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动用法

合集下载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止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战为动用法之阳早格格创做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汇具备“以之为何”的意义,即认为宾语何如或者把宾语当做何如.普遍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汇战名词汇的活用,动词汇自己不意动用法.1、名词汇的意动用法:名词汇用做意动,是把它后里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瞅搞那个名词汇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例1:邑人偶之,稍稍去宾其女.(《伤仲永》)去宾:本为名词汇,那里活用为意动词汇.“去宾其女”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女为去宾”.例2:女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名词汇活用做意动词汇.“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那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2、形容词汇的意动用法:形容词汇用做意动,是主瞅上认为后里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具备那个形容词汇所代表的本量或者状态.例1:渔人甚同之.(《桃花源记》)同:本为形容词汇,那里用做意动词汇.“同之”,即“以之为同”(认为那件事偶怪)例2:邑人偶之,稍稍去宾其女.(《伤仲永》)偶:本为形容词汇,那里用做意动词汇.“偶之”,即“以之为偶”(认为他才搞非凡是)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汇具备“使之怎么样”的意义,即此时谓语动词汇表示的动做不是主语收出的,而是由宾语收出的.本量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办法表白了兼语式的真量.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汇,有的是由名词汇、形容词汇活用去的.由于本去的词汇类分歧,活用做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真足相共.1、动词汇使动用法:动词汇战它的宾语不是普遍的收配与被收配的闭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事爆收那个动词汇所表示的动做止为.例1:止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怀:使……归逆.例2:曲可惊天天,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泣:使……哀号.例3:操军圆连船舰,尾尾相交,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遁窜.2、名词汇使动用法:名词汇用做使动词汇,是指那个名词汇戴了宾语,而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形成那个名词汇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翻译时要采与兼语式的形式.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自我介绍》)臣:使……称臣.例2:先破秦进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为王.3、形容词汇使动用法:形容词汇戴上宾语以去,如果使得宾语具备那个形容词汇的性量战状态,那么那个形容词汇则活用为使动词汇.例1:既去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例2:大王必欲慢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慢:使……慢.例3:凄神热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凄、热:使神骨凄热.三、使动用法战意动用法的辨别: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汇具备“使宾语怎么样”的意义.它是用动宾结构表白使令式的真量.意动:认为……怎么样.例:余颇易之(尔认为甚是简朴)使动用法指动词汇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有些名词汇战形容词汇活用为使动词汇,表示“使……”的意义.有三种:①动词汇的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前骨”中的“劳”,意义是“使……劳乏”.②名词汇的使动用法.是“使……成为……”的意义.③形容词汇的使动用法.特性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者物具备那个形容词汇所表示的本量或者状态.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做什么.有二种:①名词汇的意动用法.比圆“先破秦进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义是“以……为王”②形容词汇的意动用法.比圆“而荣教于师”中的“荣”,意义是“以为荣”.四、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语不妨由动词汇、形容词汇或者活用的名词汇充当.例1:妇人将开之(《触龙道赵太后》)妇人姜氏将为他们挨开乡门.例2: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共样是死,为国家而死不妨吗?例3:祭祀必祝之(《左传・成公十三年》)祝,祈祷,动词汇的为动用法,为……祈祷.例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泣,为……哭泣.例5:后裔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哀,为……而哀.例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史记•滑稽列传》)丧,为……治丧.例7:文嬴请三帅.(《秦晋崤之战》)请三帅:替三帅哀供.例8: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例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三国志•华佗传》)脉:为……诊脉.例10:伯夷死名于尾阳之下,匪跖死好处东陵之上.(《庄子•骈拇》)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例11:君子死知己.(陶渊明《咏荆柯》)死:为……而死.五、特殊句式:1、主谓倒拆:主谓倒拆也喊谓语前置或者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子也战新颖汉语中一般,普遍搁正在主语之后,但是偶尔为了强调战超过谓语的意义,正在一些疑问句或者叹息句中,便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里.例: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表强调的表示,可译为“您太不智慧白”.2、定语后置:新颖汉语里,定语普遍皆搁正在核心词汇的前里,起建饰节造的效率.但是正在古代汉语里,为了超过战强调定语,偶尔也会把定语搁正在核心词汇之后,那种情况喊搞“定语后置”.译成新颖汉语时,普遍皆应提到核心词汇前边去.其余,定语后置时,往往正在核心词汇战定语之间家“之”子,偶尔也正在定语后里加“者”字.(1)用“者”结句,产死“核心词汇+后置定语+者”.(2)用“之”结句,“核心词汇+之+后置定语”的形式.如:“其嵌然相乏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3)用“者”又用“之”.如:“核心词汇+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天圆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教》)应注意的是,文止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建饰闭系的句子,表收属闭系的定语则不后置.3、状语后置:新颖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即是补语.但是正在文止文中,处于补语的身分往往要以状语去明白.例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北.”(《鸿门宴》)“战河北”即“战(于)河北”,应明白为“于河北战”.例2:“覆之以掌”(《促织》)即“以掌覆之”应明白为“用脚掌覆盖(蟋蟀)”.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①用介词汇“于”组成的介宾短语正在文止文中多数处正在补语的位子,译成新颖汉语时,除少量仍做补语中,大普遍皆要移到动词汇前做状语.例:青,与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教》)介宾短语“于蓝”,前者该当移到“与”的前里搞状语;后者该当移到“青”的前里搞状语,即译为“比蓝青”.②介词汇“以”组成的介宾短语,正在今译时,普遍皆做状语.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搞“告”的状语.③另有一种介词汇“平”组成的介宾短语正在补语位子时,正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身分.例:死乎吾前,其闻讲也固先乎吾.(韩愈《师道》)“死乎吾前”中的“乎”便是介词汇“于”;“乎吾前”该当移到“死”的前里搞状语.4、宾语前置:便是常常做宾语的身分,置于谓语动词汇的前里,以示强调.例1:“何以战?”该当是“以何战”,凭什么做战?例2:“良问曰:‘大王去何操?’”(《鸿门宴》)“何操”应明白为“操何”.另有许多分歧形式的宾语前置句:(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汇做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去何操?”(2)可定句中,代词汇做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帮“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建是慢,已之多睹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可则,籍何以至此?”。

意动用法举例

意动用法举例

意动用法举例意动用法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动词用法,表示通过一个动作或状态来表示某种意义。

在汉语中,意动用法非常常见,具有丰富的表达方式和灵活的应用场景。

本文将通过丰富的例子来介绍和解释意动用法的各种形式。

一、动作转换为状态1.心如刀割(心情极度痛苦):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心如刀割。

2.眼泪如雨下(眼泪不停地流):看到悲伤的场景,她的眼泪如雨下。

3.喜笑颜开(非常高兴):听到好消息,他喜笑颜开。

二、状态转换为动作1.病入膏肓(病情非常严重):他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2.火冒三丈(非常愤怒):被人背叛后,他火冒三丈。

3.笑容满面(面带笑容):听到好消息后,她笑容满面。

三、动作与状态相结合1.捧腹大笑(笑得非常开心):听到他的笑话,她捧腹大笑。

2.心如乱麻(心情非常复杂):面对重大决定,他的心如乱麻。

3.笑逐颜开(笑容逐渐展开):看到可爱的小猫,她的笑容笑逐颜开。

四、动作或状态与物品相结合1.痛不欲生(疼痛难以忍受):摔断了腿后,他痛不欲生。

2.心满意足(满足而开心):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后,他心满意足。

3.眉飞色舞(非常高兴):听到好消息后,他眉飞色舞。

五、动作或状态与时间相结合1.时光荏苒(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大学四年时光荏苒。

2.徘徊不前(迟疑不前进):面对困难,他徘徊不前。

3.步履维艰(行走困难):老人年事已高,步履维艰。

六、动作或状态与地点相结合1.坚持不懈(毫不动摇):他在困难的环境中坚持不懈。

2.筹谋已久(计划已经很久):为了这次旅行,他筹谋已久。

3.低声下气(态度非常谦卑):面对长辈,他低声下气。

七、动作或状态与数量相结合1.满载而归(带满东西回来):购物后,她满载而归。

2.穷困潦倒(生活非常贫困):失去工作后,他陷入穷困潦倒。

3.数以百计(数量达到数百):这个大型超市有数以百计的商品。

八、动作或状态与程度相结合1.悲痛欲绝(非常悲伤):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她悲痛欲绝。

2.疯狂追逐(非常疯狂地追逐):小孩子们看到冰淇淋车,疯狂追逐。

意动用法(已整理)

意动用法(已整理)

意动用法(已整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文言文复习——意动用法一、意动用法的特征意动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种特殊现象。

“意动”中的“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

所以,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谓语,或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当作什么”的意思。

也就是说意动用法即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是“认为(宾语)是……”“把(宾语)当作……”,“以为(宾语)是……”,“感到(宾语)是……”的意思,这里的“认为、以为、当作、感到”就是意动,是根据写作者的意思加上去的。

如:“先天下之忧”中的“先”即是“把(天下之忧)当作最重要的”。

或者也可以说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形容词也会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

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以……为羞。

尚羞之:羞,羞惭,耻辱,这里是“以……为羞”,“认为可耻”的意思。

又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形容词作意动用,译成:①认为天下变小了;②以天下为小。

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太山就觉得整个天下变小了。

)句子中的两个“小”都是形容词而且都带了宾语,意思是“认为……小”了,全句的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以后,鲁国就在自己的脚下,就像鲁国变小了一样,登上泰山以后,天下就在自己的脚下,天下如同变小一样。

”“鲁”“天下”都是客观存在,是主观上认为事物发生了变化。

公式:常用的是“以……为……”,或者用:认为(觉得)十宾语十意动词,也可以翻译成把(对)十宾语十当作(感到)十意动词。

因为意动用法是一种主观上的意念,所以,在文言文中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常会出现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五、意动用法:1、什么是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其实它也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这种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就认为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孟子·尽心上》(2)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所以明智的君主认为五谷贵重而认为金玉低贱。

)晁错《论贵粟疏》(3)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智子疑邻》)(4)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汉书·食货志上》)(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第八十章》)(6)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庄子·秋水》)现代汉语俗语:重男轻女,幸灾乐祸,急人所难,不远千里,均此类用法形容词使动、意动也只能从语义上辨别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劝学》问:请比较两个“美”字用法的不同?答:①是意动,妻子因偏爱而主观认为邹忌比城北徐公美。

②是使动,学习的客观效果是使自身变美。

思考:①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②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比较两个“小”字用法的不同?不同处:①所表达的含义不同。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或者能够实现的,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 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

客观不一定如此。

②出现的范围不同。

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只有使动用法,而无意动用法。

3、名词的意动用法:(1)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太史郑嗣对鲁僖公:“既然你把她[小妾]看作夫人,难道我可以不把她看作夫人写进史书吗”)《谷梁传·僖公八年》(2)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

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例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止:使之止(使愚公止)例4: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意动用法(已整理)

意动用法(已整理)

文言文复习——意动用法一、意动用法的特征意动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种特殊现象。

“意动”中的“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

所以,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谓语,或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当作什么”的意思。

也就是说意动用法即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是“认为(宾语)是……”“把(宾语)当作……”,“以为(宾语)是……”,“感到(宾语)是……”的意思,这里的“认为、以为、当作、感到”就是意动,是根据写作者的意思加上去的。

如:“先天下之忧”中的“先”即是“把(天下之忧)当作最重要的”。

或者也可以说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形容词也会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

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以……为羞。

尚羞之:羞,羞惭,耻辱,这里是“以……为羞”,“认为可耻”的意思。

又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形容词作意动用,译成:①认为天下变小了;②以天下为小。

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太山就觉得整个天下变小了。

)句子中的两个“小”都是形容词而且都带了宾语,意思是“认为……小”了,全句的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以后,鲁国就在自己的脚下,就像鲁国变小了一样,登上泰山以后,天下就在自己的脚下,天下如同变小一样。

”“鲁”“天下”都是客观存在,是主观上认为事物发生了变化。

公式:常用的是“以……为……”,或者用:认为(觉得)十宾语十意动词,也可以翻译成把(对)十宾语十当作(感到)十意动词。

因为意动用法是一种主观上的意念,所以,在文言文中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常会出现意动用法。

常见的词有:“怪”“羞”“耻”等,如:“孟尝君怪之”,这个“怪”就是“对……感到奇怪”的意思,简单说就是“以之为怪”。

现代汉语意动用法的例子

现代汉语意动用法的例子

现代汉语意动用法的例子
1. 心动:指产生强烈的兴趣或喜爱之情。

例如:他第一次见到她时就心动了。

2. 动情:指情感激动,产生强烈的感情反应。

例如:听到这首歌,我不禁动情了起来。

3. 情动:指情感激发,使人情绪起伏不定。

例如:看到他的悲伤表情,我也不禁情动起来。

4. 痴迷:表示对某个人或事物极度着迷,无法自拔。

例如:他对游戏痴迷得连饭都不愿意吃。

5. 爱慕:表示对某人产生深深的爱意和仰慕之情。

例如:她一直暗恋着他,对他心生爱慕之情。

6. 倾心: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心生倾慕和喜欢之情。

例如:她对那位歌手的声音倾心不已。

7. 着迷: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感到极度地爱好和迷恋。

例如:他对摄影着迷,几乎每天都会拍照。

8. 狂热: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狂热地喜欢和追求。

例如:他对篮球有着狂热的热爱,经常参加比赛。

古汉语意动用法

古汉语意动用法

古汉语意动用法
1. 哎呀呀,你知道吗?古汉语里的意动用法可有意思啦!就像“渔人甚异之”,这里的“异”就是意动用法呀,渔人觉得那很奇特,是不是很神奇呢?这就好像我们看到新奇的东西会惊叹不已一样呀。

2. 嘿,意动用法其实不难理解的啦!比如说“友风而子雨”,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孩子,多形象生动啊!就跟我们对喜欢的人会格外亲切一样嘛。

3. 哇哦,古汉语意动用法真的很特别呢!你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妻子认为我美,这“美”就是意动呀,这和我们会觉得某些人特别好是不是很像呢?
4. 嘿呀,想想“孟尝君客我”,把我当作客人,这意动用法多有趣呀!不就像我们热情对待客人的那种感觉么?
5. 哎呀,“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这里的“奇”和“宾客”都是意动用法哦,是不是很厉害?就如同我们对某些人刮目相看一样呢。

6. 哇,古汉语的意动用法有时候真让人眼前一亮!像“不耻下问”,不认为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可耻,这和我们能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心态差不多呀!
7. 哈哈,意动用法真的好有魅力呀!“鱼肉百姓”,把百姓当作鱼肉,这种表达是不是很特别?就好像我们有时候会用特别的说法来形容事物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古汉语意动用法充满魅力和趣味,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人的表达和思维方式。

意动用法通俗易懂的解释

意动用法通俗易懂的解释

意动用法通俗易懂的解释
1. 哎呀呀,你知道意动用法不?意动用法呀,就好比你看到一朵美丽的花,你不只是觉得它漂亮,还把它想象成是世界上最美的宝贝呢!就像“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上东山后觉得鲁国都变小了呀!
2. 嘿,意动用法其实很容易理解啦!就像你特别喜欢一只小狗,你就会觉得它超级无敌可爱,比其他小狗都可爱多啦!比如“渔人甚异之”,渔人不就是对那景象觉得奇怪嘛!
3. 哇塞,意动用法不神秘啦!就类似你看到一道超好吃的菜,你心里会想这道菜简直是天下第一美味呀!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不就是我妻子觉得我美,是偏爱我呀!
4. 嘿嘿,意动用法呀,就好像你看到一个很厉害的人,你心里会不由自主地佩服他,觉得他好牛呀!像“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不就是把他当作老师嘛!
5. 哟呵,意动用法很简单的啦!比如你看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你会对它特别喜爱,觉得它是最棒的呀!就像“稍稍宾客其父”,不就是渐渐地把他父亲当作宾客对待嘛!
6. 哈哈,意动用法不难懂呀!就跟你发现一本特别好看的书,你会觉得哇,这本书简直是太棒了!就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不就是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嘛!
7. 哎呀,意动用法其实很好明白的呀!好比你看到一个有趣的玩具,你会想着哇,这个玩具太好玩啦!像“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不就是对从师这件事觉得羞耻嘛!
8. 嘿哟,意动用法呀!就仿佛你看到一处绝美的风景,你心里会赞叹这风景简直美炸了呀!类似“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不就是以互相学习为耻嘛!
9. 所以呀,意动用法就是这么回事呀,就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特殊感觉和看法,很有趣吧!大家可别觉得它有多难哦!。

意动用法的名词解释

意动用法的名词解释

意动用法的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意动用法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语运用方式,其特点是将形容词或者动词作为名词来使用。

在意动用法中,形容词或者动词经过适当的转化和衍生,可以独立地充当名词的词性和角色。

意动用法在汉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描述人、物、事物的特征、状态或者行为。

通过使用意动用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丰富语言表达的方式,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意动用法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学创作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意动用法来形容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比如"聪明"、"勇敢"、"善良"等。

在文学创作中,意动用法可以被用来描绘景色、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或者表达情感,给读者带来直观、感性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意动用法是一种独特的词语运用方式,通过将形容词或者动词作为名词来使用,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为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了美感和灵活度。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意动用法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以下几个部分来展开对意动用法的解释和分析: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意动用法进行概述,并阐明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2) 正文:正文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a) 意动用法的定义和特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什么是意动用法,以及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我们将对其形式和功能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b) 意动用法的应用场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意动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我们将列举一些常见的使用情况,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意动用法来表达更准确、生动的意思。

3) 结论: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意动用法的作用和价值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我们还将讨论意动用法在语言学和文学创作中的潜在影响,并提供一些展望性的观点。

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在古代汉语中以所使用的词汇意动之类的作用而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

这种特殊的用法通过一个词来达到意思的暗示,而不写出该词的完整意思。

古代汉语中的
意动用法归结为五类,分别为「意封」、「意义」、「意语」、「意图」和「意状」。

1、意封:即以封、堵、限等字作为转义词,表示「不许、不可、禁止等等」的意思。

例如:“族禁言封” 等。

2、意义:则是把字词作为句子的转义词和转义意思,将意义明确。

例如:“恰似金
玉满堂”等。

4、意图:指通过句子来表达某种意图,如道歉、请求、挽留等等。

例如:“苦心经营,壮志未酬”等。

5、意状:这种用法是通过句子来表达某种状态或物体的状态,如生机、活力、变化
等等。

例如:“仙境回景,俊豔如画”等。

总之,意动用法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它独特的表达方式,借助简短的
语言就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抒发出具有特色的文风。

古代的诗词、散文等
书写中,多多少少也都会使用这种表达方法,以活色生香地表达文字。

因此在古代汉语中,意动用法也成为了文字表达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文高一必修一意动用法

语文高一必修一意动用法

语文高一必修一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在句子中使用动词来表示说、想、觉得等动作的方式。

这种用法常常用于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或者表达某种心理状态。

在语文高一必修一中,意动用法的学习主要涉及到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写作中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意动用法常常被用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的言语和动作,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推断人物的动机和情感。

在学习文学作品时,理解和分析作者对意动用法的运用,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在写作中,意动用法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运用意动用法,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写故事、抒情诗或者议论文时,恰当地运用意动用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深刻。

此外,意动用法在口头语言中也是常见的。

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常常会使用意动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或者意愿,这也是意动用法的一种实际运用。

总的来说,意动用法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意动用法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写作表达能力,丰富语言运用的技巧,使语文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意动用法十个例子

意动用法十个例子

意动用法十个例子
文言文中的意动用法是指动词或形容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以其作为主语或宾语的方式,表达出动词或形容词所代表的“认为、以为”的意思。

以下是意动用法十个例子:
1、渔父见而怪之。

(《庄子·秋水》)——“怪”为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奇怪”。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美”为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美”。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异”为意动用法,意思是“对……感到惊异”。

4、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陋”为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简陋”。

5、诸君何不察焉?(《答李翊书》)——“察”为意动用法,意思是“对……进行观察”。

6、皆以美于徐公。

(《战国策·齐策》)——“美”为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美”。

7、然则吾人今日所以开矿致富者,未可非议也。

(《康有为论》)——“非议”为意动用法,意思是“批评……错误”。

8、人之视己也,如见其肺肝然。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见”为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就像”。

9、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兰亭集序》)——“相与”为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是相互关联的”。

10、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师”为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意动用法例句

意动用法例句

意动用法例句
“意动”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的语录:“君子之道,意动而动。

”句话暗示着人们应该行动前先行动于思想,即“意动”。

动是一种心理状态,意味着当思考某件事情时,内心会有推动自己去行动的力量。

意动在当下的社会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激发人们去实现理想,实现梦想。

动是一种主动的力量,激发人们的潜能,发掘出自我的力量和决心。

动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释放出有限的潜能,激发人们的内在热情,从而让人们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走向成功。

下面是与意动有关的一些例句:
1、有了信念,一定有意动;
2、有了意动,就有持之以恒的动力;
3、有了持之以恒的动力,就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4、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就有带来新的生机;
5、有了新的生机,就有新的精彩。

以上例子可以说明,意动能够激发人们的思维和行动,让人们能够开拓新的空间,走出新的路径,实现新的梦想。

意动向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启示。

如,学习意动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外,意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以更好地受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此外,意动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

人们可以在意动中创
新,将各种想法和思想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开拓新的思路,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更多的发展。

总之,意动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人们去行动,去探索新的方向,实现个人理想,改变现有状况,改变未来。

它不仅属于个人生活,也属于社会发展。

因此,所有人都应该用心去领会和实践,才能走向成功!。

文言文词类活用—意动用法

文言文词类活用—意动用法

文言文词类活用—意动用法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或功能发生临时变化,被用作另一类词语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以及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今天来讲一讲词类活用中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之一,是指将某些词用作动词来充当谓语,表示的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

意动用法也就是主语“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什么”。

通常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把……当作……”等。

在文言文中,主要是由名词或形容词来形成意动用法。

一、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将名词用作谓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当作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评价。

例: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解析:名词“师”作谓语,“之”作宾语,主语“吾”在主观上把“之”(他)作为老师来看待。

所以“师”应理解为“以……(之)为老师”或“把……(之)当作老师”。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解析:名词“宾客”作谓语,“其父”作宾语,主语“邑人”在主观上把“其父”作为宾客来看待。

所以“宾客”应理解为“以……(其父)为宾客”或“把……(其父)当作宾客”,翻译时可译为“以宾客之礼对待……”。

3.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解析:名词“侣”和“友”作谓语,“鱼虾”和“麋鹿”作宾语,主语在主观上把“鱼虾”作为同伴来看待,把“麋鹿”作为朋友来看待。

所以“侣”应理解为“以……(鱼虾)为侣”或“把……(鱼虾)当作侣”,“友”应理解为“以……(麋鹿)为友”或“把……(麋鹿)当作友”。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解析:名词“亲”和“子”作谓语,“其亲”和“其子”作宾语,主语“人”在主观上把“其亲”作为自己的亲人来看待,把“其子”作为自己的儿子来看待。

意动用法例句

意动用法例句

意动用法例句“意动”,也称为“激感”,是指将一种感情或情绪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行为。

在文学创作中,“意动”实际上是采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美感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这种表达,能够让读者在心里体会到作者一瞬间被打动的感受,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文学读者体验。

“意动”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它可以重新定义诗歌、小说、散文和其他文学形式的表达方式,使其更有趣、更感人和更动人。

熟悉“意动”的作者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其进行有效的表达,从而使其文学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令人难忘的历史性影响。

那么,意动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对“意动”的一些常见例句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火焰”“火焰”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意动形象,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的感情上的强烈情绪。

例如:“他的心灵之火,点燃了他内心深处沉睡的激情,他开始成为一个全新的人。

”这里,“火焰”被用来描述他的心灵被强烈的感情激发的瞬间。

二、“流泪的眼睛”“流泪的眼睛”也是一个有力的意动形象,可以用来表达感受到强烈情感的人的悲伤和哀伤。

例如:“当他听完那段伤心的故事时,他的眼泪涌出,唤醒了他心中沉睡的悲伤。

”这里,“流泪的眼睛”被用来描述他突然听完这段伤心的故事而不由自主地流泪。

三、“绽放”“绽放”也是一个经常被用来表达意动的形象,可以用来描述激发出美好情感的情况。

例如:“当他终于离开那个深埋的悲伤时,他的灵魂也在不经意间绽放了出来,开始充满了暖意和美丽。

”这里,“绽放”被用来描述他经过沉重的阴霾后,终于开始变得更加灿烂和美好。

四、“灵魂抖动”“灵魂抖动”也是常见的意动形象,可以用来形容激发出强烈的情感的场景。

例如:“当他看到这幅有力的油画时,他的灵魂抖动了,把他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

”这里,“灵魂抖动”被用来描述他看到这幅画时,他的情感受到了深刻地震撼和感动。

五、“心跳”“心跳”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意动形象,可以用来描述激烈诱惑或强烈情绪的情况。

例如:“她被他灼热的目光击中,她的心跳开始加速,把她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爱情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动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种特殊现象。

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会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

一、何谓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谓语,或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当作什么”的意思。

也就是说意动用法即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是“认为(宾语)是……”“把(宾语)当作……”“以为(宾语)是……”“感到(宾语)是……”的意思,这里的“认为、以为、当作、感到”就是意动,是根据写作者的意思加上去的。

如“王欲将孙膑”中的“将”就是“把(孙膑)作为将军”之意。

又如:“先天下之忧”中的“先”即是“把(天下之忧)当作最重要的”。

或者也可以说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形容词也会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

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以……为羞。

尚羞之:羞,羞惭,耻辱,这里是“以……为羞”,“认为可耻”的意思。

二、意动用法的特征在文言文中有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那就是意动关系。

\"意动\"\'中的\"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

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形容词作意动用,译成:①认为天下变小了;②以天下为小。

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太山就觉得整个天下变小了。

)如\"孟尝君怪之\",这个\"怪\"就是\"对……感到奇怪\"的意思,简单说就是\"以之为怪\"。

韩愈的《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这里的\"耻\"是\"认为(觉得)……羞耻\"的意思。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的句子,这里的\"师\"是名词作意动用,当\"把……作老师\"讲。

三.意动用法的分类意动用法根据意动词的本来的词性可分为名词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和动词意动用法三类。

下边我们就一类一类加以说明。

(一)名词意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以……为……,认为……是……。

像这种情况在古汉语中比比皆是,例如: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先、后:方位名词作意动词,以……为先(前),以……为后。

整句的意思是:我之所以作这们的退让,是因为要把国家的急难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次要的位置啊。

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韩愈《师说》)师,名词作意动词,译为:①把郯子……当作老师;②认为郯子……是老师;③以郯子……为老师。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作意动用。

译成:①渐渐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②渐渐以其父为宾客。

4.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客我”是“以我为客”,整句的意思: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王安石《伤仲永》)利:认为……有利。

整句的意思是:他的父亲认为这样做非常有利,于是每天拉着仲永去四处拜访县里的人。

6.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夫人:以……为夫人,整句的意思是:(国君)把她看作夫人,我可以不把她看作夫人吗?7.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鱼肉:以……鱼肉。

整句的意思是:假如我死了,他们都把他(指田蚡)当作鱼肉任意宰割了。

8.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柳宗元《封建论》)君:以……为君,整句的意思是:天下大乱,(人们)再不把天子看作天子了。

9.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友:以为友,子:以为子。

整句的意思是:以风为友,以雨为子。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长辈。

11.越国以鄙远。

(《左传·僖公三十年》)(把……当作边邑) 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整句的意思是:越过晋国把远处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界或译作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

12.况吾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m)鹿。

(苏轼《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整句的意思是: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1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巢:以……为巢。

14.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王勃《滕王阁序》)襟:以为衣襟;带:以为衣带。

整句的意思是: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

1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师:以……为老师。

“师之”,就是“把他当作老师”。

整句的意思是:生在我之前,他闻知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

16.驼业种树。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业:把……当作职业。

整句的意思是:郭橐驼认为种树是他的职业。

1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罪:认为有罪,引申为归咎,归罪。

整句的意思是: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18.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亲:以为亲人;子:以为子。

整句的意思是:所以人们不单独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也不仅只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

成语举例1.幕天席地:幕:以……为幕;席:以……为席。

2.草菅人命:草菅:以……为草菅。

3.鱼肉百姓:鱼肉:以……为鱼肉。

4.游戏人生以……为游戏(二)形容词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

认为……形。

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为数也不少,如: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美,以……为美,认为----漂亮,赞美。

美我,“以我为美”。

整句的意思是: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对我有私心;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因为对我有所求。

2.成以其小,劣之。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劣:以……为劣等。

整句的意思是: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它。

4.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吕氏春秋·察今》)贵,以……为贵。

整句的意思是:明的事理的人,贵在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没见到的。

5.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意思是:不以万里为远。

6.吾细人也,犹将难死,而况公乎。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难死,以死为难,即不愿意死;难,形容词意动用法)整句的意思是:我是地位低微的人况且不愿意死,更何况您呢。

7.天下苦秦久矣。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苦:以……为苦,苦于。

整句的意思是:全国的老百姓长期受秦王朝的压迫,痛苦不堪。

8.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谏太宗十思疏》) 乐,以……为乐。

整句的意思是: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每年三次的限度。

9.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迟:以……为迟。

整句的意思是:现在太子嫌动身晚了,我就辞别了。

11.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韩非子·五蠹》苦:以……为苦。

整句的意思是:在沼泽低洼地区居住苦于水患的人,却要雇工开挖渠道排水。

12. 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

《小石潭记》“乐”:为形容词意动用法,“乐之”即“以之为乐”,指对此感到快乐。

13.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苦:以贫为苦。

整句的意思是:王翱慰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不免苦于贫困吧?”14.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史记.魏子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怒:以……为怒。

整句的意思是:魏王因公子偷了兵符,矫诏杀死了晋鄙而大为恼怒,公子自己也知道(魏王会恼怒他)。

16.先生不羞,乃有意为收责于薛乎?(《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不羞:不以……为羞。

整句的意思是:而您却并不见怪,倒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17.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荀子·劝学》美:以……为美。

整句的意思是:君子用学习来端正自己的思想行为。

18.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庄子·秋水》)少:以……为少;轻:以……为轻。

整句的意思是: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

19.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荀子·天论》)怪:以之为怪。

整句的意思是:认为它奇怪是可以理解的,而畏惧它就没有道理了。

20.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古人重之。

(《韩非子·五蠹》重:以之为重。

整句的意思是:今天的县官,一朝身死,他的子孙好几代可以驾马坐车,所以人们都看重官位。

21.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班固《汉书》)贵:以之为贵;贱:以之为贱。

整句的意思是: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

22.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论语.公冶长》)不以下问为耻,以之为贤。

整句的意思是:孔文子不以下问为耻,孔子认为他贤能。

2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

2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悦:以……为快乐;乐:以……为乐。

整句的意思是: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

25.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善:以……为善。

整句的意思是: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26.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异:认为……奇异。

整句的意思是: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西亭,了望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并称道它的奇异。

27.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传》)奇:以……为奇。

整句的意思是: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