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苏教版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2014-2015学年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8套)

2014-2015学年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8套)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班级姓名成绩一、直接写出得数5 × 3 = 2 × 7 = 48 ÷ 8 = 30 ÷ 5 = 9 ×6 =6 ÷ 3 = 18 ÷ 6 = 16 ÷ 4 = 45 ÷ 9 =7 ÷ 7 =49 ÷ 7 = 24 ÷ 8 = 20 ÷ 5 = 18 ÷ 9 = 8 ÷ 2 =7 × 8 = 1 × 4 = 6 × 6 = 7 × 5 = 8 × 4 =16 ÷ 8 = 2 × 2 = 24 ÷ 4 = 63 ÷ 9 = 9 × 8 =5 × 5 = 42 ÷ 7 = 64 ÷ 8 = 27 ÷ 3 = 1 × 1 =二、用竖式计算2 × 5 40 ÷ 8 50-243 × 7 81 ÷ 9三、填空1. 看图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2. 写出三道得数是36的乘法算式。

()×()= 36 ()×()= 36 ()×()= 36 3. 在○里填上+、-、×或÷。

7○7 =0 6○6 =1 3○3 =94. 在○里填上“>”“<”或“=”。

1分○60秒1时○100分1米○60厘米5. 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6. 小明早晨朝着太阳做操,他的前面是东,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7. 找规律填数。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1. 哪一条线段长4厘米?□□□2. 在哪个袋里任意摸1个球,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黑球?□□□3. 选哪个单位比较合适?(1)教室前面到后面的长是8()。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独家原创】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独家原创】
基础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 连减的,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么。
提高练习
2、想想做做第3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3、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1) 随生答板书:(1)19+27 46+26
(2)19+27+26或27+26+19 26+19+27
3尝试竖式计算:
师:,你准备怎么计算算出来的?
4、比较两种算法,哪种更便捷?
探究连减
出示试一试 90-25-28=
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出示口算卡片:
30+40= 45+20= 81-30= 64-4=
3+74= 26+70= 53-10= 97-70=
1、“想想做做”第1、2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哪一步可以口算。
3、“想想做做”第4题
求还剩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答:用减法计算,用原来的减去吃了的。
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师:还剩多少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全日制聋校教材第三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
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
以内的数,基本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初步掌握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两
位数,认识小括号,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3、使学生学会根据题意,正确列式计算求另一个加数和求一个
数比另一多(少)几的应用题,写出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
答案,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一步应用题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教学难点:10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三、教具准备:
小棒100根、计数器、各种票面人民币等
四、教学进度表:。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在此,我将以第一人称,详细介绍我在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乘法的初步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的意义及运用。

2. 教学重点: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人数乘以座位数为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2. 知识讲解:讲解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的意义,以及乘法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例题,边讲解边板书,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乘法的基本概念2. 乘法的意义3. 乘法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3个5相加是多少?(2)5个3相加是多少?(3)2个7相加是多少?2. 答案:(1)3个5相加等于15,计算过程:5 + 5 + 5 = 15(2)5个3相加等于15,计算过程:3 + 3 + 3 + 3 + 3 = 15(3)2个7相加等于14,计算过程:7 + 7 = 1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在课后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015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5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5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学内容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2.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3.表内乘法(一) 4.表内除法(一) 5.厘米和米 6.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7.观察物体 8.期末复习。

三、总体目标: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具体目标1.使学生学会计算100以内的连加与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四边形,并初步理解平行四边形,认识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3.使学生经历连加的过程,学会使用简单的乘法,能够背诵并运用1~6的乘法口诀,并初步学习乘法与减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

5.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6. 进一步学习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7. 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8. 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五、具体措施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014-2015学年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2014-2015学年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班级:姓名:一、计算题1、口算30÷5= 48+6= 18÷3= 3×5= 7×3-6= 30-6= 54÷6= 3×4= 12÷2= 4×6+5= 6÷1= 36÷6= 9×6= 7×8= 32÷4-8= 5÷5= 5×8= 3×3= 4×9= 9×5+38= 2、竖式计算28+43+17= 84-29-13= 56+35-47=二、填空。

1、()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2、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九()一三()()四十九六()四十二()五十六四九()3、写出两道除数是6的算式。

、4、在o填上“+ - ×÷4o2=8 10o6=4 30o6=5 3o6o2=205、在o填上“>”“<”“=”36÷9÷1o563÷9o36÷6 4×8o5×672-8 8×8 1×6×3o81 24o32÷8×61米o100厘米 5米o5厘米6、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

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16 5×()<31 28>()×68、小红折了25个纸鹤,小丽折了15个纸鹤,她俩一共折了()个纸鹤;小红比小丽多折了()纸鹤;小红送给小丽()个纸鹤她俩一样多。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铅笔长约20()小红的身高约125()楼房高约20()钥匙长约5()10、大课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跳绳。

小明1分钟跳了91下,老师1分钟跳得次数比小明多,老师最少了跳了()下,小青跳得次数比小明少,小青最多跳了()下。

11、在()里写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1.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第1篇一、教材简析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比如,学生形成了1厘米、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就不至于产生“1米=10厘米”的错误,才有可能利用表象进行一些简单的估测,如估计窗的宽和高约是几米。

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长度单位的观念。

线段的概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时无法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采取给出线段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措施教学重难点:1、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2、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突破措施: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四、课时安排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长度单位厘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和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苏教版2015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参考

苏教版2015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参考

苏教版2015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参考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做好教学计划。

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参考,希望对大家制定教学计划有所启发!一、学情分析:今学期二年级共有学生40人,上学期期末成绩不太好,大多数学生学习比较认真,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上课认真听讲,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好做小动作,学习成绩比较差。

这个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少,大都上进心差,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习上缺乏上进心,今学期要注意方法引导,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具体情景,初步认识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应用学过的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长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位置;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景中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学会用方快图表示统计的结果,会看看图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和判断,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数学思考方面(1)使学生在认识乘法、除法的含义以及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

(2)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确定位置、辨别方向、观察物体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3)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合作用。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全册教案+配套教学反思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全册教案+配套教学反思

二年级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教学反思在后面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二(上)教学进度全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各单元的具体课时安排如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6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3课时有趣的七巧板 1课时表内乘法(一) 13课时表内除法(一) 9课时厘米和米 4课时我们身体上的“尺” 1课时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4课时观察物体 2课时期末复习 4课时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一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算理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8+9+5 7+3+619-6-7 17-9-52、用竖式计算19+27 90-25二、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瞧,小朋友们正在折纸船比赛,小红折了19只,小紫折了27只,小兰折了26只。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这有个问题要我们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这怎么算呢?28+34+232、探索新知三个数字连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指导笔算书写格式。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试一试出示试一试:90-25-28=如果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连加、连减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连续竖式比两步竖式更简便。

还要注意数位要对齐,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以及进位加法的进位以及退位减法的退位问题。

最新2015-2016学年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最新2015-2016学年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案科目数学班级二(2)班任课教师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二(上)教学进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

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

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一、教学内容:数与代数: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等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二)数学思考方面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课时)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课时)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共2课时)一、教材分析“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一)和表内除法(一)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学习。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79 的乘法口诀以及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乘法口诀是数学计算的重要基础工具,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乘法和除法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在学习表内乘法(一)和表内除法(一)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并且能够背诵部分简单的乘法口诀。

但是,对于79 的乘法口诀,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乘法口诀的编制规律,熟练掌握口诀的记忆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采用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自主探索和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和规律,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机会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20242025学年度秋学期第一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20242025学年度秋学期第一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2024年秋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本班共43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2人。

整体上看,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兴趣较高。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素养,合作意识明显,个别学生学习基础不太好,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龄儿童正在从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主的关键时期,思维能力较弱,学习方法待优化。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多关注学趣培养和学法指导,教学与作业设计中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素养提升,注重导优辅差工作,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有:“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厘米和米”、“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观察物体”、“期末复习”,共8个单元。

以及实践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和“我们身体上的‘尺’”等。

“数与代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单元学习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能根据算式的特点选择笔算和口算方法。

“表内乘法(一)”单元学习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一)”单元学习在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

正确读、写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能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单元探索、理解、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

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

2016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6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2015~2016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2015年秋学期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厘米和米》、《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观察物体》、《期末复习》。

两个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和《我们身体上的“尺”》。

(一)教材编排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部分。

数与代数部分:一共安排了4个单元,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图形与几何部分: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厘米和米》和《观察物体》。

综合与实践部分: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有趣的七巧板》和《我们身体上的尺》。

(二)教材编排特点、意图。

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选择素材。

本册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注意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以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之中;例如,以小朋友分组乘车、乘船、做游戏的场景,引入对乘法口诀的探索和学习;以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发使用同一计量单位的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教材注意利用一些含有特定数学内容的素材,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例如:认识图形时,让学生通过折纸,进一步体会几种多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的关系。

此外,教材还注意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选择一些学生能够理解的素材,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其中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学习乘法口诀后,根据一辆小汽车有4个车轮的现象,提出“5辆这样的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车轮”等等。

2.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

2013苏教版 二数上2013-2014教学计划

2013苏教版 二数上2013-2014教学计划

——————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数与代数领域: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 空间与图形领域:认识图形、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观察物体。

3.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本册教材充分考虑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在安排内容时,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既注意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更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里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同时还注意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交叉安排,这样既促进了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又能使学生避免由于长时间学习单一内容可能引起的厌倦心理,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学期教学的重点是: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难点是: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三、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本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新版苏教版2014-2015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新版苏教版2014-2015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考查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根据数的组成进行口算的基础知识。
二、竖式计算(9分)
考查学生有余数的除法、三位数加减法及验算、三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三、填空(28分)
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1、2、考查学生对计数器的认识及数的组成的掌握情况;3、考查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及数的大小4、综合考察比较大小:数,长度的比较;5、考查学生真确运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6、对立体几何的考查——角的认识;)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
失分较多,其中有大部分原因是我的原因,第(1)题在平时讲解过,要求被除数是多少,很多学生都能得心应手的求的,可是还是有2名学生失分。第(2)题认识7时55分,很多学生选的是6时55分。第(3)小题对方向的理解,很简单期中最难得是:第(6)小题,其实认真读题也并不难,在平时要让学生学会安静做题。
二年级()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
一、试卷内容分析:
本试卷共五大项,各种题型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整个试卷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本次测试注重基本知识的考查,题目比较简单只有2题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一、直接写得数(22分)
参考数
均分
92.4
优秀率
92.5%
及格率
100%
分项得分率数据(%)






七(1)
七(2)

97.6%
94.7%
94.4%
84.3%
94.8%
分项分析:
一、直接写得数(12分)
考查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根据数的组成进行口算的基础知识。
二、竖式计算(22分)

新版苏教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新版苏教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难点: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钟表模型
单元
课 题
课时
周次
教 学 目 标
重点与难点
教具准备

认识方向、测定方向
5
5-6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观察公交车站牌、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1.万以内数的认识
2.有余数除法
3.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能正确解答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
目标
1.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能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或几十,能认识约等号,能在算盘上表示出万以内的数。
3、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
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难点: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
计数器,算盘
单元
课 题
课时
周次
教 学 目 标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单元
课 题
课时
周次
教 学 目 标
重点与难点
教具准备

有余数的除法
6
1-2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出发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出发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资料

2014-2015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修订版)

2014-2015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修订版)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初步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可能性(2)、机动(3)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5)
机动(2)、垂线与平行线(3)
垂线与平行线(5)
垂线与平行线(2)、机动(3)
怎样滚得远(1)、整理与复习(4)
整理与复习(2)、元旦放假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5
4
5
5
2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2
20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1.使学生通过模球、摸牌、抛正方体等游戏活动,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简单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可能性的学习与应用价值,初步形成随机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游戏、操作等活动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5)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2)、国庆放假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5)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机动(2)
简单周期(1)、机动(2)、观察物体(2)
观察物体(2)、机动(1)、统计表与统计图(一)(2)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2.小组讨论: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讨论中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实践活动:我设计了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学习效果。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用于直观展示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对于本节课,可能不需要实验器材,但如果有相关的实践活动,要提前准备并检查实验器材的状况,确保学生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实验。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对于本节课,可以将学生分组,设置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同时,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卡片游戏、口诀比赛等。
5.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讲解和展示。确保多媒体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提前测试相关教学资源的播放效果。
2.能力方面:学生在计算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但可能在速度和准确性上有所欠缺。此外,他们可能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培养。
3.素质方面:学生可能缺乏耐心和坚持的精神,对于乘法口诀的学习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非常重要。
4.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和良好的课堂纪律,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参与学习。
5.学习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苏教版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贯彻等想对来说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三、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从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四、具体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每一课时的目标要求,努力完成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

(每一单元和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五、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3.培养学生的初步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相关的思想渗透。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牢固掌握重难点。

6.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

采取生生互帮和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