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常态思维谋划_十三五_旅游发展思路_王兴斌

合集下载

新常态下的十三五旅游新发展

新常态下的十三五旅游新发展

新常态下的十三五旅游新发展陈元夫“十三五”是我国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国经济全面适应新常态的初始时期。

伴随经济新常态,旅游业也将步入新的发展常态。

新常态是新阶段、新挑战,也是新机遇、新动力。

“十三五”时期的我国旅游业,将更加注重调业态、提质量、稳增长,从而呈现出更稳更好的发展新态势。

一大认识:新常态是把双刃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高速增长为主旋律,社会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成绩斐然,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单一的经济发展,造成生态环境、人文传统的破坏或缺失。

为使社会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中央提出了经济“新常态”概念,即告别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

进入新常态,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也就是中国从过去的片面发展转向全面发展,从过去的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发展,从过去的单一物的发展转向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新常态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回归理信状态,回到科学发展的层面,以前不合理的、急功近利式的发展模式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

这将对我国下一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社会经济运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产生极大的深远影响。

因此,经济的新常态必将带来全社会的新常态,带来各行各业的新常态。

旅游作为融社会经济与文化事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也将自然而然地步入新常态。

对于旅游业来说,新常态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把双刃剑。

说是机遇——新常态将给旅游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为优越的条件,更为诱人的前景。

在拉低GDP增长速度同时,淘汰落后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让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旅游业大有作为;中等收入群体成为稳定内需的主体,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厚的中坚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不断加大城镇旅游市场规模,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下的城镇有望成为一个个有魅力的旅游吸引物;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三高”产业的萎缩,污染物新增量进入涨幅收窄期,排放强度进入回落期,保留了青山绿水,营造了清洁环境,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给旅游业营造了美丽的生态环境。

王兴斌:“全域休闲”可实现,“全域旅游”有难度

王兴斌:“全域休闲”可实现,“全域旅游”有难度

王兴斌:“全域休闲”可实现,“全域旅游”有难度【牧青按语】1、世上绝大多数旅游目的地都不是“无景点旅游”,绝大多数旅游者也不会选择“无景点旅游”。

兴斌老师这句话是对的。

我要补充的是:旅游者不会选择“无景点旅游”,但会喜欢无景区化旅游,无景区化不代表无旅游核心吸引物,却代表休闲旅游的一种趋势,门票经济终将被“旅游产业经济”所取代;2、兴斌老师提出:“景区景点”的类型、内涵与外延不断延伸,其吸引力也不断丰富,除观光游览外,凡具有休闲度假、医疗美容、康体养身、科考研学等价值和功能的地方、场所都可以泛称、或在游人的心目中认为是“景区景点”。

对此,我本人完全认同。

此前我曾提出两种旅游吸引力的问题,一是景观吸引力,二是业态吸引力,这与王老师观点不谋而合。

另外就是文化吸引力,只不过是附着于二者之上的。

(参阅《无业态不休闲,无夜态不度假》)文 / 王兴斌【正文】世上绝大多数旅游目的地都不是“无景点旅游”,绝大多数旅游者也不会选择“无景点旅游”。

一、旅游从来不是“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了解一点旅游业历史的人都知道,旅游业从来就不是“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而是交通、城乡、文化和行、游、住、食、购、娱等综合性建设管理。

改革开放后首先推出的入境旅游的基本产品北京、上海、杭州、西安、桂林旅游,就是以城市为依托、以景区景点游览为重点的行游住食购娱等综合服务。

从上世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旅游业的开创者们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 旅游六要素的概念。

1990年,时任国家旅游事业委员会主任的吴学谦副总理发表的《努力发展中国的旅游事业》一文中写道:“通过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形成了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和娱乐六大要素初步配套的旅游生产力体系。

”同年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树立信念,重振旅游》一文中写道:“旅游经济运行包括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涉及国民经济的几十个部门,需要各部门的支持;而旅游的消费,也会促进相关部门的发展” 。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发布的《“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该规划
对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进行了明确规划。

根据旅游发展规划,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以提高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改善旅游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具体的规划措施如下:
首先,在旅游业规模的发展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
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5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5万亿元。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要继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改造升级工程,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增加旅游消费。

其次,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规划提出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产业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旅游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推进旅游+各个领域
的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竞争力。

再次,在旅游服务的提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提升。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旅行社、导游、酒店等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推动旅游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游客的安全保障和维权机制的建设。

最后,在旅游环境的改善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治理。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自然景区和文化遗产的保
护,推动旅游业的生态环保发展,加强对旅游地区的环境治理和涵养水源保护,建设绿色旅游示范区。

总之,“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旨在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将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规划“十三五”促进旅游大发展

规划“十三五”促进旅游大发展

规划“十三五”促进旅游大发展
杨再梅
【期刊名称】《北方经济》
【年(卷),期】2015(000)007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杨再梅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五大发展理念为驱动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J], 杨静
2.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解读《"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J],
3.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解读《“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J], ;
4.文化带动旅游旅游促进文化——黄南州强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 [J],
5.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解读《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J], 耿国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旅游业发展如何适应_新常态_王兴斌

旅游业发展如何适应_新常态_王兴斌

中国旅游报/2014年/9月/17日/第002版新闻・评论旅游业发展如何适应“新常态”王兴斌国民经济步入“新常态”,对旅游业的发展有诸多利好。

这种大环境、大政策为旅游业持续、强劲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与环境近日,“新常态”成为新闻媒体和经济界人士谈论的热词。

何谓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对旅游业发展有何意义?对此,旅游界应该加以关注。

“新常态”是与“旧常态”相对而言的。

过去30多年,我国坚持改革开放,依托廉价的劳动力,主要靠投资拉动、出口导向实现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几乎以年均10%的增速奔跑,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世界经济风波冲击,惯常采用宽松货币政策,扩大贷款、刺激投资,维持经济高速增长。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增速换挡、转型阵痛和改革攻坚“三期叠加”的艰巨势态,国内外多种因素的交织导致GDP增速回落已成定局。

以往那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损环境的高速发展“常态”难以为继。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按笔者理解,“新常态”主要是“调整结构、转型升级、质效为先、稳中求进”,以适当降速来换取全面改革的时间与空间。

国民经济步入“新常态”,对旅游业的发展有诸多利好。

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服务业发展;动力结构转换,增强内需消费的拉动力;重点民生改善,居民收入将持续增长;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等,进一步释放国民的旅游需求。

这种大环境、大政策为旅游业持续、强劲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基础与环境。

但是,上述利好因素有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国民经济减速、消化产能过剩、外贸增长滞缓,涉及部分行业、企业和职工安置,抑制部分居民休闲旅游消费,这些因素叠加,在一定时段内可能会波及旅游经济。

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历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状态息息相关。

国民经济步入“新常态”,旅游业如何适应、并使自身也转入“新常态”?笔者认为,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将是旅游业从“旧常态”到“新常态”的转变期,今明两年则这个转变的起步点。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录第一章“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概况一、主要成就二、存在问题三、“十三五”旅游发展的战略趋势第二章“十三五”旅游发展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总体思路三、发展目标四、发展战略第三章空间发展布局第四章三大升级举措一、产品体系升级二、“旅游+”产业融合升级三、旅游品质服务升级第五章六大重点工程一、品牌营销工程二、公共服务体系工程三、智慧旅游工程四、人才强旅工程五、环境保护工程六、改革创新工程—1—“十三五”时期是大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随着“一带一路”、环渤海合作、中韩自贸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战略部署的推进,大连市旅游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国家旅游局《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行业标准(LB/T047-2015)和《大连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大连市沿海经济圈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该规划是“十三五”时期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对于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把大连市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滨海休闲旅游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大连市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成就大连市坚持规划引领,实施科学发展,聚焦提质增效,狠抓工作落实,推动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在旅游产业规模壮大、特色产品培育、城市形象推广、智慧旅游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实现了飞跃和提升。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旅游经济持续增长。

规划“十三五” 促进旅游大发展

规划“十三五”  促进旅游大发展

规划“十三五” 促进旅游大发展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来源:《北方经济》2015年第07期为推进我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展示地方和民族特色,在充分征求自治区领导、各盟市、各部门和有关旅游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治区旅游局于2014年底制订并下发了《做大做强旅游业,为我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做出更大贡献——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旅游业发展思路》,作为我区旅游业发展重要指导性文件。

文件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讲话和自治区党委全委会议精神,在国家旅游局“515”战略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指引下,紧紧围绕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条主线和不断提高内蒙古旅游影响力这个主题,突出“改革、法治”两个中心和“草原文化、北疆特色、休闲度假”三大主题,增强行业自信、产业自信和事业自信,创新思维,确保先进观念全程引领;问题导向,实施旅游工作“十大工程”;切中要害,寻求关键环节率先突破。

争取到2017年基本建成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并向旅游经济强区坚实迈进;到2020年基本建成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做出重要贡献。

通过制定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思路,统一了全系统工作思路,起到凝聚共识、明确任务目标的作用,为推动自治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我区旅游业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一)实施旅游“十大工程”一是品牌创建工程。

依托自治区草原、森林、沙漠、冰雪、口岸、文化等品牌资源加强旅游品牌创建,以构建“中国北疆旅游目的地”品牌为目标,打造品牌景区、品牌线路、品牌节庆,发挥自治区特色和优势,着力推进自驾游品牌、新业态品牌建设,以品牌打造来扩大内蒙古旅游影响力。

二是旅游富民(扶贫)工程。

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扩大旅游消费、促进农村牧区建设和脱贫致富的独特带动功能,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通过强化业务培训、标准化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等,推进自治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使乡村旅游成为品牌线路上的重要支撑和扶贫主力军之一。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国家十三五规划全文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国家十三五规划全文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国家十三五规划全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经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

那么,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内容是什么?下面小编整理的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全文,一起来看看吧。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索引号:000014349/2016-00252 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旅游发文机关:国务院成文日期:2016年12月07日标题: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文字号:国发〔2016〕70号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12月7日“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把握机遇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第一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战略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

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

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

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综合带动功能全面凸显。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度为%。

旅游业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计划规划纲要全文】国家十三五规划全文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计划规划纲要全文】国家十三五规划全文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国家十三五规划全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经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

那么,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内容是什么?下面小编整理的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全文,一起来看看吧。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索引号:000014349/2016-00252 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旅游发文机关:国务院成文日期:2016年12月07日标题: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文字号:国发〔2016〕70号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12月7日“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把握机遇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第一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战略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

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

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

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综合带动功能全面凸显。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度为%。

旅游业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旅游质量提升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旅游质量提升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旅游质量提升思路李琴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值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旅游质量提升要明确总体思路、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是裁游产品质量提升工程,乡村旅游质量提升工程,旅游品牌质量提升工程。

要有保障措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支持,推动落实,严格考核,务求实效,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关键词:新时代;藏游质量;提升一、新时代旅游质量提升的总体思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旅游产业化和质量兴旅战略,坚持质量第-、效益优先、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旅游供给和服务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旅游由速度到质量、由规模到效益、由产品向品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

二、新时代旅游质量提升的总体要求总体要求突岀问题导向,推动质量提升,注重市场需求,提高供给质量,聚焦创新引领,助推质量强旅。

突出问题导向、推动质量提升就是以解决制约旅游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旅游质量提升工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努力补齐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现旅游质量全面提升。

注重市场需求、提高供给质量。

深入研究游客需求,精准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紧跟不断提高的消费层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设高品质、有特色、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全面提高旅游有效供给和服务质量。

聚焦创新引领、助推质量强旅就是把旅游质量与创新、改革、开放、融合联动推进,为旅游企业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为游客打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为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强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新时代旅游质量提升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旅游供给质量明显改善;旅游服务和管理质量显著提高;旅游市场规范有序;游客满意度稳步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是提升旅游标准化水平。

“十三五”新常态下的智慧旅游建设思考

“十三五”新常态下的智慧旅游建设思考

“十三五”新常态下的智慧旅游建设思考2014年是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的“智慧旅游年”,在此背景下,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始全面信息化,在线旅游市场在旅游产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提升,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各地形成一大批引领作用强、示范意义突出的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企业。

目前,我国已有至少62 个省市提出智慧旅游发展计划,其中,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已率先开展了一批智慧旅游示范项目。

“美丽中国之旅,智慧旅游之年”,旅游业的发展借助智慧旅游在“十二五”期内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关键之年。

在此两个“五年计划”的承接之际,针对智慧旅游建设——这一旅游业的新趋势——总结过去建设成果,思考当前工作情况,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实为必要之举。

放眼“十三五”,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下“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智慧旅游建设在新的经济环境、新的旅游发展态势下,也迎来了“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和新挑战。

当前智慧旅游建设问题何在?很多旅游目的地在建设智慧旅游的过程中,均在资源协调、数据更新和持续运营这三个方面遇到了问题。

旅游行业涉及的管理部门众多,交管局、住建部、文化局、民宗委、工商局等均在其列。

管理权属复杂,资源难以统一协调,这使得旅游行业想要协同发展具有较大的难度,也让建设包括融合多部门大型数据平台在内的智慧旅游难上加难;同时,各地的旅游局或景区在近年来的智慧旅游建设大潮中建设的诸多落地工程,如旅游资讯网、旅游APP等工程中很多均数据陈旧,仅在建设初期进行过一次性的数据采集,建成之后便缺少人员负责、无资金更新数据,往往趋于荒废;此外,部分数据采集工程要求旅游企业在最为忙碌的节假日实时上报企业经营数据信息,这让本已自顾不暇的众多旅游企业叫苦不迭。

未得到旅游企业的拥护,项目的持续运营便更加困难。

“新常态”新在何处?智慧旅游建设的“新常态”体现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进行政府职能转型和激发市场活力三个方面。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互联网+”思维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互联网+”思维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互联网+〞思维北京交通大学张辉,岳燕祥一、背景(一)我国旅游业已被推上“互联网+“时代的风口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构造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质量在持续优化。

在我国经济开展进入新常态下,旅游业被赋予了重要的战略使命——“围绕发挥旅游在扩内需、稳增长、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中的独特作用,砥砺开拓,扎实工作,着力创新旅游管理体制,着力依法标准旅游市场,着力推进现代旅游产业开展,着力培育旅游经济增长点,让旅游更平安、更便利、更文明、更舒心,为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跃升做出新奉献。

〞由此,旅游业担当起了新常态下〞稳增长的重要引擎、调构造的重要突破口、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生态文明建立的重要支撑、繁荣文化的重要载体及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的重任。

2021 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答复记者提出的问题时提到“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作为新常态下促动中国经济开展的战略要素,旅游业是否能实现其战略使命,也将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二)旅游业转型升级需要新思维旅游业的转型受内外因共同作用。

外因,即宏观经济环境和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型,决定旅游业的运行机制以及运行制度;内因,即产业开展周期的转型,决定旅游产业运行方式以及产业功能。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开展,中国旅游业开展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伴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产业内部机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表达在如下几方面:〔1〕工业化根本完成,城市化加速开展,在城市居民和工人阶级中产生了大量的度假旅游、商务旅游、特种旅游需求,从而打破观光旅游需求为主的格局。

〔2〕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旅游消费成为中国公民消费的一项重要内容,国民旅游上升为主流,打破了入境旅游为主的格局。

基于新常态下旅游经济的发展

基于新常态下旅游经济的发展

Y圆桌论坛UAN ZHUO LUN TAN 基于新常态下旅游经济的发展孙兴伟摘要:宏观经济发展状态的变化,各个行业亟待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旅游业属于新常态下的“幸福产业”,必须要深刻认识到新常态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此,笔者在下文中对新常态环境下旅游经济的变化、发展特征、发展趋势、发展对策进行了详尽论述。

关键词:旅游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新常态”是我国此前从未经历过的一种经济发展状态,并且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维持该状态。

就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来说,“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亟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逐步晋升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政策落实等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诸多地区的旅游产业,其发展模式仍旧较为粗放,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源生动力,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常态下我国旅游产业的变化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旅游经济必须合理地进行转变。

旅游产业本身和其他产业以及国家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的区域经济辐射面广,在解决民众就业、改善民生条件、促进地区文化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

新常态下,效仿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模式成了主流,这就要求旅游产业褪去原本的“排浪”色彩,充分发挥知识、技术方面的优势,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体现出维护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等等效能。

我国许多地区的旅游经济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发展成果,形成了集成观光、文化、医疗、旅游等一系列的新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之间以“旅游经济”为纽带,实现了有效协调,从而让我国的旅游产业在国际化旅游市场中站稳脚跟。

种种变化,强调了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旅游供给侧改革重在结构调整

旅游供给侧改革重在结构调整

旅游供给侧改革重在结构调整旅游业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必将获得发展新机遇、担当新使命。

为此,必须着力推进自身的供给侧改革,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提升旅游供给质量与效益□特约评论员王兴斌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一条主线,将贯穿整个“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进程。

就全国而言,供给侧结构改革最重要的目标是调整优化一产、二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旅游业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必将获得发展新机遇、担当新使命。

为此,必须着力推进自身的供给侧改革,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提升旅游供给质量与效益。

持续旺盛的国民旅游市场表明,当前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侧结构不合理、不平衡,不能适应需求多元化、升级型的市场消费。

目前旅游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看上去是市场问题,实质上是供给问题。

如团队旅游市场中的乱象之所以久治不愈,是线性观光产品雷同与泛滥,旅游供应商进入门槛过低,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结果。

持续多年出境游火热、入境游低迷,说明国内旅游供给与环境既不能满足部分国民的出游需求,也不适应国际游客的需要。

着力推进结构侧改革,提高旅游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时不待我、刻不容缓。

产品结构是供给侧的核心。

多年来,旅游产品开发侧重于外来游客需要的观光景点,为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共同需要的休闲度假产品不足;热衷高档次、“巨无霸”式的休闲度假项目,不重视中小型、经济型休闲度假项目开发建设;一味追求开发的速度、数量,不看重质量、效益的提高。

全国星级饭店全年平均客房出租率长期停留在50%的低水平上,高档饭店过剩、经营困难。

与此同时,家庭度假、乡村旅舍、汽车营地、青年旅馆等大众休闲住宿相当缺乏。

旅游供给要素是一个完整的服务链,该结构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足都会影响旅游体验的优劣与旅游供给侧的整体质效。

在信息和行游住食购娱等旅游基本服务要素链中,长期偏重景点、住宿和餐饮环节的供给,忽视购物、娱乐和康体环节的供给,服务链结构失衡、综合经济效益不高。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而制定的专项规划。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的通知旅办发〔2017〕3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已经国家旅游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一、形成新基础十二五期间,全国旅游公共服务有序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交通集散、厕所革命、旅游便民惠民、旅游安全保障等领域加速建设,全国旅游公共服体系初步建立。

(一)旅游公共服务保障政策实现突破旅游公共服务已成为各级旅游部门的重要职能和工作内容。

国家旅游局首次出台《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指导和推进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各地不断强化领导,设立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研究出台旅游公共服务保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建设。

(二)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车站、码头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发展,旅游通达条件持续改善。

通信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旅游信息服务基础不断巩固。

大型旅游综合体相继建成,城市休闲设施加速开放,国民旅游获得更大休闲空间。

(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加速建设。

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覆盖主要交通枢纽、景区景点、商业步行街区等游客集中区域。

旅游咨询网站、智慧旅游终端等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相继建成。

旅游信息咨询、门票预约、酒店预订等服务功能不断拓展。

12301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开通,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慧化水平逐步提升。

“十三五”旅游规划空间格局构建的七大新视角-推荐下载

“十三五”旅游规划空间格局构建的七大新视角-推荐下载

“十三五”旅游规划空间格局构建的七大新视角作者:汪金亮文章来源:旅游规划中心随着新一届政府执政理念的深化推进,我国即将进入全面的“新常态”发展时期,“十三五”注定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剧变的时间段,被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业,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之下,如何应对和适应社会变化以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应该引起整个行业应该重点的关注。

当下,正值各地“十三五”旅游规划启动之际,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综合各方面研究,推出了新常态下“十三五”旅游规划编制专题研究,希望可以为新常态下各地旅游规划的编制起到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帮助。

本文重点强调的是“十三五”期间旅游格局构建要关注的七大新视角,当然新格局的构建是要在认真研究“十二五”期间空间格局发展的基础上而进行的。

1、新格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十三五”旅游格局构建产生重要影响新一届政府在对国际国内环境进行全面研究之下,推出了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京津冀一体化”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一系列国家战略必将指引所涉及区域内发展关注点的转移,全面研究和围绕国家战略是“十三五”期间战略涉及区域在旅游格局方面要重点关注的视角之一。

对于国家战略惠及的地区,“十三五”期间旅游发展格局要主动沿国家战略进行优化调整,要引导重大旅游项目沿国家战略沿线进行布局,以获得国家战略的利好,推动“十三五”期间旅游各项事业的发展。

2、新格局:“资源独大导向的理想空间格局”必须要向“多维共同作用导向的开发运营格局”转变传统“资源独大导向的理想空间格局”必须要向“多维共同作用导向的开发运营格局”转变。

“十三五”是旅游业实现变革发展的新阶段,传统的以资源独大视角导向所划分出的理想状态空间开发格局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比如高速铁路的逐步网络化将让旅游格局划分产生重要变化。

以新的理念谋划“十三五”以新的姿态迈人“十三五”

以新的理念谋划“十三五”以新的姿态迈人“十三五”

以新的理念谋划“十三五”以新的姿态迈人“十三五”
佚名
【期刊名称】《宁波经济丛刊》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要坚定不移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把生态文明
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山海直游之城。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把握新趋势主攻新难点谋划新发展"十三五"时期中国出版业三大关键问题 [J],
柳斌杰
2.以新的理念谋划“十三五” 以新的姿态迈入“十三五” [J], ;
3.“十三五”规划新看点——“十三五”规划新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
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J], 高文生;厉飞
4.回眸"十三五",谋划"十四五",密封助力智造新征程 [J], 梁彬
5.深刻把握新要义科学谋划“十四五”——“十三五”财政工作回顾与“十四五”规划部署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带薪休假制度促进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增效

带薪休假制度促进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增效

带薪休假制度促进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增效
王兴斌
【期刊名称】《旅游论坛》
【年(卷),期】2008(001)001
【摘要】全国旅游"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刨新发展模式,解决我国旅游增长方式粗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效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将刺激人们的休闲需求,改变人们的休闲方式,从而深刻影响休闲旅游业供给的规模、类型和运行方式,实现供求关系的良性互动,推动休闲旅游产业增长速度、模式与效益的统一,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推动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增效.
【总页数】4页(P90-93)
【作者】王兴斌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
【相关文献】
1.打造休闲式旅游市场促进旅游方式多无化--试论朱家尖(舟山)休闲式旅游市场的开发建设 [J], 李军
2.带薪休假制度促进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增效 [J], 王兴斌
3.带薪休假制度今年有望依法提速鼓励旅游休闲消费 [J],
4.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增效刍议——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 [J], 钱文芳;钱文科
5.国办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意见受关注——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倡导依法弹性作息[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动适应新常态 谋划宝鸡“十三五”

主动适应新常态 谋划宝鸡“十三五”

主动适应新常态谋划宝鸡“十三五”
王恭
【期刊名称】《陕西发展和改革》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总体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十三五经济发展。

宝鸡作为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老工业基地,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枢纽城市,作为正在崛起的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提早谋划好"十三五"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王恭
【作者单位】宝鸡市社科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适应新常态谋划“十三五”——全国环保厅局长研讨班座谈会发言选摘 [J], ;
2.主动适应教育新常态科学谋划学校新发展 [J], 曾伯强
3.适应新常态,谋划好“十三五”硫磷工业发展 [J], 纪罗军
4.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谋划新发展 [J], 张万宁
5.“适应经济新常态,谋划十三五”座谈会专家学者观点摘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十三五旅游业改革发展(二)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十三五旅游业改革发展(二)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十三五旅游业改革发展(二)张广瑞中国旅游开展新常态的开展理念与战略选择张辉王慧娴新国际分工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改革思考郝康理新常态下旅游规划理念创新胡抚生“十三五”时期应加快推动金融与旅游业的融合开展杨阿莉构筑入境旅游新高地:“十三五”中国医疗旅游开展思考林德荣陈莹盈“十三五”新时期深化两岸旅游合作探索——以厦金协作为突破口中国旅游开展新常态的开展理念与战略选择张广瑞新中国旅游的开展跨过了半个多世纪,从总体上看,处于频繁社会变革中的旅游业,逐步摆脱了长期延续的非常规开展模式,开始进入常规开展的新常态。

这种新常态虽然也与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走低、复苏步伐蹒跚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经济开展运行改革与调整的结果。

所谓“常规开展”,是指它的开展更能遵循自身的规律,而不是在特定时期、因政府为实现特定目标所采取的特殊政策导致其脱离正常轨道的运行,而“新常态”那么是指摆脱特定时期因政策或外部环境急剧变化而出现的短期不规律的现象,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稳定开展状态。

中国的旅游开展,作为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新定位和新战略实施的结果,将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或在更长的一段时期内维持一种新常态,而且,为了延续和稳定这一新常态,还要审视现行纲要实施的情况,对未来开展的战略和对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订。

对于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新的开展纲要制定,有必要对预期的新常态进行分析和探讨。

这个新常态的表现之一是旅游开展兼顾经济开展与社会福祉的双重功能,保持“经济性”与“事业性”的双重特征。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旅游作为外交工具的特殊活动被改革开放之后到20世纪末的产业定位和单一经济功能所取代,原来的“事业性”被“经济性”所代替。

2022年国务院41号文件发布之后,政府重新明确了旅游业的定位,确定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将担当起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新职能,彰显其带动总体经济的开展和扩大就业方面的突出优势,与此同时,旅游开展必须把满足国民需求放到重要位置,作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福祉的重要途径,以老百姓满意为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第30卷2015年第3期他们的消费贡献?答案是肯定的!进一步的问题来了,成绩算我们的,问题我们不管,也不愿意管,现实吗?还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日游”、“黑车”、“黑导”、景区涨价、社区参与不足等现实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战略课题。

不是要直面问题吗?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法治中国”的要求,我们恐怕不得不回答“需要什么样的国家旅游局”这个问题。

一个极端是回到过去,依法治旅仅仅局限于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另一个极端是把所有离开惯常生活环境的异地旅行者都纳入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范畴。

我看这两个极端都要不得,也走不通。

封闭的世界是回不去了,而依照泛在的旅游消费搞“旅游法庭”“旅游警察”也是行不通的。

怎么办?过去6年,中国旅游研究院配合监管部门连续对全国60个城市的游客满意度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监测,效果不错。

主要的经验就是用游客的评价去调查目的地政府综合执法、整体提升旅游发展环境的积极性,也形成了一些理论成果。

但是还需要在行政和法律的层面上进行实践检验,特别是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进而重构以游客满意为导向的微观监管体系,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以上是依法治旅,还有依法兴旅。

通过这几年与政法司合作的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项目,我们感觉,需要权威的信息引导旅游领域的理性投资和市场主体的发育。

现在产业实践已经走在政府的前面了。

三、推进法治旅游的路径选择:三要三不要三要:一要系统构建当代旅游发展理论体系,为包括法治旅游在内的新时期旅游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观念引导。

为此,要深入调查研究产业实践的新问题、新现象和新要求。

调查不能走马观花,得沉下去,像费孝通先生搞《江村经济》那样去做田野调查和案例研究。

要做旅游与法律、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外交等多领域的融合与比较研究。

二要建设有效的市场。

消费主体那么多,需要引导他们文明旅游,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市场主体要诚信经营,我们不能只看传统的旅行社、景区和酒店,更需要关注新业态。

年轻人和科学技术耦合的新业态生机勃勃,有活力,也有破坏力。

不能躲在办公室以为还是老样子,得了解,得培育,得引导。

企业是很现实的,你对他没有用,他就不会真心地跟你走。

三要建设有为的政府。

我是广义上使用政府这个词的,旅游局是政府的组成部门,我们自己要依法作为,还要创造性地统筹各方面的力量为旅游营造好的发展环境,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

三不要:一不要总想着自己是副部级单位。

数以十亿计的游客,数以千万计的旅游从业人员是我们的坚强后盾,为了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的旅游权利,让千千万万的游客满意,就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旅游局存在和行政作为的合法性之所在。

二不要遇到新问题总是躲。

为了更多的国民参与,更高的品质分享,为了旅游在“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敢于作为,勇于担当。

包括通报、约谈、媒体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手段。

三不要做政府力不从心、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消费主体和市场主体起来了,市场机制形成了,得让市场机制在旅游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不要什么事都强调顶层设计,都强调政府主导,有时候我们得有顺势而为的思维。

(作者系该院院长,教授;收稿日期:2015-01-15)以新常态思维谋划“十三五”旅游发展思路王兴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201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①。

“十三五”期间的旅游发展,必须遵循这个大逻辑。

行将到来的“十三五”将是我国旅游业从旧常态到新常态的转变期,因而也是旅游业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新常态的特征之一是市场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入境游客走过了团队型爆发式的消费阶段,早已进入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常态状况,但目前的产品供给远不适应入境游客的新需求。

国内旅游经历了10多年“黄①本文中的引文皆出自2014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

⋅⋅2旅游学刊第30卷2015年第3期Tourism Tribune V ol.30No.3,2015金周”的井喷式扎堆消费之后,民众对带薪休假的要求日趋强烈,热切呼唤自主安排休假的错峰式旅游,逐渐进入自主、分散、个性化的新常态。

近几年出境旅游蜂起,仍处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为主的阶段,但随着港澳台地区自由行的开展,越来越多国家采取入境便利化措施,部分游客已开始从团队式的纯观光游览走向个性化的观光休闲度假。

研究“十三五”旅游发展,首先应该深入剖析国内外客源市场消费需求的新特点,研究旅游产品供给充分考虑境内外游客对观光、休闲、度假和特种旅游的需求,积极推进旅游消费向新常态过渡。

要深入研判新常态下国民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与消费类型。

虽然全国人均GDP已达到六七千美元,但不能用人均数掩盖大多数。

时下我国高收入群体约占总人口的1/10,但其人数规模相当于1个日本、半个美国的人口,构成高端休闲旅游消费的主角。

以奢华需求为特征的高端产品开发,要充分考虑反腐风暴对公费消费和官商公关消费市场的冲击,高档休闲旅游消费回归为国民消费将是常态。

占人口3成左右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中档旅游消费的主体,其中部分人追求高品位产品。

中等收入群体大约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约占总人口的4成,渐将成为国民旅游的主体。

近期要重点解决的“3亿人”(1亿农业人口落户城镇、1亿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1亿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和其余的城乡低收入群体,是低档休闲旅游消费主体。

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下收入群体渴求实惠节俭的旅游产品。

“十三五”期间休闲旅游产品要以中端消费为基础,兼顾高端,关怀低端,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即使是新业态产品,如汽车自驾游、冰雪游、邮轮游、航空游、高铁游和休闲度假也应以中档消费为主,不宜盲目追求“高、大、上”。

邮轮母港、高档度假区、主题公园、高尔夫球场和旅游综合体等建设规模、速度、布局和档次要量需而定、量力而行,纠正与防止一轰而起、近距离同质重复开发。

新常态的特征之二是市场竞争“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旅游业也是如此。

各地要理性分析本地旅游服务诸环节的供需关系,适当控制供大于求的环节,重点推进短缺的服务项目建设,实现行游住食购娱及信息要素的均衡配置。

以酒店宾馆为例,全国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长期在60%的低水平上徘徊,早已是微利甚至亏损行业,与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70%以上的出租率相比差距甚大。

在旅游住宿系列中,控制己饱和的新建综合型酒店、尤其是高端商务酒店,着重建投当地欠缺的家庭度假、乡村旅舍、汽车营地、青年旅馆、主题酒店等大众休闲住宿设施。

大多数景区平时游客量不足,少数热点景区也只是在节假日集中休假时段游客爆满,多数时间游客量持平。

在乡村旅游地,节假日与工作日、不同季节的客流量波浪起伏。

在某些地区同样存在旅游设施产能过剩或重复建设现象,必须引起高度注意。

谋划“十三五”旅游发展时,不应盲目追求新建多少家星级酒店、A级景区、度假区、主题公园,并在省际、市际、县际之间相互攀比,盲目追求数量扩张、导致恶性削价竞争。

不宜笼统说“旅游产品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民旅游需求”,也不能以一年中几个长假时的状况作为判断供求关系标准,在多数地区供给不足主要不是在规模与数量方面,而是在品种、品质和品牌方面。

要通过规划、舆论、考核、奖惩等方式,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引导企业和景区在产品特色、服务品质和性价比配等方面开展良性竞争。

新常态的特征之三是“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传统的自然风景与文化遗产资源经过30多年的迅速发展、规模开发,有些地区大多已得到开发,拓展新的空间余地不大;著名旅游景区的开发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有些地方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

为了保障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在规划布局时不要期望在这一任期、这一阶段、这一代把所有资源都开发完,必须留有充分的余地,留给后人去更好地开发。

无论是旅游发达成熟、中等发展或初步发展地区,完善已有或开发新的资源都要十分珍惜资源,遵循集约、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新方式。

各地的旅游开发要因地制宜,坚持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盘活存量与适度增量相结合,提升已有产品与发展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并重;遵循产业融合、复合利用原则,尽量依托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农林、工矿、水利、交通、村镇和街区等各类社⋅⋅3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第30卷2015年第3期会旅游资源,开发与民众生活融为一体的大众休闲产品与新颖独特的人文旅游产品,切实推进从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型向节约、集约、复合型开发转变。

目前一些地方十分热衷于“大手笔、大项目、大投资”,把“新、大、高”项目的招商数字、开建进度和投资额指标层层分解、甚至落实到部门和人头,以此作为“政绩”考核指标,而忽视已有景区、酒店、场馆的消化、提升或转型。

媒体不能推波助澜,只报道光鲜的投资项目、金额数字,更要关注实际投资多少,建成了多少,建成后经营效果如何,综合效益多大。

新常态的特征之四是“国民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中速增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入境旅游以两位数增长,近10年降至个位数增长,近两三年出现负增长,表明入境旅游从爆发式自发增长进入常态式促销增长。

国内旅游从一度井喷式增长到近几年10%的持续增速,也在向常态过渡。

出境旅游仍在初期阶段,以20%左右的年速增长,但随着出境规模基数的增大,此种态势延续一阵后也会减缓,笔者估计在“十三五”期间会回落到15%左右。

各省市县区位、资源、交通、人口、城镇化与经济水平不同,旅游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旅游增长速度有快有慢是常态现象。

发达地区旅游规模大、基数高,进入成熟期后会率先进入平稳发展的常态期。

旅游后发展地区条件差异巨大,不一定都具有后发优势,旅游发展速度与水平参差不齐也是正常现象。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尤其是幅员辽阔的大国,旅游业能全面开花、各地会同步发展。

旅游业也不可能都成为每个地区的支柱产业,也不可能每个省(市、县)都成为“旅游强省(市、县)”。

各省市县之间及其内部的不同地区,能快则快,该慢则慢。

地区间旅游发展速度、游客人数和经济规模不可简单类比。

有些地区提出几年内要“争先进位”,既没有科学的排位依据,也没有必要。

由于基数增大,各项指数每增大1个百分点,实际增长量依然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