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标准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标准

附件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喂养指导和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管理,及时矫正其营养偏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二、管理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健康检查筛查出的患营养性疾病的儿童。

三、管理内容(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评估及分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和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指标测量值标准差法评价体重/年龄M-3SD~M-2SD中度低体重﹤M-3SD重度低体重身长(身高)/年龄M-3SD~M-2SD中度生长迟缓﹤M-3SD重度生长迟缓体重/身长(身高)M-3SD~M-2SD中度消瘦﹤M-3SD重度消瘦2.查找病因(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

(2)喂养不当,如乳类摄入量不足、未适时或适当地进行食物转换、偏食和挑食等。

(3)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消化道畸形,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其他慢性疾病。

3.干预(1)喂养指导进行喂养咨询和膳食调查分析,根据病因、评估分类和膳食分析结果,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满足其恢复正常生长需要的膳食,使能量摄入逐渐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85%以上,蛋白质和矿物质、维生素摄入达到RNI的80%以上。

(2)管理1)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2)转诊: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

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出院后及时纳入专案管理,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最新版)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最新版)

附件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较全1)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较全1)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一)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一、目的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

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三、内容与方法(一)访视次数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

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

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 <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1.问诊(1)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

(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喂养情况: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存在问题。

2.测量(1)体重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计零点。

新生儿需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袜子、尿布,仅穿单衣裤,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2)测量方法:称重时新生儿取卧位,新生儿不能接触其它物体。

使用杠杆式体重计称重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新生儿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计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标准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标准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标准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一、目的本规范旨在通过健康教育、喂养指导和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管理,及时矫正其营养偏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二、管理对象本规范适用于辖区内年龄在6岁以下(7岁以下)的儿童,经过健康检查筛查出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

三、管理内容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评估及分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和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

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

2.查找病因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

2)喂养不当,如乳类摄入量不足、未适时或适当地进行食物转换、偏食和挑食等。

3)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消化道畸形,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其他慢性疾病。

3.干预1)喂养指导:进行喂养咨询和膳食调查分析,根据病因、评估分类和膳食分析结果,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满足其恢复正常生长需要的膳食,使能量摄入逐渐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85%以上,蛋白质和矿物质、维生素摄入达到RNI的80%以上。

2)管理1)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2)转诊: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

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出院后及时纳入专案管理,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3)结案: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2SD即可结案。

4.预防1)指导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特殊喂养方法,定期评估,积极治疗可矫治的严重先天畸形。

2)及时分析病史,询问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生儿访视等儿童保健技术规范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生儿访视等儿童保健技术规范

附件1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续)
• • • • • • (二)访视内容 1.问诊 孕期及出生情况、一般情况、喂养情况 2.测量 (1)体重 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后2位。 (2)体温 3.体格检查 一般状况、皮肤黏膜、头颈部、眼、耳、鼻、口腔、胸部、腹部、外生殖器 及肛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 4.指导 居住环境、母乳喂养、护理、疾病预防、伤害预防、促进母婴交流。 5.转诊 (1)立即转诊 (2)建议转诊 在检查中,发现任何不能处理的情况,均应转诊。
附件4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 一、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喂养指导和药物治疗等干 预措施,对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管 理,及时矫正其营养偏离,促进儿童身心 健康成长。 • 二、管理对象 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健康检查筛查 出的患营养性疾病的儿童。
附件4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质-能量营养不良 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直至 恢复正常生长。 •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随访:轻中度贫血儿童补充铁剂后2~4周复查Hb,并了 解服用铁剂的依从性,观察疗效。 •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随访:活动期佝偻病每月复查1次,恢复期佝偻病2个月 复查1次,至痊愈。 • (四)超重/肥胖 有四个附表在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时应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生儿访视 等儿童保健技术规范
陇西县权家湾乡卫生院
卫办妇社发〔2012〕49号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 为贯彻落实《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卫妇社发 〔2009〕235号),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保健工作 质量,我们组织制定了新生儿访视、儿童健康检查、儿童喂养与营 养指导和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4个方面的儿童保健技术规范。现印发 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附件:1.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doc • 2.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zip • 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doc • 4.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doc •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婴幼儿食品安全指导技术规范

婴幼儿食品安全指导技术规范

婴幼儿食品安全指导技术规范
----节选自《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1.食物选择
避免给3岁以下儿童提供容易引起窒息和伤害的食物,如小圆形糖果和水果、坚果、果冻、爆米花、口香糖,以及带骨刺的鱼和肉等。

2.饮食卫生
婴幼儿食物的制备与保存过程需保证食物、食具、水的清洁和卫生。

在准备食物和喂食前儿童和看护人均应洗手,给儿童提供新鲜的食物,避免食物被污染。

禽畜肉类、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应保证煮熟,以杀灭有害细菌。

剩余食物再食时宜加热避免污染,加热固体食物应彻底、液体食物应煮沸。

3.食物储存
食物制作后应立即食用,避免食物放置的时间过长,尤其是在室温下。

剩余食物应放入冰箱保存,加盖封藏,以减缓细菌的繁殖速度。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儿童喂养及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喂养及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附件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围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婴儿的下颏贴在乳房上,嘴得很大,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嘴中,婴儿下唇向外翻,婴儿嘴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喂养指导和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管理,及时矫正其营养偏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二、管理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健康检查筛查出的患营养性疾病的儿童。

三、管理内容(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评估及分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和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指标测量值标准差法评价体重/年龄M-3SD~M-2SD 中度低体重﹤M-3SD 重度低体重身长(身高)/年龄M-3SD~M-2SD 中度生长迟缓﹤M-3SD 重度生长迟缓体重/身长(身高)M-3SD~M-2SD 中度消瘦﹤M-3SD 重度消瘦2.查找病因(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

(2)喂养不当,如乳类摄入量不足、未适时或适当地进行食物转换、偏食和挑食等。

(3)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消化道畸形,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其他慢性疾病。

3.干预(1)喂养指导进行喂养咨询和膳食调查分析,根据病因、评估分类和膳食分析结果,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满足其恢复正常生长需要的膳食,使能量摄入逐渐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85%以上,蛋白质和矿物质、维生素摄入达到RNI的80%以上。

(2)管理1)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2)转诊: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

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出院后及时纳入专案管理,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3)结案: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2SD即可结案。

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

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

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儿童保健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共卫生范畴。

为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范围(一)本规范所涉及的儿童保健对象为0-6岁儿童。

(二)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三)儿童保健管理包括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和学龄前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二、职责(一)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主管部门。

1.负责制定儿童保健工作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技术规范与标准,并组织实施。

2.根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儿童保健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提供专业人员、经费、房屋和设备等必要的服务条件。

3.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对辖区内儿童保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二)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是辖区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妇幼保健的技术指导中心。

1.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制定并实施辖区儿童保健工作计划。

2.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定期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探索适宜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3.承担对下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工作评估,协助开展儿童保健服务。

4.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推广儿童保健适宜技术。

5.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考核评估。

6.做好儿童保健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分析、反馈和交流等管理工作,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7.建立健全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建立残疾儿童筛查和报告制度,开展儿童死亡评审工作。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PPT课件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PPT课件
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正确的喂哺技巧
婴儿应处于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换 干净的尿布 母亲在哺乳前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技巧-母亲体 位
母亲坐的椅子的高度要合适 用一个垫子或枕头放在她的背后
正确的喂哺技巧-抱奶体位
① 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直线
② 孩子的脸对着乳房,他的鼻子对着乳头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纯母乳喂养的健康足月儿或近足月儿生后2 周后发生的黄疸。母乳性黄疸婴儿一般体格生 长良好,无任何临床症状,无需治疗,黄疸可 自然消退,应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
如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大于15-20mg/dl,且无其它 病理情况,建议停喂母乳3天,待黄疸减轻后, 可恢复母乳喂养。 停喂母乳期间,母亲应定时挤奶,维持泌乳,婴 儿可暂时用配方奶替代喂养。 再次喂母乳时,黄疸可有反复,但不会达到原有 程度。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工作的目的
提高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 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工作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及其家长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工作要求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和体格评价结果,进行 个体化的有针对性的喂养与营养指导。
对家长提出的喂养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普及儿童营养知 识。
2. 尿量每天少于6次 3. 吸吮时不能闻及吞咽声
若乳量不足,应劝 告母亲不要轻易放弃 母乳喂养,可在每次 哺乳后用配方奶补充。
4. 每次哺乳后常哭闹不能安静入睡,或睡眠时间小于1 小时(新生儿除外)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乳头内陷或皲裂
乳头内陷
产前或产后做简单的乳头护理,每日用清水(忌用肥皂或酒精之 类)擦洗、挤、捏乳头; 可使用乳头矫正器矫正乳头内陷。 母亲应学会“乳房喂养”而不是“乳头喂养”,大部分婴儿仍 可从扁平或内陷乳头吸吮乳汁。

儿童营养咨询与喂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营养咨询与喂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营养咨询与喂养指导技术规范营养评估方法采用年龄标准体重、年龄标准身高、身高标准体重三项指标来判断并检出肥胖、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儿。

针对性地给出营养及喂养指导方案,及时纠正生长发育偏移。

营养评价的时间(1)过程评价主要是喂养史的评价,包括母乳喂养的评价和食物添加的评价,后者还包括食物添加时间、品种、量、进食餐数及量、膳食调查。

(2)结果评价包括体格测量、横断面、纵向速率等。

具体指标:W/A、H/A、W/H、体重指数(BMI)等,临床症状,实验室评价:铁、锌、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

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断乳时间母乳喂养的优点很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母乳营养较高,易于被婴儿消化吸收和利用。

人乳中糖类以乳糖为主,这有助于钙和镁的吸收,且钙磷铁的比例也合适,其吸收率均很高;母乳喂养还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尤其是初乳和过渡乳中含有较多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及其他免疫球蛋白和多种微生物抗体,对许多细菌和病毒有抵抗作用;而且,母乳无菌,温度适宜,不易造成肠道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母乳喂养实在是经济又方便。

同时母乳喂养还能增强母婴感情,使婴儿得到更多的母爱,增强安全感,这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积极的影响。

断乳时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6个月之内要求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后必须添加辅食,母乳可以继续喂到2岁。

断奶要循序渐进,突然断奶最不可取。

夏季不适宜断母乳。

辅食添加的时间和种类时间种类1―3个月鱼肝油6—7个月米粉糊、麦粉糊、烂粥等淀粉类、蛋黄、大豆蛋白粉、豆腐花嫩豆腐、全脂牛奶等高蛋白食品、叶菜汁(先)、果汁(后)、叶菜泥、水果泥、鱼肝油8—9个月稀粥、烂饭、饼干、面包、馒头等淀粉类食物、无刺鱼、全蛋、肝泥、动物血、碎肉末、黄豆制品、较大婴儿奶粉或全脂牛奶、蔬菜泥、水果泥、鱼肝油10—12个稠粥、烂饭、饼干、面条、面包、馒头、无刺鱼、全蛋、肝、月动物血、碎肉末、黄豆制品、较大婴儿奶粉或全脂牛奶食物添加的现代营养观(1)食物多样化、平衡、适量没有一种食物能够具备所有的营养素,因此,食物的多样化,实际是保证孩子获得全面营养的基础。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
22
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纯母乳喂养
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无需添加水、果汁等液体 和固体食物
早开奶: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 一次吸吮
掌握正确的喂哺技巧:姿势、次数 处理常见问题:识别摄入不足、母乳性黄疸等
23
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食物转换
建议开始引入为6月龄,不早于4月龄 第一阶段食物:谷类食物、根茎类蔬菜、水果 第二阶段食物:7~9月龄,肉类、蛋类、鱼类、
4
新生儿访视技术 等四个技术规范
2012年4月 颁布
5
技术规范的统一体例
目的 服务对象(管理对象) 内容与方法(管理内容) 工作要求 考核指标
6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要点
及时发现新生儿异常,进行相应的处理 减少新生儿家中死亡和危重症发生率 融入了对高危儿的特殊管理内容 促进纯母乳喂养 与其他新生儿卫生服务的衔接(预防接种、
豆制品 注重进食技能的训练
24
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食物转换
6月龄
7-9月龄
10-12月龄
乳类 蛋类 肉类
定时(3-4小 时)奶量8001000 毫升/日 暂不添加
尝试添加
4-5次/日,奶量 约2-3次/日,奶量 800 毫升/日左右 600-800毫升/日
开始添加蛋黄, 1个鸡蛋
每日自1/4个逐渐 增加至1个
后改为400I U/d 预防超重铁剂2个月
29
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活动期,VitD治疗
口服: 800 IU/d连服3~4个月或2000~4000 IU/d连 服1个月,之后改为400 IU/d
大剂量突击疗法:一次性肌注VitD 15~30万IU 1~3个月后口服VitD 400IU/d维持 大剂量治疗应监测血生化指标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0~6岁儿童营养指导技术规范》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0~6岁儿童营养指导技术规范》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0~6岁儿童
营养指导技术规范》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06.12
•【字号】
•【施行日期】2019.06.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0~6岁儿童营养指
导技术规范》的通知
各区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有关医疗机构,市妇幼保健中心:
根据《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我委组织制定了《上海市0~6岁儿童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6月12日。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摘录)(下)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摘录)(下)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摘录)(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2(28)20
【摘要】随着生长发育,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单纯乳类喂养不能完全满足6个月龄后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婴儿需要由纯乳类的液体食物向固体食物逐渐转换,这个过程称为食物转换(旧称辅食添加):婴儿期若断离母乳,仍需维持婴儿总奶量800ml/日左右。

儿童营养需求包括营养素、营养行为和营养环境3个方面,婴幼儿喂养过程的液体食物喂养阶段、泥糊状食物引入阶段和固体食物进食阶段中,不仅要考虑营养素摄入,也应考虑喂养或进食行为以及饮食环境,使婴幼儿在获得充足和均衡的营养素摄入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资源缺乏、日常饮食无法满足婴儿营养需要时,可使用营养素补充剂或以大豆、谷类为基质的高密度营养素强化食品。

【总页数】1页(P26)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健康信念为指导的家长喂养行为干预在提高2~5岁儿童体格发育及改善营养状况 [J], 毛华
2.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摘录)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摘录)(上)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4.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0-6岁儿童营养指导技术规范》(节选) [J],
5.社区儿科门诊儿童喂养知识与营养指导干预效果分析 [J], 秦洁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X年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赵冬梅201207)-2

202X年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赵冬梅201207)-2

食物质地
(zhìdì)
:稠粥、泥糊状的食

喂养次数:每天2-3次
每餐的量:每餐逐渐增加到1/2碗( 250毫升/碗)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一页。
7-9个月添加(tiān 辅食技巧 jiā)
婴儿接受一种新食物一般需尝试(chángshì)8~ 10次,约3~5日,至婴儿习惯该种口味后再 换另一种,以刺激味觉的发育。单一食物逐次 引入的方法可帮助及时了解婴儿是否出现食物 过敏及确定过敏源。
第十八页,共六十一页。
2.部分(bù fen)母乳喂养
部分母乳喂养的指征:出生2周后母乳仍不足,婴儿满月时体 重增长不足500克时,可选择部分母乳喂养。
(1)补授法:6月龄内婴儿母乳不足时,仍应维持必要的吸吮 次数,以刺激母乳分泌。每次哺喂时,先喂母乳,后用配方奶 补充母乳不足。补授的乳量根据(gēnjù)婴儿食欲及母乳分泌量而
胸贴胸、腹贴腹、下巴对着乳房 正确含接
有效吸吮
第六页,共六十一页。
前奶和后奶
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 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 侧乳房开始。
使婴儿能吃到富含蛋白质及水分的前 奶和富含脂肪(zhīfáng)、乳糖及其它营养 素的后奶。
第七页,共六十一页。
喂奶 次数 (wèi nǎi)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一页。
(5)治疗(zhìliáo)性配方奶选择
1)水解蛋白配方:对确诊为牛乳蛋白过敏的婴儿,应 坚持母乳喂养,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但母亲要限制 奶制品的摄入。如不能进行(jìnxíng)母乳喂养而牛乳蛋白 过敏的婴儿应首选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 不建议选择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大豆配方奶。
人工喂养:保证每天喂配方奶600-800毫升

2023年儿童保健标准化门诊建设工作管理与技能考试

2023年儿童保健标准化门诊建设工作管理与技能考试

儿童保健标准化门诊建设工作管理与技能考试一、选择题1.按照《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婴儿开始添加蛋黄的年龄是A.5月龄B.6月龄C.7月龄D.9月龄2.为0~6岁儿童提供的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频次正确的是A.新生1次,婴儿期2次,幼J阊3次,学龄前期3次B.新生儿期1次,婴儿期2次,幼儿期3次,学龄前期4次C.新生儿期2次,婴J骐3次,幼儿期4次,学龄前期3次D.新生儿期2次,婴儿期4次,幼儿期4次,学龄前期3次3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婴幼佥测血红蛋白的年龄分别是A.4~6、12、18月龄4 .4~6、18、24月龄C.6~8、12、24月龄D.6~8、18、30月龄5 .婴幼儿健康管瓒艮务内容不包括A.体格检查B.气质评定C.血红蛋白检测D.健康指导6 .《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管理对象中,应当及时转诊至精神专科门诊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障碍是A.睡眠障碍8 .双相情感障碍C.言语和语言障碍D.分离性焦虑障碍6 .6个月女婴,体检时发现面色略苍白,外周血血红蛋白108g∕1,医生指导家长首先应添加的辅食是A.米粥B.肝泥C.鱼泥D.菜泥7 .3岁女童,身高/年龄为中位数加1—2个标准差,体重/身高为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该儿童的营养状况为A.正常B消瘦C低体重D.生长迟缓8 .下列不属于佝偻病骨骼体征的是A方颅B.肋骨串珠C.肋缘外翻D.肋软骨沟9 .为判断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患蹒病的风险,建议家长带儿童前往专业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的时间是A.第一颗乳牙萌出后2个月内10 第一颗乳牙萌出后4个月内C.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D.第一颗乳牙萌出后8个月内1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补充铁剂后Hb值开始上升的时间为A.1周B.2周C.4周D.6周11.按照《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要求,医生对家长进行心理行为发育预见性指导中,建议家长开始让孩子练习传递玩具、解氏等双手配合动作的月龄是A. 3-5月龄B. 6-8月龄C.9-U月龄D.12-15月龄12.不属于2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筛查的指标是A.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B.不会扶栏上楼梯/台阶C,不会跑D.不会用匙吃饭13 .为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建议纯母乳喂养的足月儿开始补铁的年龄为A.2月龄14 4月龄C.6月龄D.无需补充15 .预防早产儿贫血开始补铁的年龄和剂量应为A.2周龄、每日Img∕kg元素铁B.2周龄、每日2mg∕kg元素铁C.4周龄、每日Img∕kg元素铁D.4周龄、每日2mg∕kg元素铁16 .按照《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要求,医生对家长进行心理行为发育预见性指导中,告诉家长开始引导孩子玩模仿给娃娃喂饭等功能性游戏的年龄是A.1岁B.2岁C.3岁D.4岁17 .建议2岁幼儿每天摄入乳类的量为A∙150-200m1B.200-300m1C.300-400m1D.400-500m118 .按照《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3-2030)》的要求,5岁以下儿童贫血朝口生长迟缓率分别控制在A.10%以下,10%以下19 5%以下,5%以下C.10%以下,5%以下D.5%以下,10%以下18.重庆市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关于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提升行动,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儿童医疗卫生服务网络B.夯实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C加强儿童保健服务质量管理D.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19.新生J郸听力筛查后,0~6岁儿童听力筛查的重点年龄为A.3、6、12、24月龄B.3、8、18、36月龄C.6、12、24、36月龄D.8、18、36、48月龄20 .儿童各器官系统中发育最晚的是A.神经系统B.骨骼系统C.生殖系统D.淋巴系统21 .根据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正确的分型是A.急性乙型肝炎B.慢性乙型肝炎C.重症乙型肝炎D.亚临床型乙型肝炎22婴儿牙齿萌出时,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是A.喜欢咬硬物B.流涎增多C.牙龈组织充血D.睡眠不好23 .可能导致幼儿期弱视的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的判断标准是A.24月龄屈光不正:散光>2.00D,远视>+4.50D,近视<-3.5ODB.24月龄屈光参差:双眼球镜度(远视、近视)差值>150D或双眼柱镜度(散光)差值>1.0ODC.36月龄屈光不正:散光>2.0OD,远视>+4.00D,近视<-3.0ODD.36月龄屈光参差:双眼球镜度(远视、近视)差值>1.5OD或双眼柱镜度(散光)差值>1.0OD24 .关于足月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描述,正确的是A.生后2~3天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B.生后3~4天体重减轻到最低点C.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时体重D.体重下降幅度为出生体重的10%~12%25.下列婴儿期特点不正确的是A.体格生长发育稍缓B.神经精神发育迅速C.能量需求相对较低D.不易患感染性疾病26.体格生长评价主要内容包括A.生长水平B.匀称程度C.身体素质D.生长速度27.婴儿健康检查中无条件诊治需要转诊的情况包括A.头围过小B.心脏杂音C.听力筛查未通过D.流涎28小儿出生时即有的先天性反射包括A.拥抱反射B.觅食反射C.握持反射D.腹壁反射29.儿童保健的基本技能和操作包括A生长监测B.心理咨询C.营养指导D∙健康教育30 .母乳喂养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婴儿A.嘴张的很大31 下颁贴在乳房上C.下唇向外翻D.嘴上方的乳晕比下方的少32 .婴儿腹泻时应暂停母亲喂养至腹泻好转对错33 .任何迁延性腹泻的小婴儿均应紧急转院治疗对错34 .某幼儿园共有儿童500人,体检发现轻度贫血20人,中度贫血5人,该幼儿园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对错35 .36月龄儿童总要求别人重复讲话,医生建议家长检查听力是否异常对错36 .幼儿园保健医检查儿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以判断是否发生了弱齿对37 .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充分消毒乳头对错38 .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居住的0~6岁本地户籍儿童对错39 .活动期佝偻病患儿在口服维生素D治疗期间,若乳量充足且非早产儿,可不必额外补充钙剂对错40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以社会交往障碍、智力障碍、狭隘兴趣与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对错41 .分娩时延迟脐带结扎2—3分钟并不能增加婴儿铁储备对错。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附件4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喂养指导和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管理,及时矫正其营养偏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二、管理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健康检查筛查出的患营养性疾病的儿童。

三、管理内容(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评估及分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和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指标测量值标准差法评价体重/年龄M-3SD~M-2SD中度低体重﹤M-3SD重度低体重身长(身高)/年龄M-3SD~M-2SD中度生长迟缓﹤M-3SD重度生长迟缓体重/身长(身高)M-3SD~M-2SD中度消瘦﹤M-3SD重度消瘦2.查找病因(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

(2)喂养不当,如乳类摄入量不足、未适时或适当地进行食物转换、偏食和挑食等。

(3)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消化道畸形,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其他慢性疾病。

3.干预(1)喂养指导进行喂养咨询和膳食调查分析,根据病因、评估分类和膳食分析结果,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满足其恢复正常生长需要的膳食,使能量摄入逐渐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85%以上,蛋白质和矿物质、维生素摄入达到RNI 的80%以上。

(2)管理1)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2)转诊: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

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出院后及时纳入专案管理,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3)结案: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2SD即可结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的内容
第一部分
婴儿期喂养指导
第二部分 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饮食指导
第三部分
食品安全
婴儿期喂养指导
1.纯母乳喂养 2.部分母乳喂养
3.配方奶喂养 4.食物转换 5.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
纯母乳喂养
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添加水、 果汁和固体食物,以免影响婴儿母乳摄 入和乳汁分泌。
※如果母亲的乳房大而且下垂,用手托住乳房可帮助乳汁流出。 ※如果乳房小而高,在喂奶时手不需要总托住乳房。
喂哺技巧——含接的姿势
C字形的方法 托起乳房
用乳头刺激孩子 的口周围
当孩子的口张到足够大时, 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婴 儿嘴中
判断含接姿势是否正确的要点
嘴张得很大, 下唇向外翻
舌头呈勺状 环绕乳晕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纯母乳喂养的健康足月儿或近足月儿生后2 周后发生的黄疸。母乳性黄疸婴儿一般体格生 长良好,无任何临床症状,无需治疗,黄疸可 自然消退,应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母乳性黄疸
若黄疸明显,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应及时就医。
如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大于15-20mg/dl,且无其它 病理情况,建议停喂母乳3天,待黄疸减轻后, 可恢复母乳喂养。 停喂母乳期间,母亲应定时挤奶,维持泌乳,婴 儿可暂时用配方奶替代喂养。 再次喂母乳时,黄疸可有反复,但不会达到原有 程度。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母亲外出时的母乳喂养
母亲外出或上班后,应鼓励母亲坚持母乳喂养。 每天哺乳不少于3次,外出或上班时挤出母乳,以 保持母乳的分泌量。
母乳的保存方法
母亲外出或母乳过多时,可将母乳挤出存放至干 净的容器或特备的“乳袋”,妥善保存在冰箱或冰 包中,不同温度下母乳储存时间可参考下表,母乳 食用前用温水加热至40℃左右即可喂哺。
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正确的喂哺技巧
婴儿应处于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换 干净的尿布 母亲在哺乳前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技巧-母亲体位
母亲坐的椅子的高度要合适 用一个垫子或枕头放在她的背后
正确的喂哺技巧-抱奶体位
① 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直线
② 孩子的脸对着乳房,他的鼻子对着乳头
不要给6个月内婴儿喂水、果汁、菜水!
婴儿可以从乳汁中获取充足的液体量。 婴儿胃容量有限,低能量的液体会替代乳 类摄入量。
母常 乳见 喂问 养题 的
乳量不足 乳头内陷或皲裂 溢奶 母乳性黄疸 母亲外出时的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母乳不足
母乳摄入不足的表现
1. 体重增长不足:生长曲线平缓甚至下降,尤其新生 儿期体重增长低于600克
③ 母亲抱着孩子贴近自己,母亲面对面注 视婴儿 ④ 不只是托他的头及肩部,还应托着他的 臀部
摇篮式
橄榄球式
抱奶的体位
交叉式
侧卧式
喂哺技巧——托起乳房的方法
C字形托起乳房的方法
① 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靠 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② 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 ③ 两个手指可以轻压乳房改善 乳房形态,使孩子容易含接。 ④ 托乳房的手不要太靠近乳头
面颊鼓起 呈圆形
婴儿口腔上方 有更多的乳晕
能看或听 到吞咽
慢而深地吸吮, 有时突然暂停
正确的喂哺技巧-哺乳次数
原则——按需喂养 根据婴儿体重增长速率衡量营养状况,强调按需喂养,
避免过度喂养。如果孩子体重增长不足,则需要根据期望 的年龄别体重,增加喂养次数,或增加每次奶量。
0~3月龄婴儿:按需哺乳,每天喂8次以上。 4~6月龄婴儿:逐渐定时喂养,每3~4小时一次,每日约6次, 可逐渐减少夜间哺乳,帮助婴儿形成夜间连续睡眠能力。但有 个体差异,需区别对待。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工作的目的
提高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 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工作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及其家长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工作要求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和体格评价结果,进行 个体化的有针对性的喂养与营养指导。
对家长提出的喂养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普及儿童营养知 识。
储存条件
室温(25℃) 冰箱冷藏室(4℃) 冰箱冷冻室(-20℃)
最长储存时间 4小时 48小时 3个月
不宜母乳喂养的情况
✓母亲正接受化疗或放射治疗 ✓患活动期肺结核且未经有效治疗 ✓患乙型肝炎且新生儿出生时未接种乙肝疫 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 ✓HIV感染 ✓乳房上有疱疹 ✓吸毒 ✓母亲患其他传染性疾病或服用药物时,应 咨询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可以哺乳
乳头皲裂
每次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均匀地涂在乳头上,乳汁中丰富的 蛋白质和抑菌物质对乳头表皮有保护作用,可防止乳头皲裂及感 染。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溢奶
喂奶后将婴儿的头靠在母亲肩上竖直抱 起,轻拍背部,可帮助排出吞入的空气而 预防溢奶。
婴儿睡眠时宜右侧卧位,可预防睡眠时溢奶而致窒 息。
若经指导后婴儿溢奶症状无改善,或体重增长不 良,应及时转诊。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他食物的基础 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方法 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 母乳保存方法 不宜母乳喂养的情况
母母乳乳喂喂养养的的方准法备
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 (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 量的消耗。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 关键时期。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 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 养十分重要。
2. 尿量每天少于6次 3. 吸吮时不能闻及吞咽声
若乳量不足,应劝 告母亲不要轻易放弃 母乳喂养,可在每次 哺乳后用配方奶补充。
4. 每次哺乳后常哭闹不能安静入睡,或睡眠时间小于1 小时(新生儿除外)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乳头内陷或皲裂
乳头内陷
产前或产后做简单的乳头护理,每日用清水(忌用肥皂或酒精之 类)擦洗、挤、捏乳头; 可使用乳头矫正器矫正乳头内陷。 母亲应学会“乳房喂养”而不是“乳头喂养”,大部分婴儿仍 可从扁平或内陷乳头吸吮乳汁。
3.促进乳汁分泌
4.正确的喂哺技巧
促Hale Waihona Puke 乳汁分泌① 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每日不少于8次
② 乳房排空: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
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 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
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 泌乳作用。
④ 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