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五大野战军战斗序列
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序列
作者: 孙金平| 2007年10月03日23:20 | 栏目: 焦点人物(3989) 点击 | (9) 评论| 本文地址: /post/1214/108605 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序列一野战军序列[ 2005-12-24 16:25:25 | By: 逛逛看看]第一野战军司令:彭德怀政委:习仲勋副司令:张宗逊、赵寿山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参谋长:阎揆要下辖兵团:十八兵团十九兵团二兵团一兵团二十二兵团十八兵团司令员、政委:周士第副司令:王新亭、陈漫远副政委:王新亭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下辖军:六十军六十一军六十二军六十军军长:张祖谅政委:袁子钦副政委:白天、桂绍彬参谋长:邓士俊军政治部主任:周仲英下辖师:一七八师一七九师一八O师一七八师师长:温先星政委:刘聚奎一七九师师长:黄定基政委:萧新春一八O师师长:郑其贵政委:王观朝军长:韦杰政委:徐子荣副政委:郭林祥参谋长:郭林祥军政治部主任:胡正平下辖师:一八一师一八二师一八三师一兵团司令员:王震政委:张子意副司令: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孙志远下辖军:一军二军七军一军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副政委:余秋里冼恒汉副军长:王尚荣参谋长:陈外欧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副主任:下辖师:一师二师三师一师师长:傅传作政委:曾祥煌二师师长:王绍南政委:颜金生三师师长:兴中政委:曹光琳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副军长:顿星云军政治部主任:左齐下辖师:四师五师六师四师师长:杨秀山政委:杨秀山五师师长:徐国贤政委:李铨六师师长:张仲瀚政委:曾涤七军军长:彭绍辉政委:罗贵波副军长:参谋长:何辉燕军政治部主任:候维-下辖师:一九师二十师二十一师一九师师长:朱绍田政委:孙鸿志二十师师长:张新华政委:龙福才二十一师师长:范忠祥政委:李建良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副司令:副政委:徐立清参谋长:张文舟政治部主任:下辖军:三军四军六军三军军长:黄新廷政委:朱-副政委:朱辉照副军长:唐金龙参谋长:朱文清军政治部主任:江勇为军政治部副主任:下辖师:七师八师九师七师师长:张开基政委:梁仁芥八师师长:杨嘉-政委:孟昭亮九师师长:朱声达政委:王赤军四军军长:张达志政委:张伸良副政委:副军长:张超群军政治部主任:下辖师:十师十一师十二师十师师长:高锦纯政委:左爱十一师师长:郭炳坤政委:高维嵩十二师师长:郭宝珊政委:李宗贵六军军长:罗元发政委:张贤约副军长:张贤约参谋长:唐子奇军政治部主任:饶正锡下辖师:一六师一七师十八师一六师师长:吴宗先政委:关盛志一七师师长:程悦长政委:黄振棠一八师师长:陈刚政委:萧头生5军军长刘思肯政委赛福鼎.艾则孜(后由顿星云接任)8军军长姚喆政委高克林9军军长赵锡光政委张仲瀚独2军军长马惇靖政委甄华独3军军长蒋汉诚政委黄忠学第二野战军序列[ 2005-12-24 16:26:07 | By: 逛逛看看]第二野战军(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规定,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全军整编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共编成了19个兵团
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的组建
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的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北野战军),诞生于解放战争我军转入战略反攻之际。
1948年11月1日,为适应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需要,以便更有力地推动全国解放的到来,毛泽东、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在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整编全国军队的任务。
将全军各部队按地名划分为四大野战军,即: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
其中,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习仲勋分别任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由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由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张云逸任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由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刘亚楼任参谋长。
但进入1949年1月,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相继胜利,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队损失殆尽,偌大的北中国实际已成为共产党的天下,蒋介石100余万残军纷纷退守长江以南。
这样,我各野战军的作战范围必将突破地域的界限,扫平南中国、从根本上推翻蒋家王朝已是指日可待。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先前以地域命名的野战军番号已不合时宜。
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将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阎揆要任参谋长(王政柱、李夫克任副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张德生任副主任),下辖第1、第2兵团共6个军;将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段君毅任后勤部司令员兼政委,下辖第3、第4、第5兵团共1O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将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任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副主任),下辖第7、第8、第9、第1O兵团共16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及华东海军;将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邓子恢任副政治委员,谭政任政治部主任(陶铸任副主任),萧克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聂鹤亭、陈光任副参谋长),下辖第12、第13、第14、第15兵团共12个军,另加1个特种兵司令部、1个铁道兵司令部及两广纵队。
中国四大野战军介绍
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第一兵团(王震〈兼政委〉)第1军(贺炳炎、廖汉生)第1师(黄新庭、余秋里)第2师(王尚荣、颜金生)第3师(傅传作、曹光琳)第2军(王震〈兼政委〉)第4师(杨秀山、曾光明)第5师(徐国贤、李铨)第6师(张仲瀚、曾涤)第7军(彭绍辉、罗贵波)第19师(何辉燕、朱绍田)第20师(张新华、龙福才)第21师(范忠祥、张建良)第二兵团(许光达、王世泰)第3军(许光达、朱明)第7军(唐金龙、梁仁芥)第8师(杨嘉瑞、孟昭亮)第9师(朱声达、王赤军)第4师(王世泰、张仲良)第10师(高锦纯、左爱)第11师(郭炳坤、高维嵩)第12师(郭宝珊、李宗贵)第6军(罗元发、徐立清)第16师(吴宗先、关盛志)第17师(程悦长、黄振棠)第18师(张树芝、伍生荣)第8军(姚喆、高克林)第22师(樊哲祥、黄立清)第23师(罗斌、姜文华)骑兵第1师(康建民、李佐玉)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第三兵团(陈锡联、谢富治)第10军(杜义德、王维钢)第28师(陈中民、姚克佑)第29师(周发田、于笑虹)第11军(曾绍山、鲍先志)第31师(赵兰田、周维)第32师(何正文、卢南樵)第33师(童国贵、高治国)第12军(王近山〈兼政委〉)第34师(尤太忠、邵子言)第35师(李德生、李如海)第36师(邢荣杰、刘昌任)第四兵团(陈赓〈兼政委〉)第13军(周希汉、刘有光)第37师(周学义、雷起云)第38师(徐其孝、南静之)第39师(黎锡福、侯德才)第14军(李成芳、雷荣天)第40师(刘丰、侯良辅)第41师(查玉升、丁荣昌)第42师(廖运周、张子明)第15军(秦基伟、谷景生)第43师(张显扬、薛韬)第44师(向守志〈兼政委〉)第45师(崔建功、王银山)第五兵团(杨勇、苏振华)第16军(尹先炳、王辉球)第46师(齐丁根、范阳春)第47师(李觉、郭强)第48师(郑统一、李一非)第17军(尹先炳、王辉球)第49师(汪家道、况玉纯)第50师(胡华居、卿正兴)第51师(闵学胜、崔子明)第18军(张国华、谭冠三)第52师(吴忠、刘振国)第53师(金绍山、王其梅)第54师(魏洪亮、罗野岗)特种兵纵队(李达〈兼政委〉)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陈毅〈兼政委〉)第七兵团(王建安、谭启龙)第21军(滕海清、康志强)第61师(胡炜、王静敏)第62师(周纯麟、周世忠)第63师(吴华夺、谢锡玉)第22军(孙继先、丁秋生)第64师(马冠三、李荆山)第65师(陈士法、王六生)第66师(谢斌、刘伟)第23军(陶勇、卢胜)第67师(杜屏、李彬山)第68师(张云龙、陈茂辉)第69师(谭知耕、伍洪祥)第35军(吴化文、何克希)第103师(于怀安、彭胜标)第104师(方明胜、严政)第105师(何志斌、宋献章)第八兵团(陈士榘、袁忠贤)第24军(王必成、廖海光)第70师(陈仁洪、谢立全)第71师(梁金华、陈伟达)第72师(康林、张闯林)第25军(成钧、黄火星)第73师(王培臣、萧学林)第74师(张怀忠、邓清和)第75师(谢锐、何志远)第26军(张仁初、王一平)第76师(高文然、曹普南)第77师(王建青、董超)第78师(陈忠梅、张健)第34军(何基沣、赵启民)第100师(孙明泉、王学武)第101师(叶道友、杨汉林)第102师(李木生、廖成美)第九兵团(宋时轮、郭化若)第20军(刘飞、陈时夫)第58师(曾如清〈兼政委〉)第59师(程业棠、张文碧)第60师(陈挺、邱相田)第27军(聂凤智、刘浩天)第79师(萧镜海、谭佑铭)第80师(张秀、张少虹)第81师(孙端夫、罗维道)第30军(解振华、李干辉)第88师(吴大林、罗龙生)第89师(余光茂、王直)第90师(朱国华、张洪山)第33军(张克侠、翰念龙)第97师(杨干三、王羽中)第98师(崔振伦、曾旭清)第99师(傅继泽、泰化龙)第十兵团(叶飞、韦国清、张鼎丞)第28军(朱绍清、陈美藻)第82师(钟贤文、王若杰)第83师(朱耀华、李曼村)第84师(冯鼎三、王敬群)第29军(胡炳云、张藩)第85师(朱云谦〈兼政委〉)第86师(张宜友__)第87师(张强生、许家屯)第31军(周志坚、陈华堂)第91师(高锐、张英勃)第92师(徐体山、张英)第93师(傅绍甫、余明)第32军(谭希林、彭林)第94师(雄飞__)第95师(陈奇、阙中一)特种兵纵队(陈锐霆、张凯)华东海军(张爱萍〈兼政委〉)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第十二兵团(萧劲光〈兼政委〉)第40军(韩先楚、罗舜初)第118师(邓岳、李伯秋)第119师(宁贤文、刘光涛)第120师(郑大林、李改)第153师(管松涛__)第45军(黄永胜、邱会作)第133师(吴烈、谢明)第134师(钟明彪、谢家祥)第135师(丁盛任、韦祖珍)第158师(李道之、王晓生)第46军(詹才芳、李中权)第136师(曾雍雅、徐光华)第137师(萧全夫、李振声)第138师(任昌辉、王文)第159师(陈宗坤__)第十三兵团(程子华、萧华)第38军(李天佑、梁必业)第112师(江拥辉、黄玉昆)第113师(贺东生、王树君)第114师(刘贤权、方国安)第47军(梁兴初、周赤萍)第139师(贺庆积、晏福生)第140师(刘转连、陈发洪)第141师(叶建民、张百春)第160师(王明贵、邹衍)第49军(钟伟、袁升平)第145师(温玉成、谭友林)第146师(王奎先、栗在山)第147师(沈启贤、王建中)第162师(王兆相、陈德任)第十四兵团(刘亚楼、莫文骅)第39军(刘震、吴洗宪)第115师(胡继成、李世安)第116师(吴国璋、石瑛)第117师(张竭诚、李少元)第152师(罗华生、邱子明)第41军(吴克华、莫文骅)第121师(蔡正国、李丙令)第122师(田维扬、吴保山)第123师(江燮元、张秀川)第123师(左叶、曹传赞)第42军(万毅、刘兴元)第124师(徐国夫、李辉)第125师(彭龙飞、丁国钰)第126师(王振祥、何善远)第155师(廖仲符、钟民任)第十五兵团(邓华、赖传珠)第43军(洪学智、赖传珠)第127师(李作鹏、张池明)第128师(龙书金、徐斌州)第129师(阎捷三、袁克服)第44军(邓华、吴富善)第130师(徐绍华、邓东哲)第131师(刘永源、罗有荣)第132师(李化民、朱民亲)第157师(曾敬凡、邢程)第48军(贺晋年、陈仁麒)第142师(欧致富、谢镗忠)第143师(李光辉、刘禄长)第144师(周仁杰、钟文法)特种兵司令部(萧华、钟赤兵)第50军(曾泽生、徐文烈)第148师(白肇学、陈一霞)第149师(陇耀、李桂林)第150师(李佐、李冠元)第51军(张轸、杨春圃)第221师(鲍汝沣、杨劲任)两广纵队(曾生、雷经天)铁道运输司令部(郭维城)。
竟然突破一千万: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累计歼敌数量
竟然突破一千万: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累计歼敌数量在解放战争初期到1949年全军统一整编时,解放军存在纵队这一级编制。
各大解放区的纵队编制不尽相同,西北野战军的编制最小,一个纵队大约只有一万多人,一般下辖两到三个旅,中原野战军也是,不过,旅的编制和人数不同,中野一个旅人要多些,华东野战军一般是纵队下辖师,也有几个纵队是下辖旅的,东北野战军编制比较整一些,十二个步兵纵队,有几个纵队还有纵队炮团。
另外,华野和东野都有一个特种兵纵队,东野叫炮纵,华野叫特纵,主要是炮兵,也有少量的装甲兵。
华北军区部队也是纵队辖旅,所有纵队在1949年初的全军整编中全部整编为陆军军。
各野战军的纵队编制情况:第一野战军1949年2月1日全军统一整编时,西北野战军共辖7个纵队,每个纵队一般下辖两个旅。
西北野战军整编为第一野战军时,所属各纵队依次改称第1、第2、第3、第4、第6、第7、第8军(原来的旅改为师,一般每军下辖3个师),骑兵第1、第2旅改称骑兵第1、第2师,总兵力15.5万人。
一野各纵队兵力:1纵:1946年11月,编为第1纵队时83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1军时共2.2万人。
2纵:1946年11月,编为第2纵队时86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军时共3.4万人。
3纵:1946年11月,编为第3纵队时15000人(因为是3旅编制),1949年2月,整编为第3军时共2.1万人。
4纵:1947年9月,编为第4纵队时11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4军时共1.9万。
6纵:1947年10月,编为第6纵队时13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6军时共1.4万人(下辖16师、17师2个师,6月新建第18师,估计人数已经在2万以上)7纵:1948年7月,编为第7纵队时11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7军时共1.1万人(两个师,5月,扩充为3师编制,人数已在2万以上)8纵:1948年7月,编为第8纵队时10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8军时共1万余人(下辖2个师,骑兵旅改建骑兵师脱离其建制)。
五大野战军实力及战斗力排名
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实力及战斗力排名我认为解放战争中的五大野战军排名应该如下:第四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华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
原因:一.按统帅将领极其指挥艺术排名:(1).第三野战军——粟裕。
虽然是大将,但如果就单论解放战争中的战绩而言(七战七捷、鲁南战役、歼灭74师、莱芜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对比贺龙、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元帅的话,授元帅军衔也不过分。
评分:5分。
(2).第四野战军的主要由毛主席一手创建的中央红军、抗战中的八路军115师,这支部队一直以骁勇著称,而统领这支英雄部队的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杰出的军事家林彪,而正是拥有了这样的骁将,才使四野创造出辽沈、平津这样两个战役歼敌100万人的范例。
评分:5分;(3)第二野战军——刘伯承:4分。
在千里大跃进前,战斗指挥无比精妙邯郸(平汉路)、定陶、鲁西南等战役指挥的有声有色,但在进入大别山后在指挥过程中有一定的失误,12万人马只剩6万9千余人,相对林彪、粟裕而言略逊一筹。
(4)第一野战军——彭德怀:4分。
陕北三战三捷,创造了以绝对劣势部队战胜绝对敌人优势部队的经典战例,但也有败榆林、败青(海)马(步芳)等之败绩。
(5)华北野战军——聂荣臻。
3分。
在抗日战争中晋察冀军区实力一直较强(中央军委语:为各解放区之首),但在解放战争中一直表现不佳。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只有清风店、石门两役还算有所表现(但与华东、东北、晋冀鲁豫甚至西北一比,嘿嘿,就不说了)。
二.按部队装备及整体实力排名:(1)四野:5分。
在抗战胜利后,四野的前身山东军区(八路军115师)主力、新四军第三师(亦为115师发展而来)奉命出关,接受了苏军移交的前日本关东军约100万人的装备,背靠东北三省优势的资源,仅用三年时间就迅速组建了十二个步兵纵队及若干个独立师120余万人的部队,拥有了空(为全军仅有)、坦、炮等除海军外的几乎所有装备,在后来的战斗中又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充实自己,使四野装备、战力始终位列全军之冠!(在1948年其他野战军还在大量使用爆破作业时,四野已能集中千门以上的火炮进行炮火支援了)。
【精选】四大野战军战史及其排名
点评四大野战军战史及其排名(一):西北野战军一:1纵(司令员张宗逊上将)1纵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第1集团军,今天的对台一线部队在解放战争时的表现究竟如何呢?老实说,在西北野战军这个战斗力相对最薄弱的系列里,1纵的表现可以说是还不错,尤其主力358旅,为西野三大主力旅之一,其中的硬骨头6连更是大家所熟悉的。
这支部队无论从历史(红2军团,拥有两个红军团,这在全军的师中还不多见)还是从战绩看,排在第一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二:6纵(司令员罗元发中将)6纵很遗憾,在今天的解放军序列中已经消失了半个世纪了,唯一的影子在今天的新疆建设兵团里(好象解放军的6纵都是英雄部队,但是运气都不太好)。
但是在解放战争时期,6纵的两个主力?D?D新4旅和教导旅,可是西野三大主力旅的两个,参加了西野几乎所有的战斗,从延安保卫战开始一直到挺进新疆,6纵都可以说是表现出色,以至于毛泽东在转战陕北期间曾问警卫部队西野哪个旅战斗力最强,结果大家一致公推新4旅(见老战士回忆录,60年出版,我在办公室老同志的旧书柜里发现的,绝对的绝版啊),6纵的战斗力可见一斑,到了改编为6军,又是公认的一野主力军。
在兰州战役时老彭一共点了几个团做主攻团,6军17师50团就是一个。
我想将6纵排第二是比较公正的。
三:4纵(司令员王世泰中将)4纵在西野一样以军史长久和善打硬仗著称。
从军史来说,唯一可以与1纵358旅叫板的就是4纵的警3旅(就是今天的11师)。
从战功说,4纵一样战功显赫,我记得4纵唯一的失误就是在西府战役中掩护侧翼时早早撤退导致教导旅和野司差点被马家军包了饺子,结果导致王世泰差点被老彭骂死。
不管怎么说,这只能算是失误,而不是失利。
在后来的扶眉战役和兰州战役,4纵可是将功补过了。
尤其是兰州战役,为了打下沈家岭,4纵头号主力团31团大半伤亡,连年轻的团长王学礼都牺牲在阵地上,壮哉,光荣的4纵!我想除了辉煌历史之外,赫赫战功也是11师仍能保留到今天的原因之一吧?4纵排第三,当之无愧!四:3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3纵在西野打仗不少,可我翻遍西野战史,最有名的还是兰州战役7师夺取黄河铁桥。
解放军五大野战军战斗序列
政治委员 张仲良
副军长 孙超群 高锦纯
副政治委员 朱辉照
参谋长 张文舟
政治部主任 朱辉照(兼)
后勤部部长 王国瑞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十师 (由原警备第一旅为主组成)
师长 高锦纯 政治委员 左 爱
第十一师 (由原警备第三旅改称)
师长 郭炳坤 政治委员 高维嵩
第十二师 (由原警备第四旅与骑兵第六师合编成立)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十七师 (由原新编第四旅改称)
师长 程悦长 政治委员 黄振棠(兼)
第十八师 (1949 年 5 月由晋南军区部队组成)
师长 张树芝 政治委员 景明远
第八军 (1949 年 2 月由原第八纵队改称, 5 月 29 日与绥蒙军区合并成立绥远军区,划归华北军区建制。)
军长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政治委员 杨秀山(兼)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五师 (由原第三五九旅改称)
师长 徐国贤 政治委员 李铨
第六师 (由原独立第六旅改称)
师长 张仲瀚 政治委员 曾涤
第七军 (1949 年 2 月由原第七纵队改称)
军长
彭绍辉
政治委员 罗贵波 冼恒汉(壮族,后)
参谋长 何辉燕
政治部主任 侯维煌 黄忠学(后)
政治部副主任 钟汉华
后勤部部长 刘清 胥光义(后)
第十军 (由原第二纵队改称)
军长
杜义德(兼)
政治委员 王维纲
副军长 范朝利
参谋长 高厚良
政治部主任 许梦侠
供给部部长 陈三纪
卫生部部长 孙毅华
第二十八师 (由原第四旅改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11 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四大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四大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之第一野战军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它是由抗日战争末期晋绥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
晋绥野战军和晋绥军区野战纵队是为适应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的需要而成立的。
1945年8月11日,中央军委命令成立晋绥野战军,隶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贺龙兼司令员,关向应兼政治委员(后李井泉),张宗逊任副司令员,李井泉任副政治委员,张经武任参谋长(后许光达代),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后孙志远)。
下辖第358旅、独立第l、第2、第3旅和以后成立的独立第4、第5旅。
8月21日,晋绥军区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内调出,直属中共中央军委领导。
1949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第一野战军与西北军区合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
彭德怀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甘泗淇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阎揆要任参谋长,王政柱、韩练成任副参谋长,张德生任政治部副主任。
下辖第1兵团(兼新疆军区)、第2兵团(兼甘肃军区)、第19兵团(兼陕西军区),第1军和第65军分别兼青海和宁夏军区。
12月下旬,新疆国民党军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陶峙岳任司令员,王震兼政治委员,辖第9军(赵锡光兼军长,张仲瀚任政治委员)及骑兵第7、第8师。
1950年元月,长期坚持新疆革命斗争的民族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列斯肯任军长,顿星云任政治委员)。
在此之前,于1949年9月,国民党甘肃省保安副司令兼师管区司令周祥初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1军,周祥初任军长,张希英任参谋长;同月,国民党军第81军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2军,马惇靖任军长,甄华任政治委员,12月,起义之国民党军第119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3军,蒋汉诚任军长,黄忠学任政治委员。
上述部队均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军
194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将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将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将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将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
将原华北军区的部队改编为“华北野战军”,受毛泽东、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
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形成了五大野战军:“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野”。
第一野战军(原西北野战军)有彭德怀、王震、杨得志、许光达、贺炳炎、彭绍辉、郭鹏、余秋里、罗元发、郑维山等著名虎将。
第二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有刘伯承、邓小平、陈赓、杨勇、陈锡联、王近山、杜义德、周希汉、王秉璋、曾绍山、秦基伟等著名将领。
第三野战军(原华东野战军)有陈毅、粟裕、皮定均、陈士榘、宋时轮、许世友、王建安、韦国清、成钧、陶勇等著名将帅。
第四野战军(原东北野战军)有林彪、罗荣桓、萧劲光、黄克诚、邓华、谭政、刘亚楼、李天佑、陈伯钧、洪学智等一批“猛将”、“怪才”。
华北野战军有聂荣臻、徐向前、罗瑞卿、萧克、杨得志、杨勇、杨成武、苏振华、耿飙、胡耀邦等一个个声震中外的著名将帅,都曾在这支部队中战斗过。
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序列
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序列第一野战军序列第一野战军司令:彭德怀政委:习仲勋副司令:张宗逊、赵寿山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参谋长:阎揆要下辖兵团:十八兵团十九兵团二兵团一兵团二十二兵团十八兵团司令员、政委:周士第副司令:王新亭、陈漫远副政委:王新亭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下辖军:六十军六十一军六十二军六十军军长:张祖谅政委:袁子钦副政委:白天、桂绍彬参谋长:邓士俊军政治部主任:周仲英下辖师:一七八师一七九师一八O师一七八师师长:温先星政委:刘聚奎一七九师师长:黄定基政委:萧新春一八O师师长:郑其贵政委:王观朝六十一军军长:韦杰政委:徐子荣副政委:郭林祥参谋长:郭林祥军政治部主任:胡正平下辖师:一八一师一八二师一八三师一兵团司令员:王震政委:张子意副司令: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孙志远下辖军:一军二军七军一军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副政委:余秋里冼恒汉副军长:王尚荣参谋长:陈外欧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副主任:下辖师:一师二师三师一师师长:傅传作政委:曾祥煌二师师长:王绍南政委:颜金生三师师长:兴中政委:曹光琳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副政委:副军长:顿星云军政治部主任:左齐下辖师:四师五师六师四师师长:杨秀山政委:杨秀山五师师长:徐国贤政委:李铨六师师长:张仲瀚政委:曾涤七军军长:彭绍辉政委:罗贵波副军长:参谋长:何辉燕军政治部主任:候维-下辖师:一九师二十师二十一师一九师师长:朱绍田政委:孙鸿志二十师师长:张新华政委:龙福才二十一师师长:范忠祥政委:李建良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副司令:副政委:徐立清参谋长:张文舟政治部主任:下辖军:三军四军六军三军军长:黄新廷政委:朱-副政委:朱辉照副军长:唐金龙参谋长:朱文清军政治部主任:江勇为军政治部副主任:下辖师:七师八师九师七师师长:张开基政委:梁仁芥八师师长:杨嘉-政委:孟昭亮九师师长:朱声达政委:王赤军四军军长:张达志政委:张伸良副政委:副军长:张超群军政治部主任:下辖师:十师十一师十二师十师师长:高锦纯政委:左爱十一师师长:郭炳坤政委:高维嵩十二师师长:郭宝珊政委:李宗贵六军军长:罗元发政委:张贤约副军长:张贤约参谋长:唐子奇军政治部主任:饶正锡下辖师:一六师一七师十八师一六师师长:吴宗先政委:关盛志一七师师长:程悦长政委:黄振棠一八师师长:陈刚政委:萧头生5军军长刘思肯政委赛福鼎.艾则孜 (后由顿星云接任)8军军长姚喆政委高克林9军军长赵锡光政委张仲瀚独2军军长马惇靖政委甄华独3军军长蒋汉诚政委黄忠学第二野战军序列[ 2005-12-24 16:26:07 | By: 逛逛看看 ]第二野战军(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规定,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四大野战军之第一野战军战斗序列及指挥官名单
★★★
★ ★
第
一
第二兵团
野
战 军
司令员:许光达
69年去世
各 政委:王世泰 08年去世
级
指 参谋长:张文舟 86年去世
挥
官
★★★★ ★
第
一
第二兵团
野
战 军长:许光达 军
各 政委:朱明(江西) 64年去世
级
指 参谋长:李文清 99年去世
挥
官
★★★★ ★★ ★
第
一
第二兵团
野
战 军长:王世泰
军 政委:张仲良 83年去
第二十 三师
骑兵第 一师
第
一 司令员:彭德怀(兼政委)1974年去世
野 战第一副司令员:张总逊 1998年去世
军第二副司令员:赵寿山 1965年去世
战
斗 参谋长:阎揆要 1994年去世
指
挥 官
政治部主任:甘泗琪
1964年去世
后勤部司令:刘景范 1990年去世
★★★★★ ★★★
★★ ★★
第
一
第一兵团
四大野战军
第一野 战军
第二野 战军
第三野 战军
第四野 战军
第一兵团
第一野战军
战斗序列
第二兵团
第一军
第一师 第二师 第三师
第二军
第四师 第五师 第六师
第七军
第十九 师
第二十 师
第二十 一师
第三军
第七师 第八师 第九师
第四军
第十师
第十一 师
第十二 师
第六军
第十六 师
第十七 师
第十八 师
第八军
第二十 二师
四大野战军四大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一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第一野战军战斗序列第一兵团第二兵团第一军第一军第二军第二军第七军第七军第三军第三军第四军第四军第六军第六军第八军第八军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第十九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第七师第八师第九师第十师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第十六师第十七师第十八师第二十二师第二十三师骑兵第一师第一野战军军战斗指挥官司令员
五大野战军组成与名将
五大野战军组成与名将第一野战军原西北野战军(西野)由抗战时期贺龙、关向应等领导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主力部队,逐步发展而来的。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6 年4月,陕甘宁晋绥边防军整编为5 个野战旅,王世泰任司令员;晋绥军区组成下辖4个野战旅的晋绥野战军,贺龙任司令员、李井泉任政治委员。
1947年3月,上述两支部队成立西北兵团,同年7月,定名为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1、第2、第3纵队、新编第4旅、教导旅等。
至同年10 月,又新组编第4、第6纵队。
1948年7月,相继又成立第7、第8纵队。
1949 年2月,西北野战军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所属各纵队依次改编为第1 、第2 、第3、第4、第6、第7、第8军。
同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将第18兵团(辖第60、第61、第62军)、第19兵团(辖第63、第64、第65军)拨归第一野战军建制。
同年10月,第一野战军将原辖的6个军改编为2 个兵团:第1兵团(辖第1、第2、第7军);第2兵团(辖第3、第4、第6军)。
1947年3月,国民党军23万人,向西北野战军驻守的西北地区发动进攻。
西北野战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英勇作战,连续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战斗的胜利;1948 年2月,先后取得宜川、陕中等战役的胜利,4月收复延安;8~11月,相继进行澄郃、荔北战役和冬季攻势;1949 年7 ~12 月,进行扶(风)眉(县)、兰州、宁夏等战役,并进军新疆,解放西北全境;同时以一部分兵力配合第二野战军进行西南战役和以后的向西藏进军。
第一野战军经过两年半艰苦战斗,共歼灭国民党军51万余人,俘将级军官197人,在战斗中,第一野战军官兵牺牲1.8万人,其中团以上干部50人。
第一野战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第二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中野)前身是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八路军129师和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2、第3、第4、第6、第7等5个纵队。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编制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作战部队的编制主要是以纵队(军)为主,而这三年多的时间又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时候,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解放军作战的战史是以解放战争为最重要的篇章。
因此,我精选了在解放战争中表现优异、战功显赫的英雄纵队(军),由于这些部队都是身经百战,我不可能把他们在解放战争中的每一个作战都说到,只能简单的说一下他们在解放战争中的亮点,又因为精选的数量正好是十三个,故把他们称为军威无敌人民解放军的十三个王牌军。
这十三个纵队(军)是依靠他们光荣的战史选进的,但是以下我给他们之间的排序不是以战功战力而定,首先是按华北-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前后排序,野战军中的各纵队排序又是以王牌军番号前后而定,特此声明,请大家不要误解。
王牌军一、华北军区60军司令员王新亭8纵(军)是华北军区表现最出色的一个纵队(军),8纵(军)打运城、攻临汾、战晋中、克太原,仗仗主力,仗仗打得精彩,临汾战是我军由运动转向攻坚第一战,在严重缺火器的情况下,面对临汾易守难攻的坚城,巧用土行孙战法,用坑道爆破,破敌防线23旅,被中央军委授于:光荣的临汾旅。
8纵(军)出其不意直朴晋中,先在张兰镇灭阎锡山的精锐主力美械亲训师及亲训炮兵团之后,又围赵承授集团的1号主力,为我军晋中大捷立头功。
太原战中,8纵(军)出色完成最为艰难的外围战,为克华北最大堡垒太原,做出重要贡献。
1949年2月编为60军,参加进军西北,西南的围歼战。
王牌军二、华北军区63军司令员:先杨成武,后郑维山3纵(军)为华北劲旅,在保北战场坚持作战,诱敌生误觉,令敌第三军北上,使我军终获清风店战役大捷,3纵(军)为主力攻克石家庄,首开我军攻取大城市的先例。
在涞水战役中,3纵(军)一面围攻涞水,一面集中主力抓住战机,勇于打援,围歼驰援的傅军1号主力35军,王牌虎头师32师,就在这时敌骑4师又飞兵赶到,3纵(军)又兵进行阻击,身处3面顽强作战,英雄果敢向敌纵深猛插、分割,刀斩虎头师o在新宝安战役中,3纵2面受敌,一面猛突王牌35军,一面果断阻击104军,为消灭傅1号主力35军,立下头功。
四大野战军(我自己整理的)
第一野战军即西北野战军,主要是由原延安留守兵团、晋绥军区部队和中原突围到延安的王震部建。
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第一副司令员:贺龙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参谋长:阎揆要副参谋长:王政柱李夫克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政治部副主任:张德生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参谋长:张希钦政治部主任:孙志远第一军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第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第七军军长:彭绍辉政委:罗贵波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参谋长:张文舟政治部主任:徐立清第三军军长:黄新廷政委:朱明第四军军长:张达志政委:张仲良第六军军长:罗元发政委:张贤约第二野战军即中原野战军,是由晋翼鲁豫部队组建,前身是红四方面军及陕北红军部队改编的八路军129师.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李达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副司令员:王近山杜义德政治部主任:阎红彦政治部副主任:钟汉华副参谋长:王蕴瑞第十军军长:杜义德政委:王维刚第十一军军长:曾绍山政委:鲍先志第十二军军长兼政委:王近山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副司令员:郭天民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副主任:胡荣贵第十三军军长:周希汉政委:刘有光第十四军军长:李成芳政委:雷荣天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副政委:张霖之政治部主任:甘渭汉副主任:石新安第十六军军长:尹先炳政委:王辉球第十七军军长:王秉璋政委:赵建民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第三野战军即华东野战军,主要由华中和山东部队组建,前身主要为新四军部队.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兼第三副政委:粟裕第一副政委:谭振林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副主任:钟期光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政委:谭启龙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姬鹏飞参谋长:李迎希第二十一军军长:滕海清政委:康志强第二十二军军长:孙继先政委:丁秋生第二十三军军长:陶勇政委:卢胜第三十五军军长:吴化文政委:何克希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渠政委:袁仲贤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渭清参谋长:何以祥第二十四军军长:王必成政委:廖海光第二十五军军长:成钧政委:黄火星第二十六军军长:张仁初政委:王一平第三十四军军长:何基沣政委:赵启民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化若参谋长:谭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第二十军军长:刘飞政委:陈时夫第二十七军军长:聂凤智政委:刘浩天第三十军军长:谢振华政委:李干辉第三十三军军长:张克侠政委:韩念龙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参谋长:陈庆先政治部主任:刘培善第二十八军军长:朱绍清政委:陈美藻第二十九军军长:胡炳云政委:张藩第三十一军军长:周志坚政委:陈华堂第三十二军军长:谭西林政委:彭林第四野战军即东北野战军,主要由从山东、晋察冀抽调到东北的部队和东北抗联部队组建.司令员:林彪第一政委:罗荣桓第二政委:邓子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第一参谋长:肖克第二参谋长:赵尔陆副参谋长:聂鹤亭陈光政治部副主任:陶铸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第一副司令员:陈伯钧第二副司令员:韩先楚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参谋长:解方第四十军军长:罗舜初政委:袁升平第四十五军军长:陈伯钧政委:邱会作第四十六军军长:詹才芳政委:李中权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肖华第一副司令员:李天佑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彭明治政治部主任:刘道生第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第四十七军军长:曹里怀政委:周赤萍第四十九军军长:钟伟政委:徐斌州第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莫文骅第一副司令员:黄永胜第二副司令员:刘震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三十九军军长:刘震政委:吴信泉第四十一军军长:吴克华政委:欧阳文第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政委:刘兴元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第二副司令员:贺晋年政治部主任:肖向荣第四十三军军长:李作鹏政委:张池明第四十四军军长:方强政委:吴富善第四十八军军长:贺晋年政委:陈仁麒。
五大野战军下辖各军序列:四野下辖19个军...
五大野战军下辖各军序列:四野下辖19个军...
五大野战军下辖各军序列:四野下辖19个军,二野下辖10个军
1949年全国解放军进行整编,一共整合为五大野战军,70个军。
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下辖12个军,总兵力15.5万人,负责解放西北地区。
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下辖10个军,总兵力达29万人,负责解放西南地区,并且顺利解放西藏。
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下辖16个军,总兵力82.5万余人,三野负责解放东南地区。
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下辖19个军,总兵力共150万人,是五大野战军中人数最多的一个,负责解放中南地区,一路打到海南岛。
华北野战军负责拱卫北京,所以没有改称第五野战军,下辖13个军,总兵力27万人。
解放战争最能打的10个纵队,新四军占了4个
解放战争最能打的10个纵队,新四军占了4个⼀野(西北野战军)⼀纵张宗逊上将,120师的班底,第358旅和独⽴第⼀旅。
⼀野⼀纵作为全军序列的排头兵,战⽃⼒⾃然不会差。
被编为1军。
⼆野(中原野战军)三纵陈锡联上将,129师队伍,第7、第8、第 9旅合编为3纵。
⽆论是出击陇海,还是在鄄城、滑县、巨⾦鱼,总是冲在前⾯,战功赫赫。
被编为11军。
陈赓⼤将,129师队伍,386旅、⼭西决死第1总队、第212旅等组建四纵。
解放战争中,⼀直独⽴作战。
⼀九四六年开始,接连发起闻(喜)夏(县)、同蒲、临浮战役、发起吕梁、汾孝战役。
被编为13军和14军。
⼆野(中原野战军)六纵王宏坤上将,129师部队,底⼦是红25军75师⼀部,辖第16、第17、第18旅。
中野很多恶仗、硬仗、如在定陶战役中,顽强的扛起了作战难度⼤的苦差事,结果是出⾊的完成了任务。
⼀九四七年⼋⽉挺进中原时,六纵浴⾎搏击,强突汝河。
⼀九四⼋年七⽉,⼀举攻下了铁打的襄阳古城。
被编为12军。
叶飞(原名叶启亨)上将,新四军,长江南北的⼀师队伍组建。
宿北战役,击败了⼗⼀师,歼灭了六⼗九师。
后编为第20军。
6三野(华东野战军)四纵陶勇(原名张道庸)中将,新四军第1师第3旅班底。
在苏中战役中,参加宣家堡、如(皋)南、丁堰、林样等战⽃。
北上鲁南,参加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陇海路破击战,平汉路破击战,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
后编为第23军。
7三野(华东野战军)六纵王必成中将,包括新四军苏中、苏浙部队和第7师部队。
苏中战役中⾸战,参加莱芜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2万余⼈。
孟良崮战役,穿插在敌后,奇兵完成包围圈,参加南⿇、临朐战役、沙⼟集战役,淮海战役。
后编为第24军。
8三野(华东野战军)九纵许世友上将,115师和胶东抗⽇武装组建⽽成的。
九纵是⼭东⼋路军的班底,⼭东第⼀主⼒,在孟良固战役中,最终攻上⼭顶,济南战役中,活捉了抗⽇名将王耀武。
后编为第27军。
9四野(东北野战军)⼆纵刘震上将,抗战中⼋路军115师南下部队,新四军三师。
五大野战军司令员和政委最终结局如何?建国后最高任何职?
五大野战军司令员和政委最终结局如何?建国后最高任何职?五大野战军司令员和政委最终结局如何?建国后最高任何职?十大元帅“五大野战军”解放战争中我军一共有四大野战军,分别是一野(西北野战军)、二野(中原野战军)、三野(华东野战军)和四野(东北野战军)。
除了四大野战军之外,还有一支非常重要的军事力量,无论是区域之广大还是兵力的雄厚程度以及战果的辉煌,都足以与四大野战军媲美。
这支实力雄厚的大军就是华北军区野战部队。
因而很多军事迷朋友也把华北军区当成“第五野战军”。
这五大野战军都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不世之功,尤其是它们的最高军政指挥官都是一时英豪。
在战争年代这些军事统帅们横刀立马,而在和平时期他们一样为国家和民族立下汗马功劳!开国元勋们我们首先定义下“五大野战军”统帅的的标准,是指最高军政长官,一般是最高军事主官即司令员再加最高政治代表即政委。
一野(西北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是彭德怀元帅。
二野(中原野战军)司令员是刘伯承元帅,政委是邓小平。
三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是陈毅元帅,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是粟裕大将。
四野(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是林彪元帅,政委是罗荣桓元帅。
华北军区司令员是聂荣臻元帅,政委是薄一波。
彭德怀和朱德一野(西北野战军)彭德怀是军史上著名的猛将,他在十大元帅中最后一个入党的——他于1928年6月平江起义后由段德昌介绍入党。
彭德怀是人民武装缔造者之一,他在平江起义后创建了红5军,这是较早成立的红军队伍,仅次于第一支红军队伍红4军。
起义之后,他带领这支相对完整、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上了井冈山,成为井冈山的第三支重要力量。
也是继朱德、陈毅、林彪和罗荣桓后第五个上井冈山的元帅。
红军时期的彭德怀是红军悍将,他带领的红3军团一直是中央红军的绝对主力,特别是在长征中,他和林彪、聂荣臻指挥的红1军团一左一右,像两只大手,有力地保护着中央纵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前行。
周恩来、彭德怀和毛泽东抗日战争中彭德怀成为八路军副总司令,但他很少待在总部,而是经常活跃在抗日前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九师 (由豫西军区部队组建)
师长 黎锡福 政治委员 侯德才
第十四军 (由原第四纵队的第十一旅、第八纵队的第二十二旅与起义的廖运周师组成)
军长
李成芳
政治委员 雷荣天
副军长 王启明
参谋长 王启明(兼)
政治部主任 朱佩瑄
供给部部长 党元成
卫生部部长 刘辉儒
第四十师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14 页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政治委员 杨秀山(兼)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五师 (由原第三五九旅改称)
师长 徐国贤 政治委员 李铨
第六师 (由原独立第六旅改称)
师长 张仲瀚 政治委员 曾涤
第七军 (1949 年 2 月由原第七纵队改称)
军长
彭绍辉
政治委员 罗贵波 冼恒汉(壮族,后)
参谋长 何辉燕
政治部主任 侯维煌 黄忠学(后)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网络
目录
(点击标题进入阅读)
第一野战军 第二野战军 第三野战军 第四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1 页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共第一野战军前委
第一军 (1949 年 2 月由原第一纵队改称)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3 页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军长
贺炳炎
政治委员 廖汉生(土家族)
副军长 王尚荣
副政治委员 洗恒汉(壮族)余秋里
参谋长 陈外欧
政治部主任 冼恒汉(壮旅,兼)
政治委员 张仲良
副军长 孙超群 高锦纯
副政治委员 朱辉照
参谋长 张文舟
政治部主任 朱辉照(兼)
后勤部部长 王国瑞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十师 (由原警备第一旅为主组成)
师长 高锦纯 政治委员 左 爱
第十一师 (由原警备第三旅改称)
师长 郭炳坤 政治委员 高维嵩
第十二师 (由原警备第四旅与骑兵第六师合编成立)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骑兵第二师
师长 王智 政治委员 王再兴
西北独立第一师
师长 张达志 政治委员 张达志(兼)
第十八兵团
(1949 年 4 月由中共中央军委直属拨归第一野战军指挥, 参加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的作战。)
第十九兵团
(1949 年 4 月由中共中央军委直属拨归第一野战军指挥, 参加解放大西北的作战。)
政治委员 孙志远 朱明(后,1949 年 6 月) 朱辉照(后,1949 年 7 月)
副军长 唐金龙
副政治委员 朱明 朱辉照
参谋长 李文清
政治部主任 江勇为
后勤部部长 宋庆生
第七师 (由原独立第二旅改称)
师长 唐金龙 张开基(后) 政治委员 梁仁芥
第八师 (由原独立第三旅改称)
师长 杨嘉瑞 政治委员 孟昭亮
胥治中
第三十一师 (由原第七旅改称)
师长
赵兰田
பைடு நூலகம்政治委员 周维
第三十二师 (由原第八旅改称)
师长
何正文
政治委员 卢南樵
第三十三师 (由原第九旅改称)
师长
童国贵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12 页
姚喆
政治委员 高克林
副军长 王长江 杨叶澎
参谋长 王长江(兼)
政治部主任 裴周玉
后勤部部长 陈仕南
第二十二师 (由原第十一旅改称)
师长 樊哲祥 政治委员 黄立清
第二十三师 (由原第十四旅改称)
师长 罗斌 政治委员 姜文华
直属各师
骑兵第一师
师长 康健民 政治委员 李佐玉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8 页
第九师 (由原独立第五旅改称)
师长 朱声达 政治委员 王赤军
第四军 (1949 年 2 月由原第四纵队改称)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6 页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军长
王世泰 张达志(后,1949 年 6 月)
(点击返回目录)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9 页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49 年 2 月 5 日,由中原野战军正式改称;2 月 19 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前委。
中共第二野战军前委
委员 刘伯承 邓小平 张际春 陈赓 李达 书记 邓小平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十七师 (由原新编第四旅改称)
师长 程悦长 政治委员 黄振棠(兼)
第十八师 (1949 年 5 月由晋南军区部队组成)
师长 张树芝 政治委员 景明远
第八军 (1949 年 2 月由原第八纵队改称, 5 月 29 日与绥蒙军区合并成立绥远军区,划归华北军区建制。)
军长
供给部部长 盛克金
卫生部部长 章振炎
第十九师 (由原第十旅改称)
师长 何辉燕 朱绍田(后) 政治委员 朱绍田 孙鸿志
第二十师 (由原第十二旅改称)
师长 张新华 政治委员 龙福才
第二十一师
(1949 年 6 月由原华北军区独立第五旅改称)
师长 范忠祥 政治委员 李健良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5 页
政治部主任 章夷白
供给部部长 黄静波 刘华春(后)
政治委员 杨林(兼)
卫生部部长 贺彪
第二部长 曾育生
政治委员 刘仁保
军需部部长 赵立德
政治委员 周树槐
运输部部长 高登榜
政治委员 周待旦
军械部部长 何维忠
兵工部部长 蒋崇璟
政治委员 谷佑箴
第一兵团 (1949 年 6 月 14 日正式编成)
司令员 王震 政治委员 张子意(未到职) 王震(兼) 参谋长 张希钦(后) 政治部主任 孙志远 后勤部部长 夏耀堂 政治委员 杨宗胜
第三十六师 (由原第十八旅改称)
师长 邢荣杰 政治委员 刘昌
第四兵团 (1949 年 2 月由陈质兵团改称)
司令员 陈赓 政治委员 陈赓(兼) 副司令员 郭天民 副政治委员 刘志坚 参谋长 郭天民(兼) 政治部主任 刘志坚(兼) 副主任 胡荣贵 后勤部部长 赵炳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13 页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由原第十一旅改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师长 刘丰 政治委员 侯良辅
第四十一师 (由原第二十二旅改称)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师长
陈中民 张奇(后)
政治委员 姚克佑
第二十九师 (由原第六旅改称)
师长
周发田
政治委员 于笑虹
第三十师 (由皖北独立师改称)
师长
马忠全
政治委员 鲁大东
第十一军 (由原第三纵队改称)
军长曾 绍山 政治委员 鲍先志 副军长 郑国仲 参谋长 杨国宇 政治部主任 刘华清 后勤部部长 王子清
政治委员
萧荣昌
通信联络处处长 龙振彪
政治委员
曾庆良
审计处处长 黄伊基
副官处处长 何金虎
政治部
组织部部长 谭生彬 宣传部部长 张后垢胡光(后) 保卫部部长 李握如 联络部部长 金城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2 页
司令部 后勤司令部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10 页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1949 年 2 月成立)
司令员
段君毅
政治委员 段君毅(兼)
副司令员 刘岱峰 姚继鸣
副政治委员 穰明德
参谋长
姚继鸣(兼)
政治部主任 邓存伦 卢南樵(后)
供给部部长 刘岱峰(兼)李泛山(后)
政治委员 谭映月
卫生部部长 齐仲桓 钱信忠(后)
政治委员 马琮璜
兵站部部长 李静宜
政治委员 萧鹏
运输部部长 郝炬
政治委员 杨杰
后方总留守处主任 卜盛光
第三兵团 (1949 年 2 月组建)
司令员
陈锡联
政治委员 谢富治
副司令员 王近山 杜义德
政治部主任 阎红彦
副参谋长 王蕴瑞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政治委员 杨世荣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十三军 (由原第四纵队的第十、第十三旅与豫西军区部队组成)
军长
周希汉
政治委员 刘有光
副军长 陈康
副政治委员 廖冠贤
政治部主任 廖冠贤(兼)
后勤部部长 任学恭
第三十七师 (由原第十旅改称)
师长
周学义
政治委员 雷起云
第三十八师 (由原第十三旅改称)
师长 徐其孝 政治委员 南静之 张丕绪(后)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政治委员 高治国
第十二军 (由原第六纵队改称)
军长
王近山
政治委员 王近山(兼)
副军长 萧永银
副政治委员 李震
参谋长 萧永银(兼)
政治部主任 李开湘
后勤部部长 王耀显
第三十四师 (由原第十六旅改称)
师长
尤太忠
政治委员 邵子言 唐平铸(后)
第三十五师 (由原第十七旅改称)
师长 李德生 政治委员 李如海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第二兵团 (1949 年 6 月 14 日正式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