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练字
王羲之临池学书典故
王羲之临池学书典故【成语故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让儿子王献之从小学习练字。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王献之写“大”字让父亲检查,父亲在字上加上一点成为“太”,他跑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只有一点才是真功夫。
于是王献之守在家里18个大水缸边练习写字。
【出处】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
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后汉书·张芝传》【解释】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
指刻苦练习书法。
【用法】作谓语;指刻苦学习书法【成语示列】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明·张岱《家传》王羲之临池学书王羲之幼年学书的时候,非常羡慕东汉书法家张芝。
张芝,字伯英,他的书法也是非常有名的。
据说张芝学习书法的时候经常在衣帛上写字,然后再把衣帛放在染缸里染上色,做衣服用。
张芝还经常到水池边上去写字,用池水磨墨涮笔,结果池水都被染成黑色。
由于他这样用功,所以字写得非常好,特别是草书更为出名。
当时的人称他为“草圣”。
王羲之决心学习张芝的精神,并认为:只要自己肯于刻苦努力,就一定可以赶上或者超过张芝。
王羲之不仅学习张芝的精神,而且还学习张芝写字的方法。
他也像张芝那样,经常到水池边上学习写字。
王羲之家乡临川城下有一条河,靠河的边上有一块地方叫做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个很深的长方形水池,这就是他经常学习写字的地方。
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他就带上纸笔砚墨来到这里学习写字,用池里的水磨墨,用池子里的水涮笔,每当他的黑黑的墨笔投入池水的时候,水里立刻出现一片黑云似的水墨。
这样,天长日久,池水也就渐渐变黑了。
随着池水的一天天变黑,王羲之的字也一天天的长进了。
不久,他写的字就超过了当时的书法家庾翼。
有一次,他用草书给庾翼的哥哥庾亮写了一封信,庾翼看到以后大为叹服。
他说王羲之的字“真可以与张芝的媲美了!”王羲之终于成为当时的著名书法家。
王献之练字阅读答案
篇一:王献之练字阅读答案___________王羲(x9)之是晋朝有名的大书法家。
他练字很勤奋,在走路和休息的时候,老是用手指在自己身上一横一竖地写着,琢磨字体。
日子久了,他把衣服都划破了。
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去洗笔砚。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练字也像父亲一样专心。
王献之练了几年字,渐渐有些不耐烦了,就问他父亲:“爸爸,写字有秘诀吗?”父亲听了儿子的话,就叫人抬了十八口大缸来,缸里装满了水。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全明白了。
琢磨()渐渐()有名()(1)王羲之练字很勤奋,简要写出文中的两个事例: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献之明白了写字的秘诀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动物寿星--乌龟乌龟是一种古老而又长寿的爬行动物.它有一个又宽又短的身体.外面包着沉重坚硬的甲壳.爬行时好像一辆有生命的小坦克在慢慢地前进.乌龟的头颈很灵活.又细又长.平时伸出甲壳寻找食物.一遇到危险.长脖子就立刻缩进甲壳中.敌人面对它的硬壳.一点办法也没有. 乌龟的硬甲很有意思.由十三块小甲组成.每块小甲的形状都是六角形的.所以有人给它取了个外号.叫“十三块六角 . 乌龟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到300岁左右.而其他动物的寿命就要短多了.例如.大象能活70岁.老虎50岁.猪20岁. 1.填空. (1)乌龟有的身体. 的甲壳. 的头颈. (2)乌龟还有一个外号.叫 . (3)乌龟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到岁. 2.在括号里填上加粗词的近义词. (1)爬行时好像一辆有生命的小坦克在慢慢地前进.( ) (2)一遇到危险.长脖子就立刻缩进甲壳中.(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保护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已满目疮痍! 在黄河源头.一位藏族牧民指着一座大草山对我说三十年前那整座山上都长着草二十年前那山头上没草了山腰与山脚上还有现在那山头与山腰上的草都没有了只有山脚上还有一点. . 这位牧民感叹道:“人口靠牲口.牲口靠吃草.草场坏了.人就要倒霉了. 目前.3.8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源区正全面面临着沙漠化的严重威胁! 在甘肃省靖远县.一位常年吃黄河水的老乡对我说,“现在黄河水污染很严重.我们吃黄河水就是吃毒啊! 这位老乡诉苦时显得痛苦而无奈.眼下的黄河已成了沿岸城镇.厂矿的污水排放沟.垃圾堆埋场.黄河正变成可怕的黑河! 在鄂尔多斯高原.我去毛乌素沙漠里探访统万城遗址.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首都.史载.统万城在筑城之时.周围是广阔的水草丰美之地.后来.不合理的人为开发终使水草丰美之地演变成毛乌素沙漠.衰落在一片沙漠中的统万城遗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口警钟.一部启示录:如果不好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就是自掘坟墓! 在郑州市的黄河大堤上.一位在附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乡指着远远高于大堤外郑州市地面的黄河河床不无忧愁地对我说:“这河床一年比一年高了. 下游的黄河如一柄利剑高悬于中原大地上.如何让黄河长久安澜无疑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们的母亲河在哭泣.我们的家园在凋零! 母亲河已到非举全社会之力不足以从根本上解除大患的地步! “保护母亲河的呼声四处响起! 有一句名言道:“有信心而没有行为是死的. 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切实的行动比呼吁更重要. 1.在第二自然段的空缺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根据第二自然段中藏族牧民说话的意思.在横线上写上他接着可能会说的话. 3.给下列每个词搭配两个伙伴. 4.选择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母亲河已到非举全社会之力不足以从根本上解除大患的地步! [ ] a.母亲河不要用全社会力量就能从根本上解除大患. b.母亲河只有用全社会力量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大患. c.母亲河就是用全社会力量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大患. 5.文章是围绕“这一句话来选择和安排材料的.用一句话概括所选的四个事例的主要内容 . 文章得出的结论是: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鹿花的影.叶的影. 给你披一件斑斓的彩衣. 你站在那儿. 和无边的森林融合在一起. 然而你还像一株飞跑的小树. 高昂着你枝枝丫丫的角. 闪进密密的大森林里. 一会儿和这棵树. 一会儿和那棵树. 交谈着春天的消息. 1.写音节.抄词语. 2.“斑斓的彩衣实际上指 .作者把小鹿当做 .这样写的好处是 . 3.为什么说小鹿像“飞跑的小树 ? 4.造句. 一会儿--一会儿--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刻苦自励的人文学家鲁迅年轻的时候.父亲长期有病.家境贫寒.在南京读书时.他由“江南水师学堂转学到“路矿学堂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里给学生的津贴多一点.可以用来买些课外读物.供自己课外进修. 为了买书.他节衣缩食.用粗糙的大饼充饥.穿中式的夹裤过冬.为了御(yù)寒.他不断地吃辣椒.想借它来刺激体温. 在班里.他的年龄最小.但理解力记忆力却很强.而且生活上的困难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情绪.他勤奋地学习.每次考试.成绩总是最好的.得到学校颁发的许多奖章.有一次获得了一枚金质奖章.为了买书.也把它卖掉了.他认为书籍比奖章更重要.他孜(z9)孜不倦追求的.是对人们有益的学问.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生活简朴.刻苦自励的人. 1.写出第一.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2.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篇二:王献之练字阅读答案父子练字是晋朝有名的大书法家。
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千古第一行书”。
王献之练字专一,刻苦钻研,曾经每天练习千个字,终于成为一位出类拔萃的书法家。
王献之练字的事例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
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为了练习书法和汉字,他每天都要沿着城墙行走,净心静意,反复地书写“天地玄黄”四个字,直到将这四个字的境界描绘得完美无瑕。
后来,他在《兰亭序》草书中使用“松赞干布”这个藏语词作为笔名,这一笔名后来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些事例都显示出王献之在练字方面的毅力和决心,他坚持每天不断地练习,最终成为了一位卓越的书法家。
他所倡导的“有志者事竟成”的精神,也是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有事者事竟成的事例
有事者事竟成的事例
1、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受父亲的影响自幼爱好书法,他见父亲的字写得非常好,所有的人都在临摹他的字,真是羡慕不已。
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位受人敬仰的大书法家。
王献之深受启发,便夜以继日地练字。
转眼一年又一年,当他写完这十八缸水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书法家了。
2、茅以升立志建桥
茅以升十一岁那年的端阳节,南京秦淮河上举行热闹非凡的龙船比赛。
他和小伙伴约好,一块儿到河畔看个痛快。
由于看龙船的人太多,把一座叫做文德桥的古老拱侨给挤塌了,许多人掉到河里淹死了。
茅以升的头脑几乎被桥占据了。
他出门只要见到桥,总要上上下下看个仔细;读书读到有关桥的内容,就立即将其抄在本子上。
他收藏的各种桥的图画、照片,更是数不胜数。
因为这个,他还得了个“小桥迷”的绰号!
3、苏轼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常常出口成章,发言为诗。
许多年长的人都来苏家向小苏轼请教学问,渐渐苏轼的名声就传出去了,在学问上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一定会提出来,即使对方是老师,也会直言不讳。
正是从小养成的这种认真对待学问的好习惯,成就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也让他受用终生。
4、华佗拜师
华佗从小爱好读书,富有钻研精神,对医学饶有兴趣。
在母亲的教育下,小华佗立志不图官位,愿为良医,以救民济世为本。
蔡医生见华佗如此聪明,就收他为徒。
后来华佗跟随
师父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终于成为被人拥戴的一代名医。
王献之练字共54张PPT
聪 模顿 愧 缸勤
生字归类
半包围 结构
通
上下 结构
夸赞 凳聚
11 王羲之练字
加一加:耳+总=聪 木+莫=模
识字方法
字理识字: 聚 形声字。表示众人住的村落,引申为聚集。
11 王羲之练字
kuì
愧
易写错
不要少写“点”
愧疚 巧记:鬼点子
11 王羲之练字
jù 不要写成“永”。
聚
聚会 集会,聚在一起
突出人物特点。
第二天清晨, 献之来到小花园, 见父亲已坐在石凳 上聚精会神地写字 了。
11 王羲之练字
读一读,写一写。
父亲已坐在石凳上聚精会神地写字了。
在实验室,林林聚精会神的做实验, 最后终于成功了。
11 王羲之练字
王義之见儿子来了,指着园 里的十八口大水缸说:“你不是 问秘诀吗?秘诀就在这些大水缸 里面。你把这十八口大水缸里 面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交待身份
故事 起因
11 王羲之练字
自由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1.用“ ”画出描写王献之写字的句子。 2.用“ ”标出最能体现王羲之教育孩子 特点的字。 3.课文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父子的想法? 4.母亲是怎么评价儿子的字?
11 王羲之练字
1
2
3
有一天, 他选了一个 谁知,王羲之看
献之独自在书 字送给父亲 了什么也没说,
11 王羲之练字
看谁记得快
夸奖
识字游戏
模仿 秘诀
称赞 惭愧
11 王羲之练字
词语解释
夸奖:赞美;称赞。本 课指王献之的字受到 人们的赞扬。
受到了大家的夸奖, 她脸上泛起了红晕。
11 王羲之练字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是晋(jìn)代大书法家王羲(xī)之的儿子。
他从小就跟父亲练字。
献之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有一天,献之独自在书房里练字,模仿父亲的笔法接连写了十几个“大”字。
他选了一个字送给父亲看,满以为会得到称赞。
谁知,王羲之看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提起笔随手加了一点儿,“大”字变成了“太”字。
献之又兴冲冲地把“太”字送给母亲看,母亲指着“太”字的一点儿说:“就这一点儿写得好,很像你父亲写的。
”献之听了,顿时满脸通红,十分惭愧。
他想,父亲真了不起,随手点了一点儿,就写得那么好。
他又回到父亲的书房,问道:“别人都称赞您的字写得好,您有什么秘诀吗?”王羲之哈哈大笑起来,他抚摩着献之的头说:“秘诀?有。
你明天早晨到屋后的小花园去看看吧!”第二天清晨,献之来到小花园,见父亲已坐在石凳上聚精会神地写字了。
王羲之见儿子来了,指着园里的18口大水缸(gāng)说:“你不是问秘诀吗?秘诀就在这些大水缸里面。
你把这18口大水缸里面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从此,献之学着父亲的样儿,每天早早起来写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xiè)地勤学苦练。
后来,他也成了大书法家。
说默读课文,体会王献之的父亲指着水缸说的话暗含着什么意思,试着说一说。
练用自己的话说说王献之是怎样成为大书法家的。
表演假设王献之通过“时空隧道”来到你们班,请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对他进行采访。
认晋缸懈写聪夸模赞顿惭愧抚摩凳聚缸持自选词语夸奖秘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
2、理解自满、惭愧、秘诀、聚精会神等词语。
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3、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弄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成功的秘诀。
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书法艺术是世界艺术长河中的一个奇迹,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王献之,字子建,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被誉为“行草之祖”。
王献之从小就对书法情有独钟,他常常在家中的墙壁上乱涂乱画,为此还受到了家人的责备。
然而,他对书法的热爱并没有因此而减退,反而更加坚定。
在王献之的家乡,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郭璞。
王献之常常前去拜访郭璞,向他请教书法技艺。
郭璞看出了王献之的才华和努力,便决定传授他一些书法的基本技巧。
王献之对待书法的态度非常认真,每天都会花上数个小时练习书法,不断地揣摩书法的精髓。
经过数年的刻苦练习,王献之的书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地广受好评,还得到了当时的皇帝赞赏。
皇帝特地召见王献之,赐予他御笔,并邀请他为皇室撰写书法作品。
王献之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仍然保持着对书法的执着追求。
他常常到山水之间,观察自然界的山水风景,从中汲取灵感,将自然界的美妙融入到自己的书法作品中。
他相信,只有不断地观察、思考,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后来,王献之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被后人传颂不衰。
他的练字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人们常常说起王献之,都会提到他对书法的执着追求和刻苦练习。
王献之的练字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中,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就。
无论是学习书法还是其他领域,都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正如王献之一样,只有在不断地观察、思考和练习中,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行家里手。
王献之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只有在不断地练习中,才能够达到真正的高度,才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愿我们都能像王献之一样,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王献之练字》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王献之练字》是教科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第六单元的⼀篇主体课⽂,课⽂讲述了王献之戒骄戒傲,认真、刻苦练字的故事。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王献之练字》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王献之练字》原⽂ 王献之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
他从⼩就跟⽗亲练字。
献之很聪明,⼋九岁就写得⼀⼿好字,常常受到⼈们的夸奖,他渐渐⾃满起来了。
有⼀天,献之独⾃在书房⾥练字,模仿⽗亲的笔法接连写了⼗⼏个“⼤”字。
他选了⼀个字送给⽗亲看,满以为会得到称赞。
谁知,王羲之看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提起笔随⼿加了⼀点⼉,“⼤”字变成了“太”字。
献之⼜兴冲冲地把“太”字送给母亲看,母亲指着“太”字的⼀点⼉说:“就这⼀点⼉写得好,很像你⽗亲写的。
” 献之听了,顿时满脸通红,⼗分惭愧。
他想,⽗亲真了不起,随⼿点了⼀点⼉,就写得那么好。
他⼜回到⽗亲的书房,问道:“别⼈都称赞您的字写得好,您有什么秘诀吗?”王羲之哈哈⼤笑起来,他抚摩着献之的头说:“秘诀?有。
你明天早晨到屋后的⼩花园去看看吧!” 第⼆天清晨,献之来到⼩花园,见⽗亲已坐在⽯凳上聚精会神地写字了。
王羲之见⼉⼦来了,指着园⾥的18⼝⼤⽔缸说:“你不是问秘诀吗?秘诀就在这些⼤⽔缸⾥⾯。
你把这18⼝⼤⽔缸⾥⾯的⽔写完就知道了。
” 从此,献之学着⽗亲的样⼉,每天早早起来写字,⽇复⼀⽇,年复⼀年,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
后来,他也成了⼤书法家。
【篇⼆】⼩学三年级语⽂《王献之练字》教案 【教材简析】 《王献之练字》是教科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第六单元的⼀篇主体课⽂,课⽂讲述了王献之改变⾃我,脚踏实地获取成功的故事。
通过故事的阅读、引导学⽣懂得只有通过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才能成才的道理。
课⽂结构清晰,布局严谨;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是⼀篇极富教育意义的故事。
【教学⽬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
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俩是我国古代⼤书法家。
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练字的故事王献之练字的故事讲的是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他的父亲很喜欢他。
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很小就学着父亲的样子坚持天天写字。
可是有一天王献之觉得自己练得很不错了,于是就有点儿飘飘然了。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有一次,王献之正在专心练字,父亲在他身后看了很长时间,他一点都没有察觉。
王羲之悄悄伸过手去,猛地抓住了他的笔端,紧接着用力向上一提。
王献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写字上,根本就没有想到父亲会来抓他的笔。
让王羲之高兴的是,笔并没有从他的手中抽出。
他看到儿子写字时全神贯注,旁若无人,笔握得牢,手下有劲,认为他一定能够练出一手好字。
为这事,他欣喜地夸奖了儿子。
王献之的字有了长进,就有些飘飘然了。
一天,他写了很多字,其中一个“太”字漏掉了下边的那个“点”,他放下笔走出书房干别的事去了。
父亲来到儿子的书案,照例要看一看他写的字,当他看见了这个疏漏,就顺手提笔将这一“点”补上去了。
不一会儿王献之回到书案,拿着这些字请他的母亲来评价。
母亲看了一会儿,慢慢地说道:“你的字写得还可以,但还透着稚嫩,只有这一‘点’,倒像是你父亲写的。
”说完以后,她的手指落在了那个“太”字的下边。
王献之仔细地比较了一下,果然不同!他突然想起这一“点”当初忘了写上去。
他猜想是父亲给他补上的,脸马上就红了。
找到差距后,他打消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从此以后练字就更加刻苦了。
为了激励王献之持之以恒,王羲之指着放在院中的十八口大水缸,说:“你把这十八口大缸里的水写完,你的字也就练得差不多了。
”王献之遵从父亲的嘱咐,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写干了十八缸水,终于攀登上了书法艺术的高峰。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点评王献之练字的故事告诉我们,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可能唾手可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勤奋能使人成为幸运的宠儿,上帝对勤奋给予一切。
我们要成为一个勤奋的小小少年哦!。
【名人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
【名人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王献之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
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王献之手中的毛笔,王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
王羲之夸赞他:“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十来岁时,他自认为字写得不错了。
一天,他去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三年就够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摇着头说:“远着呢!”王献之又问:“那,那五年呢?”母亲的头仍旧摇着。
王献之急着追问:“那究竟多少年才能练好字呢?”又问道:“爸爸,大家都说您的字写得好,那有什么秘诀?”王羲之看看儿子,心想这书法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怎么可能入人眼目呢,于是他走到窗前,指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你呀,写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王献之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暗自下决心要显点本领给父母看。
于是他天天按父亲的要求,先从基本笔画练起,苦苦练了五年。
一天,他捧着自己的“心血”作品给父亲看。
王羲之没有作声,翻阅后,见其中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便提笔在下面加一点,成了“太”字,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有点不是滋味,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
母亲则仔细地揣摩,许久才叹了口气说:“我儿字写了千日,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走近一看,惊傻了!原来母亲指的这一点正是王羲之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点!献之满脸羞愧,自感写字功底差远了,便一头扑进书房,天天研墨挥毫,刻苦临习。
聪明的王献之深深的体会到写字没有捷径,只有“勤”字。
不知又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王献之的书法大有长进。
后来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书法家,与父齐名,并称“二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哲理故事精讲:王献之练字
哲理故事精讲:王献之练字导语:我们常羡慕某人有什么高超的本领,自叹不如。
其实,所有的高超的本领或技艺,都是勤奋苦练至熟能生巧的结果。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相传,王献之曾要父亲王羲之传授习字的秘诀,父亲指着院中的18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18口水缸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里不服,便从头练起基本功来。
他天天仿照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练了两年,拿给父亲看,父亲视而不答;儿子又练了两年各种各式的钩,拿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开口。
从第五年开始,王献之才天天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把字捧给父亲看。
王羲之看了,在一个“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为“太”字,因为儿子这个“大”字架势上紧下松。
王献之把自己写的字拿给母亲看。
母亲叹了口气对他说:“你练字练了整八年,现在总算有一点像你父亲了。
”王献之惊呆了。
原来,母亲指的.那一点,恰恰就是父亲加的那一点!王献之感到很惭愧,悻悻地走出家门。
走到城门口,看见一个老婆婆在卖烙饼。
老婆婆烙好一张,就用竹筷挑起,顺手一撩,就撩进背后的竹筐里,而且张张都叠得很齐整。
王献之见了很惊奇,便上前请教。
老婆婆回答:“这没啥,也不过像王羲之写字,熟练罢了。
”这句话使王献之猛然醒悟,大有启发,于是回家继续下苦功练字。
后来,王献之完完全全写光了院内的18缸水,终于了解了父亲所说的秘诀所在,成了名震一时的书法家。
【一点感悟】我们常羡慕某人有什么高超的本领,自叹不如。
其实,所有的高超的本领或技艺,都是勤奋苦练至熟能生巧的结果。
如果我们肯付出、勤学苦练,也能练就一身高超的本领。
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
《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一)》
小朋友们,今天给你们讲一个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
王献之呀,是个特别喜欢书法的小朋友。
他的爸爸王羲之,书法可厉害啦!
王献之从小就看着爸爸写字,心里可羡慕了,也想写出漂亮的字来。
他每天都很努力地练习。
有一次,他写了好多好多的字,觉得自己写得很不错了,就拿去给爸爸看。
爸爸看了看,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他写的一个“大”字下面点了一个点。
王献之不明白,就又拿着去给妈妈看。
妈妈看了一会儿说:“这一点像你爸爸写的。
”王献之听了,心里有点难过,但是他没有放弃。
他更加努力地练习,不管是夏天热得满头大汗,还是冬天冻得手都僵了,他都一直坚持着。
就这样,王献之的书法越来越好了,最后也成了一位大书法家。
《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王献之吗?他练书法可有毅力啦!
王献之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跟着爸爸王羲之学写字。
有一天,他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幅字,觉得自己写得特别好,心里可美啦。
他兴冲冲地拿给爸爸看,爸爸看了看,没说话,只是在一个字上点了一点。
王献之不明白,就去找妈妈。
妈妈仔细看了看说:“这整篇字呀,就这一点有你爸爸的样子。
”王献之听了,心里有点失落。
可是他没有灰心哟!他每天早早起来就开始练字,一直练到天黑。
夏天的时候,太阳火辣辣的,王献之热得满脸通红,汗水不停地流,他还是不停地写。
冬天,天气特别冷,他的手都快冻僵了,还是不肯放下笔。
慢慢地,王献之的字越写越好,终于也像他爸爸一样,成为了有名的书法家。
王献之练字的阅读答案
篇一:王献之练字的阅读答案___________王羲(x9)之是晋朝有名的大书法家。
他练字很勤奋,在走路和休息的时候,老是用手指在自己身上一横一竖地写着,琢磨字体。
日子久了,他把衣服都划破了。
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去洗笔砚。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练字也像父亲一样专心。
王献之练了几年字,渐渐有些不耐烦了,就问他父亲:“爸爸,写字有秘诀吗?”父亲听了儿子的话,就叫人抬了十八口大缸来,缸里装满了水。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全明白了。
琢磨()渐渐()有名()(1)王羲之练字很勤奋,简要写出文中的两个事例: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献之明白了写字的秘诀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动物寿星--乌龟乌龟是一种古老而又长寿的爬行动物.它有一个又宽又短的身体.外面包着沉重坚硬的甲壳.爬行时好像一辆有生命的小坦克在慢慢地前进.乌龟的头颈很灵活.又细又长.平时伸出甲壳寻找食物.一遇到危险.长脖子就立刻缩进甲壳中.敌人面对它的硬壳.一点办法也没有. 乌龟的硬甲很有意思.由十三块小甲组成.每块小甲的形状都是六角形的.所以有人给它取了个外号.叫“十三块六角 . 乌龟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到300岁左右.而其他动物的寿命就要短多了.例如.大象能活70岁.老虎50岁.猪20岁. 1.填空. (1)乌龟有的身体. 的甲壳. 的头颈. (2)乌龟还有一个外号.叫 . (3)乌龟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到岁. 2.在括号里填上加粗词的近义词. (1)爬行时好像一辆有生命的小坦克在慢慢地前进.( ) (2)一遇到危险.长脖子就立刻缩进甲壳中.(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保护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已满目疮痍! 在黄河源头.一位藏族牧民指着一座大草山对我说三十年前那整座山上都长着草二十年前那山头上没草了山腰与山脚上还有现在那山头与山腰上的草都没有了只有山脚上还有一点. . 这位牧民感叹道:“人口靠牲口.牲口靠吃草.草场坏了.人就要倒霉了. 目前.3.8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源区正全面面临着沙漠化的严重威胁! 在甘肃省靖远县.一位常年吃黄河水的老乡对我说,“现在黄河水污染很严重.我们吃黄河水就是吃毒啊! 这位老乡诉苦时显得痛苦而无奈.眼下的黄河已成了沿岸城镇.厂矿的污水排放沟.垃圾堆埋场.黄河正变成可怕的黑河! 在鄂尔多斯高原.我去毛乌素沙漠里探访统万城遗址.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首都.史载.统万城在筑城之时.周围是广阔的水草丰美之地.后来.不合理的人为开发终使水草丰美之地演变成毛乌素沙漠.衰落在一片沙漠中的统万城遗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口警钟.一部启示录:如果不好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就是自掘坟墓! 在郑州市的黄河大堤上.一位在附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乡指着远远高于大堤外郑州市地面的黄河河床不无忧愁地对我说:“这河床一年比一年高了. 下游的黄河如一柄利剑高悬于中原大地上.如何让黄河长久安澜无疑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们的母亲河在哭泣.我们的家园在凋零! 母亲河已到非举全社会之力不足以从根本上解除大患的地步! “保护母亲河的呼声四处响起! 有一句名言道:“有信心而没有行为是死的. 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切实的行动比呼吁更重要. 1.在第二自然段的空缺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根据第二自然段中藏族牧民说话的意思.在横线上写上他接着可能会说的话. 3.给下列每个词搭配两个伙伴. 4.选择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母亲河已到非举全社会之力不足以从根本上解除大患的地步! [ ] a.母亲河不要用全社会力量就能从根本上解除大患. b.母亲河只有用全社会力量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大患. c.母亲河就是用全社会力量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大患. 5.文章是围绕“这一句话来选择和安排材料的.用一句话概括所选的四个事例的主要内容 . 文章得出的结论是: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鹿花的影.叶的影. 给你披一件斑斓的彩衣. 你站在那儿. 和无边的森林融合在一起. 然而你还像一株飞跑的小树. 高昂着你枝枝丫丫的角. 闪进密密的大森林里. 一会儿和这棵树. 一会儿和那棵树. 交谈着春天的消息. 1.写音节.抄词语. 2.“斑斓的彩衣实际上指 .作者把小鹿当做 .这样写的好处是 . 3.为什么说小鹿像“飞跑的小树 ? 4.造句. 一会儿--一会儿--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刻苦自励的人文学家鲁迅年轻的时候.父亲长期有病.家境贫寒.在南京读书时.他由“江南水师学堂转学到“路矿学堂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里给学生的津贴多一点.可以用来买些课外读物.供自己课外进修. 为了买书.他节衣缩食.用粗糙的大饼充饥.穿中式的夹裤过冬.为了御(yù)寒.他不断地吃辣椒.想借它来刺激体温. 在班里.他的年龄最小.但理解力记忆力却很强.而且生活上的困难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情绪.他勤奋地学习.每次考试.成绩总是最好的.得到学校颁发的许多奖章.有一次获得了一枚金质奖章.为了买书.也把它卖掉了.他认为书籍比奖章更重要.他孜(z9)孜不倦追求的.是对人们有益的学问.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生活简朴.刻苦自励的人. 1.写出第一.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2.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篇二:王献之练字的阅读答案父子练字是晋朝有名的大书法家。
三径的典故
三径的典故三径是指王献之、谢安、孙绰三人的故事。
【原文】三径——晋·王献之、谢安、孙绰三人都擅长草书,他们所住的地方连成一片,人称“三径”。
【注释】“三径”:泛指园林。
王羲之、王献之等人均为东晋名士,常在家中大书法,后世人便以“三径”代指书法艺术。
【译文】晋朝的王献之、谢安和孙绰三人都擅长草书,他们所住的地方连成一片,人称“三径”。
晋代的王献之自幼就喜欢写字,王羲之常对他说:“你将来一定会成为名士,可是你的爱好必须专一不能改变。
现在我每天教你练字,就像十五年没有吃饭那样专心。
”王献之练字很刻苦,王羲之一遍又一遍地教他,夜里经常为了练习而忘记睡觉。
后来王献之与名士孙统交游,他将父亲珍藏的《张芝》《钟繇》二帖借来临摹,进步很快,王羲之对他也更加欣赏了。
【译文】晋朝的王献之、谢安和孙绰三人都擅长草书,他们所住的地方连成一片,人称“三径”。
宋·苏轼《表忠观碑》诗:“未须三径就荒,聊用一樽自娱。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当绍兴间,有赵定山先生者,爱献之书,亦不自秘惜,为手抄三本,一借于友朋,二借于同好,三借于宗室。
”王献之从小酷爱书法,父亲曾对他说:“你将来一定会成为名士,但你的爱好必须专一,不能改变。
我现在教你练字,就如同十五年没有吃饭一样专心。
”王献之练字很刻苦,王羲之一遍又一遍地教他,晚上常常为了练字而忘记睡觉。
后来王献之与孙统交游,孙统得知王献之很会写字,便将王羲之珍藏的《王略帖》借给他观摹。
十八岁那年,王献之的书法已经写得相当不错了,他的叔父王羲之觉得他已经学得很不错了,让人带给他一套新书法,名叫《淳化阁帖》,共十卷。
王献之拜见王羲之,王羲之又教他临摹,再比较着去追求自己的特点。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去请教王羲之,王羲之笑道:“你已经超过你的老师了。
”这两位贵族公子爱好美好景物,不是亭台就是林泉,当他们乘着游玩之兴到郊外踏青时,便选择几处景致优美之处,用新土堆起三个小墩,作为休息之所。
少年有为:王献之练字
少年有为:王献之练字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也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
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隶书草书,也擅长作画。
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书法,师承父亲。
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
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有大名。
”献之听后,不禁沾沾自喜。
还有一次,王羲之的一位朋友慕名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
献之挥笔就写,突然笔落扇子上,字被污成一个点,他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出现在扇面上。
众人对献之的书法、绘画都赞不绝口,小献之又滋长了骄傲情绪。
一天,献之骄傲地问母亲:我在写3年就行了吧?母亲摇摇头。
5年呢?母亲又摇了摇头。
母亲指着院子里的18缸水,说:你只有写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稳。
王献之咬牙又苦练了5年,抱着一大堆写好的字,让父亲批改,希望得到表扬。
王羲之一张张掀过去,一个劲地摇头,当翻到一个“大”,父亲略微点了点头,随手在“大”字下面填了一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给了献之。
小献之不服气,又将全部字稿拿给母亲看。
并说:我又苦心练了5年,并且完全按照父亲的字练的。
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写的还有什么不同。
母亲认真地看了好长时间,最后指着“大”字下面王羲之写的那一点,叹了口气说:我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刚才的骄气荡然无存。
母亲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坎、翻不过的山。
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献之从此以后,更加锲而不舍地练了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
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羲之教子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教子练字的故事晋代书法家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自小跟父亲学写字。
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作为书圣之子,字自然很好,他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
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
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
”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
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而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
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像羲之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
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书圣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
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
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
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之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王羲之教子。
王献之7岁开始练书法,写完十八大缸水,终得王羲之书法精髓!
王献之7岁开始练书法,写完十八大缸水,终得王羲之书法精髓!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我国的古代书法文化就得到了重视,如果你是一名书法爱好者,那肯定听说过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吧,比如楷书鼻祖钟繇、还有唐朝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这些书法家的书法都写出了艺术美,而要问书法界最有名的书法名家,那应该就是书圣王羲之了,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更是千年无人超越,因此也被后人称为是天下第一行书。
书圣王羲之不仅对中国的书法有贡献,而且还培养出了很多书法名家,特别是他的7个儿子那个个都是有名的书法家,而在7个孩子中最为有名的则是最小的儿子王献之,他的书法完全得到了父亲王羲之的书法精髓,而王羲之对自己的第七子王献之也是格外的照顾,特别是在书法方面更是悉心培养,最后把王献之培养成了一代名师。
王献之从小就喜欢书法,还经常和自己的父亲学习,在父亲的影响下王献之7岁开始练习书法,有一次王羲之看到自己的儿子王献之在练习书法,于是就从背后悄悄地走过去,突然抽王献之手中的笔,竟然没有抽出来,于是王羲之就夸自己的孩子笔握得很牢,以后一定能写出好的书法作品。
王献之听了自己父亲的夸奖以后也是更加苦练中国的书法,当练到10岁的时候,王献之认为自己的书法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还问自己的父亲王羲之自己的书法怎样?王羲之也只是笑着说:“继续苦练吧”。
旁边的母亲也说:“你和你父亲相比还差着远呢”。
王献之紧接着问父亲王羲之:“你的字写得那么好,到底有何秘诀呢”。
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十八大缸水说:“你把这18大缸里的水写完了,那你的字才算是入门”。
王献之听了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院子里这18大缸里的水都写完。
王献之苦练5年后终于写完了这院里的18大缸水,而自己的书法也大有长进,于是就拿着自己的书法作品给父亲看,只见父亲在自己作品中的一个“大”字中加了一点,于是就变成了“太”字,什么话也没说给了王献之,王献之心中不解,于是拿着自己的书法作品给母亲看,他的母亲说:“我儿练习近十年,只有这一点写得像他父亲的字”。
王献之练字读后感
《王献之练字》的读后感
读了《王献之练字》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
《王献之练字》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王献之小时候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得到别人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
父亲教育了他,他认识到了错误,从那以后,他每天早早起来练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后来成了大书法家。
我不禁想起我自己。
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字写得很难看,常常受到家长的批评,我想:我还小嘛,长大了字就会写好的。
但是,都读二年级、三年级了,字还是写不好。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朋友正在写字,他的字可漂亮了。
我问他:“为什么你的写字这么漂亮啊?”他说:“这是我从书法班学习的呀。
”回到家,我央求妈妈也帮我报书法班学习,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每个星期五,当同学留在学校玩的时候,我就得勿勿忙忙地赶回家。
当同学在电视机前欣赏节目的时候,我就在房子里练字,就算有蚊子叮我,我也不怕,继续一笔一画地练字。
我的字一天一天地进步。
每当我写字的时候,我总是想起老师教的方法:排叠法、守中法、斜肩法、外弧法等等。
我的字越写越漂亮了,还被老师推荐参加书法比赛呢!
以后我会继续向王献之学习,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献之很聪明,八九 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 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 渐渐自满起来了。
,献之独自在书房里 练字,模仿父亲的笔法接连写 了十几个“大”字。他选了一 个字送给父亲看,满以为会得 到称赞。谁知,王羲之看了什 么也没说,只是提起笔随手加 了一点儿,“大”字变成了 “太”字。
第二天清晨,献之来到小花 园,见父亲已坐在石凳上聚精会 神的写字了。 第二天早晨,献之来到小 花园,见父亲坐在石凳上写 字。
想想这段哪些词要加感情读
从此,献之学着父亲 的样儿,每天早早起来写 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后 来,他也成了大书法家。
从此,献之学着父亲 的样儿,每天早早起来写 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后 来,他也成了大书法家。
王献之练字
书法名家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以 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 最为出色。
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 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 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 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为魏晋以来的 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 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想想这段哪些词要加感情读 献之又兴冲冲地把“太” 字送给母亲看,母亲指着“太” 字的一点儿说:“就这一点写 得好,很像你父亲写的。” 献之听了,顿时满脸通红, 十分惭愧。
练习有感情读父子之间 的对话
讨论:
王献之的父亲指 着水缸说的话暗含着 什么道理?是不是真 的把18口大水缸里的 水用完就可以了?
读后,你觉得王献之是什么心情?
有一天,献之独自在书房里 练字,模仿父亲的笔法接连写 了十几个“大”字。他选了一 个字送给父亲看,满以为会得 到称赞。谁知,王羲之看了什 么也没说,只是提起笔随手加 了一点儿,“大”字变成了 “太”字。
他选了一个字送给父亲看,满以 为会得到称赞
他选了一个字„„
他拿了一个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敏于随 - -韩愈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 —— 颜真卿
作业: 1、练习册 2、写字书临帖
我会认
晋代
水缸 坚持不懈 西晋 浴缸
懈怠 东晋 鱼缸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王 献之由于( ),通过 ( ),发现( ), 然后( ),最后 ( ) 。
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1——5自然段 1、从课文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小时候的 王献之在人们的夸奖中渐渐地怎样了?用 ______画出来。 2、2、当献之把字拿给父亲看时,父亲的 态度怎样?用~~~~画出来。 3、献之又兴冲冲拿给母亲看,母亲的态度 又是怎样的?
欣
赏 王 羲 之 书 法 作 品
欣
赏 王 羲 之 书 法 作 品
欣
赏 王 羲 之 书 法 作 品
王献之练字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后如果觉得文章中什么词语写的好, 可以动笔画一画。
3、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 懂得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坚持不懈、勤学 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