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育种不是转基因产品
抵御转基因的航天大豆
抵御转基因的航天大豆作者:+麦岚来源:《齐鲁周刊》2014年第45期“航天大豆”的山东样本济宁市农技站站长杨洪宾:“通过刚才测量,行距是53(公分),株距10公分,这样说来,一亩地就是12000株,它平均单株粒数130粒,千粒重按20克计算,是265公斤。
”10月17日,在山东菱花集团梁山农场,济宁市农技站站长杨洪宾正在对今年试种的航天大豆“小康一号”进行测产,结果显示,“小康一号”平均亩产量比普通大豆增产幅度20%到30%。
“小康一号”由山东菱花集团引进,今年试种面积800亩,是通过航天育种技术培育的非转基因大豆品种,这项技术利用宇宙空间物理状况,实现大豆的基因突变,达到优质高产效果。
通过航天育种培育出的大豆新品种“小康一号”,在济宁试种成功,最高地块亩产量超过250公斤,这在山东尚属首次。
“原来的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大豆,一般在200-300斤左右,所以大家都认为大豆是一种低产作物,种植起来综合效益不如其他作物。
而航空大豆表现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一个是结荚性能较强,第二个是自我调节能力强。
当地农委专家马凤志指着一株大豆解释,凡是种植稀的地方,航天大豆的扩杈力度较大,他身边的一株就扩了5个杈,株粒数大幅增加。
实际上,航天大豆的种植在山东并非个例。
去年3月,烟台民间科研人员徐云增依靠航天诱变技术培育的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系HD-1,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我们研制的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系HD-1,春播产量可达370公斤以上,夏播产量可达240公斤,产量比对照品种‘中黄13’提高42.3%;大豆的蛋白含量高达48.4,比‘中黄13’高出8个百分点。
”徐云增2000年退休后,正赶上世界种子会议召开,“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这句话让他瞄上航天育种。
航天育种是把种子带到太空当中,利用太空的空间环境,包括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实现种子内部基因的变异。
航天育种风险很大,成功率尚不到1%。
水产动物育种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上海海洋大学
第一章测试1.品种是“种”下特有的一个生物分类单元。
A:错B:对答案:A2.关于“品系”与“品种”关系,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部分品系可以发展成为品种B:品系与品系为同一概念C:品系与品种没有联系D:部分品种可以发展成为品系答案:A3.育种目标中,提高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都可以实现单位产量增加。
A:错B:对答案:B4.关于罗非鱼雌性与雄性个体的生长速度,下面哪个选项()正确A:雌性>雄性B:不确定C:雌性=雄性D:雄性>雌性答案:D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转基因鱼研究与生产应用的国家。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直接将被驯化物种或品种置于家养或栽培环境中,使其直接受到驯化选择的途径为A:作为观赏对象驯化B:作为食用养殖对象驯化C:激进式驯化D:渐进式驯化答案:C2.驯化过程中,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使受驯生物逐渐提高其适应性的途径为A:渐进式驯化B:作为观赏对象驯化C:激进式驯化D:作为食用养殖对象驯化答案:A3.引种以增加某区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一定涉及驯化。
A:对B:错答案:B4.驯化成功可能会形成新的品种或品系。
A:错B:对答案:B5.驯化往往需要引种,引种也往往需要驯化。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影响选择反应的因素有哪些A:育种值估计准确性B:群体中的加性遗传方差C:环境方差D:留种率答案:ABD2.亲缘选配的优点是可以迅速固定优良基因,加速品种培育速度,但缺点是近交系数上升过快.A:错B:对答案:B3.个体选择主要适用于保持群体多样性的情况,家系选择主要适用于高遗传力情况,家系内选择对于较低的遗传力仍然适用。
A:错B:对答案:A4.相对于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而言,blup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剖分出潜在的固定环境效应,还可以直接估计出来育种值(遗传值),达到选择的目的.A:对B:错答案:A5.BLUP技术的前提是获得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及提供方差组分或遗传力的估计值.A:错B:对答案:B第四章测试1.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基础是()和()。
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的其他优势:
第一,太空育种基因变异频率高。对于农作物育种来说,只有发生基因变异才能为科研人员提 供新的选择机会,才能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品种。基因变异频率越高,培育出新品种的概率就越 大。 第二,太空育种基因变异周期短。基因变异的周期越短,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产生新的基因形的 数量就越多,从而培育新品种的数目就越多,而农作物育种的时间就会越短。对中国农业而言, 正常农业育种一般需要8年时间,而太空育种可以缩短一半时间。
太空育种辣椒王
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农作物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 原来普遍增长而且品质也大为提高。到目前为止太空育种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仍无法控制种 子的变异方向,只能是任其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的科学空白区 ,等待着科学家们去做进一步 的探索。 太空环境对植物基因产生影响已经得到各国科学家的证实,但是对太空育种原理的解释仍在 争论之中。
太空育种的安全性
太空食品和普通食品没有什么区别,是很安全的食品。关于太空食品安全性的问题,专家普遍 认为,太空育种并没有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使之产生变异。作为诱变育种技术,太空育种可 使作物本身的染色体产生缺失、重复、易位、倒置等基因突变。这种变异和自然界植物的自然 变异一样,只是时间和频率有所改变。太空育种本质上只是加速了生物界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 年才能产生的自然变异。太空中宇宙射线的辐射较强,这是植物发生基因变异的重要条件。人 工辐射育种中的辐射剂量只是国际食品安全辐射量的几十分之一,而太空中的辐射剂量还不到 辐射育种辐射剂量的百分之一。宇宙射线引起的基因变异经常会让人想到转基因食品。转基因 作物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而培育出的新品种,如转基因大豆是将非大豆植物甚至动物、 微生物的基因导入而产生的变异。而太空育种则是让作物的种子自身发生变异,没有外源基因 的导入。我国颁布的有关转基因安全管理规定中特别排除了对自身通过突变产生的新物种的管 理,这也说明太空育种是非常安全的,不用担心其产品的安全性。太空食品是按照人类需要选 择出来的,不是转基因食品。至于污染,则是栽培方法和使用农药、化肥的问题。
航天育种!让飞去太空的种子助力脱贫增产!
航天育种!让飞去太空的种子助力脱贫增产!这两年,很多农民朋友选择了航天育种的蔬菜水果种子,在种植上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那么航天育种是什么?咱们为什么要进行航天育种呢?航天育种,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让普通种子变成太空种子。
经过航天育种的产品品质优、口感好。
航天育种飞上太空的种子在海南文昌市东路镇海南航天工程育种研发中心,高精尖的航天技术与传统的农业结合,引领了海南农业的新革命。
航天育种目前有太空南瓜、航天圣女果等108个品种。
航天育种基地的蔬菜大棚航天育种基地占地百亩,建成了一个温室参观室,多个育苗育种大棚。
大棚是全自动育苗温室,单栋大棚。
海南多雨多台风,设施农业最大程度降低了农民种植风险,可为农民稳定提供种苗。
培育的种子产量高,其中辣椒、茄子、番茄等优势明显,质量和产量均高于常规品种。
与其他品种相比,航天育种的瓜果菜普遍具有个头大、抗病性强、品相好、口感佳等特点。
航天圣女果、航天大陇椒及很多航天品种都进一步得到推广,提供种苗给农户种植。
航天工程育种基地提高了育苗生产效率,同时降低育苗成本,并借助基地智能化玻璃温室的自动气象检测系统,遮阳增湿通风全智能化操作,实现单批次300至350万株育苗生产能力。
常年全天候不间断为文昌市提供白菜、菜心、茄子等多种类常蔬苗150万株,为文昌市夏季蔬菜市场价格稳定发挥作用。
航空育种原理利用太空物理环境和地面的差异,如微重力、宇宙辐射、重粒子、弱磁场、高真空等作为诱变因子,使地面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借以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作物育种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瓜菜种子产量和质量,加快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航天育种大事记“航天育种”从1987年3月开始实施, 30年来,刘纪原、谢华安、吴明珠等科学家为我国航天育种的基础研究、品种选育、产业推广应用、航天搭载技术及空间诱变技术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南街村:“航天育种”骗局
南街村“航天育种”骗局:保守估计获利2400万检索日期:2008年4月21日“保守估计,按照每斤4元的利润,生产600万斤,单靠…航天2号‟的招牌,南街村集团获利不言自明。
”耿秀辉说。
南街村集团近几年的利润状况并不好,然而单靠“航天2号”的豆种闹剧,南街村近几年却获利颇丰。
徒有虚名的种子对于“航天2号”大豆种子,吉林省农民金亮有一段惨痛的记忆。
42岁的金亮所在的吉林市船营区河崴子村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大豆,年景好的时候,亩产可达700~900斤。
金亮种植5.2公顷土地(包括4公顷的承包土地),2004年4月,5.2公顷土地全部种上了“航天2号”大豆种子。
“当时…航天2号‟豆种的销售价格为12元/斤,而普通豆种的价格仅为2.5~3元/斤。
”2008年3月9日,金亮告诉记者。
2004年10月收获,被金亮寄予厚望的“航天2号”,只打了18000斤的大豆,平均亩产340斤左右。
由于品种太差,被迫以1.3元/斤的价格卖掉,收益23400元。
金亮算了一笔账,每亩(东北俗称的“大亩”,相当于0.1公顷,比内地的亩偏大,以下均指大亩)农药100元,化肥60元,豆种120元,总的投入为14560元,还有1000元的大豆加工费用,再加上4公顷土地的承包费用9600元,不含劳动力的成本,2004年,金亮一家的总投入25160元,收入23400元,当年不但白干了,还赔了近2000元。
在农村,有“赔一年喘十年”的说法。
“我们家现在还住着土坯墙的茅草房。
”金亮沮丧地告诉记者。
吉林省榆树市恩育乡双龙村2004年种植了280公顷“航天2号”大豆,占全村耕地面积的1/4。
结果,该村直接损失100多万元,因为村委也参与了这一品种的宣传推广,受损失的种植户拒绝缴纳当年的农业税,村委因此被迫垫付了30多万元。
上述“航天2号”大豆种,据称是经返回式航天器载入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多种宇宙射线等地面环境不具备的条件和因素,使其种芽产生基因突变,而得到的一个大豆新品种。
太空育种
航天育种摘要:航天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育种新途径。
大量的试验证明, 航天育种已培育出许多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是一个前景很好的新的育种方法。
关键词:航天育种一、什么是航天育种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或航天育种, 是指将植物种子、试管种苗或其他生物种苗放在航天器上, 送到太空, 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很难模拟的环境, 即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高能粒子射线辐射、宇宙交变磁场、高洁净及大温差等方面的诱变作用, 使种子基因产生遗传变异, 再返回地面选育, 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1]。
二、航天育种机理及诱变的生物学效应空间环境与地球环境之间差异巨大, 太空的特殊条件对进入空间的生物材料具有明显诱变作用。
空间诱变中高能重粒子(H ZE )能更有效地导致细胞内遗传物质DNA 分子的双链断裂, 而且其中非重接性断裂所占的比例较高, 从而有更强的诱发突变能力。
另外,微重力条件可以抑制复机制, 即微重力与辐射可以产生协同作用, 增加变异率。
太空诱变导致的死亡率较低, 这样, 发的各种突变都可能表现出来, 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三、航天育种的生物种类1、植物种类截止目前, 曾经幸运进入太空的生物以植物占大多数, 其中粮食作物有麦、大麦、谷子、水稻、甘薯、玉米、高粱、绿豆、红小豆等; 蔬菜有萝卜、青椒、茄子、番茄、绿菜花、大蒜、黄瓜、丝瓜、辣椒、香菜、韭菜、青菜、瓠子、芥苜蓿等; 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西瓜等; 裸子植物有白皮杉、油衫、石刁柏等; 油料作物有大豆、油菜、蓖麻、芝麻、竺麻、向日葵等; 药用植物有西洋参、枸杞、甘草等; 花卉有仙人掌、鸡冠花、菊花、百合等。
. 1. 1 航天育种的粮食作物航天一号0小麦是1998年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利用一般小麦和美国黑小麦经过杂交形成的新品系, 然后通过返回式卫星携带进入太空诱变, 再经连续7代定性试种培育而成的。
/航天一号0小麦良种于2003年试种12. 5公顷获得成功。
【最新2018】“航天育种”语文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航天育种”语文阅读答案材料一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吃一口在太空中孕育出来的食物早就是一件离普通人很近的事了。
我们在餐桌上最常吃到的黄瓜、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很多就有可能是太空来物。
人们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何最近吃到的甜瓜更甜更脆了,吃到的黄瓜更大更嫩了?这背后的技术就是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中却不为人所熟知的“航天育种”。
实际上,一粒种子从上天到入地再到结出果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甲。
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搭载上天,要经过多重筛选,搭载种子在纯度、净度、发芽率上必须符合国家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种子的相对含水量应控制在13-14%。
每份搭载种子数量,小粒作物一般应在3000粒以上,大粒作物一般应在1000粒以上。
搭载资源非常有限,每次都是两三公斤的量,每次一百种左右。
第二阶段是乙。
利用卫星和飞船等太空飞行器将植物种子带上太空,再利用其特有的太空环境条件,如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因素使植物产生各种基因变异。
一般来说,种子搭乘卫星上太空转一圈,便能诱导其“变”出更优良的品质,比如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实、更美的花朵。
第三阶段为丙。
种子随着搭载的航天器返回地球后,随即要进行地面选育工作,包括地面种植、观察、突变体筛选、遗传稳定性鉴定等工作。
因为种子的变化是分子层面的,想分清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必须要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去,繁殖三四代后,才有可能获得性状稳定的优良突变系。
这个过程很漫长,每次太空遨游过的种子都要经过连续几年的筛选鉴定,其中的优系再经过考验和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才能称其为真正的“太空种子”。
对于“航天育种”这一新事物,人们还存在很多知识上的困惑。
比如,航天育种是不是转基因?有很多人疑惑于这个问题。
科学工作者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转基因是外源基因的导入,而航天育种是植物自己的基因在变化。
太空种子大揭秘
太空种子大揭秘作者:来源:《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4年第01期用太空种子培育农作物,人们发现一根豇豆会长1米长,一个番茄能有1斤2两重,一枝麦穗能长13厘米长,茄子像南瓜,甜椒大如梨,杜鹃花带上了黑色旋转条纹……和普通种子培育出来的瓜果蔬菜、花朵相比,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太空种子大揭秘”!什么是太空种子太空种子有多神秘?它们是怎么来的呢?原来,科学家利用航天育种技术,通过“地面选种—太空诱变—地面培育”的复杂过程(其中地面培育工作需要4~6年的时间,包括进行病理、营养成分、抗病性、分子生物技术检测等),最终通过国家审定的种子,统称为太空种子。
航天育种技术与太空种子有什么关系说到太空种子,我们不能不了解航天育种技术,因为正是这种先进的育种技术孕育了神秘的太空种子。
航天育种是这样一种技术:科学家利用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等搭载到宇宙空间,利用宇宙辐射、重粒子、微重力等特殊环境进行诱变处理,使搭载的物种自身基因产生断裂、缺失、异位、重组。
返回地面后科研人员将这些物种再经过4~6年的多代选育,从中筛选需要的变异材料,经过杂交培育,最终才能获得优良新品种。
航天育种的原理是什么航天育种技术有什么原理呢?这种原理可靠吗?科学家认为,航天育种主要是经过强辐射、微重力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
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变异。
综合太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因素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种子的生理和遗传性状具有强烈的影响,但究竟主要是哪些因素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对航天育种原理的解释还在争论中,至今没有定论。
航天育种与转基因技术有什么不同?人们一般都比较担心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那么航天育种技术安全可靠吗?它和转基因技术又有什么区别呢?航天育种是通过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改变了生物自身的基因序列,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
什么是航天育种 航天育种能让作物发生哪些改变
什么是航天育种航天育种能让作物发生哪些改变航天育种即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未来农业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本文介绍一下什么是航天育种,以及航天育种能让作物发生哪些改变等问题。
一、什么是航天育种利用返回式航天器或者高空气球,把作物种子或者诱变材料送到太空中,然后利用太空特殊的诱变作用,让种子发生变异,然后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航天育种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通过已进行的太空农业试验,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的许多特性奥秘被揭示。
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拥有返回式卫星技术,在这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二、航天育种能让作物发生哪些改变(1)通过航天育种,太空番茄的产量比常规番茄增产了15%以上,最高可达23.3%。
(2)在太空青椒中,它所含有的维生素c提高了2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25%,同时病情指数也减轻了55%。
(3)太空西瓜的纤维量变少了,可溶性固形物增多了,含糖量通常可达13%以上,而且个大,味甜,吃起来沙甜可口。
(4)太空南瓜可长到几百斤,种子比普通种子大一倍,一般单瓜重100-200斤,最大者可达到500-600斤,叶片大而厚实,瓜皮黄红色,瓜瓤呈黄色或橙色。
三、航天育种的基本目标是什么(1)通过航天育种来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优异新品种,并对它们进行推广和普及,随后再利用地面模拟试验装置,来研究各种空间环境因素的生物效应以及作用机理,通过探索地面模拟空间环境因素的途径,来提高空间技术育种效率。
(2)通过实施航天育种工程项目,拟选育出10-15个高产、优质、高效且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优异新品种,然后使主栽品种的单产量提高10%左右,推广面积达到3000-5000万亩,增产粮食20-30亿斤。
四、我国航天育种的历史回顾(1)我国农作物种子首次进行太空之旅的时间是在1987年8月5日,原本的目的是为了查看空间环境对植物遗传性是否有影响,但是却发现太空种子发生了一些意外的遗传变异,此后人们便开始进行研究。
科普:航天育种不是转基因
科普:航天育种不是转基因太空科幻电影《火星救援》里,被独自遗留在火星上的男主角靠着种土豆吃土豆生存了500天。
为什么是土豆而不是别的食物?事实上,太空生存,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菜吃的土豆将成为航天员的优选,我国未来空间站建设,也可能离不开土豆。
神秘而危险的太空,人类要想飞的更远,首先要解决补给问题。
我国未来的载人航天计划是建立永久的空间站以及载人登月。
服务于我国未来太空基地的生命生存,航天育种正在地面进行模拟实验,不过专家指出,建造太空“会飞的农场”,目前还远没有达到实现的时候。
成果创新优质种源服务普通人事实上,变异不是只有在浩瀚太空才能发生的,物种在大自然也会发生变异。
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神舟绿鹏农业科技公司组培中心的杨硕博士解释说,比如我们吃的娃娃菜,个头变小了,紫甘蓝的颜色变得特殊了。
除了自然变异,人工干预的诱变育种研究在国际上也已经有80多年了,通过辐射源、化学诱变剂等处理,也都可以产生变异。
毕竟太空搭载太稀缺了,人们试图在地球上寻找更多的机会。
但数据积累分析发现,现阶段在地面上模拟失重等太空环境下的育种效果都没有实际太空搭载的效果好。
太空育种在变异的几率、育种周期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国际上的太空育种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目的主要为了未来的太空移民,航天员在空间站滞留时必要的自给自足。
可后来人们发现,种子在太空发生了变异,原来是可以拿回地球,服务于普通人。
在太空育种早期,航天大国俄罗斯和美国走在了前面。
而后将研究重点转移到空间植物种植。
而我国对新育种材料的需求更迫切。
“太空育种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新出优质种源,成为缓解我国农业作物优质种源贫乏的有效途径之一。
”据统计,自1987年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22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植物种子、菌种、试管苗等近4000种,经地面筛选育成200多个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新品系并进入品种区域试验,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新品种有72个,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多种作物,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可能对产量有突破性影响的罕见突变材料。
航天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航天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姓名学号所在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年级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完成时间2011 年12 月 30 日航天育种摘要:航天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育种新途径。
大量的试验证明, 航天育种已培育出许多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是一个前景很好的新的育种方法。
关键词:航天育种一、什么是航天育种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或航天育种, 是指将植物种子、试管种苗或其他生物种苗放在航天器上, 送到太空, 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很难模拟的环境, 即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高能粒子射线辐射、宇宙交变磁场、高洁净及大温差等方面的诱变作用, 使种子基因产生遗传变异, 再返回地面选育, 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1]。
二、航天育种机理及诱变的生物学效应空间环境与地球环境之间差异巨大, 太空的特殊条件对进入空间的生物材料具有明显诱变作用。
空间诱变中高能重粒子(H ZE )能更有效地导致细胞内遗传物质DNA 分子的双链断裂, 而且其中非重接性断裂所占的比例较高, 从而有更强的诱发突变能力。
另外,微重力条件可以抑制复机制, 即微重力与辐射可以产生协同作用, 增加变异率。
太空诱变导致的死亡率较低, 这样, 发的各种突变都可能表现出来, 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三、航天育种的生物种类1、植物种类截止目前, 曾经幸运进入太空的生物以植物占大多数, 其中粮食作物有麦、大麦、谷子、水稻、甘薯、玉米、高粱、绿豆、红小豆等; 蔬菜有萝卜、青椒、茄子、番茄、绿菜花、大蒜、黄瓜、丝瓜、辣椒、香菜、韭菜、青菜、瓠子、芥苜蓿等; 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西瓜等; 裸子植物有白皮杉、油衫、石刁柏等; 油料作物有大豆、油菜、蓖麻、芝麻、竺麻、向日葵等; 药用植物有西洋参、枸杞、甘草等; 花卉有仙人掌、鸡冠花、菊花、百合等。
. 1. 1 航天育种的粮食作物航天一号0小麦是1998年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利用一般小麦和美国黑小麦经过杂交形成的新品系, 然后通过返回式卫星携带进入太空诱变, 再经连续7代定性试种培育而成的。
航天育种助推农作物品种改良
米 、棉 花 、番茄 、青椒和牧草等作物上 诱 变培育出一系列高产 、优质 、多抗 的 农作物新 品种 、新 品系和新种质 。
误 区一 :太空种子就是上天转一圈 有 的推后 。至于选出什么样 的、淘汰什
在人们 的意识 中,所谓太空种子就 么样 的 ,还需要科研人员根据需求去筛
是搭载卫星上天转一圈 。其实 ,种 子上 选 。
茄子像 南瓜 ,南瓜磨盘大 ,豆角几 的 。而 绿 色食 品是 指 在 无污 染 的条 件
尺长 ……特色 “太空菜 ” 的广 泛宣传 , 下 ,施 有 机 肥料 ,不 用 高毒 性 、高 残
让好 多人 误 以 为太 空食 品 都是 “大块 留农药 ,在标 准 环境 中培植 加 工 的食
头 ”,其 实不然 。种子搭 载后产 生 的变 品 。太 空种 子在 地 面 的培育 阶 段一 样
坚 。 由于这 些种 子 的 变化 是分 子 层面 的 ,想分清哪些是我们需要 的,必须先 将 它们播 种下去 ,一般从第二代开始筛 选 突 变单 株 ,然 后将 选 出的种 子 再播 种 、筛选 ,让它们 自交繁殖 ,如此繁育 三四代 后 ,才有可能获得遗传性状稳定 的优 良突变 系 ,其 间还 要进 行 品 系鉴 定 、区域化试验等。这样 ,每次太空遨 游过 的种 子都要 经过连续几年的筛选鉴 定 ,其 中的优系再经过考验和农作物品 种 审定 委 员 会 的 审定 ,才 能 称 其 为 真 正 的 “太 空 种 子 ”。
省 份 的试 验 点 去 试 种 。试 种 成 功 ,还 要 品 的 安 全 性 问 题 。 其 实 , 在 自然 环 境
拿到 品种审定委员会去审定 。而品种委 中 ,植物种子实际上也在发生变异 ,只
员会 还要试 种 3年 ,如果 3年 的表现都 是这个变异过程极其缓慢 ,变异频率很
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的安全性
太空食品和普通食品没有什么区别,是很安全的食品。关于太 空食品安全性的问题,专家普遍认为,太空育种并没有将外源基因 导入作物中使之产生变异。作为诱变育种技术,太空育种可使作物 本身的染色体产生缺失、重复、易位、倒置等基因突变。这种变异 和自然界植物的自然变异一样,只是时间和频率有所改变。太空育 种本质上只是加速了生物界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产生的自然 变异。太空中宇宙射线的辐射较强,这是植物发生基因变异的重要 条件。目前,人工辐射育种中的辐射剂量只是国际食品安全辐射量 的几十分之一,而太空中的辐射剂量还不到辐射育种辐射剂量的百 分之一。宇宙射线引起的基因变异经常会让人想到转基因食品。
太空育种
基因突变
简介
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 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 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 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 获得的基因变异。综合太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因素的太空环 境对植物种子的生理和遗传性状具有强烈影响,但是究 竟主要是 哪些因素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至今还没有定论。 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农作物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 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原来普遍增长而且品质也大为提高。 太空环境对植物基因产生影响已经得到各国科学家的证实。但 是对太空育种原理的解释仍在争论之中。
发展前景
对于太空育种未来发展前景,应重点选择用于西部开发的生态 恢复的植物。因为支援西北地区,要有大量饲草、固沙的草本植物 和灌木、抗寒和抗旱的树种,同时还要搭载能源植物和中草药。蔬 菜要选择精品蔬菜种子搭载。花卉主要是搭载试管苗和高附加值的 花卉。林木方面,神舟4号飞船搭载了美国红栌、杨树和红豆杉3种 经济树种,今后我国还应继续搭载林木树种,同时还应从俄罗斯引 进经过和平号空间站搭载的树种。 种子产生突变后的效果主要和在太空中接受辐射的剂量多少、 时间长短和所处的位置有关,和本身是什么种子没有关系。 从太空回来的种子经过培育,挑选出的优良品种要经过不少于 4代的种植,其中的每一代遗传性状都有所分离。如果4代后有幸筛 选出一个新品种,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品种审定,这一过程至少 需要3年,之后专家审定合格后才能拿到证书。
航天育种并不神秘
航天育种并不神秘作者:何烨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4年第12期一元钱币大小的西瓜、可一人熊抱的大南瓜,这些好像是存在于童话中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他们就是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航天育种食品。
航天育种的本质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搭载返回式太空舱,进入太空,利用太空的高真空、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特殊环境的共同诱变作用,使生物自身产生基因变异,再回到陆地上,经过科研人员多代筛选、培育,形成特性稳定的新品种。
简而言之,并不是去太空“镀了一层金”回来的就叫太空种子,航天育种是利用太空环境的经历,再经过科研人员的筛选、培育、分析的一种高新技术育种方式。
“宇宙空间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所以每一次植物的种子、其他生物进入太空后,其基因变异的类型、频率是随机的、不可控的。
正因为这种随机性,对育种家来说,每一次试验都伴随着失望和惊喜。
”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主任刘录祥说。
刘录祥告诉笔者,太空种子的培育过程其实和常规育种的方式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变异来源上的差别。
航天育种一般经过至少三到五年的筛选、淘汰和稳定化试验,从中选出一些育种家认为有价值的,或者有推广应用前景的品系,进一步稳定化以后,再经过至少两到三年的品种多点区域试验鉴定。
区域试验表现优良的品系,还需要经过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或认定以后,这个品种才能去推广应用。
那么经过基因诱变的太空种子和转基因有什么区别?是否安全呢?刘录祥告诉笔者,从基因结构的改变来说,转基因技术是将一种生物基因引入到另一种生物中,从而使一种生物表现出另一种生物的性状,而航天育种只是利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的诱导, 使作物染色体产生缺失、重复、易位、倒置等基因突变。
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种子产生自然变异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甚至上百年,而航天育种只是使这个速度加快而已,并不存在安全问题。
航天育种足转基因吗?
航天育种足转基因吗?
耳东
【期刊名称】《太空探索》
【年(卷),期】2001(000)012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33)
【作者】耳东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发展航天育种产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天水市航天育种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宋立平;逯国文;史延春
2.加快航天育种转化,为农业发展增添新动力--对承德航天育种繁育示范成果尽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建议 [J], 张志强
3.航天育种不是转基因 [J], 韩娜
4.从低镉育种到航天育种,从院所育种到企业育种,从传统育种到分子育种——育种农业迎来时代巨变 [J], 赵煜
5.分子植物育种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普博览·航天育种是什么
科学与生活·科普博览·新农村2017.1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技术育种或太空育种,就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技术。
航天育种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是种子筛选,这一程序非常严格,需要专业技术。
带上太空的种子必须是遗传性稳定、综合性状好的种子,这样才能保证太空育种有更大的可能产生优秀的新品种。
第二步就是天上诱变。
利用卫星和飞船等太空飞行器将植物种子带上太空,再利用其特有的太空环境条件,如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弱地磁场等因素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产生各种基因变异。
诱变表现得十分随机,而且不可预见。
所以航天育种不是每颗种子都会发生基因突变,其诱变率一般为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而有益的基因变异仅是千分之三左右。
所以航天育种,并不是种子送上天后,品种就会发生巨大提升。
最后是地下攻坚。
由于这些种子的变化不可预见,想分清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必须先将它们统统播种下去,一般从第二代开始筛选突变单株,然后将选出的种子再播种、筛选,让它们自交繁殖,如此繁育三四代后,才有可能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突变系,期间还要进行品系鉴定、区域化试验等。
这样,每次太空遨游过的种子都要经过连续几年的筛选鉴定,其中的优系再经过考验和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才能称其为真正的“太空种子”。
航天育种是自身基因的变异,没有打破物种界限,并不是转基因。
在自然环境中,植物种子实际上也会发生变异,只是这个变异过程极其缓慢。
早期的植物系统育种方法大都是对这种自然变异的选择和利用,实践证明是安全可行的。
航天育种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空间环境条件加速生物体的变异过程。
这两种变异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在太空飞行归来的种子并非用来直接食用,且经严格的专业检测,没有发现增加任何放射性。
因此,太空种子生产的粮食、蔬菜等并不会不安全。
我国航天育种研究始于1987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先后进行了13次70多种农作物的空间搭载试验,特别是863计划实施以来,我国航天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在水稻、小麦、棉花、番茄、青椒和芝麻等作物上诱变培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新品系和新种质,其中目前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或新组合有30多个,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可能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的罕见突变材料。
最强科普航天育种,绝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最强科普航天育种,绝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茄⼦像南⽠,南⽠磨盘⼤⾖⾓⼏尺长,甜椒⼤如梨……这些不是转基因蔬菜⽽是通过航天育种得到的新品敲⿊板!什么是航天育种?把⽣物体,特别是植物的种⼦送上太空,进⾏诱变,对基因发⽣改变的种⼦选育以后,获得新品种的⽅法。
截⾄2020年9⽉我国先后30多次利⽤返回式卫星、神⾈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等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前共培育出200多个新品种每年的种植⾯积达到3000万~5000万亩刘录祥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航天育种⼯程⾸席科学家,从事航天育种研究20余年,带领团队先后育成⼩麦等作物新品种20余个,包括我国第⼆⼤⼩麦品种“鲁原502”,真正让航天育种技术⾛进⽥间地头,⾛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说到航天育种⼤多数⼈都会觉得遥远和“⾼冷”对航天育种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把种⼦带上天再带回来作物就能丰产、果实就能变⼤其实不然刘录祥说“太空旅⾏”只是第⼀步种⼦们“既要上天,也要⼊地”历经层层考核与选拔考核⼀:并不是所有的种⼦都能够有机会“遨游太空”只有果实饱满、活⼒好且遗传稳定性⾼的种⼦才能获得进⼊太空的⼊场券考核⼆:在太空飞⾏过程中只有被宇宙射线击中且发⽣基因改变的种⼦返回地⾯后才能够进⼊下⼀轮考核▲种⼦在太空被宇宙射线击中的照⽚刘录祥解释说:并不是每⼀粒种⼦都能被宇宙射线击中,也不是所有被击中的种⼦都能发⽣基因变异。
因此,育种家的⼯作充满了未知,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惊喜。
考核三:在能⼒测试环节依然是优胜劣汰只有产量好、势头旺盛或具有抗性如不怕⾍⼦咬、不怕⼲旱的“强者”才能留下但是,这样还不够!考核四:挑选出的种⼦需要到全国各地多个⽣态区进⾏繁殖最终,只有通过了多年多个⽣态地点的测试品种审定委员会才会颁发“转正”证书真正的“太空种⼦”此刻终于能够闪亮登场太空种⼦,不是说种⼦上天转⼀圈下来就叫太空种⼦,⽽是经过了空间诱变,这个基因发⽣改变的种⼦,进⾏⼀系列的筛选过程,最后稳定的品系,通过审定后叫太空种⼦。
太空育种:我们的目标是去火星种土豆
太空育种:我们的目标是去火星种土豆杨璐茜【期刊名称】《卫星应用》【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2页(P50-51)【作者】杨璐茜【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被称作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送入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其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这也是航天技术与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近期,我刊记者采访到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生物集团总工程师、神舟绿鹏公司董事长赵辉。
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中,“航天生物”提供的部分作物种子、花卉种子和微生物菌种均在搭载实验项目内。
采访中,赵辉对太空搭载及太空育种的情况作了相关介绍。
我国从1987年开始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生物材料太空搭载。
“它这个怎么来的呢?在发射卫星的时候,对卫星的质心有一个技术要求。
因为在卫星这个舱里面,布满了各种仪器,仪器的体积大小、质量都不同,如果这时把它悬起来,肯定是偏的。
但是火箭要托举卫星上天,得要求质心垂直,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卫星里加上配重”,赵辉说。
“太空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并且难得的空间资源,能为各种科学实验提供必要条件。
如果我们把卫星的配重替换了,放入同样重量和体积、并且还有用途的东西,比如实验装置,就能实现对空间资源的利用。
实际上就是出于这样一种想法,才有了太空搭载。
后来就有了作物种子的搭载和一些材料的搭载,又拓展到了活体的搭载,比如像菌种、试管苗,甚至还有一些细胞等。
”空间环境十分特殊,其中的辐射、微重力、亚磁和高真空等因素,都会作用于作物种子,使它产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还是太空中各种因素的复合作用,地面无法模拟。
赵辉介绍到,“在地面的常规育种方法中,有一种叫‘辐射育种’或者叫‘辐照育种’,就是把一包种子放在那儿,然后拿射线去照射它,通过射线的照射,诱导它自身产生变化。
但是在地面去做,只能做射线的辐照,而且只能做单一射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天育种不是转基因产品
转基因产品问世以来,对其安全性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转基因产品和航天育种区别的解释,孙永成用了一个很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说明。
比如,人的一只手有五个手指,转基因产品是从外界加入了一个手指,变成了六个手指,从而使产品产生了一些变化;航天育种只是对五个手指进行了不同顺序和长短的排列,没有外界东西的加入。
科学的说,转基因产品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的性状发生变化从而培育出来新的品种。
航天育种没有外界基因的注入,而是用太空物理诱变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航天育种的物理诱变是由于太空物理环境与地面环境的差别造成的。
太空物理环境主要有:微重力(10-5—10-8g)、宇宙射线、重粒子、变化磁场、高真空等。
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境都会使种子产生变异,而航天育种是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产生的变异。
这种变异属于物理诱变。
人们食用理化诱变的食物,已经50年了,所以根据人们长期的食用经验,理化诱变的实物是无任何危害的。
据此,航天育种培育出来的产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经过太空物理环境的综合作用,植物发生的主要变异性状为株高变异、株形变异、穗形变异、粒形变异、营养成分变异、分孽变异、生育期变异、抗性变异等。
这些变异的频率高(大概4%—22%左右),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多(在60%以上),变异稳定性快(变异发生在第一代第二代,到第四代就趋向稳定)。
并且这些变异可以遗传,有些品种已繁育11代,主要农艺性状没有变化。
利用这些变异特点,人们可以培育出需要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