算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分数的加减法,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计算分数的加减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们分食物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小动物们分到的食物的数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和练习巩固和强化已学知识。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小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获得一些用小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1、同学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后,你掌握了哪种策略?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在学习单上写一写你的疑惑。

从问题想起的策略你能灵活运用吗?2.在小组里讨论解决问题一般都要经过哪几个步骤,你觉得在这些步骤中哪一步最为关键呢?。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听课,争做策略运用的小能手哦!二、梳理知识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了“求剩余”、“求两数之和”、以及“求两数之差”,还学习了借助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借助线段图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从问题出发,先求出中间问题,再解答最后的问题,其中有的已知条件需要用到多次,需要同学们在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熟练运用。

三、综合复习1、口算复习出示口算,学生进行口算,校对答案小结:同学们,在这些口算题中我们要特别注意24乘5,它等于120,它和25乘4 很相似,但结果完全不同。

另外20乘50的积里面0的个数的确定,也要特别当心。

2、综合提升(1)同学们你们说说,解决问题一般可以怎么做呢?小结:对,同学们都说的不错。

解决问题首先要读懂题目的意思,然后借助我们的经验或者线段图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做完还要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反思,这样我们才会正确解答。

下面我们就继续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专项训练,根据问题找出合适的已知条件小结:同学们,要想正确解答问题,需要找到和问题相关的信息,排除其他信息,才能正确解答。

(2)出示题目小结:这是两数求和的实际问题,同学们从问题出发,需要知道前5天一共去多少人和周末一共去多少人,其中前5天一共去多少人没直接告诉我们,需要我们先解决,从而建立问题和条件之间的相关联系。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三下-第7单元-2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三下-第7单元-2

2.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一位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比较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探究并掌握一位小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课前任务。

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

161228382863841029978指名学生汇报答案。

师:同学们,这些数是什么数?你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呢?预设:这些都是整数,比较大小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位数不同的,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相同的,要从最高位比起。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师:这是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那么小数又该如何比较大小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1.了解信息出示例2。

四名男生的跳高成绩如下表。

师: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预设:从表中,知道四名男生的跳高成绩分别是:小明0.8米,小刚1.2米,小强1.1米,小林0.9米。

2.方法探究师:这四名同学中,谁的跳高成绩最好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再汇报结果。

预设1:小刚第一。

因为1.2米是1米2分米,1.1米是1米1分米,所以1.2米比1.1米高。

预设2:在尺子上面1.2米是120厘米,1.1米是110厘米。

因为120厘米>110厘米,所以1.2米比1.1米高。

师:这两个小组的同学都是先比较的1.2米和1.1米,这是为什么?预设:因为小明和小林的成绩都不足1米,所以只需要比较小刚和小强的成绩,即可确定谁的跳高成绩最好。

师:那如何把四名男生的跳高成绩进行排名呢?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

预设1:根据它们在尺子上所对应的刻度的位置进行比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位以内数的读法和书写法。

2.练三位以内数的比大小。

3.掌握三位以内数的顺序排列。

二、教学重难点
1.三位以内数的读法和书写法。

2.如何快速判断三位以内数的大小。

3.三位以内数的顺序排列方法。

三、教学过程
1.三位以内数的读法和书写法
研究三位以内数的读法和书写法,可以通过数线和数表的方式
演示。

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一位和两位数的读法和书写法,然后
慢慢引入三位数的读法和书写法,比如说“一百零二”、“102”。


研究的过程中,可以请学生上台讲解自己所学过的数字。

2.三位以内数的比大小
三位以内数的比大小可以通过比较百、十、个位上的数字来确定。

在比较百位数的大小时,如果百位数不同,则直接比较大小;
如果百位数相同,就比较十位数;如果十位数相同,再比较个位数。

引导学生通过练来掌握快速比较三位以内数的大小。

3.三位以内数的顺序排列
研究三位以内数的顺序排列方法,可以通过数线和数表的方式
演示。

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一位和两位数的顺序排列方法,然后
慢慢引入三位数的顺序排列方法。

可以通过绘制数线和数表,以及通过小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三位以内数的读法和书写法掌握较快,但是在比大小和顺序排列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巩固这两个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位以内数的比较和顺序排列方法。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千克、克、吨》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测试卷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千克、克、吨》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千克、克、吨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4、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感念。

2、难点吨的质量概念的建立。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4、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感念。

2、难点吨的质量概念的建立。

课时安排:4课时第1课时有多重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1千克的盐。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

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被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测试卷_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测试卷_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测试卷一、填一填:(2分×8=16分)1、300是5的()倍;280的4倍是()。

2、6852÷6的商是()位数,最高位是()。

3、4800÷8的商是()位数,最高位是()。

()4、216÷6,()中最大能填(),商是三位数。

5、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

6、一个数除以7,商是12,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7、从640里面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次。

8、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2×()<13017×()<87二、选择:(反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5=10分)1、一个数的7倍是826,这个数是()。

①5782②118③8332、0除以()得0。

①任何数②任何不是0的数③03、在一个除法算式里,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①7②8③94、6218÷(),如果商是四位数,括号里最大应填()。

①5②6③75、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算起。

①任意一位②最低位③最高位三、把符合要求的数填在相应的o里。

(8分)5423624506933682234211535766300865除以5没有余数的除以9没有余数的你还发现什么规律吗?四、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4分×6=24分)189÷9=验算:2107÷7=验算:5540÷5=验算:476÷3=验算:2856÷8=验算:2074÷4=验算:五、列式计算下面各题(3分×4=13分)1、210是5的多少倍?2、一个数的8倍是4208,这个数是多少?把655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六、解决问题(5分×6=30分)1、三年级共有22粉,秋游时如果租5辆车,平均每辆车要坐多少人?如果租4辆车呢?2、小明买了69个苹果,要放在8个果盘里。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五》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五》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五》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练习五。

(教材第77~79页)1.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能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冋题。

2.能比较分数的大小及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3.培养学生整理概括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探索求知的强烈愿望。

重点: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难点:能准确比较分数大小并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人:分数是由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那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分数表示?1. 边提问边整理。

师:谈一谈你对分数的认识,同桌交流。

生1:把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例如,,,…都是分数。

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由多个物体组成。

生2:分数中间的横线叫作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是分母,上面的数是分子。

生3: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数线,最后读分子。

生4: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生5:用分数表示各部分量与整体的关系时,首先要确定整体,接着确定把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并把它作为分数的分母,最后确定各部分量并把它作为分数的分子。

师: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呢?生1: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小的分数比较小。

生2: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计算呢?生1: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生2: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生3:计算1减去几分之几时,先把被减数1改写成分子与分母都和减数的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 老师板书:师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7~78页第1~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生做完后交流、评议。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生1:我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生2:我可以画图来表示分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课时安排:8课时口算乘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口算下面各题:40×4 60×5 30×3 300×7200×812×4 24×2 13×3 32×3 11×5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1、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例1图(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出算式:300×10 300×30(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

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习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性。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 “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可操作性。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考虑变化性。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 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3×□+x×□=a×(53+□)
三、先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较它们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32×(30-2)○32×30-32×2 (40-4)×25○40×25-4×25
25×(40×4)○25×(40+4) 45×59+45○45×59
四、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42×(20+7) 2、58×14+58×6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便计算和解决问题。
3.教学用具
(720÷16-23)×52 [275-(32+46)]×28 2400÷80-14×2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68-82-18 348+203 67×9+67
102×45 32×125×25 256×7-56×7
六、解决问题
1、一台缝纫机6小时可加工服装48件,要用5台同样的缝纫机加工400件服装,需要几小时?
=42×20+7=58×(14×6)
=840+7=58×84
=847=4872
3、16×24+12×16 4.、450÷15÷3
=(16+12)×(24+16)=450÷5
=450÷(15÷3)=90
=28×40
=1120
五、计算:
1.脱式计算。
480+32×14-280 750÷(43-18)+125 (48+84)×(84-48)
4.标签
教学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运算定律》单元测试题
朱启来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3=16×4=48×2=37+54=
16×60=63÷21=53-38=102×8=
二、在□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40+7)×6=□○□○□○□
15×26+15×14=□○(□○□)
(□+□)×□=□×5○5+3
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一种教案。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差异性。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2、一件毛衣95元,一件大衣325元。现各买4件。买毛衣和大衣共用多少元?
3、一个盒子能装12支钢笔,每支钢笔3元钱。买这样的钢笔5盒共用多少元?
4、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每小时行7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6千米,8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内容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遵循原则:编写依据: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