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人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整合课件人民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整合课件人民版必修1
专题整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三部宪法比较
比 较 《共同纲领》 1954 年宪法 1982 年宪法
时 间 1949 年
1954 年
1982 年
制定机关
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主要内容
确立了新中国 的国家架构
正式确定人 民代表大会 制度
规定了我国根本政治 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 开放的基本本大法
历史地位 与评价
具有临时宪法 的性质
第一部社会 主义类型的 宪法
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 国安邦的总章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
国家制度 性质 发展演变
意义
人民代表 国家 大会制度 政体
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
政党 制度
商制度
(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
调动了民主人士的 参政议政热情,开 创了群策群力共同 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国家制度 性质 发展演变
意义
民族区域 民族 自治制度 制度
(1)1949 年初步确立。(2)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式确认。(3)1984 年,政府 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区域自治法》,使之健全 和发展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 家做主的愿望,保 证了祖国统一和民 族团结,调动了各 族人民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积极 性
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确立。奠定了中华人民共
(2)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国各项政治制度
宪法》正式确立。(3)“文化大 的基础,规范了政
革命”期间遭到破坏。(4)中共 府与人民的服务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 被服务的关系
完善
(1)1949 年初步建立。(2)1956 年发展到一个新阶段。(3)“文 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 坏。(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加强和完善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案人民版必修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案人民版必修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本课概述●课标分析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课标明确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

同时要从对这些制度的内容及特点分析并总结概括出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这几个子目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1954年宪法规定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本课内容开启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先河,在本单元和建国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中国民主政治史对高一学生来说不算陌生,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非很高,要注意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本课历史名词概念较多;对部分同学来讲容易造成学习上的障碍,增加学习难度,要注意解决。

●教学建议1.教法:情景问题法,通过创设新情景、设置新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探究回答,启发引导。

2.学法:根据老师创设问题、主动探究、师生互动;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分析,并能得出相应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阐述人民代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这三项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参照学习过的政治知识,初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3.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不同比较,提高分析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1课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课件(共1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1课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课件(共16张PPT)

四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 新政协(一届政协)、 一届人大、 二届政协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 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 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 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 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 可以获悉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初步建立:
1、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确立和发展:
继续存在:
2、1954年二届政协召开
新的阶段:
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 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 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汉族
内蒙古自治区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大杂 居
小聚 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 区1958
总结
一次典礼:开国大典
二个法律:《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专题四第1课
主 政新 治中 建国 设的

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一、新中国的成立(前提) 为新中国政治建设奠定基石
、 1 历史条件
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已被推翻 ③思想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2、过程
①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②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3课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3课
误区警示 答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香港、澳门回归——“一国两制”的实践
1.香港回归 (1)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 (2)历程 ① 1984 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③1997年7月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宣布 香港特别行政区 正式成立。 (3)意义:香港的回归为成功解决澳门问题提供了范例。
(2)实行“两种制度”。大陆地区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
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
共同发展。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依宪法规定,港、澳、台设
置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答案
2.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 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 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 也有7 000多人次。 思考 (1)据材料归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 答案 答案 两岸民间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往日益频繁。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
举制度尚未算十分民主。本来香港市民对解放军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怀
有戒心的,但驻港解放军严格的纪律改变了港人的印象。
(1)香港市民担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 从香港市民的切身利益考虑其担心的原因。
答案 担心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生活方式会受到影响。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思维导图课件: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思维导图课件: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 思维导图课件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
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贰 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叁 文革和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肆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伍 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壹 课标解读之中华人民共建设
叁 课标解读之文革和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不是,它只是标志我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三 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 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辨析二
不是。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 属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 民主义遗留问题,属于中国 的外交。
小题快做,夯实基础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 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3人,56名中央人民政府 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27名,几乎占到一半。 这说明当时中国( ) A.爱国统一战线聚人心 B.形成了联合执政局面 C.各党派政治见解一致 D.重视政党政治的创新
5.“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 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主要历 史原因是( ) A.“一国两制”的实行 B.“台独”势力的阻挠 C.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 D.“冷战”格局
C
小题快做,夯实基础
6.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 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 国《财富》杂志又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 的文章坦诚认错。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的转变 B.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政策的首次实践 C.“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D.美国政府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失败
材料赏析
8.材料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人 在全国范围内移植西方近代宪法观念、宪法文明成果(精华)并 将其本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中国的 政治制度与国家制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确定的,《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全国 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 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 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 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 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 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 结合起来。 你能从材料的信息中读到哪些课标知识点吗?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整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整
立问题,从材料看,大批民主人士参加了这次政治协商会议。材料 没有反映恢复民主党派的组织问题,排除B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C项错误;“一五”计划于1951年开始编 制,1955年正式通过并公布,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A
知知识识网网络络
核核核心心心观网网络络
核核核心心心观观观点点点
试试题题回回放放
2.联系 (1)两者一般是同期召开,政协和县级以上(包括县级)人民代表大 会的任期都是每届五年。 (2)两者的工作方式都是举行会议,都有常设机关,都是符合中国 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两者都建◆立全书在优质生试题随产意编资辑 料◆ 课公堂教有学流制程完基美展示础上◆ 独家,体研发现错题组了卷系人统 民当家做主的 社会主义民主本质。 (4)两者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知知识识网网络络
核核核心心心观观观点点点
试试题题回回放放
2.(2013江苏单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 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 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 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国共产党 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解析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商讨新中国的成
话题归纳 本专题在教材中自成一体,在高考试题的考查中比例相对较小, 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往往与其他知识点结合考查。从考点分布 看,各知识点均◆有全书涉优质试及题随,如意编辑中国◆ 课堂共教学产流程党完美领展示导◆的独家多研发错党题组合卷系作统 和政治协商 制度,社会主义宪法,港、澳、台问题等。

高中历史 专题4 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4 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七届二中全会 (1)背景: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背景: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筹建 新中国 背景 成为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成为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2)召开: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 (2)召开:1949年 召开 召开。 省平山县 西柏坡 召开。
(3)此后, (3)此后,全国有条件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逐 此后 步成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机构,到1958年,内蒙古 步成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机构, 1958年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 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1965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 成立。 成立。 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自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 的愿望, 己当家作主 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 团结, 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 。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 (1)背景:1953年 (1)背景: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召开全国 背景 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同年, 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同年,地方人民大会逐级 召开, 召开,为全国人大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 基础。 基础。 (2)召开:1954年 (2)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 召开 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 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 其根本的政治制度, 其根本的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 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 社会主义 过渡的方向和途 原则。 径。宪法体现了 人民民主 原则和社会主义 原则。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等奖教案】 人民版必修 (2)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等奖教案】 人民版必修 (2)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标要求本专题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其基本要求有:(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的主要成就,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阐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专题概述本专题第一、第二目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既包含了政治建设的起点和基本内容,也包含了政治建设的曲折、转折及其新的探索与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五年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继承和发展《共同纲领》的基础上,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述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度陷于瘫痪,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而这一时期,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

这种惨痛的教训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政治建设上创新性探索,这表现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高中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人民版必修

拓展深化
一、《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异同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通过会议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背景
1949年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
同 原则
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点 性质
临时宪法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
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 了基础
规定国体 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相同点 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对点训练1〕 (2016·皖南)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 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主干线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政治建设 的基础。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制定保证了社 会主义建设的方向,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是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鲜明的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促进了 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这些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中国政府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成功地收回了香港、澳 门,洗雪了百年国耻。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改革开放 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两岸交流。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 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道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而不懈奋斗。
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共产党以一个政党的资格而非执政党的身份执政”,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A.1979 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1992 年达成“九二共识” C.1994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保护法》 D.1995 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解析:选 A。1979 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 统一祖国,并建议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故 A 项正确;1992 年达成“九二共识”主要是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与 三通关系不大,故 B 项错误;1994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 湾同胞保护法》主要是保护台湾同胞的权利,与三通关系不大, 故 C 项错误;三通并不是始于 1995 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 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故 D 项错误。
①②说明“一国两制”提出的理论依据。 ③说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
根据史料,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理论上的发展贡 献。 提示 依据:国家的主权与安全、领土的完整和统一是国家的根 本利益;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贡献: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突出国家的调节作用;发展了“和平共处” 理论,运用“和平共处”原则处理国内问题;发展了统一战线理 论,突出了爱国的主题,扩大了对象和范围;发展了利用资本主 义促进社会主义的理论。
②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③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④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 B。材料中第一幅图片是香港特区的标志,第二图是西 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的徽标,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 治,故①正确;这两项制度都是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故②正确; 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西藏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故③错误; 香港回归,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祖国统一,西藏自治区成 立,有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和祖国的统一,故④正确。B 项符合 题意。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四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说课(共30张PPT)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四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说课(共30张PPT)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25-30分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949年10 月1日数十 万群众共庆 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国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观察上图,说说:数十万群众为什么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国?新中国政权与旧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的国家政权有着哪些本质 的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 理解,了解它成立的重大意义。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25-30分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问题探究二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以上所学内容,探究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政协有何区别和联系?
区别 .性质 人民政协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不是国家 机构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25-30分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4、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广西壮 族自治 区 1958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一、新中国的成立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1949年北平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毛主席和代表合影原版 平津战役胜利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 照片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25-30分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2、开国大典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看完视频,同学们如果1949年10月1日你参加了 开国大典,是数十万群众中间的一员,请你谈谈参加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可以点燃学生学习激情。 盛典的感受?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版必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条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其奠定了法律基础 和组织基础。 (2)召开:1954 年 9 月,在北京隆重举行。
(3)成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 国家性质 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 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②原则:体现了 人民民主 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 ④意义: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4)意义:标志着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②主要内容
工作重心
由乡村转移到 城市
工作中心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确定了全国胜利后的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 基本政策

从农业国转变为 工业国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 总任务
社会主义社会
(3)组织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①时间、地点:1949 年 9 月,在北平召开。
2.优越性 (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 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力。 (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 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 业的发展。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2.家国情怀:通过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
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设的学习,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及
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自主预习 探新知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背景 (1)军事基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 七届二中全会 的召开。 ①时间、地点:1949 年 3 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小结课件人民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小结课件人民版必修1

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文化大革命”——践踏破坏
民主法 制的破

(1)原因: ①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想通过“文化大革 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956 ~1976
年)
③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 (2)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社会秩序混乱;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
人权被严重践踏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完善
民主法 制的健

(1978 年至 今)
(1)平反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建立法律体系。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 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 年,被正式写入宪 法
(4)基层民主选举: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由居民直接选举产 生。在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展源自二、祖国统一时期发展历程
20 世 纪 70 年代 末 80 年代

“一国两制”构想——理论提出 (1)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发生 重大转变 (2)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一国两制” 构想 (3)1984 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提供宪法保证,“一国两 制”正式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时期
发展历程
2.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基确立
民主法 制的确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 年第一届人大通过宪法,以国 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 主义的原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误。
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
D
排除
律,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高分策略指导——史实阐释论述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题型解读 本 这类选择题常见的题干表达方式为史实的叙述或评论,有时是

案 夹叙夹议。呈现方式是既无图表又无引文。

目 解答技巧

关 此类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通读题干,把握材料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史实叙述;然后准确定位史实的时空并思考题目的核心词;最 后在结合上述审读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所学并对选项逐 个筛选。
2019/7/1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1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历史条件
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全
翻,新中国即将成立
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性质
临时宪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经济建设 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对 工商 业进行 社会 主义改
方针 合理调整工商业 造,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本 学 案 栏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制定主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表大会
目 开 关
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 历史作用
家领导体制
域自治法》
共”的方针
2.全面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1)含义:“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
本 义制度。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学 案
(2)特点
栏 目
①“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
开 关
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④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本 (3)意义
学 ①“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根据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的、科学的
案 栏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
目 开
②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方面毫不含糊,同
关 时在基本正常的措施上又充分照顾实际情况和各方面的利益,
完全符合港、澳、台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大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人民代表
民族区域

内容
学 案
发展历程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大会制度
自治制度
商制度
栏 目
1954 年,制 新政协召开,制度初

定第一部 步形成;一届全国人 1949 年,《共

《中华人民 大召 开后,参政议 同纲领》;
初期建构
共和国宪 政、政治协商和民主 1954 年,《中
法》,确立人 监督;1956 年提出 华人民共和
A 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 正确

有了选举权,故 A 项正确。
学 案 栏 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在 1954 年第一次全国 B 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故 B 项错误。 排除

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
关 C 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故 C 项 排除
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保证
本 学
例题 (2014·江苏高考)1953 年 6 月 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
案 栏
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
目 开
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
关 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学案4 专题学习总结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 案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栏 目
(1)初步奠基(1949~1954 年)
开 关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
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
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
式。
(2)基本形成(1954~1957 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
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
本 学
权结束。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
③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
要组成部分。
④这一构想也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对人类历史和世
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 年)的不同

法律

《共同纲领》
1954 年宪法
案 项目


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
案 栏
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目 开
协商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 1954 年宪法
关 里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3)严”倾错误的干扰,尤其是 1966~1976 年
“文革”十年间,民主党派人士遭迫害,司法部门瘫痪,人民
民代表大会 “长期共存,互相监 国宪法》
制度 督”的方针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982 年宪法和 1982 年,确立 1982 年,民族区
了“长期共
新时期以 后续制订宪法,
域自治制度完善;
存,互相监
来的发展 完善人民代表 督,肝胆相 1984 年,《中华人
和完善 大会制度和国
民共和国民族区
照,荣辱与
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4)发展完善(1976 年至今)

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栏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加强基层民主选举等,

开 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构与新时期的发展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解题规范
本 学
本题以 1953 年《人民日报》报道为切入 初步

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

分析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深度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分析 解题的关键是对重大事件的时间把握。
逐项分析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
②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实行社
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
同发展。
③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