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第2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 (共39张ppt)

读课本 p33页找出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 因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 质构造复杂、上层岩层相对松软、受重 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 大等
2020/5/29
2.时间分布特点
泥石流:爆发是受连续降雨、暴雨, 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原因),所以其 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一 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 发生,均以外界诱发因素为引发条件。一般 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 、暴雨、久雨中更多。
2020/5/29
3.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 、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 ;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 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 的重灾区。
2020/5/29
3.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
理的是
( D)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
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D.气温较差大,岩石破碎
4.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
可能诱发( B )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塌方
2020/5/29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 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2020/5/29
重叠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 云贵高原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 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 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 是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 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 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 了有力的生成条件。
2020/5/29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课件 湘教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课件 湘教

雪可造成房屋压塌,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 断,电力、电信受阻等。雪冻灾害中,受影响 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
思考感悟 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灾情大小与抗灾防 灾能力强弱的差异及原因。 【提示】 ①我国东部地区的灾情高于西部 地区。原因: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密度大; 而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少,密度小。 ②我国东部地区抗灾防灾能力强,而西部地 区抗灾防灾能力弱。原因:东部地区社会经 济水平高,而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水平低。
(1)材料中体现了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包 括哪些? (2)材料中造成经挤损失接近全国一半的是 __________,转移安置人口较多的是 __________,倒塌房屋较多的是__________. (自然灾害种类) (3)为什么我国自然灾害中的农业灾情特别严 重?
气象灾害__高__于__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3.分布范围广 (1)西北、华北地区:_春__秋__多__干__旱____。 (2)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和_洪__涝__灾害. (3)东北和西南地区:冬春多干旱 森林火灾 ,__________ 也时有发生。 (4)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多 _地__震___。
灾害、华西秋雨灾害、西藏亚东地震灾害等, 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 大影响。经核定,2011年,各类自然灾害造 成全国4.3亿人次受灾,1126人死亡(含失踪 112人),939.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 物受灾面积3247.1万公顷,其中绝收289.2 万公顷;房屋倒塌93.5万间,损坏331.1万 间;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
③从成因上看,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
一定的关联性
特点 原因
地域 差异 大
①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南北跨中、 低两个纬度区,跨多个温度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地处亚欧大 陆东侧、太平洋西岸,是个海陆兼 备的国家。使我国既有陆地灾害, 又有海洋灾害; ③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特 点十分显著,降水在空间上多集中 在东部季风区,时间多集中在夏秋 季节,且降水年际变化大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 湘教版选修5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1.识记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的分布特征;寒潮的特点、入侵路径;台风的移动路径。

2.理解我国旱涝灾害的成因。

3.理解寒潮、台风对我国的危害。

我国的干旱灾害 【自主学习】1.特征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

2.形成原因 (1)降水因素降水的季节变化(季节性易旱地区)⎩⎪⎨⎪⎧①长江以南:7、8月份伏旱②华北、东北:春旱和春夏连旱③西南地区:冬春连旱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区,发生干旱的几率较大。

(2)水资源因素(3)社会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量增大;工业发展→工业用水量、需水量增多。

1.我国的四个旱灾中心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华北地区、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及西南地区。

2.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提示:华北平原。

原因:①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少,易发生春旱;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春季华北地区雨季还未来临,而农耕已经开始,农业用水量大;④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核心归纳】 我国旱灾的类型及成因旱灾类型旱灾成因自然原因人类活动东北、华北地区春旱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雨季未到,降水稀少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长江以南伏旱为主7、8月份,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形成“伏旱”作物生长期、水电和城市用水需求量大西南地区冬春连旱为主冬春季,西南气流和北方气流交汇于西南地区的北部、东北部、东部,在那里形成了连续阴雨天气;而该地区处于锋面以西,为旱季无论是该地区东北边缘的低温阴雨天气还是该地区的低温干旱天气,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1.利用谚语理解记忆旱灾的区域特点“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东北夏旱“春雨贵如油”——华北春旱“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长江地区伏旱2.图解我国四大旱灾地区的成灾原因【跟踪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2课时导学案2选修5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2课时导学案2选修5

2.1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2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学习目标】 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我国的自然灾害带基础达标练考查点 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1~2题。

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方法技巧练方法图示法记忆自然灾害的危害差异性表现下图为“某岛沿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和“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对该岛生活、生产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 )A.寒潮、洪涝 B.地震、洪涝C.台风、地震 D.干旱、台风(2)该岛属于我国的( )A.海洋灾害带 B.东南沿海灾害带C.东部灾害带 D.中部灾害带方法技巧“思考”教材P29我国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多,社会经济水平高,建筑物密集,受灾体价值高,尽管抗灾能力较强,但灾害风险大,灾情重;西北部人口稀少,社会经济水平低,相比来说,尽管抗灾能力差,但灾害风险小,灾情相对弱。

“活动”教材P29 (1)根据表的横向统计,将数据列于下表。

可看到每年各类灾害成灾面积的总和及其动态变化。

hm2)(2)然灾害成灾面积随时间的波动情况。

参考答案知识清单①连云港②三③二④内蒙古⑤地表物质⑥赤潮⑦雪崩⑧石油平台⑨农业⑩绿洲农业基础达标练1.A [紧紧抓住气象灾害发生的圈层——大气圈,即可得出答案。

] 2.C [Ⅳ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这里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崎岖,降水变率大,因此是泥石流频发的地区。

]方法技巧练(1)C (2)B [由经度和剖面图确定该岛为我国的台湾岛。

结合该岛所处的海陆位置、板块位置可知,该岛易受台风、地震灾害影响。

从空间分布看属于我国东南沿海灾害带。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第2课时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选修5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第2课时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选修5

第2课时寒潮与台风学考要求分析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一、影响我国的寒潮【要点橈理】1概念: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空气侵袭现象。

2•多发季节:冬半年。

3•特点: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广等。

4•来源: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5•入侵路径:中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长江以北地区以大风、降温为主,江南则发展为雨雪天气。

西路:对我国西北、长江以南以及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东路:通常只影响到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6•危害:寒潮造成的大风、降温对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造成"白灾”;还可引起沙尘暴,对交通运输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探究归纳】寒潮的成因及防御(1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南下的影响:①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寒潮的南下,使寒潮的势力越向南越弱。

②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2 )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不易受寒潮影响的原因: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

寒潮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重重阻挡及地表摩擦力影响,势力逐渐减弱,加之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所以也不易受寒潮影响。

【学以致用】读“寒潮入侵我国主要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①②③三条寒潮路径分别是① 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 。

其中,路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给江北地区造成________________ 天气,江南地区发展为____________ 天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潮入侵给我国草原牧区造成的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影响我国的寒潮多来源于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并通过三条路径进入我国(西、中、东),其中中路寒潮对我国影响较大;寒潮可能给我国牧区带来暴风雪灾害。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

中国的地质灾害地震的相关知识①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②形成: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断层发育。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a. 震级大,破坏性大;b. 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c. 经济发达;d. 浅源地震;e. 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f. 诱发其他灾害等③减轻灾害的措施:a.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b. 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c.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d.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e. 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f. 加强国际合作等。

我国地震特征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2021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2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2021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2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A项表述的是泥石流概念;B项中说滑坡没 有先兆信息不正确,因为典型滑坡的形成要经过蠕动变形、 急剧滑动、渐趋稳定三个阶段;D项中提到滑坡的形成,自 然因素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第(2)题,滑坡的形成有三个 根本控制性因素:图中①、③不存在软弱面(岩层之间交界 面)。②、④有软弱面且软弱面与山坡体倾向一致,故容易 发生滑坡。 答案 (1)C (2)B
分布
分布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山 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 一带滑坡发育密度较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 阶梯,尤其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 的重灾区
.我国不同地区的泥石流
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
冰川 石流
规模巨大,爆发 频繁而猛烈
中国 泥石 流灾 害区 域特

川滇山地 黄土高原
2.我国地震西 多 东 少 ,主要有青藏、 新疆 、 华 北 、 台湾 四个多发区。根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3.我国地震灾情 东重西轻 ,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 华北地区及 台湾 的 地 震 灾 情 最 为 严 重 。 原 因 是 东 部 人口 、建筑物及城市等密集,西部人烟稀少。
4.我国地震震源 浅 、烈度高,生活在高烈度区的人口接近 9 亿。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我国地震分布有何规律性?
2.我国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东西部地区有何差 异?
【例证1】 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主要原因是 ( )。 A.地震分布是东多西少 B.东部震级高,西部震级低 C.东部的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D.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

高中地理教材目录湘教版

高中地理教材目录湘教版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大气环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第三节人口迁移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六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二章太阳系和地月系第三章地球的演化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第一章海洋和海岸带第二章海洋开发第三章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第四章海洋权益选修三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第三章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三节旅游规划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一节做合格的旅游者第二节出游前的准备第三节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第四节旅游安全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二章城乡分布第三章城乡规划第四章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特.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第三节人类与环境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第四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第五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第四节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选修七第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第二章地图与遥感(RS)第三章全球定位系统(GPS) 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五章 3S(RS、GPS、GIS)技术综合应用览高中地理教学计划(全年组)更新时间:2008-03-28 16:34:40论坛转帖地理教学计划一、三年大计划年级学期教学内容高一年级第一学期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学期高中《地理》必修2高二年级第一学期高中《地理》选修1,《中国地理》1、2两册。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讲 我国的地震、滑坡与泥石流教案(含解析)高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讲 我国的地震、滑坡与泥石流教案(含解析)高二地理教案

【第二讲我国的地震、滑坡与泥石流】之小船创作一、地震1.地震的基本特点(1)分布范围广。

(2)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3)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2.地震的成因(1)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

(2)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

(3)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地震的分布(1)我国的地震分布是不均匀的。

(2)总的来说,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二、泥石流灾害1.主要类型⎩⎪⎨⎪⎧ 暴雨泥石流:发生在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 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冰川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东经102°以西的高 原上 2.形成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气象、 暴雨决定性因素等人为因素:乱砍滥伐森林、不当的开挖、堆 积等3.分布界线界线以西 界线以东 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乌蒙山一线为界 为主要发育地区,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呈零星分布三、滑坡1.成因⎩⎪⎨⎪⎧ 内在因素: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 以及外表形态等外部因素:地下水活动、暴雨主要外部因素、 地震、河流冲刷、人工爆破等2.主要活动期:每年的6~8月。

3.分布界线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 差异 东西差异 东部 稀疏 西部 较为密集,秦岭—川西—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省际差异频率最高的是四川省,其次是陕西、云南、甘肃、青海、贵州等省考点| 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考点整合]1.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的成因、特点与分布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特点分布地震灾害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分布不均,震中呈条带状分布。

西部主要的地震带有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和红河地震带,东部有台湾地震带,东南沿海、郯城—庐江、河北平原、汾渭、燕山和秦岭地震带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多山的地形、雨量集中、森林覆盖率低及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范围广、危害大泥石流的分布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以西为主要发育区;滑坡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西较为密集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再加上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造成了这里的多种地质灾害的群发性特点。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笔记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断层与地貌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笔记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断层与地貌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课时2断层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判断断层的特点及形成过程,分析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综合思维)2.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山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目标一断层与地貌1.断层(1)概念:当岩层受到的________、________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________。

(2)类型:有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两种。

(3)地貌①上升岩块:__________或高地。

②下降岩块:________或低地。

③断层沿线:常发育成________、河流。

2.断层对地貌的影响断层地貌的形成受断层位移方向的影响。

位移方向不同,地貌也有差异。

如下表所示:位移方向对地貌的影响图示水平方向为主①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②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相对上升的岩块发育成断块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3.断层的实践意义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读“庐山附近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主要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塌陷D.断层2.下列地貌与鄱阳湖成因相似的是()A.渭河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平原D.珠江三角洲平原断层形态多样,如果破裂面两侧岩块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种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简称走滑断层或平推断层。

如果两侧岩块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

其中,上盘相对下盘(断层面倾斜时,断层面上部的岩块称为上盘,下部的称为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反之是逆断层。

读“常见断层形态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断层,我们可以推断()A.正断层是岩层受拉力形成的B.所谓逆断层就是常说的地垒构造C.平推断层常形成裂谷和块状山地D.受外力侵蚀,正断层可转化为逆断层4.下列有关断层和地表形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些断层常常形成平直的陡崖,如华山北坡大陡崖B.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C.水库等大型工程的选址,应避开断层带D.若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则不会对原有地貌造成影响目标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影响显著的原因原因影响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____ 修建交通运输线路成本______、难度比较大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____,洪水形成快,水流急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延伸方向表现以____为主,铁路为辅主要分布在山麓、________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原因修建公路的成本和____均小于铁路地形相对____,施工难度较小地势起伏大3.山区交通运输线的建设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1)有效防范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二章第二节中国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二章第二节中国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二章第二节中国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章第二节,主要涉及中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分布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具体包括地震、泥石流、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范围和应对方法。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及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及防治措施。

重点:地震、泥石流、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防治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地球仪等。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课外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汶川地震、南方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教材内容讲解(15分钟)1. 地震:讲解地震的成因、分级、影响范围及应对方法。

2. 泥石流:讲解泥石流的成因、分布特点、影响范围及防治措施。

3. 洪水:讲解洪水的成因、分级、影响范围及应对方法。

4. 台风:讲解台风的成因、路径、影响范围及应对方法。

三、例题讲解(10分钟)以四川汶川地震为例,分析地震的成因、影响范围及防治措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道关于自然灾害防治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板书设计(10分钟)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板书,突出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及防治措施。

六、作业设计(5分钟)2. 答案:自然灾害类型:地震、泥石流、洪水、台风等。

分布特点: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洪水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台风多发生在沿海地区。

防治措施:加强地质监测;完善防洪设施;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加强台风预警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并鼓励学生搜集更多关于自然灾害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第二章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教学实录讲课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第二章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教学实录讲课文档
第四十页,共40页。
地区有( )。
A.河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河西
走廊 D.湟水谷地
2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温差大、
C冬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第三十二页,共40页。
思考:
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点拨: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 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 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 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 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 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 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 区是旱灾频发区。
1、特点
❖我国发生 ❖范围最广、
❖ 频次高、
❖持续时间最长
❖ 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第四页,共40页。
2、多发区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我国的旱灾以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第五页,共40页。
3、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我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旱灾类型和灾情特 点。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少出 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旱灾区主 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的广大东 部季风区。
第十九页,共40页。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 9月至次年5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 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 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 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
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路径
(1)西移路径:从__菲__律__宾__以__东__洋面向西____移动,进入_南__海___,在我国__广__东___、 __海__南___沿海或越南沿海登陆。 ( 2 ) 西 北 路 径 : 从 ___菲__律__宾__以__东___ 洋 面 向 __西__北__ 方 向 移 动 , 穿 过 _台__湾__岛___ 或 __琉__球__群__岛___,在我国__福__建___、 __浙__江___和__江__苏___沿海一带登陆。 (3)转向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__西__北___方向移动后,转向_东__北____ ,袭击日 本群岛和朝鲜半岛。
水汽条件:热带海面,海水蒸发形成湿热空气; 动力条件:周围空气向低压补充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湿热空气从高层辐散流走, 不断循环。
[特别提醒]在赤道海洋和高纬度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很小, 缺少动力条件。 高纬度海洋上因为纬度较高,海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少,水温较低,无法为台 风的生成提供足够的热量条件。因此高纬度地区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5.入侵路径:中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长江以北地区以大风、降温为主,江 南则发展为雨雪天气。 西路:对我国_西__北___、长江__以__南__以及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东路:通常只影响到我国____长__江__以__北__地__区___。
6. 危 害 : _寒__潮__造__成__的__大__风__、__降__温___ 对 __农__牧__业___ 生 产 造 成 重 大 危 害 ; 带 来 的 __暴__风__雪__会覆盖草场,造成“白灾”;还可引起__沙__尘__暴___,对___交__通__运__输___也 会造成不良影响。
寒潮的成因及防御 1.寒潮的成因、路径及防御措施
成因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
天气系统
冷锋
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一带→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河套一带→ 中路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
路径
从北极地区→西伯利亚西部→新疆→河西走廊南下→西北、长江以南 西路
及华南地区
读“寒潮入侵我国主要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三条寒潮路径分别是①
;②
;③
。其
中,
路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给江北地区造成
天气,江南
地区发展为
天气。
(3)寒潮入侵给我国草原牧区造成的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影响我国的寒潮多来源于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并通过三条路径进入 我国(西、中、东),其中中路寒潮对我国影响较大;寒潮可能给我国牧区带来暴 风雪灾害。
答案 (1)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2)西路 中路 东路 中 大风降温 雨雪 (3)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造成“白灾”
二、影响我国的台风
1.概念:台风是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热带气旋的通称。 2.构造:由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三部分构成。 3.多发季节: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常发生在每年的__5_~__1_0_月_Leabharlann ,尤以__7_~__9_月___最多。
3.路径
路径
移动路线
登陆地区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移动,进 在我国广东、海南沿海或越南沿
①西移路径
入南海
海登陆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 在我国福建、浙江和江苏沿海一 ②西北路径
动,穿过台湾岛或琉球群岛 带登陆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
③转向路径
袭击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
第2课时 寒潮与台风
学考要求 分析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一、影响我国的寒潮
1.概念: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____冷__空__气__侵__袭___现象。 2.多发季节:冬半年。 3.特点:_降__温___快、温度低、来势猛、__风__力___强、规模大、范围广等。 4.来源: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___西__伯__利__亚__北__部____。
从西伯利亚东北部→蒙古东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河下游地区扩散 东路
南下
冬半年,影响范围大;除青、藏、滇、黔、四川盆地、海南、台湾、 时空分布
广东等地外,其他地区均受影响较大
危害
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和建 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能及时返港;事先对 防御措施
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2.地形对寒潮的影响
(1)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南下的影响:①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寒潮的南下,使 寒潮的势力越向南越弱。②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 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2)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不易受寒潮影响的原因: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于寒潮天 气系统的上界,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寒潮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重重阻挡及 地表摩擦力影响,势力逐渐减弱,加之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所以也不易受寒潮影 响。
5.危害
(1)台风灾害主要由__狂__风___、 _暴__雨____和___风__暴__潮___造成。 (2)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台风造成的损失有___逐__年__上__升____ 的趋势。 (3)台风有过也有功:例如每年的7~8月,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时期,台 风带来的降水,不但可以___缓__解__旱__情_____,而且可以为人们降温消暑。
台风的成因及其影响 1.多发季节:每年的5~10月,尤以7~9月最多。 2.台风的形成条件
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 ℃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 的热带气旋。台风总是产生在太平洋上,从它的位置来说,经常发生在5°N~ 20°N之间的热带,形成需要三个条件: 热力条件:海水蒸发上升凝结进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