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专题升级训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讲题型突破2论证分析题——抓住特征,巧妙作答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讲题型突破2论证分析题——抓住特征,巧妙作答

题型突破2 论证分析题——抓住特征,巧妙作答[对应学生用书第141页]政论文——社会民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总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才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的诗句谁都记得。

食物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今天的城市人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困惑症。

从前的菜有菜味,肉有肉味。

然而,今天我们买到的蔬菜与肉却越来越“没味儿”了,工业速成的口感越来越重。

比“难吃”更糟糕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凸显,转基因的使用令人困扰,不健康的外卖与劣食遍地生长。

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中,整个社会都在发胖——肥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对于谨小慎微者而言,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

最显著的表现便是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迈克尔·波伦在“饮食觉醒”系列著作中称之为“营养主义的时代”:“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仿佛人不是生来就懂得“吃”似的。

然而,在寻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最精明的消费者也可能是愚蠢的。

那边厢,名目繁多且售价昂贵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

美国的全食超市或许是个典型案例,他们通过认证制度给予那些“有来头”的食物以名分,以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那些生态食品的出身:这块肉来自一头一生“住在美丽地方”的牛,或是一只“自由散养鸡”。

然而,当“有机”被纳入一个庞大产业的链条时,“超市里的田园诗”实质上更多是营销话术的炮制而已。

假如我们尝试勾勒一幅今天城市中产阶级所处的食物全景,便不难发现,食物不仅是口感问题,也是一种政治,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互动的一种结果。

整体而言,城市人与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经深刻改变了。

在超市或外卖网订购的食材干净体面,不见泥土,这些看不见来龙去脉的食物也将背后真实的生产关系和城乡关系隐匿起来。

在今天,看直播、上快手围观“土味文化”成为了一种时髦。

烤竹鼠的野趣,令屏幕之外的城市人垂涎欲滴。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附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附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超大型城市何去何从?陈剑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最近监制了一部奇幻电影《掠食城市》。

在2118年,人类社会爆发了大战,几乎摧毁了全部文明,幸存下来的人类分成了两大阵营:拖拉机派和反拖拉机派。

拖拉机派的代表是新伦敦城,是以内燃或者蒸汽作为动力的造型为巨大拖拉机的移动城市。

在战后的一千年,新伦敦越过英吉利海峡的大陆桥,来到了曾经的欧洲大陆游荡,吞噬更小的城镇和城市,但新伦敦也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这时他们的新领袖瓦伦丁获得了古人的高科技武器,向东入侵山国。

而山国,正是反拖拉机联盟的盟主。

山国的文明,是在固定的定居点上修建城市,并且修筑一千米高的城墙来抵御掠食城市的侵扰。

影片中的新伦敦,显然是城市达尔文主义的忠实信徒,不断吞噬小城市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口资源。

比如日本,虽然面临着整体人口下降的压力,但是东京的人口依然在增加,而周边农村和中小城市的人口却在加速减少。

日本政府不得已推出了“给钱搬出东京”,“搬去小镇送房子”等政策,在《羊之树》的影片里,还假想让犯人提前释放,去补充小城1镇的劳动力。

城市化何去何从?是像日本、拉美国家一样走超大型城市化之路,还是建立像欧洲、北美国家一样的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现在尚未定论。

毋庸置疑,城市的规模对于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同类行业的经营者聚居在城市中可以达到更大规模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而不同行业的企业的聚集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率或降低劳动成本。

但是城市的发展并非是无止境的,要受到自然地形、资源(水、电、气)、交通成本、居住条件的限制。

在城市发展初期,边际效益高于边际成本,城市的继续扩张是有利的;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边际成本最终会超过边际效益。

再继续城市的扩张,就会“得不偿失”。

清华大学郑思齐教授提到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中小型城市还远远没有达到“最佳规模”,而某些超大型城市则已经跨过了“最佳规模”的拐点。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2020年高考】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2020高考语文二轮组合升级练(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立意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组合升级练(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立意 Word版含解析

组合升级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立意(分值:50分时间:5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中国文论研究在“回头看”过程中温故知新,不断更新文艺研究眼光,新眼光又使得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被看见。

其中最显著的是文学边界的扩大、文学功能的再发现。

譬如,一些学者通过多年个案与专题研究,发现中国文学的“文体”极为丰富多样,“文体”正是中国古典文学区别于西方文学的重大民族特色。

古往今来,中国文艺家以丰富的文体实践不断丰富经验与美感的表达,中国文学的“天光云影”原来大都可以从文体角度悟得其中三昧。

这就大大改写了“五四”时期西方文学观念主导的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分法所限定的文学认知图式,从而大大扩展了文学边界,使得完全不同于“五四”书写的中国文学史成为可能。

另外,不同于西方文学对虚构性的强调,在中国文学中,非虚构文学占据尤为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无论是诗人生平与作品关系研究,还是诗与历史事件、诗与日常经验研究的大量新事实,都已充分证明这一点。

长期以来,正是在这一诗歌文学传统基础上,建立了特有的中国文学理论与观念。

“诗言志”“兴观群怨”“赋比兴”“修辞立其诚”“诗史”“经典”等,都是非虚构的文学理论与观念。

在以诗文为主流的中国古代文学中,文学写作乃是写亲身闻见、亲身经历的现实世界情景及由此而来的真情实感,不同于现代以来以“积极虚构”为主流的文学观念。

非虚构与虚构同时存在,延伸文学边界,扩展文学功能,使得文学不仅是少数人秀异的语文游戏与奇妙幻想,而且跟普通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谓一草一木总关情。

中国文论是否具有强大解释力和生命力,还要看它能否有效阐释当今文艺实践。

看历史要看大势,从大的方面来说,当今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中国文论的文化自觉和整个国家的文化战略是相通的,“国身通一”的士人理念、“家国兴衰”的志士情怀,正是千年中国文论主流,即严羽所谓盛唐诗为“第一义”以及王国维所谓“屈子文学之精神”。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2个练习,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2个练习,含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传统中国曾存在两种不同的帝国模式,各自起源、发育于中国东部的雨养农业区域,以及位于它以西的中国内陆亚洲边疆。

前者是以秦—汉—隋—唐—宋—明等帝国为典型的汉族帝国模式,后者则是崛起于汉族帝国边疆的内亚边疆帝国模式。

近现代中国版图,就是由这两种帝国模式共同参与的国家建构过程所型塑的。

汉唐帝国模式的国家建构到唐代形成一个巅峰,它的疆域之大令人印象深刻。

但唐初维持此等规模的版图实际上只有四十年左右,它中后期的版图就大不一样了。

从10世纪以后,采纳汉唐帝国模式的王朝国家更是没有能力把广阔的西部中国纳入自己的版图。

唐的疆域可以分为两个不同部分,即府县建制地区和羁縻地区。

唐代的羁縻体制为后来诸王朝所继承和发展,被置于这一控制体系下的地区和人群,可能遵循两条非常不同的路径演变:一是经由土官、土司、土流并置、改土归流的过程而逐渐内地化,并最终被纳入国家版图;二是中央王朝与这些地区和人群的关系长期停滞在羁縻、册封体制下,则可能最终转化为对等国家间的外交关系。

西部中国的广大幅员变成中国版图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恰恰就是因为有崛起于中国内亚的边疆帝国参与了中国国家建构活动的缘故。

这一类型的帝国萌芽于辽,发育于金,定型于元,发达、成熟于清。

它在治理汉地方面基本上包纳了汉唐帝国治理模式,而它多于汉唐帝国模式的,是对中国的整个内陆亚洲部分贯彻国家主权、实施国家治理的一套制度体系,在清代以理藩院为其执行机构。

理藩院所管,涉及设官、户口、耕牧、赋税、兵刑、交通、朝贡、贸易、宗教等各方面的当地事务。

这些都是汉唐式帝国在府县建制之外的地区从未履行过的国家职能及权利。

最先认识到这一点的是雍正帝,他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中国的内亚帝国模式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理想目标,与汉唐帝国模式也大不相同。

后者一直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也就是用汉文化整个地覆盖全部国家版图作为远期目标。

2020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限时训练: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限时训练: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限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专题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信息筛选)(建议用时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美学精神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中成长发育的,中国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是其根本,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文化是其外化形式。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基因。

中国人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诗意的美化,无不体现出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中国士人推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中国诗抒情言志不脱此道,诗意追求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特点,因而古典美学精神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和艺术创造及精神境界之中。

审美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易学的“简易”“变易”“不易”三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美学标准的基本原则,先秦百家争鸣的开放性成为后世多元思想的出发点:秦之峻厉,汉之雄浑,魏晋之风流,南北朝之多元并存,隋之一统,唐之雍容,宋之清雅,元之粗放,明之世俗,清之古雅,各有面目,气息不同,审美情趣嬗变轨迹可循。

一代之精神气质影响其艺术风格,每一朝代的不同阶段又有明显差异。

如唐代初期尚清新刚健,盛期尚华美开放,中期多元并举,晚期靡丽诡异。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自然之美、素淡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趣,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

经验形态的古典美学在各类艺术品评中品味生活,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却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瓷器、丝绸、刺绣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百姓日常生活中见文化之道,形成传统审美品位的沃土根基。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强化练:(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强化练:(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值:36分时间:5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

同时,信息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众的审美意识变得新奇自由,而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往往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

每个时代的民间文学既反映着历史环境,又彰显出时代背景,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功能,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由乡音、乡俗和家乡故事传说而编织起来的童年记忆,往往在人们心中孕育出“底色的乡愁”并镌刻在人的一生中。

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反映着民族友好、社会和谐的中华文明主题,对孔子、屈原、诸葛亮等人物的思想品格高度认同,对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祝等故事类型用各自的方式接受并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群众,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如今,中国民间文学的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叙事结构等被外来的文学系统挤压,尤其儿童成长初期所接受的童话几乎全是西方文本——白雪公主替代了田螺姑娘,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

长此以往,孩子们对中国民间文学逐渐陌生以致淡忘。

面对严峻的传承危机,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民间文学的创新能力和传承能力,使其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有效融入当代社会。

首要的是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资源,汲取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教育资源、伦理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增强人们接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比如,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素材,开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

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的尝试。

通过对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让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立起来,让传统民间故事得到保护和传承。

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多是口口相传,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传承方式。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多维细目表考题年份卷别题号涉分考查内容选篇出处考点题型考查能力难度试题结构素养要求(高考方向)13分《论传统表演艺考点2、3选择题理解、分析易四选一思维发展与提课标全国Ⅲ23分术的保护与传考点5选择题分析综合易四选一升、文化传承与33分承》考点3、6选择题分析综合中四选一理解13分《论杜甫七律之考点2、3选择题理解、分析易四选一思维发展与提2019课标全国Ⅱ23分演进及其承先考点5选择题分析综合中四选一升、文化传承与33分启后之成就》考点3、6选择题分析综合中四选一理解课标全国Ⅰ1233分3分3分《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考点2、3考点5考点3、6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理解、分析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易中中四选一四选一四选一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课标全国Ⅲ1233分3分3分《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考点2、3考点5考点3、6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理解、分析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易易中四选一四选一四选一思维发展与提升2018课标全国Ⅱ1233分3分3分《“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考点2、3考点5考点3、6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理解、分析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易中中四选一四选一四选一思维发展与提升课标全国Ⅰ1233分3分3分《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考点2、3考点5考点3、6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理解、分析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易中中四选一四选一四选一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13分考点2、3选择题理解、分析易四选一思维发展与提课标全国Ⅲ23分《留住乡愁》考点5选择题分析综合易四选一升、文化传承与33分考点3、6选择题分析综合中四选一理解课123分《明考点2、选择理解、易中四选思维标全国Ⅱ201733分3分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3考点5考点3、6题选择题选择题分析分析综合分析综合中一四选一四选一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课标全国Ⅰ1233分3分3分《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考点2、3考点5考点3、6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理解、分析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易中中四选一四选一四选一思维发展与提升总计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平均分值3分3分3分3分占比2%2%2%2%考频9题/9卷18题/9卷9题/9卷9题/9卷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考点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点4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点5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考点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规律与趋势01考查内容04备考建议辨析论证逻辑的思维能力。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3语用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3语用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含解析)

3 语用+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30分钟满分: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礼记·月令》说仲夏之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

”普通百姓则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 )。

所以,五月初五被古人视为“恶月恶日”。

各地端午节习俗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习俗背后对于端午日时间性质的是高度一致的。

为了保证顺利度过端午日这个关卡,人们了各种民俗活动,如灭“五毒”,悬挂艾草、菖蒲,缠五色线、佩香囊等。

纵观诸多民俗,形式虽有差异,但,基本都是为了辟邪除祟。

中国地域广大,南北方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不同,地方性的历史传统也不一致,因此南北方的端午节习俗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不小的差异。

以竞渡为例,南方河流众多,很早就有端午竞渡活动,尤其以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为盛。

但在缺水的北方,基本没有竞渡。

近年来,个别北方地区从南方也引入了龙舟竞渡,提高了节日气氛。

作为端午节的一部分,竞渡最初以辟邪禳灾为目的,后来逐渐发展出纪念先贤的寓意。

1.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发现五月气温骤然上升,疾病增多,各种毒虫活动加剧,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与安全B.发现五月气温骤然上升,毒虫活动加剧,各种疾病增多,直接威胁人类安全与健康C.发现五月气温骤然上升,各种毒虫活动加剧,疾病增多,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与安全D.发现五月气温骤然上升,各种疾病增多,毒虫活动加剧,直接威胁人类安全与健康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逻辑顺序等排列。

根据因果逻辑事理关系,因为“气温骤然上升”直接导致“各种毒虫活动加剧”;“毒虫活动加剧”导致“疾病增多”;“疾病增多”的结果是“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与安全”;这里,“健康”与“安全”存在递进关系,“安全”应放在最后。

综合以上,应选C。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猜想创造不谋而合截然相反B.想象创造殊途同归截然不同C.猜想制造不谋而合截然不同D.想象制造殊途同归截然相反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升级训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升级训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课标专题升级训练一阐述类文本阅读一、(2012·陕西五校联考)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第1~ 3 题。

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中国青铜文化之源向来是学者们的研究热门。

1973 年,陕西临潼姜寨旧址出土的一个距今 6 500年以上的黄铜片是我国当前已知最早的铜制品。

而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1977 年在甘肃东乡出土的一把公元前3000 年的铜刀,据激光光谱剖析为锡青铜。

在宽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约前2600~前2000年)旧址中,铜器发现许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

这些仿佛都能够表示,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表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向来持续至更后期。

1885 年,英国伦敦大学的拉古别里提出了中国文明“西来说”。

1921 年,瑞典人安特生依据他发现的仰韶文化彩陶,指出中国史前彩陶与中亚、东欧史前彩陶近似,于是“西来说”获取了考古资料的支持。

但不久以后,中国考古学者在山东龙山城子崖和河南安阳殷墟挖掘出了中国本地文化史前时代的遗物。

这时若再说中国史前时代皆一片空白,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便很难成立了。

因此1930 年此后,很多外国学者多采纳折衷的说法,即中国本地有人长久居住,但远在史前时代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而产生文化的进展,这此中自然也包含我国古代文化重项:青铜文化。

“西来说”,多是外国学者提出,而其主要支持力量也来自于中国域外,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唯恐不会比中国本地的多半学者深沉,多半也未亲见中国有关文明发源的第一手考古资料,学说成立的基础也不免不扎实。

他们开初抱有一个结论,但是新的考古资料的出现完好否认了他们的论断后,他们很快就作出了调整,粗心不变,不过很识时务地避开了矛盾。

这就显得有点可笑,他们的论断能否有许多的主观成分呢?对“西来说”我们有两点学术上的怀疑。

第一,既为西来,则必定是由西向东由早渐晚。

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洲的东部。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进阶特训:论述类文本阅读(1)含答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进阶特训:论述类文本阅读(1)含答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进阶特训(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影戏源于中国,这是世界公认的观点。

一般把汉代方士设帐弄影招魂,视为影戏的肇始,李少翁为汉武帝早逝的宠姬招魂就是一例。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是影戏的滥觞期。

当时影戏是为佛教宣示轮回报应的佛法服务的。

寺院中的俗讲僧在超度亡灵时,用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

宋代的《都城纪胜》一书中介绍了影戏制作材料的演变和表演的内容:“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镂,后用彩色装皮(羊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

”宋代都城汴梁的市井游乐中,就有傀儡戏之类的表演。

宋代影戏相当繁荣表现在出现了专门制作镂刻影人的艺人。

宋《武林旧事》有“小径纪,一项,记载有“镞影人”即刻镂影人的行业。

“武林”是南宋都城临安的别称,这说明从北宋至南宋,影戏又有了新的发展。

因为需要众多,才会有专门刻镂影人的行业。

当时影戏还有不同的种类,《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章说“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滑稽影)”;《都城纪胜》“杂手艺”条说“有‘手影戏’一种”;《武林旧事》“元夕”条云“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在南曲曲谱中有“大影戏”曲调一种。

元代统治者把影戏作为宫廷和军中之乐。

成吉思汗的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影戏也被传到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后又辗转传入土耳其、希腊等国家,至今希腊和土耳其称影戏为“中国皮影”。

明代影戏在民间广泛流传,它不只受到广大下层民众的喜爱,也受到文人欣赏。

《剪灯新语》作者瞿佑有《影戏》诗一首,诗中描写影戏的情景,结句说“线索重看傀儡喜”,由此可知明代有称影人为傀儡的习惯,正如近代有人称“皮影”为“平面傀儡”一样。

经过明代二百多年的发展,至清代,中国皮影进入了空前的繁盛时期,形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熟和繁荣局面。

其一,流传全国,形成了七大影系,北到黑龙江,南至广东、海南,西至青海、甘肃,几乎是遍布城乡,处处皆有影戏,而且酬神祭社、节庆娱乐,具有多种功能。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①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增量回归,创作水平明显提升。

这是电视剧业界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成果,是管理部门从源头促创作、大力扶持优秀剧本的重要收获。

②献礼剧是近两年现实题材主旋律剧的主体内容。

其表现内容和视角丰富多样,表现重心各有侧重,落脚点皆是表现中国的时代变革与中国人的心灵变迁。

这些作品多以小切口展现大时代,努力在社会变革中展现改革者的家国情怀与人物的情感命运,以普通人的生活变迁来折射时代洪流与社会百态。

③现实题材剧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首先由人物性格和行动来承载。

主要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人物群像的丰富性,直接构建着作品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人物世界,是作品生活实感与艺术品质的基础要素。

与此同时,现实题材剧中的人物总是生活中具体的人,有一定的社会身份和所从事的行业特色,通过恰当的形象化、艺术转化予以有效表达,是确保作品艺术似真性的前提。

④都市情感剧、家庭伦理剧、青春爱情剧等类型作品在现实题材剧中占比最多。

前不久播出的《都挺好》借助纯熟的叙事技巧、一流的表演水准,打破了不同圈层的接受壁垒,产生了强烈的审美冲击力。

作品对世事沧桑、人世沉浮,对善良仁义的传统美德的表现,让这类剧赢得了独特的口碑。

2019年农村家庭伦理剧《麦香》《绽放吧,百合》《春暖花又开》等表现了逆境中的善良与坚守,带给人们朴素的美感。

⑤优秀的青春爱情剧,不只需要年轻靓丽的面孔,更需要有趣、有精神品质的灵魂,需要创作者发现生活的慧眼,跳出模式化窠臼与狭小的思想格局。

2018年的这类剧中既有表现留学生生活又杂糅了反腐元素的《归去来》,也有杂糅体育竞技元素的《甜蜜暴击》等,将个人成长与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青春书写,为电视剧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⑥现实题材创作要将现实主义原则贯彻始终。

近期《大江大河》《最美的青春》《外滩钟声》《启航》《都挺好》《破冰行动》等作品的成功,恰恰是将现实主义原则贯通了创作制作全流程,有力证明了影视艺术的原创力是合力的结果。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升级训练专题01论述类文章阅读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升级训练专题01论述类文章阅读

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安徽版专题升级训练一论述类文章阅读一、(2012·安徽怀宁中学月考)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第1~ 3 题。

散文写作中,最有兴味的也许就是笔调了。

笔调,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记。

现代散文中,有一种甚为流行的笔调,就是闲话笔调。

胡适曾说:“白话散文很进步了。

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倡导的‘小品散文’。

这一类小品用平庸的讲话,包含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蠢笨,其实倒是风趣。

这一类作品的成功,便可完全打破那‘美文不可以用白话’的迷信了。

”可见所谓闲话笔调就是讲话风格的,或许说用讲话方式来作文。

此种笔调经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倡导,便有了以性灵为中心、以安逸为风格之说。

此种讲话风格的小品文笔调,林语堂甚为醉心,并在很多文章中频频申诉。

林语堂因甚为赏识讲话风格的行文,还力主扩大散文的篇幅,但要以此来挑战古文的简短,就不足为训了。

用讲话方式来作文自然是很好的,但作文毕竟不完整等同于讲话。

假如真将那种讲话过程记录下来,也够拉杂的,更不用说话题的游移了。

梁实秋先生力主行文的精练,就要理智得多。

响应于周作人的说法,林语堂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安逸为风格,但又分外地张扬了风趣。

风趣可为行文增加风趣,但若过分浩浩荡荡地倡导,则自己可能成为一个风趣。

闲话笔调是散文中较为自然的言说方式。

此种笔调是用说话来交流的,心中存有一个交谈的对象,这样即可睁开交流。

至于所谈的题目并未限制,照林语堂的说法,正是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

可是,作家的言说仍不离心灵或性情,因此所谈的题目也是有喜恶的。

但不如假设读者那方面也有同好,这样即可达成交流。

此种笔调虽然有一种涵盖作用,但并不碍于各人的讨论,并不是千篇一律,可各有面目。

比方周作人的创作以安逸为主,进而讲究所谓生活的艺术。

但在退隐的心态下,也不无书斋生活的愁闷,于是于安逸中溢出一股苦味来。

林语堂虽然倾慕风趣,倒也率意而谈,不无名士作风。

至于以风趣见长的,也许要算梁实秋。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山西)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山西)

2020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阐述类文本阅读(一)(山西)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3 题目。

文言之现代生命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目不暇接。

在这样一个日异月新的背景下,学习文言能否有必需的问题却向来没有解决,并且这一问题在今日越加突显出来。

好多人其实不否定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需培育少量专业人员, 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文籍就能够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日,学习文言得失相当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许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后来;或许说它是体匿而性存。

并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泉,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没法离开母体、阻断来源的。

“总而言之” “闻过则喜” “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文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

在这些文籍的滋润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想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脸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其文明向来持续没有隔离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拥有强盛的生命力,文言功不行没。

文言超越时间、空间,拥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结性,使地区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停。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先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全部。

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瞠乎其后的。

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

一个人拥有深沉的文言涵养就能够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熟练。

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

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术,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文言的学习正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期间,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批累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顺序渐进,不但能获取民族文化的滋润,获取审美的陶冶,确立人文精神的底色,并且能够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取文言阅读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课标专题升级训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2012·陕西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中国青铜文化之源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个距今 6 500年以上的黄铜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制品。

而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1977年在甘肃东乡出土的一把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据激光光谱分析为锡青铜。

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约前2600~前2000年)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

这些似乎都可以表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体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一直延续至更后期。

1885年,英国伦敦大学的拉古别里提出了中国文明“西来说”。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根据他发现的仰韶文化彩陶,指出中国史前彩陶与中亚、东欧史前彩陶类似,于是“西来说”获得了考古资料的支持。

但不久之后,中国考古学者在山东龙山城子崖和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了中国本土文化史前时代的遗物。

这时若再说中国史前时代皆一片空白,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便很难成立了。

所以1930年以后,许多外国学者多采用折衷的说法,即中国本土有人长期居住,但远在史前时代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而产生文化的进展,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国古代文化重项:青铜文化。

“西来说”,多是外国学者提出,而其主要支持力量也来自于中国域外,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恐怕不会比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多数也未亲见中国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学说建立的基础也难免不扎实。

他们起初抱有一个结论,但是新的考古材料的出现完全否定了他们的论断后,他们很快就作出了调整,大意不变,只是很识时务地避开了矛盾。

这就显得有点可笑,他们的论断是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呢?对“西来说”我们有两点学术上的质疑。

首先,既为西来,则肯定是由西向东由早渐晚。

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洲的东部。

中国的东部及东南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南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西部有天山山脉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这一切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基本上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

但再具体细究,基本上有三处方位可勉强称为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

至于其他地区,我们结合当时的人类技术当可轻易否定。

路径即已找定,那么青铜文化的出现在几条所谓的路径上是否由西向东就都比中原早呢?科学的考古学材料告诉我们:很遗憾。

北方地区早期铜器发现于朱开沟文化(第三、四期,即前1735~前1565年或略早)、夏家店下层文化(前2000~前100年),早于公元前2000年的铜器尚未发现。

新疆地区青铜器的出现更是已经晚至公元前16世纪以后,而且据研究,其青铜文化是从东方的甘青地区西传去的。

云滇地区青铜文化的形成也已在公元前13世纪以后,而且从北方南传的信息因素甚多。

其次,青铜文化既为西方传来,则我国,特别是文明最先诞生的中原地区,就应该存在着不说全部但也有较主要的一些西方文化面貌,如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青铜雕像、欧贝德文化标志神权和王权的权杖、西亚早期文明艺术中的金面罩等,但这些因素在中原青铜文化中都不存在,文化面貌完全不同。

“西来说”疑点多多,且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愈难自圆其说。

中国古代文明是在本土以中原为核心和领头,多元积累,一元出现和成熟起来的。

(摘自《青铜文明源流考》,有删改)1.下列关于“西来说”的表述,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A.“西来说”是伦敦大学的拉古别里在1885年针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提出来的一种理论,瑞典人安特生的考古发现成为这一学说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B.“西来说”坚持认为中国大陆史前时代是一片空白,中原地区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而不是在本土产生的。

C.“西来说”的赞同者多是外国人,其中多数人未亲见中国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而且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没有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

D.“西来说”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而且至今存在很多疑点,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它愈难自圆其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中国青铜文化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到目前还得不到解决。

B.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是我们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铜制品。

甘肃东乡的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是我们目前所知最早的青铜器。

C.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

D.古代中国处于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

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只可能是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量的考古资料说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呈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而且一直延续了较长时期。

B.事实证明,我国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不仅不是西来的,而且从本土产生以后还向周围传播,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

C.各种不同的古代文化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面貌,这些面貌是后世研究者识别他们并区别不同文化的重要依据。

D.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早于世界其他地区,青铜文化也远比其他地区辉煌,所以青铜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项。

二、(2012·山西大学附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袁行霈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

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

《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第十六章)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

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

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

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

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我们引以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

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

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重视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

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

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新华文摘》,略有改动)1.下列与“中华文明中统治者的包容性”没有关系的一项是()A.《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是在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D.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2.下列对“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B.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C.契丹族建立了精美的山西应县木塔,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曾在唐朝任职,这些分别证明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以及外国人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D.中华文明的演进是多种文明因素按照“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相互作用”的模式进行整合的过程。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B.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C.作者认为,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唯有包容文明才能不断壮大。

由此可见,华夏文明发展史上所有鼎盛阶段都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三、(2012·河南洛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陈雍君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