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讲解课文朗读知识点我会写:昼:昼夜白昼极昼昼夜不息耘:耘田耕耘春耕夏耘桑:桑树蚕桑桑叶沧桑沧海桑田晓:拂晓破晓报晓知晓揭晓多音字:解:jiě解释jiè押解xiè浑身解数供:gòng供品gōng提供形近字:昼(昼夜)尽(尽头)耘(耕耘)耕(耕地)晓(报晓)浇(浇水)问题归纳: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课外积累: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后习题答案: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场景: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的桑树底下学种瓜,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场景: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你看他们都满头白发了,也许牙齿都掉光了, 虽然他们年纪都这么大了,但他们还互相逗 趣、说笑,他们的相亲相爱,让人感到美。
相媚好
相亲相爱
新知讲解
这里的“醉”仅仅是指老两口喝醉了吗?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不仅仅指老两口喝醉了, 还指陶醉。
新知讲解 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村居生活?
新知讲解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 无人过 ), 惟有( 蜻蜓)(蛱蝶)飞。
新知讲解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全 诗都是写景,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风 光,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新知讲解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诗人借宿 客店时见到的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 图,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
新知讲解
我会写
最后,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诗中的会写字吧!


shū
宿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新知讲解

天的田野里,清风 徐来,非常惬意。
新知讲解
shū

这一笔是提。
他时而仰卧, 将莲蓬举在空中,时而俯 卧, 把玩手中掉落的莲子 ,时而侧卧,观 赏 溪中的莲花 ,时而在草地上 打滚嬉戏 。
新知讲解
喜欢勤劳懂事的大儿、中儿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勤劳
二儿子懂事、 心灵手巧
他们一起点缀着这幅美 丽的田园风景图
读出对他们的喜爱
新知讲解
感受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1 古诗词三首一、课前解析关注诗词:本课为两首七言绝句、一首词。

《四时田园杂兴》写出了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气氛,初夏时节,以“黄、白”的色彩、“肥、稀”的形态组合,让人感受到万物蓬勃、色彩明丽的田园画面。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恬淡的心境,笔调清新明快,由远景到近景,由静景到人物活动,动静相宜,使整首诗画面生动。

《清平乐·村居》清新质朴,浅显易懂。

“卧”字最为传神,写出了小儿的无拘无束、天真可爱。

整首词将五个人物联结成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

关注作者:范成大:南宋名臣、文学家。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四时田园杂兴》是一首组诗。

作者在早年游历四方,57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江南乡村渡过了相当长的一段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这段时间,他写下《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这些诗歌都是范成大根据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而创作的,情感真实。

其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朴素自然的风情打动了无数的读者,仿佛自己也在江南乡村生活了很久一样。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杨万里迷恋新市的酒楼,痛饮大醉,因留住新市徐公店。

第二天醒来,诗性大发,写下了这首诗。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诗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

辛弃疾: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他的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其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其中,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本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四上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四上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多诵读,悟诗情
思考: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 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独坐敬亭山
作者通过对敬亭山景物的描 写,抒发了诗人以山为伴的惜 惜相怜之情,突出了诗人对敬 亭山的喜爱。
借景抒情
望洞庭
(唐)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 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 易称作“诗豪”。他的许 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 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青螺:这里用来形 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 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 着的一枚青螺。
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
• 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像 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 ___________________. 洞庭湖 • ___________________ 像白色的银盘。 苍翠的君山 • ___________________像洞庭湖中的一颗 青螺
他的心境?
独坐 敬亭山(ຫໍສະໝຸດ )李白拟人相看 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互为知己的相知之情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 的相知之情。“相看两不厌 ”,表达 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相”“两”二字同意重复,把诗人 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 惜相怜的感情。 “只有”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 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 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 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 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 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 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 啼”。
• 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 —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 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 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 情,读——能不忆江南?

1、古诗词三首

1、古诗词三首

“忆江南”既是词牌名,也是词名。
忆江南
忆:怀念
回忆江南的美好风光。

Hale Waihona Puke 白居易(772-846),字 乐天,号香山居士。 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 尚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 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 对后世影响甚大。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 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祖籍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 近)。作品极富浪漫色彩, 感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 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 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1)“独”坐是“谁”独坐? (2)诗人独坐敬亭山,看到些什么? 诗人听到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3)本来,还有众多鸟相伴;本来,还有 一朵孤云为伍,但是现在它们都离我而去, 作者想了些什么呢?这两句话与题目的哪个 字呼应呢?
1、古诗词三首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敬亭山:古名昭亭山,又名 查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5 公里,山高286米。原有翠 云庵、广教寺、穿云亭、丹 梯亭、额珠楼、太白楼等古 迹,今已无存。诸胜迹中仅 有山南麓之双塔与古昭亭石 坊。自南北朝时,南齐诗人 谢朓、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 诗,此山遂名于天下。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以一个“好”字,摄 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同时,唯因“好”之已甚, 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为结句“能不忆江南”埋下伏笔, 并与之相对应。 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 闻,而是作者在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既落实了“好”字, 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精彩笔墨。 三、四两句对“旧曾谙”的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红日东 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 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诗人抓 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 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 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 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 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结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 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 余情摇漾的境界中。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1古诗词 1古诗词三首生字组词

1古诗词 1古诗词三首生字组词

1古诗词 1古诗词三首生字组词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宋代:苏轼译文:你一定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唐代:白居易译文: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译文: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译文: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关于数字一的诗句古诗关于数字一的诗句古诗1.带有数字“一”的古诗大全1.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7.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如果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采纳,谢谢!2.含有很多数字一的古诗词有哪些一、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一、我会写、我会认杂(zá):杂色杂事杂技人多手杂篱(lí):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徐(xú):徐徐徐缓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疏(shū):稀疏疏忽疏远志大才疏锄(chú):锄草锄田锄头锄奸剥(bō):剥削剥夺盘剥生吞活剥杂(zá):杂色杂事杂技人多手杂稀(xī):稀疏稀客稀少稀粥稀饭篱(lí):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蜻(qīng):蜻蜓蜻蜓点水蜓(tíng):蜻蜓蜻蜓点水蝶(dié):蝴蝶宿(sù):住宿寄宿宿舍风餐露宿徐(xú):徐徐徐缓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疏(shū):稀疏疏忽疏远志大才疏茅(máo):茅草茅屋茅庐茅棚檐(yán):屋檐房檐帽檐飞檐走璧翁(wēng):老翁渔翁翁婿塞翁失马笼(lóng):竹笼、鸟笼赖(lài):依赖抵赖赖账百无聊赖剥(bō):剥削剥夺盘剥生吞活剥二、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三、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四、古诗赏析(一)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2、主题《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脏话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1 古诗词三首

1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 没有了,指无影无踪。 闲: 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 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 四周一片寂静。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意思相近的词: 孤——独
诗句赏析
前两句诗总写了洞庭湖的秋色。 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平 静的洞庭湖湖面比作一面镜子,形象 而生动。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 里。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 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 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
遥望洞庭山水色
句意: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绿。
白银盘里一青螺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 互相看,对看。 ( 作者 ( 敬亭山) ) 厌: A.满足 B.憎恶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 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 看不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作者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拟人
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 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 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 乎也正深情地看着自己。
望 洞 庭
刘禹锡 (772 — 842) ,字 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白居 易称他为“诗豪”,清人王 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
洞庭湖: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有湘、 资、沅、澧四水汇入,北纳长江洪水,并于城陵矶注入长江, 对长江洪水起着调节作用。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四时田园杂兴①[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唐] 张志和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同步练习题一、我能把字写好。

蚕桑昼耘塞鹭绩笠二、照样子,做一做吧!例:sàisāisè塞车(sāi) 边塞(sài) 茅塞顿开(sè) lù lǜ绿化( ) 碧绿( ) 绿林( ) 鸭绿江( )le liǎo好了( ) 行了( ) 对了( ) 了不起( )jiě xiè未解( ) 浑身解数( ) 解释( ) 解甲归田( )ɡònɡ ɡōnɡ供给( ) 供耕织( ) 提供( ) 供词( )三、比一比,再组词,烟()闭( ) 耕( ) 膀( ) 衷( ) 观( )咽( ) 闲( ) 耘( ) 傍( ) 蓑( ) 规( )塞( ) 须( ) 若( )赛( ) 烦( ) 箬( )四、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课文主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绘了初夏 江南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 爱与欣赏。
课堂练习
一、“四时田园杂兴”中“杂兴”的意思是( B )
A.心情愉快时写的诗 B.随兴而写的诗 C.心情复杂时写的诗
二、“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篱落”的意思是“篱笆”( √ )
课堂练习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宋 代诗人 范成大 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
借助课文注释 查字典,查资料
请教老师
品读诗歌 请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
说说这两句都描写了什么景物。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一颗颗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 雪白,油菜花却显得稀稀落落。
金黄

静态描写,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品读诗歌
静景美丽,体现喜爱
请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
说说这两句都描写了什么景物?
篱笆 稀疏 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没有形成树荫
树上新长出绿叶 诗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路通向远方,树上新长 出绿叶还没有形成树荫。
品读诗歌
这么美丽的乡村景色深深吸 引诗人杨万里,那天真烂漫 的儿童又在干什么呢?
动态描写,侧面写农事的繁忙。 静中有动,体现喜爱
讲授新知
范成大笔下的乡村景色有形有色,有动有静,这样的田 园生活太令人陶醉了,怪不得作者这么喜爱它,让我们也来 表达一下自己的喜爱之情吧!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一、教学内容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包括了三首古诗词:《乡村四月》、《静夜思》和《游子吟》。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创作的,描绘了乡村四月美丽的景色和农家的繁忙气氛,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通过描绘游子离家漂泊的艰辛和母亲的深情,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

2. 能够理解三首古诗词的大意,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的解释。

3. 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其大意。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古诗词的内容。

2. 古诗词课本或者打印的诗词,用于学生阅读和朗读。

3. 音频设备,用于播放古诗词的朗读。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音乐或者讲解与古诗词相关的背景故事,引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展示:使用PPT或者黑板,将三首古诗词的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 朗读:让学生按照正确的节奏和停顿朗读三首古诗词,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4. 解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词的大意,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

5. 欣赏: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词的感受和理解。

6.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多次朗读和背诵诗词,加深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7.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古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可以设计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一首古诗词的题目和关键诗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读和背诵。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朗读和背诵。

四下1.古诗词三首(完美版)

四下1.古诗词三首(完美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独 坐 敬 亭 山
[唐] 李 白
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 来给大家背一背?
《静夜思》
《赠汪伦》
解诗题,知作者
• 1、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题意思。 • 2、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纵情诗酒, 以诗著称于世。与诗 人杜甫合称“李杜”, 二人代表了唐代诗歌 的最高成就。李白被 称为“诗仙”。
独 坐 敬 亭 山
独坐:单独地坐。 敬亭山:安徽省 郊外的一座大山。
单独地坐在敬亭山上。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抓字眼,明诗意
自读古诗,并画上节奏符 号。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 句说说诗意。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没有了。 闲:形容云彩 孤云:孤单的云。也 飘来飘去悠闲 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自在的样子。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
古代铜镜
“镜未磨”,古代的镜子是用铜 制做的,镜表面需要经过打磨。
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 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 美。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 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 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 的胸怀。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望洞庭》描述了一幅优 美的秋月洞庭图,抒发了 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这首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 比喻。它们不但表现了月下洞庭的迷人 景色,而且人对面映衬出诗人自己的形 象: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不 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而神秘的 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壳。如果不 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没有宽广阔大 的胸怀,要这样视大为小,举重若轻, 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相看:对看; 厌:满足。(“我”和敬亭山对看, 彼此总是看不够 。) 拟人
古诗概意: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
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 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 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 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 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表达了诗人与敬 亭山之间的互为 知己的感情。
白居易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 民作了很多好事,他带领老百姓治理 西湖,修筑湖堤,蓄水灌溉农田,并 疏通城中水井,以利饮用。后来,他 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 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 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 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白居 易的江南,留有他的播种,留有他的 心血,这样的江南之忆,收获的自然 是甜甜的慰藉和温馨。
既同音又形近:庭(家庭)(庭院)
廷(宫廷)(朝廷) 亭 (亭子)(亭台) 停(停止)(暂停)
字义:
相看两不厌。 满足 (1)因次数多而不喜欢。(2)排斥 (3)满足 湖光秋月两相和。和谐 (1)和顺、温和(2)和谐 (3)和平
三、词
近义词 :众——多 望——看 翠——青、绿 孤——独 反义词 :高——低 遥——近 旧——新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 高飞尽:都飞远了; 孤云:一片白云; 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鸟儿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 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李白很孤独 、寂寞)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 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诗豪”。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 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 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 《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他 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 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 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2021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全

2021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全

请欣赏下面这幅图画,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简介
(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 中兴四大家”。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 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 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舟过安仁》等。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些事物? 篱落、一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
从整体上看,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些景物都是乡村中的典型事物;都是暮春时节的典型 事物;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宿新市徐公店
___篱__落__疏__疏____一径深, ___树__头__新__绿____未成阴。 ____儿__童__急__走__追__黄__蝶____, 飞入菜花 无处寻_____。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__杨__万__里__ 写的,整首诗选取了
____篱__落__、__菜__花__、__儿__童__、__黄__蝶____等事物,描绘出一幅闲
这首诗中,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闲适、惬意、愉悦。
借助注释理解意思,紧扣古诗中的事物想象画面, 通过朗读浮现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结构梳理
宿 新 市
田园风光
篱落疏疏 树头新绿
一径深 未成阴

急走 追黄碟
公 店
儿童追蝶
飞入
无处寻
心境恬淡闲适 喜爱田园生活
概括主旨
《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描绘了在幽静安逸的 田园风光里,儿童在菜花地里追逐蝴蝶的生动画 面,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儿童 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1 古诗词三首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xìng
四时 田园 杂兴
春夏秋冬 四个季节
田乡家村,随兴而写的诗
解题:(诗人)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
1 古诗词三首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 合注释,说说这两句都描写了什么 景物。
1 古诗词三首
果肉肥厚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有花有果, 有形有色
全班齐读,读出儿童 的失望。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 古诗词三首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 了怎样的情景。(课后第2题)
一个孩子( 飞快)地奔跑着追赶 ( 黄色)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 他不由得露出了( 开心)的微笑,可是 蝴蝶(扑闪)着翅膀就飞进了(金灿灿 ) 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古诗唱读
1 古诗词三首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 肥), 麦花(雪白)菜花( 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1 古诗词三首
结构梳理
(四 其时 二田 十园 五杂 )兴
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 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1 古诗词三首
这首诗的静景美丽,动景有趣,快来伴着音乐,带着
对这幅美景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课后第1题)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伴读音乐
1 古诗词三首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 新绿)(未成阴)。 儿童( 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表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 组词

表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 组词

表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组词一、《登鹳雀楼》–王之涣1.登鹳雀楼2.白日依山尽3.黄河入海流4.欲穷千里目5.更上一层楼二、《静夜思》–李白1.床前明月光2.疑是地上霜3.举头望明月4.低头思故乡三、《春望》–杜甫1.国破山河在2.城春草木深3.感时花溅泪4.恨别鸟惊心本组词共有十四个字,分别来自名家名作。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登高远望、追求更高境界的意境。

李白的《静夜思》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思乡之情。

而杜甫的《春望》则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国家沦陷、自己的遭遇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这三首古诗词,情感真挚,含义深刻,堪称古诗词中的精品。

学生们通过朗读、背诵、解读这些古诗词,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感受诗歌之美。

这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情感。

这组词不仅可以用于语文课堂教学,还可以作为课外阅读的素材。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组词的魅力,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和意境,让他们领略古诗词之美,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

这组古诗词也可以作为语文写作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形式,提高语文写作水平。

希望学生们能够善于感受诗歌的意蕴,领略诗歌的魅力,通过这组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提升审美情趣,更能够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性格,使之受益终身。

数百年过去,古诗词的魅力依然深深吸引着人们的心灵。

老师们在教学中,应该善于挖掘古诗词的内涵,通过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让他们领略其中的艺术之美和人生哲理。

而学生则应当用心体会,努力理解和表达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古诗词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一:学习生字词。(10分钟)
tíng tíng tán luó ān
敬亭山 洞庭
潭面
田螺
熟谙
出示学习要求:
• 1、自由读生字,读准生字的字音。 • 2、要求每个同学站起来在小组内轮流 读,读错了其他同学帮忙纠正。 • 3、指名个别小组展示学习的情况。 • 4、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活动二:自由朗读诗词,感知课文大意。 (10分钟) • 要求: •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首古诗 。 • 2、每个同学在小组内展示一次。 • 3、借助课文注释,或边读边想象画面, 感知诗词大意。
活动二: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20分钟)
• 1、借助课文后面的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词 的意思。 • 2、小组讨论交流对词句的理解。
• 3、全班交流汇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 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 忆江南?
• 江南是个好地方,我对那里的美丽风景曾 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齐放, 阳光普照。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 更红, 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 碧绿。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怎能不让人回忆 呢?
教学反思:
• 在以往的古诗词教学中,课堂上往往是 教师激情有余,学生枯燥无味。因此,在本 课的教法中,我充分发挥“生本小组合作学 习”的优势,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模式;渗透 古诗词教学“诗中有画, 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规律,提高了学生 欣赏古诗词的能力,同时也掌握了学习古诗 词的方法。
我静静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 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好像在互相 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 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活动四: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5分钟)
• 读诗歌——感诗意——悟诗 情——想意境
活动一:自由朗读诗词,感知课文大意。 (10分钟) • 要求: •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二首古诗 。 • 2、每个同学在小组内展示一次。 • 3、借助课文注释,或边读边想象画面, 感知诗词大意。
活动三: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5分钟)
• 1、借助课文后面的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 意思。 • 2、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 3、全班交流汇报。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 处飞去,直至不见影子;一片白云 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 静。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活动三:总结全文,熟读成诵。 (10分钟)
• 1、这三首古诗词分别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 2、练习背诵。 (自由写前面两首 古诗。 • 2. 课外搜集其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 诗。
安全教育:
• 一、步行安全 • 1.步行时,走人行道,靠右侧行走。 • 2.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行走时,先看左侧车辆,后看右侧车 辆。 • 3.设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绿灯亮时,可通行。红灯亮时,禁 止通行。 • 二、乘车安全 • 1.所乘车辆靠站停止前,不要向车门方向涌动。车辆停稳后,先下 后上,按顺序上下车。 • 2.上车后,扶好或坐好,不故意拥挤。 • 3.乘车过程中,不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向车外。不向车外抛洒物品。 • 4.乘车过程中,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前置作业:
• 1.给生字注音。 • 2. 借助课文后面的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 的意思。 • 3.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分别用横线 和波纹线画出来。
学习目标:
•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 写词语。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 3、借助课文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 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 学习重难点: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 2、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 意思。
•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 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 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活动三:背诵练习。(10分钟)
• 1、借助课文插图练习背诵前面两 首古诗。 • 2、背诵形式: • 自由背诵——小组内背——全班展 示。
活动一:自由朗读诗词,感知课文大意。 (10分钟) • 要求: •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三首词 。 • 2、每个同学在小组内展示一次。 • 3、借助课文注释,或边读边想象画面, 感知诗词大意。
活动二: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20分钟)
• 1、借助课文后面的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 意思。 • 2、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 3、全班交流汇报。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 谐,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 平静得像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