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案(上学期案头)
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优秀5篇
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优秀5篇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的公式。
难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2.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机械运动?2、什么是参照物?(设计意图:回顾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以参照物作为标准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增加前后内容的联系,引出详细学习运动的相关知识)二、新课教学模块一:引入新课,建构速度的概念。
【环节一】引入新课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出游时,人们希望最快到达目的地;刘翔比赛时,第一个冲到终点;草原上,猎豹追捕鹿。
此时,运动的快慢决定的不只是是否快捷或者荣耀,而关系到生死的角逐。
演示实验: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剪去不同大小的扇形后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比较这两张纸锥从相同高度下落的快慢,然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问题:如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设计意图:初中学生思维活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来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快慢很重要从而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引出新课)【环节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面三个事例,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2.交流总结;3.展示各组讨论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②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
(路程大的就快)(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总结规律,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环节三】创设情境,建构速度概念教师提出新问题: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1.创设情境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教师启发: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可不可以把他们其中一个量设置成一样呢?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计算两位冠军每1s内运动的路程,每一个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的就快。
初三物理上册教案
初三物理上册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三物理上册教案有关初三物理上册教案5篇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篇
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篇物理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章讲述动量的概念,并结合牛顿定律推导出《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体现了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
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的问题。
这一章可视为牛顿力学的进一步展开,为力学的重点章。
《动量定理》为本章第二节,是第一节《动量和冲量》的延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在本章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时《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本节教学重点(1)动量定理的推导和对动量定理的理解;(2)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一维情况下的定量分析。
3.教学难点动量定理的矢量性,在实际问题中的正确应用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量定理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传感器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用动量定理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质疑、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2)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关心国内、国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5篇
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5篇海阔凭你们跃,天高任你们飞。
愿你们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1一、教材分析力对空间和时间的积累,是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前一节介绍了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动量定理,而本节深入介绍了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动量守恒定律,这是高中学生所必修的自然界中四个基本守恒定律之一,因而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教学大纲中,动量守恒定律是B类知识点,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
教材选取两体问题中的碰撞模型,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定理导出了动量守恒定律的一维表达式,再将结论拓展为多个物体、两维情况,较全面地介绍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它不仅和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适用于宏观低速系统,也适用于牛顿第二定律不成立的宏观高速系统及微观系统,教材还详尽介绍了动量守恒的条件,提出在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保持不变。
前节教材讲述的冲量、动量及动量定理是全章的基础知识,在中学物理中用动量定理处理的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通常可看作质点)本节则将研究对象拓展到系统,在动量定理的基础上概括了封闭系统中的一般规律,动量守恒定律不仅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学好本节内容对今后处理物理综合问题以及学习新的物理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及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能在一维情况下两物体的相互作用情景中由牛顿定律及动量定理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并掌握定律内容及定律成立条件,了解定律的几种不同的数学表达式。
并使学生明白定律虽可由牛顿定律及动量定理导出,但其具有独立性、普适性。
掌握定律中“系统”、“内力”、“外力”等名词的确切含义。
2、能力目标。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范例5篇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范例5篇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1《欧姆定律》一 .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阻是导体本身阻碍电流的一种性质,采用讨论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测"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二.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 探究方法由猜想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有关,那么如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呢?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两个课题:(1)前面学过的哪些实验课题与该实验课题类似?举例说明.(2)你所列举的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什么?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让学生明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不变"的思想,那么,设计实验电路的时候应考虑:(!)怎样测定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定值电阻中的电流呢?(2)怎样保持导体的电阻R不变呢?(3)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呢?师生共同讨论,对各组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以确定出实验的方案,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出课本上的电路图。
利用串联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U,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I。
3.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此让学生明确"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的思想.那么实验探究时应考虑:(1)怎样改变导体电阻R的大小?(2)怎样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U不变呢?三。
学生分组实验与收集数据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按电流图连接实物图,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所对应的电流值,填入表一中: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更换电阻值,利用滑动变阻器保持定值电阻的电压不变,记录对应的电流值,填入表二中: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四. 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把上述两个探究课题所得出的结论综合到一起:一段电路中的电流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的欧姆定律.用公式表达为:I=U/R注意:欧姆定律中的电流(I),电压(U),电阻(R)应该指的是同一段导体在同一时刻的值。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篇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一、在新时期下,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此时一堂课是否符合新的课改精神,首先要看它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技术,从而融入到社会中去。
所以本堂课要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和全面活动,改进实验的配置与设计,注重效果反馈,让自主探究得以坚持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声音部分第一节,同时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同时回声现象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这一部分的素材刚好可以体现出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过程。
在新课标下声音处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大部分中,它既属于一种运动,同时在现象上也有它的独立性。
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三、学生分析学习本节课的学生首先已经具备了机械运动和力的知识,物理思想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但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
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
因为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而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
所以在细致设计探究与活动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四、课程目标1、知识技能: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认识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回声测距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取知识。
2、过程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在观察物理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一节:分子动理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和分子热运动。
2.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能识别扩散现象,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扩散现象的实验说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作无规则运动,并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通过演示“铅块吸引和空气压缩”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演示扩散现象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2. 通过演示“铅块吸引和空气压缩”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选择教师: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2个、空广口瓶、硫酸铜溶液、试管、冷水、热水、滴管、墨水、演示分子引力的铅柱2个、中间用弹簧链接的小球。
学生:有水的小烧杯。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引入1: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
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颗粒组成的。
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请看投影。
投影图片:各种物质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水、石头、微生物……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个的水分子组成,我们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这是多么的神奇。
我已经充满好奇心了,从今天起,我们就要进入物质内部去进行探索发现,你准备好了吗?引入2:【师】当妈妈在厨房里炒菜的时候,我们离得很远但为什么会闻到菜的香味呢?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1.扩散现象图片展示:一粒米和一个分子的对比图。
【师】组成物质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大约是10-10米,这个长度,人的肉眼是无法看到。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精选10篇)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精选10篇)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篇一一、电荷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5、电荷在金属杆中可以定向移动,金属是导电的。
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
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二、电流和电路1、电路的组成:1)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2)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的器件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4)导线:连接电路2、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三、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只有一条通路,逐个通过各用电器后,直接流回电源负极;切断任何一处电路,整个电路均断开;开关可以串联在电路中的任意位置,并不影响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点叫并联电路的分支点。
从电源两级到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两个分支点间的个条电路叫支路。
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然工作,因此,干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通断。
四、电流的强弱1、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代表,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1)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流出。
3)估测、试触,选择合适量程五、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1)进户线:火线、零线。
2)电能表:测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3)总开关(闸刀开关):控制户内与户外的通与断。
4)保险丝:当电路中又过大电流,保险丝熔化,自动切断电路。
(其保护作用)2、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做零线,另一条叫做端线,俗称火线。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5篇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5篇演讲稿取材内容合理,切合课程宗旨,符合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适应现实需要,讲述内容观点正确,有实际应用价值。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篇1浮力的概念本节的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
在生活中及小学的自然课上对浮力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其概念由两个现象直接得出并强调“浸”和“向上”。
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是难点,先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和动手做课桌上的小实验现象猜测加推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再由水中水袋受的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关系,最后由分析加表达式推导得出原理,这样层层推进,分散难点。
反思:从经验,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猜测避免猜测的盲目性。
由于同学个体的差异及实验的自主选择,避免“整齐划一”,保证多样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同时教师在应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猜测的“意外”,如:猜浮力与深度有关等。
学生并没有从生活中或已有的经验出发,这样猜测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时教师可加以引导。
学生交流,回答“小鱼和大鱼由于深度和体积不同而产生浮力不同的争论”,“改错题:木块浮在水上受到的浮力”两个问题。
反思:情境化的问题,增加亲切感,易引起兴趣。
“改错题”降低难度,又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题型的多样化可避免解决问题烦味与枯燥。
不足的是题目的覆盖面不广,可增加对浮力方向理解的问题;可换浮力在生活应用的例题,从而增强物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不足之处也很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时,当学生猜与深度关系时,可用学生分组实验来代替教师的演示;学生说完自己看法时,没有及时的形成或结果型激励评价等等。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篇2随着学校新课改的春风,我觉得作为我们一线老师应积极行动起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认真落到实处,分析、体会建立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的科学方法。
我在生物课堂讲授复习中,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复习效果。
九年级物理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精选5篇)九年级物理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知道电压的作用;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电压单位的换算。
3.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4.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压的作用;电压表的正确使用2、电压的作用;电压表的读数三、教具准备:电源、开关、灯泡、导线、电路板、电压表四、教学过程: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
用水压形成水流来类比电压形成电流。
电源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上电荷,负极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
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要有持续电流的条件:电源,电路应是通路。
3.电压(U)的单位。
国际单位:伏特(伏)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uV)。
4.常见的电压值。
(1)一节干电池:1.5V。
(2)一节铅蓄电池:2V。
(3)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4)家庭照明电压:220V。
(5)工业电压380V5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要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单位变换。
此个,还要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电压值。
1.电压表的结构:电压表的外形,符号,接线柱,量程:0-3V,0-15V。
2.读数:(1)认清所接量程。
(2)认清最小电压值。
0-3V每小格0.1V,0-15V每小格0.5V。
(3)检查写单位。
3.练习读数。
(幻灯显示)4.电压表的使用:(实物讲解)(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5.学生上讲台演示电压表的正确使用规则。
6.讨论想想议议7.练习:(1)把一个灯泡接人电源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小灯炮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柱。
(2)在两个灯泡L、L串联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柱。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案5篇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案5篇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案篇1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亲身体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同时物理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发展能力,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课处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四节。
本章整体学习能量知识,前面学习了《机械能》、《内能》。
这一节是将机械能与内能进行结合,学习两种能量的转化及生活应用。
同时本节也是对改变内能的方式的补充,所以学好前三节知识是前提,学好本节知识是对前面知识的提升和应用。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2、通过视频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知道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方法目标: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提高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社会发展的意义2、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本节重点为: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难点是: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会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些问题台阶,帮助学生逐步通过现象分析到本质。
在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情况分析时(外界对物体做功时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减小)通过实验归类,进行突破。
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这个重难点突破方法上,我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刺激:有视频、有自主学习课本、有问题引导合作讨论、有模具针对点观察(曲轴的转动情况)。
初三物理上册教案【优秀5篇】
初三物理上册教案【优秀5篇】初三物理上册教案篇一一、家庭电路的组成1.供电线路家庭电路的低压供电线路有两根线,一根叫火线,一根叫零线,它们之间有220V的电压。
2.电能表位置:供电线路在接其它元件之前,首先接电能表,也可以说电能表要接在干路上;作用:测量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铭牌数据含义:220V是指电能表的额定电压,10A是指电能表允许通过的电流,1500r/kW?h是指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1500转;读数方法:记下起始时间的值,再记下结束时间的值,两次的差就是这段时间消耗的电能,注意最末一位数字为小数部分,单位为千瓦时,也叫度。
3.总开关位置:在电能表后,保险丝之前;连接方法:有时用双刀开关同时控制火线和零线,有时用单刀开关只控制火线。
4.保险丝:作用:在电路电流过大时,自动熔断,切断电路;材料:电阻率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原理: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保险丝的电阻比较大,通过的电流较大,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就比较多,温度上升的较高,而保险丝的熔点又较低,所以会迅速熔断;选择: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稍大于家庭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不能用更粗的保险丝,更不能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5.用电器位置:在保险丝后;连接:各用电器之间并联连接,既保证了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又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均为220V;控制开关位置:用电器的控制开关要放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不允许放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
6.插座作用:在家庭电路中插座是为了给可移动电器供电;种类:分为固定插座和可移动插座,又分为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三孔插座的作用:三孔插座的两个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另一孔是接地的,这样在把三脚插头插入时,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和大地连接起来。
二、测电笔1.作用:辨别火线和零线,或检查物体是否带电。
2.构造:笔尖金属体、阻值很大的电阻、氖管、弹簧、笔尾金属体。
3.使用方法: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待测物体,如果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的是火线,或与火线接通;如果氖管不发光,说明接触的是零线,或与火线没有接通。
初三上学期物理教案
初三上学期物理教案初三上学期物理教案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初三上学期物理教案,欢迎阅读!初三上学期物理教案篇1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④分压作用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总=1+1④分流作用:i1:i2=1:1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初三上学期物理教案篇2功和机械能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7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7篇)九年级物理教案篇1【设计理念】1. 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
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 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3.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 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
会判断物体浮沉。
5. 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墨水瓶、烧杯、水、乒乓球(3个)、溶液。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 什么是力?2. 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测力计)3. 出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
墨水瓶受几个力?(两个)4. 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一对平衡力)5.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二、导入新课(一)演示实验1. 用手托住空墨水瓶。
分析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2. 分析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学生实验: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
)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演示实验: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原因。
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学生实验: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二)板书一、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方向)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另外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部分浸入;②浸没。
初中九年级上册学习物理的教案4篇
初中九年级上册学习物理的教案4篇学校九班级上册学习物理的教案4篇学校物理学作为学校时期的必修课,对于同学将来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物理难学,几乎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共识,要想关心同学啃下这块难啃的骨头,科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学校九班级上册学习物理的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学校九班级上册学习物理的教案11.教学目标1.1学问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2)把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
(3)理解等温变化的P—V图象与P—1/V图象的含义,增加运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的力量;1.2过程与方法带领同学经受探究等温变化规律的全过程,体验掌握变量法以及试验中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同学切身感受物理现象,注意物理表象的形成;专心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形成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教学难点和重点重点:让同学经受一次探究未知规律的过程,把握肯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p-V图象的物理意义。
难点:同学试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
3.教具:塑料管,乒乓球、热水,气球、透亮玻璃缸、抽气机,u型管,注射器,压力计。
4.设计思路同学在学校时就已经有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生活中也有热胀冷缩的概念,但对于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清晰的。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课堂应当以同学为主体,强调同学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着重培育同学的创新思维力量和实证精神。
这节课首先通过做简洁的演示试验,让同学明白气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和压强这几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着亲密的联系;然后与同学一道争论试验方案,确定试验要点,接着师生一道试验操作,数据的处理,得出试验结论并深化争论,最终简洁应用等温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流程:(略)学校九班级上册学习物理的教案2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了解太阳能的优点.知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2.过程与方法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讲解,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喜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分教学方法:提问争论法教学器材:有关挂图、录像资料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人类利用的常规能源是什么?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呢?同学:常规能源有煤、石油、自然气等化石燃料和风力、水力资源等等,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老师:回答得很好,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用铀做燃料的反应堆虽然能大大削减能源的消耗,但是铀的储量也是有限的,而且使用时要产生放射性污染;轻核的聚变虽然比裂变洁净,还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解决和平利用的问题,所以还要开拓新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人们发觉太阳不但始终间接地向人类供应生存和进展的能量,而且还是可能为人类长期地直接供应巨大能量的新能源.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能.二、进行新课板书:太阳能(1)太阳能的优点①太阳能非常巨大.老师:同学们想想,太阳能有什么优点呢?板书:(一)太阳能的优点同学:太阳能特别巨大,从前面表中可见,太阳能向四周空间辐射的总功率达3.8×1026瓦.板书:1.太阳能非常巨大老师:说得很好,太阳能非常巨大.同学们知道太阳能辐射到地球表面的总功率是多少吗?(通过查看课本答:l.7×1017瓦) 老师:同学们计算一下,太阳每小时辐射到地球的总能量有多少?(同学上黑板计算:1.7×1017瓦×3600秒=6.1×1020焦) 老师:地球每小时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能量有6.1×1020焦,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内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可见太阳能有多么巨大.②太阳能供应时间长期.那么太阳能会不会用完呢?依据科学家推算,太阳像现在这样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还可以维持60亿年以上,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板书:2.太阳能的供应时间非常长期新课标第一网③太阳能分布宽阔,猎取便利.老师:我们到哪里去取太阳能?怎样猎取呢?(只要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就有太阳能,不用特地去查找;只要用东西接收就行了,不需要挖掘开采)老师:很好,所以太阳能的第3个优点是:板书:3.太阳能分布宽阔,猎取便利,无需挖掘开采和运输④使用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太阳能是最洁净的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给我们带来污染.所以,太阳能的第4个优点是:板书:4.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2)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两条途径老师先请同学谈论:如何利用太阳能?然后总结.板书:(二)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1.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以供利用(讲解:例如用太阳炉、太阳能热水器等装置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来做饭、烧水等等,也可用集热器把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再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就叫太阳能热电站.)2.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讲解:例如用硅光电池——也叫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已很广泛,像人造卫星上的电源、太阳能汽车上的电源,小型电视机、计算器上的电源,城市道路路灯的电源等等都可用太阳能电池,我国还用太阳能电池做航标灯的电源,铁路信号灯的电源等等) (3)利用太阳能的困难老师:既然太阳能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不大量推广、大范围应用呢?目前还有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板书:(三)广泛利用太阳能的困难1.太阳能虽然非常巨大,但它太分散(讲解:经计算,垂直投射到地面每平方米面积上的太阳能只有几百瓦,所以要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必需设置浩大的收集和转换能量的系统,目前造价还太高,影响推广.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气候、季节等缘由,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稳定,给正常连续地使用造成困难3.目前太阳能转换器的效率不高(讲解:光热转换的效率为50~60%,而光电转换的效率只有10%左右.所以还要下大力气研制高转换效率的材料)(4)结束语要大规模地直接利用太阳能还要做大量的讨论工作,现在已取得肯定成果,只要不断努力,必将会不断有新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有人预言,到21世纪,太阳能将会成为人类的重要能源之一.三、小结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第三节太阳能一、太阳能的优点:1.太阳能非常巨大;2.太阳能的供应时间非常长期;3.太阳能分布宽阔,猎取便利,无需挖掘开采和运输;4.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
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
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编好教案后不能照本宣科,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改动,使其更加实用,这样才能强化教学效果。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一)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色散现象。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和方法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1、掌握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2、知道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无……前面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4生活中有哪些光的折射现象?进行新课:1、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现象。
实验: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2、光谱中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不偏折程度3、物体的颜色:(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
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颜色之迷:不透明物体: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
透明物体:由透过的色光决定。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一、教学目的: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2.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初三物理上册教案
初三物理上册教案初三物理上册教案(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浮力。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1.引入课题:将气球和铁块分别扔到水里会怎样?但同样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就不会下沉?如果制成潜艇却还可以浮沉自如,又是为什么呢?(设计意图: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对浮力已有一些了解,通过情景激活学生脑海里的知识。
学生通过搜集生活中的浮力现象,使思维发散。
通过所列举的现象,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讲授新课1.研究什么是浮力学生研究:把乒乓球压入水中。
观察乒乓球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将乒乓球压入水中,有什么感觉?(设计意图:不仅自然引入浮力的概念,还让学生认识到这个力是竖直向上的,对浮力方向有一个初步认识,为猜想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后排开的液体的多少有关做好铺垫。
)过渡:在水中上浮的物体,显然是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但是,像石块这样的东西在水中下沉,是否也受浮力的作用呢?学生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实验研究得出浮力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设计意图: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
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排除错误观点“只有上浮的物体才受浮力,下沉物体不受浮力”。
通过实验学会测量、计算浮力的一种方法,并通过观察再次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的多少有关,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
)过渡:水会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浮力,那么空气会不会也对其中的物体有浮力呢?演示1:放飞的气球(课件展示)(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向上的托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初三物理上册教案
初三物理上册教案初三九年级上册物理篇一课前热身(试一试,你能行)1.要了解中华文化,就要知道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
请你介绍一下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
2、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3、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
20xx年是我国第个文化遗产日。
主题是。
4、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章现着传统文化的影响。
、,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5、民族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断而且愈益勃发的力量源泉。
6、民族文化的力量表现在旺盛的上。
是团结和凝聚个民族的思想纽带。
、、的互助精神,始终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历史发展的主流。
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
(我自信,我参与)1、民族文化的特点2、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对号入座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日起源时间食品活动和习俗春节夏元宵节汉端午节春秋战国中秋节周①元宵(汤圆) ②粽子③挂灯笼,猜灯谜等④赏月,全家团圆等⑤饺子、年糕等⑥赛龙舟、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配香囊等⑦月饼⑧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吃年夜饭、拜年,贴春联,放鞭炮,走亲戚等4、有人认为“民族文化已经没有魅力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5、民族文化没有中断的原因是什么?初三九年级上册物理篇二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肩上的使命是沉甸甸的,但又是光荣而神圣的。
如何搞好初三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学年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语文答卷,这是每一位初三语文教师所必须面临的课题。
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这关键的一年之中,为了给家长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慰,我们要在这最后冲刺的阶段做最好的努力,为同学们成才和升学助一臂之力。
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对照新课标,冷静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得与失,从而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估价,进而对整个初三语文教学作出前瞻性的筹划,以便在明年的六月的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上学案
执教: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分析及教学总体设想
教材分析:
九年级教材共分为如下的四个板块:1.人与物理--机械和能的利用;2.动手动脑--认识和组装电路; 3.利用电能--使生活更美好; 4.永恒的探索--粒子、宇宙、能源;)教学内容的选择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增加新题材、新科技成果、图片(含照片),反映时代感。
同时,增加联系生活、技术、社会的实际内容。
教材中注意学科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将几部分内容整合在一块。
通过逐步学习,可以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材内容安排上,注重了科学探究内容的统一考虑,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创设了条件和环境。
重点突出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能及其相关知识,并了解能的转化规律,应用其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增强自身环保意识。
2、通过动手和动脑,认识电路并能组装简单的电路,了解电学尝试,知道一些基本的电学知识。
3、立足学生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内能和改变内能的方法及其热量、比热容的概念以及物理意义。
2、电流和电压的概念电流和电压的正确测量,及利用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3、电功、电功率的概念,电流做功的计算、测量及其单位,电功率的计算、测量及其单位及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
1、利用比热容的概念来分析并解释物理现象及有效利用燃料。
2、正确按照实际电路绘制电路图,按要求设计电路图,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3、如何实现欧姆定律的猜想及探究,怎样充分利用实验探究及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电功率的定义,计算、测量方法及其单位,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串、并联电路中有关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分析及计算。
5、用实验探究及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择优促差措施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思想基础:总的特点来讲,同学们爱学习,对学习物理更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有所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
但有个别同学思想意识差,不能正确的面对学习,学习行为较为散乱。
学习基础: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及格率也在逐步提高。
但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然后,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择优促差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一一至二○一二学年秋学期教学课时安排计划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课题
教
时
执
行
1 8月25日—8月26日教师培训、开校报到
2 8月29日—9月2日§10.1机械能1课时
§10.2内能2课时
3
3 9月5日—9月9日§10.3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2课时
10.4热机
§10.5火箭1课时
3
4 9月12日—9月16日§10.6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1课时
复习与总结2课时
3
5 9月19日—9月23日§11.1认识电路1课时
§11.2组装电路2课时
3
6 9月26日—9月30日§11.3电流2课时
§11.4电压1课时
3
7 10月3日—10月7日§11.5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1课时
§11.6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课时
§11.7变阻器1课时
3
8 10月10日—10月14日复习总结3课时 3
9 10月17日—10月21日§11.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课时
§11.2利用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1课时
3
10 10月24日—10月28日期中总复习 3
11 10月31日—11月4日期中考试 3
12 11月7日—11月11日§11.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3课时 3
13 11月14日—11月18日§11.3欧姆定律的应用1课时
复习总结2课时
3
14 11月21日—11月25日§12.1电功和电能1课时
§12.2电功率2课时
3
15 11月28日—12月2日§12. 3探究--测量小灯泡的功率2课时
§12.4电流的热效应1课时
3
16 12月5日—12月9日§12.5家庭用电1课时
§12.6安全用电2课时
3
17 12月12日—12月16日复习和总结3课时 3
18 12月19日—12月23日第十至十一章复习 3
19 12月26日—12月30日第十二至十三章复习 3
20 1月2日—1月6日期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