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经验】IPO被否四大原因:财务、内控、信披和独立性问题

合集下载

超级干货!IPO重点财务问题分析

超级干货!IPO重点财务问题分析

超级干货!IPO重点财务问题分析IPO重点财务问题可以分为会计处理准确性问题、财务真实性问题、财务规范性问题、盈利能力问题四大类。

财务审核的重心是真实性审查,注重防范财务造假及利润操纵。

发行审核被否原因主要可分为七个方面,即持续盈利能力、独立性、规范运行、会计核算、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主体资格。

其中,持续盈利能力、会计核算、独立性和规范运行一直是主要被否原因。

IPO重点财务问题可以分为会计处理准确性问题、财务真实性问题、财务规范性问题、盈利能力问题四大类。

财务审核的重心是真实性审查,注重防范财务造假及利润操纵。

第一部分:会计处理准确性问题一、会计政策1.关注具体会计政策例如收入确认、坏账准备计提、研发费用资本化等是否符合规范;2.关注会计政策披露是否详细、有针对性和具体化;3.关注会计政策与同行业的可比性;4.关注会计政策是否严格执行,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

报告期内发行人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保持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如无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或者未经批准擅自变更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的,或者连续、反复地自行变更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的,视为滥用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

二、收入确认1.关注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2.关注是否存在收入跨期调整问题;3.关注折扣政策及会计处理;4.关注现金收入是否对会计核算基础产生不利影响;5.关注各类收入确认的具体流程、时点、依据及主要会计凭证,收入确认方法与业务模式、相关合同条款或行业惯例是否相符;6.特别关注完工百分比法收入确认。

完工百分比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提供劳务交易,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对于完工百分比法的使用都基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完工进度能够可靠确认。

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确定完工进度的主要参照标准有三个:已发生的成本占比、已发生的工作量占比、实际测定进度。

我国拟上市企业IPO被否原因分析

我国拟上市企业IPO被否原因分析

我国拟上市企业IPO被否原因分析作者:姜井民孙天娇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7期【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好,在优化资源配置、分散金融市场风险和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IPO作为发展扩张的关键阶段更是引来热议,如何提高拟上市企业的成功率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拟上市企业IPO被否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拟上市企业IPO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IPO;IPO失败;企业上市一、IPO被否原因简要概述我们通过对2014年-2016年证监会对拟上市企业IPO的审核数据发现IPO被否原因通常有多个,主要包括拟上市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受质疑,会计核算不规范,独立性不够,募集资金运用不合理,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等,这些原因通常导致企业IPO被否,下面我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简要分析被否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二、拟上市企业IPO被否原因分析(一)持续盈利能力受质疑合理的盈利结构表现为收入结构中企业经营模式和产品,客户的结构比较稳定。

企业营业利润也主要包括主营业务的毛利润,不过度依赖投资收益。

净利润结构不对税收和政府补助政策有过度的依赖。

如北京龙软科技公司,2012年—2014年净利润降幅达到78.3%,经营现金流也逐年降低,盈利水平逐年下降,但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却逐年攀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受应收账款影响较大,并且该公司在享受税收政策和增值税退税金额在总利润中的比重逐年攀升,其盈利结构不合理,最终北京龙软科技的持续盈利能力因备受质疑导致IPO被否。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大多数企业在准备IPO上市时为了使财务报表表现的更出色,会对财务报表进行适当的包装,包括对企业的净资产和业务重组等方式以此来达到IPO规定的财务指标。

如上海岱美公司,原材料在主营业务成本占比80%,化工材料和工程塑料材料在申报期间出现了较大幅度变动,然而却没有在申报材料上详细披露有关变动的情况。

该公司报告期内成本变动存在疑问,因而可以说明该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

IPO审核被否十大问题(案例)

IPO审核被否十大问题(案例)

根据近年来被否的拟IPO企业案例,总结出了常见的十大被否问题,它们分别为:信息披露问题、规范运作问题、财务会计问题、客户或供应商问题、持续盈利能力问题、出资和资产问题、募集资金运用问题、同业竞争、关联交易问题、股权转让问题。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十大IPO被否问题及案例。

01信息披露问题信息披露方面主要关注招股说明书等申请文件是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如引用数据是否权威、客观,业务模式、竞争地位等披露是否清晰,申请文件的内容是否存在前后矛盾,申请文件内容与发行人在发审委会议上陈述内容是否一致等。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稳步推进,信息披露变得更加重要。

针对招股书问题,上交所曾指出其中5方面不足,一是对科技创新相关事项披露不够充分,二是企业业务模式披露不够清晰,三是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风险揭示不够到位,四是信息披露语言表述不够友好,五是文件格式和内容安排不够规范。

注册制不是不审,而是不对投资价值背书,重点在于要通过问询问出一家真实公司。

一些曾经是上市阻碍的问题,如今只要补充披露完整即可。

【被否案例】1、浙江**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月26日上会时,发审委提到,发行人新三板申报材料和挂牌期间的公告与本次发行申请文件存在多项差异,多数事项发生在报告期内。

请发行人代表说明,报告期内出现较多信息披露不一致情况的具体原因,会计基础是否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

2、福建省**电源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5月22日上会时,发审委在审核中提到,公司2015年极板与电池的产量均高于2017年,但产生铅渣铅粉数量和含铅污泥数量均低于2017年,该等数据不匹配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02规范运行问题这类问题包括管理不规范、环保问题、税务问题等。

“规范运行”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要求主要为:发行人已经依法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制度,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发行人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最近三年不得有重大违法行为;发行上市前不得有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等。

公司上市被否原因典型案例分析

公司上市被否原因典型案例分析

公司上市被否原因典型案例分析
1.财务分析不合格:公司上市前需要提交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进行审核,如果公司的财务状况不稳定或者存在严重的财务问题,一般会被否。

例如,公司的负债率过高、现金流不稳定、利润率偏低等,都可能导致上
市申请被否。

另外,如果公司存在造假、违规操作等财务问题,也会被否。

2.公司治理问题:上市公司需要具备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否则可能会被否。

例如,如果公司的股权结构不清晰、存在重大关联交易、董事会成员存在利益冲突等问题,都可能成为被否的原因。

此外,如果公
司存在内幕交易、违规披露等违法行为,也会导致上市申请被否。

3.市场竞争压力:上市公司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如
果公司的竞争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上市申请被否。

例如,公司的产品或
服务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市场份额较小、市场增长潜力有限等,都可
能成为被否的原因。

4.行业发展不利:有些行业发展不明朗或者面临较大的风险,这也可
能导致公司上市申请被否。

例如,当一些行业的增长前景不确定、市场需
求下降、政策变化等,都可能成为上市被否的原因。

此外,如果公司所处
的行业已经饱和或者存在较大的市场垄断,也可能导致上市申请被否。

总之,公司上市被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财务分析不合格、公司
治理问题、市场竞争压力以及行业发展不利等。

对于公司来说,为了避免
上市申请被否,需要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竞争力,并积极应对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公司IPO未通过原因实证分析

公司IPO未通过原因实证分析

公司IPO未通过原因实证分析首先,IPO未通过的一个常见原因是市场不景气。

如果一个公司试图进行IPO的时候,市场经济正处于低迷期,投资者可能会对股票的投资兴趣减弱。

这可能会导致IPO失败。

实证研究支持这一观点。

例如,根据华尔街日报的一项研究,2024年金融危机期间,全球IPO市场十分冷淡,有很多公司的IPO计划不得不暂停或取消。

其次,财务问题也是IPO未通过的一个常见原因。

如果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健康,例如债务过高或者利润不稳定,投资者可能会对该公司的IPO持怀疑态度。

这可能会阻碍公司融资的成功。

据统计,根据Ritter和Welch(2002)的研究,财务指标对于IPO成功与否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

此外,公司管理问题也可能是IPO未通过的原因之一、如果公司存在重大的管理问题,例如高管离职率高或者经营团队缺乏经验,投资者可能会对该公司的前景产生疑虑。

一项由Clerc等人(2024)进行的研究发现,公司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经验对IPO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影响。

最后,市场竞争也可能导致IPO未通过。

如果一些行业中已经有很多竞争对手,而且这些竞争对手在市场上表现出色,投资者可能会对新公司的IPO持保留态度。

根据Brau和Fawcett(2024)的研究,市场竞争程度与IPO成功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市场不景气、财务问题、公司管理问题以及市场竞争都可能导致公司的IPO未通过。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因素对IPO成功与否有着显著的影响。

因此,公司在进行IPO前必须仔细评估自身的情况,并采取措施解决潜在问题,以增加IPO成功的可能性。

IPO为什么被否?

IPO为什么被否?

1引言拟上市公司以IPO 作为手段,向不特定第三人出售公司的股票进行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资本市场环境的改善。

本文通过对2017年拟上市企业IPO 审核过程中被否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被否的原因,并密切关注审核过程中监管者关注的重点在哪些方面,为增加公司的IPO 审核通过率,减少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损失提供参考。

2文献综述(1)IPO 审计。

为了上市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IPO 造假行为时有发生。

所以为防止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而失去信息,必须进行IPO 审计来改善资本市场秩序(Fer-nando et al,2015)。

IPO 的审计对象为拟上市公司,对其财务报表和主要相关情况进行公开。

主要的工作有:在业务范围内尽职尽责审计,业务重组与调整审计,利润分配审计,股份制改革审计,股权结构调整审计,财务报告审计等。

上市审计活动与依赖于其他专业性较强的机构进行,包括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保荐机构等。

同时,经审计的公司必须是股份制公司,在经过合法改革制后也要存续三年。

(2)IPO 审核。

黄莉莉(2016)认为从是否属于财务性审核的角度可以大致将IPO 的审核分为两种类型,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一些公司可能为了寻求上市而粉饰财务数据,一些公司由于持续的盈利能力,缺乏独立性以及其他因为企业的市场份额,其产品的毛利率以及他们的受众企业;从非财务因素来看,基础会计工作不足,税收风险较高,还有的是由于信息披露的主体资格和缺陷也存在缺陷。

3研究设计(1)数据来源。

数据选择Wind 数据库2017年度发审委对479家上市公司的审核结果,并对审核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统计,如审核通过,失败和取消审核等。

可以看出通过审核的公司占大部分,其余公司由于暂缓表决和取消审核等原因而未通过。

(2)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通过案例进行的IPO 被否的原因的分析较多,并且更多地集中在发行审核理论的研究,上市条件和相关准备工作上。

本文计划使用描述性统计来分析和解释未能通过2017年IPO 审核的公司。

IPO被否原因汇总

IPO被否原因汇总

IPO被否原因汇总一.企业的主体资格问题发行上市条件对主体资格的要求主要包括,发行人历史沿革清晰,应当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股权清晰,主营业务和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等。

主体资格问题主要包括历史出资瑕疵、历史股权转让瑕疵、主营业务和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等。

1.历史出资瑕疵相关资产的形成存在瑕疵虚假出资用于出资的资产未经资产评估房产出资瑕疵无形资产增资瑕疵国有资本转让差价作为出资2.股权结构瑕疵、历史股权转让瑕疵和委托持股国有股权转让瑕疵集体资产产权转让瑕疵公司的股东存在委托持股情况内部员工股权转让瑕疵股权结构分散股权历史沿革瑕疵3.报告期内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实际控制人认定不准确因股权过于分散、股权结构复杂导致控制权不稳定控股股东为集体企业可能导致控制人不稳定股东频繁更迭4.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5.子公司众多且定位不清、控制力有限可能导致主营业务不稳定,主营业务不突出6.公司业务不符合目前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产业政策导向。

双主营业务的公司申报创业板要慎重7.发行人所处行业不属于创业板定位内的行业,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只要是针对创业板,两高六新)二.独立性问题1.采购和销售等业务依赖2. 技术和知识产权依赖3. 关联交易4. 同业竞争5. 资金占用6. 资产独立性差7. 客户依赖,尤其是对大客户的严重依赖8. 独立性不足的综合案例三.规范运作问题1.公司治理缺陷没有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控制权过于集中2.内控机制薄弱,财务核算混乱3.资金占用4.管理层未尽勤勉尽责义务5.违法违规风险生产经营方面的违规问题非法集资问题环保问题税务问题6. 收入不符合会计准则收入确认原则之嫌。

应结合发行人所处行业特点和业务经营的具体情况分析其收入确认原则是否符合规定,尤其是对于复杂业务和分期确认收入的业务应重点关注其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如工程类项目和技术系统建设项目。

IPO被否分析-内控方面

IPO被否分析-内控方面

IPO被否分析-内控方面
近日,在朋友圈和自媒体中看到消息说,在创业板、中小板、主板申请首发上市,申请人最近一年净利润至少分别要达到3000万元、5000万元、8000万元,否则不能通过发审会审核。

随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证监会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企业进行审核,审核政策始终没有变化。

就此,高莉表示,前一段时间,有部分首发企业未能通过发审会审核,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业务经营不合规;二是内控有效性存在缺陷;三是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四是信息披露存在瑕疵;五是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从高莉的回答中,可以看到,她所说的原因前面四个,均是与内控直接相关的,内控是否真的被此届发审委看的如此重要,让我们从IPO通过情况来进行分析。

1、整体情况
截止5月底,证监会网站上公布的IPO审核数量共计90家(不包括2家暂缓的公司),审核通过的数量为51家,累计通过率为56.67%,相比年初还是有所提高的。

以下为整体情况图:
结合图1和图2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以来,IPO审核的数量在1月份最高达到42家后,后面月份均在10家左右,不超过20家,而通过率从1月份开始,逐步提高,4月份有个回撤,恰好4月份的审核数量也是2-5月最多的一个月,这个通过率在图上显示跟审核数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我们再分行业看看通过率情况:
最低的是文化产业和农业,审核4家,4家均未通过,其次是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通过率仅有33%,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和电力、热力、燃气行业,通过率均为100%,不过这三个行业审核的数量并不多,加起来也就11家。

制造业审核最多,总计47家,通过26家,通过率为55.32%。

ipo被否案例

ipo被否案例

ipo被否案例IPO被否案例。

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中,IPO(首次公开募股)是许多公司实现资本运作和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不是每个公司都能顺利通过IPO审核,有些公司可能会面临被否的情况。

本文将就IPO被否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即将上市的公司提供一些借鉴和警示。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IPO被否的常见原因。

一般来说,IPO被否的原因主要有财务数据不真实、信息披露不完整、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市场前景不明朗等。

其中,财务数据不真实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一旦被发现,将会对公司的信誉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信息披露不完整也是审核机构非常关注的问题,公司需要充分披露自身的经营情况、风险因素以及财务状况,以便投资者能够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其次,我们可以从一些实际案例中了解到IPO被否的具体情况。

比如,某家公司因为其财务数据存在造假行为而被否,导致公司声誉受损,投资者信任度下降,最终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另外,还有一些公司因为信息披露不完整或者市场前景不明朗而被否,这也给公司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损失。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IPO被否对公司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会影响公司的资本运作,还会对公司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面对IPO被否的情况,公司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

首先,公司需要对自身的财务数据和信息披露进行严格审核和监管,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公司需要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

此外,公司还需要深入分析市场前景,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为投资者提供更为清晰的投资信息。

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够避免IPO被否的风险,顺利通过审核,实现上市目标。

综上所述,IPO被否是一种严重的情况,对公司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因此,公司在准备IPO时需要格外谨慎,全面排查自身存在的问题,确保公司能够顺利通过审核,实现上市目标。

希望本文能够对即将上市的公司提供一些借鉴和警示,避免出现IPO被否的情况。

221家IPO被否原因汇总

221家IPO被否原因汇总

221家IPO被否原因汇总
2004年
1.公司未超过预定启动日期:由于上市公司未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启动,因此被审批机关否决了IPO申请。

2.证券登记细节存在缺陷:由于上市申请人没有提供足够详细和准确
的证券登记申请,因此审批机关否决了IPO申请。

3.未满足规定的会计标准:由于上市公司未能遵守国家规定的会计标准,审批部门拒绝了IPO申请。

4.财务报表不实或缺漏:由于财务报表中存在缺漏或不实内容,因此
被审批机关否决了IPO申请。

5.主营业务不稳定:上市申请人的主要业务为非产业性或流动性较差
的行业,审批机关也可能拒绝当前IPO的申请。

6.业绩不稳定:由于当前的财务业绩变动较大,审批机关可能会否决IPO申请。

7.集资比例不符合规定:未能按照规定的比例收集投资者资金,因此
被审批机关否决了IPO申请。

8.实际控制人存在问题:实际控制人或关系方的情况未能书面说明,
审批机关可能会否决IPO申请。

2005年
1.被发行股数超出限制:由于上市公司发行数量超过了审批机关定的
数量限制,因此被审批机关否决了IPO申请。

2.审核期内的变化未及时告知:审核期内发生的重大变化未及时告知审批机关,因此被审批机关否决了IPO申请。

3.宣传内容不实:由于IPO宣传内容存在差错或不实。

2IPO被否原因法律梳理

2IPO被否原因法律梳理

2IPO被否原因法律梳理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是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从而成为上市公司的过程。

然而,并不是每个公司都能成功地完成IPO,有些公司的申请可能会被监管机构否决。

下面将对IPO被否原因进行法律梳理。

IPO被否的原因通常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法律合规问题、财务状况不佳、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市场环境不利等。

首先,法律合规问题是IPO被否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公司存在违规行为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时,监管机构有权否决其IPO申请。

这包括公司未按时披露信息、存在不良诉讼或侵权行为、违反会计准则等。

此外,如果公司的经营行为不符合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要求,也可能导致IPO被否。

其次,财务状况不佳也是IPO被否的原因之一、监管机构通常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包括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资产负债表的稳定性以及财务指标的合规性等。

如果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如负债过高、盈利能力不强或现金流出问题,那么IPO申请可能会被否决。

第三,信息披露不充分也是导致IPO被否的原因之一、公司在IPO过程中需要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信息,如公司的盈利模式、竞争优势、关键风险等。

如果公司的信息披露不透明,或者与实际情况不符,那么监管机构可能会认为公司不具备上市的条件,从而否决其IPO申请。

最后,市场环境不利也可能导致IPO被否。

当市场整体状况不好或行业竞争激烈时,监管机构可能会对公司的IPO申请持保守态度。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上市证券可能面临价格下跌,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对IPO审查的标准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公司在准备IPO申请时需要仔细研究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IPO过程的合规性和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IPO被否的原因主要包括法律合规问题、财务状况不佳、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市场环境不利等。

公司在进行IPO申请前,应当与专业的法律顾问、会计师和投行等合作,全面了解相关的法律要求和市场环境,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提高IPO申请的成功率。

IPO被否原因总结

IPO被否原因总结

IPO被否原因总结IPO被否原因总结(财务篇)在IPO实务界,除官方理由之外,几乎每个被否决项目都会流传各种否决原因的技术性分析,在讨论否决原因之前,需要明确三个基本原则: 1、公开理由不一定是全部原因证监会公开的理由,并不一定是被否决的全部原因,甚至也不一定是最致命的原因,但一定是被否决公司确实存在的、无可争议的问题,且这些问题都可以轻易的上升到发行办法中关于发行条件的条文规定。

2、被否决往往是多个瑕疵综合影响的结果从审核的角度,公司往往不同方面存在多个瑕疵,核准与否实质上体现了审核中对多个瑕疵综合影响的容忍度。

一些关键性问题,如持续盈利能力的重大不确定性,只要存在就很难被容忍,但更多的情况下,被否决往往并不是存在一击致命的问题,而是多个瑕疵综合影响超的结果。

一个前景广阔,业绩优良的公司,审核中对相关瑕疵的容忍度肯定会高很多。

3、被否决理由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IPO公司存在和案例中否决原因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并不代表公司一定会被否决,但一定是在审核过程中被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申报之前,最好的情况是能够在报告期内杜绝相同的问题,已经发生的,则在报告期内要早日解决,彻底消除影响。

根据证监会公布的未核准公司的否决理由,通过总结否决案例中的相关财务问题,否决原因大致可以分为:持续盈利能力问题、关联交易问题、内控缺陷问题、会计处理失当等四大财务问题。

一、持续盈利能力问题主板上市办法第三十七条和创业板上市办法第十四条均列举了对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六种情形。

持续盈利能力问题的根源是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公司主业经营不佳,经营不够稳定或出现了不利变化,体现在财务信息上则是盈利能力较差,呈现不稳定或下降态势。

无论是主板还是创业板,持续盈利能力问题都是被否决的第一大原因。

(一)持续盈利能力的根源是经营情况经营情况受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外部环境,主要是指行业面临的整体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指公司内部资源及内部管理能力。

拟上市公司IPO被否原因汇总

拟上市公司IPO被否原因汇总

拟上市公司IPO被否原因汇总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是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然而,并非所有拟上市公司能顺利通过IPO审核,有时会因各种原因而被否决。

以下是拟上市公司IPO被否的主要原因的汇总:1.财务指标不达标:IPO审核是一个严格的过程,需要拟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足够健康且达到一定的要求。

如果公司的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无法达到审核要求,就很有可能被否决。

2.会计问题:会计问题是导致IPO被否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公司存在会计上的错误、不合规或潜在的财务欺诈行为,证券监管机构将会拒绝批准其上市申请。

3.公司结构问题:公司结构问题包括公司股权结构不合规、董事会治理不规范、高管履历不清楚等。

若公司的法律结构或治理体系存在问题,会造成对公司未来治理和发展的担忧,从而被否决。

4.法律风险:拟上市公司若存在法律诉讼或争议,或与重要合作伙伴之间有未解决的争议,会被视为法律风险。

证券监管机构对法律风险非常敏感,因此可能拒绝上市申请。

5.行业环境不佳:行业环境状况对拟上市公司的IPO审核也有重要影响。

如果所在行业出现严重的经营问题、市场萎缩或重要竞争对手增强,证券监管机构可能会对拟上市公司的前景产生质疑,导致被否决。

6.信息披露不真实或不完整:信息披露是IPO审核的关键环节之一、如果拟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虚假陈述、重要信息被隐瞒或不完整等问题,将被视为违反证券法规,审核机构将会拒绝上市申请。

7.盈利模式不被认可:如果拟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不被认可或无法明确,审核机构可能会质疑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前景,从而否决上市申请。

8.公司声誉问题:拟上市公司若存在严重的声誉问题,如丑闻、违反道德和伦理标准、破坏环境等,证券监管机构将会考虑这些问题对公司形象和未来发展的负面影响,因此可能否决上市申请。

9.市场评估不高:若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市场前景及其估值产生疑虑,可能导致IPO审核被否。

ipo被否项目中的财务会计问题总结

ipo被否项目中的财务会计问题总结

ipo被否项目中的财务会计问题总结篇一:iPo被否全程指引(年终总结版)iPo被否全程指引(年终总结版)1.iPo被否原因大汇总梳理近年来未过会企业,以往被否的拟iPo企业,主要存在八个方面的问题,它们分别为:独立性问题、持续盈利能力问题、主体资格问题、募集资金运用问题、信息披露问题、规范运作问题、财务会计问题和中介报告瑕疵。

独立性问题:成长的烦恼每年都很多家企业因为营经主体的独立性问题被否,独立性问题涉及的面也很广,包括关联交易、资产独立性、人员独立性和同业竞争等等。

对于独立性问题,证监会表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内独立性不够,这是由于改制不彻底造成的,表现为对主要股东的依赖,易出现关联交易、资金占用等问题;二是对外独立性不够,这是由于公司的业务决定的,表现为在技术或业务上对其他公司的依赖。

有些企业生产经营上下游之间,关联交易占了很高的比例,会里面会认为它的独立性不足,因为采购、销售这些环节,都容易对业绩做手脚而且难以监管。

20XX年7月25日,深圳天珑移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珑股份)上发审会接受审核,结果被否。

公司是以手机研发、设计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手机产品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外协加工)、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

天珑股份的主要代工厂为河源特灵通公司,而河源特灵通的实际控制人为梁秉东,他是天珑股份实际控制人林文鸿的妹夫,两家企业实际构成了关联交易。

20XX年至20XX 年,天珑股份对河源特灵通的委托加工交易占当期同类业务的比重分别为32.60%、22.62%及36.04%,比重非常大。

同时,河源特灵通对天珑股份也存在着过重的依赖性,20XX年,河源特灵通为天珑股份加工手机459.59万部,占河源特灵通总加工量的74.13%。

尤其当拟上市公司对关联股东的销售价格明显高于与其他非股东单位的销售价格,或者对关联股东的采购价格明显低于与其他非关联企业的采购价格,而在招股说明书中又没有完整、准确地进行信息披露,也未对其合理性作出有依据的充分说明,发审委会就会认定这家企业缺乏直接面向市场的独立经营能力,造成企业iPo被否。

IPO知识点IPO被否你知道原因吗

IPO知识点IPO被否你知道原因吗

IPO知识点IPO被否,你知道原因吗被否上市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企业条件也会有不同的问题,我们选取2018年1-6月被否企业问题及审核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大发审委主要关注:财务问题、关联交易、持续盈利能力、股权问题、合法合规问题、内部控制问题、独立性问题、客户依赖、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等问题。

发审委审核的主要关注点情况如下:①40家涉及财务真实性合理性质疑具体表现形式为:毛利率高于可比/营收与费用匹配性/销售费用逐期减少/人为调节利润质疑/不同销售模式毛利率差异质疑/收入增长与固定资产增加不否匹配/放宽信用政策的行为提高收入质疑/应收账款增长较快/业绩波动大/是否存在跨期确认费用调节利润/综合毛利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增速不相匹配/销售费用显著低于同行业等②29家涉及持续盈利能力相关问题具体表现形式为:管理能力/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影响/不同招投标方式是否影响/营收净利大幅下滑/与重大客户约定协议是否可持续/贸易政策影响/是否面临反倾销、反补贴/子公司所在国家政局动荡产生的经营风险/国家出口管制导致的风险/政府补助依赖/税收优惠依赖/不能续租约对盈利影响/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互联网企业)/净利润大幅波动/“两票制”实施后对发行人经销模式及后续生产经营的影响/业绩下滑/主要产品订单下滑等③29家涉及关联交易及业务独立性质疑具体表现形式为:关联交易逐年增长/与关联方交易金额占同类业务比重/交易价格公允性/与经销商、管理商联营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关联方大额无息资金拆借/关联方资金依赖/向子公司开具大额无真实交易背景银行承兑汇票股权转让、注销等方式消除关联方关系/关联方代垫费用/向实际控制人租赁房产价格公允性/同业竞争/关联方与发行人交易条件方面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资金体外循环等④27家涉及供应商&客户相关问题具体表现形式为:供应商&客户集中度较高/第一大客户和供应商重合/经销商刚成立即成为发行人经销商/经销商是否取得相关证照/与重要客户&供应商合同有效期到期后继续开展合作是否存在风险/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即成为重要客户的过程及合理性/供应商较分散入股供应商&客户交易价格公允性/境外客户毛利率显著高于境内客户,境内不同客户间毛利率差异也较大/是否能有力保障与大客户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产品定价政策,对不同客户调整价格差异较大/是否频繁发生经销商开业及退出的情况/是否存在囤货情形/与经销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同时作为主要供应商与客户的原因等⑤24家涉及会计处理、会计准则相关问题具体表现形式为:会计处理未按净额法处理原因及对财报科目的重大影响/赔偿支出逐期增加原因及相关会计处理/存货跌价准备调节质疑/完工百分比未选用成本法原因及其对业绩影响/买断式销售模式的收入确认政策/分包项目采用总额法而未采用净额法核算的合理性/原始财务报表和申报财务报表存在差异/租赁资产作为融资租赁资产入账依据收入确认时点政策变更/管理并实质性控制的医院未列入合并范围的原因/存货跌价准备调节质疑/原始财务报表和申报财务报表存在差异/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等⑥19家涉及现场检查问题及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具体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管理、分包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收入确认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执行/与非法人单位交易原因、背景/现金采购的内控制度/第三方回款逐年增长/账外账等情况/仅提供招投标文件、无中标文件/产品定价相关内部控制/多起会计差错更正⑦19家涉及合法合规问题具体表现形式为:环保违规&安全生产违规/证照是否齐全/房产及土地未取得权属证书/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即进行项目建设/税务部门追缴税款风险/搭建外资股权架构是否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境外资金来源及合法性/被海关因保税料件短少而罚款/未缴纳社保公积金金额占利润比例较高/收购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涉及的境外借款是否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供应商业务许可备案等。

IPO被否原因

IPO被否原因

IPO被否原因一、引言上市向来是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企业上市不仅为企业融资提供有益的平台,增加公司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也为风险投资提供有效的退出机制。

在经历了上市申请、递交申请材料、审计等环节之后,发审委的审查通过与否决定了企业能否最终成功上市。

尽管各个拟上市企业都做足充分准备,咨询各中介机构,准备好所需资料,但是每年仍有不少未能通过审核,无法顺利实现上市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10年发审委共计审核410家公司,通过家数为349家,否决家数为61家,否决率为14.46%(参见附表)。

事实上,这一否决率在过往几年中处于低位(参见表一),然而从绝对数看,2010年IPO被否的公司家数创出了历年新高。

对于那些未过会的公司,原因何在呢?当然,发审委否决一家拟上市公司的IPO申请,依据的必然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证券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等法律法规。

对于未过会的公司发审委会指出公司的哪些情况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符。

分析这些原因有助于把握IPO审核过程中的关键点,降低被否决的风险。

二、原因分析尽管每个申请上市的公司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是相同的,但是回到一个个主营业务不同、公司经营情况千差万别的个案中,否决IPO申请所依据的具体条款也有所不同。

纵观2009年以来被否决的拟上市公司,其原因主要包括税务瑕疵、业务及技术问题、财务报表不规范、公司抗风险能力过低、高度依赖客户、供应商或政府、报告期内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关联交易问题、可持续盈利能力不确定或较低、资产来源不明、募集资金的投向问题、股权结构、股权交易等问题、处于高污染行业、成长性欠缺、受到举报、行为违规等。

拟上市公司IPO被否原因汇总从上表不难看出,财务报表不规范、高度依赖客户、关联交易问题、可持续盈利能力不确定或较低、募集资金的投向问题、股权结构问题、成长性欠缺等是拟上市公司被否的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博会计学堂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会计实操经验】IPO被否四大原因:财务、内控、信披和独立性问题截至6月4日,2015年以来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公司IPO申请共计160家(除去重复审核),其中通过150家,未通过10家,过会率约为93.75 %。

通过查阅公司预披露文件发现,这10家公司“铩羽而归”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财务问题、信息披露、内部控制以及独立性等几个方面。

财务指标异常
尽管与往年相比,发审委对“持续经营能力”这一指标的审核已有所放宽,但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倒在“枪口”下的原因正在于此。

根据公司申报材料,2012-2014年其净利逐年下滑,分别为4018.47万元、2888.26万元、871.47万元;应收账款逐年增加,分别为8492.29万元、10996.23万元、11969.2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逐年减少,分别为1182.10万元、76.08万元、-33.55万元;而源于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金额占利润总额的比例逐年提高,分别为33.08%、36.21%、88.73%。

发审委就此下达询问意见:请发行人代表说明发行人的行业地位或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是否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发行人的后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同样,沈阳远大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东方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因毛利率异常而双双被否。

远大压缩机是一家专业从事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工艺用往复式压缩机2012年至2014年的产销率和平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