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粤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及启示
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标题: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引言:新型研发机构的建立对于创新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组织架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等方面给出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一、组织架构的优化1.建议建立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减少冗余层级和繁杂的管理体系,以提高决策效率和创新能力。
2.建议设立跨部门的项目组,促进不同领域专家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跨学科的创新。
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建议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合作和人才引进等,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2.建议鼓励员工参与学术研究和学习,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以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三、创新机制的建立1.建议建立开放、包容的创新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和创新方案,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潜能。
2.建议设立专门的创新基金,用于支持优秀的创新项目和人才,提供资金和资源的保障。
四、技术研发的重要性1.建议加强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建议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成果,实现技术的共同进步。
五、知识产权的保护1.建议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的申请和管理,确保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
2.建议加强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六、创新文化的营造1.建议营造积极、开放的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敢于尝试和创新,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建议建立奖励制度,激励员工的创新行为和成果,提高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力。
七、市场导向的研发方向1.建议将市场需求作为研发方向的重要参考,加强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确保研发的产品和技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2.建议与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和创新产品。
八、国际合作的重要性1.建议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享资源和成果,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综述
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的教育体制的不断健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研发机构,并通过在广东、江苏等省的试行,取得了一定的收效,对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研究效率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新型研发机构;科研创新;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繁盛,“创新”一词也一次次地被提上了日常,学术界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指出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主张学术创新。
官方给出的有关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义是,“新型研发机构是以支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多主体方式投资、多样化模式组建、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化模式运作模式的机构”。
它所呈现出的,是一种特殊的运作模式,是科研创新以及企业机构相互综合的形式。
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的研发机构之不同,主要体现在几个“新”。
其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公开招聘院、所长,负责管理团队;其二,明确的功能定位是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清楚知道研发项目的定位与目的;其三,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以保证其对国家的必要性;其四,其体制机制方面灵活创新,既像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学,但又不完全像,在体制上是一个新型的事物,必将有不一样的发展模式;其五,多个方面高度协作,充分利用多方面的优势,从而使其不同于其他机构。
正是这样一些新点,造就了它的与众不同,让其逐渐开始活跃于科研产业。
关于其特点的叙述,现今的学术研究,高冉晖的《在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研究》,以及夏太寿的《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这两篇文章中,都有较为详细的叙述。
他们肯定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为我们的科研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好处,他们所持有的一致的观点,即是认为,将学术与企业运作相关联,有着一定的特殊运行模式,我们要遵照这些新的特点,探索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这一新型的研发机构,在国内慢慢发展开来,其建设与运行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1. 加强团队合作和协同创新能力。
建议新型研发机构注重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团队,促进不同领域专家的合作,形成互补优势,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创新性。
2.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建议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和投入,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研究人员,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3. 推动技术转化和产业化。
建议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4. 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建议新型研发机构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注重培养年轻科研人员,为未来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议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吸引国际优秀研究人员来华工作,推动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发展。
6. 加强科研成果的评价和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议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际应用效果,提高科研成果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7. 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监督。
建议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科研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科研项目的进展和成果的实现,防止科研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8.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保障。
建议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和法律保障。
9. 注重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建议新型研发机构注重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关注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推动科研成果的可持续发展。
10. 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保障。
建议新型研发机构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保障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总结:新型研发机构应加强团队合作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推动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科研成果的评价和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保障,注重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保障。
新型研发机构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新型研发机构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新型研发机构是顺应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而建立的一种研发组织形式,其对于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践中,新型研发机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目前,新型研发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仍然不完善。
很多机构缺乏适合企业自身需求的研发平台和设备,并且人才队伍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对于高质量研发的需求。
此外,新型研发机构还存在经费不足、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其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有以下几点:首先,加强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研发设施的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
其次,建立行业联盟和技术共享平台,促进机构之间的合作,提升行业整体研发水平。
再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级研发人才,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建立科技创新补贴机制,吸引更多企业积极参与研发活动,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
总之,新型研发机构是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
通过加强投入、建立合作机制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提高新型研发机构的研发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 1 -。
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1. 加强创新能力:新型研发机构应注重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 加强科技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3. 拓宽研发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应在原有的研发领域基础上,拓展新的研究方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科技创新的多元化。
4. 加强基础研究:新型研发机构应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培养长期发展的科研项目,推动科技创新的源头创新。
5. 创新研发管理模式:新型研发机构应探索创新研发管理模式,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率,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6.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型研发机构应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专利申请和维权工作,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7.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应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8. 提高科研经费投入:新型研发机构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提高科研项目的资金保障,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
9. 加强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新型研发机构应建立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合理评估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和价值,为科研人员提供公平公正的评价环境。
10. 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应注重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以上的意见和建议,新型研发机构可以在创新能力、合作交流、研发领域、基础研究、研发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和特点
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和特点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传统的研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
因此,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这些机构以全新的方式进行科技研发,强调开放性和协同性,重视市场导向,推崇创新精神,建立平台化、数字化的研发模式。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新型研发机构是一种新型的科技创新组织,它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划分、以院系为主导的科研模式,而是以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为主导,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平台化、数字化为手段的科研模式。
三、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1. 强调开放性和协同性:新型研发机构强调开放性,鼓励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共同参与,打破学科和领域的界限,实现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新型研发机构也强调协同性,鼓励不同机构、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开展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的科技问题。
2. 重视市场导向:新型研发机构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科技创新。
它们不仅关注理论研究和科学发现,更关注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推崇创新精神:新型研发机构推崇创新精神,鼓励研究人员勇于挑战已有的理论和观念,勇于探索新的科研领域和研究方向。
同时,它们也鼓励研究人员与企业家、行业专家等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4. 建立平台化、数字化的研发模式:新型研发机构注重数字化和平台化的研发模式。
它们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数据驱动的科研决策和管理。
同时,它们也注重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研发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四、结论新型研发机构是一种全新的科技研发模式,它以开放性和协同性为特点,以市场为导向,推崇创新精神,建立平台化、数字化的研发模式。
这种全新的研发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果,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未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经验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经验一、引言新型研发机构是一种创新型的研究机构,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
本文将介绍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经验,包括创新组织模式、强化人才队伍、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等方面。
二、创新组织模式新型研发机构应采用灵活的组织模式,以适应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需要。
可以采用项目制、团队制等组织形式,根据项目或团队的需要,灵活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同时,应建立高效的决策机制和灵活的协调机制,以确保项目和团队的顺利进行。
三、强化人才队伍人才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核心资源。
应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应注重团队建设,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团队,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四、优化资源配置新型研发机构应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
应根据项目或团队的需要,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应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五、推动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应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可以通过项目合作、技术转让、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水平。
六、提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应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技术保密措施,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同时,应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和管理。
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国内若干省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践及其对广东的启示
收稿日期:2023-09-2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服务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 (2021YFF 090110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互惠偏好的多主体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在 持大股 改革中协同机制研究 (2022A 1515011691)项目来源:广州市创新环境计划项目 广州汇聚国家战略科技资源建设高水平科研机构模式与路径研究 (202000080006)作者简介:陈雪(1986-),女,研究员,博士在读,研究方向:科技情报㊁科技政策㊁科技战略与科技项目管理;刘佐菁(1982-),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政策㊁科技战略㊁新型研发机构;任洁(1982-),通信作者,女,学士,研究方向: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㊁科技政策㊁科研平台管理㊁科技金融㊂国内若干省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践及其对广东的启示陈雪1,刘佐菁1,任洁2(1.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33;2.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广东肇庆526238)摘要:新型研发机构在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重要价值,随着国家对其逐步重视,各省份纷纷从不同维度创新管理,采取多种举措推进区域内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建设㊂通过梳理解析北京㊁上海㊁江苏三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经验做法,为广东新型研发机构的高质量建设提出参考建议㊂关键词:新型研发机构;经验做法;高质量发展;广东中图分类号:F 354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6-5095(2023)06-0009-08New R&D Institutions in Several Provinces of China DevelopmentPracti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GuangdongCHEN Xue 1,LIU Zuo -jing 1,REN Jie 2(1.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Guangzhou 510033,China;2.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enter,Zhaoqing Hi -tech IndustrialDevelopment Zone,Zhaoqing 526238,China)Abstract New R&D institutions have outstanding advantages and important value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a.With the increase attention of the state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have innovated managementsupport models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taken various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R&Dinstitutions in the reg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s of building new R&D institutions in Beijing Shanghai andJiangsu and then puts forward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the high-quality construction of new R&D institutions in Guangdong.Key words new R&D institutions empirical practice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Guangdong0㊀引言新型研发机构作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不仅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也是聚集高端创新资源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㊁开展产业技术研发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㊂广东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发源地,通过地方立法㊁2023年12月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Dec 2023第7卷第6期Strategy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 .7No .6出台创新政策㊁制定管理制度等多角度㊁全链条地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健康发展㊁提升组织机制优势起到先锋示范的作用㊂随着国家对新型研发机构的逐步重视,各兄弟省份纷纷出台一系列举措推进本区域机构建设发展,在国家整体性㊁系统性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形势下,广东也亟须复盘,借鉴兄弟省份经验做法,在创新管理上继续赋能,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㊂本文基于国家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政策环境,选取北京㊁上海㊁江苏三地(以下简称 三省市 ),重点分析其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思路㊁做法,为广东新型研发机构的高质量建设提出发展建议,以供相关决策参考㊂1㊀国家出台一系列创新政策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㊀㊀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实践探索的新产物,国家层面通过出台一系列创新政策,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㊂在宏观政策环境的引导下,全国已有30多个省区市结合本辖区特色,出台 配套政策+创新举措 ,包括开展新型研发机构认定㊁给予多种形式的财政资金支持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㊁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㊁优先开展相关领域的科研攻关项目等㊂2㊀代表性省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思路㊁经验做法㊀㊀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共有新型研发机构2412家,其中广东省有192家,排名全国第四[1]㊂相关调研显示,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在研发投入强度㊁承担科研项目数量上优势突出,上海在服务企业数量上与广东并列,江苏在新型研发机构数量㊁研发投入强度㊁服务企业数量等指标上均名列前茅㊂基于以上因素及三表1㊀国家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政策时间政策名称主要内容2015年9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2016年5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㊂标志着新型研发机构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地位愈加重要2016年8月‘ 十三五 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要培育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领衔,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协同多方资源,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2019年9月‘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首份全国性针对新型研发机构如何规范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了新时期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定义㊁功能定位,对机构建设发展提出要求和支持意见;同时明确地方可参照意见,立足实际㊁突出特色,研究制订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推动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进入新阶段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支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实行 预算+负面清单 管理模式㊂鼓励地方对新型研发机构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㊂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支持方式,给予稳定资金支持,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组织开展绩效评价,鼓励科技成果自主转化及推广应用等202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赋予了新型研发机构法律地位㊂在第五十六条新增有关新型研发机构的内容,提出国家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开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完善投入主体多元化㊁管理制度现代化㊁运行机制市场化㊁用人机制灵活化的发展模式,引导新型创新主体聚焦科学研究㊁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㊂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建设第7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6期省市在国内的政治㊁经济地位,特选取三省市作为代表性省市进行分析研究㊂2.1㊀北京 新型研发机构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㊀㊀为应对新的国际竞争形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升北京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2017年年底,北京开始布局建设一系列新型研发机构㊂2018年1月,出台‘北京市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试行)“作为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纲领性和规范性文件;2021年11月,出台‘北京市 十四五 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持续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㊂北京提出 五新 机制①,高标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相关工作受到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的表扬[2]㊂2.1.1㊀高起点㊁高定位,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科学布局㊀㊀北京作为全国科技资源最丰富的城市,新型研发机构的设立普遍具有高起点㊁高定位的特征,是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创新力量㊂尽管各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背景不同,但均以引领科技发展㊁创新体制机制为使命,重点在数学㊁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㊁量子信息㊁干细胞㊁脑科学与类脑研究㊁区块链㊁关键新材料等战略前沿领域进行布局㊂2.1.2㊀将打造国际一流作为考核标准北京新型研发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始终以国际一流为标准㊂针对新型研发机构,实行个性化合同管理制度,在尊重科研规律基础上看其是否能产出国际前沿的原创成果,研发产出能否在国际同类科研机构中位居前列,核心共性技术能否在国际上引领产业发展㊂2.1.3㊀集聚国内外高水平创新人才一是面向全球公开遴选科学家㊂通过小同行推荐㊁国际学术交流㊁公开招聘等引进国际领军人才㊁创新创业团队,且更加注重人才的研究能力㊁创新魄力和学术影响力㊂二是探索人才 双聘 机制㊂北京把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作为高水平人才汇聚的平台和抓手,如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 智源院 )吸纳北京大学㊁清华大学等专家学者,实施 智源学者计划 ,支持领军科学家开展人工智能领域重大方向的基础前沿研究㊂三是重视青年后备人才培养㊂建立 青年人才挑大梁 的人才发展模式,如智源院拥有40多位38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3]㊂2.1.4㊀实施 放管服 改革坚持支持政策要 活 ,服务保障要 实 ㊂进一步简政放权,赋予新型研发机构更大的科研自主权㊂一是建立科学家负责制,将技术路线决策权和人财物支配权交给科学家,充分激发创新活力㊂二是实行 预算+负面清单 科研经费使用模式,一方面根据新型研发机构类型和实际需求给予财政科技经费稳定支持,另一方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采用总项目预算控制和风险防范设计㊁公开经费执行情况等方式确保科研经费使用 放得开㊁管得住 ㊂2.1.5㊀大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支撑产业经济发展㊀㊀北京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㊁建设产业生态联盟,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行业应用和场景适配㊂例如,智源院吸引社会资金牵头成立智源创投基金,专注于人工智能早期投资,旨在为北京培育一批硬核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企业;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公司㊁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深度对接,吸引社会资本设2023年12月陈雪,等:国内若干省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践及其对广东的启示Dec2023① 五新 机制是指新的运行体制㊁新的财政支持政策㊁新的绩效评价机制㊁新的知识产权激励和新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㊂立量子信息研究与成果转化基金,引入专业化服务机构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北京应用数学研究院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适配场景,解决数据交易难题,具备较好的产业化前景[2]㊂2.2㊀上海 功能内涵逐步丰富的新型科研组织上海为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在推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上不断探索,陆续成立了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㊁上海期智研究院㊁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同时结合实践不断创新和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与内涵㊂2.2.1㊀扩充新型研发机构的战略力量体系2019年3月,上海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要求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将各类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开展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组织纳入新型研发机构战略力量体系,包括国家实验室㊁重点实验室㊁科技创新中心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㊁制造业创新中心㊁企业技术中心㊁外资研发中心㊁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㊁科技部门认定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㊁国企开放式创新平台㊁协同创新中心等,通过扩充新型研发机构的战略力量体系,让更多的创新机构和平台享受本辖区的创新政策,开展更大范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探索[4]㊂2.2.2㊀全链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上海为激发各类创新平台创新活力,大力实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支撑产业链创新和重大产品研发;二是深化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协调推进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三是引导转制院所强化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功能,向科技研发服务集团发展;四是选择若干应用技术研发类科研事业单位,通过引入社会资本㊁员工持股等方式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五是对社会力量兴办新型研发机构给予同等政策支持,其中从事战略性前沿技术㊁颠覆性技术等研发的,可经 一事一议 后予以财政支持[5]㊂2.2.3㊀分层分级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上海市科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强调按照公平普惠㊁分层分级的原则推进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㊂针对事业单位类新型研发机构,坚持 放管服 的同时强调事业单位的公益性㊁研发活动的公共性,为政府给予持续性㊁长期性的资助提供通道并保障合理性;针对国有企业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国有企业非营利化,打造适应创新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针对民办非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将其中的国有资产份额由不超过总资产的1/3放大至2/3;开展特定机构的 一事一议 ,如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实施 预算+负面清单 ㊁绩效评价等新型管理模式;针对社会自发组织的新型研发机构,引导大型央企㊁跨国企业㊁本地科技领军企业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利用其专业优势㊁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赋能,构建起全链条的创新孵化体系[6]㊂2.3㊀江苏 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主导打造技术创新网络㊀㊀江苏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6月底,江苏共有新型研发机构573家,在创新体制机制㊁扩大机构自主权,开展科研仪器托管㊁运行绩效奖补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7]㊂为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江苏对标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院㊁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全力打造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 江苏产研院 ),截至2022年年底,江苏产研院已在先进材料㊁能源环保㊁信息技术㊁装备制造以及生物医药等五大领域建设72家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转化科技成果6200多项,衍第7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6期生孵化科技型企业1200多家[8]㊂2.3.1㊀以政策㊁资金等形式,充分保障研究院的运行㊀㊀江苏产研院作为无行政级别的省属事业单位,在建设经费上由省政府全额拨款每年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㊂江苏产研院下设公司,省财政给予公司一期资金3亿元,主要用于专业研究所投资㊁海外平台投资㊁引导基金投资等㊂为全面支撑江苏产研院发展,2023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十二条政策措施,从成果转化㊁资金使用㊁完善专项服务㊁科技合作㊁科研人员兼职㊁ 个性化 税务服务等方面为江苏产研院 松绑 ㊁赋能㊂2.3.2㊀采用 一所两制 项目经理制 ,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㊀㊀江苏产研院为推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采用2种建设模式:一是实行加盟制,推进现有其他相关院所加盟江苏产研院,并按照要求进行 一所两制 改造,促进高校院所研究人员的创新成果向市场转移转化;二是新建专业研究所实行项目经理制,以江苏产研院为主导,选拔国内外领军人才任项目经理㊁组建项目团队,新建专业研究所㊂通过 合同科研 把研究所向市场提供技术转让㊁投资㊁服务所产生的现金流收益,即技术转化的实际价格,作为考核指标,以此决定研究所绩效评价和财政资金支持额度,促使专业研究所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㊂这不仅能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有效提升了专业研究所的自我 造血 能力[9]㊂2.3.3㊀建立全链条技术需求对接解决的产业化机制㊀㊀自2018年以来,江苏产研院与97家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由江苏产研院负责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指导,并以研发解决技术难题中企业投入资金不低于80%为标准评判企业技术难题的真实性;技术需求凝练完毕后,江苏产研院利用创新网络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寻找解决方案,构建 江苏产研院组织 集成创新平台承担 研究所㊁企业㊁高校参与 的协同攻关机制㊂在重大产业化项目跨越技术创新 死亡之谷 环节,采用 拨投结合 形式,先以科技项目立项支持,解决创业早期估值和研发资金需求难以确定㊁项目融资市场失灵的问题;在项目社会化融资阶段,则转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确定项目支持强度和获利研发成果的收益[10]㊂2.3.4㊀集聚海内外创新资源,打造产业研发人才培养基地㊀㊀一是打造海外创新资源网络㊂江苏产研院通过设立海外孵化器㊁与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㊁引进海外科研机构等形式集聚海外创新资源,先后在硅谷㊁波士顿㊁多伦多㊁伦敦等地设立海外孵化器,与海外45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国际顶级研发公司等海外科研机构,其中丹麦TOPSOE公司㊁荷兰苏科思公司已落户苏州[11]㊂二是建设江苏产研院大学㊂2019年6月,江苏产研院与江苏省教育厅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产业需求和技术难题凝练成培养课题,实行 双导师制 ,依托专业研究所和江苏龙头企业,与海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采取校内校外 双导师 ㊁高校院所 双学位 ㊁企业院所 双激励 等新机制,在科技创新㊁人才培养㊁科技成果转化上率先突破,推进实施 集萃研究员 集萃博士 人才计划㊂三是打通高等院校教师㊁科研人员等到江苏产研院兼职渠道,支持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到江苏产研院进行技术开发和创办衍生企业,授权江苏产研院组建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支持建设综合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㊁市人才计划项目为江苏产研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专门渠道,充分保障建立人才 蓄水池 ㊂2023年12月陈雪,等:国内若干省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践及其对广东的启示Dec20233㊀广东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发源地的广东,在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政策引导㊁整体性建设㊁体制机制完善㊁支撑产业能力等方面还面临一系列问题㊂一是缺乏有针对性㊁获得感的创新政策㊂广东出台了多项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但涉及的具体概念㊁顶层设计㊁功能定位等仍相对宏观,部分科技政策多是将过往政策进行归纳总结,缺乏有针对性的突破;在推进机构建设上,缺乏勤勉尽职㊁容错纠错的指引机制,部分机构在体制机制探索中存在较大顾虑㊂二是缺乏分层分级的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体系㊂广东新型研发机构包括高水平创新研究院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及常规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等,但尚未建立起整体性㊁系统性的架构体系,各类机构的核心功能定位也未明确区分,导致机构既从事前瞻性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又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开发㊁公共技术服务㊁科技型企业培育等,从而表现出专业特色不突出,区域产业对接能力不强的现象㊂三是缺乏强有力的支撑管理㊂一方面在财政专项上未有稳定的财政科技经费,也未有结合机构需求的分层㊁分级的财政资金支持,同时也缺乏引导机构建设的绩效奖补支持;另一方面在引进机构建设上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团队,结合江苏产研院建设模式,机构在设立初期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协助其打通创新链㊁产业链㊁资金链,推进机构快速成长㊂4㊀三省市经验对广东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启示4.1㊀系统性搭建广东新型研发机构功能体系建议广东紧紧围绕建设方需求,科学设置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㊂以北京为例,作为全国科技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专注国家战略需求,布局战略前沿领域,强调机构的创新能力对标国际一流;上海除了培养战略性㊁前瞻性的新型研发机构,更注重新型研发机构的系统性建设,将各类致力于新兴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平台纳入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并根据各类机构特点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12]㊂广东可根据机构功能定位,建设金字塔型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其中塔尖为专注国家战略需求,从事战略性㊁前沿技术研究的机构;中间层为弥补产业技术供给,从事区域性产业技术开发㊁搭建科技成果转移通道的机构;塔基为从事特定技术领域,以服务市场化需求为导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焕发活力的科研机构或以社会㊁企业为主要投入力量,具有一定科研攻关能力的行业共性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企业赋能,推进创业孵化的机构㊂通过系统性搭建新型研发机构功能体系,对于明确各类机构使命,科学地配置资源㊁合理布局机构建设,形成有针对性的绩效评价体系等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㊂4.2㊀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采取精准的支持方式㊀㊀北京为了支持科学家勇闯科技创新 无人区 ,营造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实行 预算+负面清单 的科研经费使用模式,一方面给予相关机构稳定的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实行 负面清单 管理,采用总项目预算控制和风险防范设计等措施㊂上海强调按照公平普惠㊁分层分级的原则推进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对于不同建设方式㊁不同功能定位的机构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13]㊂建议广东结合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定位㊁建设需求给予精准支持㊂其中,针对专注国家战略需求,从事战略性㊁前沿技术研究的机构,结合绩效评价结果给予稳定持续的资金保障,并参照第7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6期江苏产研院的有关做法,在人才引培㊁成果转化㊁税收减免㊁科研人员兼职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对于支撑地方产业发展㊁提供区域性产业技术供给的机构,根据产业类型,如按照支撑传统产业升级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进行分类,采用 分期稳定+地方联合+科研项目揭榜攻关 的方式给予支持,并围绕区域产业赋能,从地方产业支撑能力㊁产业技术培育㊁共性技术开发㊁科技型企业培育能力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结合评价结果拨付资金;对于社会自发组织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竞争性项目引导机构搭建公共技术平台㊁开放创新资源,利用自身专业优势㊁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进行科技赋能[14]㊂4.3㊀营造开明宽容㊁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环境㊀㊀从北京㊁上海㊁江苏采用 放管服 ㊁创新管理机制㊁支持机构改革发展等措施可以看出,地方政府为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均采用机构自主管理㊁政府保驾护航的模式㊂以江苏产研院为例,作为省级独立预算单位,不受省科技厅㊁财政厅管理,每年自己编制预算,报相关部门备案,无硬性预算要求,且审计㊁纪检等监管部门均采取 负面清单 管理方式,为江苏产研院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便利㊂从新型研发机构的成长规律看,一家以服务区域产业技术开发的机构,真正能够面向市场自我 造血 ㊁获得成果转化收益反哺,基本需要10年时间[15],但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则希望2~3年内能快速见到成效,甚至计算机构当年的投入产出比,这不仅不利于新型研发机构的长期发展,也有悖于科技创新发展规律㊂江苏产研院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了政府监管适当放松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上应更具针对性,出台的政策要能真正增强机构的获得感㊂如‘支持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指出,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形式给予个人奖励时,获奖人可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国人才来省产研院开展技术研发或创办科技型企业的,给予中国籍公民相应的同等待遇,有针对性地切实解决机构在具体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难题[16]㊂建议广东进一步细化新型研发机构在体制机制上的发展瓶颈,寻求更好的解决路径㊂4.4㊀打造人才集聚㊁产学研深度融合㊁省市联动的协同创新体㊀㊀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新型研发机构由于其对标产业领域㊁攻关侧重点㊁阶段内主攻任务目标的不同,需配置的创新资源也不一样,因此,需搭建一个科学㊁开放和灵活的系统架构,在开展科研攻关时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适时地调整㊁配置资源,这是新型研发机构保持组织生命力与活力的基础[17]㊂基于北京㊁上海㊁江苏的经验做法,广东搭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创新体时建议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构建人才集聚高地,通过建立开放的人才管理制度㊁科学的人才遴选体系,面向全球引进和培养最适合的人才;二是实施产教融合,通过与高校院所联合培养,将产业需求和技术难题凝练成培养课题,培养实战型科技创新人才;三是省市联动建立专业服务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撑机构,围绕着新型研发机构启动期支持㊁过程期绩效评价㊁政策兑现㊁技术需求对接㊁海内外资源对接㊁产业化应用场景对接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㊂参考文献:[1]王海荣.‘2022年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发布深圳新型研发机构孵化企业最活跃[EB/OL].(2023-03-24)[2023-08-24].https ///s id=1761249090454239541&wfr=2023年12月陈雪,等:国内若干省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践及其对广东的启示Dec2023。
江苏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运行的实践与思考
第16期2023年6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16June,2023作者简介:孙田丰(1968 ),男,江苏泰州人,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㊂∗通信作者:梁缘(1982 ),男,辽宁辽阳人,一级主任科员,硕士;研究方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㊂江苏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运行的实践与思考孙田丰,陈㊀璐,梁㊀缘∗(江苏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江苏南京210013)摘要:为服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2017年起江苏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登记为事业单位工作㊂文章通过对3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评估情况分析,研究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优势㊁管理运行特点以及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规范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运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㊂关键词: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中图分类号:G311;D630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㊁面向经济主战场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㊂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㊂科技部印发的‘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 新型研发机构 可依法注册为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㊁事业单位和企业 ㊂自2017年起,江苏省委编办探索开展登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工作,初步形成了发现培育㊁登记设立㊁日常监管㊁评估考核㊁退出注销等全链条的 闭环 管理机制,在服务科技创新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㊁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㊂截至2022年年底,江苏已登记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200余家,其中省本级46家㊂根据江苏省委编办和省科技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省级科研事业单位设立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 设立三年期满重新评估 要求,江苏省委编办联合省科技厅对省本级设立运行3年左右的38家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 38家单位 )进行了评估,通过评估研究分析其运行发展㊁科研服务㊁转化孵化等情况,对规范登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工作和促进其健康发展提出建议㊂1㊀基本情况和运行特点1.1㊀行业领域布局情况㊀㊀38家单位基本布局在化工医药㊁现代服务㊁机械㊁电子与通信㊁轻工㊁生态环境和智慧交通7个热点行业,涵盖生物医药㊁网络通信与安全㊁民用航空㊁石墨烯技术等多个细分领域,如表1所示㊂多家单位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㊁关键环节自主创新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和多点突破,有效推动行业标准㊁核心技术㊁产品项目㊁高端人才等创新创业要素加速集聚,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动力㊂表1㊀行业领域分布行业分布单位数量占比/%细分领域化工医药1231.58生物医药㊁生物医学㊁医疗器械㊁石墨烯材料㊁新材料㊁智能监控㊁分子设计与合成高分子材料㊁高性能纤维及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㊁生物材料㊁亚克力材料㊁食品生物技术㊁能源科技㊁先进无机材料㊁运动健康㊁AI 制药现代服务821.05科研教育㊁金融科技㊁气象服务技术机械718.42民用航空㊁机械制造㊁电子信息㊁卫星应用㊁交通运输㊁汽车应用㊁智能制造㊁流体工程装备㊁工业制造㊁医疗检测㊁光电显示㊁生物识别㊁环境安全㊁智能装备电子与通信513.16网络通信与安全㊁数字化㊁智能化制造技术与装备㊁集成电路㊁计算机㊁电子设备㊁电光源材料轻工37.89丝绸技术㊁纺织技术生态环境2 5.26环保产业㊁大气生态环境智慧交通12.63公路交通技术1.2㊀地域分布情况㊀㊀38家单位基本集中在产业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苏中㊁苏北地区相对较少,如表2所示㊂主要原因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产业基础架构相对成熟和完善,产业集群㊁研发投入㊁科技贡献等指标水平高于其他地区㊂在全国范围综合比较,该区域也居于产业规模㊁结构和科技水平的 高地 ㊂表2㊀地域分布情况区域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数量苏南31苏中5苏北2总计381.3㊀举办单位构成情况㊀㊀从举办单位构成情况看,主要有政府㊁政府+高校㊁政府+科研院所等多种主体,其中政府㊁高校㊁科研院所占主导地位,民企作为举办主体的占7%左右,如表3所示㊂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先导资金主要投入方,与高校㊁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㊁人才资源相结合,更易形成政策㊁资本㊁技术㊁人才间的叠加效应㊂1.4㊀体制机制特征和优势㊀㊀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不同于传统审批设立的事业单位,呈现出 投资主体多元化㊁管理制度现代化㊁运作机制市场化㊁用人制度灵活化 的 四化 特征㊂设立事业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不仅是机构形式㊀㊀表3㊀举办单位构成及投入情况举办单位科研单位数量占比/%固定资产/亿元近3年收入/亿元政府补助/亿元政府1231.5813.1933.3416.60政府+高校(研究所)1436.84 4.1121.5210.44高校615.79 1.46 5.79 1.13民企参与615.790.07 1.160.02总计38100.0018.8361.8128.19的探索,也是新型科研组织的创新㊂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相比,其与产业对接更紧密,且有更强的风险意识和发展意愿,管理运行机制更为灵活,成果转化环节实行的股权奖励㊁项目收益分红㊁岗位分红等方式,更能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动力㊂传统和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对照如表4所示㊂表4㊀传统和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对照比较类别传统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设立依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相关地方制定的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管理办法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㊁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办法(试行)“机构编制传统机构编制管理不采用传统机构编制管理方式经费来源政府投入,主体相对单一政府引导,投资主体多元运行机制机关事业单位传统管理模式一般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研究决策,管理层实施工作导向非盈利,参与市场竞争少以市场需求与发展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分配机制国标工资市场化分配机制人才引进公开招录合同聘用2 建设成效㊀㊀从评估情况看,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有助于地方政府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整合科研资源要素,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㊂2.1㊀能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突破技术 瓶颈㊀㊀从评估情况看,38家单位能够积极与院士科研团队合作,部分单位科研水平在国内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成为破解 卡脖子 难题的 先行军 ㊂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面向网络通信领域,在相关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部分科研成果世界领先㊂江苏省未来网络研究院㊁江苏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先后推动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江苏落地发展㊂2.2㊀能够紧贴地方产业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㊀㊀推进地方经济建设㊁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是设立科研单位的重要目标㊂经评估了解,38家单位近3年来共计承担2700余项科研项目,取得专利和著作权300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53个,转化产值约96亿元,在优化区域科技结构布局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㊁服务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㊂2.3㊀能够围绕创新创业生态,助力创新资源集聚㊀㊀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㊂经评估了解,38家单位中领衔或加盟的院士59名;硕士以上学历2760人,占比约72%;高级职称以上1026人,占比约27%,与牛津大学㊁新加坡国立大学㊁中科院㊁清华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引进了刘韵洁㊁蒋华良等知名科学家团队,带动了优势学科㊁科研项目在江苏落地,通过项目㊁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力量㊂2.4㊀能够畅通 政产学研企 链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㊀㊀3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大多是由地方政府通过投入先导资金,引入市场资本,研究院所搭建研发创业平台,以院士为主体组建科研团队,以技术服务市场需求,打造了 政市产学研企 一体化发展链条㊂从评估情况看,38家单位3年来引进科技项目219个,承担科技项目472个,累计申请专利3012个,累计申请著作权431个,科技转化成果467项㊂2.5㊀能够拓展优质公共服务,提升公益事业质量㊀㊀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是从事科研公益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其本质属性㊂通过政策宣传和工作引导,38家单位积极参与科普讲座㊁科技论坛,承办科技联盟㊁行业年会㊁校园科普等活动,推动国有资产在江苏科技领域公益性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㊂3㊀存在的问题㊀㊀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作为一种新型机构样式和科研组织形式,目前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㊂从评估情况看,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和微观层面的管理运行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㊂3.1㊀顶层设计相比形势发展还有些滞后㊀㊀近年来,科技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多项政策,但国家层面还缺乏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宏观统筹和顶层设计,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还不够明确,法人性质也多种多样㊂从调研情况看,地方政府作为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主要举办者和先导资金投入方,又往往扎堆于关注度高㊁周期短㊁回报好的产业科研项目,在基础研究㊁原始创新方面投入不足㊂有的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与传统的高校㊁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部分领域形成直接竞争,导致人才㊁资金的浪费,总体上看还未能形成各有侧重㊁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㊂3.2㊀实际运行发展与初期目标定位还有偏离㊀㊀部分单位未处理好 改造 与 创造 的关系,有的仅依托部分科研人员搭建技术服务和转化平台,满足于产品修修补补的 改造 ,缺乏革新 创造 主动㊂有的未处理好 创新 与 服务 的关系,少数单位定位不高,运行发展与创立时的战略定位 偏航 ,逐步退出科技主战场,从科技前沿退居后方,蜕变为一般技术服务机构㊂有的未处理好 事业 与 企业 的关系,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大多是非财政保障,后期需要市场运作满足生存发展,容易导致过于强化市场导向,将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拓展市场上,忽略公益属性和社会价值体现㊂3.3㊀管理体制㊁运行机制还不够规范㊀㊀从评估了解情况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为其决策机构,能够快速响应创新需求,整合创新要素资源,发挥创新主体的快速协同功能,实现创新资源和市场资源有效整合和衔接㊂但由于其举办主体或参与共建的主体多元化,各主体之间协调困难,致使部分单位的理事会制度 形同虚设 ,对于章程修订㊁重大科研活动㊁内部运行管理等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不通过理事会决议㊂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举办的新型研发机构,延续了其举办主体的科技组织形式和治理体系,反而违背了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初衷㊂3.4㊀政策的激励效应还未能充分显现㊀㊀从当前的扶持政策看,法人性质往往是机构运行㊁人事管理㊁薪酬分配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选择不同性质的法人,对应的管理体制㊁配套的支持政策也有不同㊂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虽然整合了一些机构形式的优点,但也受到一定制约,有的很难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时进行市场化运作,企业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往往无法享受到政府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扶持等[1]㊂3.5㊀资源要素投入与成果产出有的还不相匹配㊀㊀由于地方政府在扶持力度㊁产业基础和人才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加之不同行业领域的 成长期 拔穗期 有别,导致各单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㊂从评估情况看,近3年来政府对于13家单位共投入财政资金9.03亿元,获得省以上科技奖励8个,孵化转化的产值偏少,科技的放大效应显现还不明显㊂有的主要从事基础性研究的单位经费主要依赖于举办主体投入㊁政府补助和项目经费,成果转化收入占比较少,还存在 自我造血 能力不强的问题㊂从评估情况总体上看,近3年38家单位共获得政府补助28.19亿元,占到其总收入的45.61%,占比较高㊂4㊀对策与建议㊀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㊂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是机构编制部门创新体制机制㊁服务国家科技建设的探索尝试㊂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建议要从加强顶层设计㊁规范机构设置㊁加强政策协同等方面持续加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健康发展㊂4.1㊀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㊀㊀针对当前新型研发机构定义㊁定位都不够明确的情况,国家层面应出台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条件和扶持办法,面向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出台差异化的指导意见,形成各职能部门有序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完善科技咨询决策㊁科技宏观统筹㊁重大任务协同落实等运行机制[2]㊂加强不同区域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发展的引导,推动实现 错位发展 ,避免 同质竞争 ,助力项目㊁人才㊁资金㊁机构建设的统筹规划和一体化配置,实现科技资源高效供给和合理布局㊂对于政府参与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赋予更充分的技术路线决策权㊁科研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动权,支持其自主选择研究方式㊁调整技术路线㊁筹措使用资金㊁配备人员团队[1]㊂4.2㊀建立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统计㊁分类与评价体系㊀㊀科技部印发的‘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 新型研发机构应建立分类评价体系 ,国家层面应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分类认定标准,明确不同行业类别的新型研发机构牵头的行业主管部门,探索开展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普查备案工作,聚焦新型研发机构的现代管理体制㊁市场化运行机制㊁研发服务能力㊁服务企业成效㊁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评价指标和构建评价体系,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3]㊂4.3㊀增强扶持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实施㊀㊀放大扶持政策 普惠 性,探索突破不同法人类型的机构享受不同扶持政策的限定㊂机构编制㊁人社等部门探索试行事业编制 周转池 ㊁放宽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门槛㊁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等措施吸引高端人才㊂用好用足支持科研团队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实施团队控股㊁股权奖励㊁股票期权㊁项目收益分红㊁岗位分红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4]㊂鼓励支持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㊁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推动教育链㊁人才链与产业链㊁创新链的融合发展㊂4.4㊀规范新型研发机构登记为事业单位工作㊀㊀结合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修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工作,出台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㊂在事前培育环节,着眼 高层次人才+核心技术 标准,联合科技㊁工信㊁卫健㊁农业等主管部门对产业布局㊁科研能力㊁功能定位以及公益属性等进行综合评估论证㊂在登记 准入 条件上,明确公益属性㊁批准文件㊁经费来源㊁登记资金及国资比例等基础要素,规范审查标准㊁工作程序和证书样式;在事中监管环节,完善章程管理㊁年报公示㊁异常名录管理㊁分类分级监管㊁绩效评价等手段,保障和促进其健康发展;在事后退出环节,探索开展阶段性评估考核,形成有进有出㊁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㊂5 结语㊀㊀当前,事业单位在社会上认可度高,举办主体拟登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意愿比较强烈㊂但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相关法规尚不完善,加之新型研发机构的组建形式㊁运作模式㊁管理方式㊁发展样式不尽相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设立工作,并推动其健康运行,服务科技创新和地方转型升级㊂参考文献[1]吴崇明,程萍,王钦宏.中国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源起㊁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技和产业,2022(7): 306-314.[2]徐燕,王丽萍.长三角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及建议[J].华东科技,2022(8):41-45.[3]陈力,王赫然,王灿.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22(6):52-53. [4]孙燕,刘霞,霍竹,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以北京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2 (8):78-83.(编辑㊀姚㊀鑫)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operation of new R&D public institu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Sun Tianfeng Chen Lu Liang Yuan∗Registration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Institutions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210013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Jiangsu explored New R&D Institutions registered as public institutions since2017.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valuation situation of38provincial-level new R&D institutions studies th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R&D institutions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tandardizing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R&D institutions.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e new R&D institution public institution。
新型研发机构定义
新型研发机构定义新型研发机构,创新驱动的引擎。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研发创新,并建立起了新型研发机构。
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研发部门,更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理念,注重跨界合作、开放创新和技术转化的新型组织形式。
本文将从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义、特点、发展趋势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义。
新型研发机构是指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理念,注重跨界合作、开放创新和技术转化的研发组织。
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研发部门,更是一个以创新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研发机构。
新型研发机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开放性,新型研发机构注重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包括产学研合作、跨行业合作、跨国合作等,通过开放创新的方式,吸收外部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2. 跨界合作,新型研发机构不再局限于某一个领域或行业,而是通过跨界合作,将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进行整合和创新,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3. 技术转化,新型研发机构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注重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
1. 创新驱动,新型研发机构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2. 开放合作,新型研发机构注重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包括产学研合作、跨行业合作、跨国合作等,通过开放创新的方式,吸收外部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3. 用户导向,新型研发机构注重用户需求的研究和分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体验。
4. 技术转化,新型研发机构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注重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5. 风险投资,新型研发机构注重创新投资,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实践,提供创新奖励和风险投资支持,激发员工的创新激情。
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1. 高效的项目管理:新型研发机构应建立起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规划、任务分配、进度控制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项目管理,能够提高研发效率,降低项目风险。
2. 强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应该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创新活动、设立创新奖励制度等手段,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
3. 加强技术研发能力: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加强技术研发能力的建设。
通过培训、引进优秀人才等方式,提升团队的技术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成果的转化。
4.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应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技术成果。
通过合作,可以拓宽研发渠道,提高创新能力。
5. 加强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了解用户需求,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和策略。
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可以准确把握市场机遇,提高研发的针对性和市场适应性。
6.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新型研发机构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在研发过程中,要注重保护自主知识产权,避免技术泄露和侵权行为。
7. 推动产学研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应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
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8.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新型研发机构的团队成员应加强协作和沟通,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通过团队协作,可以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
9. 关注社会责任:新型研发机构应重视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10. 持续学习和创新:新型研发机构的员工应保持持续学习和创新的心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可以保持竞争优势,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1. 提升创新能力:新型研发机构应该致力于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研发人才,建立合理的研发团队,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和资源,培养和激励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2. 加强产学研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的合作,建立合作机制,共享资源和信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3. 建立开放共享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建立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提供各种研发设施、实验室和技术服务,吸引各方面的创新人才和资源参与研发工作,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型研发机构应该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申请、保护和运用,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水平。
5. 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新型研发机构应该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与国外优秀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力。
6. 加强科研成果评估: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建立科研成果评估机制,对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行评估和审核,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益,确保科研成果的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
7. 提供创新资金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加大对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提供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持,激发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
8. 建立创新文化: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建立积极向上的创新文化,倡导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
9. 推动科技普及教育:新型研发机构应该积极推动科技普及教育,加强科技知识的普及和科技文化的推广,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科技创新意识。
10. 加强科技信息交流: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加强科技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建立科技信息平台和科技咨询服务机构,提供科技信息查询和科技咨询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传播和应用。
以上是新型研发机构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和创新工作有所帮助。
新型研发机构
新型研发机构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追求新的突破和发展。
尤其在科学研究领域,研发机构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需求,新型研发机构的出现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讨论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义、特点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什么是新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是指采用创新的方法和理念,以一种全新的模式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发的机构。
相比传统的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快速迭代和灵活性。
它们常常在组织结构、工作方式和文化氛围上具有创新性。
在新型研发机构中,创新和实验成为主要的推动力。
它们鼓励员工进行自由探索和尝试,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另外,新型研发机构还注重团队协作和开放性思维,拉近了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传播。
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1. 跨学科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和融合。
它们鼓励不同背景和专业领域的人才加入,以促进创新的碰撞和交流。
跨学科合作不仅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还有助于解决复杂问题和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
2. 快速迭代与传统的研发机构相比,新型研发机构更加注重快速迭代和试错。
它们倡导快速原型开发和迭代,以便尽早获得反馈并进行调整。
这种快速迭代的方式可以显著减少项目的失败成本,同时也加快了创新的速度。
3. 灵活性新型研发机构通常具有灵活的工作方式。
它们注重自由度和弹性,为员工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并且更加开放和平等的组织结构。
这种灵活性使得员工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促进了更好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4. 开放创新新型研发机构倡导开放创新的理念。
它们鼓励员工参与到开放源码项目和开放科学研究中,共享知识和成果。
通过开放创新,新型研发机构可以更好地利用全球的智慧和资源,加速科学研究的进程。
新型研发机构对科学研究的影响新型研发机构的出现对科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新型研发机构提供了更好的研究条件和资源支持。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5.1 明确机构分类 新型研发机构相较我国来说还属于比较新型的机
构,而对该机构的分类相对来说也并不是很明确,而它 又是我国深入 实 施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战 略 的 重 要 载 体,更 是提升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驱动力。因此在 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分类, 根据发起 的 主 体 不 同 可 以 把 新 型 的 研 发 机 构 分 类 四 类,第一种以政 府 主 导 成 立 建 设 的 信 息 研 发 机 构 的 产 业技术创新和 系 统 的 模 式,也 就 是 以 政 府 部 门 来 连 接 企业和科研机 构 和 高 校;第 二 种 以 行 业 的 龙 头 企 业 来 进行新型研发机构主导成立的产业链联合创新的一种 全新模式,通过行业的龙头企业来连接科研机构、高校 和院士等著名 的 科 学 家;第 三 种 类 型 是 以 产 业 联 合 的 形式来主 导 成 立 新 型 研 发 机 构 中 的 企 校 联 合 创 新 模
新型研发机 构 光 有 技 术 显 然 还 不 足 以 立 足,在 新 型研发机构的 建 立 中 资 金 也 极 为 重 要,资 金 短 缺 会 造 成新型的研发机构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转。政府应加大 对新型研 发 机 构 的 资 助 力 度。 在 财 政 上 给 予 支 持,对 于新成立的新 型 研 发 机 构,财 政 可 以 每 年 以 非 财 政 资 金购买科 研 软 件、仪 器 设 备 等 进 行 比 例 分 配。 同 时 在 引入高端人才 时 可 进 行 资 金 上 的 补 贴,给 予 这 些 高 端 人才更好的保 障 和 补 助,政 府 给 设 置 相 关 的 资 金 来 进 行扶持。 5.3 开展机构试点
文献标识码:A
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18年第17期·15·文章编号:2095-6835(2018)17-0015-03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研究李庆明,徐欣,巢俊(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京210042)摘要:从组建模式、产业和地域分布等方面对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对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①机构建设模式新——建设主体多元化;②管理运作机制新——坚持市场化导向;③科研主攻方向新——更具有前瞻性,瞄准国际前沿;④创新组织方式新——缩短了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时间;⑤成果转化路径新——多样化成果转化途径;⑥创新融资渠道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最后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意见。
关键词: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成果转化中图分类号:G322.2文献标识码:ADOI :10.15913/ki.kjycx.2018.17.015新型研发机构是指围绕我省区域、行业创新发展需求,以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从事合同研发、技术转移、衍生孵化等技术服务,采用多元化投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机制的新型法人组织。
近年来,我省涌现了以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一批建设模式新、体制机制新的新型研发机构。
这些机构在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引进高端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概况全省各地政府、科技园区引进省内外高校院所等共建研究院、分所、研究中心等各类新型研发机构346家,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总投入达200多亿元,建有研发中心及实验室900多个,研发人员达6000多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200多件,年服务企业10000多家,引进、孵化企业1400多家。
1.1组建模式从组建方式看,已列入统计的346家新型研发机构中,均已注册独立法人,“独立法人”的组建模式是我省新型研发机构的主要形式。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佛山)研究院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并重 助力破解产业升级缺芯难题
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纳米技术、半 8英寸硅基氮化镓(GaN)晶圆加 MEMS 芯片加工、材料与器件测
导体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 工能力,并兼容2英寸、4英寸、6 试表征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开展大
致力于产业技术领域核心关键技术 英寸加工尺寸晶圆。秉着“边建设、 尺寸硅基氮化镓关键材料外延关键
研究院规划建设效果图
政府 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全面 100亩,建设35000㎡的科研及办
作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在粤港
战略合作协议》,发挥中国科学院 公场地和23000㎡的洁净实验室; 澳大湾区的“桥头堡”,中科院苏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支撑 二期规划建设120000㎡的专业化 州纳米所广东(佛山)研究院始终
和引领作用,培育创新动能,推进 半导体产业载体。目前,研究院相 围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及满足国家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佛山)研究院外景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47
专题
㛆肫䧶殜猰䪮⸂ꆀ 䩧鸣猰䪮桬晥ⱙ
创新风采
院地合力 打造辐射粤港澳 大湾区的一流应用技术创 新创业平台
突破、共性技术研发、技术系统集 成、工程化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力 争建设成为纳米技术、半导体等领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佛山)研 究院: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并 重 助力破解产业升级缺芯难题
文 / 胡磊
[导语]
作为一家集创新研发、公共服务和孵化育成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国科学院苏 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 (佛山)研究院”或“研究院”)立足佛山,面向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以促进区域 创新发展为目标、以专业特色学科为依托、以研发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产业技术为核心, 通过“纳米加工平台+ 研究中心+ 育成中心”的运营模式,大力开展产业技术领域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共性技术研发、技术系统集成、工程化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助力构建粤 港澳大湾区纳米技术和半导体产业发展生态圈。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情况汇报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在我国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类研发机构纷纷涌现,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下面,我将就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新型研发机构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研发相结合,不断推动了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
例如,某机构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电池,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为我国节能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新型研发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不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机构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借助各类人才项目和奖励机制,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加入到新型研发机构,为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再次,新型研发机构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新型研发机构也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为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最后,新型研发机构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加强与企业、市场的合作,不断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某机构成功将某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并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为机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新型研发机构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为实现科技强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新型研发机构是指在科技创新领域中,采用新的组织形式、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以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机构。
以下是我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开放的创新平台
新型研发机构需要建立开放的创新平台,吸引和聚集各类人才,包括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市场营销人员等,形成多学科、多领域的创新团队。
平台应该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包括资金、设备、技术支持等,以激发创新的潜力。
二、注重基础研究
新型研发机构应该注重基础研究,不仅仅是开发新产品或技术,更要关注科学的本质问题,探索未知领域。
只有在基础研究上取得突破,才能为未来的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推行创新文化
新型研发机构需要推行创新文化,鼓励员工不断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鼓励失败并从失败中学习。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保护员工的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
四、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
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结合。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五、重视人才培养
新型研发机构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培训、交流、评价等,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总之,新型研发机构需要建立开放的创新平台,注重基础研究,推行创新文化,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重视人才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工作总结
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型研发机构在我国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和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各级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工作力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对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首先,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
政府在制定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企业则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政府和企业需要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支持。
其次,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工作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科技创新是人才驱动的,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才能够不断进行创新研究和技术攻关。
因此,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新型研发机构中,为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工作需要加强与国际接轨,拓展国际合作。
科技创新是全球化的,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够把握全球科技发展的脉搏,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研发资源。
因此,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交流,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共同推动。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才能够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粤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及启示作者:黄涛时歌来源:《决策与信息》2019年第10期[摘; ; 要] 新型研发机构在遵循科学研究规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需要兼顾市场竞争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为发展目标,推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桨联动,形成科研突破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
苏粤地区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领头羊,其发展过程体现了新型研发机构的一般发展共性,如机构组织框架多元化、科技研发方向前沿化、科技研发活动高效化、发展政策环境宽松化、机构发展方式特色化等,但同时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均、界定标准模糊、造血机制缺乏、人才引进过度等不足,实践中应从平衡机构布局、明晰机构定位、形成政策合力、改善资金管理及集聚高端人才等方面推动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江苏;广东;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政产学研金;多元投资主体[中图分类号] C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10-0077-07在发达国家中,新型研发机构已成为吸引人才,实现创新突破,促进科研大众化、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组织。
比如美国政府为实现其国家创新战略,打造创新生态体系,将联邦政府资助的研发中心(FFRDCs)打造为前沿基础和战略高技术研究高地,改革了能源前沿研究中心(EFRCs)和能源创新中心(EIHs)的科研资助和管理模式,以制造业创新研究院(IMIs)为中心聚合公私创新资源网络化布局,多政策多方面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为其提供充足动力[1]。
该计划与政策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欧盟、日本等国纷纷进行效仿,借此提高自身创新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与传统研发机构相比,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生是顺应科技发展规律的结果,为破解科技经济发展“两张皮”提供了新实践。
近年来,我国北京、江苏、广东等地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出现了如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新型研发机构的出现为我国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这些新型研发机构的迅速成长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经验。
苏粤地区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领头羊,其发展过程既体现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共性,又融合了自身浓郁的地方特色。
本文对苏粤新型研发机构的共性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审视反思,从中得出启示,为推动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供思路。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界定目前,学界对“新型研发机构”这一提法尚不统一。
吴卫、陈雷霆认为新型研发机构是以科技前沿为目标,多元投资主体参与,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是一种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新型研发模式,科学发现推动技术发明,技术发明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为科学发现提供支持[2]。
陈宝明、刘光武等认为新型研发机构实现了政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转化以及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具有体制新颖、机制灵活、管理先进、运行高效、人才聚集等特点[3]。
夏太寿等认为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可归纳为政府导向、政产学研高度协作、体制机制灵活创新、治理模式去行政化等[4]。
总之,新型研发机构应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体制企业化,孵化育成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独立法人组织。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特征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机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从主体构成上看,新型研发机构多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组成,这三类主体往往是相关领域内的领头羊,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
依托各方优势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在组织灵活性,资源的丰富度,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
从体制机制及发展模式上来看,新型研发机构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增强了组织在科研创新方面的自主性,由传统的创产分离转变为产学研相结合,在遵循科学研究规律的基础上兼顾市场竞争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为发展目标,推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桨联动,形成了科研突破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
(三)形成新型研发机构的原因新型研发机构的形成是内部构成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内部构成方面,新型研发机构充分调动了各个参与要素,使其相互配合。
在充分分析自身短板与长处的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共享资源的基础上降低研发成本,推动创新大众性发展,并促进风险共担机制的形成。
在外部环境因素方面,主要由市场竞争环境与政府政策推动。
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现代企业竞争压力逐渐加大,为保持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得经济利益,势必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
但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源往往无力支撑相关研发,故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相互合作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便应运而生。
在合作中完成技术突破与科技创新,达到多方长远发展的目的,实现共赢。
此外,我国政府不断倡导产业转型,提倡和鼓励创新,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政策支持,这也为创产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新型研发机构因其产学研、科技创新与研究成果转化、科技经济成果相结合的优势特征,日益成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双重突破的新切入口。
江苏、广东两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起步早、成形快,目前已成为国内新型研发机构实践强省,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及资金扶持下逐步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一)苏粤新型研发机构的特征截至2018年底,经省科技厅认定,省人民政府批准备案的新型研发机构,江苏省有346家,广东省有180家。
苏粤两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异同点,二者新型研发机构都呈现出机构组织框架多元化、科技研发方向前沿化、科技研发活动高效化、发展政策环境宽松化的聯动发展状态,但在具体实施层面又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比如江苏省在发展中充分体现出“背景”深,“眼界”高,“门路”通,“资源”广四个特征[5]。
广东省则强调“政产学研金”模式升级建设立体综合孵化体系。
两省总体上展现出四大发展总特征相同,但具体发展方式各具特色的“4+N”格局。
1. 机构组织框架多元化。
从建设主体来看,江苏省建成的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科研院所不同,其并非传统的事业单位,无编制、无级别、亦无财政拨款,从以往传统的单一政府部门主导转变为政企高校社会组织多元建设开发。
而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强省和实行改革开放的窗口,聚集了一系列国际高新企业,高校资源也十分丰富,为建设主体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建设主体由政府主导逐步转变为政企合作、企校联盟等方式,使新型研发机构在组成形式上亦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2. 科技研发方向前沿化。
在科技研发方向上,江苏省明确主攻方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通过建立前瞻性的战略思维,积极抢占研发领域标准建设的话语权,利用高品质科技研发平台,推动高尖科技研发,争做领域领头羊。
广东省则将其主要力量加以集中,勇争上游,新型研发机构主要分布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力求精尖,与时代紧密结合,分析未来科技研发走向,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的技术研究。
3. 科技研发活动高效化。
在科技研发活动中,江苏省通过对组织方式进行创新,极大缩短研产进程,以“扶上马、送一程、走出去”为口号,大力推动转移、转化机制的发展。
同时,转变单一成果转化路径,将研发机构成果由单一的应用技术开发、成果产业化提升为产业孵化、技术交易等形式。
在此方面,广东省也对研发活动高度重视,以效率为目标,以产出为检验标准,在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方面均有突出表现。
开创“三发”联动的新型研发创作模式,充分实现对科技研发成果的经济转化,减少学术与生产力间的转化阻力。
以新型研发机构串联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大步骤,紧密联系,协同创新,联动推进,实现科技经济双飞跃。
4. 发展政策环境宽松化。
在发展的政策环境方面,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直指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目标明确,支持力度大。
比如大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去行政化改革,从以指令为导向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并为机构发展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和宽松的科研环境,充分保障了机构研发活动的高效率、高产出。
广东省也出台了大量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机构的建设得到了大量的资金服务支持,相关的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得到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重视与青睐,政府通过汇集各方资源力量积极拓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特别是为省内中小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支持,解决其自身研发能力较弱,无强力科研队伍的难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强调高精尖产业转型,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帮扶与支持。
5. 机构发展方式特色化。
除四大共同发展特征之外,苏粤两省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相配合,与世界发展趋势相结合,以“四化”为中心,建设特色机构发展之路,形成“四化加一化”的“4+N”发展新格局。
江苏省积极创新改革,在创新管理方式方面,鼓励机构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运行模式,保证研发活动与市场需求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与项目干预,以逆向创新、交互创新等方式刺激机构研发效率。
在资金支持上,江苏省不断推动融资渠道改革,深刻剖析科技与金融内在联系,大胆强化融合,比如引入社会风投,建立“政策+创新+產业基金+VC和PE”的新机制,加深科研、生产、融资三者联系,多方位服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从总体来看,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道路可总结为:单位性质多样化、合作定位层次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进程差异化,形成了一条符合主流建设规律又充满活力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道路。
广东省对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升级探索,大力实施“政产学研金”主导转化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为主要参考,以高校为主要依托对象,联合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在资金支持方面,广东省创新性地推动产业资金创投模式,对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进行投资,积极学习国际资金支持模式,以风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将新型研发机构设立创投基金作为其发展进入更高阶段的标志。
同时广东省提出“让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孵化器的孵化器”的发展口号[6],连接研发与孵化关系、地方经济需求与科研方向关系、国内建设与国际发展关系,打造“人、物、财、技”立体综合孵化体系。
重视人才作用,提倡技术入股,加深各主体间联系,助力形成密切合作关系,刺激科技研发效率。
积极推动技术人才引进转移工作,加强自身国际竞争力。
(二)苏粤新型研发机构存在的问题在对苏粤两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其已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道路。
但新型研发机构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体制机制、运作方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地区发展不均。
苏粤两省新型研发机构虽数量较多,但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均问题。
以江苏省为例,其省内三地中,苏北苏中地区整体发展较为薄弱,苏南五市作为江苏省的经济中心,资金、技术、人才相对丰富,有实力重金引进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大量投入,因此机构数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