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第三章3-2
高中物理 3.1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2.角位移型电容式传感器
图3-4右图为角位移型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图。当被测量的变化引 起动极板有一角位移时,两极板间相互覆盖的面积就改变了,从而也 就改变了两极板间的电容量C,此时电容值为:
C
S (1
d
)
C0
(1
)
C C C0 C0
3.1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图。当被测量的变化引起动极板移动距离△x时,覆盖面
积S就发生变化,电容量C也随之改变,其值为:
C
b(a
d
x)
C0
b
d
x
C
C
C0
b
d
x
C0
x a
3.1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图3-4 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原理图
3.1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说明:
(1)由此可见电容C的相对变化△C/C0与直线位移△x呈线性关系, 其测量的灵敏度为:
3.1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当齿形极板的齿数为n,移动△x后,其电容为:
C
nb(a
d
x)
n(C0
b
d
x)
C
C
nC0
nb
d
x
灵敏度为:
K C n b
一般变极板间距离电容式传感器的起始电容在 20~100pF之间, 极板间距离在25~200μm的范围内, 最大位移应小于间距的1/10, 故
在微位移测量中应用最广。
3.1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4)单变隙式电容的非线性误差: | d | 100 %
第三章__气敏[2]
第三章 气敏、湿敏电阻传感器第一节气敏电阻传感器的原理及结构工业、科研、生活、医疗、农业等许多领域都需要测量环境中某些气体的成分、浓度。
例如,煤矿中瓦斯气体浓度超过极限值时,有可能发生爆炸;家庭发生煤气泄漏时,将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农业塑料大棚中CO 2浓度不足时,农作物将减产;锅炉和汽车发动机汽缸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不正确时,效率将降低,并造成环境污染。
使用气敏电阻传感器(以下简称气敏电阻),可以把某种气体的成分、浓度等参数转换成电阻变化量,再转换成电流、电压信号。
一、气敏电阻的构成气敏电阻的材料是金属氧化物,制作上通过化学计量比的偏离的杂质缺陷制成的。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分为N 型半导体(如2SnO 、23Fe O 等)和P 型半导体(如O C O 、PbO )等。
为了提高某种气敏电阻对某些气体成分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合成这些材料时,还掺入催化剂,如钯Pd 、铂Pt 等。
二、气敏电阻的原理及特性金属氧化物在常温下是绝缘体,制成半导体后却显示气敏特性,其机理是比较复杂的。
但是,这种气敏元件接触气体时,由于表面吸附气体,致使它的电阻率发生明显的变化却是肯定的。
这种对气体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在常温下主要是物理吸附,是气体与气敏材料表面上分子的吸附,它们之间没有电子交换,不形成化学键。
若气敏电阻温度升高,化学吸附增加,在某一温度时达到最大值。
化学吸附是气体与气敏材料表面建立离子吸附,它们之间有电子的交换,存在化学键力。
若气敏电阻的温度再升高,由于解吸作用,两种吸附同时减小。
例如,用氧化锡(S n O 2)制成的气敏电阻,在常温下吸附某种气体后,其电阻率变化不大,表明此时是物理吸附。
若保持这种气体浓度不变,该元件的电导率随元件本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尤其在100~300℃范围内电导率变化很大,表明此温度范围内化学吸附作用大。
气敏元件工作时需要本身的温度比环境温度高很多。
为此,气敏元件在结构上要有加热器,通常用电阻丝加热,如图3-1所示。
第三章 常用传感器的变换原理
根据电阻的定义式: 阻的相对变化为:
R l/A
如果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化时,其电
dR d 1 2 x R
1 为电阻丝轴向相对变形,或称纵向应变。
dR ( 1 2 ) K x 0 x R
d 引起的。
是由于电阻丝几何尺寸变化引起的; 是由于受力后材料的电阻率发生变化而
蠕变: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 长而增加的现象。 横向效应:敏感栅的电阻变化一定小于 纯直线敏感栅的电阻变化的现象。 机械滞后:应变片贴在试件上以后,在 一定温度下,进行循环的加载和卸载,加载 和卸载时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2)箔式应变片 箔式应变片中的箔栅是金属箔(厚为 0.002~0.01mm)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 成的。如图3-10中(d)、(f)、(h)、(k)。箔的 材料多为电阻率高、热稳定性好的康铜和 铜镍合金。
(二)应变片的粘贴 1. 去污:采用 手持砂轮工具除去 构件表面的油污、 漆、锈斑等,并用 细纱布交叉打磨出 细纹以增加粘贴力 , 最后用浸有酒精或 丙酮的纱布片或脱 脂棉球擦洗。
2. 贴片:在应 变片的表面和处理 过的粘贴表面上, 各涂一层均匀的粘 贴胶 ,用镊子将应 变片放上去,并调 好位置,然后盖上 塑料薄膜,用手指 揉和滚压,排出下 面的气泡 。
dR d 1 2 x R
对于金属材料:
d 是个常数,往往很小,可以忽略。
因此,上式可写成为:
dR ( 1 2 ) E 应变-电阻效应 x 1 x R
K0为金属单丝灵敏系数,是单位应变所 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
对于半导体材料: 对一块半导体材料的某一轴向施加一定的载荷 而产生应力时,它的电阻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物理 现象称为半导体的压阻效应。 半导体应变片是根据压阻效应原理工作的。 当沿某一晶轴方向切下一小条半导体应变片, 若只沿其轴向受到应力,其电阻率的变化量可由下 式表示
重庆大学《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敏感元件
第三章 敏感元件作用:把物理量转换为电量,是传感器中的主要元件。
必备两个基本功能:①敏感被测量(物理量、化学量)②对应产生输出量(电量)。
§3-1 变换力和压力的弹性敏感元件一、弹性敏感元件的作用非电量—→弹性元件—→应变量—→换能元件—→电量 弹性元件两种类型:①弹性敏感元件:感受力、压力、力矩等-→变换为元件本身的应变、位移等; ②弹性支承:起支承导向作用,不作为测量敏感元件。
二、弹性特性:作用在弹性元件上的外力与其相应变形间的关系。
1.刚度:弹性元件受外力作用下变形大小的量度。
dx dFk =F —作用外力 x —变形弹性特性曲线上某点切线水平线夹角的正切为该点处的刚度。
dx dF tg k ==θ2.灵敏度:单位力产生变形的大小,是刚度的倒数。
dF dx K =并联时,系统的灵敏度:∑==ni i K K 111灵敏度低,刚度大串联时,系统的灵敏度:1n ii K K ==∑ 灵敏度高,刚度小 三、弹性滞后和弹性后效1.弹性滞后——弹性特性曲线的加载曲线与去载曲线不重合现象。
滞后误差:弹性变形之差,直接产生测量误差。
2.弹性后效——当载荷改变后,在一定时间间隔逐渐完成变形的现象。
使弹性敏感元件的变形始终不能迅速跟随作用力的改变而改变,造成测量误差,尤其在动态测量中影响较大。
4.固有振动频率:——由振动质量和材料刚度综合表征的弹性元件特征。
决定弹性元件的动态特性和变换被测参数的滞后作用,希望0f (或0ω)高。
因em k =0ωem k f π210=, k — 弹簧刚度,m e — 等效振动质量所以 提高灵敏度K ,会使线性变差,固有振动频率0ω、0f ↓。
k K 1=Θ提高0ω、0f↑,灵敏度K 会降低,需综合考虑。
5.固有频率f 0与弹性元件的变形dx 以及材料性能的关系ρ⋅⋅=l S m , S —截面积,l —长度,ρ—密度弹性元件相对变形:E l dx σδ== ,式中 E —弹性摸数,σ—应力,∴dxl E ⋅=σ()202111/11222221122SEdx dx k dF dx dx dx l f m Sl Sl l l dx E E dx σσσσππρπρπρπρσσππρρ⋅⋅=======最后可得:ρπσ⋅=⋅E dx f 20可知弹性元件dxf ⋅0的乘积对于特定材料是有一个极限值的,σ达到许用应力时, dx 大,f 0就只能小,反之亦然。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范围
绪论一、传感器:将各种非电量(包括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便于处理和传输的另一种物理量(一般为电量)的装置。
二、传感技术:是利用各种功能材料实现信息检测的一门应用技术,是检测(传感)原理、材料科学、工艺加工等三要素的最佳结合。
三、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一般有敏感元件、转换原件和测量电路三部分组成,有事还需要加辅助电源。
四、传感器分类:1.按输入量分类如输入量分别为温度、压力、位移、速度、加速度、湿度等非电量时,则相应的传感器称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2.按测量原理分类现有传感器的测量原理主要是基于电磁原理和固体物理学理论。
如根据变电阻的原理,相应的有电位器式、应变式传感器;根据变磁阻的原理,相应的有电感式、差动变压器式、电涡流式传感器;根据半导体有关理论,则相应的有半导体力敏、热敏、光敏、气敏等固态传感器。
3.按结构型和物性型分类所谓结构型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机械结构的几何形状或尺寸的变化,将外界被测参数转换成相应的电阻、电感、电容等物理量的变化,从而检测出被测信号,这种传感器目前应用的最为普遍。
物性型传感器则是利用某些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而实现测量,它是以半导体、电介质、铁电体等作为敏感材料的固态器件。
五、传感器的发展趋向1.传感器的固态化,2、传感器的集成化和多功能化3.传感器的图像化4.传感器的智能化第1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在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以下几点:一、线性度(非线性误差)在规定条件下,传感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最大偏差与满量程(F·S)输出值的百分比称为线性度。
二、灵敏度传感器的灵敏度指到达稳定工作状态时输出变化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
线性传感器校准曲线的斜率就是静态灵敏度K。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作业
目录第三章 (5)3-1.什么是应变效应?什么是压阻效应?利用应变效应和压阻效应解释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5)3-2.试述应变片温度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和补偿方法。
(5)3.试用应变片传感器实现一种应用。
(6)第四章 (6)4-1.说明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主要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特征。
(6)4 -3.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有哪几种结构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6)4-10.何为涡流效应?怎用利用涡流效应进行位移测量? (7)4-11.电涡流的形成范围包括哪些内容?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5.用电感式传感器设计应用 (8)第五章 (8)5-1.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将电容式传感器分为哪几类?每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8)5-9.简述差动式电容测厚传感器系统的工作原理。
(8)第六章 (9)6-1.什么叫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什么叫纵向压电效应和横向压电效应? (9)6-3.简述压电陶瓷的结构及其特性。
(9)3.利用压电式传感器设计一个应用系统 (10)第七章 (10)7-4.什么是霍尔效应?霍尔电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10)7-6.温度变化对霍尔元件输出电势有什么影响?怎样补偿? (10)第八章 (11)8-1.光电效应有哪几种?相对应的光电器件有哪些? (11)8-2.试述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晶体管和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实际应用时各有什么特点? (11)8-6.光在光纤中是怎样传输的?对光纤及入射光的入射角有什么要求? (12)8-7.试用光电开关设计一个应用系统。
(13)第九章 (13)9-1.简述气敏元件的工作原理 (13)9-2.为什么多数气敏元件都附有加热器 (13)9-3.什么叫湿敏电阻?湿敏电阻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14)第十章 (14)10-1.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具有哪些特性? (14)10-2.图10-3中,超声波探头的吸收块作用是什么? (15)10-3.超声波物位测量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15)10-5.已知超声波探头垂直安装在被测介质底部,超声波在被猜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460m/s,测得时间间隔为28μs,试求物位高度? (15)第十一章 (15)11-1.简述微波传感器的测量机理。
第三章 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
金属波纹膜片
锡青铜、铍青铜、不锈 钢金属波纹膜片:感受 压力从几百帕到几十兆 帕,材料厚度可从 0.03mm到1.6mm,直 径从十余毫米到250毫 米,其压力位移特性可 以是线性的、渐增的或 渐减的,精度可达千分 之五。
压力膜盒
铍青铜、锡青铜, 不锈钢压力膜盒: 其压力位移特性 可以是线性的, 渐增的或渐减的, 精度可达千分之 三。
灵敏度结构系数β
F
AE
应变大小决定于: •圆柱的灵敏结构系数 •横截面积 •材料性质 •圆柱所承受的力 与圆柱的长度无关。
弹性圆柱(实心、空心)
固有频率
EA
f0 0.159 2l ml
f0
0.249 l
E
结论:
为了提高应变量,应当选择弹性模量小的材料,此时 虽然相应的固有频率降低了,但固有频率降低的程度 比应变量的提高来得小,总的衡量还是有利的。
从弹性特性曲线求得 刚度的方法
做切线 找夹角 求正切
k tan dF
dx
如果弹性元件的弹性 特性是线性的,则其刚 度为常数
第二节 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
灵敏度
灵敏度就是单位力产生变形的大小。 灵敏度是刚度的倒数,一般用Sn表示。
Sn
dx dF
弹性元件并联时
1
Sn n 1
圆形膜片和膜盒(圆形平膜片)
中心扰度与压力关系
PR4
Eh4
16 y
31 2
h
2 23 9 21 1
y
3
h
非线性
小扰度:
ymax
3 1 2
16 E
电容传感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测量技术近几年来有了很大进展,它不但广泛用于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等机械量的精密测量,而且,还逐步扩大应用于压力、差压、液面、料面、成分含量等方面的测量。
由于电容式传感器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如结构简单,体积小,分辨率高,可非接触测量等。
这些优点,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出现,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而它存在的分布电容、非线性等缺点又将不断地得到克服,因此电容式传感器在非电测量和自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一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基本工作原理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
多数场合下,电容是由两个金属平行板组成并且以空气为介质,如图3—1所示。
由两个平行板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量为dAC ε=(3—1)式中ε——电容极板介质的介电常数。
A ——两平行板所覆盖面积; d ——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C ——电容量当被测参数使得式(3—1)中的d 、A 和r ε发生变化时,电容量C 也随之变化。
如果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而仅改变另一个参数,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
因此。
电容量变化的大小与被测参数的大小成比例。
在实际使用中,电容式传感器常以改变平行板间距d 来进行测量,因为这样获得的测量灵敏度高于改变其他参数的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
改变平行板间距d 的传感器可以测量微米数量级的位移,而改变面积A 的传感器只适用于测量厘米数量级的位移。
二、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由式(3—1)可知,电容量c 与极板距离d 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如图3—2所示的双曲线关系。
若电容器极板距离由初始值do 缩小d ∆,极板距离分别为do 和do-d ∆,其电容量分别为C0和C1,即0d AC ε=(3—2)⎪⎪⎭⎫⎝⎛∆-⎪⎪⎭⎫ ⎝⎛∆+=⎪⎪⎭⎫ ⎝⎛∆-=∆-=2020********d d d d d A d d d Add AC εεε(3—3)当Ad 《Ju 时,1…菩*1,则式(3—3)可以简化为 一W一一这时c1与AJ 近似呈线性关系,所以改变极板距离的电容式传感器注注是设计成Ad 在极小的范围内变化。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3章
电桥初始平衡条件为: 则输出:
•上一页
•与书中公式差一符号,对 交流电无影响。
•下一页
•返 回
当Z1有一变化时,电桥失去平衡,其输出为Usc ;将平衡条件代入得下式:
令:
为传感器阻抗相对变化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3-3 电容式传感器的误差分析
第一节所讨论的传感器原理均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 如温度,电场边缘效应,寄生与分布电容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它 们对精度影响很大,严重时使传感器无法工作,因此在设计时应予 考虑。
一、温度对结构尺寸的影响:
由于组成传感器各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当环境温度变化 时,传感器各结构尺寸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容变化。
• 如果
或而
时,则
,即输出与输入同相
位 ,没有滞后;
• 如果
,
时, ,这时电桥为谐振电桥,但桥臂
元件必须是纯电感和纯电容组成。实际上不可能。
• 由图3-9b可知:对于不同的 值, 角随 变化。当 时
;
时, 趋于最大值 ,并且
。只有 时,
值均为零。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电桥输出电压 与电源 之间总有
相位差,即 ,只有当桥臂阻抗模相等
变大)。
根据上面讨论,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差动结构,如下图,
当动片上移 ,则
,
同时C2减小 ,两者初值为C0
则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差动输出电容为:
同样当
时,忽略高次项得:
其非线性误差 为:
•考虑问题: • C1、C2如何连接才能满足 该式,即形成差动输出。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章电感式传感器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第二节 互感式传感器
三、转换电路 1.反串电路
•2.桥路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第二节 互感式传感器
3.差动整流电路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一、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线圈上通交变高频电流 •线圈产生高频交变磁场
•产生高频交变涡流 •涡流产生反磁场 •阻碍线圈电流交换作用 •等效于L或阻抗的改变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二、低频透射式涡流传感器
• U L1 • 同频交变电流 • 产生一交变磁场 • 磁力线切割M • 产生涡流I • 到达L2的磁力线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章电 感式传感器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原理
电感式传感器最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
•位 移 •被测物理量 •振 动 •压 力 •流 量 •比
•传感 •的变 器 化
•自感系数 L
•电路 •电
•互感系数
•的变 化
压
M
•电
流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电感传感器优点
▪ 灵敏度高,分辨力高,位移:0.1m ; ▪ 精度高,线性特性好,非线性误差:0.05%0.1 % ; ▪ 性能稳定,重复性好 ; ▪ 结构简单可靠、输出功率大、输出阻抗小、抗干扰能力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第一节 自感式传感器
四、影响传感器精度的因素分析 1.电源电压和频率的波动影响 ▪ 电源电压的波动一般允许为5%~10%。 ▪ 严格对称的交流电桥是能够补偿频率波动影响的 2. 温度变化的影响 ▪ 为了补偿温度变化的影响,在结构设计时要合理选择零件
2传感器的应用-人教版选修3-2教案
传感器的应用-人教版选修3-2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类。
2.掌握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3.学习使用传感器进行物理量的测量、监测和控制。
4.培养学生运用传感器开展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基本知识1.传感器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按物理量分类: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
–按工作原理分类: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磁式传感器等。
3.传感器的特点和性能指标。
–灵敏度、分辨率、响应时间、量程、稳定性等。
2. 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场景1.温度传感器:在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
2.压力传感器:在汽车、机械、医疗设备等领域中的应用。
3.光线传感器:在照明、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
4.触摸传感器: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领域中的应用。
3. 传感器的测量、监测和控制1.传感器的测量和监测:–温度、压力、湿度等物理量的测量和监测。
–中断、倾斜、运动等非物理量的测量和监测。
2.传感器的控制:–自动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应用。
–物联网中传感器的应用。
4. 科学探究和实践应用1.利用传感器进行科学探究,并总结实验结果。
2.通过应用传感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气象预报、农业自动化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2.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3.传感器的测量、监测和控制。
教学难点1.传感器的特点和性能指标。
2.传感器的科学探究和实践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和示意图的方式介绍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2.实验:设计不同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实践:引导学生应用传感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手段1.书本和教案。
2.计算机、投影仪和示波器。
3.传感器实验箱和电路模块。
六、教学评估1.学生听课、做笔记的认真程度。
传感检测系统-常见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R
a bc
转轴
Usc
U0
线绕式电位器
电位器式传感器的应用
航空飞行高度传感器
无线电高度 气压高度 真空膜盒高度表
5 4
H3
2 1
齿轮
齿弧
电刷轴
精密 电位器
杠杆机构
X
真空膜盒
壳体
真空膜盒高度表
UO
电位器式传感器的应用
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
弹性敏感元件膜盒的内腔,通 入被测流体,在流体压力作用 下,膜盒硬中心产生弹性位移, 推动连杆上移,使曲柄轴带动 电位器的电刷在电位器绕组上 滑动,输出一个与被测压力成 比例的电压信号。
只对导 磁物体 起作用
对接地 的金属 起作用
只对导电 良好的金 属起作用
对磁性 物体起 作用
接近开关的特点
接近开关与被测物不接触、不会产生机械 磨损和疲劳损伤、工作寿命长、响应快、无 触点、无火花、无噪声、防潮、防尘、防爆 性能较好、输出信号负载能力强、体积小、 安装、调整方便。
缺点是触点容量较小、输出短路时易烧 毁。
3.3.2 电容式传感器
Capacitive transducer
将被测量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它 的敏感部分就是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其最常用 的形式是由两个平行电极组成、极间以空气为介质 的电容器。
可以应用于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等参数 的测量中。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
电容传感器的理想公式为
3.3.1.2 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 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被测量 电阻应变片 电阻变化
任何非电量能转化为应变量
应变片
F
当受到外力时,导体变长变细,电阻增加,R->R+△R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试绘制转速和输出电压的关系曲线,并确定:1)该测速发电机的灵敏度。
2)该测速发电机的线性度。
2.已知一热电偶的时间常数τ=10s,若用它来测量一台炉子的温度,炉内温度在540οC和500οC 之间按近似正弦曲线波动,周期为80s,静态灵敏度k=1,试求该热电偶输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和滞后时间。
3.用一只时间常数为0.355s 的一阶传感器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s、2s和3s的正弦信号,问幅值误差为多少?4.若用一阶传感器作100Hz正弦信号的测试,如幅值误差要求限制在5%以内,则时间常数应取多少?若在该时间常数下,同一传感器作50Hz正弦信号的测试,这时的幅值误差和相角有多大?5.已知某二阶系统传感器的固有频率f0=10kHz,阻尼比ξ=0.1,若要求传感器的输出幅值误差小于3%,试确定该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6.某压力传感器属于二阶系统,其固有频率为1000Hz,阻尼比为临界值的50%,当500Hz的简谐压力输入后,试求其幅值误差和相位滞后。
《第二章应变式传感器》1.假设某电阻应变计在输入应变为5000με时电阻变化为1%,试确定该应变计的灵敏系数。
又若在使用该应变计的过程中,采用的灵敏系数为 1.9,试确定由此而产生的测量误差的正负和大小。
2.如下图所示的系统中:①当F=0和热源移开时,R l=R2=R3=R4,及U0=0;②各应变片的灵敏系数皆为+2.0,且其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值;③梁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增加而减小;④应变片的热膨胀系数比梁的大;⑤假定应变片的温度和紧接在它下面的梁的温度一样。
在时间t=0时,在梁的自由端加上一向上的力,然后维持不变,在振荡消失之后,在一稍后的时间t1打开辐射源,然后就一直开着,试简要绘出U0和t的关系曲线的一般形状,并通过仔细推理说明你给出这种曲线形状的理由。
3.一材料为钢的实心圆柱形试件,直径d=10 mm,材料的弹性模量E=2 ×1011N/m2,泊松比μ=0.285,试件上贴有一片金属电阻应变片,其主轴线与试件加工方向垂直,如图1所示,若已知应变片的轴向灵敏度k x =2,横向灵敏度C=4%,当试件受到压缩力F=3×104N作用时。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
②当电容式传感器用于变间隙原理进行测量时具有非线性输出特性。
3-2分布和寄生电容的存在对电容传感器有什么影响?一般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小其影响。
1-7:解:YFS=200-0=200
由A=ΔA/YFS*100%有
A=4/200*100%=2%。
精度特级为2.5级。
1-8:解:根据精度定义表达式:A=ΔA/AyFS*100%,由题意可知:A=1.5%,YFS=100
所以ΔA=A YFS=1.5
因为1.4<1.5
所以合格。
1-9:解:Δhmax=103-98=5
2-3:答:金属应变片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叫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它与金属丝应变灵敏度函数不同,应变片由于由金属丝弯折而成,具有横向效应,使其灵敏度小于金属丝的灵敏度。
2-4:答:因为(1)金属的电阻本身具有热效应,从而使其产生附加的热应变;
(2)基底材料、应变片、粘接剂、盖板等都存在随温度增加而长度应变的线膨胀效应,若它们各自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就会引起附加的由线膨胀引起的应变;常用的温度补偿法有单丝自补偿,双丝组合式自补偿和电路补偿法。
εr=-με=-3*10-4
(2) :F=εES=0.001*2*1011*0.00196=3.92*105N
1-10:解:(1)贴片习题中图2-7所示,R3、R2靠近中心处,且沿切向方向,R1、R4靠近圆片边缘处且沿径向贴。位置在使-εr=εt即
(2)
R1R2
USC
R3R4
E
(3)
εr2、3=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考试重点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
2)传感器又称变换器、探测器或检测器,是获取信息的工具广义: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
狭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国家标准(GB7665-87):定义: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3)传感器的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路参数或电量。
基本转换电路: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简称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4)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1)灵敏度定义: 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值与相应的被测量(输入量)的变化值之比,传感器输出曲线的斜率就是其灵敏度。
①纯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为常数,与输入量大小无关;②非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与x有关。
(2)线性度定义:传感器的输入-输出校准曲线与理论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离与传感器满量程输出之比,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或“线性度”。
线性度又可分为:①绝对线性度:为传感器的实际平均输出特性曲线与理论直线的最大偏差。
②端基线性度:传感器实际平均输出特性曲线对端基直线的最大偏差。
端基直线定义:实际平均输出特性首、末两端点的连线。
③零基线性度:传感器实际平均输出特性曲线对零基直线的最大偏差。
④独立线性度:以最佳直线作为参考直线的线性度。
⑤最小二乘线性度: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校准数据的理论直线。
(3)迟滞定义:对某一输入量,传感器在正行程时的输出量不同于其在反行程时的输出量,这一现象称为迟滞。
即: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称为迟滞。
(4)重复性定义: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在一段短的时间间隔内,同一输入量值多次测量所得的输出之间相互偏离的程度。
传感器原理与工程应用第三版部分答案
1—1:测量的定义?答:测量是以确定被测量的值或获取测量结果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
所以, 测量也就是将被测量与同种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
1—2:什么是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答:绝对误差是测量结果与真值之差,即: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常用绝对误差与测量值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即: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测量值×100%引用误差是绝对误差与量程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即: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量程×100%1—3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答:测量误差是测得值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引用误差、基本误差、附加误差。
当被测量大小相同时,常用绝对误差来评定测量准确度;相对误差常用来表示和比较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引用误差是仪表中通用的一种误差表示方法,基本误差、附加误差适用于传感器或仪表中。
2-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如何?答: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2—2: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它有哪些性能指标?分别说明这些性能指标的含义?答:传感器在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称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精确度、最小检测量和分辨力、迟滞、重复性、零点漂移、温漂。
灵敏度定义是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相应输入量增量Δx 之比。
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
输出与输入关系可分为线性特性和非线性特性。
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迟滞。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传感器技术的三要素。
传感器由哪3部分组成?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哪些指标?并理解其意义。
3.画出传感器的组成方框图,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4.什么是传感器的精度等级?一个0.5级电压表的测量范围是0~100V,那么该仪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多少伏?5.传感器工作在差动状态与非差动状态时的优点有哪些?灵敏度、非线性度?第二章应变式传感器6.应变片有那些种类?金属丝式、金属箔式、半导体式。
7.什么是压阻效应?8.应变式传感器接成应变桥式电路的理解、输出信号计算。
应变片桥式传感器为什么应配差动放器?9.掌握电子称的基本原理框图,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10.电阻应变片/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各基于什么效应?11.半导体应变片与金属应变片各有哪些特点。
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12.电容式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哪3种?13.寄生电容和分布电容对电容式传感器有什么影响?解决电缆电容影响的方法有那些?14.什么是电容电场的边缘效应?理解等位环的工作原理。
15.运算法电容传感器测量电路的原理及特点。
第四章电感式传感器16.了解差动变压器的用途及特点。
17.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产生的原因?第五章压电式传感器18.什么是压电效应?什么是逆压电效应?常用压电材料有哪些?19.压电传感器能否测量缓慢变化和静态信号?为什么?20.压电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电路形式主要有哪两种?理解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的作用。
第六章数字式传感器21.光栅传感器的原理。
采用什么技术可测量小于栅距的位移量?22.振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第七章热电式传感器23.热电偶的热电势由那几部分组成?24.热电偶的三定律的理解。
25.掌握热电偶的热电效应。
26.热电偶冷端补偿原理和必要性及补偿电桥法的补偿原理。
27.铂电阻采用三线制接线方式的原理和特点?28.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稳定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工作原理。
29.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的主要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除上述优点之外,还因带电极板间的静 电引力极小,因此所需输入能量极小,所以特别适宜 低能量输入的测量,例如测量极低的压力、力和很小 的加速度、位移等,可以做得很灵敏,分辨力非常高。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2.电容式传感器的缺点 (1)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
电容式传感器的容量受其电极几何尺寸等限制,一
般为几十到几百pF,使传感器的输出阻抗很高,尤其
当采用音频范围内的交流电源时,输出阻抗高达
106~108Ω。因此传感器负载能力差,易受外界干扰
影响而产生不稳定现象,严重时甚至无法工作,必须
采取屏蔽措施,从而给设计和使用带来不便。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3.2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3.2.1 电容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R
RP (a) C
L
C
(b)
图3-9 电容传感器等效电路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3.2.2 测量电路 1. 电桥电路
Cr1
Cr2 U0 (b)
C Cr1 C U0 U
C
R U
(a)
R
Cr1
Cr2 U0
(c)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根据一阶电路时域分析的三要素法,可直接得到电容
C2的电流i 2如下: RL U E R R U E t L exp i2 RRL R RRL R C2 R RL R RL
T1、T2 —分别为C1和C2的充电时间; U1—触发器输出的高电位。 C1、C2的充电时间T1、T2为:
U1 T1 R1C1 ln U1 U r U1 T2 R2C 2 ln U1 U r (3 26 )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A、B两点间的电压经低通滤波器滤波后获得,等于A
、B两点电压平均值UA与UB之差
U0 U A U B T1 T T T U 1 2 U1 1 2 U 1 T1 T2 T1 T2 T1 T2 (3 27)
设R1=R2=R,则
C1 C2 U0 U1 C1 C2
容差值成正比。
(3 28 )
说明差动脉冲调制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与传感器两电
0 uB U1 t t
U1
0 uAB
0 uAB U1
t
U1 0
-U1 t
0 -U1 UF
t
UF Ur 0 UG Ur
0
T1
t
T1 t
Ur 0
T2
t
UG
Ur 0
T2
t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根据电路知识可知:
T1 T2 UA U 1 ,U B U1 T1 T2 T1 T2 UA、UB—A点和B点的矩形脉冲的直流分量;
1 R 2 RL I C1 U E C1 T R RL
RRL RRL R 2RL U E I1 I 2 C1 C2 U0 2 R RL ( R RL ) T
当RL已知时,
U0 K f U E C1 C2
RRL R 2RL 为常数,设为K,则 2 ( R RL )
塑料、有机玻璃等。在温度不太高的环境下,聚四氟
乙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考虑选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尽量采用空气或云母等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近似为
零的电介质(亦受湿度变化的影响)作为电容式传感
湿、防腐蚀,并在高温下可减少表面损耗、降低温度
系数。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传感器内,电极的支架除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外 还要有稳定的性能。因此选用温度系数小和几何尺寸 长期稳定性好,并具有高绝缘电阻、低吸潮性和高表
面电阻的材料。例如石英、云母、人造宝石及各种陶
瓷等做支架。虽然这些材料较难加工,但性能远高于
度等误差。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的金属电极的材料以选用温度系数低 的铁镍合金为好,但较难加工。也可采用在陶瓷或石 英上喷镀金或银的工艺,这样电极可以做得极薄,对
减小边缘效应极为有利。
传感器内电极表面不便经常清洗,应加以密封;用
以防尘、防潮。可在电极表面镀以极薄的惰性金 属
(如铑等)层,代替密封件起保护作用,可防尘、防
需要相敏检波与解调等;对元件无线性要求;经低通
滤波器可输出较大的直流电压,对输出矩形波的纯度
要求也不高。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5、调频电路
振荡回路固有电容
f
1 2 LC
引线分布电容
C C1 C0 Cc
传感器电容
1 f0 2 ( C1 C0 Cc )L
1 f f 0 f (3 32) 2 C1 C0 Cc C L
U C0 ( 20 U0 3 ) i Cx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若传感器是一平行板电容,则:
代入(3-20)式得:
U C0 U0 i S
可见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动极板的板间距离δ成 正比。运算放大器电路解决了单个变极距型电容传感
器的非线性问题。
上式是在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和输入阻抗无限大
Cx
L
振荡器 Δu Δf
限幅 Δf 放大器
鉴频器
Δu
图3-18 调频式测量电路原理框图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3.3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及设计
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3.1 电容传感器的特点 1.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点
(1)温度稳定性好
传感器的电容值一般与电极材料无关,仅取决于电
极的几何尺寸,且空气等介质损耗很小,只要从强度、
振荡器
Cr1
放大 相敏 检波 滤波器
USC
稳幅、稳频等措施,
图3-12 电桥测量电路
在要求精度很高的场合,可采用自动平衡电桥;传感器必须工 作在平衡位臵附近,否则电桥非线性增大; 所以必须后接高输入阻抗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后才能测量。
接有电容传感器的交流电桥输出阻抗很高,输出电压幅值又小,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2. 运算放大器电路
Cx C0 U Ii 图3-13 运算放大器测量电路 Ix I
Cx为传感器,C0为固定电
容。当运算放大器输入阻抗
很高、增益很大时,可认为
-A
USC
运算放大器输入电流为零,
根据克希霍夫定律,有:
Ii U i j C 0 Ix U 0 j C x Ii I x
低压差,也能对带磁工件进行测量。此外传感器可以
做得体积很小,以便实现某些特殊要求的测量。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3.动态响应好 电容式传感器由于极板间的静电引力很小,(约 10-5N),需要的作用能量极小,又由于它的可动部 分可以做得很小很薄,即质量很轻,因此其固有频率
很高,动态响应时间短,能在几MHz的频率下工作,
(2)寄生电容影响大
传感器的初始电容量很小,而其引线电缆电容(l~
2m导线可达800pF)、测量电路的杂散电容以及传感
器极板与其周围导体构成的电容等“寄生电容”却较
大。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3)输出特性非线性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虽
可采用差动结构来改善,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其他类
度和压力等范围内,应尽量使它具有低成本、高精度、
高分辨力、稳定可靠和高的频率响应等。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1.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 温度变化使传感器内各零件的几何尺寸和相互位臵 及某些介质的介电常数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传感器的 电容量,产生温度误差。 湿度也影响某些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绝缘电阻值。
因此必须从选材、结构、加工工艺等方面来减小温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对于差动式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d U0 U1 d0
对于差动式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来说,设电容器初始
有效面积为S0,变化量为ΔS,则滤波器应用——第三章
可见差动脉冲调宽电路能适用于任何差动式电容传感 器,并具有理论上的线性特性。该电路采用直流电源, 电压稳定度高,不存在稳频、波形纯度的要求,也不
在 R RRL C2 T 时,电流i2的平均值I2可写成
R RL 2
1 1 1 R 2RL I 2 i dt i2 dt U E C2 T T 0 T R RL
T 2 2 0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电容C1上的平均电流为: 故在负载RL上产生的电压为:
L
L
U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另两个臂是紧耦合电感臂的 电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 定性,且寄生电容影响极小、 U
Cr1
大大简化了电桥的屏蔽和接
地,适合于高频电源下工作。
(d)
Cr2
U0
变压器电桥使用元件最少,桥路内阻最小,因此目前 较多采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由于电桥输出电压 与电源电压成比例, 因此要求电源电压 波动极小,需采用 Cr2
和。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D2
R2
R1 +
R1 i1
R2 RL i2
±UE
D1 iC1
C1
C2
+ UE
+
iC2
+
RL U0 C2
+
C1
(b)
在负半周时,二极管D2导通、D1截止,电容C2很快被充电至
电压UE;电源经电阻R2以i1 向负载电阻RL供电,与此同时, 电容C1经电阻R1、负载电阻RL 放电,流过RL 的放电电流为i2。 流过RL的总电流iL为i1 和i2的代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