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林祥
从单一到多元:明清山西巡检司布局与职能的变迂
( 山西 大学 中 国社 会 史研 究 中心 , 太原 0 0 0 ) 3 0 6
摘 要 : 明清 时期 山西 巡检 司 的 空 间 分布 与职 能作 用均 经历 了 由单 一 性 到 多元 化 的发 展 变 迁 。 明一 代 山 西巡 检 有
司 主要 分 防 于 关 津要 道 , 本 职 责 为 治安 防卫 与 缉私 , 现 出单 一 性 特征 ; 代 明 显 呈 现 出 多样 化 的 态 势 , 空 间上 山 基 表 清 在
之 迹 、 民之恫 : 拯 明清 苏 州地 区的 巡检 司》 (0 9 阁 篮_3 P 2j 为
题. 将巡 检 司 与基 层 社 会 控 制 问题 勾 连 起 来 , 明 对
全 面 地 反 映 明代 的空 间 分 布 特征 ;其 二 在 于 , 明 《 会 典 》 为 明王 朝 典 章 制度 汇 编 , 作 对巡 检 司 的记 载 相 对 更 为 可信 弘 治 年 问 山 西 巡 司 的分 布 及 驻 地
代 特 征 ” 也 揭 示 出山 西 不 同 于其 他 区域 的 “ 间特 性” . 空 关 键词 : 检 司 ; 间 分布 ; 能 作 用 ; 巡 空 职 山西 : 清 明 中 图分 类号 : 4 K2 8
收稿 日期 : 0 2 7 0 2 1 —0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92 (0 2 0 — 0 5 0 17 — 1 3 2 1 )3 0 8 — 6
“ 权 不 下 县 ” P 一 文 . 皇 》f 一 对包 括 巡 检 司在 内 的
州 县佐 杂 机构 的作 用 和 意义 作 了全方 位 探讨 . 肯定
了佐 杂官 员之 于 乡村 社会 的重要 意义 . 给笔 者 以深 刻 启发 。
在羡林师遗像前的想望
三 缘 相 识
得 一 件 耐 人 寻味 的 “ 事 ” 。正 因 趣
人 我 终 于 得 以 走 近 羡 林 师 , 以 为 有 了这 份 “ 缘 ” ,我 在 阅 读 林 像 前 , 以表 达 我 这 仆 仆 风 尘 来 自千 及 他 的 学 术 天地 和 情 感 世 界 ,那 是 羡 师 的著 作 时 ,似 乎 就 有 了 一种特 里 之 外 的 巴 蜀 弟 子 的 深 切 哀 思 。 仰 因 为 有 诸 多 缘 份 。 其 中 有三 缘 是 不 别 的 亲 近 感 。 而 这 种 情 感 体 验 , 书 视 羡 林 师 那 满 脸 慈祥 、衣 着 素朴 的 能 不 说 的 。一 是 “ 缘 ”。 因为 我 是 他 人 所 难 以 理 解 的 。 三 是 “天
还 有 人 在 做 “学 问 ” 。 但 仅 有 点 量 可 观 的 怀 念 师 友 的 文 章 中得 到 证 异 ” 问题 ; “ 国 学 ”问题 ;社 会 大
“ 首 弄 姿 ”、 “ 科 打 诨 ” 的 功 实 。 我 甚 至 想 到 , 这 些 文 章 还 会 让 科 学 与 技术 科 学关 系 中 的 “ ”与 搔 插 帅 夫者 也 不 在 少 数 。因 此 ,愿 意 “ 真 那 些 将 亲 友 关 系 、师 生 关系 直 接 简
环 境 ”状 况人 人 心 知 肚 明 。读 书 人 能 说 点 什 么 ?
呢 ?答 案 是 肯 定 的 。这 是 信 手 拈 来
中 , 如 问 “ 问 ”为 何 物 ,茫 然 者 学
不 在 少 数 。 因 为 ,在 羡 林 师 的标 准 崇敬 。在 这 方 面 ,羡 林 师 有 一 句 自
天 遗 像 ,似 乎觉 得 ,先 生 并未 离 开我 是 先 从拜 读 先 生 的著 作 ,从 而 逐 步 缘 ” 。 我 这 里 的 所 谓 “ 缘 ” , 是 精 走 们 。 一 时 闯 , 思 绪 起 伏 , 浮 想 联 从 “ 神 ”上 认 识 并 “ 近 ”羡 林 说 , 冥 冥 之 中 , 似 乎 有 天 公 的 着 意 9 8 神 安 排 : 1 9 年 , 我 终 于 可 以 在 燕 翩 而 至 。谢 冕 教 授 在 一 篇 文 章 里 师 的 , 这 或 许 就 是 古 人 所 说 的 “
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
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目录一、南方社会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1.许桂灵:从政区建置更替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历史地理基础2.陈琼芝、吴滔:历史时期五岭交界地的处境——以郴韶地区为中心的探讨3.龚胜生:湘阴县氏族移民地理研究(121-1735年)4.朱海滨:浙江岁时习俗的区域差异5.张晓虹:民间信仰的本土化:对陕南杨泗将军信仰的考察6.王元林、陈玉霜:论岭南龙母信仰的地域扩展7.宋会群:周憬疏凿武溪考——岭南早期交通开发史研究之一8.张卫东:唐代岭南道土贡述论9.吕卓民:唐代韦丹韦宙父子为官江南的政绩与贡献10.尹玲玲:明代所修“三峡工程”:川江石坝介绍——基于《川江石坝志略》的讨论11.司徒尚纪:泛珠三角明清时期城镇格局及其辐射效应12.冯贤亮:清代江南的乡村水利兴替与环境变化——以平湖横桥堰为中心13.刘正刚:清代过境贸易下的粤北经济14.张晓辉:开埠通商与近代岭南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15.吴松弟:经济空间与城市的发展——以上海为例16.王颋:蜀士求雉——唐、宋两代白鹇畜养及栖息地考17.马强:唐宋时期西南、岭南的瘴病地理与知识阶层的认识18.周凤琴、唐从胜: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段历史时期的垂向演变特征与发展趋势19.杨煜达:长江三角洲1849年大水的天气过程研究20.杨琪:1915年珠江水灾及其对广东社会经济的影响21.曾新 :论广州湿地环境的变迁与城市发展22.林汀水:福建植被的破坏与教训二、韶关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1.黄志辉:韶关历史文化概述2.司徒尚纪:韶关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3.朱永杰:韶关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分析及开发构想4.文新跃:韶关历史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和新方法5.李勇先:试论韶关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色6.宋会群:舜韶乐文化对发展韶关旅游的意义7.辛德勇:显曲江风度见武溪风采——浅谈韶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8.李贵录:北宋中期文臣之间的交游——以余靖与欧阳修之间的关系为例9.周振鹤:韶关——晚明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环10.曾汉祥:韶关客家文化概述11.廖伟迅:粤北客家文化及其旅游开发12.吴宏岐:韶关古亭及其旅游开发13.高维忠:游客体验管理视角下的韶关佛教旅游开发14.余志勇:依法发展旅游业是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路15.隋春花:粤湘赣联手构建红三角生态旅游区对策探讨16.费省:韶关发展自驾游与大学师生专项研究三、民族、边疆与中外交通历史地理1.王元林:南岭民族走廊研究刍议2.宋会群:驩兜国疏证——中原丹朱与驩兜部族南迁岭南考3.郭声波:彝族历史地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4.朱圣钟: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分布与变迁5.朱普选:青海多元文化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6.何群:环境、外部干预与简单文化——清末民初鄂伦春人从农及“弃猎归农”历程7.沈建华:重读小臣啬刻辞——论殷代的西北地理及其有关问题8.杨光华:楚国设置巴郡考9.徐少华:楚秦汉苍梧郡建置、地望及相关问题考述10.方铁:秦汉蜀晋南朝的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开发11.雍际春:南使(市)城考12.艾冲:论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体系的分布与变迁13.廖幼华:唐宋时期廉钦交三州沿海交通与砦镇14.汤开建:《地理丛考》之我见15.杨蕤:《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司序行文门》与西夏政区研究16.陆韧:元代的西南边疆与麓川势力兴起的地缘政治17.张萍:从军城到治城:北边民族交错带城镇发展的一个轨迹——以明清时期陕北榆林为例18.许正文:论清代台湾建省及其改革与发展19.陈隆文:从货币出土看战国秦汉时期环东中国海地区的交通20.李庆新:南汉对外关系与海外贸易考述21.吴宏岐、周玉红:李长傅先生对南洋历史地理研究的贡献四、历史地理学、古都学、地名学的理论实践与方法1.侯甬坚:哈特向地理思想中的历史地理学和人文因素2.阙维民: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的经典著作——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译感3.段伟:三十年的发展与成就——简论《历史地理学杂志》的贡献4.蓝勇:田野考察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5.周文业: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应用平台的设想和开发6.满志敏:GIS技术支持下研究黄河河道演变的例证7.侯杨方:中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CPGIS)介绍8.魏峻:广东地区先秦两汉城址的遥感考古学研究9.赵善德:利用考古材料剖析秦汉岭南人口分布格局10.朱士光:中国古都学的形成与当前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11.陈文豪:试论中国陪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12.李晓杰:战国齐五都再考13.韩光辉、林玉军:唐末至元代京兆府城城市管理研究14.王亚男:对近代北京城市规划和建设研究的思考15.保罗·卡维尔(英):地名与历史地理学:对斯堪的纳维亚人在英格兰定居引起的一些问题的讨论16.周宏伟:“五岭”新解17.陈庆江:试论古代云南政区地名的第一次大变迁18.王振忠: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以明清以来皖南低山丘陵为中心五、其它历史地理问题1.李令福:论历史时期渭河在关中的侵蚀速度2.王尚义:历史时期流域生态安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以汾河上游为例3.李并成、许文芳:从敦煌资料看古代民众对于动植物资源的保护4.勾利军、彭展:唐代黄河中下游地区蝗灾分布研究5.邹逸麟:北宋黄河东北流之争与朋党政治6.唐晓峰:《有始览》九州与《禹贡》九州的叙述差异7.晏昌贵:新出土文献与大禹治水分州——以《古史辨》为中心8.毛曦:近年来先秦城市史研究述评9.肖爱玲:西汉齐地城市时空分布特征研究10.王颋:元代商贸都会考11.王社教: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城镇的发展12.傅林祥:清代推行抚民厅制的原因和目的13.陈新海:赵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试析14.王小红:蕴藏宋代历史地理信息的资料宝库——略谈《全宋文》与宋代历史地理研究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一、南方社会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1.从政区建置更替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历史地理基础许桂灵(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广州 510053)摘要:在泛珠三角自然地理共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各个省区的历史建置沿革,探讨了我国历史上根据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原则在这一地区划分政区的各种表现和变迁,指出历史上大多数时期按前者设置政区,以利用河流运输和水利;后者则出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势力凭险割据,并进一步指出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等区域效应,说明政区建置沿革是泛珠江三角洲能够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的一个重要根据,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题02梳理概括情节学案(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题02梳理概括情节学案(含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题02:梳理概括情节(解析版)考情分析:考势微解命题角度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显性考查,要求直接概括情节或梳理文章脉络;第二种是隐性考查,要求概括心理变化或情感态度,后者考查频率较高。
另外,情节概括题题干中往往有“情节"脉络”“历程"等字样,或者有“概括”“梳理"等字样。
有的题目要求就文本整体加以梳理概括,而更多的则是要求就文本局部进行梳理概括,且有明确的指向性高考链接暗考型:1.(2022·新高考Ⅰ卷)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
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6分)(《江上》)2.(2021·全国乙卷)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6分)(《秦琼卖马》)3.(2018·全国Ⅲ卷)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微纪元》节选)明考型:4.(2016·江苏卷)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
(6分)(《会明》)情节必备知识:1.小说情节结构组成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是后来一系列事件的起点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命运的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结局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2.小说情节常见结构模式(1)常见传统小说模式(线性结构模式)模式解读单线结构基本模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完整模式前面还会有序幕,后面还会有尾声。
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双线结构(复线结构) 由两条线索组成,或一明一暗,或一主一副篇目:《药》摇摆式(一波三折式) 大多数小说的情节发展轨迹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不会很顺利地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行进,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经历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中国史学史学术前沿
中国史学史学术前沿《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XXXX年史学研究有哪些新进展?最近,中国历史研究院系列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
活动中正式发布《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这本书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主持编写,旨在通过持续推出年度前沿报告的方式,反映中国历史学研究进展,探索新的学术增长点,努力构建权威、公正的历史学评价体系。
《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兼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作序,主要内容包括《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XXXX年中国历史学研究评价报告》以及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考古学6个学科分报告组成。
报告还通过大数据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XXXX 年度中国历史学五件大事、十大关键词、十大研究热点、五部优秀著作和十篇优秀论文。
书影书影在序文中,高翔也谈到现在我国的历史学研究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碎片化,“见孤木以为森林、拾芝麻以为森现”,过分纠缠纠结于历史的细枝末节,缺乏对全局的认识和把握;其次是淡化理论,缺乏对本质和规律的探索;三是远离现实,缺乏对当下的关怀,不善于从服务现实中推动学术的提升和进步。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意义的问题,在任何时候,研究者对这些问题都不能绕着走。
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是真正读懂历史的前提。
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取决于对这些问题的掌握程度。
真正成功的史学体系,不可能建筑在东拼西凑的资料碎片上,不可能满足于对历史细节的苛求,更不可能止步于对时代问题浮光掠影的考察。
严肃的历史研究,必须从大处着眼,从本质着手,在经世中提升。
”高翔谈道。
《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重点从文献计量学的量化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XXXX年中国历史学科相关论文的计量分析,从整体上描述XXXX年历史学的研究热点,是较为宏观的把握。
如对于XXXX年史学研究的关键词分析,大致可以看出XXXX年的研究热点:在中编的《XXXX年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研究报告》中,学者张旭鹏梳理了XXXX年度国内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三)(教师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三)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
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浑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
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就“用”字的狭义来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
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
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
从实用的观点看,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
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
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
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
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
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
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
_王应麟著作集成_总序
2011年第4期(第26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42011(Vol.26)编者按:王应麟为南宋大儒,著述宏富,影响深远,然其著作一直未得到全面深入的整理,不便学界使用,亦不利于王应麟研究的开展。
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与王应麟祖籍地浙江宁波鄞州区合作成立王应麟研究基地,自2008年起,邀约多位学者共同整理王应麟著作,合为《王应麟著作集成》(以下简称《集成》),年内将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
诚如傅璇琮先生在《集成》总序中所说:“这确也为我们现当代高等教育与地域文化建设之合作、沟通,提供值得研究之显例。
”兹将傅璇琮先生为《集成》所撰总序及各书整理者所撰前言先行发表(《困学纪闻》、《玉海》因点校工作尚在进行,暂付阙如),以飨读者。
《王应麟著作集成》总序傅璇琮(清华大学中文系)王应麟博学多才,著作宏富,其学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清《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于《困学纪闻》提要,称“应麟博洽多闻,在宋代罕其伦比”,实际则不仅仅是宋代,在我国学术发展史上,王应麟堪称第一流学者。
如梁启超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即称“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为清代考证学先导”。
《宋史》卷四八王应麟本传,详细著录其著作之书名、卷数,共23种,695卷;后清人张大昌为其所作之年谱,又补录8种,49卷,则共为31种,744卷。
个人著作如此丰多,在中国古代文献学史上,当亦为首列。
不过元明时期,其著作甚多佚失。
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则较为完整辑集其所存之著,今据该书所辑,列为:《周易郑康成注》1卷、《诗考》1卷、《诗地理考》6卷、《通鉴地理通释》14卷、《汉制考》4卷、《汉艺文志考证》10卷、《通鉴答问》5卷、《六经天文编》2卷、《困学纪闻》20卷、《玉海》200卷、《词学指南》4卷、《小学绀珠》10卷、《姓氏急就篇》2卷、《四明文献集》5卷,共14种,284卷。
这14种,涵括经、史、子、集四部,又涉及天文地理、典章制度、文献目录等,王应麟视野开阔,博学多识,确可称为通儒。
074《洪杨轶闻》(清)佚名
洪杨轶闻清·佚名◎傅善祥傅善祥,金陵女也,幼习文史,年二十余,粤兵陷江宁,逼取民间识字妇女,纳之伪官,充女簿书,代为批判。
善祥婉媚颇合意,后遂恃宠而骄。
笺牒有不当,辄肆批骂,屡言首事诸酋,狗矢满中,盖极诋其不通也。
语侵东王,王怒,乃借善祥嗜吸黄烟事,枷号女馆。
未几善祥病,乃以笺呈东王云:“素蒙厚恩,无以报称,代阅文书,自尽心力。
缘欲夜遣睡魔,致干禁令,偶吸烟草,又荷不加死罪,原翼恩释有期,再图后效,讵意染病二旬,瘦骨柴立,似此奄奄待毙,想不能复睹慈颜,谨将某日承赐之金条脱一,金指圈二,随表纳还,藉申微意。
幸昭鉴焉。
”东王阅笺,遽释其罪,并令闲散养疴,各女馆任意游行无禁。
善祥因是得渐愈,亦因是遂逸去,大索不得。
噫,女亦狡狯矣哉!◎九妹东王自傅善祥逸去,主簿书无当意者,而于是九妹特闻。
九妹姓朱氏,湖北人,年十九,能诗文,既慧且艳。
陷敌后,依伪百长。
广西某女馆中某,与九妹意甚投,且怜其柔弱,屡次不以应选。
初,粤兵杀人,必假名天父,凿言某事以神其说,至是事微泄。
东王遂作天父下凡状,指出九妹,即传众女官入王府罗跪。
先问九妹曰:“尔识字否?”对曰:“不识。
”问某百长藏尔否,则直折之曰:“馆中非我一人,何谓藏?”王怒,令杖,杖数折,血痕过膝,遂昏绝。
又问某百长,对与九妹同,遂令挖目割乳,且剖其心而后枭首。
谓是天父意,非此不足以儆众也。
九妹拘伪府月余,创稍平,即阴结某王娘,将以砒石毒东王。
谋泄,遂被杀,同馆九人亦与焉。
◎赵碧娘同时又有赵碧娘。
赵本良家女,丰姿秀美,年仅十五六,惜未详其籍。
初,被贼掳,三日不食,与同伴不交一言。
或慰之曰:“我辈所以忍死者,图有完聚日耳。
幸无自苦,可缓以求脱也。
”碧娘颔之,始进食。
未几,选入绣馆,乃为贼精制二冠,而阴以秽布作衬,冀以魇之。
卒为同馆者讦发,东王初令杖责,及取冠裂视,大怒,令于翌日旦点天灯示众。
点天灯以帛裹人身,渍油使透,植高竿倒缚于下以火燃之也。
时碧娘方杖晕,弃桂树下,夜半始醒,醒乃自缢于树,得免惨焚。
202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202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颍阴侯灌婴者,睢阳贩缯.者也。
高祖之为沛公,略.地至雍丘下,章邯败杀项梁,而沛公还军于砀,婴初以中涓从击破东郡尉于成武及秦军于扛里,疾斗,赐爵七大夫。
从攻阳武以西至洛阳,破秦军尸①北,北绝河津,南破南阳守齮阳城东,遂定南阳郡。
沛公立为汉王,拜婴为郎中,从入汉中,十月,拜为中谒者。
从还定三秦,下栎阳,降塞王。
击项羽将龙且、魏相项他军定陶南,疾战,破之。
赐婴爵列侯..,号昌文侯,食杜平乡。
汉王立为皇帝,赐益婴邑三千户。
其秋,以车骑将军从击破燕王臧荼。
明年丛至陈取楚王信还剖符世世勿绝食颍阴二千五百户号曰颍阴侯。
黥布反,以车骑将军先出,攻布别将于相,破之,斩亚将楼烦将三人。
布已破,高帝归,定令婴食颖阴五千户,除前所食邑..。
婴自破布归,高帝崩,婴以列侯事孝惠帝及吕太后。
太后崩,吕禄等以赵王自置为将军,军长安,为乱。
齐哀王闻之,举兵西,且入诛不当为王者。
上将军吕禄等闻之,乃遣婴为大将,将军往击之。
婴行至荥阳,乃与绛侯等谋,因屯兵荥阳,风齐王以诛吕氏事,齐兵止不前。
绛侯等既诛诸吕,齐王罢兵归,婴亦罢兵自荥阳归,与绛侯、陈平共立代王为孝文皇帝。
孝文皇帝于是益封婴三千户,赐黄金千斤,拜为太尉。
三岁,绛侯勃免相就国,婴为丞相,罢太尉官。
是岁,匈奴大入北地、上郡,令丞相婴将骑八万五千往击匈奴。
匈奴去,济北王反,诏乃罢婴之兵。
后岁余,婴以丞相卒,谥曰懿侯。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注]①尸:尸乡,地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明年/从至陈/取楚王信/还/剖符/世世勿绝/食颍阴二千五百户/号曰颍阴侯B.明年从/至陈/取楚王信/还/剖符/世世勿绝/食颍阴二千五百户/号曰颍阴侯C.明年/从至陈/取楚王信/还剖符/世世勿绝食/颍阴二千五百户/号曰颍阴侯D.明年从/至陈/取楚王信/还剖符/世世勿绝食/颍阴二千五百户/号曰颍阴侯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缯是古代对丝织物的总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织物包含绡、绸、缎、锦、绢、绫、罗等。
中央苏区行政区划研究
中央苏区行政区划研究作者:胡运宏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1期摘要:中央苏区先后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和赣南5省,其中,江西省先后辖有54县,福建省先后辖有25县(含1县级市),闽赣省先后辖有22县,粤赣省先后辖有10县,赣南省先后辖有8县。
中央苏区的政区的划分一般从小不从大,并且贴近群众、便于革命。
政区层级有省、县、区、乡(市)四级。
此外,政区命名的方式有沿用旧名、组合地名、方位地名、人名地名和寓意地名5种情况。
关键词:中央苏区;行政区划中图分类号:K2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中央苏区,又称中央革命根据地,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立的最大的红色革命根据地①,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核心区域②,“这里是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1]297。
中央苏区主要由赣西南、闽西两块苏区发展而来。
1930年3月,赣西南和闽西分别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为中央苏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0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湘鄂赣苏区和赣西南苏区划为中央苏区,但湘鄂赣苏区一直未和赣西南苏区(即中央苏区江西省)连成一片,最终没能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故中央苏区仅辖有赣西南苏区。
1931年4月,中共中央致信中共闽粤赣特委,指出“闽粤赣是整个中央区的一部分,他应当巩固这一根据地打通中央区的联系”,决定将闽西苏区划归中央苏区,但是当时闽西苏区与中央苏区江西省也没有贯通。
1931年八九月间,随着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闽西苏区与中央苏区江西省贯通起来,中央苏区终于连成一片③,其核心区域基本成型④,辖有江西和闽西(后改为福建)2个省级苏区。
1933年二三月间,随着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中央苏区得到巩固,范围不断扩大,同年4月新设闽赣省、8月新设粤赣省。
至此,中央苏区的疆域达到鼎盛,同时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个省,总面积为8.4万km2,总人口453万。
宋代下火文的形成与文体特征
宋代下火文的形成与文体特征张子川 张立彬摘要:下火文起于宋,是佛门火葬与祭文汇融的新文体,与佛教的其他应用文体一般体现出禅机与理趣兼胜、高雅与鄙俗并存之特点。
宋代下火文创作数量大,种类繁多,又与秉炬文浑然不分,尤有探讨之必要。
下火文文体特征极为鲜明,即有因名说法的灵活机变,口头语的巧妙使用,又有引用的教内葛藤,并总是由下火的态度引申出禅门释子洞然的生死观,全面地展现了释家文学的别样风色。
关键词:下火文;禅宗;文体特征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1-0133-03下火文乃是高僧掷下火把、点燃亡躯时所述文辞,在宋代风行于丛林世俗。
此种文体为韵文,骈散结合,或用教内葛藤,或引名家诗词,颇具文学价值。
黄人《中国文学史》称“下火文,僧人火葬用之,亦用骈语”。
谭洁《从佛源和尚举火法语看禅宗下火文之变化》统计不同时期禅宗下火文的创作数量,并论其名称、内容、形式变化,又在《禅宗下火文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意蕴》中对前番论述有所引申。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系统考察宋代下火文的缘起与发展、其与秉炬文之区别,并探讨其文体特征。
一、下火文的缘起与发展下火文,乃是亡者以佛门火葬之法,烧化之时由高僧所说的仪式文辞。
其源头今有两说,一是在鲁立智《禅宗下火文刍议》中,以《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中净饭王烧化公案,定其源头为佛世。
二是在项裕荣《话本小说与禅宗下火文》基于藏经记载,称“它基本上是南宋时才开始出现并盛行的一种禅宗文体”,将圜悟克勤所作定为源头。
前者以一则公案而定源,后者则未见下火文更详细记载,皆有偏颇之处。
下火文作为丧仪文辞,与佛门火葬之法息息相关,是一种与宗门规约同步出现的应用文体。
成书于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2年)的《禅苑清规》称“住持已下烧香,略声法事,下火讫(当有法语)”,最早记录下火须有法语。
这一记载也与下火文出现时间相近。
笔者点检藏经,发现最早的下火文为投子义青所作之《为亡僧下火》(《禅林象器笺》尝引《群玉集》记唐时黄檗希运为其母下火,有文,然《群玉集》不知何集,亦不知何人所作,未见原文不敢轻信,故仍以投子义青为先)。
(小学五年级作文)作文小故事500字五年级
作文小故事500字五年级廉洁是一种财富,是任何金银珠宝都买不来的,廉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送大家阅读。
小故事五年级作文1伽利略出生于1564年2月15日,是意大利比萨人。
他是17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24岁便做了数学教授。
他生平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天文望远镜,撰写了流体力学、对话等。
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件伽利略的感人故事。
一天,伽利略对他的学生们说:“下个礼拜,我要做一个实验。
〞同学们不解地问:“做什么试验〞“我要请的全体师生,还有比萨的全体公民来观看这次实验,让大家一起来为我做见证。
大家会看到,两个大小不等的铁球,会同时从高处落地。
〞这一天终于到了,伽利略满怀兴奋地登上比萨斜塔。
试验开始了,他大声说:“请大家看清楚我手里的这两个铁球,一个一磅重,一个十磅重。
如果有人不相信,可以亲自上来掂一下,看看是不是属实,并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铁球落地的时间。
〞伽利略伸开了手擘,两个铁球,从高空坠落而下,瞬间之后,同时落地。
计时的学生大声惊呼:“时间相同,没有丝毫差异。
〞就这样,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还很多,有时间我还会讲给大家听的。
他做出的奉献,让后人们无限地景仰,他的伟大成就,人们有目共睹。
他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天地。
让我们为曾拥有这样的伟大科学家而骄傲吧,让我们踏着伽利略的足迹,继续探索科学的的奥秘吧!小故事五年级作文2不,今年我们注重环境保护。
每个人都用过环保购物袋。
王阿姨当然不落后。
她的环保袋是一个可以扩大,缩小,和填充尽可能多的东西的袋子。
无论你站在哪一边,这都是一种美丽的风格。
这一天,当王阿姨在朋友面前炫耀她的包有多好时,隔壁的李阿姨也带着同样的包来了。
当王阿姨看到“撞到包里〞,她很不快乐。
她把她的包,并直接去商场选择新的购物袋。
王阿姨很喜欢一个竹篮。
工艺和图案都很精美。
王阿姨试着提了一会儿。
它确实很美。
她觉得自己的身份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得到了提升。
示范教案一11祝福第13课时大黑骡子第一课时教案
【示范教案一(1.1祝福,第1-3课时)】大黑骡子第一课时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
2.掌握作品倒叙式的结构方式及运用语言、肖像描绘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复述情节的能力。
2.准确把握祥林的形象特征,理解其悲剧的,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培养学生概括主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体味先生冷峻叙述中深沉的悲愤之情。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真切地体验祥林的与不幸,关注她的,思考其悲剧的,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1.祥林有没有性格,该如何评价。
2.学习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领悟其深层含义和情感。
●教学方法1.通过学生复述课文,教师指导他们概括的情节。
2.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祥林的悲剧及“我”的角色意义等。
3.朗读精彩语段,体悟语言的深层含义及情感。
●教具准备1.多投影;2.音乐《二泉映月》;3.《祝福》片段。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2.指定学生分别从“我”和“祥林”两个角度复述课文,深刻把握内容。
3.讨论几次“祝福”景象描写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先生在《坟·灯下漫笔》中把封建历史分为“想做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的时代”。
这对于“快乐着我们的快乐,幸福着我们的幸福”的二十一世纪的你们来说,真可谓“不是我想象”。
然而,事实原本如此不可更易。
今天,让我们读读先生的《祝福》,听听主人公“祥林”哀怨凄楚的倾诉吧!二、解题1.背景介绍出示多投影:《祝福》发表于1924年。
是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后农村的黑暗现实。
农民问题是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而辛亥后,旧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
辛亥虽然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和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承受着的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
清代江苏建省问题新探
A New Study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Qing Dynasty 作者: 傅林祥[1]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清史研究
页码: 23-31页
主题词: 清代;行政区划;江南省;江苏省;安徽省
摘要:清代江苏何时建省,也就是江南省在什么时候分省,是江苏、安徽两省地方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受到学术界长期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康熙六年前后相关史料的考辨,认为江苏建省是始于顺治十八年的左右布政使分设,以康熙六年为新设布政使命名而告完成。
在建省过程中,清廷和地方督抚大员起着各自的作用。
与江苏建省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全面、深入地解读相关史料,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复旦藏《清一统志》抄本的成书年代及价值
作者: 傅林祥
作者机构: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433
出版物刊名: 中国地方志
页码: 54-5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清一统志》抄本;成书年代;价值
摘要: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四册《一统志》抄本,编纂体例与康熙年间《一统志》馆总裁徐乾学制订的《大清一统志凡例》相契合,政区立目、建置沿革的下限均为康熙初年,户口及田赋等统计数据均与乾隆八年刊刻的《清一统志》有着很大的差异,因而该抄本形成于徐乾学任总裁官时期,也就是在康熙三十三年前。
该抄本成书年代的确定,有助于深入了解康熙年间《一统志》的修纂过程和体例变化。
该抄本也是研究清初云南历史地理相当重要的史料。
“南瞿北杨”藏书之比较研究
南瞿北杨 藏书之比较研究有清末季,中国私人藏书以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㊁聊城杨氏海源阁㊁归安陆氏皕宋楼㊁钱塘丁氏八千卷楼最为著名㊂四家之中,又以瞿氏杨氏的藏书较为精美丰富,故前人常以 南瞿北杨 并称,同为冠冕㊂叶德辉云: 海内藏书家,因以江南之瞿㊁山左之杨,为南北两大国㊂ ①傅增湘亦云: 吾国近百年来,藏书大家以南瞿北杨并雄,称于海内,以其收藏宏富,古书授受源流咸以端绪㊂ ②叶昌炽又云: 读‘楹书隅录“,聊城杨氏记其所藏书也,士礼居物居十之五,皆自艺芸归之,其他则汪孟慈家物也㊂当今惟铁琴铜剑楼并峙,皕宋楼可为附庸,余自邻以下耳㊂ ③武进董康于‘楹书隅录跋“言: 方今中原多故,文献孑遗,陶南世家独能保守无痒,与海虞瞿氏铁琴铜剑楼足相辉映㊂ 从以上诸家言论中,可知瞿杨两家所拥有的地位㊂两家同历清末至民国(近一百七十年)这一历史时期,决定了他们的藏书有不少共同点,但由于所处南北地域㊁人文环境之差异,藏书主人的履历㊁身份等亦不同,又造成了两家藏书同中有异,各具特色㊂本文拟从两家藏书源流㊁内容㊁书目和藏书利用诸方面加以比①②③(清)叶德辉:‘郋园山居文禄“,中国古书刊印社1936年版,第20页㊂李希泌㊁张椒华合编:‘中国古代藏书和近代图书史料“,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6页㊂(清)叶昌炽:‘缘督庐日记“,台北学生书局1964年版,第128页㊂较,以识见中国南北藏书文化的不同特点和中国古代藏书文化的丰富性㊂一 藏书源流同中有异铁琴铜剑楼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古里村㊂第一代楼主瞿绍基(1772 1832),曾任阳湖(今武进县)县学训导㊂极好读书,广购四部,至嘉庆年间已积书十余万卷,并建恬裕斋藏书楼(1898年改名为铁琴铜剑楼)以储之㊂道光年间,邑中陈揆(1780 1825)稽瑞楼与张金吾(1787 1829)爱日精庐藏书散出,绍基与子瞿镛(1794 1846)乘机大量购之,而陈氏㊁张氏所收尽为吴中一带著名藏书家周锡瓒㊁袁廷梼㊁顾之逵㊁黄丕烈四家所藏宋元旧椠㊂海源阁藏书楼坐落在山东聊城市万寿观前街,为杨以增(1787 1855)于道光二十年(1840)丁忧期间所建㊂杨氏购书自其父兆煜(1768 1838)于嘉庆十八年(1813)铨即墨县(即今山东青岛市即墨县)教谕时始,但购书并不多㊂杨以增大规模聚书是在升任江南河道总督后(1848)㊂其河督馆署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地处河淮交汇之处,交通方便,又临江南文化盛地,经济文化发达,书业兴隆㊂这时,江南藏书大宗长洲(苏州)汪士钟艺芸书舍藏书开始散出,汪氏于道光初年尽收周㊁袁㊁顾㊁黄四家所藏㊂书估携汪氏书至此处者极多,以增因利乘便,得精帙殊多,以粮船运载至乡㊂后铁琴铜剑楼第三代楼主瞿秉清克承先志,扶书避难,仍搜集旧藏,亦获汪氏部分精椠㊂同治四年(1865),以增子绍和成进士,服官北平,时适清宗室怡府明善堂藏书散出,京城藏书家争相购致,绍和得珍本颇多㊂而怡府藏书多自毛晋㊁钱谦益㊁季振宜㊁徐乾学四家而来㊂故 杨氏藏书,半得于北,半得于91 南瞿北杨 藏书之比较研究/南,吸取两地精帙,萃于山左一隅①㊂其后瞿杨两家后代间有收藏,但主要是维护整理㊂就上可知,瞿杨两家所藏皆为江南遗籍,不同在于聚书来源,瞿氏主要为张氏㊁陈氏及长洲汪氏,杨氏大宗则为长洲汪氏及明善堂㊂不过,两家得汪氏书究竟多少,长期以来看法不一㊂今检两家书目以题跋和印章验之,发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以下简称‘瞿目“)于千余种书中所载汪氏书不足十部,实为 畸零 ㊂瞿氏得书来源最多者乃同邑张氏,其次为陈氏㊂而‘楹书隅录“于二百六余种书中所载汪氏书则达五十部,占去五分之一,显然汪氏书为杨氏收藏之主要来源,故叶昌炽于‘藏书纪事诗㊃汪士钟阆源“中云: 汪氏书,长编钜册,皆归古里瞿氏;归杨氏者,其畸零也㊂的属不确㊂由于汪氏所藏多为百宋一廛故物,故从两家得黄氏藏本的多少亦可证此说㊂据考,缪荃孙补辑‘荛圃藏书题识“时所依据的藏本,得自瞿氏者十七种㊂王大隆辑‘题识续补“,所据瞿氏藏本有七种,前后合计仅二十四种㊂而根据杨氏藏本的则有九十九种,②故知汪氏所藏士礼居故物,以归于海源阁者较多,而瞿氏仅得小部分㊂又查两书目,‘隅录“所载有黄氏印章及黄氏校跋本有一百一十五种,‘瞿目“为二十八种,与缪氏所计大体相符,故缪荃孙云: 艺芸所收,悉出士礼,后归海源阁㊁持静斋为多㊂③所言极是㊂以地域观之,杨氏因为宦游各方而聚书覆盖面相当广泛,藏书除荟萃南㊁北两路精华外,还有东㊁西路来源㊂杨以增父兆煜任即墨县教谕时,在胶东一带已有收藏,其藏书室为 厚02/海源阁研究论集①②③王献唐:‘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之过去现在“,‘山东省立图书馆丛刊“第1种,山东省立图书馆1930年编印㊂参见缪荃孙辑‘荛圃藏书题识“,王大隆辑‘题识续补“,台北广文书局1967年版,卷首目录㊂缪荃孙:‘艺风藏书记㊃读记“,台北广文书局1967年版,第475页㊂。
晚明清初督抚辖区的“两属”与“兼辖”
On the Exercise of Dual Control and Symbolic Control by Governors in the Late Ming and the Early
Qing Dynasties
作者: 傅林祥[1]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2-12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5期
主题词: 总督;巡抚;行政区划;明清
摘要:晚明清初,省域巡抚与区域巡抚的辖区是互相重叠,而不是此盈彼缩,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一地两属”现象。
省域巡抚总管一省的行政事务,区域巡抚专管辖区内的军事行动,双
方有时也会协商处理一些事务。
由于两类巡抚长期共存,在实际政务运作中,“两属”地区的
道员会同时向省域巡抚、区域巡抚请示、汇报一些民政事务。
晚明的总督名义上管辖数省,实
际上只管辖一省的军事、行政事务,对其他各省只是“兼辖”相邻区域。
清康熙六年前守巡道制度的变迁
清康熙六年前守巡道制度的变迁
傅林祥
【期刊名称】《历史地理》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正>清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朝廷下令裁撤全国108个道,保留40个道,被裁撤的道占总数的十分之七。
①如此规模的裁撤,在明清守巡道发展过程中是极为少见的。
这一事件发生的起因及其对清代守巡道制度的影响,在一些论文中有所论述。
②本文试图以这一事件为标志,探讨清康熙六年前守巡道制
【总页数】13页(P86-98)
【作者】傅林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
【相关文献】
1.从80年前老资料看婴儿出生登记制度的变迁 [J], 刘鹏
2.清康熙六年后守巡道性质探析 [J], 傅林祥
3.制度变迁:1930年前后关中地区的水利改革——以泾惠渠的修建和小型水利改革为例 [J], 高禹;耿占军
4.明代巡海向巡洋会哨制度的转变——兼论南海巡洋区划与连界会哨 [J], 韩虎泰
5.试论明清时期的守巡道制度 [J], 吴吉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浒传》“王婆卖茶”考论
《水浒传》“王婆卖茶”考论‘水浒传“①写饮酒多,写吃茶少;写酒店多,写茶坊少㊂但是,比较书中写得最好的景阳冈㊁十字坡酒店之精彩,‘水浒传“第二十四回前半 王婆贪贿说风情 写 王婆茶坊 情节之重要与笔法之高妙都毫不逊色,或有所过之㊂因为正是在这个小小茶坊里发生的 王婆贪贿说风情 ,媒孽了西门庆与潘金莲的私通,引发了潘金莲杀夫的恶行,才导致包括王婆本人在内的三家四人的毁灭,后续又有武松 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 等血腥惨烈的杀戮 因此,自古及今,‘水浒传“中的 王婆茶坊 ,并未被读者称为 黑店 ,但是就其作为以上诸多命案的策源之所而言,其为店之 黑 的程度,实不下于大树 十字坡 酒店之卖人肉 馒头 ㊂唯是孙二娘酒店之 黑 ,也还有 三等人不可坏他 (第二十七回)的规矩,但 王婆茶坊 之 黑 ,却是连可怜的小生意人武大也下得狠手!岂非论 黑店 之 黑 , 王婆茶坊 才是‘水浒传“中真正的第一?所以‘水浒传“写茶值得注意,其写 王婆茶坊 尤其值得专门地赏鉴㊂然而由检索可知,迄今为止的‘水浒传“研究中,题目中有关其写 酒 的文章多达二百余篇,有关其写 茶 的却只有三两短文,全面讨论 王婆卖茶 者甚至于无㊂我故为 王婆卖茶 考论如下㊂①(元)施耐庵㊁罗贯中:‘水浒传“,李永祜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㊂本文如无特别说明,凡引此书均据此本,随文说明或括注回次㊂一 王婆卖茶 溯源‘水浒传“写 王婆卖茶 ,虽然整体上是一个创造,但 王婆 名号及其 卖茶 的身份形象等却基本因袭于前人,乃渊源有自,可考索而知㊂以 王婆 称开店做生意的老妇,较早见于五代王仁裕撰‘玉堂闲话“: 范公引宾客,绁鹰犬,猎于王婆店北㊂ (‘太平广记“卷二ʻ四‘王仁裕“)这个 王婆店 很可能已成为了地名,但是由此更可以确信 王婆 作为店名,早在五代以前就已经存在并在社会上被叫响了㊂宋元话本中更多见 王婆 的身影,且都是媒人㊂却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大体上正面能行好事的,如‘史弘肇传“中为史弘肇说媒的孝义店的王婆①和‘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为周胜仙治病并说媒的 隔一家 的王婆②;一类是品行不端往往作恶的,如‘西山一窟鬼“中为秀才吴洪做媒的 半年前搬去的邻舍 ,这个 王婆是害水蛊病死的鬼 ㊂③但是,既然无论行好或作恶的媒氏女性人物多称作 王婆 ,那么 王婆 在事实上也就成了那时话本中女性媒人的 共名 ④㊂宋元话本中作为女性媒人之 共名 的 王婆 必有现实中一定的根据㊂据吴自牧‘梦粱录“载,北宋东京汴梁就有一座 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鬼茶坊 ⑤㊂虽然有可能是这家 王妈妈 一窟鬼茶坊 打了当时说话艺术中‘西山一窟鬼“话本的招牌,而不是‘西山一窟鬼“话本以 王妈妈 茶坊 为原型进行创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现实中类似于‘西山一窟鬼“中多行不义的 王妈妈 茶坊 一定是有的㊂而唐宋以 泰山与‘水浒传“考辨①②③④⑤参见程毅中‘宋元小说家话本集“,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613 617页㊂参见程毅中‘宋元小说家话本集“,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789 792页㊂参见程毅中‘宋元小说家话本集“,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212 219页㊂‘荀子㊃正名“: 物也者,大共名也㊂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㊂ 杨倞注:起于总谓之物,散为万名㊂是异名者本生于别同名者也㊂ 共名 在近世西方文论的汉译中用指某一类人物典型名称的概括性㊂(宋)吴自牧:‘梦粱录“,‘梦粱录㊃武林旧事“,傅林祥注,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㊂‘水浒传“ 王婆卖茶 考论降各种有关 王婆 的记载,特别是‘西山一窟鬼“中的 王婆 和‘梦粱录“有关 王妈妈 茶坊 的记载,正是‘水浒传“中 王婆茶坊 的远源或远源之一㊂‘水浒传“写 王婆茶坊 虽然只有一个,但是写 王婆 却有三个:一是第七回写林冲娘子央了来看家的 间壁王婆 ,二是第二十一回写为阎婆惜做媒的 王婆 ,三是本文拟着重讨论的第二十四回出场,至第二十七回被东平知府陈文昭判剐的 王婆茶坊 的 王婆 ㊂由‘水浒传“写 王婆 多至于三个,一方面可见 王婆 这个形象,不仅在宋元话本中,而且在‘水浒传“本书也是一类人物形象的 共名 ;另一方面由‘水浒传“作者似情不自禁地再三写及同以 王婆 命名的人物,既可见此一 共名 影响之大,又可见作者对塑造这一类型人物的热心与专注,从而越写越好,至 王婆卖茶 ,乃创作出写 王婆 和以 茶 写人的经典!自晚唐五代 王婆 逐渐成为古典小说写媒氏女性人物的 共名 现象,早就引起了古代小说家创作上的模仿与批语家评论上的注意㊂如明代袁于令著‘隋史遗文“第五回就曾借人物之口对包括 王婆 在内的人物的 共名 现象议论道:秦叔宝道: 我与你宾主之间,也不好叫你的名讳㊂ 店主笑道: 往来老爹们,把我示字颠倒过了,叫我做王小二㊂ 叔宝道: 这也是通套的话儿,但是开店的,就叫做小二㊂但是做媒的,就叫做王婆,这等我就叫你是小二哥罢㊂ ①古代小说中的 王婆 作为 做媒的 一类女性人物的 共名 ,虽然没有达到凡 做媒的 女性都叫作 王婆 的垄断地位,但是就以上举例看,在宋代社会和宋元明小说戏曲作品中 做媒的 王婆,也确实较为多见,并有若干共性特点一脉相传:一者都为人做媒不必说了,二者都是主人公的近邻甚至 间壁 ,三者往往开店包括 卖茶 ,四者往往有多种号称能治病消灾的 忽悠 手段㊂宋元话本‘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写迎儿①(清)袁于令:‘隋史遗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页㊂。
2022届高考语文作家作品素材:那些与生俱在的光芒,总能刺破绝望
高中语文作家作品素材:那些与生俱在的光芒,总能刺破绝望“首印50万册,并在预售次日加印10万册。
”这是众多主流媒体评论作家余华的新作——历时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文城》的第一句话。
2021年2月22日,《文城》面世即引起全社会范围的强烈关注,并制造了当今中国纯文学图书作品极其罕见的惊人销售数据。
音乐人李健表示,“在阅读时我受到了震撼,甚至是惊吓”“也被其中的温情感动不已,甚至想去查找这些虚构人物的原型”。
许多作家、文学批评家及书评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可与余华的巅峰名作《活着》媲美。
“这是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万千读者从故事中各种人物与命运做决绝交锋的挣扎中,看到了果敢、温情以及人性中与生俱在的光芒,这些光芒总能刺破绝望,让人切身体会到信念的力量。
想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给未来的人生道路积淀精神食粮的同学,快来跟着小编读读余华的这部长篇新作《文城》吧,一起去故事中寻找那些能够赋予我们力量的、与生俱在的光芒!NO.01作家其人余华,当代著名作家,中国在国际上最出名的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代表作《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
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等多项国际荣誉。
南方网评:余华在语言、结构、叙述方面为中国当代文学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著名戏剧艺术家、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孟京辉评价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有一两个能用自己的文字把它写出来的人是很幸运的,能把有形的东西变成无形的东西真是太伟大了。
我觉得余华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NO.02故事简介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北方青年林祥福为了一个承诺,背着女儿一路南下来到溪镇,寻找妻子小美所在的“文城”。
林祥福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文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这个谦卑的、沉默寡言的青年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
在寻找“文城”的漫长岁月中,林祥福成了万亩荡与木器社的主人,但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未变分毫,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花费了余生也没能找到“文城”,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谁都没有想到,一座不存在的城,他这一寻就是一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傅林祥《江南、湖广,陕西分省过程与清初省制的变化》2008 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江南、湖广、陕西分省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下面偏重讨论的是江南分省这一较为繁复的过程,“陕西分置为陕西、甘肃两省,争议最少,;江南省分置为江苏、安徽两省,史籍记载较为繁复,”第二个问题就在于清初省制的变化,包括“省”这个名称的具体情况,还有现存旧省名与清初省制的关系。
全文在探讨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分为了四部分:一是现有的观点及存在的问题,二、乾隆《清会典》记载的省行政长官与行政机构,三、江南等省的分省过程、四、史籍记载的年份差异及旧省名长期存在的原因。
现在存在的对于分省时期的争议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史籍记载不明“在江南省分省前后,清廷设置过江南省,新疆省。
江南省的分省日期。
史籍有明确记载。
江南等省的分省日期,至今未见各种文献有确凿的记载,乾隆年间关于三省分省的年份,也是说法各异”第二个原因在于当代学者在没有确切记载的情况下,对于建省的标准不同,以江南分省为例“以康熙六年说、乾隆二十五年两说较为代表性。
前者的依据在于,一是这一年确定了安徽的省名,二是完成了区域划分,三是任命了行政官员;后者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乾隆二十五年‘将安徽布政使仍会驻安庆,二于江苏增设藩司一员驻扎江宁’的上谕,二是这几年一直编的的《江南通志》,而非分编为江南与安徽两地通志,”这实际上也就是双方对于建省的标准不同所致。
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江南等省的分省过程,实质上就是行政机构与行政区划的变动,所以研究的重点在于这段时间内“省”的行政长官与行政机构是哪些?江南等省的行政机构及其管辖领域的变化。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查找相关史料的时候,不能以学政或军政官职在两地的分立来确定分省的确定时间。
例“雍正期间,广东省在广州有‘提督广南韶等处学院’在肇庆有‘提督肇高廉等处学院’”,但我们不能就此判定广东有分设两省的趋势,所以我们只能通过相关的行政上的官职及区域变化来判定何时分省,另外一个不能用来判定的外现在于旧省名的消失,“许多学者关心的‘江南省’旧称,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都还见于文献记载”。
众所周知,行省的建立始于元朝,那么清朝的“省”到底是怎么样一种存在?是否沿袭了元朝的建制?作者根据史料,主要是乾隆《清会典》的记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清朝的省只是习称、俗称。
“有清一代,不论是总督、巡抚,还是布政使、按察使,其官衔全称中均没有出现“省”字”,也就是说省在清朝时大众普遍认可,包括上层阶级,文献记载上都在使用,且实际存在但一直没有升级到正式程度的区域,但我觉得笔者纯粹通过官员职称的全称中无**省来判定这个时候没有正式的省级行政区划是不合理的。
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在此基础上,作者根据《清会典》的记载:“直省设总督···巡抚综理教养···承宣布政司掌财赋····提刑按察使司主刑名····”及康熙三十七年谕旨:“一省之事,全在督抚,督抚洁己率属,则府县自然遵奉”外有乾隆《甘肃通志》的提要:“甘肃所领八府三州,明代皆隶于陕西布政司,至本朝康熙二年,始以陕西右布政司分驻巩昌,辖临眺等府。
后又改为甘肃布政司,增置甘凉诸郡,设巡抚以莅之,于是甘肃遂别为一省。
”作者提出自己的标准:标准配备的省是两个行政长官,两个行政机构及其它的专员。
在上面的标准的基础上,作者再在浩瀚的史料中寻找相应的资料,分别找出了江苏、安徽、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各地的巡抚、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变置,以此来确立其分省的时间。
此处不再赘叙其所引史料。
康熙初年,江南几省
的分省大体确定,也标志着乾隆《清会典》记载的省制的形成。
对于整个大清朝来说,在这六个省所实行的分省,左右布政使司只留一个主持政务实际上是全国省制变化的试点,整体上来说,地方上的行政机关得到精简,原来属于特殊的直隶省也逐渐适应这一新制度。
大体上理清了江南等省的分省过程及清初省制的变化之后,作者在最后探讨了一下为什么这一时期史籍记载各省分省的时期相差如此之大,及旧省名现在依旧存在的原因。
作者发现记载在“布政使司”改名下的,大都记在在方域地方志下,而另外一些则主张时间是布政使司分治,见于职官“布政使”下。
而旧省名的长期延续,原因有三:一是省在清朝本来就是习称,学政,军政,行政三个部门的管辖区域并非完全重合,所以在一个省内会存在几个省。
二是“清朝统治着为尊崇列祖列宗,对之前的诏谕是不会废除的,”也就是说,只有新的条例出来,却没有废除旧的称呼的法令,所以在文化上,旧名长期存在。
三是“文书制度的滞后”清代行政文书里,格式是一定的,所以在新的省制实行之后,文书制度上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变化,这也是旧省名长期沿袭的因素之一。
纵观全文,大体上分析了以江南,湖广,陕西为代表的清初省制的变化,并且着重探讨了其背后的原因,在探讨历史问题时,不同的标准自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而史料是相对于我们的标准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但是这个标准必须合理有依据。
史料的记载肯定会有矛盾的地方,一方面我们需要考证史实,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站在史实之外来研究历史,不能钻在史籍里,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不能为了查证历史去探究历史,而应该不忘我们的目的在于利用史料,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类一班刘治铭201214106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