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动用法(已整理)

合集下载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止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战为动用法之阳早格格创做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汇具备“以之为何”的意义,即认为宾语何如或者把宾语当做何如.普遍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汇战名词汇的活用,动词汇自己不意动用法.1、名词汇的意动用法:名词汇用做意动,是把它后里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瞅搞那个名词汇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例1:邑人偶之,稍稍去宾其女.(《伤仲永》)去宾:本为名词汇,那里活用为意动词汇.“去宾其女”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女为去宾”.例2:女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名词汇活用做意动词汇.“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那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2、形容词汇的意动用法:形容词汇用做意动,是主瞅上认为后里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具备那个形容词汇所代表的本量或者状态.例1:渔人甚同之.(《桃花源记》)同:本为形容词汇,那里用做意动词汇.“同之”,即“以之为同”(认为那件事偶怪)例2:邑人偶之,稍稍去宾其女.(《伤仲永》)偶:本为形容词汇,那里用做意动词汇.“偶之”,即“以之为偶”(认为他才搞非凡是)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汇具备“使之怎么样”的意义,即此时谓语动词汇表示的动做不是主语收出的,而是由宾语收出的.本量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办法表白了兼语式的真量.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汇,有的是由名词汇、形容词汇活用去的.由于本去的词汇类分歧,活用做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真足相共.1、动词汇使动用法:动词汇战它的宾语不是普遍的收配与被收配的闭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事爆收那个动词汇所表示的动做止为.例1:止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怀:使……归逆.例2:曲可惊天天,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泣:使……哀号.例3:操军圆连船舰,尾尾相交,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遁窜.2、名词汇使动用法:名词汇用做使动词汇,是指那个名词汇戴了宾语,而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形成那个名词汇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翻译时要采与兼语式的形式.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自我介绍》)臣:使……称臣.例2:先破秦进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为王.3、形容词汇使动用法:形容词汇戴上宾语以去,如果使得宾语具备那个形容词汇的性量战状态,那么那个形容词汇则活用为使动词汇.例1:既去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例2:大王必欲慢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慢:使……慢.例3:凄神热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凄、热:使神骨凄热.三、使动用法战意动用法的辨别: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汇具备“使宾语怎么样”的意义.它是用动宾结构表白使令式的真量.意动:认为……怎么样.例:余颇易之(尔认为甚是简朴)使动用法指动词汇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有些名词汇战形容词汇活用为使动词汇,表示“使……”的意义.有三种:①动词汇的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前骨”中的“劳”,意义是“使……劳乏”.②名词汇的使动用法.是“使……成为……”的意义.③形容词汇的使动用法.特性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者物具备那个形容词汇所表示的本量或者状态.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做什么.有二种:①名词汇的意动用法.比圆“先破秦进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义是“以……为王”②形容词汇的意动用法.比圆“而荣教于师”中的“荣”,意义是“以为荣”.四、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语不妨由动词汇、形容词汇或者活用的名词汇充当.例1:妇人将开之(《触龙道赵太后》)妇人姜氏将为他们挨开乡门.例2: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共样是死,为国家而死不妨吗?例3:祭祀必祝之(《左传・成公十三年》)祝,祈祷,动词汇的为动用法,为……祈祷.例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泣,为……哭泣.例5:后裔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哀,为……而哀.例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史记•滑稽列传》)丧,为……治丧.例7:文嬴请三帅.(《秦晋崤之战》)请三帅:替三帅哀供.例8: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例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三国志•华佗传》)脉:为……诊脉.例10:伯夷死名于尾阳之下,匪跖死好处东陵之上.(《庄子•骈拇》)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例11:君子死知己.(陶渊明《咏荆柯》)死:为……而死.五、特殊句式:1、主谓倒拆:主谓倒拆也喊谓语前置或者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子也战新颖汉语中一般,普遍搁正在主语之后,但是偶尔为了强调战超过谓语的意义,正在一些疑问句或者叹息句中,便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里.例: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表强调的表示,可译为“您太不智慧白”.2、定语后置:新颖汉语里,定语普遍皆搁正在核心词汇的前里,起建饰节造的效率.但是正在古代汉语里,为了超过战强调定语,偶尔也会把定语搁正在核心词汇之后,那种情况喊搞“定语后置”.译成新颖汉语时,普遍皆应提到核心词汇前边去.其余,定语后置时,往往正在核心词汇战定语之间家“之”子,偶尔也正在定语后里加“者”字.(1)用“者”结句,产死“核心词汇+后置定语+者”.(2)用“之”结句,“核心词汇+之+后置定语”的形式.如:“其嵌然相乏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3)用“者”又用“之”.如:“核心词汇+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天圆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教》)应注意的是,文止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建饰闭系的句子,表收属闭系的定语则不后置.3、状语后置:新颖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即是补语.但是正在文止文中,处于补语的身分往往要以状语去明白.例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北.”(《鸿门宴》)“战河北”即“战(于)河北”,应明白为“于河北战”.例2:“覆之以掌”(《促织》)即“以掌覆之”应明白为“用脚掌覆盖(蟋蟀)”.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①用介词汇“于”组成的介宾短语正在文止文中多数处正在补语的位子,译成新颖汉语时,除少量仍做补语中,大普遍皆要移到动词汇前做状语.例:青,与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教》)介宾短语“于蓝”,前者该当移到“与”的前里搞状语;后者该当移到“青”的前里搞状语,即译为“比蓝青”.②介词汇“以”组成的介宾短语,正在今译时,普遍皆做状语.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搞“告”的状语.③另有一种介词汇“平”组成的介宾短语正在补语位子时,正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身分.例:死乎吾前,其闻讲也固先乎吾.(韩愈《师道》)“死乎吾前”中的“乎”便是介词汇“于”;“乎吾前”该当移到“死”的前里搞状语.4、宾语前置:便是常常做宾语的身分,置于谓语动词汇的前里,以示强调.例1:“何以战?”该当是“以何战”,凭什么做战?例2:“良问曰:‘大王去何操?’”(《鸿门宴》)“何操”应明白为“操何”.另有许多分歧形式的宾语前置句:(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汇做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去何操?”(2)可定句中,代词汇做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帮“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建是慢,已之多睹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可则,籍何以至此?”。

文言文意动用法

文言文意动用法

1.意动用法:不‘耻’下问(耻:以……为耻)其家甚‘智’其子(智:以……为智)父‘异’焉(异:感到奇怪)父‘利’其然(利:以……为利0故人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固以‘怪’之矣(怪:以……为怪)‘义’不杀少而杀众(义:把……当作正义)吾妻之‘美’我者(美:认为……美)‘惩’山北之塞(惩:以……为苦)2.使动用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扰乱;劳:使……劳累)‘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卧:使……卧,平放;诎:使……弯曲;竖:使……竖)忘峰‘息’心(息:使……停止、平息)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竭尽)‘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忿’尉(忿:使……恼怒)‘袒’右(袒:使……露出)亦‘免’冠‘徒’跣(免;使,脱去;徒:光着)‘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使……伏;流:使……流)且秦灭韩‘亡’魏(亡:使……灭亡)‘空乏’其声(空乏:使……贫困之苦)所以‘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坚韧)‘闻’寡人之耳者(闻:让……听到)‘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一起)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止:使……阻止)3.名词作状语: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地)‘箬篷’覆之(箬篷:用箬篷)‘石青’之(石青:用石青)‘空谷’传响(空谷:在空荡的山谷里)横柯‘上’蔽(上:在上面)‘手’自‘笔’录(手;亲手;笔:用笔)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下’见小潭(下:在下面)皆若‘空’游(空:在空中)‘斗’折‘蛇’行(斗:像北斗那样;蛇:像蛇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牙一样)四面竹树‘环’合(环:像环一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的翅膀一样)失期,‘法’皆斩(法:依法)上使‘外’将兵(外:在外面)乃‘丹’书帛曰(丹:用丹砂)‘狐鸣’呼曰(狐鸣:像狐狸鸣叫一样)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一天天)吾‘义’固不杀(义:讲道义)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箕备’运于渤海之尾(‘箕备’:用土筐)4.名词用作动词:天‘雨’墙坏(雨:下雨)‘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愿为‘市’鞍马(市:买)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一狼‘洞’其中(洞: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钻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出名)不‘蔓’不‘枝’(蔓、枝:蔓枝缠绕)‘策’之不以其道(策:鞭策、驱使)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做……太守)泉而‘茗’者,‘’而歌者(茗:煮茶;:举杯)陈胜‘王’(王:称王、当王)此教我先‘威’众耳(威:用威力降服)置所‘罾’鱼腹中(:用网捕)皆‘指目’陈胜(指目:用手指,用眼看)尉果‘笞’广(:用竹板打)皆‘刑’其长吏(刑:惩罚)天下‘缟素’(缟素:穿戴素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在守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入侵、侵犯)惠子‘相’梁(相:做宰相)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击鼓)朝‘服’衣冠(服:穿戴)三一词多义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意义,叫做一词多义。

【例子】成语中的意动、使动、为动用法

【例子】成语中的意动、使动、为动用法

【例⼦】成语中的意动、使动、为动⽤法成语中的意动⽤法所谓意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意动⽤意动⽤法 所谓意动⽤法,法表⽰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动词本⾝没有意动⽤法。

鱼⾁百姓:鱼⾁:以……为鱼⾁。

游戏⼈⽣:以……为游戏草菅⼈命——草菅:名词的意动⽤法,把……看作野草。

例“其视杀⼈,若艾(同“刈”)草菅然。

”(《汉书·贾谊传》)幕天席地——幕、席:名词的意动⽤法,以天作幕,以地当席。

例“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晋·刘伶《酒德颂》)妻梅⼦鹤——妻、⼦:名词的意动⽤法,以梅为妻,以鹤为⼦。

例“林处⼠妻梅⼦鹤,可称千古⾼风矣。

”(清·徐釚《词苑丛谈》卷三)师⼼⾃⽤——师:名词的意动⽤法,以⼼为师。

例“见有闭门读书,师⼼⾃是,稠⼈⼴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北齐·颜之推《颜⽒家训·勉学》)安居乐业——安、乐: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安,安定;以……为乐,喜爱,愉快。

例“各安其居⽽乐其业,⽢其⾷⽽美其服。

”(《汉书·货殖列传》)兵贵神速——贵: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贵。

例“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

……嘉⾔⽈:‘兵贵神速。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可耻。

不以向⾝份地位低下的⼈请教为耻例“敏⽽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不远万⾥——远:形容词作意动词,以……为远。

例“王⽈:‘叟,不远千⾥⽽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梁惠王上》)贵⽿贱⽬——贵、贱: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贵、贱。

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

⽐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贱⽬者也。

”(汉·张衡《东京赋》)厚古薄今——厚、薄: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厚,推崇,重视;以……为薄,轻视,怠慢。

意动用法(已整理)

意动用法(已整理)

意动用法(已整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文言文复习——意动用法一、意动用法的特征意动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种特殊现象。

“意动”中的“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

所以,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谓语,或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当作什么”的意思。

也就是说意动用法即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是“认为(宾语)是……”“把(宾语)当作……”,“以为(宾语)是……”,“感到(宾语)是……”的意思,这里的“认为、以为、当作、感到”就是意动,是根据写作者的意思加上去的。

如:“先天下之忧”中的“先”即是“把(天下之忧)当作最重要的”。

或者也可以说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形容词也会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

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以……为羞。

尚羞之:羞,羞惭,耻辱,这里是“以……为羞”,“认为可耻”的意思。

又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形容词作意动用,译成:①认为天下变小了;②以天下为小。

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太山就觉得整个天下变小了。

)句子中的两个“小”都是形容词而且都带了宾语,意思是“认为……小”了,全句的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以后,鲁国就在自己的脚下,就像鲁国变小了一样,登上泰山以后,天下就在自己的脚下,天下如同变小一样。

”“鲁”“天下”都是客观存在,是主观上认为事物发生了变化。

公式:常用的是“以……为……”,或者用:认为(觉得)十宾语十意动词,也可以翻译成把(对)十宾语十当作(感到)十意动词。

因为意动用法是一种主观上的意念,所以,在文言文中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常会出现意动用法。

(完整版)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完整版)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 2 :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 1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 2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 1 :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

例 2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例 3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

2、名词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1.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使动和意动,主要是从翻译的意义上来区别的。

所谓使动,是指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

例如《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句中,主语是"君",但"生"并非"君"的行为,而是"君"使宾语"之"发出的行为。

"生之"要译为"使我活",凡在语译中动词前要加"使、让"等词语的,我们称之为使动。

所谓意动,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就是谓语或具有了谓语的性质状态,表示"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做谓语"的意思。

意动只是一种主观上的认识,客观上不一定是这样。

如“若毒之乎”句中的"毒"。

是主语"若"的主观想法。

最主要的判别方法,就是区分翻译意义。

翻译为使让……怎么样,就是使动用法。

如果翻译为以……为……,就是意动用法2. 文言文的使动和意动用法主要有:(一)不及物动词使动: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

结构:A+动词+B,译法:A使B施行动作。

例句:A. 1. 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吃惊。

2. 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灭亡。

3. 阙秦以利晋。

阙:使……(土地)亏损。

4.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

5. 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来。

6. 可烧而走之。

走:使……跑。

7. 止血灵。

止:使……停止。

B. 1. (沛公)从百余骑。

从:zòng使……跟随。

2.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sì使……吃。

见:xiàn使……现。

3.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败:使……打败仗。

4.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五、意动用法:1、什么是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其实它也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这种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就认为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孟子·尽心上》(2)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所以明智的君主认为五谷贵重而认为金玉低贱。

)晁错《论贵粟疏》(3)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智子疑邻》)(4)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汉书·食货志上》)(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第八十章》)(6)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庄子·秋水》)现代汉语俗语:重男轻女,幸灾乐祸,急人所难,不远千里,均此类用法形容词使动、意动也只能从语义上辨别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劝学》问:请比较两个“美”字用法的不同?答:①是意动,妻子因偏爱而主观认为邹忌比城北徐公美。

②是使动,学习的客观效果是使自身变美。

思考:①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②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比较两个“小”字用法的不同?不同处:①所表达的含义不同。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或者能够实现的,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 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

客观不一定如此。

②出现的范围不同。

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只有使动用法,而无意动用法。

3、名词的意动用法:(1)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太史郑嗣对鲁僖公:“既然你把她[小妾]看作夫人,难道我可以不把她看作夫人写进史书吗”)《谷梁传·僖公八年》(2)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中学古诗文之词类活用总结(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中学古诗文之词类活用总结(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中学古诗文之词类活用总结(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使动用法(一)名词的使动用法1、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出自《观巴黎油画记》)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极点。

2、汗.牛塞屋(出自《黄生借书说》)汗,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流汗。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出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定居。

4、以膏泽..斯民(出自《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5、人各自利.也(出自《原君》)不敢自利.(出自《原君》)人各得自利.(出自《原君》)利:使……得到利益。

名词的使动用法。

6、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出自《病梅馆记》)病,名词使动用法:使……生病。

7、陡者级.之(出自《游黄山记》)级,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级。

8、举疾.首蹙頞(出自《庄暴见孟子》)疾,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疾,使……痛。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出自《乐羊子妻》)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污,玷污。

2、复还终.业(出自《乐羊子妻》)终,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修完。

3、郎诚见完.与恩.(出自《童区寄传》)形容词“完”与名词“恩”一起带前置的宾语“见”,用作动词。

完,使动用法:使……完好;保全。

恩,施与恩德;待……好。

4、则不快.吾意(出自《大铁椎传》)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出自《陋室铭》)形容词“乱”,动词“劳”均为使动用法:使……乱,扰乱;使……劳累。

6、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出自《核舟记》)“竖”是形容词,其性质是主语使宾语具有的,用作使动:使……竖,竖起。

7、凄.神寒.骨(出自《小石潭记》)凄,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8、食之不能尽.其材(出自《马说》)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9、而独不足.子所乎(出自《卖柑者言》)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足,使……满足。

10、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出自《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例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 (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 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 坚韧)
例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使……巩固)
二、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例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也(美, 形,认为……美)
例2. 《伤仲永》——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例3. 《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 例4. 《论语十则》——不耻下问(以……为耻)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伤仲永》——父利其然(认为……有利可图)
总之,弄清楚文言文中各种词类活用的现 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 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一句话,是提高文言 文阅读能力所必需的。所以,应该多加注意, 举一反三,切实掌握实词的活用规律。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例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 (使……惊动) 例2. 《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
(“迷”,意为 “使‥‥‥迷乱”)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例1. 《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使……扰乱;使……劳累)

文言语法·词类活用(二)

文言语法·词类活用(二)

三、意动用法释义:译时一般呈现“以宾语为动词”或“认为(觉得)宾语是动词”.意动用法常以名词、形容词作谓语,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①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信陵君列传》②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蔺》④若毒之乎《捕蛇者说》⑤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⑥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记》①②句为名词地意动用法,③④⑤⑥是形容词地意动用法.意动和使动地区别在于,使动是在实际上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成了某种东西,意动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当作某种东西.这两种用法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容易造成混淆.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弄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例、①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②欲不战以老秦师《资治通鉴·晋记》例、①工人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怨《孟子·梁惠王下》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例句①为意动,②为使动;例句①为使动,②为意动.意动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地遗留:不耻下问不远千里兵贵神速草菅人命四、名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分类()受副词修饰①从弟子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滑稽列传》②不足生于不农《汉书·食货志》③辛夷始花又已落《杜甫·侧行赠毕曜》④再火,令药熔《梦溪笔谈·技艺》、受助动词修饰①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论语·公冶长》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劝刘十九》④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庄子·盗跖》⑤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荀子·修身》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受所字限制①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②世人所高,莫若皇帝《庄子·盗跖》③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汉书·食货志》、名词后有介宾结构(“于+宾语”)作补语,则活用为动词①沛公军于灞上《鸿门宴》②鹪鹩巢于深林《庄子》、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①汉征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②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名词叠用,往往第一个活用为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则非矣《答司马谏议书》名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地遗留:不胫而走华而不实喜形于色门可罗雀文言语法·词类活用(三)五、用作名词条件:①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②能受数词修饰;③做以助词“之”组成地偏正短语地中心成分. 分类: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①小能事大,国乃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②老弱转乎沟壑《孟子·梁惠王下》③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形容词处于介宾后也活用为名词:①立嫡以长不以贤②无以巧胜人受数词修饰实冀三横,惟余其一《世说新语》用如名词在现代汉语中地遗留:穿红戴绿挑肥拣瘦驾轻就熟追亡逐北以少胜多六、为动用法为宾语怎样①夫人将启之(夫人将为他打开城门)《左传·隐公元年》②君子死知己陶潜《咏荆轲》③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④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练习:一、成语中词语活用、安身立命、冰消瓦解、草行露宿、川流不息、自圆其说、刀枪林立、粉墨登场、路不拾遗、平易近人、道听途说、风流云散、富国强兵、蝇营狗苟、驾轻就熟、狼奔豕突、披坚执锐、生杀予夺、土崩瓦解、无所事事、星罗棋布、引人入胜、形势喜人、丰富生活、密切关系、不可理喻、吃香喝辣、破旧立新、风驰电掣、虎视眈眈、遍体鳞伤。

(完整版)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完整版)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一)不及物动词使动: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

结构:A+动词+B,译法:A使B施行动作。

例句:A。

1. 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吃惊。

2. 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灭亡。

3。

阙秦以利晋。

阙:使……(土地)亏损。

4。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5。

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来.6. 可烧而走之. 走:使……跑。

7。

止血灵。

止:使……停止。

B。

1。

(沛公)从百余骑. 从:zòng使……跟随。

2.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sì使……吃。

见:xiàn使……现。

3。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败:使……打败仗。

4。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华之杀羊食七》惊心动魄:生死肉骨:滴水穿石: 惊世骇俗:惊天动地: 山有小口,才通人:(二)形容词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1. 富国强兵:2。

强兵足食:3。

丰衣足食: 丰、足:使……丰足。

4. 安邦定国:安、定:使……安定。

5。

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劳累.6。

良药苦口利于病: 苦:使……苦。

7.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怀:使……怀念。

安老怀少:安:使……安逸。

8。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尊:使……尊贵。

9.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稳固。

10。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受苦、受累、受穷. (三)名词使动用法:(少见)名词先用如动词,再使宾语具有此行为.例:A。

1. 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2。

汗马功劳3。

生死肉骨肉:使……长肉。

4。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wàng,使……做王。

B。

1. 齐威王欲将孙膑将:任命……为将.意动用法(一)名词意动: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

例:1. 幕天席地:2。

草菅人命: 3. 鱼肉百姓:4. 千金一刻:5。

友风而子雨:6. 稍稍宾客其父: 7. 孟尝君客我:8。

文言文的(形容词、名词)意动用法

文言文的(形容词、名词)意动用法

文言文的(形容词、名词)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A.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B.梁以此奇籍。

(项梁以此认为项羽不平凡)
C.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简析]A句的“奇其言”“壮其貌”是主语滕公“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之义。

B句的“奇籍”,是主语“项梁”主观上认为宾语“项籍”具有“奇”的性质。

C句的“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如:
A.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

[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C.孟尝君客我。

(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名词意动用法举例十个

名词意动用法举例十个

名词意动用法举例十个名词意动用法是指将名词用作动词的用法,这种用法在英语中并不罕见。

下面是十个名词意动用法的例子:1. "I need to computer the expenses for this month."(我需要计算这个月的开支。

)。

2. "She enjoys a good swim in the morning."(她喜欢早晨游泳。

)。

3. "The team will chair the meeting tomorrow."(团队将主持明天的会议。

)。

4. "He tried to table the proposal at the meeting."(他试图在会议上提交这个提案。

)。

5. "The company hopes to staff the new project by next month."(公司希望在下个月为新项目配备人员。

)。

6. "The teacher will paper the classroom walls withstudent artwork."(老师将用学生的艺术作品贴满教室的墙壁。

)。

7. "The chef will plate the dessert before serving."(厨师会在上菜前把甜点装盘。

)。

8. "The students will book the conference room fortheir presentation."(学生们将为他们的演讲预订会议室。

)。

9. "She will chair the charity event next week."(她将在下周主持慈善活动。

)。

10. "The company plans to house the employees in a new office building."(公司计划在新办公楼为员工提供住所。

意动用法(已整理)

意动用法(已整理)

文言文复习——意动用法一、意动用法的特征意动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种特殊现象。

“意动”中的“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

所以,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谓语,或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当作什么”的意思。

也就是说意动用法即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是“认为(宾语)是……”“把(宾语)当作……”,“以为(宾语)是……”,“感到(宾语)是……”的意思,这里的“认为、以为、当作、感到”就是意动,是根据写作者的意思加上去的。

如:“先天下之忧”中的“先”即是“把(天下之忧)当作最重要的”。

或者也可以说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形容词也会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

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以……为羞。

尚羞之:羞,羞惭,耻辱,这里是“以……为羞”,“认为可耻”的意思。

又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形容词作意动用,译成:①认为天下变小了;②以天下为小。

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太山就觉得整个天下变小了。

)句子中的两个“小”都是形容词而且都带了宾语,意思是“认为……小”了,全句的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以后,鲁国就在自己的脚下,就像鲁国变小了一样,登上泰山以后,天下就在自己的脚下,天下如同变小一样。

”“鲁”“天下”都是客观存在,是主观上认为事物发生了变化。

公式:常用的是“以……为……”,或者用:认为(觉得)十宾语十意动词,也可以翻译成把(对)十宾语十当作(感到)十意动词。

因为意动用法是一种主观上的意念,所以,在文言文中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常会出现意动用法。

常见的词有:“怪”“羞”“耻”等,如:“孟尝君怪之”,这个“怪”就是“对……感到奇怪”的意思,简单说就是“以之为怪”。

意动用法举例

意动用法举例

意动用法举例意动用法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动词用法,表示通过一个动作或状态来表示某种意义。

在汉语中,意动用法非常常见,具有丰富的表达方式和灵活的应用场景。

本文将通过丰富的例子来介绍和解释意动用法的各种形式。

一、动作转换为状态1.心如刀割(心情极度痛苦):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心如刀割。

2.眼泪如雨下(眼泪不停地流):看到悲伤的场景,她的眼泪如雨下。

3.喜笑颜开(非常高兴):听到好消息,他喜笑颜开。

二、状态转换为动作1.病入膏肓(病情非常严重):他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2.火冒三丈(非常愤怒):被人背叛后,他火冒三丈。

3.笑容满面(面带笑容):听到好消息后,她笑容满面。

三、动作与状态相结合1.捧腹大笑(笑得非常开心):听到他的笑话,她捧腹大笑。

2.心如乱麻(心情非常复杂):面对重大决定,他的心如乱麻。

3.笑逐颜开(笑容逐渐展开):看到可爱的小猫,她的笑容笑逐颜开。

四、动作或状态与物品相结合1.痛不欲生(疼痛难以忍受):摔断了腿后,他痛不欲生。

2.心满意足(满足而开心):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后,他心满意足。

3.眉飞色舞(非常高兴):听到好消息后,他眉飞色舞。

五、动作或状态与时间相结合1.时光荏苒(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大学四年时光荏苒。

2.徘徊不前(迟疑不前进):面对困难,他徘徊不前。

3.步履维艰(行走困难):老人年事已高,步履维艰。

六、动作或状态与地点相结合1.坚持不懈(毫不动摇):他在困难的环境中坚持不懈。

2.筹谋已久(计划已经很久):为了这次旅行,他筹谋已久。

3.低声下气(态度非常谦卑):面对长辈,他低声下气。

七、动作或状态与数量相结合1.满载而归(带满东西回来):购物后,她满载而归。

2.穷困潦倒(生活非常贫困):失去工作后,他陷入穷困潦倒。

3.数以百计(数量达到数百):这个大型超市有数以百计的商品。

八、动作或状态与程度相结合1.悲痛欲绝(非常悲伤):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她悲痛欲绝。

2.疯狂追逐(非常疯狂地追逐):小孩子们看到冰淇淋车,疯狂追逐。

举例简述意动用法(一)

举例简述意动用法(一)

举例简述意动用法(一)
举例简述意动
意动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举例来描述事物或人物的特点、性质
和特征。

它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下面列
举几种常见的意动用法。

形容特点
•像鱼儿一样聪明机灵这句话通过将人的聪明机灵比喻为鱼儿的特点,使形容更加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的聪明才智。

•像猛虎一样勇猛无畏这句话将人的勇猛无畏比作猛虎的特点,形容了人的勇敢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像蜂鸟一样迅捷敏锐这句话通过将人的迅捷敏锐比喻为蜂鸟的特点,强调了人的敏捷灵活,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
到人的特质。

描述外貌
•龙马精神这个词汇形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充满活力和朝气,就像神龙飞马一样,形象生动。

•外貌姣好这个词组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非常漂亮,优雅而有魅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英姿焕发这个词组描述一个人的仪态和气质非常出众,自信而魅力四射,就像焕发光彩的英雄一样。

表达能力
•问答如流这个词组形容一个人的口才非常好,回答问题非常流利,就像水流一样自然顺畅。

•言简意赅这个词组描述一个人的表达能力非常强,简洁明了,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意思。

•辞藻华丽这个词组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词汇丰富,能够运用华丽的辞藻来表达思想和感受,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上是举例简述意动的几种常见用法,它们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意动用法,以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子
意动用法是一种文言文语法现象,其中形容词或名词被用作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的动作或行为。

以下是一些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例子:
1.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认为……奇异”。

2. 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
* “利”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认为……有利可图”。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
* “耻”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以……为耻”。

4.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认为……美”。

5. 王以诸候莫能与之争。

(《孟子见梁襄王》)
* “莫”原为否定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不认为”。

6. 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
* “王”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使……为王”。

需要注意的是,在翻译这类句子时,应该用“以……为”的结构来表述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便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九年级文言文意动用法

九年级文言文意动用法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意动用法一、形容词意动用法1.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七上)《智子疑邻》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感到惊异(七下)《伤仲永》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对……感到奇怪。

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宾客,把……当作宾客相待。

(七下)《伤仲永》4.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八上)《桃花源记》5.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八下)《小石潭记》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八下)《醉翁亭记》7.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对……感到苦恼。

(九上)《陈涉世家》8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九下)《愚公移山》二、名词的意动用法1.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把……当作亲人。

(八上)《大道之行也》2.不独子其子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子,把……当作孩子。

(八上)《大道之行也》3.父利其然也。

利: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利,把……看作有利。

(七下)《伤仲永》题目1、下列文言语句中没有意动用法的一项是()A 、故人不独亲其亲B 、父异焉C 、邑人奇之D 、香远益清答案:D解析:题目考察的知识点是意动用法。

其中“A 、故人不独亲其亲”中第一个“亲”为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B 、父异焉”中的“异”为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C 、邑人奇之”中的“奇”为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D 、香远益清”中的“远”为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以此来判断,答案D 是正确的。

2、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父利.其然也利.:便利:便利B B B、渔人甚异、渔人甚异.之异.:诧异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 D D、固以怪、固以怪.之矣怪.:奇怪答案:C解析:题目考察的知识点是意动用法。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所有意动用法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所有意动用法
2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悦以……为快乐乐以……为 乐。整句的意思是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 25.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善以……为善。整句的意思是 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26.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 望西山始指异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异:认为……奇异。整句的意思是今年 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西亭了望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并称道它的奇异。 27.大 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奇以……为奇。整句的意思是大将军邓骘认 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28.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 列传》 羞以……为羞。尚羞之:羞羞惭耻辱这里是“以……为羞”“认为可耻”的意思。 整句的意思是连一个平常人也觉得羞愧何况您还身为将相呢 29.幸灾乐祸 以…… 为高兴快乐 三动词意动用法。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韩愈《师说》耻表心 理活动的动词作意动用译成①不把相互拜师学习当作耻辱②不认为相互拜师学习是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少以……为少轻以……为轻。 整句的意思是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
信。 19.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怪以之为怪。整句的意思是认为它奇 怪是可以理解的而畏惧它就没有道理了。 20.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古人 重之。《韩非子·五蠹》重以之为重。整句的意思是今天的县官一朝身死他的子孙好 几代可以驾马坐车所以人们都看重官位。 21.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班固《汉 书》贵以之为贵贱以之为贱。整句的意思是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22.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论语.公冶长》不以下问为耻以之为贤。整句的意思是 孔文子不以下问为耻孔子认为他贤能。 2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 亭集序》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动用法(已整理)文言文复习——意动用法一、意动用法的特征意动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种特殊现象。

“意动”中的“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

所以,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谓语,或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当作什么”的意思。

也就是说意动用法即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是“认为(宾语)是……”“把(宾语)当作……”,“以为(宾语)是……”,“感到(宾语)是……”的意思,这里的“认为、以为、当作、感到”就是意动,是根据写作者的意思加上去的。

如:“先天下之忧”中的“先”即是“把(天下之忧)当作最重要的”。

或者也可以说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形容词也会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

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以……为羞。

尚羞之:羞,羞惭,耻辱,这里是“以……为羞”,“认为可耻”的意思。

又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形容词作意动用,译成:①认为天下变小了;②以天下为小。

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太山就觉得整个天下变小了。

)句子中的两个“小”都是形容词而且都带了宾语,意思是“认为……小”了,全句的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以后,鲁国就在自己的脚下,就像鲁国变小了一样,登上泰山以后,天下就在自己的脚下,天下如同变小一样。

”“鲁”“天下”都是客观存在,是主观上认为事物发生了变化。

公式:常用的是“以……为……”,或者用:认为(觉得)十宾语十意动词,也可以翻译成把(对)十宾语十当作(感到)十意动词。

因为意动用法是一种主观上的意念,所以,在文言文中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常会出现意动用法。

常见的词有:“怪”“羞”“耻”等,如:“孟尝君怪之”,这个“怪”就是“对……感到奇怪”的意思,简单说就是“以之为怪”。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认为(觉得)……羞耻”。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把……作老师”。

(韩愈《师说》)三.意动用法的分类二、意动用法的种类意动用法根据意动词的本来的词性可分为名词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用法两类。

(一)名词意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以……为……,认为……是……。

像这种情况在古汉语中比比皆是,例如: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先、后:方位名词活用作意动词,以……为先(前),以……为后。

整句的意思是:我之所以作这们的退让,是因为要把国家的急难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次要的位置啊。

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韩愈《师说》)师,名词活用作意动词,译为:①把郯子……当作老师;②认为郯子……是老师;③以郯子……为老师。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作意动用。

译成:①渐渐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②渐渐以其父为宾客。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王安石《伤仲永》)利:认为……有利。

整句的意思是:他的父亲认为这样做非常有利,于是每天拉着仲永去四处拜访县里的人。

5、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

[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鱼肉:把……当作鱼肉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侣:把……当作伴侣,友:把……当作朋友7、孟尝君客我。

(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客: 把……当作客人8、“草菅人命”(“把人命看成草菅那般微贱”因而有“随意杀害人”的意思。

)草菅:把……看成草菅,9、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尽心下》)宝:把……当成宝贝10、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榖梁传·僖公八年》)夫人:不把……当夫人11、成语举例:.幕天席地:幕:以……为幕;席:以……为席。

.鱼肉百姓:鱼肉:以……为鱼肉。

游戏人生以……为游戏(二)形容词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

认为……性质、状态或特征。

如: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美,以……为美,认为----漂亮,赞美。

美我,“以我为美”。

整句的意思是: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对我有私心;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因为对我有所求。

2、成以其小,劣之。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劣:以……为劣。

整句的意思是: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它。

3、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吕氏春秋·察今》)贵:以……为贵。

整句的意思是:明的事理的人,贵在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没见到的。

4、天下苦秦久矣。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苦:以……为苦,苦于。

整句的意思是:全国的老百姓长期受秦王朝的压迫,痛苦不堪。

5、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

《小石潭记》乐(之):法,“”即“以之为乐”,指对此感到快乐。

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庄子·秋水》)少:以……为少;轻:以……为轻。

整句的意思是: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

7、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荀子·天论》)怪:以之为怪。

整句的意思是:认为它奇怪是可以理解的,而畏惧它就没有道理了。

8、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论语.公冶长》)耻:以……为耻,贤:以……为贤。

不以下问为耻,以之为贤。

整句的意思是:孔文子不以下问为耻,孔子认为他贤能。

9、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利益→使……得到好处)(《烛之武退秦师》)洁其居。

(整洁→使……整洁)(《勾践灭吴》)美其服。

(美丽→使……美丽)(《勾践灭吴》)饱其食。

(饱→使……饱)(《勾践灭吴》)9、悦亲戚之情话。

:悦:以……为愉悦)(《兰亭集序》)10、乐琴书以消忧。

乐:以……为快乐)(《兰亭集序》)11、乐盘游,则三驱以为度。

乐: 以……为快乐)(《谏太宗十思疏》)12、川泽纡其骇瞩。

骇(吃惊、害怕): 对……感到惊奇)(《滕王阁序》)1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越过别的国家来攻打管理远方的国家,你知道有多困难,《烛之武退秦师》)14、予怪而问之怪:认为……怪15、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患:以……为忧患(人担忧的是志向不立,为何忧虑美名不扬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1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韩愈《师说》)(耻,以……为羞耻。

译成:①不把相互拜师学习当作耻辱;②不认为相互拜师学习是耻辱的;③不以相师为耻。

)17、便利此月内。

利:以……为利。

1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鉴:以……为鉴。

整句的意思是: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19.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王安石《伤仲永》)异:认为……惊奇。

整句的意思是:他的父亲觉得他有些奇怪,于是就从旁人家给他借了笔墨之类的东西给他。

20.群臣怪之。

(《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怪:以……为怪。

整句的意思是:群臣对此感到奇怪。

2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怪:以……为怪。

整句的意思是: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

22、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中仍然保持这种用法。

如:不耻下问是古非今不远万里厚古非今判断方法:形容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文言文复习——为动用法为动用法是动词(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即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内容含有“替”“为”或“对”宾语怎样的意义。

主要有三种情况:例: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黑龙江、吉林、广西等地)第11题中的第(1)小题。

翻译: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译文: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题中“使群臣丧之”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解释为“为……治丧”。

第一种情况: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

例如:1.文嬴请三帅。

《秦晋殽之战》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2.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

《三国志·华佗传》佗脉之:华佗给他切脉。

3.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1980年高考语文试题)履我:给我穿上(鞋子)。

为取履:替(他)取了鞋。

履之:替他穿上(鞋子)。

(分析:句中的“履我”“履之”和“为取履”交错使用,结构相同,用法也相同。

)第二种情况: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

例如:1.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死国:为了国家大事而死。

2.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距死利于东陵之上。

《庄子骈拇》死名:为了名而死。

死利:为了利而死。

3.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龚自珍《病梅馆记》)泣之:为了病残的梅花而哭泣。

4.君子死知己。

(陶渊明《咏荆柯》)死知己:为知己而死。

5.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译为“为……发愁”)这种用法也可直接用“为”表示,如: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史记·报任安书》第三种情况: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

如:1.蹇叔哭之。

《秦晋殽之战》哭之:对着秦国军队哭泣。

2.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

《汉书·苏武传》谢汉使:向汉使道歉。

3.君三泣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泣臣:对着我哭泣。

4.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隐公元年》誓之:对她发誓。

5、念悲其远,亦哀之矣。

(悲伤:为……悲伤)(悲伤→为……哀伤)(《触龙说赵太后》)有些成语中也保留了这种用法,如:捐躯殉国(为国家而死);啼饥号寒(为饥饿寒冷而哭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又如:服务顾客(为顾客服务)献身四化(为四化献身)造福后代(为后代造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