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再塑生命》教案

合集下载

再塑生命教案(最新5篇)

再塑生命教案(最新5篇)

再塑生命教案(最新5篇)《再塑生命》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重点)2.把握情感变化,体会残疾人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难点)3. 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储备:●作家作品:海伦·凯勒(1880~1968),**著名女作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我的一生》《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海伦·凯勒是人类创作的一个奇迹。

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她的家庭老师安妮·莎莉文教会她写字、手语。

海伦·凯勒和莎莉文一起相处近50年,莎莉文老师把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海伦,海伦内心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

模(mó)仿绽开(zhàn)小心yì yì(翼)(翼)感kǎi(慨)搓niǎn (捻) pì(譬)如jié(截)然相反惭kuì(愧)(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①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不求甚解②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美不胜收③各种各样的花颜色鲜明华丽。

花团锦簇④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恍然大悟3.整体感知:(1)认真阅读课文,说说莎莉文老师教了“我”什么。

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

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

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再塑生命》教案(精选16篇)

《再塑生命》教案(精选16篇)

《再塑生命》教案(精选16篇)《再塑生命》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培育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力量2.品尝重点语句,体会对沙利文老师尊敬和感谢的情意3.领悟沙利文老师的隽永肤浅的爱心和超群的教育艺术4.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喜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对沙利文老师的尊敬和感谢之情教学难点深化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世界上消失了一位伟人,她双耳失聪,双目失明,幼年时的她曾愚昧无知,乖戾跋扈,不行理喻,成年后的她却成为举世著名的哈佛高校的高才生,享誉全球的文坛巨匠的座上宾,爱心编织的慈善事业的活动家,她是谁,她就是海伦凯勒。

海伦为何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何会有作出如此非凡的成就,这一切都离不开她的恩师安妮。

莎利文。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倾听和品读海伦与她的恩师的故事。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介绍海伦凯勒的状况。

海伦.凯勒(1880——1968)。

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困难读完高校,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爱护妇女权益和种族公平的社会活动,19xx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老师播放示范朗读带,同学听读,自渎,初步感知文意。

(2)疏解下列词语:企盼(qǐ)迁徙(xǐ)繁衍(yǎn)觅食(mì)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非常华丽的形象美不胜收:美妙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不行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名,说出。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西汉周昌口吃,往往连声“期期”三国邓艾口吃,往往连声“艾艾”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的产生(3)同学依据阅读感知用“我喜爱文中的——由于——”的形式组织语句,品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提示:喜爱海伦,由于她勤奋好学、身残志坚、聪慧睿智、喜爱生活…喜爱莎利文,由于富有爱心,教学艺术高超,擅长因势利导…3.再读课文,互动探究以小组组织争论:(1)莎利文是怎样教育“我”熟悉详细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精选」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再塑生命》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学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章:分析文章主题【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再塑生命”。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再塑生命”。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章:理解文章内容【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细节。

2. 培养学生细致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章,关注文章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2.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展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探讨生命意义【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学生通过写作和分享,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

【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2. 学生进行写作,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

【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反思并思考如何珍惜和意义生命。

【教学内容】2. 学生通过反思,思考如何珍惜和意义生命。

【教学活动】2. 学生进行反思,思考如何珍惜和意义生命。

第六章: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理解生命的珍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教案《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教案《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教案《再塑生命》教学设计再塑生命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小心翼翼、不求甚解、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等词语,理清文章思路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阅读中让学生体会一些句子和词语的意思,体会并理解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作为残疾人的特殊心理,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那份特殊情感。

学习者分析:我所任教的七(14)班是一个充满活力,思想比较成熟的学生,学生对生活体悟相对较成熟。

本课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并在学习中学习这种态度。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千手观音》后同学讨论:你对表演千手观音的邰丽华了解多少?海伦凯勒和邰丽华有什么相似之处?二。

走近作者1.学生介绍海伦凯勒2.老师总结: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她一岁半时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之友丧失了说话能力。

然而就在那个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海伦凯勒是个奇迹”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今天,我们学习海伦凯勒口述的一篇文章《再塑生命的人》一起来解决这个谜。

三。

朗读,整体感知课文1.初步感知课文,理解词语:(投影)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名,说出。

2.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课文1-5段在安妮。

沙莉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铺垫的内容:总写“我”的感受、家人活动、“我”的等待和渴望,引出莎莉文女士。

好处:烘托老师对“我”的重要性,留给读者期待。

(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看看文章里主要写了关于沙莉文老师的什么事?认识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名称。

(3)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再塑生命》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海伦·凯勒及其经历。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2)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境,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再塑生命》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海伦·凯勒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对生命的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作者经历及主题。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作者海伦·凯勒及其经历。

(2)提问:请大家思考,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课文《再塑生命》,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案例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事例。

(2)提问:作者通过这些事例想要传达什么观点?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对生命的感悟。

(2)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珍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者海伦·凯勒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7. 作业布置:(2)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环节的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残疾人朋友或者相关社会组织来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挑战,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再塑生命》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对生命发展历程的探索,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了解生命的再塑,并探讨其在医学、生物学及伦理学方面的应用与争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再塑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因编辑技术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伦理素养,使其能够理性看待生命再塑技术的利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基因编辑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命再塑中的应用。

重点:生命再塑技术的伦理争议,培养学生的伦理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基因编辑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基因治疗、农业改良等,引发学生对生命再塑的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生命再塑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详细阐述基因编辑技术的基本原理。

(3)分析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原理。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基因编辑技术应用案例,并进行小组讨论。

5. 伦理争议探讨(10分钟)引导学生探讨生命再塑技术的伦理争议,培养学生的伦理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再塑生命》2. 内容:(1)生命再塑的概念与发展历程(2)基因编辑技术原理(3)基因编辑技术应用(4)伦理争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谈谈你对生命再塑技术伦理争议的看法。

2. 答案:(1)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领域主要用于疾病治疗,如基因治疗、基因诊断等。

优点:为疾病治疗提供新途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缺点:可能带来基因歧视、生物安全风险等问题。

应对策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伦理审查标准,强化科研人员的伦理意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生命再塑的概念、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使学生了解了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价值。

再塑生命教案(优秀7篇)

再塑生命教案(优秀7篇)

再塑生命教案(优秀7篇)引言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再塑生命教案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设计方法,旨在通过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七篇优秀的再塑生命教案,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和培养他们的生命素养。

1. 自然生命的奥秘教学目标•了解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科学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自然生命现象的介绍: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衍等;•环境对生命的影响;•利用实验和观察,探究生命的奥秘。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通过观察植物生长和观察小生物的繁衍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度;•制作模型:学生自行制作生命现象模型,巩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2. 生活中的生命价值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内容•探索人类生命的意义;•生命与幸福的关系;•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教学方法•观看影片:观看感人的生命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出自己的观点;•情感表达: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3. 生命伦理与社会责任教学目标•了解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引导学生承担起社会责任。

教学内容•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尊重生命、人的尊严、自由权利等;•生命伦理与生活的关系;•社会中的生命伦理问题。

教学方法•分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演绎生命伦理决策情境,训练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个案讨论:通过讨论真实的生命伦理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对生命伦理问题的思考;•探究调研:学生进行生命伦理问题的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

4. 生活中的生命学问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的生命学问;•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对安全和健康的意识。

最新-《再塑生命》教案设计(优秀5篇)

最新-《再塑生命》教案设计(优秀5篇)

《再塑生命》教案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为大家分享的《再塑生命》教案设计(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

2、结合海伦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方法】导学法。

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理念,通过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模式为引导激趣,感知课文,理解生命,合作探究“爱”,令主题升华──“爱让生命绽放光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千手观音》。

由《千手观音》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三、生字词1、生字:搓捻(cuō niǎn)繁衍(yǎn)迁徙(xǐ)觅食(mì)刹那(chà)小憩(qì)遨游(áo)枝桠(yā)穿梭(suō)暖和(huo)花团锦簇(cù)冥思遐想(xiá)2、词语:困惑:感觉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冥思遐想:深沉、悠远地思索或想像。

恩惠:给予或受到好处。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来不及欣赏。

多指美景及艺术品。

企盼:盼望。

油然而生:很自然地产生(思想、感情等)四、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阅读全文,分组讨论下列问题:⑴ 你认为沙莉文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是一个出色的教育艺术家,有爱心、耐心的老师。

⑴ 你认为海伦是一位怎样的学生?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情感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学生。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7篇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7篇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7篇再塑生命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二、学习重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四、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任务1、认真阅读下列资料,勾一勾关键词和重点句子,力争对本文作者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比较准确和详细的了解,读完后,用简短的语言写下你的感受。

①海伦凯勒,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19世纪的了不起的人物。

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

她先后完成了《我生活的故事》等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

19xx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海伦那种不畏困难勇于同自身弱点拼搏的精神,始终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她的生命是个奇迹。

可以说这个奇迹有一半是海伦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

②海伦凯勒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

我将不仅要看到她面庞的轮廓,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还要研究她的容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她正是以此来完成教育我的艰巨任务的。

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下你的感受:2、认真地朗读一遍课文,给下列生字注音搓捻( )觅食( )惭愧( )譬如( )栖息( )小憩( )遨游( )冥思遐想( )迁徙()繁衍()期期艾艾( )3、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再塑生命》教案设计(优秀11篇)

《再塑生命》教案设计(优秀11篇)

《再塑生命》教案设计(优秀11篇)《再塑生命》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等词语,并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

2、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强阅读体验。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列的19世纪了不起的人物。

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二、资料助读海伦·凯勒简介。

三、朗读,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并积累字词:企盼迁徙(xǐ)繁衍(yǎn) 油然而生期期艾艾(ài)2、学生自由朗读,理解课文描绘的生活世界,体会莎莉文老师这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带着下列问题,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

⑴ 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⑴ 莎莉文老是怎样逐步引导我人是抽象事物的?试以爱为例具体说明。

⑴ 莎莉文老师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起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活动:学生默读思考后回答。

教师适当提示,提供旁证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有的同学认为海伦能走出黑暗,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引领者,但同时也是海伦自己努力的结果。

可以说海伦之所以成功上述二者原因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两个因素中缺少一个,那海伦的命运将如何?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充分展示个性化解读。

4、课文展示了儿时海伦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起步的足迹,请同学们浏览全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

学生活动:分小组交流并总结。

2023最新-《再塑生命》教学设计(优秀10篇)

2023最新-《再塑生命》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为您带来了10篇《《再塑生命》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再塑生命教案篇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本文的生字词。

2.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资料准备】本文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

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xx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

并于19xx年荣誉毕业。

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

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

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

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

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

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开始写作。

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

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灵障碍,重塑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她伟大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女士。

再塑生命 教案

再塑生命 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再塑生命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再塑生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的信心和能力。

4.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再塑生命–再塑生命是指通过通过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重新塑造自己的生命。

–再塑生命是一种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的态度和能力。

2.再塑生命的基本原理–自我认知:认清自我的弱点和优势,客观评估自身能力。

–目标定位:设定明确具体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

–行动实施:采取积极的行动措施,努力向目标迈进。

–持续反馈:持续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评估和调整,从经验中学习成长。

3.再塑生命的方法与技巧–积极思考:采用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

–迎难而上: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从中寻找机遇和成长的空间。

–学会调整: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策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坚持实施:通过持续地行动来实现目标,避免急于求成和放弃的心态。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成功克服困难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再塑生命的兴趣。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再塑生命?为什么我们需要再塑生命?2.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再塑生命的概念和意义。

–详细解释再塑生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给予实例说明。

–引导学生思考,再塑生命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再塑生命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案例。

–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4.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学生面临挑战和困难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再塑生命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实践活动(30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个人目标,运用再塑生命的方法进行实施。

–学生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行动步骤,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目标。

–学生需要反馈和总结这个实践活动,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经验。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再塑生命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

再塑生命教案优秀七篇

再塑生命教案优秀七篇

再塑生命教案优秀七篇再塑生命教案篇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企盼、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等词语;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过程与方法目标3.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4.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5.理解作者对莎莉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情感与价值目标6.领会莎莉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7.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重点目标3.4难点目标4教学准备查找有关作者资料,生字注音,解释词语。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一.导入新课一个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光无语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认识的孩子,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

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但她顽强的生活下来了,考入了著名的哈佛大学,长大后成为一名作家。

用自身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生存的勇气。

这种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莉莎文女士。

二.检查预习(一)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

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00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

并于1904年荣誉毕业。

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

(二)字词掌握搓捻(cuōniǎn)觅食(mì)惭愧(kuì)譬如(pì)栖息(qī)小憩(qì)遨游(áo)冥思遐想(xiá)企盼:盼望。

迁徙(xǐ):迁移。

繁衍(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作者海伦·凯勒及其作品《再塑生命》的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1.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感悟。

1.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1.2 教学内容1.2.1 作品简介:介绍海伦·凯勒及其作品《再塑生命》的背景。

1.2.2 人物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1.2.3 情节梳理:概括作品的基本情节,提炼重要事件。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分析和情节梳理。

2.1.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展开讨论。

2.2 教学手段2.2.1 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封面、作者照片及与作品相关的图片。

2.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海伦·凯勒的资料。

2.2.3 纸质教材:提供《再塑生命》的纸质教材供学生阅读。

第三章:教学安排与进程3.1 教学时数本章节共需2课时。

3.2 教学进程第1课时:3.2.1 导入:介绍海伦·凯勒及其作品《再塑生命》。

3.2.2 讲解:分析作品背景、人物特点和情节发展。

3.2.3 讨论:引导学生就作品主题展开讨论。

第2课时:3.2.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总结作品的基本情节。

3.2.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作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作品背景、人物分析和情节梳理的掌握程度。

4.2 读书报告:评估学生在读书报告中的表达能力和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4.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观看电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学生提供电影资源,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

5.2 访问相关网站:引导学生浏览关于海伦·凯勒的网站,了解更多相关资料。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

5. 再塑生命海伦·凯勒 (备课教师:张海燕)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

2、理清文章思路,能简单分析两位主人公的形象。

3、学习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教学重难点体会莎莉文老师富有爱心的高超教育艺术。

一、导入以马克·吐温的评价及其影响导入: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美国《时代周刊》评海伦·凯勒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伟人”之一。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她和培养了她的了不起的老师莎莉文。

二、走近作者生看注释,明确其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明确目标四、掌握字词:1、注音搓捻 企盼 繁衍 迁徙 觅食 栖息 遨游 栖息 期期艾艾 冥思遐想2、释义美不胜收 繁花似锦 风云突变 不可名状 期期艾艾 油然而生3、检测(师出示幻灯片)五、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文中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个部分。

请大家跳读或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莎莉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3、“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明确:1.课文一共写了三件事:莎利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莎利文老师教“我”走进大自然;莎利文老师教“我”认识“爱”这种抽象事物。

2、莎利文老师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

可以说,莎利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3、“我”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

六、合作探究:1、文章以“再塑生命”为题有什么含义?[讨论]“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但是,在莎利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再塑生命》表格式教案

《再塑生命》表格式教案

《再塑生命》表格式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信息,如作者、背景等。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章的《再塑生命》。

介绍文章的作者及相关背景。

1.3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起学生对文章《再塑生命》的好奇心。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作者及相关背景。

章节二:文章快速阅读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生独立进行文章的快速阅读。

学生分享阅读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

2.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快速阅读,要求学生注意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学生分享阅读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章节三:词汇学习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

学生通过练习运用词汇。

3.3 教学步骤: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提供例句和解释。

学生通过练习运用词汇,如造句、填空等。

章节四:文章细节理解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

培养学生细致阅读和分析文章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学生细致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分享阅读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4.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章,注意细节内容。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分享阅读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章节五: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思考和拓展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学生进行文章的拓展思考和讨论。

5.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提供关键词或提示。

学生进行文章的拓展思考和讨论,提出问题或不同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章节六:分析文章结构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共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再塑生命》教案《再塑生命》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成长历程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阅读及重点语句分析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积极态度以及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

教学重点:1.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

2.体会并能分析出海伦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体会到海伦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课前准备:搜集并整理海伦和莎莉文老师的有关事迹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精彩画面,请同学们谈谈节目幕后的故事。

如果让你把这个故事告诉给一个生活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的人,你打算怎样告诉他?(同学讨论)同学们会感到很为难,可是在19世纪美国的莎莉文老师就创造了一个奇迹。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见证这个奇迹。

二、认识并了解海伦·凯勒及莎莉文老师的事迹(1)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2)教师准备材料。

幻灯片1:海伦·凯勒及莎莉文老师的相片幻灯片2:海伦·凯勒一岁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着又丧失了说话能力,然而就在那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赢得各国民众的赞扬。

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幻灯片3: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

──马克·吐温三、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结构1.阅读课文,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

同学仔细阅读文章后,讨论、概括。

明确:(1)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2)老师让我了解大自然。

(3)老师引导我理解爱。

2.迅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标划出能体现海伦心理的句子。

幻灯片4:(1)生命原貌:(像大雾中的航船)(2)再塑生命的起始:(与莎莉文老师的相识)(3)再塑生命的`发展:(认识具体事物、了解大自然)(4)再塑生命成功的印证:生命中拥有了(爱)四、细节把握、重点研读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

《再塑生命》教学教案

《再塑生命》教学教案

《再塑生命》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课文《再塑生命》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再塑生命》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2 课文解读1. 分析课文中的主要观点和态度。

2. 讨论课文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

2.3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2 阅读与讨论1.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3 写作与分享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再塑生命》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5.2 相关资料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

5.3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第六章:教学计划6.1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再塑生命》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6.2 第二课时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

6.3 第三课时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七章:作业设计7.1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教案编号:SA2022-001教案名称:《再塑生命》教案课时数:2课时适用对象:高中生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再塑生命》的背景和主要情节;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关系;3. 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4.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他们最近读过的小说,了解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意义。

2. 导入小说《再塑生命》(10分钟):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小说的起源和写作背景。

3. 分析小说的情节(20分钟):分组让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发现。

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和转折点。

4.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15分钟):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展示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第二课时:1. 小说的主题和意义(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小说的主题和意义,探究小说通过讲述一个人的生命故事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 阅读小说片段(20分钟):让学生分组阅读指定的小说片段,并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把握。

3. 总结和讨论(15分钟):老师进行对小说的总结,并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评价和讨论。

让学生表达对小说的喜爱和不满,并理解不同观点。

4. 课堂延伸(10分钟):提出一些与小说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进一步思考和写作。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更多的相关小说,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阅读能力。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和讨论的情况;2. 学生阅读小说片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教学资源需求:1. 小说《再塑生命》;2.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准备材料;3. 课程ppt或白板。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对小说的兴趣。

通过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但是,有些学生在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方面仍有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再塑生命》教案
海伦·凯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把握课文第一部分,概括莎莉文老师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事件。

2、过程与方法:体会以感情为线索记述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细节探究,开拓情感表达的视野和思路。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探究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启发式、探究与欣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重点介绍海伦;概括每部分大意,找出沙利文老师给海伦带来的变化。

一、情境导入:
分别请几位让学生完成以下的游戏:闭着眼睛绕教师走一圈、听我的问题用除了嘴之外的方法回答、捂着耳朵听我无声的话,完成后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是啊,你失去一样就感觉害怕、紧张,甚至快发疯了,那假如你在一个无声、无色、无光的世界了生活,你又会怎样?(学生自由回答)但是有一个人,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她又是怎样面对的?请大家齐读她的这段语句:
“忘我就是快乐。

”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身体上的不自由终究是一种缺憾。

我不敢说从没有怨天尤人或沮丧的时候,但我更明白这样根本于事无补,因此我总是极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脑子不要去钻这种牛角尖。

这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性,她就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评论说:“1902年,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是吉卜林的《吉姆》和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

”美国《时代周刊》评海伦·凯勒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伟人。

她到底是怎样的人?我们一起来了解她。

这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这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以她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

她幽闭在盲、聋、哑的世界里,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

她把自己的一生献
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

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灵障碍,重塑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她伟大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女士。

二、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两个伟大的人物;
2.学习两种伟大的精神;
3. 感受一次灵魂的洗礼。

三、初露锋芒
1、根据自然空行概括三部分的内容要点.
2、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请你勾画出来,然后进行交流展示。

作业:沙利文老师对爱的解释很富有诗意,请同学们仿照那个句子,也给“爱”下个定义。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总结海伦成功的原因,理解问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一、检查作业
爱有点儿像绝境中母亲的呼唤,你听不见呼唤,但能感受到鼓舞。

爱有点儿像雨过天晴后悬挂空中的彩虹,你摸不着彩虹,但能看到它的美丽。

爱有点儿像燥热没有褪去前轻轻拂过的微风,你摸不着微风,却能感觉到清凉。

爱有点儿像黎明前的曙光,你摸不到曙光,但你能感到希望。

爱有点儿像大雨没来临前的电闪雷鸣,你摸不着电闪雷鸣,但你能感觉到即将发生的风暴二、想一想:
从海伦凯勒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安利--莎莉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安妮.莎莉文: 讲究教育方法艺术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充满爱心
三、合作探究
1、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一步步走向成功。

但海伦的成功仅仅只有老师一方面吗?还有何因素?最主要是什么因素?
海伦.凯勒:强烈的求知欲望,聪明好学,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品质。

可以说海伦教育的成功,是“爱”与“努力”的结果。

2、请说说你对“再塑生命”的理解。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但在本文中,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2)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从中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四、互动共享
海伦是世界上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举例:贝多芬、阿炳、奥斯托洛夫斯基、罗斯福、张海迪、邰丽华等。

送给学生几句名言: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荻更斯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培根
五、推荐作业
1.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莎莉文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写读后感。

2.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六、板书设计:


沙利文爱生海伦凯勒努力

七、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一个核心或是主要内容就是对于“爱”这个字含义的认识和理解。

“爱”是一个抽象词语,对于一个聋、哑盲人而言,理解十
分困难。

当海伦第一次问“爱是什么?”老师让海伦感到心脏跳动,让她感受爱的存在,让海伦知道“爱”是发自心灵的情感。

尽管这次解释并没有让海伦完全明白,但实际上已让海伦有了感悟。

接着当海伦问“爱是花香,是太阳时”,她已经意识到爱不仅存在,而且能给人带来愉悦美好的感觉。

而沙莉文老师则引导海伦从触摸的东西中获得思维的提升,领悟抽象概念,于是她用生动的话语来解释爱:“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老师回答她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

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老师将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形象,深刻的内涵又与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循循善诱,不愧为杰出的教育家。

通过对爱的探索,进一步打开海伦的思维,智慧和心灵世界,让海伦刹那间,明白了爱的含义,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他人的心灵中间。

“领悟爱的真谛”既是对课文内容分析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所以利用网络资源,扩展一篇和爱有关的文章,让学生加深对这篇文章主题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读相关文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爱”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将所看所感,通过文字形式表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