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概况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
地质填图教学实习地质报告(东经102。
38´35"---102。
34´19" ,北纬25。
3´34"---25。
6´5")实习地点:昆明市筇竹寺地区日期:2006年12月11日至2006年1月12日目录第一章绪言第一节实习的目的和内容 (3)第二节测区范围概况 (4)第二章地层与岩性第一节概述 (7)第二节元古界震旦系 (8)第三节古生界寒武系 (9)第四节古生界泥盆系 (11)第五节古生界石炭系 (11)第六节古生界二叠系 (12)第七节新生界第四系 (14)第三章构造第一节概述 (16)第二节褶皱 (17)第三节断层 (18)第四章矿产第五章体会附录 (28)参考成绩评定表第一章绪言第一节实习的目的和内容:地质填图实习是我们地质专业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地地质调查,增强我们对地质条件的认识,巩固和熟练野外工作的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
从而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今后创造性地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内容:1、实习准备阶段(2006年12月11日)室内学习地质测绘的基本知识、填图地区的地层、岩石、古生物地史、填图地区的地质构造概况、收集填图地区的地形、地质及其他有关资料。
2、野外测绘阶段(2006年12月12日至2006年12月29日)实测地层剖面2条(关山大沟剖面长1093米、交月凹剖面长582米)、实测地层剖面、地层剖面的分层、描述。
进行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勾绘地质界线(观察地质界线约150个)。
全班40人分成南、北两个大组、10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实习工作中对勾图、记录、采标本测产状等工作依次交叉轮换、全面掌握。
3、内业工作阶段(2006年12月30日至2007年1月12日)资料综合整理、编制填图地区地质图、绘制测区构造刚要图、实测地层剖面剖面图、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编写填图地区地质报告。
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概况
土质页岩、钙质泥岩,厚0~10m。
—假整合—
编辑ppt
18
编辑ppt
19
编辑ppt
20
13、下石炭统大塘组(C1d):杂色、灰色块状灰泥质
角砾状白云岩及灰质角砾岩,上部为灰色中层状粉晶 生物碎屑灰岩,厚35~80m。
—假整合—
14、上泥盆统宰格组(D3z):深灰色中层状细晶“瘤
7、始新统路美邑组(E2l):紫红、紫灰色厚—巨
厚层状灰质砾岩,夹褐黄色中层状粉晶白云岩、白 云质泥岩,厚47~78m。
—不整合—
编辑ppt
17
8、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熔岩段P2e2):墨绿色致密块
状、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风化后呈褐黄色,厚140~946m。
9、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火山碎屑岩段(P2e1):紫红、
地质填图教学实习讲课(一)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理地质概况
地球科学系
2012年12月26日
编辑ppt
1
本次实习共计4周,其中野外3周(2012年12月24日至2012年1月11 日),室内1周(2012年1月14日至1月18日)。
1、准备阶段:(1天) 1)实习动员、借实习用具。 2)筇竹寺地区地质情况介绍。
天的填图结果上墨,整理野外记录,连线。最后 形成一张完整的实际材料图。
编辑ppt
4
5、室内综合整理,地质图件的编绘,实习总结报告 编写(5天)
1)讲课:资料整理要求、图件编制要求、报告编写 内容及方法。(1天)
2)报告编写:总结本次实习各阶段成果,根据报告 要求,每个学生独自完成一份报告。(4天)
137~148m。(澄江寒武纪动物群产出层位)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资料(1)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资料(1)昆明市筇竹寺地区是一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有着较为明显的地质特征和地形地貌。
本文将根据“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资料”,就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做出详细的介绍。
一、地质概况昆明市筇竹寺地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部,处于大理—西双版纳地震带和滇池—元江断裂带的接近部位。
主要岩石类型有花岗岩、麻粒岩、石灰岩等。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以南北向的断层为主,其中昆明断裂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断层之一。
二、地质灾害1. 地震灾害昆明市筇竹寺地区位于云南省的地震带之中,地震活动频繁,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严重的地震灾害,例如1930年的昆明地震和1974年的双福地震等。
因此该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地震风险。
2. 滑坡灾害由于该地区岩石类型以花岗岩和麻粒岩为主,这两种岩石质地坚硬,一旦发生地震或其他的自然灾害,易发生坍塌、滑坡等灾害。
同时,该地区存在大量的支路沉积物和软土地层,这也增加了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三、地质资源1. 矿产资源昆明市筇竹寺地区依山而建,地下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
其中,金、银、铜、铅、锌、锡、钨、钼等各种矿产资源都有所发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矿产资源正逐步得到开发利用。
2. 水资源该地区不仅地下水资源丰富,而且有不少优美的自然湖泊和人工蓄水池,如滇池和红云池等。
这些水资源为当地的农业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发展机会。
以上是根据“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资料”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做出的介绍。
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同时也更容易挖掘和利用该地区的地质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川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特征
川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特征王同;熊亮;徐猛;董晓霞;周瑞琦;付晓宁【摘要】根据川南地区绵阳—长宁拉张槽3口井的源储实验资料研究表明,川南地区筇竹寺组具有有机质丰度高、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大、演化程度高、高脆性等特征,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改造,B1井区保存条件较好。
微观储集空间分为有机孔、无机孔(黏土矿物晶间孔、脆性矿物粒间孔、粒内溶蚀孔及黄铁矿晶间孔)和微裂缝(构造微缝、成岩收缩缝和溶蚀缝)3大类,并可进一步细分为9种类型,孔隙形态表现为细颈墨水瓶广体孔含少量狭缝形孔和平板、楔形缝2种结构,孔径分布复杂,以中孔为主,少量微孔及大孔。
优质页岩孔容、BET比表面积较大,为页岩游离气及吸附气提供良好的储集吸附空间。
其孔隙类型与分布特征的差异主要受有机碳含量、成熟度、成岩作用、孔隙流体压力的控制。
%Experimental source-reservoir data from three wells in the Mianyang-Changning intracratonic sag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 showed that the Qiongzhusi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features high TOC, thick black shale, high maturity, and high brittleness. Although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 has experienced multiple episodes of tectonic movement, the B1 well block still has favorabl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Micro⁃reservoir space includes organic pores, inorganic pores ( intercrystal pores in clay minerals, intergranular pores and intra⁃granular dissolution pores in brittle minerals, and intergranular pores in pyrites), and micro⁃cracks ( micro⁃structural seams, diagenetic shrinkage joints and dissolution seams) , and can b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9 types. Most of the pores have narrow necks, and some are slit type holes. Fractures are tablet or wedge shaped. Mesoporeswere abundant , and there also exist micropores and macropores. High quality shales have high entrance and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free and adsorbed gas. TOC, maturity, diagenesis and pore fluid pressure determined the difference of pore type and distribution.【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8页(P197-203,210)【关键词】微观储集空间;孔隙结构;筇竹寺组;下寒武统;页岩气;川南地区【作者】王同;熊亮;徐猛;董晓霞;周瑞琦;付晓宁【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 610059;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成都 6100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太原分公司,太原 030000;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成都 610016;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 610072;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成都 6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3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中国也加快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步伐。
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研
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研摘要对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的大型真菌物种进行调查,采集到154种大型真菌,隶属于37科、55属,其中有红菇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小菇科4个优势科和桔色蜡钉菌、粗鳞丝盖伞、白囊耙齿菌、疏褶微皮伞、红蜡蘑5个优势种。
对研究区域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和生态类型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对大型真菌资源的利用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昆明筇竹寺大型真菌(macrofungi)是菌物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的一类真菌,生长在地表基质、枯枝落叶、腐木、树干上或地下,其子实体的大小足以用肉眼辨识和徒手采摘,广义上泛指蘑菇或蕈菌(mushroom)。
大型真菌大多数属于担子菌门,少数属于子囊菌门。
大型真菌在自然界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主要营寄生、腐生或共生生活,并以各种方式与其寄主、基质、竞争者和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联系,在形态、繁殖、生活史、传播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
能将土壤或植物凋落物中的复杂有机物转化为各种无机物,以供再度利用[1]。
我国地域辽阔,真菌的生态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估计,我国的真菌有20万~25万种,但目前已描述的仅约1 万种,已描述的大型真菌有3 800~4 000种[2]。
大型真菌是菌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作为一类重要的非木质林副产品,其种类多,数量大,包括了许多有益的食用菌、药用菌和外生菌根菌,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目前最有开发应用前景的一类菌物。
真菌多样性是森林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宝库之一,在森林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真菌多样性的丧失会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协调和稳定[3]。
1 材料与方法1.1 昆明筇竹寺地区概况筇竹寺地区位于昆明市西北郊,是昆明盆地周围的低山区,海拔 2 000~2 320 m,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 ℃,年平均降水量1 035.3 mm,降雨分配不均匀,干湿季分明,5—10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5%,山体起伏较大,坡面以西北坡为主,坡度为20°~40°,土壤为砂页岩上发育的森林棕壤,随海拔及坡向坡度的变化,土层厚薄和土壤肥力有较大差异,随海拔增加,腐殖质层由厚变薄,土壤肥力由高至低[4]。
滇东北筇竹立地类型划分
5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系ꎬ 特别 是 土 壤 与 群 落 的 关 系ꎬ 同 时 在 分 类 中
也注意植 物 群 落 的 优 势 种ꎮ 对 于 竹 林 立 地 区 划
及立地 评 价ꎬ 国 内 较 早、 较 全 面 的 是 对 贵 州 楠
表 1ꎮ 由表 1 可以看出ꎬ 土壤类型与坡位、 土壤
厚度与坡位、 土壤类型与海拔等变量的相关系数
均超过 0 500ꎬ 表明各因子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
关系ꎬ 说明各变量之间相互影响较大ꎮ 为了分析
各因子对筇竹生长独立影响的贡献率ꎬ 有必要进
行主成分分析ꎮ
从主成分分 析 的 总 方 差 分 解 表 ( 表 2 ) 可
[6]
、 紫竹
[7]
等竹种也有少量
研究涉及ꎬ 而对于影响筇竹生长的立地因子研究
未见报道ꎮ 本文通过调查滇东北筇竹生长区的立
地因子ꎬ 确定影响筇竹生长的主导因子ꎬ 对筇竹
生长的立地类型进行划分ꎬ 以期为筇竹人工林的
m × 2 mꎬ 记录各样方的海拔、 坡向、 坡位、 坡度
质层的剖面ꎬ 记录土壤类型、 石砾含量、 土层厚
tumidinoda is obviousl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site typesꎬ among which the bamboo growing in the middle elevation
area boasts better growth performance than those in the thick soil layer at the same elevation area.
层的主要植物ꎬ 筇竹笋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ꎮ 为合理经营筇竹林ꎬ 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ꎬ
昆明筇竹寺植被生态学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昆明筇竹寺植被生态学研究的进展和趋势昆明筇竹寺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座古刹,以其特有的竹林景观闻名。
近年来,人们对昆明筇竹寺植被生态学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以下是目前研究的一些主要进展和趋势:1. 植物物种调查和多样性研究:研究人员对昆明筇竹寺的植物物种进行了详细调查,记录了筇竹寺内的植物种类、分布和数量。
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生境下植物的多样性,探讨了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因素。
2. 筇竹群落结构与演替:筇竹是昆明筇竹寺的特有植物,研究人员对筇竹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进行了研究。
通过调查不同龄段筇竹的数量和分布,了解了筇竹的生命周期和演替过程。
3. 植物功能特征研究:研究人员还对昆明筇竹寺的植物进行了功能特征研究,如叶片特征、光合作用特性等。
通过研究植物的功能特征,可以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和生态功能。
4. 植物与土壤有机质互动研究:昆明筇竹寺的竹林景观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有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竹林覆盖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组成,揭示了植物与土壤有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未来的研究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和生态环境的退化,昆明筇竹寺周边的植物物种可能受到威胁。
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如何保护和恢复筇竹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寻找合适的保护措施。
2. 社区参与和管理研究:昆明筇竹寺作为一处旅游景点,其管理涉及到政府、管理机构、游客以及当地居民等多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促进社区参与,提高筇竹寺的管理效果。
3. 气候变化研究:气候变化可能对昆明筇竹寺的植被生态产生重要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气候变化对筇竹寺的影响,如温度和降水变化对筇竹生长和分布的影响等。
4.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昆明筇竹寺的植被生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还具有一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碳汇、水土保持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这些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和管理。
总之,昆明筇竹寺植被生态学研究的进展和趋势表明,人们对该地区植被生态的认识不断深入,并将研究重点逐渐转向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参与管理、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
筇竹寺—搜狗百科
筇竹寺—搜狗百科玉案山筇竹寺图册昆明城西北有玉案山,盘旋逶迤十余里,翠峰屏列,林壑幽深,山泉叮中咚,白云环绕。
“玉案晴岚”,古代为“滇阳六景”之一。
玉案山不仅风景秀丽,且为昆明的佛教胜地,环山皆列禅刹,旧有十余座佛寺,以历史之久远,影响之大,香火之盛而论,筇竹寺当为其首。
造型优美,驰誉中外的五百罗汉的彩塑就在这里。
筇筑寺罗汉这个传奇,恐为建寺之人为提高寺庙的声誉而编出的神话。
实际上,“筇竹”一词始见于汉代。
[1]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阿富汗)的市场上见到蜀布和筇竹杖。
这筇竹杖被视为古代云贵高原出口的名产品。
而杖与僧人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因而,以“筇竹作寺名,既可能是该地翠竹茂密景色的写照,又暗寓其寺为云南佛寺之代表。
筇竹寺建立之初,并不为人所重。
到元初有高僧雄辩法师在此讲经,声誉渐高。
雄辩俗姓李,昆明人,少年时代为大理国师杨子云的高足。
五百罗汉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并请来四川杰出民间雕塑家黎广修,用6年时间,完成了驰名中外的五百罗汉泥塑像。
五百罗汉塑像就分布在大雄宝殿两壁及大殿两侧的梵音阁和天来阁中。
这五百罗汉的塑像采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突破了传统的五百罗汉刻板模式和造型公式,在空间布局、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有大胆创新,是一独具特色的五百罗汉雕塑群。
它的塑师黎广修在四川宝光寺塑完五百罗汉像后,来到昆明主持这一浩大工程。
据说每逢“街子”天,他都带着徒弟赶到昆明,仔细观察市场上各种人的性格、神态、表情、衣著及装饰,收集创作素材。
所以他所塑的罗汉,绝大部分接近人的身体比例,面部和手脚的外形结构和肌肉筋节基本符合人体的解剖结构,看起来真切动人,形象逼真。
正由于这些塑像来源于生活,艺术风格上朴实生动,富于变化,性格迥异,形象逼真。
如第49位增广天王,手弹琵琶,边弹边唱,表达了一种健康、欢快的心情。
第8位罗汉,双眉紧蹙,怒视前方,内心充满愤怒和不满。
第50位中济颠和尚像,衣履不整,仪容瘤瘦,双眼细眯,把一种不满现实而又自我陶醉的神情,塑造得栩栩如生。
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2013.5.20—2013.7.12目录前言............................................ 第一章绪论..................................一、目的和任务..............................(一)目的...............................(二)任务...............................二、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三、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一)自然地理...........................(二)气象条件...........................(三)地形地貌...........................(四)经济情况...........................四、实习区研究程度..........................五、实习工作概况及任务完成情况.............. 第二章地层..................................一、概述....................................二、综述.................................... 第三章地质构造................................一、褶皱....................................二、断层....................................三、断层应力场分析..........................四、地质构造形成演化........................ 第四章地质发展史..............................一、古生代地层的岩相古地理分析..............二、中、新生代构造活动......................第五章矿产...............................一、铝土矿..................................二、粘土矿..................................三、磷矿....................................四、石英砂..................................五、石灰石..................................六、其它....................................七、地下水..................................第六章环境................................结束语..........................................参考文献:......................................图版Ⅰ..........................................图版Ⅱ..........................................附:1.清明丫口D2h~P2β实测地质剖面图(2条)2.筇竹寺地区地形地质图3.筇竹寺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图第一章绪论一、目的和任务(一)目的1. 区域综合地质填图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的综合性实习,将课堂所学的岩石矿物、地层、古生物、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野外地质结合,更加牢固、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已学的地学知识。
地质实习报告(筇竹寺)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填图实习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地质实习,要求我们将课堂所学的岩矿、地层、古生物、构造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野外地质实践相结合,更加牢固、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地学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上述课程的基础知识,认识实习地区的地层,岩石和地质构造问题;掌握地质填图的方法步骤,地层剖面的测绘和描述、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及描述、地质点的确定和观察记录、地质图的填制和分析、地质报告的编写及各种图件的测编绘制方法;同进在研究客观地质规律的基础上,对实习区内的矿产,如磷、铝、铁、建筑材料及冶金熔剂及地下水资源等矿产进行分析,学会初步搜集、整理和初步评价的知识;了解第三系、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观察研究方法,活动断裂的观察方法。因此,此次实习对于继续学习地质和今后从事地质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2
二、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3
第五章环境地质问题---------------------------------------------------------------------------------------------------18
一、地下水源的污染------------------------------------------------------------------------------------------------18
昆明市筇竹寺介绍_昆明指南
昆明市筇竹寺介绍_昆明指南〖摘要〗筇竹寺古树苍郁,林壑幽深,云雾晴岚常绕山巅,筇竹古刹掩映密林,是滇中著名佛教禅寺。
筇竹寺简介筇竹寺,是云南昆明市的一处名胜古迹,坐落于昆明西北郊外的玉案群峰之中,距城区12公里。
这里古树苍郁,林壑幽深,云雾晴岚常绕山巅,筇竹古刹掩映密林,是滇中著名佛教禅寺,寺内保存着五彩泥塑的五百罗汉艺术珍品。
大雄宝殿的角上有一块元朝延祐三年立的圣旨,其内容为敕封该寺住持玄坚为“头和尚”要求官员军民予以保护,并赐存《大藏经》。
景点介绍:五百罗汉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并请来四川杰出民间雕塑家黎广修,用6年时间,完成了驰名中外的五百罗汉泥塑像。
五百罗汉塑像就分布在大雄宝殿两壁及大殿两侧的梵音阁和天来阁中。
这五百罗汉的塑像采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突破了传统的五百罗汉刻板模式和造型公式,在空间布局、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有大胆创新,是一独具特色的五百罗汉雕塑群。
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雕塑家在设计组雕时,大胆地运用圆圈形和集体行进的队列组合,这些罗汉似相邀要到某座名册赴会,他们各显神通,腾云驾雾,骑豹跳,往前赶去,犹如行云流水,造成强烈的动态感。
整个罗汉堂既有单个的雕刻,又有组雕;有一线形的布局,也有圆形的构图,多种形式,交互使用,在统一中求变化,既多姿多彩,又有完美的整体效果。
华严阁位于大雄宝殿之后,是昆明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斗拱建筑,内有清代文人钱南图书写的对联和黎广修的壁画,可惜1984年4月毁于意外火灾。
现在新建的华严阁保持原来风貌,建筑上采用钢筋混凝土代替原来的木结构的重檐斗拱式,琉璃瓦,雕花木格门窗等都仿旧式建造,殿堂内部分两层,总面积400多平方米。
下层正中供奉汉白玉的“华严三圣”,上层供奉缅甸玉雕释迦牟尼佛像,高约2米。
华严阁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所书“华严阁”巨匾。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玉案山上交通指南1、市内乘坐公交C62路、C63路可在筇竹寺站下车。
(2023)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资料(一)
(2023)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资料(一)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资料简介报告内容本报告收集了关于昆明市筇竹寺地区的地质填图资料。
报告目的旨在为地质灾害防治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区域供水情况水源研究区域地下水和表层水是主要的水源。
水质地下水受到人为活动影响较大,水质不稳定。
表层水自然水质较好。
研究区域地质情况岩石类型研究区域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岩和玄武岩。
地层结构研究区域地层结构呈现出多条近东西向的断裂带,地层水流动方向较为复杂。
研究区域地质灾害情况崩塌研究区域崩塌灾害主要发生在燕子口、鹿角亭等地。
滑坡研究区域滑坡灾害主要发生在凤凰山北坡、虹bridge口等地。
研究区域建筑物情况建筑密度研究区域建筑密度相对较低,主要为农村自建房屋和一些较小规模的工业建筑。
建筑物结构建筑物结构大多较为简单,以砖木结构为主,部分工业建筑为钢混结构。
总结根据本报告所遗现的资料显示,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情况十分复杂,存在较多的地质灾害隐患,需要加强对该地区的监测和管理。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地质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协调,确保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监测和治理,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地质环境,选择安全的地理位置和合适的建筑结构,减少建筑物使用寿命。
•推动整体规划,加强区域环境平衡,落实林地、草地等资源保护。
结论本报告所收集的资料,为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提示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重视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保护地球环境,让城市与人类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资料-V1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资料-V1【正文】昆明市筇竹寺地区是昆明市中心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是商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的集聚地。
此次,我们整理了该地区的地质填图报告资料,希望对大家对该地区的认识以及相关建设规划有所帮助。
一、地质概况1.1 基本概况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势平缓,主要为坡面、低山。
约三分之二地区在300米以上,剩余部分在800米以下。
整个地区北部为北向斜坡,南部为南向斜坡,呈南北走向。
地区内主要以华山组、封山组和泥盆系等为主要地层岩石。
1.2 地质构造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属于元谋地块的一部分,该地块为华南板块的弧后陆地区中的晚古生代古扬子洋俯冲碰撞带。
该地区的构造属于广义的锡金-大理-滇南断裂分布范围内,是由晋宁断裂、虎头山断裂、吉安-襄阳-彝海断裂等叠合形成的。
1.3 水文地质昆明市筇竹寺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优越,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埋深深浅适中。
地区内的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注意避免破坏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地质灾害2.1 滑坡昆明市筇竹寺地区滑坡灾害频发,地形地貌条件是形成滑坡的主要因素,也是研究滑坡灾害的基础依据。
该地区的滑坡主要是因为落水河黏土松软易滑,降雨以及工程建设等原因造成。
2.2 岩溶塌陷昆明市筇竹寺地区的岩溶塌陷主要与地下水过度开采以及人类工业生产、生活废弃物填埋等有关。
岩溶塌陷会破坏地层的完整性及稳定性,引起地表沉降、地裂缝、崩塌及水资源破坏等问题。
三、地质环境保护3.1 生态建设昆明市筇竹寺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应加强山体植被建设,补植及替补落叶松、桧柏、栎类等乡土树种,以此加强生态稳定性,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3.2 土地利用昆明市筇竹寺地区是昆明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应结合地质特征以及环保要求,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复垦土地以及改善地形地貌,避免破坏自然状态。
【结语】昆明市筇竹寺地区的地质填图报告资料提供了对该区域的全面了解,为建设规划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提醒人们要加强对该地区的重视,加强环保工作,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筇竹寺地区的地质构造褶皱
筇竹寺地区的地质构造褶皱以筇竹寺地区的地质构造褶皱为标题,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
筇竹寺地区位于中国的大陆东部,属于华南克拉通的一部分。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褶皱具有独特的特点,它们是由于地壳的变形和构造运动所形成的。
筇竹寺地区的地质构造褶皱主要由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挤压和折叠形成。
在地质演化的过程中,这一地区经历了多次大陆碰撞和造山运动,形成了多个褶皱带。
这些褶皱带呈东西走向,与早期的构造线相交,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格局。
筇竹寺地区的地质构造褶皱可分为大规模的褶皱和小规模的褶皱。
大规模的褶皱主要分布在地质构造带的中部,呈弯曲状,具有较大的幅度和宽度。
小规模的褶皱则分布在大规模褶皱的内部,呈波浪状,具有较小的幅度和宽度。
这些褶皱的形成是由于地壳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折叠所引起的。
筇竹寺地区的地质构造褶皱还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
有些褶皱呈对称形态,即两侧对称,中间呈现出褶皱的高点或低点。
有些褶皱则呈不对称形态,即两侧不对称,其中一侧的褶皱幅度较大,另一侧的褶皱幅度较小。
这些形态特征的差异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所导致的。
筇竹寺地区的地质构造褶皱还表现出不同的受力特征。
有些褶皱呈紧凑型,即褶皱之间的间距较小,褶皱之间的角度较大。
有些褶皱则呈疏松型,即褶皱之间的间距较大,褶皱之间的角度较小。
这些受力特征的差异是由于地壳受到的挤压力和折叠力的不同所引起的。
筇竹寺地区的地质构造褶皱还具有时代特征。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这些褶皱主要形成于晚古生代和中新世时期。
晚古生代是一个地壳运动频繁的时期,大陆碰撞和造山运动频繁发生,形成了大规模的褶皱。
中新世是一个地壳运动减弱的时期,大陆碰撞和造山运动相对较少,形成了小规模的褶皱。
筇竹寺地区的地质构造褶皱是由于地壳的变形和构造运动所形成的。
这些褶皱具有独特的特点,包括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挤压和折叠、大规模和小规模褶皱的存在、不同的形态和受力特征,以及时代特征的表现。
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地壳受到外力的作用所引起的。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
. . . .地质填图教学实习地质报告(东经102。
38´35"---102。
34´19" ,北纬25。
3´34"---25。
6´5")实习地点:昆明市筇竹寺地区日期:2006年12月11日至2006年1月12日目录第一章绪言第一节实习的目的和内容 (3)第二节测区范围概况 (4)第二章地层与岩性第一节概述 (7)第二节元古界震旦系 (8)第三节古生界寒武系 (9)第四节古生界泥盆系 (11)第五节古生界石炭系 (11)第六节古生界二叠系 (12)第七节新生界第四系 (14)第三章构造第一节概述 (16)第二节褶皱 (17)第三节断层 (18)第四章矿产第五章体会附录 (28)参考成绩评定表第一章绪言第一节实习的目的和内容:地质填图实习是我们地质专业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地地质调查,增强我们对地质条件的认识,巩固和熟练野外工作的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
从而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今后创造性地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内容:1、实习准备阶段(2006年12月11日)室内学习地质测绘的基本知识、填图地区的地层、岩石、古生物地史、填图地区的地质构造概况、收集填图地区的地形、地质及其他有关资料。
2、野外测绘阶段(2006年12月12日至2006年12月29日)实测地层剖面2条(关山大沟剖面长1093米、交月凹剖面长582米)、实测地层剖面、地层剖面的分层、描述。
进行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勾绘地质界线(观察地质界线约150个)。
全班40人分成南、北两个大组、10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实习工作中对勾图、记录、采标本测产状等工作依次交叉轮换、全面掌握。
3、内业工作阶段(2006年12月30日至2007年1月12日)资料综合整理、编制填图地区地质图、绘制测区构造刚要图、实测地层剖面剖面图、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编写填图地区地质报告。
四川盆地周缘筇竹寺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四川盆地周缘筇竹寺组泥页岩储层特征马文辛;刘树根;黄文明;曾祥亮;张长俊;王佳【摘要】Combined with the outcrop and downhole geological data and using the methods of petrology and petrophys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hale-gas reservoir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wer Cambrian Qiongzhusi Formation on the margin of Sichuan Basin. The thickness of the Lower Cambrian Qiongzhusi Formation ranges is 40~400 m on the margin of Sichuan Basin. The Qiongzhisi Formation shale is comprised of the black carbonaceous shale, gray silty mudstone, siltstone, fine sandstone, limestone and marlstone. The lower part of Qiongzhusi Formation shale is comprised of seven lithofacies, including the non-laminated rich-carbonaceous mudstone/shale, mudstone, calcareous mudstone, siltstone, laminated silty mudstone/pelitic siltstone, siliceous mudstone and calcareous siltstone/silty limestone. The brittle mineral is very rich in shale/mudstone and its content of 17. 2% is aphanitic quartz whose particle size is less than 0. 01 mm. The porosity measured in the core samples from Qiongzhusi Formation mudstone/shale reservoir in exploratory wells ranges is 0. 79 %~ 1. 25% on the average and the permeability range is 0. 004×10-3 ~0. 008×l0-3μm2. The micropores observed in the shale studied in thin sections is comprised of the intercrystalline pores in calcite and clay minerals, the dissolution pores of feldspar, and the intergranular pores of terrigenous fragments in mudstone. The size of the microfractures is about 2 μm× (50~120) μm.The ratio of shale/ mudstone is relatively higher in Weiyuan (south slope in paleo-uplift) and South Sichuan, but is relatively lower in the east of Chongqing and the Micangshan area. There is a better exploration prospect of shale gas in South Sichuan than in North Sichuan and East Chongqing, especially in South Sichuan. However,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high maturity of the shale and the secondary hydrocarbon-generating process on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shale reservoir and the shale-gas accumulation mechanism.%通过地表地质和井下地质相结合,运用岩石学和岩石物理学方法,探讨了四川盆地周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储层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周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厚40~400m,为一套黑色碳质泥页岩、灰色含粉砂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灰岩及含泥灰岩建造.筇竹寺组下部岩性主要由富有机质(碳质)非纹层状泥页岩、泥岩、钙质泥岩、粉砂岩、纹层状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含)硅质泥岩、钙质粉砂岩或粉砂质灰岩7种岩性构成.泥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高,其中隐晶质石英平均质量分数为17.2%,粒径<0.01 mm.筇竹寺组泥页岩储层平均孔隙度为0.79%~1.25%,渗透率为0.004×10-3~0.008×10-3μm2.微孔隙主要有:自生方解石晶间孔、黏土矿物晶间孔、长石溶蚀孔、泥岩内部陆源碎屑粒间孔.微裂缝规模一般在2 μm× (50~120 μm)±.筇竹寺组泥页岩厚度在古隆起南斜坡的威远地区和川南地区较大,而在渝东地区和米仓山地区则相对较小.下部黑色碳质泥页岩在川东南地区的厚度为60~200m,在川北和渝东地区不发育.川南地区较渝东和川北地区具有更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但需重点加强页岩高成熟作用及二次生烃过程对页岩储层改造、页岩气成藏机理等方面影响效应的研究.【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9)002【总页数】8页(P182-189)【关键词】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泥页岩储层;四川盆地周缘【作者】马文辛;刘树根;黄文明;曾祥亮;张长俊;王佳【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3页岩气是一种广分布、低丰度、易发现、难开采的连续型非常规低效气藏,具有典型的自生自储、近原地成藏富集的特点[1-13]。
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
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
龚生权
【期刊名称】《昆明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1(016)006
【摘要】本文根据较多的野外典型露头资料,综合分析研究,首次提出了本区三次构造运动的看法,并建立了各期主压应力方位.结合褶皱、断层形成的基本力学原理,较合理的分析了现今地质构造特征的形成过程.用褶皱、断层在形成演化过程中相互制约的观点,合理的解释了区内褶皱、断层在不同部位其形态、规模、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并总结了浅部构造层次它们相互制约的一般关系.
【总页数】9页(P1-9)
【作者】龚生权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2
【相关文献】
1.中国西南镇雄-赫章地区筇竹寺组高演化页岩气勘探方向 [J], 王鹏万;张磊;邹辰;宋海强;陈子炓;王高成;李君军;李庆飞
2.昆明市郊筇竹寺地区叠瓦状弧形断裂研究 [J], 黄敦义
3.滇东会泽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演化[J], 程涌; 胡煜昭; 李丕优; 卢萍
4.高演化黑色岩系原始有机质恢复——以滇东会泽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为例 [J],
程涌;唐果;张传昱;张晓伦;梁星宇;蹇龙
5.高演化黑色岩系原始有机质恢复——以滇东会泽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为例 [J], 程涌;唐果;张传昱;张晓伦;梁星宇;蹇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昆明筇竹寺地区实习报告
昆明筇竹寺地区野外实习报告地质109班叶辉2011-7-7◎第一节绪言一、实习目的与要求⒈实习目的《基础地质学》是地质学科中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学生了解和认识地球,打开地质科学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即从地质学的角度认识他们过去熟悉的山、水、土、石,从而观察了解过去或现代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
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实习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地质学的学习兴趣,专业思想的巩固,同时也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
通过实习使同学们能够运用地质基本理论知识去认识野外的各种地质现象,掌握一些野外的基本工作技巧和方法,逐步养成对自然认识的独立分析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野外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⒉实习要求⒈学会罗盘的使用及绘制信手剖面、地质素描图的基本方法。
⒉了解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时代、岩性特征、接触关系、地质构造及矿产的知识。
⒊初步学会观察内外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分析和解释。
⒋初步认识实习地区常见的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
⒌学会原始地质资料室内整理的方法和编写地质报告。
二、实习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综合地质实习的实习地点是昆明筇竹寺地区及附近地区。
实习时间为二周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如表:◎第二节地层一、地质概叙昆明筇竹寺地区位于扬子台地区的昆明凹陷盆地,在普渡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之间,西与康滇地轴相邻,构造体系为经向构造带,构造较为复杂,褶皱、断裂发育,主要为南北和东西向断裂。
、昆明筇竹寺地区为山地地貌,气候宜人,年气温在14.7度,最冷为一月,年降雨量为1000多毫米,每年6—10月为雨季。
区内受地形影响,随海拔高度而气温下降,加之滇池对昆明的气候的调节作用,使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四季如春”之美誉。
二、区内地层简表昆明筇竹寺地区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的昆阳群浅变质岩系,震旦系的澄江组紫红色砂岩、陡山陀组的石英砂岩和东龙潭组的白云岩,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硅质白云岩、含磷粉砂岩、磷块岩和粉晶白云岩,寒武系下统筇竹寺组、沧浪铺组、龙王庙组;泥盆系中统海口组、上统宰格组;石炭系下统大塘组、上统威宁组;二叠系下统倒石头组、栖霞组、矛口组、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第四系的残积、破积层。
昆明筇竹寺植被生态学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昆明筇竹寺植被生态学研究的进展和趋势1. 引言昆明筇竹寺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该寺庙周围的植被生态系统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昆明筇竹寺的植被生态学研究进展和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2.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昆明筇竹寺周围植被的种类、分布、数量、物种多样性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为保护和管理该地区的植被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方法3.1 野外调查:在昆明筇竹寺周围设立样地,使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植被调查。
记录每个样地内的植物种类、数量、高度、胸径等信息。
3.2 数据分析:利用植被调查数据,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如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
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样地之间的植被差异。
3.3 生态系统功能评估:通过测量土壤质量、水分含量、养分含量等指标,评估昆明筇竹寺周围植被生态系统的功能。
4. 研究发现4.1 植物物种组成:经过野外调查,发现昆明筇竹寺周围主要分布有松树、柏树、竹子、杜鹃花等多种植物。
其中,竹子是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
4.2 物种多样性:根据植被调查数据计算得出,昆明筇竹寺周围的物种丰富度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也表明物种多样性较为均衡。
4.3 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发现昆明筇竹寺周围的植被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能够减缓土壤侵蚀和水源流失。
此外,植被还能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5. 结论基于对昆明筇竹寺植被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5.1 昆明筇竹寺周围的植被类型丰富,以竹子为主要植被类型。
5.2 昆明筇竹寺周围的植被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较高,具有较好的生态平衡。
5.3 昆明筇竹寺周围的植被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空气净化功能。
综上所述,昆明筇竹寺周围的植被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和管理该地区的植被生态系统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垭口剖面
填图范围郊野公园来自大墨雨剖面 昆工 关山大沟剖面
填图区及乘车点
大墨雨地区
昆明筇竹寺地区地处扬子准地台滇 东沉降带之康滇地轴的东缘,位于昆明
新生代断陷盆地北西缘西侧,东侧紧邻 近南北向的西山—普渡河深大断裂(F1 断层),地壳升降活动频繁,海侵历史 复杂,地层缺失较多。 工作区总体构成“一隆”(大墨雨 穹隆)、“一盆”(大石山构造盆地)、 “一背斜”(小墨雨倾伏背斜)的构造 格局,伴生5条弧形叠瓦状断层组( F2、 F3 、F4断层)及 F6、F7断层 。 区内除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喷溢 活动外,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均不发育。
16、下寒武统龙王庙组(∈1l):灰色中厚层状“瘤状” 粉晶砂质、泥质白云岩,底部夹砂质页岩,厚0~105m。 17、下寒武统沧浪铺组乌龙箐段(∈1cw):灰绿色砂质 页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砂岩,底部局部为砾石,厚18~ 193m。 18、下寒武统沧浪铺组红井哨段(∈1ch):灰白色厚层 状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厚89~94m。 19、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1qy):灰绿色页岩、 粉砂质页岩,底部为黑色粉砂质页岩,上部夹薄层粉砂岩厚 137~148m。(澄江寒武纪动物群产出层位) 20、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八道湾段(∈1qb):褐灰、灰黑 色钙泥质页岩、炭质页岩、粉砂岩,上部发育黄铁矿结核, 厚70~98m 21、下寒武统渔户村组大海段(∈1yd):灰色粉砂质微 晶白云岩,厚﹥20m。 —关系不清?—
6、上新统茨营组(N2c):上部为湖沼相灰褐色粉 砂岩、粉砂质粘土岩夹煤、炭质粘土,下部是河流 相灰色砾岩、砂岩粉砂质粘土岩,厚10~614m。 7、始新统路美邑组(E2l):紫红、紫灰色厚—巨 厚层状灰质砾岩,夹褐黄色中层状粉晶白云岩、白 云质泥岩,厚47~78m。 —不整合—
8、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熔岩段(P2e2):墨绿色致密 块状、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风化后呈褐黄色,厚140~ 946m。 9、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火山碎屑岩段(P2e1):紫红、 灰绿色玄武岩质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厚0~4m。 —不整合— 10、下二叠统茅口组(P1m):灰色厚层状中—粗晶“大虎 斑”白云质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底部为灰白色纯灰岩,厚 177~347m。 11、下二叠统栖霞组(P1q):灰、深灰色“条带”厚层状 中—粗晶白云岩与“小虎斑”(“豹斑”)白云质灰岩,厚 70~177m。 12、下二叠统倒石头组(P1d):杂色铁铝岩,夹铁质、铝 土质页岩、钙质泥岩,厚0~10m。 —假整合—
13、下石炭统大塘组(C1d):杂色、灰色块状灰泥质 角砾状白云岩及灰质角砾岩,上部为灰色中层状粉晶 生物碎屑灰岩,厚35~80m。 —假整合— 14、上泥盆统宰格组(D3z):深灰色中层状细晶“瘤 状”硅质白云岩,上部为厚层状角砾状白云岩,底部 夹薄层状炭、钙、泥质页岩,厚66~153m。
15、中泥盆统海口组(D2h):灰白、黄色中层状细粒 石英砂岩,偶夹页岩、泥质粉砂岩,厚6~20m。 —假整合—
5、室内综合整理,地质图件的编绘,实习总结报告 编写(5天) 1)讲课:资料整理要求、图件编制要求、报告编写 内容及方法。(1天) 2)报告编写:总结本次实习各阶段成果,根据报告 要求,每个学生独自完成一份报告。(4天) 3)实习总结、汇报:在实习指导教师及院系领导参 与下,总结实习的收获和不足。(1天)
区内出露地层除新生界的第四系和第三系(多集中分布 在盆地区)外,全为古生界(各系、统间亦常呈假整合接触, 中生界在测区远外围地区局部出露),由新至老如次: 1、全新统海埂组(Q4h):冲洪积层、残坡积层及湖积层, 含砾石亚粘土、亚砂土,厚0~30m。 2、上更新统官渡组(Q3g):灰、黄褐色粉砂质粘土、含 砾粘土夹粘土质砾石层,厚>7m。 3、中更新统中营组(Q2z):灰色砂砾层、细砂、粉砂夹 粘土层,厚>25m。 4、中更新统横冲组(Q2h):灰红、黄褐色风化红土,含 砾粉砂质粘土,厚>约6m。 5、下更新统滇池组(Q1d):杂色粘土、细砂、砾粉砂质 粘土及泥炭,厚约>7m。 —不整合—
3、实测地层剖面阶段:(4天) 1)讲课:剖面的测制方法及地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导 线平面图,实测地层剖面图,柱状图编绘方法。(1天) 2)剖面实测:在老师带领下,分组测制清明丫口剖面 及大墨雨剖面,要求学生学会分层、描述、记录、采集标 本及标本整理等。(2天) 3)地层厚度计算,作导线平面图,实测地层剖面图, 实测地层柱状图。(1天)
4、填图阶段:(9天) 1)讲课:填图方法。(1天) 2)分组在老师带领下进行填图示范。(3天) 要求学生学会地形图的使用,定点方法、点 上的观察、描述方法,地质界线的勾绘、连接方 法,地层产状的测量及图上标示方法。 3)各大组进一步分成4人一小组,进行独立填 图。(5天) 学会观察路线的布置,每天回到室内后将当 天的填图结果上墨,整理野外记录,连线。最后 形成一张完整的实际材料图。
22、上震旦统灯影组(Z2dn):灰白色中—厚层状硅 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硅质灰岩,厚460~560m。 23、上震旦统陡山陀组(Z2d):浅灰色厚层状白云岩 夹硅质白云岩,局部为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厚
约102m。
地质填图教学实习讲课(一)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理地质概况
地球科学系
2012年12月26日
本次实习共计4周,其中野外3周(2012年12月24日至2012年1月11
日),室内1周(2012年1月14日至1月18日)。
1、准备阶段:(1天) 1)实习动员、借实习用具。 2)筇竹寺地区地质情况介绍。 2、踏勘阶段:(2天) 1)在教师带领下,分大组观察区内代表性地层剖 面(清明丫口、大墨雨),弄清地层层序,掌握系、 统、组、段的划分依据,岩性定名和地层接触关系 的判定方法。按组、段做文字记录,绘制信手剖面图 及素描图。 2)对测区地形、自然地理、交通条件进行了解。 3)根据踏勘结果,选择实测地层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