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辅导:资料分析中比较排序题的解法(一)
行测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
行测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
以下是 6 条关于行测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
1. 嘿,你知道吗?抓逻辑起点很重要啊!就像盖房子得先找好根基一样。
比如这题:“在辽阔的草原上,牛羊成群。
这里有湛蓝的天空。
远处是起伏的山脉。
”看到没,“在辽阔的草原上”这句明显就是个好的开头呀,它带我们进入了这个场景,不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2. 哎呀呀,别忘了找关联词呀!这就好比给句子之间搭起了桥梁。
举个例子:“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很善良。
但是他有点粗心。
”这里“不但……
而且”就提示我们这两句关系紧密,要放在一起呀,这解题不就容易多啦?
3. 哇塞,留意指代词也超级关键呢!就像是给句子贴上了标签一样。
例如:“这棵树很高大,它的枝叶十分繁茂。
”看到“它”,你是不是一下子就知道前面说的是哪棵树啦?这就是指代词的神奇哟!
4. 嘿,还有还有,注意时间顺序呀!就如同跟着时间的脚步前进。
看这个:“小时候,我很调皮。
长大后,我变得懂事了。
”按时间来排,不就轻松搞定嘛!
5. 嘿哟,空间顺序也不能小瞧呀!就像是在一个空间里穿梭。
比如说:“从客厅望去,厨房很整洁。
旁边的卧室温馨舒适。
”这就能根据空间位置来给句子排好序啦。
6. 哇哦,确定首尾句也很有必要呀!想想看,一个好的开始和结尾多重要。
像“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是美好的一天。
”这种就特别适合当开头呀,你感受到了吗?
总之呢,做行测语句排序题,这些技巧都用起来,那肯定能又快又准确地搞定呀!。
行测之资料分析题攻略
行测之资料分析题攻略一.特点分析资料分析题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必考题型之一。
主要有以下特点:i.题量较多国考中占20题,联考中占15题或20题,四川省考中占15题。
总体来说,资料分析题占总题量的15%。
ii.分值较高据非权威考证,国考中资料分析题分值约1分/题,合计20题,分值约占总分值的20%。
四川省考虽然只有15题,但是从分值来看,应该是超过15%,约占到总分值的17%~20%。
iii.阅读量大资料分析题中文字题含有大量文字与数据,表格题中含大量项目和数据,阅读量都非常大,尤其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完整的看完整篇资料。
iv.计算量大计算能力是资料分析题的重要考点。
四川省考资料分析题中,约有80%的题涉与到计算(精算,估算,巧算),15%的问题涉与到简单的数值比较,仅有5%的题能通过直接观察解答。
v.综合难度较大庞大的阅读量,庞大的计算量,极其短缺的时间,决定了资料分析题的综合难度很大。
vi.大众放弃指数高理科生放弃资料分析的都不在少数,文科生绝大多数望洋兴叹。
非不想做,实则是时间有限,被逼无奈放弃。
以上都是分析资料分析题的难处、坏处,但是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
资料分析题绝对不是一无是处。
其实有好的地方,譬如不容易出错,要求算一个增长率,基本上不会算错。
只要你不是猜题,正确率往往有80%以上,比其他任何题型的正确率都要高。
二.对待政策上面分析了资料分析题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做出什么对策呢?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在前篇《行测攻略》中,我提到60题常规题的正确率考生是差不多的,你要想考高分,要想打败和你竞争的数百数千人,就要在40道加分题上下功夫,不可能放弃资料分析题。
须知多拿一分可以压死多少人,况且资料题一题还不止一分。
也许有人说,不见得吧,不也有人放弃了资料也考六七十分的。
这种情况有,但是极少。
最可能是常规题他几乎全对,而且猜题也猜中了很多,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资料题占20分左右,你要是放弃了,总分变成80分。
行测语句排序题答题技巧
行测语句排序题答题技巧行测解题技巧有哪些?想了解的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的考生可以来本文学习一下,下面小编为你准备了“行测语句排序题答题技巧”内容,仅供参考,祝大家在本站阅读愉快!行测语句排序题答题技巧一、抓逻辑起点语句排序题一般由6个打乱顺序的句子组成,先看所有句子耽误考试时间,所以可以先看选项的首句,排除不适合作首句的句子,进行选项的快速排除。
不适合做逻辑起点的句子包括:1、含指代不明的指示代词的句子不适合做逻辑起点;2、关联词的后半句不适合做逻辑起点;3、含总结词的句子不适合做逻辑起点;4、具体分析、描述性的句子不适合做逻辑起点。
例1.①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征也开始初露端倪②历史上的上海,处于传统江南文化的边缘地位③来自各地的商帮,如浙江的宁波帮、绍兴帮,湖南的洞庭商帮,广东潮州帮,福建泉漳帮等活跃在上海④从经济地理角度而言,上海距离素称“鱼米之乡”的苏杭尚有相当距离,在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自然不占突出位置⑤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三重边陲的上海,尚无法在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主流文化方面有什么建树⑥虽然在文化上处于边缘地位,但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上海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江南重要的商业市镇之一将以上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④②⑤⑥①③B.①⑤④③②⑥C.⑥③②④⑤①D.②④⑤⑥③①【答案】D。
解析:分析可知,①句中的“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征也开始初露端倪”中有个“也”,属于并列词的后半句,不适合做逻辑起点,排除B项;⑥ 句中的“虽然在文化上处于边缘地位”,属于让步转折,不适合作首句,对应于⑤句中的“尚无法在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主流文化方面有什么建树”,因此⑥应紧跟在⑤后,排除C 项;③句中的“来自各地的商帮……等活跃在上海”是对⑥句中“上海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江南重要的商业市镇之一”的具体说明,因此③应紧跟在⑥之后,排除 A项;故本题答案为 D。
二、抓标志词语如果语句排序题通过逻辑起点无法排除,可以通过找句间关系进行排除,一般通过标志性词语找句间关系,常找的句间关系包括:关联词、指代词、重复词、顺序词、总结词等。
公务员 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一、基本公式法所谓基本公式,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一些公式,比如说增速公式,增速公式里面肯定含有年增速、复合增速以及倍数增速公式,我们先看看这些常用的公式。
增速公式,我们在这主要介绍两种,一个是年增速,一个是复合增速,这两个的难度都不是很高,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只要记住公式,套用公式就可以了。
+++++++++++++++++++++++++++++++++++++++++++++++++++++ 年增速=末期值/基期值-1=(末期值-基期值)/基期值=增加量/基期值;复合增速=r1+r2+r1×r2(其中:r1是末期的增速,r2是基期的增速);增加量=末期值-基期值=末期值×增速/(1+增速)比重增减公式=(A/B)×(a-b)/(1+a)(其中a为A的增速,b为B的增速)+++++++++++++++++++++++++++++++++++++++++++++++++++++ 我们学习这些公式,不是为了记忆,而是要应用,所以我们在记忆的同时,一定要理解这些公式,对于之前没有接触的公式,我们可以在复习的时候,自己化简一下,这样就有助于记忆。
这些公式,记住了,然后就是应用啦,我们来看看相应的试题吧。
************************************************************************************** 【真题示例1】“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
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116.“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约为()。
A.58.2% B.63.7% C.74.5% D.81.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增长率这一知识点,着重考查估算能力。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不仅需要我们对数据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还要求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速算技巧。
一、尾数法尾数法是指通过计算式子的尾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尾数各不相同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 2345 + 5678 1234 的结果,我们只需要计算出这三个数的尾数 5 + 8 4 = 9,所以答案的尾数就是 9,从选项中选出尾数为 9 的选项即可。
二、首数法首数法是指在除法运算中,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当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时,我们可以使用首数法。
比如:计算34567÷123,我们先计算 345÷123,首位商 2,所以答案的首位数字是 2,从选项中选择首位是 2 的选项。
三、特征数字法特征数字法是将百分数、分数等转化为特定的分数来简化计算。
例如:125%可以转化为 1/8,25%可以转化为 1/4,333%可以转化为 1/3 等。
当算式中出现这些数字时,我们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计算 3456×125%,就可以转化为 3456×1/8 = 432。
四、有效数字法有效数字法是根据题目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后计算。
对于乘法运算,我们一般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取舍原则是:当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0、1、2 时,全舍;当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8、9 时,全进;其他情况,一进一舍,小数四舍五入,大数反向变化。
例如:计算 3456×5678,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3456 可以近似为 35,5678 可以近似为 57,然后计算 35×57。
五、错位加减法对于形如 A×B /(1 + x%)的式子,我们可以使用错位加减法来简化计算。
比如:计算 345×115 /(1 + 15%),我们将 115 变成100,需要减去 15,那么 345 也要减去345×15% ≈ 52,式子就变成了(345 52)×100 = 293×100 = 29300。
国家公务员考试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深度剖析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深度剖析(一)排列组合问题概述1、题型特征排列组合问题是公务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题型,几乎每个级别的考试都会涉及到,而且在国考中尤其突出,在国考数量关系题中,基本上会考到1道,有时会考2道,有些年份甚至可能会达到3道排列组合题,特别是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尤为明显,因此,排列组合问题可以说是近年来数量关系各种题型中最受考官青睐的题型。
排列组合问题之所以比较受命题人的青睐,是因为排列组合问题考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比较少,而应用灵活的思维方式比较多,所以能力区分度也比较大。
要想提高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能力,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动动脑,多掌握一些有针对性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破解各脱颖而出,在这个模块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
2、题型分类常见的排列组合问题可以简单分为三类,排列问题,组合问题,概率问题。
(二)国考历年命题规律根据上表可知,在国考中,排列组合问题的考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每次考试都有涉及到,而且最多的时候可以考到3道题,这个比重是非常高的,因此,对于想考国考的考生来说,要重视对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的积累,把这个模块作为数量关系的重点模块来备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高分技巧解读1、解题技巧分析1、捆绑法:如果题目要求一部分元素必须在一起,需要先将要求在一起的部分视为一个整体,再与其他元素一起进行排列。
2、插空法:如果题目要求一部分元素不能在一起,则需要先排列其他主体,然后把不能在一起的元素插空到已经排列好的元素中间。
3、隔板法:如果题目表述为一组相同的元素分成数量不等的若干组,要求每组至少一个元素,则将隔板插入元素之间,计算出分类总数。
4、错位排列:有n个元素和n个位置,如果要去每个元素的位置与元素本身的序号都不同,则n个元素对应的排列情况分别为,D1=0种,D2=1种,D3=2种,D4=9种,D5=44种,……Dn=(n-1)(Dn-2+Dn-1)种。
2、典型例题分析【例1】(2016-国家-68)为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某市直机关在系统内举办演讲比赛,3 个部门分派出3、2、4名选手参加比赛,要求每个部门的参赛选手比赛顺序必须相连,问不同参赛顺序的种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 )A. 大于20000B. 5001~20000C. 1000~5000D. 小于1000【答案】C【思路剖析】题中要求每个部门的参赛选手比赛顺序必须连续,因为需要用到捆绑法去解决。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
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
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
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
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
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
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
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国家公务员考试语句排序题选择及技巧
一、确定首尾句相信大家都知道,对于语句排序题,我们的做题顺序是从选项入手,对比确定首句,也就是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样的句子适合作为首句,什么样的句子不适合作为首句,此外,有些题目单纯看首句可能并不好判别,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瞻前顾后”来确定尾句在省考行测言语部分,有这样的一种题型:每年都会考察2—3道,且题目会给出5—7个句子,让你去排序,选择出正确选项。
这种题目,就是让考生们“又爱又恨”的语句排序题。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句子之间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上下文逻辑排序能力。
这种题型是非常重要的。
在考试的时候,由于时间有限,考生把每个选项都验证一遍再确定正确答案是较难实现的,而这种题,相较于其他题型来说,技巧性是较强的。
因此,本文就来重点为大家梳理语句排序题的解题技巧,帮助大家在考场上如何又快又准确的拿下这种题型全国公务员考试之语句排序题选择技巧大盘点。
(1)可作首句的特征:下定义句:...就是/是指;背景引入:随着、近年来、在...大背景/环境下。
在这里要提示大家的是,首句的确定需要对比,我们判别时不仅要对比形式也要对比句子的内容。
(2)非首句特征:关联词后半部分如但/却/而且引导的句子;指代词单独出现,且指代不明的句子。
(3)可作尾句的特征:一般来说,结论句和对策句,多作为尾句出现在正确选项中,通常由因此、所以、看来、于是、这、应该、需要来引导。
例1.下列句子中,哪项适合作首句?A.最长的闪电甚至可以长达数百千米,这么长,这么细,怪不得我们常说“瘦成一道闪电”呢B.祝融星,这颗曾经被热捧的行星是物理学发展史最好的注脚,它的“出现”和“消失”都十分精彩C.因此,当代军事战略理论更加重视虚拟空间的研究,以及其与自然空间相互关系的研究D.该学堂的设立本事中法战争的结果之一,目的是培育下级军士和军官【答案】B【解析】A项,该句中出现了“甚至”表示程度加重,前面应有语气轻的内容,不适合做首句,排除。
B项,该句中“这颗曾经被热捧的行星”指代“祝融星”,“它”依旧指代祝融星,指代明确,可以作为首句,当选。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排序题技巧是什么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排序题技巧是什么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排序题技巧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排序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一组语句的逻辑顺序重新排列。
以下中公教育为大家提供做题技巧和两个完整的题目解答示例。
技巧一:找准主线,确定首句在言语排序题中,通常会有一个主题或者中心思想,而这个主题或中心思想往往会出现在首句。
因此,在重新排列语句时,应该先找到这个主题或中心思想,并将其放在首句。
当然,也会通过排一些不适合做首局的句子,比如指代词开头的句子不适合做首局。
下面来看看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我们只看句子,不给大家选项,你看看能否通过分析进行排序。
【例1】下列句子中,排序最合理的是()。
①他一下子游到了对岸,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②于是,他脱下衣服,跳进了水里。
③虽然河水很深,但是他没有退缩。
④当他听到有人落水呼救时。
⑤他勇敢地向着对岸游去。
先一起来分析,在这组语句中,主题是关于一个人救人的故事。
因此,首句应该是描述这个事件的句子,即④当听到有人落水呼救时。
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这个人勇敢地向着对岸游去,尽管河水很深,但他没有退缩。
他脱下衣服,跳进了水里,一下子游到了对岸,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还要注意,指代词不能做首局哦。
所以,这个却的语序应该如下,一起来读读,感受整个故事。
当听到有人落水呼救时,他勇敢地向着对岸游去,尽管河水很深,但他没有退缩。
他脱下衣服,跳进了水里,一下子游到了对岸,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技巧二:找准逻辑关系,注意转折词在言语排序题中,语句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语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因此,在重新排列语句时,需要注意这些逻辑关系,尤其是转折词。
下面来看看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我们只看句子,不给大家选项,你看看能否通过分析进行排序。
【例2】下列句子中,排序最合理的是( )。
①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②我一定会成功的。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排列组合不再难
公务员⾏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排列组合不再难 ⾏测排列组合问题怎样解决呢?⼩编为⼤家提供公务员⾏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排列组合不再难,⼀起来学习⼀下吧!希望⼤家喜欢! 公务员⾏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排列组合不再难 排列组合问题是让不少同学都⽐较头痛的问题,今天⼩编就来跟⼤家分享⼀下解决排列组合问题常⽤的四个⽅法。
⼀、优限法 对于有限制条件的元素(或位置)的排列组合问题,在解题时优先考虑这些元素(或位置),再去解决其它元素(或位置)。
【例】某宾馆有6个空房间,3间在⼀楼,3间在⼆楼。
现有4名客⼈要⼊住,每⼈都住单间,都优先选择⼀楼房间。
问宾馆共有多少种安排? A 24 B 36 C 48 D 72 来源:中公教育 ⾏测数量关系:排列组合之“分糖”的顺序 数量关系⼀直是公务员考试⾏测中的难题,⽽数量关系中的排列组合的问题对于很多考⽣来说⼀直是⼀道很⼤的坎,就排列组合问题⽽⾔,⼀个本质的问题就是在计算的时候具体是否需要考虑顺序。
事实上对于要不要考虑顺序的问题,很多题⽬⼜是不⼀样的,那么今天,⼩编主要来总结⼀下⼀类常考的,⽽且具有⼀定代表性的题⽬---分糖的问题。
下⾯我们通过例题⼀起来看⼀下: 【例】:奶奶有6块不同的糖,现在要把糖平均分给三个孙⼦,⼀共有多少种分法? A.360 B.90 C.45 D.15 ⾏测数量关系模拟题及答案 1、⽤抽签的⽅法从3名同学中选1名去参加⾳乐会,准备3张相同的⼩纸条,并在1张纸条画上记号,其余2张纸条不画.把3张纸条折叠后放⼊⼀个盒⼦中搅匀,然后让甲、⼄、丙依次去摸纸条,他们抽到画有记号的纸条的概率记P甲、P⼄、P丙,则( ) A.P甲>P⼄>P丙 B.P甲 C.P甲>P⼄=P丙 D.P甲=P⼄=P丙 2、学校要举⾏夏令营活动,由于名额有限,需要在符合条件的5个同学中通过抓阄的⽅式选择出两个同学去参加此次活动。
于是班长就做了5个阄,其中两个阄上写有“去”字,其余三个阄空⽩,混合后5个同学依次随机抓取。
行测语句排序题技巧
行测语句排序题技巧
行测语句排序题是考察考生对文章内容逻辑关系的把握能力,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
1. 首尾法:将开头和结尾明显的语句找出来,通常它们会提供文章的背景或目的,可以作为排序的参考。
2. 找出并列关系:寻找文章中并列的语句,这些语句往往在意义上是平行的,相对独立的。
排列这些语句时可以根据意思的连贯性进行排序。
3. 找出因果关系:寻找文章中因果关系的语句,这些语句可以引导排列的顺序。
4. 上下文关联:通过在文段中找到上下文的线索,判断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上文提到”、“接下来要说的是”。
5. 内容对比:在文章中找到有对比关系的语句,通过对比来确定排列的顺序。
6. 语法结构:通常情况下,经过排列的语句应当符合语法规则,特别是词序和时态的一致性,可以依此来判断排列的先后关系。
7. 公式法:根据文章结构的固定格式,如时间顺序、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将语句按照这种结构的特点进行排序。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技巧,但是在实践中,仍然需要根据具体的
题目情况进行判断和合理安排。
最重要的是充分理解语句内容,找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确定正确的排序。
真题解读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事件排序解题方法
真题解读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事件排序解题方法事件排序题主要考查考生在未掌握全部必要事实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要求在每个问题中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词语或一句话表述的,接着给出的选项是表示五个事件的四种可能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让考生选择一种最合理、最合乎逻辑的事件排列顺序。
题中给出的五个事件表述虽然简单,但它表示一件事或一个现象演变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尽管没有给出其他细节,但五个关键环节之间是必然存在的事件时间顺序或事件逻辑顺序或空间逻辑顺序等逻辑关系。
答题时,可根据选项的一些顺序来确立最先发生的事件或者最后发生的事件,根据已有的顺序和事实的逻辑顺序进行对照,比较看是否适合事实的逻辑顺序。
事件排序试题在2004年、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都有涉及,2006年-2009年,在公务员考试中事件排序的并不多,主要是北京、天津市公务员考试年年都考,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一般都是5题,天津市公务员考试一般10题。
从整体上来说,事件排序在判断推理这个模块中算是比较简单的一部分,可是其分值也较低,所有考生需要关注的是做这类试题的速度非常关键,只有在这些相对简单的题上节约时间,才能为难题空出事件,这样才能做好整个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
解事件排序的题主要可以用代入法、首尾法、排除法和直接排序法,本文中QZZN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以2007年到200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来讲解事件排序题的解题方法。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事件排序练习1.(1)某公司推出送奶服务(2)李大妈发现奶箱是空的(3)获得赔偿(4)给奶品公司电话(5)发生车祸[2007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1题]A.1-2-5-3-4 B.1-5-2-4-3 C.1-5-4-2-3 D.1-5-3-4-2【QZZN答案】B【QZZN解析】此题可以用首尾法解题。
公务员行测考试语句排序分析(精选3篇)
公务员行测考试语句排序分析(精选3篇)公务员行测考试语句排序分析(精选篇1)片段阅读中主旨类题型是考查的重点,那怎样确定题型就是主旨类呢?如果问法涉及“表明、主旨、强调、中心思想、主要、旨在、意在、说明”等类似字眼时,我们就可以确定该题要求我们去查找文段主旨的选项。
【例题】北京天坛祈年殿、圜丘的各层组排,均是以天阳之数“九”及其倍数呈扇环形展开的,即由内层至外层分别为九、一十八、三十六……这个天阳之数“九”****于《易经》乾卦的“九”,如《易经·乾》“上九,亢龙有悔”,即言“九”为阳数之极,此时为阳之亢极。
神圣的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数排列,寓含着崇尚天阳的信息,这是《易经》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我国古代建筑体现着功用、审美的特点B.我国古代建筑蕴藏着一种数字符号信息C.《易经》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符号信息D.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暗含符号信息【答案】C。
解析:文段先阐述了北京天坛祈年殿、圜丘的各层组排以“九”及其倍数展开的做法****于《易经》,后总结这种以“九”及其倍数排列的现象是《易经》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故文段意在说明《易经》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符号信息,即C项。
公务员行测考试语句排序分析(精选篇2)第一步:看选项我们重点看的是选项的首句,判定其作为首句是否合理。
其中不能作为首句的语句,有如下特征;(1)指代类词语:这、那、他、她、它(以及其所对应的复数形式)指代类词语,是对特指对象有所指代,故若作为首句,且句中无指代对象,不合道理。
注:指代类词语不仅限于句首,句中若无具体指代内容,均应排除该句作为首句的选项。
(2)转折词:而、但、却、反而、则、实际上、然而、但是转折词引导的内容,语义发生相反、相对的变化,或者是将情况作对比。
所以前文应有同一话题语句与之构成转折关系。
(3)关联词后半部分: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既...又等。
给出句子中,出现关联词,排除以关联词后半句作为首句的选项。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语句排序题
排序题,也是行测文中的一部分,近几年来,其题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类题型,主要考察考生语言表达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在考试过程中也会花费比较大量的时间。
这类题也有技巧的,可以从多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能加快做题速度。
今天分享一些方法给大家。
技巧一:看选项,排除首句1、含有指代词、人称代词的句子不做首句。
比如:这,那,其,他,她,它等。
如果出现就会造成指代不明,故排除。
2、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后者不会作为逻辑起点。
既然是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那么一对关联词后者是不会出现在首句的,因为在它之前,肯定还有另外一句话。
比如: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等。
3、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不适合做首句;含有总结性意义的句子可以作为首句。
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比如:“综上所述”“由此可见”“由此可知”“总之”等,这样的句子是起到总结全文,所以一般放在文章末尾,起到收尾作用。
含有总结性意义的句子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可以作为首句,比如: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
4、具体分析,详细描述的句子一般不做首句。
这些句子往往是来佐证作者观点的,多为例子等,所以不适合做开头。
技巧二:找重复词,确定捆绑句做题时可以优先看含有重复词的句子,这样可以讲两句话进行捆绑,只需确定顺序即可。
技巧三:看选项,识破“心机”做题时切忌蛮干,一定去观察一下选项是否已经给我们排好了一部分,这样就可以省时省力,还有准确率了。
技巧四:找逻辑顺序,确定尾句做排序题时,要灵活掌握方法,当排序遇阻时,可观察逻辑顺序,确定尾句的方式来做。
做题掌握方法要灵活,学会变通。
【真题演练1】①根据财政部门的定义,这一模式通常由社会资本承担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②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③从融资模式创新升级为管理模式的创新,体现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政策取向④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这一合作模式兼具“引资”和“引智”的双重功能⑤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国际上流行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模式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⑤④①③②B.①④③②⑤C.②①④③⑤D.⑤①②④③【答案】【D】解析:根据选项可知首句可能为⑤、①、②句。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排序”题目碰撞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排序”题目碰撞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排序”题目的碰撞在行测考试当中,我们会发现有一种题目经常涉及到,那就是排序题目。
对于排序题整体分成了两种:事件排序和语句排序。
无论是哪种排序,都需要花费大家很多时间去做。
那么有具体可行的方法吗?跟着一起来看一下。
对于朴素逻辑而言,这种题目的核心就是寻找突破口,辅助一定的方法,从而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事件排序对于事件排序题目主要集中在行测考试当中,这类题题干不长,多是围绕着一个事件或者具体的流程开展的,做这类题目主要分为四步:第一步,锁定主题。
大体浏览事件内容,确定整个事件所讲述的话题。
第二步,首尾排序法。
在解决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观察选项差异,尤其是开头、结尾部分往往有明显的特征:开头部分一般是一个时间的开端或者是一个流程的准备、起始阶段;结尾部分往往是一个事件的结局或者是一个流程的结束、延伸部分。
根据这样的特征就可以排除明显不符合的选项。
第三步,相对顺序排除法。
通过对符合首位顺序要求的选项进行比较,找到选项间的差异,并由此差异进行分析^p 推断,排除不合适选项。
第四步,通读验证。
例题一:①防灾重建②交通阻塞③暴雨袭城④八方救援⑤道路积水A.3-1-4-5-2B.3-5-2-4-1C.3-1-4-2-5D.3-2-4-5-1【答案】B。
解析:观察题干,主题为因暴雨重建。
第二步,选项尾句为1,2,5,其中1句是说的是主题的结果,应该放在句末,排除AC项,观察BD项,发现3后面分别是2和5句,暴雨之后导致的直接结果应该是道路积水,所以,3句后应该是5句,排除D。
故此题选B项。
语句排序这种题又叫做句子排序题,主要集中在省考以及国考当中,它的解题步骤:第一步,结合选项定首尾。
第二步,利用选项划句群。
通过【关键词】:^p 来分析^p 句子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句子之间的联系。
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常见的关联词有哪些。
代词:这,此,那;总结词:总之,因此,综上所述;顺序词: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