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课试题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部分测试题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部分测试题一、判断题1、目前我国正进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
(√)2、我国的课程体系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包括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3、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培养人。
(√)4、《中华人民XX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
(√):我国在教育方面制定了哪些法律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需要从法律上加以确认和巩固。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常务委员会一直把教育立法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自1980年制定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学位条例以来,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在教育方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面的法律。
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XX国教育法》。
它作为国家教育的根本大法,为我国实现依法治教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对进一步落实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维护学校、教师以与受教育者等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XXXX务教育法》,对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作出了法律规X。
义务教育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适龄儿童、青少年的学校教育。
义务教育法对人民政府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应当履行的职责,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以与家庭、父母所应承担的责任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用法律来保障我国适龄儿童、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XX国教师法》,是一部保障教师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义务和地位;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待遇和教师的管理制度以与侵犯教师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对进一步提高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全面具体的法律依据。
平顶山历年招教考试基础理论部分试题二

平顶山历年招教考试基础理论部分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 2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 3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新华区)A.观察法B.访谈法C.实验法D.行动研究法 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B.视敏度C.视野D.明适应 7 .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湛河)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C.目标参照测验D.团体参照测验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 教育学者是()。
A.杜威 B.卢梭10.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主导性的因素是()。
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 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o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 属于()o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宪法是一国法律的___________?- [ ] 最高法律- [ ] 基本法律- [ ] 特别法律- [ ] 行政法律2. 中国的立法机关是___________?-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最高人民法院- [ ]3. 《合同法》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的,受害方有权_______。
- [ ] 解除合同- [ ] 要求对方履行合同- [ ] 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 [ ] 不进行任何追责4. 刑法规定,犯罪的形式包括_________?- [ ] 故意犯罪- [ ] 主观犯罪- [ ] 非故意犯罪- [ ] 正当防卫犯罪5. 名词解释:知识产权。
- [ ] 指国家赋予作家、发明家、组织者和其他创造者对其作品和发明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二、简答题1. 请简要概述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
* 答: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最高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它对国家机构和权力的设置与分立、公民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政府职责与限制等方面进行规定,对于确保国家的法制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2. 解释“无罪推定原则”。
* 答: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原则,规定被告人在未被法院判决有罪之前,应被视为无罪的状态。
即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需要从无罪的角度出发,要求公诉人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被告人的有罪,而不是要求被告人证明自己的无罪。
三、案例分析1. 案例:张某在餐馆吃饭时,向服务员索要饭菜菜单后,意外地发现菜单中注明的价格与实际价格并不一致。
张某随后拒绝点餐并离开了餐馆。
请问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了订立合同?* 答:根据《合同法》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的,受害方有权解除合同。
在这个案例中,张某发现菜单中的价格与实际价格不一致,选择了离开餐馆,因此并未订立合同。
2. 案例:王某因为盗窃被捕,并被控告犯有盗窃罪。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一、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和。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代医家等编著。
5.温病学理论源于、、等书。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7.中医学包括、、三部分。
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有、、、四大方面。
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昼、夕、夜。
10. 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为主宰,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以及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宝”中,精为 ,气为 ,神为。
二、判断题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
()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
()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三、名词术语解释1.中医学2.整体观念3.百骸4.人气5.证 6.辨证论治7.同病异治8.异病同治9.五脏一体观10.形神一体四、简答题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10. 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
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答案一、填空题1.《黄帝内经》2.《脉经》3.《伤寒论》《金匮要略》4.隋巢元方5.《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6.整体观念辨证论治7.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临床医学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医药知识的积累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9.慧安加甚10.辨证论治11.心五脏自然界社会环境12.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13.基础动力主宰二、判断题1.×2.×3.√4.√5.√6.√7.√三、名词术词解释1.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A.心B.脾C.肝D.肾E.肺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五行制化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A.胆B.胃C.三焦D.脾E.脑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A.鼻B.耳C.口D.舌E.目7.“罢极之本”是指AA.肝B.肾C.脾D.胆E.心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E.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A.元气B.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CA.宗气虚B.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肺气虚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A.正经B.经别C.经筋D.别络E.奇经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A.拇指端B.食指端C.中指端D.小指端E.无名指端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阴阳平和质E.气虚质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E.以上都不是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E.劳则气耗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E.气候异常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盛转阳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A.脾肾B.肺肾C.心肺D.脾肺E.心肾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胜则阴病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21. 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A.辛B.甘C.酸D.苦E.咸22. 五脏分阴阳,以其功能特点而言,属阳的有A. BA.心B.肝C.脾D.肺E.肾23. 以下在五行中属木的是A.筋B.脉C.肉D.目E.胆24. 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包括A.阴阳偏盛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格拒E.阴阳亡失25. 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26. 以下属于气的升降失常的是B. EA.气滞B.气逆C.气脱D.气闭E.气陷27. 气为血之帅是指A.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28. 以下不属于经脉的有A.十二经别B.十二经筋C.十五别络D.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29.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是A.A.心B.肝C.脾D.肺E.肾30. 以下经脉中,行于目内眦的有A.A.手太阳小肠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阳明胃经D.手少阳三焦经E.足少阳胆经31. 以下病邪,属于阳邪的有A.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32. 因人制宜治则的应用包括以下几种情况A.年龄不同B.性别差异C.体质强弱D.生活习惯不同E.肤色不同33. 宗气的生成与下列何脏的关系密切A.心B.肝C.脾D.肺E.肾34. 以下何脏腑与水液代谢有关A.肺B.脾C.肾D.三焦E.膀胱35. 五脏之中,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关系密切的有A.心B.肝C.脾D.肺E.肾36. 以下经脉中循行至齿的是.A.手太阴肺经B.手阳明大肠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阴脾经E.手太阳小肠经37. 六淫之中,易耗气伤津的邪气有A.风邪B.燥邪C.暑邪D.湿邪E.火邪38.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化生血液B.排泄糟粕C.分泌胆汁D.贮存胆汁E.排泄胆汁39.血液的生成来源有A.A.津液B.肾精C.营气D.元气E.卫气40. 影响外环境的因素有A.气候变化B.地域特点C.生活环境D.工作环境E.社会环境三、填空41~50题,每空分,共10分4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42. 按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与实则泻其子;43.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主疏泄与主藏血两个方面;44. 六腑的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45. 血运失常包括血瘀与出血两个方面;46. 十二经脉循行,足少阴肾经上接足太阳膀胱经经,下交手厥阴心包经经;47. 气随津脱的生理基础是津能载气,大失血急用补气药的理论依据是气能摄血;48.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包括燥性干涩与易伤津液燥易伤肺;49. 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偏嗜与饮食不洁三个方面;50. 预防包括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四、名词术语解释51~55题,每题2分,计10分51.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1分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1分52. 藏象,是藏于人体内的内脏1分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1分;53.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1分、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传导感应信息的通路系统1分;54.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1分在形体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1分;55. 内生“五邪” ,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的病理现象1分,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1分;五、简答题56~60题,每题4分,计20分56.何谓五行的相生相克其规律如何答: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1分;相生的规律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相生1分;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1分;相克的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相克1分;57.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是什么答: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分;手三阳经,从手走头分;足三阳经,从头走足分;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分;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为: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分;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分;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胸腹部分;58.简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答: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是:①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袭人易阻滞气机,损伤脾阳1分;②湿性重浊;湿邪致病的症状有沉重、秽浊不清等特征1分;③湿性黏滞;湿邪致病具有症状上黏腻不爽,病程上缠绵难愈的特征1分;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多引起下肢及下焦部位病变1分;59.何谓反治其常用的治法有哪些答:反治,又名从治,是指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全一致的病证2分;反治的常用治法有:①寒因寒用,即以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真热假寒证分;②热因热用,即以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真寒假热证分;③塞因塞用,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分;④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分;60.简述精的概念内涵;答: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1分; 人体之精的概念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①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生命的生殖之精,是人体之精的本始含义1分;②广义之精:指人体之内的一切液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血液、津液等1分;③一般意义的精,即通常所说的精,只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1分; 六、论述题61~62题,每题10分,计20分六、论述题61~62题,每题10分,计20分61.何谓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述之;答: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2分;肝气的疏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血与津液的运行输布:气能行血,行津,肝气能调畅气机,故能促进血液运行与津液输布2分;②促进脾胃的运化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肝通过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2分;③调畅情志:情志活动以气血运行通畅为基础,肝气疏泄能调畅气机,促进血行,故能调畅情志2分;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及肝气的疏泄功能2分;62.试述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的关系;答:邪正盛衰决定病证的虚实:实,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剧烈,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2分;虚,是以正气不足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正气不足,邪气不盛或已退,难以出现剧烈的邪正斗争,出现一系列虚损、衰退、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2分; 邪正盛衰与虚实的变化有关:①虚实错杂,包括虚中夹实正虚为主,兼有实邪1分与实中夹虚邪实为主,兼有正虚1分;②虚实转化,包括由实转虚邪气久留,损伤正气1分与因虚致实正气不足而邪气积聚1分;③虚实真假,包括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1分与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1分;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二A2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计3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着作是A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诸病源候论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DA.向上的B.温暖的C.无形的D.下降的E.明亮的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DA.阴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阴E.以上都不是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BA.阳虚则寒B.重阴必阳C.寒者热之D.阴损及阳E.阴盛则阳病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DA.水B.木C.土D.金E.火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DA.木与土B.火与金C.水与土D.水与金E.火与水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BA.阴阳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E.相互消长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BA.相乘B.相侮C.相生D.子病及母E.母病及子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CA.益火补土法B.培土生金法C.泻南补北法D.金水相生法E.滋水涵木法10.“水火既济”是指AA.心肾关系B.心脾关系C.肝肾关系D.脾肾关系E.肺肾关系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A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C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固摄作用D.防御作用E.中介作用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DA.十五别络B.胃之大络C.浮络D.皮部E.孙络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DA.心B.肝C.肺D.肾E.脾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BA.脑为髓之海B.肺为气之海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D.冲脉为血海E.胃为水谷之海16.“以升为健”的脏是CA.肺B.肾C.脾D.小肠E.肝17.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AA.失血伤津B.失血伤气C.失血伤营D.失血伤精E.失血伤脉18.肺在血液循行中的作用是下列哪一项BA.基本动力B.助心行血C.推动作用D.调节作用E.贮存血液19.胆属于DA.脏B.腑C.奇恒之腑D.既是腑,又是奇恒之腑E.既是脏,又是奇恒之腑20.十二经脉中,同名的手阳经和足阳经交接于DA.手指末端B.胸中C.足趾D.头面部E.背部21.下列哪一项是血虚补肾的理论依据BA.肾阴为五脏阴气之本B.肾精可归肝化而为血C.先天之精生后天之精D.肾阳为五脏阳气之根E.肾气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22.“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EA.气能生津B.气能摄津C.气能行津D.津能化气E.津能载气23.风邪多挟寒挟热,反映了六淫的哪一种致病特点BA.外感性B.相兼性C.地区性D.季节性E.转化性24.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CA.寒邪B.暑邪C.湿邪D.瘀血E.寒邪25.导致“气消”的情志因素是CA.喜B.恐C.悲D.惊E.怒26.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CA.邪正盛衰B.气血失常C.阴阳失调D.津液代谢失常E.以上都不是27.阴盛格阳属于CA.实寒证B.虚热证C.真寒假热证D.真热假寒证E.寒热错杂28.阳热体质患者,受风着凉,出现热性证候,其机理主要与下述何项有关DA.外邪性质B.地域因素C.情志因素D.体质因素E.气质特点29.“大实有羸状”的疾病本质属于EA.实中夹虚B.虚中夹实C.实转为虚D.因虚致实E.真实假虚30.具有闭阻不通症状的虚性病证,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属于下列哪一种治疗法则DA.实者泻之B.虚者补之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攻补兼施二、多项选择题31~36题,每题2分,共12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31. 以下属于五行相乘的是A.水气凌心B.肝气犯脾C.肝火犯肺D.水不涵木E.心肝血虚32.下列哪几项是循行于上肢外侧面的经脉A.大肠经B.胃经C.小肠经D.胆经E.三焦经3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A.心B.肝C.肺D.脾E.肾34.形成瘀血的病因病机有A.外伤B.气虚C.气滞D.血虚E.血热35.下列哪些是疠气的致病特点A.传染性强,易于流行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D.转化性E.地区性36.下列中哪些是在祛邪原则指导下确立的治疗方法A.发汗B.涌吐C.攻下D.活血化瘀E.益气三、填空题37~43题,每空1分,共18分3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治疗原则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38.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39.饮食致病的类型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40.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三个方面;41.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42.反治主要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四种治法;43.三因制宜的内容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四、名词术语解释44~49题,每题3分,共18分44.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间相克制、制约关系,即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1分;其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2分;45.精血同源:即肝肾同源1分;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曰同源互化2分;46.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2分,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1分;47.阳盛格阴:是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2分,形成真热假寒证1分;48.辨症求因: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3分49.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3分五、问答题50~53题,共22分50.试述宗气的生成、分布与功能;5分答: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其生成来源有二: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在肺中相结合而生成宗气,积于胸中气海2分;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1分;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血气和下蓄丹田以资先天元气2分;51.简述正气与邪气的概念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5分答: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1分;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1分;正气和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分;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体现在:正虚感邪而发病;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1分;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体现在: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影响病情和病位;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1分;52.试述肺与肾的关系;6分答: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相互资生三个方面; ①水液代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为主水之脏;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及升降的水液,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而下归于肾或膀胱2分; ②呼吸运动:肺主气而司呼吸,肾藏精而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亦需肾气的纳气功能协助;只有肾精及肾气充沛,封藏功能正常,肺吸入的清气才能经过其肃降而下纳于肾,以维持呼吸的深度2分; ③阴阳相互资生:金为水之母,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盈;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充盛,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阴不足与肾阴不足,既可同时并见,亦可互为因果,最终导致肺肾阴虚内热之候;肾阳为诸阳之根,能资助肺阳,共同温暖肺阴及肺津,推动津液输布2分;53.试述痰饮的形成原因及致病特点;6分答:①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功能失常有关;如肺失宣降,津液不布,水道不利,则聚水而生痰饮;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肾阳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而化生痰饮;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停积而为痰为饮;三焦水道不利,津液失布,也能聚水生痰3分; ②痰饮的致病特点为: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幻多端3分;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题二一、A型题: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A.心 B.肺 C.脾 D.肝 E.肾2.气机的含义为:A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B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E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E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D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E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 E.偏嗜某种食物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E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B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D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二、D型题双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AD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2.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ADA.脾 B.大肠 C.小肠 D.胃 E.肝3.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AD .A.脉 B.胆 C.脑 D.骨 E.髓4.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BD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肾经5.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CE A.手太阳 B.手少阴 C.手少阳 D.手太阴 E.手厥阴6.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ADA.寒邪 B.湿邪 C.其性数变 D.其性凝滞 E.易致疮疡7.用气与津液的关系来说明临床病理变化,下列各项中,哪两项相互有关:CE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津能载气D.气虚导致白汗,多尿等 E.汗、吐、下太过,导致气脱8.哪两种情志因素最易影响心:ABA.惊 B.喜 C.怒 D.悲 E.恐9.以下哪些属于大肠的生理功能:CEA.分清别浊 B.吸收水谷精.形成粪便 D.进一步消化饮食物 E.排泄糟粕10.阴盛格阳,其病证的寒热本质是:ACA.假热象 B.实寒证 C.很重的虚寒证 D.寒热错杂证 E.真热假寒证三、X型题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下列声息中哪几项属阳:ADEA.语声高亢 B.呼吸微弱 C.语音低怯 D.呼吸气粗 E.呼吸有力2.下列哪几项是血液的生理功能:ABCA.濡养全身脏腑组织 B.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C.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D.推动全身脏腑功能活动E.促进人体生长发育3.以下哪几项是奇恒之腑的共同特点:ACA.藏而不泻 B.都不勺脏相为表里 C.不与水谷直接接触 D.都没有五行配属 E.实而不满4.情志内伤的病变可见:ABCDEA.化火 11.湿郁 C.痰郁 D.食郁 E.血瘀5.气逆最常见于下列哪些肌腑:ABDA.肝B.胃 C.脾 D.肺 E.心四、填空题每空.5分,共15分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_物质及其运动变化;2.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3.血为气母的意义为血能生气和血能载气;4.血液正常循行需要气的推动力和固摄力两者的协调平衡;5.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6.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和化物和泌别清浊;7.六淫中,暑邪每多挟湿,火热邪易生风动血;8.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和阴阳相互转化;9.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一般多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多夜间益甚;10.正气与邪气之间的矛盾斗争关系,主要体现为疾病虚实变化和病势的趋向与转归两个方面;11.肺主治节,指肺有治理调节呼吸运动,全身气机,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代谢的生理功能;12.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常见的是: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是消极的、被动的;X2.阴阳之间的转化属于阴阳运动的异常变化;X3.属于土的有:脾、肉、湿、化、黄、思、歌;√4.心主血、肝藏血,临床上心肝血虚常同时并见; √5.肾主纳气是指肾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X6.一脏一腑相表里的主要依据是解剖位置临近;X7.血液归藏于肝,故称肝为“血府”;X8.暑邪伤人,易致气津两伤;√。
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考题

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考题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章学习活动是党的建设的一基战略措施,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考题一、选择题1.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几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B)A、4个月B、6个月C、8个月D、10个月2、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几年?(A)A.一年B.二年C.三年3、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同时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什么?(D)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执政为民C、坚持与时俱进D、坚持党的先进性。
4、《党章》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什么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A.、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B、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C.、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D、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5、《党纪处分条例》规定,留党察看期间,受处分党员不享有以下什么权利?(ABC)A.表决权B.选举权C.被选举权D.申诉权。
6、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什么?(C)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改革开放C.发展D.体制创新7、《党章》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还是什么?(B)A、党的指导思想B、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C、党的行动指南D、党长期坚持的行动指南8、留党查看是党的纪律处分的一种。
《党章》对党员留党查看时间作了具体的规定,其最长不超过几年?(C)A、半年B、1年C、2年D、3年9、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什么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理论课试题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B、劳动C、社会文化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B、大学体育C、学校体育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B、课间操C、课外体育锻炼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A、经济B、体育C、商业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B、健美功能C、健康功能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A、合理营养B、身体练习C、体育竞赛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B、体育竞赛C、体育课程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B、生命在于运动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C、完美人格个性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A、智力B、兴趣C、情绪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理论课试题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B、劳动C、社会文化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B、大学体育C、学校体育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B、课间操C、课外体育锻炼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
A、经济B、体育C、商业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B、健美功能C、健康功能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B、身体练习C、体育竞赛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B、体育竞赛C、体育课程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B、生命在于运动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C、完美人格个性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B、兴趣C、情绪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体育基础课理论试题及答案

体育基础课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个别教学B. 集体教学C. 混合教学D. 循环教学答案:B2.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是()。
A. 古埃及B. 古希腊C. 古罗马D. 古印度答案:B3.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A. 竞技能力B. 团队协作C. 身体素质D. 终身体育意识答案:D4. 现代体育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娱乐性B. 竞技性C. 教育性D. 全部选项答案:D5. 体育比赛中,裁判员的最终判决被称为()。
A. 裁判决定B. 终审判决C. 绝对权威D. 比赛规则答案:C二、判断题1.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对)2. 所有年龄段的人都适合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
(错)3.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道德行为比比赛结果更为重要。
(对)4.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不需要创新。
(错)5. 体育活动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交能力。
(对)三、简答题1. 简述体育教学的目标。
答: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以及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2.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答: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尊重比赛规则,尊重对手和裁判,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不使用禁用的药物和方法,以及在比赛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
四、论述题1. 论述体育活动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答:体育活动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首先,体育活动有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升,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
其次,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青少年可以学习团队合作、领导力和沟通技巧,这些技能对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都至关重要。
此外,体育活动还能帮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通过克服运动中的挑战,他们学会了坚持和努力。
最新通识基础教育理论试题

通识基础教育理论试题1、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备课的核心。
请简要论述确定教学目标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2、案例:一天,学生们在课上正专心写作业。
忽然,一只蝴蝶从窗户飞入教室,在同学们的头顶翩翩起舞。
不知哪位同学情不自禁的一声“啊……好漂亮”把学生的注意力瞬间吸引到蝴蝶身上。
有的站起来用手扑打,有的喊到:“别打它,把它放回窗外……”顿时教室里沸腾了。
如果你是本课堂上的授课教师,你将如何去做?请简要叙述之。
(6分)3、请简要论述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应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4、在新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学传媒的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辅助作用,你认为运用教学传媒应当遵循哪些原则?(6分)5、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注重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效率。
但有的教师只把它当作点缀,出现了一些误区,如形式化的情境、假问题的情境等等。
请结合你本学科的教学,简要论述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10分)6、案例:小红,是我们班级里最刻苦的学生。
她上课的时候一直埋头奋笔疾书,巴不得记录下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
她的作业篇数是最多的,可是答题老是答不到点子上,很多话都是不必要的。
每次看到自己的试卷,她的眼圈总是红红的。
她的情况,引起了班长的注意,他主动要求调整座位,以便帮助小红,不过,一段时间以后,他来找我了:“老师,不是我没有耐心不愿意帮助同学,而是她的方法真的不好……”在班长的叙述中,我知道了小红苦恼的原因:她不仅上课的时候只知道埋头记笔记,回家还要背那些东西,又没有进行必要的理解与梳理,就这样生吞活剥,根本不知道怎么运用自己的东西。
请你写一份简要的学习指导建议书,为案例中的小红出出主意,让她尽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快乐地学习。
(10分)7、搞好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
要搞好教学设计就必须认真专研教材,对文本进行解读。
请简要说明教师应从哪几种视角去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10分)8、请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简要论述“课堂的中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的理念。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金匮要略》6.辨证论治7.诊断、治疗、预防8.经验总结、医案研究、临床实践、理论推导9.早、午、晚、夜10.辨证施治11.五脏六腑、经络气血12.形态结构、生理功能13.精气神二、判断题1.√2.√3.√4.√5.√6.√7.√三、名词术语解释1.中医学: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色。
2.整体观念: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各个器官、组织、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百骸:指人体的骨骼。
4.人气:指人体的气机,包括气血、津液等。
5.证:指疾病的表现和特征。
6.辨证论治: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强调辨明病因、病机、证候,针对不同的证候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7.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不同的证候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8.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出现相同的证候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9.五脏一体观:指五脏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
10.形神一体:指人的身体和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___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中医学理论的总体框架,包括中医学基本理论、诊断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等方面。
其特征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2.《黄帝内经》主要内容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其中包括中医学基本理论、诊断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等方面。
其主要成就是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提出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重要理论。
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伤寒论”、“温病论”等病因病机证候学的重要理论,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医学、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5.形指人体的结构和形态,神指人的精神和意识。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6.人与自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体的生理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的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7.人与社会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人体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同时个体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3.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4.“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5.构成世界的本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精气。
6.精气概念源自于:水地说。
气的概念源自于:云气说。
7.精气首见于着作:《管子》8.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9.《内经》所说的阴阳属性的征兆是:水与火10.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A.手厥阴经B.足少阳经C.足厥阴经D.手少阴经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A.木为水之子B.水为火之所不胜C.火为土之母D.金为木之所胜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脏腑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肺主气,司呼吸B.肺主升清C.肺主通调水道D.肺主治节6.脾统血的含义是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A.心阳B.肺气C.脾气D.肾阳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A.阴盛慎用寒药B.阳虚慎用寒药C.冬季慎用寒药D.假寒慎用寒药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A.水谷精微B.肾精C.冲任气血D.命门之火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生发、柔和B.阳热、上炎C.长养、化育D.清静、收杀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A.肝的疏泄作用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C.膀胱的气化作用D.肾的气化作用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太阳小肠经16.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C.湿性粘滞 D.湿性趋下17.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 A.痰 B.饮 C.水 D.湿18.对津液不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 A.肝 B.肺 C.脾 D.肾19.孙络是指 A.十五别络 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D.十二皮部的络脉20.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B.易生风动血C.易耗气伤津D.易为阳热症状21.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A.督脉B.带脉C.任脉D.冲脉22.心悸不安,精神涣散,多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A.喜伤心B.怒伤肝C.思伤脾D.悲伤肺23.形成阴疽流注的病因多为A.暑邪B.热邪C.痰饮D.瘀血24.脾病面色黄,见何种脉时为逆A.浮脉B.洪脉C.弦脉D.缓脉25.肺的生理特性是A.喜润恶燥B.不耐寒热C.体阴用阳D.喜燥恶湿26.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八寸以下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足厥阴肝经C.足少阴肾经D.足阳明胃经27.十二经中具有两条别络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C.手少阴心经D.手太阴肺经28.导致人体生命死亡的根本病机是A.阴阳偏盛B.阴阳偏衰C.阴阳离决D.阴阳失调29.对虚实错杂证运用先攻后补治则的主要根据是A.先祛邪不会伤正B.先扶正可致留邪C.正气虽虚尚可耐攻D.标症紧急先治其标30.肾所藏之精是指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对肺司呼吸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有A.心的行血功能B.脾的运化功能C.肾的纳气功能D.肝的疏泄功能E.宗气的行呼吸功能3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冲脉 E.心包经33.六淫中属于阴邪的有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34.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A.喜B.怒C.悲D.惊E.恐35.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A.调节精神情志B.促进消化吸收C.维持气血运行D.协助水液代谢E.调理冲任二脉36.扶正与祛邪兼用的原则是A.扶正不留邪B.先攻后补C.祛邪不伤正D.先补后攻E.攻补兼施3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A.滋水涵木法B.益火补土法C.培土制水法D.金水相生法E.佐金平木法38.奇恒之腑包括 A.脑 B.筋 C.脉 D.骨 E.髓39.“气为血之帅”,具体表现为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40.以下属于病理性火的有A.五气化火 B.五志化火C.命门之火 D.少火E.壮火第二部分(主观题,共60分)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41.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二年级第二学期基础理论试题(选择题和是非题)

蝶泳、负重转体、旋转扭腰器、呼啦圈、仰卧架、摔跤、实心球后抛、肋木举腿、徒手腰腹练习、俯 卧背伸和仰卧二头起等主要起到( )的作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渥太华宪章》,以下不属于健康的基本条件和资源的是:( )。
根据适量运动的界定,运动时的心率范围控制在( )次/分钟之间。
健身棒操、跳水、柔软体操、伸展运动、体前屈与体后伸、呼啦圈及压腿等可以起到()的作用。
据有关资料统计,肌肉损伤约占各种运动损伤的( )。
跑道终点线离墙、树木、单、双杠等固定物太近,导致学生100米跑到终点缓冲不及撞上固定物上,酿 成的伤害事故属于( )。
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中长跑途中出现轻度运动性腹痛时,下列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
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中呼吸缺乏节奏,容易引起( )性运动腹痛。
《标准》学年评定等级中,良好是总分在()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年全面实施。
50米跑成绩记录时要求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如8.11秒应记为()秒。
不同的运动项目各有其不同的创伤易发部位及专项多发病。如:跨栏运动员易伤( )。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其不同的创伤易发部位及专项多发病,例如篮球运动员易伤( )。
终身体育观就是人们终身参与体育活动,把( )作为自己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和意识。
准备活动结束与正式运动的时间间隔( )为宜。
运动中腹痛的部位常与病变脏器位置有关,其中肝胆疾患或瘀血,多为( )。
( )就有很多的健身作用,特别是对冠心病、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的老年病状有良好的防治作 用。
《标准》测试成绩总分高于()(含)、等级为良好者,方可参与当学年三好学生、奖学金的评选。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A.医古文B.中医基础理论C.中医临床医学D.中医预防医学E.中国医学史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中国B.日本C.印度D.埃及E.古希腊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难经》D.《神农本草经》E.《温疫论》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A.《伤寒论》B.《金匮要略》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E.《难经》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E.《小儿药证直诀》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黄帝内经》D.《千金要方》E.《神农本草经》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难经》E.《医学纲目》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难经》E.《千金要方》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E.《温病条辨》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巢元方B.华佗C.张仲景D.陈无择E.扁鹊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张从正C.刘完素D.朱丹溪E.李杲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A.李杲B.李中梓C.吴又可D.张子和E.王清任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李东垣C.李中梓D.张介宾E.朱丹溪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朱震亨B.李东垣C.张从正D.刘完素E.吴鞠通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A.李中梓B.朱丹溪C.李东垣D.张介宾E.赵献可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子和C.李东垣’D.朱丹溪E.张介宾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A.李中梓B.赵献可C.张介宾D.李东垣E.朱震亨18.《温疫论》的作者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王孟英E.吴又可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吴鞠通B.吴有性C.王孟英D.叶天士E.薛生白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王孟英E.余师愚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A.吴有性B.王清任C.张锡纯D.李中梓E.王孟英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A.心 D.肺 C.脾 D.肝 E.肾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命门B.脑C.五脏D.六腑E.经络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A.叶天士B.王叔和C.张介宾D.王清任E.李杲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A.病B.症C.体征D.证E.病因(二)B型题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论》D.《金匮要略》E.《神农本草经》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D.《金匮要略》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C.《伤寒论》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E.《神农本草经》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B.《医宗金鉴》C.《证治准绳》D.《医学纲目》E.《千金要方》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B.《医宗金鉴》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C.《证治准绳》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B.“春善病鼽衄”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B.“春善病鼽衄”(三)D型题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C.阴盛则寒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B.社会的进步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A.宏观观察法B.微观观察法C.直接观察法D.试探法E.整体观察法(四)X型题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A.治未病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A.李中梓B.张景岳C.赵献可D.吴又可E.王肯堂3.温病学理论源于:A.《温疫论》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C.《内经》D.《伤寒杂病论》E.《难经》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A.《难经》B.《内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千金要方》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A. 形神一体观B.五脏一体观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D.“病在上者下取之”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7.中医的“证”包括:A.病变的过程B.病变的原因C.病变的部位D.病变的性质E.邪正的关系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A.《诸病源候论》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难经》E.《神农本草经》二、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理论课试题理论课试题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B、劳动C、社会文化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B、大学体育C、学校体育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B、课间操C、课外体育锻炼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
A、经济B、体育C、商业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B、健美功能C、健康功能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B、身体练习C、体育竞赛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C、提高身体机能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B、体育竞赛C、体育课程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B、理论教学C、基础练习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B、生命在于运动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C、完美人格个性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B、兴趣C、情绪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B、意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A、身心健康B、心理健康C、体质健康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B、增长知识C、形体锻炼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B、生物因素C、体育因素17、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降低血脂的作用。
A、防止脑动脉硬化B、提高心力储备C、促进胃肠蠕动18、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
A、焦虑症B、恐惧症C、心身疾病19、运动可以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尤其是运动。
A、户外B、足球C、健身20、一般来讲,信仰的形成,世界观的确立,是经过了较长时期的思想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而取得。
A、身体活动B、生理活动C、物质基础21、因素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才、成功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更是大学生的健康因素。
A、形象B、气质C、性格22、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环境,它们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A、社会B、运动C、生活23、健康是人一生关注的永恒主题,树立“”的理念,将对人类的发展的社会进步,对我国在新世纪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A、比赛第一B、健康第一C、友谊第一24、大脑只占人体重的2%,但它需要的氧气却要由心脏总流血量的20%来供应,比肌肉工作时所需血液量多。
A、10%—15%B、15%—20%C、20%—25%25、是指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
A、心理健康B、道德健康C、身体健康26、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运动A、有氧B、无氧C、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27、持续5分钟以上尚有余力的运动称为。
A、有氧运动B、无氧运动C、恒常运动28、根据运动时心率和强度相关关系标准,心率160次/分钟的锻炼强度大约是。
A、80% B、70% C、60%29、从运动生理来说,是全身耐力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
A、5minB、10min C、15min30、健身锻炼的运动量一般用运动强度与的乘积来表示。
A、运动量B、运动负荷 C、运动时间31、国内外科研成果表明,最适宜的锻炼强度在65%~75%,即心率在之间。
A、120~130次/minB、110~140次/min C、130~150次/min32、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以健身为目的的耐力练习心跳、脉搏应该维持在为宜。
A、120—140次/分 B、120—170次/分 C、130—160次/分33、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最为有利,每次锻炼时间安排为早锻炼钟,课外活动40—50分钟,晚饭后轻度活动10—20分钟,睡眠前轻松运动10分钟左右。
A、15B、20 C、2534、据国内外科研成果表明,每次进行min的耐力性运动锻炼是比较适宜的。
A、10—40B、15—50 C、20—6035、最适宜的锻炼频度是每周进行次。
A、1—2B、2—3 C、3—436、对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载荷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的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有显著的训练作用。
A、耐力练习B、力量练习 C、速度练习37、制定运动处方具有五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应是。
A、临床检查B、一般体检 C、运动试验38、运动处方锻炼主要采用中等强度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也称有氧运动。
A、伸展运动B、耐力性运动 C、混合运动39、克服外部阻力的练习方法有。
A、杠铃、哑铃B、杠铃、跳跃C、引体向上、俯卧撑40、克服本身体重阻力的练习方法有。
A、引体向上、俯卧撑B、实心球、沙袋C、拉力器、实心球41、身体健康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为主要目的的身体活动。
A、减肥B、竞赛C、健身42、耐力是指人体时间有节奏的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A、长B、中长C、短43、力量性锻炼应注意的问题: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循序渐进增加负荷;;每次练习要充分的做放松整理活动。
A、练习时要持之以恒B、练习中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C、练习时要分组多次44、下列项目不属于腰腹肌力量练习。
A、仰卧举腿B、仰卧起坐C、俯卧撑45、下列项目不属于柔韧练习。
A、坐位体前屈B、收腹举腿跳C、伸展运动46、运动中和运动后的饮水 , 应用 _______ 为原则。
A、少量多次B、多量少次C、少量少次47、运动中韧带扭伤的处理方法应是先_______, 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并将受伤部位高抬。
A、冷敷B、热敷C、揉搓或抖动48、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能量的主要供给者。
A、蛋白质B、糖C、脂肪49、饭后立即运动 , 会使参与胃肠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 , 流向肌肉和骨骼 , 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而且还会因胃肠的震荡及牵扯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 , 一般认为饭后 _______ 小时左右再进行运动较为适宜。
A、0.5 小时B、1小时C、1.5 小时50、参加剧烈体育活动前需要先做,以免受伤。
A、准备活动 B 、身体练习 C、全身运动51、为了自身身体健康,不宜参加剧烈运动。
A、中午B、饭后C、晚上52、对溺水者进行直接救护时,其过程分为观察、入水、游近溺水者、、拖运、上岸、抢救等。
A 、解脱B 、推拉C 、人工呼吸53、延迟性肌肉酸病的处理方法为。
A、冷敷B、热敷C、加压包扎54、剧烈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胸闷难忍、下肢沉重和不愿再运动下去等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
A、极点B、第二次呼吸C、过度疲劳55、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抢救者一手托起患者下颌,掌根轻压,以避免空气经食管出入胃内,另一手捏住鼻孔,掌根压住患者前额,深吸一口气后对患者口吹入,吹完气后松开捏住鼻孔的手,如此反复进行。
A、喉结上方B、喉结C、喉结下方56、关节囊和韧带扭伤治疗主要为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止痛,24—48小时之后可外敷新伤药,痛点药物注射,天后进行理疗或按摩。
A、2天B、3天C、4天57、面部擦伤后不宜使用的消毒药水是。
A、红药水B、紫药水C、碘酒58、体重计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简易公式是:本人的身高减去,所得的差数就是正常体重。
(单位为kg)A、110B、105C、10059、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占一天的左右。
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C、五分之一60、为保证良好的睡眠,睡前小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A、0.5B、1C、261、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它是由碳、氢、氧、氮硫及磷等元素组成的。
A、脂类B、糖C、蛋白质62、一般学生在一堂课上平均心率达到为宜。
A、110—150次/minB、120—160次/minC、130—170次/min63、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应为800—1200毫升,吹气按每分钟的频率进行。
A、16—18次B、20—25次C、25—28次64、当溺水者呼吸与心跳都停止时,一人做人工呼吸一人做胸外心脏按压,两者同时进行,每按压次吹气一次。
A、4B、5C、665、当溺水者呼吸与心跳都停止时,一人进行抢救,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每按压次吹气两次。
A、15B、16C、1766、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_ __。
A、希腊B、瑞典C、美国67、现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是_ 。
A、萨马兰齐B、罗格 C 、霍英东68、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
A、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B、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希望C、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愿望69、1896年在_______举行第1届现代奥运会。
A、希腊雅典B、英国伦敦C、法国巴黎70、国际奥委会的总部设在。
A、美国纽约B、英国伦敦C、瑞士洛桑71、奥运会的格言是。
A、友谊第一、比赛第二B、更快、更高、更强C、团结、友谊、和平72、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奥运会。
A、汉城奥运会B、洛杉矶奥运会C、巴塞罗那奥运会73、为新中国获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A、李宁B、许海峰C、伏明霞74、夏季奥运会自1896年在雅典举行第一届奥运会起,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止,共29届,因两次世界大战,实际只举行了。
A、25B、26C、2775、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教育B、竞技C、友谊7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年正试颁布实施。
A 、2000年B 、2002年 C、 2007年77、大学在校生应按的要求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
A 、每学年一次 B、两学年一次 C、四年一次78、目前我校大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为。
A 、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仰卧起坐、耐力跑(800\1000米)B 、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耐力跑(800\1000米)C 、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耐力跑(800\1000米)79、我校大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将对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