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成活原理
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

修剪的方法和要求:
1. 高大乔木应于栽前修剪;小苗、灌木可于栽后 修剪。 2、 落叶乔木疏枝时应与树干平齐,不留残 桩;灌木疏剪应与地面平齐。 3、 短截枝条,应选择在叶芽上方0.5~1.0厘米的 适宜之处。剪口应稍斜向芽背的一面。
4、 修剪时应先将枯枝、病虫枝、树皮劈裂枝剪去。 较大的剪、锯之伤口,应涂抹防腐剂。 5、粗大枝条最好用手锯锯断,然后再修平锯口。
(三)扶直封堰 1. 扶直:浇第一遍水渗入后的次日,应检查树苗 是否有倒、歪现象,发现后应及时扶直,并用细 土将堰内缝隙填严,将苗木固定好。 2. 中耕:水分渗透并适应干燥后,用小锄或铁耙 等工具,将土堰内的土表锄松,称“中耕”。中 耕可以切断土壤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有利 保墒。植树后浇三水之间,都应中耕一次。 3. 封堰:浇第三遍水并待水分渗入后,用细土将 灌水堰内填平,使封堰土堆稍高地面。土中如果 含有砖石杂质等物,应清理出来,以免影响下次 开堰。
3)、选择当日气温较低时或小阴雨天进行移植,一 般可在下午五点以后移植。 4)、应采取带土球移植。
5)、各工序必须紧凑,尽量缩短暴露时间,随掘、 随运、随栽、随浇水。
6)、夏季移植后可采取搭荫棚、喷雾、降温、喷 保水剂等措施。
花卉种植的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独立花坛,应由中心向外的顺序种植。
2、坡式花坛,应由上向下种植。
五、苗木种植前修剪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和地上部分修剪,保持地 上、地下水分与养分平衡并维持良好树形。 1、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 疏枝,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短截,可剪去 枝条1/5~1/3。 2、枝条茂密的花灌木,可根据花芽着生部位适量疏 枝或短截。并顺其树势适当强剪,促生新枝,更新老枝。 3、对嫁接灌木,应将接口以下砧木萌生枝条剪除。
树木移植成活原理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果树大树移植成活原理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果树移植成活原理和技术,是每个果树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一、果树移植成活原理移植果树要成活,其内部必须达到一系列的平衡,如水分平衡、养分平衡及激素平衡等等,其中最关键的是水分平衡。
果树吸收的水分,一部分用于体内的代谢活动,一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大气中,移植的果树要达到水分平衡,就要开源节流,一是增加吸水,二是减少失水。
凡是增加吸水、减少失水的措施,都有利于移植果树的成活。
二、提高果树移植成活率的措施(一)增加吸水1 、灌水果树移植后要立即灌水,一周后再灌水一次,以后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灌水。
灌水后土壤与根系密切接触,为根系的吸水提供有利条件,另外,果树吸水最活跃的部位是根毛区,但在移植过程中,根毛区绝大部分被切除,特别是裸根移植更是如此,即使保留部分根毛,由于暴露在空气中也很快死亡,失去吸水功能。
因此,移植果树的吸水,主要是靠渗透作用的被动吸水过程。
被动吸水与根系的代谢活动无关,只与土壤水分和根系液胞内水分的渗透势有关,灌水后,土壤水分渗透势增加,有利于土壤水分渗透到根系内部。
2、确保适宜的留根量在果树挖掘时,乔木树种挖掘直径一般是其胸径的6~12倍,灌木树种挖掘直径为其高度的1/3。
果树规格愈小,比例愈大。
3、围根缩坨,增加须根留量须根是新移植果树的主要吸水部位,须根与大根相比,表皮薄,更有利于被动吸水,另外,在根系相同重量情况下,须根的表面积比大根要大得多,从而增加了根系吸水面积。
为了增加须根,对多年生大树或野生大树,在移植前2~3年的春季或秋季进行围根缩坨,利用根系的再生能力,进行断根刺激,促使果树形成紧凑的根系,发出大量的须根。
具体操作时,应根据树种习性、树龄大小和生长状况,判断移植成活的难易,确定开沟断根的水平位置。
落叶树种的沟离干基的距离约为果树胸径的5倍左右,常绿树须根较落叶树集中,围根半径可小些。
沟可围成方形或圆形,将其周长分成4或6等份,第一年相间挖2或3份,沟宽应便于操作,一般为30~40cm,沟深视根的深度而定,一般为50~70cm。
苗木的移植技术_1

苗木的移植技术苗木的移植技术一、移植成活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1、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是如何维持地上部与地下部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供给的平衡。
移植苗木挖掘时根系受到了大量损伤,苗木能带的根系,与起苗质量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一般苗木所带根量只是原来根系的10-20%。
这就打破了原来地上与地下的平衡关系,为了达到新的平衡,一是进行地上部的枝叶修剪,减少部分枝叶量,也就是等于减少了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消耗,使供给与消费相互平衡,苗木移植就能成活。
相反,不对地上部进行修剪,水分和营养物质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苗木就会因缺少水分和营养物质而死亡。
二是在地上部不修剪或少修剪枝叶的情况下保持地上部水分和营养物质尽量少蒸腾和消耗,并维持较长时间的平衡,苗木仍可以移植成活,特别是长期树种的移植。
2、移植成活的技术措施:落叶树种和移植,除了要注意修剪地上部枝叶,使地下根系表面积(或根量)与地上枝叶外表面(枝叶量)相等,或枝叶外表面积略小于根系以外,还要注意移植的季节。
落叶期移植由于枝叶量小,容易平衡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平衡关系,因苗木处于生理休眠状态,其蒸腾量小,移植成活率高。
即秋季落叶后至春季以芽前期移植最好,特别是春季发芽前移植成活率最高,落叶树种若在生长期移植要对地上部分实行强修剪,少留枝叶,争取带大土球移植,或多带根系少带土,移植后经常给地上部喷雾,生长期也能移植成活。
常绿树种移植时,为了保持其冠性,一般地上部分较少修剪,实际上地上部枝叶外表面面积远大于地下部分根系面积,移植后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与消耗是不平衡的。
移植时为了达到平衡,尽可能多带和保留原根系,起的土球尽可能大些,移植后要保持树冠对水分的要求,要经常往树冠上喷水,维持一段时间后,地上与地下部都逐渐恢复生长,常绿树种就能成活。
常绿树种移植的季节以休眠期最佳,因为这时树木的气孔、皮孔处于关闭状态,叶细胞角质层增厚,生命活动减弱,消耗水分与营养物质少,移植成活率高。
大树的原理

1.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变成了大树,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往外长。
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给自己时间。
时间就是体验的积累和廷伸。
2.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二个条件:不动。
没有一棵大树,第一年种在这里,第二年种在那里,而可以成为一棵大树,一定是千百年来经风霜,历雨雪,屹立不动。
正是无数次的经风霜,历雨雪,最终成就大树。
启示: 要想成功,一定要"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坚守信念、专注内功,终成正果!3.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三个条件:根基。
树有千百万条根,粗根、细根、微根,深入地底,忙碌而不停的吸收营养,成长自己。
绝对没有一棵大树没有根。
启示: 要想成功,一定要不断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自己扎好根,事业才能基业常青。
4.成为一棵大树的第四个条件:向上长。
没有一棵大树只向旁边长,长胖不长高;一定是先长主干再长细枝,一直向上长。
启示: 要想成功,一定要向上。
不断向上才会有更大的空间。
5.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五个条件:向阳光。
没有一棵大树长向黑暗,躲避光明。
阳光,是树木生长的希望所在,大树知道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阳光,才有希望长得更高。
启示: 要想成功,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愿望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1.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变成了大树,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往外长。
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给自己时间。
时间就是体验的积累和廷伸。
2.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二个条件:不动。
没有一棵大树,第一年种在这里,第二年种在那里,而可以成为一棵大树,一定是千百年来经风霜,历雨雪,屹立不动。
正是无数次的经风霜,历雨雪,最终成就大树。
启示: 要想成功,一定要"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坚守信念、专注内功,终成正果!3.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三个条件:根基。
树有千百万条根,粗根、细根、微根,深入地底,忙碌而不停的吸收营养,成长自己。
绝对没有一棵大树没有根。
园林植物的栽植

乔木
胸径≤24cm
绿篱(单排) 高≤
生)株
模纹花坛 每平方≤81株 (花灌木)
灌木
冠从高≤250cm
绿篱(双排) 高≤100cm
竹子
胸径≤10cm
露地花卉 面积(平方米)
和草坪
栽植程序与技术 1、定点放线 2、挖坑 3、起苗 4、运苗与假植 5、修剪与栽植
月季、珍珠梅、蔷薇、牡丹等。
四、栽植技术
栽植前的准备 1、了解设计意图和工程概况 2、现场踏勘 3、场地整理 4、选苗
4、选苗
苗(树)龄与规格
1、幼龄苗:优点:成活率高、费用低 缺点:景观效果较差
2、壮老龄树苗:优点:景观效果好 缺点:成活率低、费用高
常用规格:落叶乔木胸径≥3cm,常绿乔木株高≥ 1.5m
END
3、起苗
(1)起苗前的准备:苗、土壤 (2)起苗
A裸根苗:落叶乔木(以干为圆心,胸径的4-6倍为半径) 落叶灌木(以干为圆心,株高的1/3为半径)
B带土球苗:常绿乔木(以干为圆心,干的周长为半径)
4、运苗和假植
裸根苗: 1、车厢内垫草袋 2、根系向前,树梢向后且不能 拖地;根部用苫布盖严,绳子捆 好。 3、上不超过4m高 带土球苗: 1、苗高≤2m,可直立放 2、苗高≥2m,斜放
园林植物的栽植
几个概念 栽植成活原理 栽植季节 栽植技术
一、几个基本概念
树木的生命周期:从繁殖开始经幼年、成年、老年直
至个体生命结束为止的全部生活史。
树木的年周期:在一年中,树木随着季节变化而出现
从形态和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
物候期:人们通过观察植物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
4、运苗和假植
裸根苗: 1、临时:用苫布、草袋盖好,或
园林树木栽植与养护

一、栽植原理及植前准备 二、栽植技术 三、成活期养护管理
第一节 园林树木的栽植
栽植:是农林园艺栽种植株的一种作业。 包括:起苗、搬运、种植三个基本环节。
种植、假植、移植、定植 一、栽植成活的原理:维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 的平衡是栽植成活关键。
树木栽植
大树 移栽
树木假植 树木移植
1、适树适栽:根据树种的不同特性采用相应的栽 培方法。
? ②树冠要好看的面向观赏方向,前低后高,先 矮后高,
? ③浇定根水,筑10-15cm高的围堰,浇水后扶 正、培土。
种植
种植
夯实
? 3、树体裹干:
? 用草绳、蒲包、苔藓等包裹枝干。 ? 作用: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干、枝的
水分蒸腾;可保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经常保 持湿润;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夏季高温和冬季 低温对枝干和伤害。
(1) 了解规划设计树种的生态习性;适应环境的能 力;栽培养护技术。
(2)利用环境条件,满足树种生长发育的要求。
(3)树种的光照条件是植物配置很必要重视的条件
(4)地下水位是必须要考虑的。
要求:土壤疏松、通气透水,如果土地条件不好, 可以抬高地面或者深沟降渍,做好防涝引洪的工作。
? 2、适时适栽:园林树木栽植应在最适宜的时期进 行,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减少管护成本,提高 效益。
包扎
支撑
? 4、固定支撑:树体胸径大于5cm的, 都应该用支架固定,以防植株摇晃 影响根系的生长。
支撑
浇水
? 5、搭建遮阳:大树移植初期和高温干燥季节, 要搭建立阳棚遮阳,以降低树冠温度,减少树 体的水分蒸腾。遮阳度=70%左右。
遮阳
第三节 成活期的养护管理
提高树木移植成活率的原理与措施

处理,苗木的选择、苗木的土球、苗木的运输、苗木栽植前的修剪、栽植后的养护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苗木在高温下的成活率。
3.1土壤的处理苗木栽植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而反季节种植,对土壤的要求就更高了。
其中种植地被、小苗的疏松土壤需30cm 以上,种植花灌木、球类植物的疏松土壤需60cm 以上,而种植大型乔木的疏松土壤需150cm 以上。
对土质进行改良也是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含有镉、汞等重金属的土壤必须弃用并客土,同时做好土壤的培肥工作,根据植物习性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最后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土壤中虫卵对植物根部的破坏。
3.2苗木的选择为了提高高温下栽植苗木的成活率,我们要尽可能选择根系发达、植株强壮、无病虫害侵扰的苗子,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乡土树种进行栽植,在桃花江大道绿化项目中,数量较多的乡土树种有桂花、银杏、栾树、花桃等品种,即使在高温下种植,也达到了较高的成活率。
3.3对苗木土球及苗木运输的要求高温下栽植苗木,起苗土球直径必须达到苗木胸径的10倍以上,土球无松散包裹严密紧实。
苗木装车前须用草绳将树干缠好,并对其喷水,以保持草绳湿润,最好在夜间运输,运输途中将整个车辆进行覆盖,减少苗木蒸腾量,大型乔木在装卸车时应注意不损伤树干,不弄松土球。
苗木到达施工地点后如因特殊原因不能立即栽植,就必须进行假植,并做好遮荫处理。
3.4苗木栽植前的修剪苗木栽植前修剪,包括修根和修枝叶。
修根就是要修剪过长根和脱皮受损的根系,否则,在运输时容易折断,在栽植时也容易造成窝根,造成苗木不易成活。
修剪枝叶,一般剪去原有枝叶的2/3,促进树木地下地上平衡,减少叶面呼吸和蒸腾作用,确保剩余枝叶足够的养分、水分供给。
针叶树种应在移植前1周进行修剪,大伤口必须消毒,涂上保护剂,确保伤口不腐烂。
3.5苗木栽植后的养护树木种植后应对其进行浇水、支撑等工作,浇水次数要比常规栽植时多,水要随栽随浇,浇透,浇后就扶1次苗。
灌水时可混入发根促进剂,促进发根。
园林树木-项目三-园林树木的栽植

2.大树移植的特点
第一, 树木大, 树龄老, 细胞再生能力 弱 , 损伤的根系恢复慢, 新根发生能力较弱, 不易成活。 第二, 树木有效的吸收根处于深层和树冠 投影附近, 而移植所带土球内吸收根很少, 且高度木栓化, 故树木移栽后极易失水死 亡。
第三, 为使树木尽早发挥绿化效果和保持原有 优美姿态, 多不进行过重修剪, 因而地上部蒸腾面积 远远超过根系的吸收面积, 树木常因脱水而死亡。
在树干上围好蒲包片, 捆上 脖绳,
卸车时放置
4.种植
70-80cm
方箱直径+50-60
土台
高15-20
方箱高+土台高
树穴应比木箱直径大, 四边加宽50-60cm, 深加 15-20cm。可更换适于树木生长的培养土。在坑底中 心部位要堆一个高15-20cm, 宽70-80cm的方形土台, 以便放置木箱。放下前, 要拆去中部底板, 调整树 冠观赏方向。栽植深度以土球或木箱表层与地表平 为标准, 树木入穴后应先用支柱将树身支稳, 再拆 包装物, 并在土球上喷 0.001%萘乙酸, 每株剂量 500g以促进新根萌发, 然后填土, 每填20-30cm应夯 实一下, 直至填满为止。
(一)栽植过程各环节的关系
从起苗、运输、定植至栽后管理四大环 节。
每个过程都要细致操作, 尽量缩短时 间, 最好是随起、随运、随栽并及时管理 , 形成流水作业。
(二)栽植施工技术的采用
1、容易移栽成活的:如杨、柳、槐等,一般裸根移植,包装运输也 较简便。 2、较难移的:如苹果、山茱萸、云杉等,必须采用带土球移植法。 3.最难移的:木兰类、山毛榉、白桦等,为提高成活率,还须提前 2-3年于春季萌芽前进行“断根缩坨”处理 。
适树适栽, 适时适栽, 适法适栽。
秋冬季园林苗木移植技术和要点--大树移植成活原理--提高树木成活率的方法和技术措施--秋冬季移栽注意

秋冬季园林苗木移植技术和要点--树木移植成活的原理和核心技术措施一、树木移栽成活的原理收支平衡原理。
树木根系吸收的和枝叶消耗的水分养分基本维持在平衡状态,树木就可以正常生长。
新栽树木根系受损,恢复需要时间,吸收受阻,枝叶就要相应的减少消耗或者额外补充所需的营养水分,才能够维持基本平衡,达到成活的目的。
可见,树木栽植成活的关键就是怎样保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为主的代谢平衡。
二、确保移栽成活的关键技术措施1、保湿保鲜,尽量减少水分流失对根部进行喷施保湿剂,再缠绕包裹物,枝叶进行喷施保湿剂,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外面使用篷布遮阴或其他挡风处理。
2、保护根系,促进根的再生在起苗时应尽可能做到多留根、少伤根。
土球蘸泥浆或做好包裹,防土球松散或干燥。
3、缩短苗木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苗木栽植应遵循“随挖、随运、随栽”的原则,减少运输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和散失。
4、栽植时间最适宜栽植时期为早春和晚秋。
晚秋是指树木落叶后开始进入休眠期至土壤冻结前。
一般落叶树种多在秋季落叶后,此时树体处于半休眠状态,受伤根系易恢复,栽植成活率高。
常绿植物松类可晚秋移栽,柏类需要春夏温度较高时移栽。
秋季树木移植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11月下旬之间进行。
多数落叶树种和竹类可选择秋季栽植。
三、树木移植1、土壤要求:一般来说,浅根性乔木为60-90cm,深根性乔木为120-180cm;而培育树木所需的最低土层厚度应在生存最低厚度基础之上,即浅根性乔木增加30cm,深根性乔木增加60cm。
二要确保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水性,填方整地时要确保团粒结构良好,必要时可设置暗渠等排水设施。
三要确保适当的土壤pH值,最好控制在6.5~8.5范围内,或根据所栽树木对酸碱度的喜好而做调整。
四要确保土壤养分,适宜树木生长的最佳土壤是疏松透气土壤肥沃的壤土。
对所有种植地与回填土均应达到种植土的要求:应保持疏松、排水良好、非毛管孔隙度不低于10%、土壤pH值为6~8、土壤含盐量不高于0.12%;土壤营养元素达到基本平衡(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分别不低于10、1.0、0.6、0.7g/kg)。
树木栽培学重点

树木栽培学重点树木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反之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或结果,直至树木死亡的整个过程,它反映了树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离心生长: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生长。
离心秃裸:在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统称为离心秃裸。
不同类别树木的更新特点:1)具有潜伏芽的树种:靠潜伏芽所萌生的徒长枝进行多次主侧枝更新:紫藤、凌霄。
2)无潜伏芽的树种:只有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而无向心更新:马尾松、油松、黑松。
3)具有顶芽无侧芽的树种:只有顶芽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无侧枝的离心秃裸,无向心更新:棕榈。
4)根蘗更新的树种:1.除了靠潜伏芽更新以外,还可以靠根蘗更新:泡桐; 2.只能以根蘗更新:竹。
5)灌木类树种:1.茎枝基部及根上发生萌蘗更新为主:法国冬青、石楠、黄杨;2•藤木类更新类似灌木:五叶地锦。
园林树木栽培不同时期的管理措施:种子期:促进种子的形成和安全储藏以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播种并使其顺利发芽。
幼年期:搞好定向培育工作;加强土壤的管理,充分供应肥水,促进营养器官匀称而健壮地生长;轻修剪、多留枝,使其根深叶茂,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
另外,对于观花观果的树木,当树冠长到适宜的大小时,则应设法促进其生殖生长,缩短幼年期。
青年期:对于观花观果为目的的园林树木:首先应当采用轻度修剪,以便使树冠尽快达到预定的最大营养面积,同时缓和树势,在树木健壮生长的基础上促进花芽的形成。
对于生长过旺的树:应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并适当控水。
对于生长过弱的树:增加肥水供应,促进树体生长。
壮年期:维持树木旺盛的生长发育、防止树木早衰、最大限度地延长树木观赏时间。
首先要充分供应肥水,施肥量随着开花结果量逐年增加;其次,要合理地修剪,均衡配备营养枝、预备枝和结果枝,使生长、开花结果及花芽分化达到平衡状态;另外,大年适当疏除部分花果,并将病虫枝、老弱枝、重叠枝、下垂枝、和干枯枝疏剪,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
树木移植成活原理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教育]
![树木移植成活原理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206a52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6f.png)
果树大树移植成活原理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果树移植成活原理和技术,是每个果树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一、果树移植成活原理移植果树要成活,其内部必须达到一系列的平衡,如水分平衡、养分平衡及激素平衡等等,其中最关键的是水分平衡。
果树吸收的水分,一部分用于体内的代谢活动,一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大气中,移植的果树要达到水分平衡,就要开源节流,一是增加吸水,二是减少失水。
凡是增加吸水、减少失水的措施,都有利于移植果树的成活。
二、提高果树移植成活率的措施(一)增加吸水1 、灌水果树移植后要立即灌水,一周后再灌水一次,以后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灌水。
灌水后土壤与根系密切接触,为根系的吸水提供有利条件,另外,果树吸水最活跃的部位是根毛区,但在移植过程中,根毛区绝大部分被切除,特别是裸根移植更是如此,即使保留部分根毛,由于暴露在空气中也很快死亡,失去吸水功能。
因此,移植果树的吸水,主要是靠渗透作用的被动吸水过程。
被动吸水与根系的代谢活动无关,只与土壤水分和根系液胞内水分的渗透势有关,灌水后,土壤水分渗透势增加,有利于土壤水分渗透到根系内部。
2、确保适宜的留根量在果树挖掘时,乔木树种挖掘直径一般是其胸径的6~12倍,灌木树种挖掘直径为其高度的1/3。
果树规格愈小,比例愈大。
3、围根缩坨,增加须根留量须根是新移植果树的主要吸水部位,须根与大根相比,表皮薄,更有利于被动吸水,另外,在根系相同重量情况下,须根的表面积比大根要大得多,从而增加了根系吸水面积。
为了增加须根,对多年生大树或野生大树,在移植前2~3年的春季或秋季进行围根缩坨,利用根系的再生能力,进行断根刺激,促使果树形成紧凑的根系,发出大量的须根。
具体操作时,应根据树种习性、树龄大小和生长状况,判断移植成活的难易,确定开沟断根的水平位置。
落叶树种的沟离干基的距离约为果树胸径的5倍左右,常绿树须根较落叶树集中,围根半径可小些。
沟可围成方形或圆形,将其周长分成4或6等份,第一年相间挖2或3份,沟宽应便于操作,一般为30~40cm,沟深视根的深度而定,一般为50~70cm。
树木移植成活的原理和核心技术措施

树木移植成活的原理和核心技术措施--以水分平衡为核心的树木移植成活技术一、树木移栽成活的原理一株正常生长的树木,其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理代谢是平衡的。
在树木栽植过程中,树木被从土壤里挖掘出来后,根系、特别是吸收根遭到严重破坏,根幅与根量缩小,树木根系全部或部分脱离了原有生存的土壤环境,根系的吸水能力大大降低,而地上部分因气孔调节十分有限,还在继续蒸发失水。
直到树木栽植以后,即使土壤能够供应充足的水分,但在新的环境下,根系与土壤的密切关系遭到破坏,减少了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
再有,树木根系损伤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虽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要发出较多的新根还需一定的时间。
因此必须迅速建立根系与土壤的密切关系以及根系吸水与枝叶蒸腾失水的新平衡,才能保证树木的“性命”。
而这种新平衡关系建立的快慢,既与树木的生物学习性、年龄大小、栽植技术、成活期养护等有关,又与影响生根和蒸腾为主的外界因子有着密切联系。
可见,树木栽植成活的关键就是怎样保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为主的代谢平衡。
二、确保移栽成活的关键技术措施1、保湿保鲜,防止水分流失采用黄心土对黄杨裸根幼苗浆根保鲜(加入保湿剂)。
喷洒400倍光合素+四霉素药液,5天后移栽,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
此方法有助于苗木大量的远距离运输,提高了成活率并大幅度降低成本。
同时,对于园林绿化工程中所需的大量用作地被或色块的小型苗木,如金叶女贞、红叶石楠、海桐、小龙柏等,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也可采用此法,既减少了带土球的麻烦,又提高了苗木的保鲜效果。
2、保护根系,促进根的再生苗木在起苗、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其根量损失一般都较大。
根量的减少对苗木的成活及其以后的吸收作用有着显著的影响。
另外,根系和土壤分离,它的机能完全停止,如果管理不好,苗木就会很快死亡。
为了保全苗木的生命并恢复活力,这里有两个问题应予考虑:一个是很好地保持根系完整;一个是根的再生问题。
这样才能尽量维持和尽快恢复苗木的生命活力。
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

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园林树木的栽植成活是园林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园林景观的持久性和美观性。
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合适的树种对于树木的成活至关重要。
不同的树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在栽植时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
比如,在干燥的地区可以选择耐旱性强的树种,而在湿润的地区则可以选择喜湿树种。
合适的树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条件,增加树木的成活率。
树木的根系也是树木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系是树木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部位,它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着树木的生长和成活情况。
在栽植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树木的根系,避免损伤或断裂。
同时,树木的根系也需要适当修剪,去除病虫害或病死的根系,以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
树木的栽植方法和技术也会影响树木的成活率。
在栽植前,应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挖掘合适大小的树坑、改良土壤质地和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等。
树木的根系应妥善处理,避免过度损伤。
在栽植过程中,应注意树木的竖直度和稳固性,确保树木能够牢固地立在地面上。
栽植后,还要及时浇水并进行固定,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扎根。
栽植后的养护也是树木成活的重要环节。
树木在栽植后需要适当的养护,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
浇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避免过度或不足。
施肥要选择适当的肥料,保证树木获得充足的养分。
修剪可以促进树木的分枝和生长,但要注意方法和时机,避免过度修剪导致树木生长不良。
树木的成活还与气候和环境条件有关。
不同的树种对气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栽植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比如,在寒冷的地区可以选择耐寒的树种,而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阳树种。
适宜的环境条件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树木的成活和健康生长。
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涉及到树种选择、根系保护、栽植方法和技术、养护以及环境条件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所有这些因素都得到合理考虑和处理的情况下,才能够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保证园林树木的生长和美观。
树木生长中的力学原理

树木生长中的力学原理树木生长中的力学原理是指树木受力和适应环境的机制。
树木需要通过力学原理来适应气候、风、重力等外力的作用,保持稳定的姿势和坚固的结构。
下面我将从树木的生长方式、物理特性、应力适应和形态调整等方面,详细介绍树木生长中的力学原理。
首先,树木的生长方式决定了它受力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树木主要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养分,使得树干和枝叶维持生长。
树干是树木最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承担了重力和风力的作用。
树干内部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木质部提供了坚固的支撑,韧皮部则负责输送物质。
树木的内部结构和纤维方向决定了它的强度和抗风能力。
其次,树木的物理特性是树木受力的基础。
树木的生长过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化学物质的积累使得木质部形成了坚硬的结构,提供了抗压和抗弯的机制。
同时,木质部的纤维方向也是树木抗风的关键。
纵向纤维使得树木能够承受向下作用力的压力,而横向纤维则提供了抗侧倾的能力。
此外,树木的表皮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并且保护内部组织免受外界侵害。
树木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适应外力的作用,即应力适应和形态调整。
应力适应是指树木对外力的反应和调整。
当外界施加重力或风力等作用于树木时,树木会产生内部应力,在树干和枝条上形成压力区和张力区。
这种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得树木能够更好地抵抗外力的作用。
树木的形态调整包括了树干和枝叶的生长方向、角度和形状的调整。
树木能够依靠生长点的活跃性和成长速率的变化,调整枝条的生长方向和长度,以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外力作用。
总的来说,树木生长中的力学原理包括树木的生长方式、物理特性、应力适应和形态调整。
树木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养分,使得树干和枝叶维持生长,并且通过内部结构和纤维方向提供了抗风抗压的能力。
树木通过应力适应和形态调整,使得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的变化和环境的限制。
这些力学原理不仅使树木能够保持稳定的姿势和坚固的结构,也为我们理解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和物体的适应机制提供了启示。
树成长的原理

树成长的原理
树木成长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吸收养分、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
首先,树木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包括氮、磷、钾、镁等元素,这些养分是树木生长的必需物质。
树木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同时吸收其中的养分,将养分吸收到植物体内。
其次,树木还需要光合作用。
树木的叶子中含有叶绿素,在光的照射下,利用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
这些葡萄糖是树木生长所需的能量。
最后,树木的成长还需要细胞分裂。
树木的每一个细胞都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完成生命周期,然后进行分裂,形成新的细胞。
通过细胞分裂,树木可以不断增长,同时不断更新老化的细胞,保证树木的生命力。
以上是树木生长的主要原理,其它因素如气候、土壤、光照等也会影响树木的生长。
树木为何能够生长直立

木质部为树木提供支撑力,使树干能 够抵抗风雨等外力作用,保持直立生 长。
叶片布局与光合作用效率
叶片分布
树木的叶片通常呈对称分布,有利于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效率
合理的叶片布局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为树木生长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促进直立生长。
根系固定土壤保持直立
根系结构
树木的根系由主根、侧根和须根等组成,能够深入土壤,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
科学施肥
针对不同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 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促进树木健康生长。
水分管理
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合理安排 灌溉和排水措施,确保树木正常
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
病虫害防治策略部署
病虫害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 法。
常见病虫害防治
优良品种选育及繁殖技术
选育具有直立生长特性的 树种
针对不同地区和生境条件,选择适应性强、 树干通直、分枝角度小的优良树种。
繁殖技术优化
通过播种、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保 持母树优良性状,培育出更多具有直立生长
特性的树苗。
栽培管理措施优化建议
合理密植
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确定 适宜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密导致 树冠拥挤,影响树木直立生长。
通过实验验证了树木在生长过 程中对抗重力作用的生理机制 ,解释了树木为何能够保持直 立而不倒伏。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树木细胞生长与分化的调控机制,探索更多影响树木直立生长的内部因素 。
拓展研究范围,考虑更多种类的树木以及更复杂的环境因素,提高研究的普适性和 应用价值。
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等,尝试改良树木品种,提高其生长速度和直 立性能。
简述树怕剥皮不怕烂心的生理学原理

在深入探讨树怕剥皮不怕烂心的生理学原理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树木的生理结构和特点。
树木是植物界中的一类特殊生物,其生长形态和生理特点与其他植物有着明显的区别。
树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树皮、木质部、韧皮部和植物的生长点等。
而树木的生长主要依赖于植物的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能量合成,以及通过木质部的生长来增加树木的高度和周长。
当我们谈论树怕剥皮不怕烂心时,我们实际上在讨论树木的自我保护机制。
树木的树皮对其生长和存活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树皮是树木外部的保护层,能够防止外部物理伤害、病原菌的侵入以及水分的蒸发。
当树皮被剥去时,树木的生长和存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树木的逝去。
与树皮的保护作用相比,树木的心材部分则承担着输导和支持的功能。
心材是树木的主要组织部分,主要由木质部构成,具有很高的抗压和抗张力。
正是由于心材的特殊结构和功能,使得树木可以在外部受到剥皮或受伤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继续向外提供养分和支持,保持其正常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树怕剥皮不怕烂心的生理学原理可以从树木的生长和代谢特点中得到解释。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地修复和生长新的组织,以保持其正常的生长和功能。
当树木的树皮被剥去时,树木会通过生长点和周围的组织来尽快修复受损部分,以避免外部环境对其造成更大的伤害。
而树木的心材部分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在受伤后迅速产生新的木质组织来修复伤口。
这种自我修复的能力使得树木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外部伤害,并继续生长和存活。
我们可以看到,树怕剥皮不怕烂心的生理学原理是树木自身对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和保护机制。
树木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生长特点和生理机制,以保证其能够在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生长。
这种生理学原理不仅体现了树木的顽强和适应能力,也启示着人类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需要具备类似的坚韧和适应能力。
树怕剥皮不怕烂心的生理学原理是树木长期演化而来的一种生理机制,体现了树木的坚韧和适应能力。
实用文_树木移栽的实训报告

树木移栽的实训报告篇一:树木移栽的实训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园林树木移栽流程、技巧与方法。
2、加深对树木移植技术流程的印象,并熟悉其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3、具备提园林树木移植成活率的一定技术。
实验材料及工具:苗木、枝剪、草绳、锄头、铁锹等工具。
实验原理:1、正常生长的树木,其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都处于一种生长的平衡状态,地上的枝叶与地下的根系都保持一定比例。
枝叶的蒸腾量可得到根系吸收量的及时补充,不会出现水分亏损。
2、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是保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为主的代谢水平。
3、保湿保鲜、尽可能多带根系、保证土壤通气是树木栽植存活的关键。
实验步骤:1、起苗:(1)修剪。
在挖前将内堂枝清掉,下垂枝按规定高度截剪,并剪掉带病虫的枯枝。
(2)掘树。
树根带土球的掘取法:以树干为中心,胸径的8—10倍为半径,画一圆圈,沿圆周边切断树的侧根,掘到下层看不到侧根时,就可以向中心掘进去。
初步掘成土球浑圆的轮廓,土球厚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1/2—2/3,按此大小修整土球,修好后即用草绳密密捆牢,以免土球破碎分裂。
2、捆束:(1)先用枝剪修剪裸露于土球外根系。
(2)在土球中部用草绳横向紧密绕圈(一般为三圈)包土;再用铁锹掏底;倾斜土球,再用草绳竖向规则绕圈;起土。
3、挖槽:所挖种植槽要比土球半径大20—40cm,比土球深度深20—40cm,呈碟形最佳将心土与表土分开摆放。
4、上树:过深的坑中可铺一层枯枝落叶,再铺表层土,使得树种入槽后土球上部于地面平齐;再将树木及土球按标号的方向放入槽中,扶正树木,剪断草绳;填入心土,并将树桩周围踩实,并于周围堆土形成堰;浇“定根水”。
实验注意事项:1、原向栽植。
大树移植前在树干的一侧用醒目的红白油漆做好标记,移栽时按树木原来的生长方向入坑,可提高成活率。
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生长,树木已形成本身的阳面与阴面。
移栽后,也需按此生长。
2、若是泥土粘黏且移栽地较近,可以不用以土绳捆扎,直接以塑料布等包扎土球;3、在捆扎完土球横向之后,可以再去一次浮土,以减轻搬运重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木成活原理一株正常生长的树木,其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理代谢是平衡的。
在树木栽植过程中,植物挖出以后,根系特别是吸收根遭到严重破坏,根幅与根量缩小,树木根系全部或部分脱离了原有生存的土壤环境,根系主动吸水的能力大大降低,而地上部分因气孔调节十分有限,还会蒸腾和蒸发失水。
树木栽植以后,即使土壤能够供应充足的水分,但新的环境下,根系与土壤的密切关系遭到破坏,减少了根系对土壤的吸收。
根系损伤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要发出较多的新根还需一定的时间。
因此必须迅速建立根系与土壤的密切关系,以及根系与枝叶的新平衡,否则,树木发生水分亏损,最后导致死亡。
因此,如何使移来的树木与新环境迅速建立正常关系,及时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是栽植成活的关键。
而这种新平衡关系建立的快慢,与树种的习性、树龄时期、栽植技术、物候状况以及与影响生根和蒸腾为主的外界因子都有密切关系。
可见,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是保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为主的代谢平衡。
树木栽植三原则好的移栽技术+源动立大树生根液吊针液等药剂辅助=成活可简化土球的包装手续,如运距较近。
只要土球规范大小适度,搬运过程中不致散裂即可。
如黄杨类须根多而密的灌木树种,土球较小时不包装也不易散。
对直径在30cm 以下的小土球,可采用束草或塑料布简易包扎,栽植时拆除即可。
如土球较大,使用蒲包包装时,只需稀疏捆扎蒲包,栽植时剪断草绳撤出蒲包物料,以使土壤接通,便于新根萌发、吸收水分和营养。
如用草绳密缚,土球落穴后,需剪断绳缚,以利根系恢复生长。
就是要遵循树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园林树木栽植的原理。
提供相应的栽植条件和管护措施,促进根系的再生和生理代谢功能的恢复,协调树体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发育矛盾,表示出根旺树壮、枝繁叶茂、花果丰硕的范壮生机,圆满达到园林绿化设计所要求的生态指标和景观效果。
具体栽植应按以下三条原则进行。
一、适树适栽物种丰富,国地域辽阔。
可供同林绿化选用的树种繁多。
近期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继续高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生念的火注日益加强,园林绿化的要求和规范也不断提高,南树北移和北树南引日渐普遍,国外的新优园林树木也越来越受列国人的青睐。
因此,适树适栽的原则,园林树木的栽植应用中也愈显重要。
必需了解规划设计树种的生态习性以肢对栽植地区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首先。
要有相关成功的驯化引种试验和成熟的栽培养护技术,方能保证效果。
特圳是花灌木新品种的选择应用,要比观叶、观形的园林树种更加慎重,因为此类树种的适应性表示除了树体成活以外,还有花果观赏性状的完美表达。
因此,贯彻适树适栽原则的最简便做法,就是选用性状优良的乡十树种,作为景观树种中的基调骨干树种,特别是生态林的规划设计中,更应实行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以求营造生态群落效应。
可充分利用栽植地的局部特殊小气候条什,其次。
突破原有生态环境条件的局限性,满足新引入树种的生长发育要求。
例如可筑山、理水,设立外围屏障;改土施肥,变卦土壤质地;束草防寒、增强越冬能力。
乡村园林树木栽植中,更可利用建筑物防风御寒,小庭院围合聚温,以减少冬季低温的侵害,延伸南树北移的疆界。
地下水位的控制在适地适树的栽植原则中,还有。
具有重要的地位。
地下水位过高是影响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现有园林树木种类中,耐湿的树种极为匮乏,一般园林树木的栽植,对立地条件的要求为:土质疏松、通气透水,特别是雪松、广玉兰、桃树、樱花等对根际积水极为敏感,栽植时可采用地形改造、抬高地面或深沟降渍的措施,并做好防涝排洪的基础工作,有利树体成活和正常生长发育。
就是慎重掌握树种光照的适应性。
园林树木栽植不同干一般造林小,适树适栽中还有一个重要内容。
人多以乔木、灌木、地被树木相结合的群落生态种植模式,来表示景观效果。
因此,多树种群体配植时,对树木树种耐荫性和喜阳灌木配植何置的思考,就显得极为突出。
二、适时适栽应根据各种树木的不同生长特性和栽植地区的气候条件而定。
一般落叶树种多在秋季落叶后或在春季萌芽开始前进行,园林树木的适宜栽植时划。
此期树体处于休眠状态,生理代谢活动滞缓,水分蒸腾较少且体内贮藏营养丰富,受伤根系易于恢复,移植成活率高。
常绿树种栽植,南方冬暖地区多行秋植,或于新梢停止生长期进行,冬季严寒地区,易因秋季干旱造成“ 抽条” 而不能顺利越冬,故以新梢萌发前春植为宜;春旱严重地区可行雨季栽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生态建设的要求愈加迫切,园林树木的栽植也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反季节” 全天候” 栽植已不再少见,关键在于如何遵循树木栽植的原理,采取妥善、恰当的维护措施,以消除有利因素的影响,提高栽植成活率。
春季是树体结束休眠开始生长的发育时期,春季栽植从植物生理活动规律来讲。
且多数地区土壤水分较充足,国大部地区的主要植树季节。
国的植树节定为“ 3 月12 日” 即缘于此。
树木根系的生理复苏,早春即率先开始活动,因此春植符合树小先长根、后发枝叶的物候顺序,有利水分代谢的平衡。
特别是冬季严寒地区或对那些在当地不甚耐寒的边缘树种,更以春植为妥,并可免去越冬防寒之劳。
秋旱风大地区,常绿树种也宜春植,但在时间上可稍推迟。
具肉质根的树种,如山茱萸、木兰属、鹅掌楸等,根系易遭低温伤冻,也以春植为好。
春季各项工作繁忙,劳动力紧张,要预先根据树种春季萌芽习性和不同栽植地域土壤化冻时期,利用冬闲作好计划安排。
树种萌芽习性以落叶松、银芽柳等最早,杨柳、桃梅等次之,榆、槐、栎、枣等最迟。
土壤化冻时期与气候因素、立地条件和土壤质地有关。
落叶树种春植宜早,土壤一化冻即可开始。
多在 3 月上中旬至4 月中下旬。
华东地区落叶树种的春季栽植,华北地区园林树木的春季栽植。
以 2 月中旬至 3 月下旬为佳。
以秋季移植更较相宜。
此期,秋季移植在气候比较温暖的地区。
树体落叶后,对水分的需求量减少,而外界的气温还未显著下降,地温也比较高,树木的地下局部尚未完全休眠,移植时被切断的根系能够尽早愈合,并可有新根长出。
翌春,这批新根即能迅速生长,有效增进水分吸收功能,有利于树体地上部的生长恢复。
适于耐寒、耐旱的树种,华北地区秋植。
目前多用大规格苗木进行栽植,以增强树体越冬能力。
华东地区秋植,可延至11 月上旬至12 月中下旬。
早春开花的树种,应在1l 一12 月种植。
常绿阔叶树和竹类植物,应提早至9 一lO 月进行。
针叶树虽春、秋都可以栽植,但以秋季为好。
东北和西北北部严寒地区,秋植宜在树木落叶后至土地封冻前进行;另外该地区尚有冬季带冻土球移植大树的做法。
有明显旱、雨季之分的西南地区,雨季( 夏季) 栽植受印度洋干湿季风影响。
以雨季栽植为好。
雨季如果,处在高温月份,由于阴晴相间,短期高温、强光也易使新植树木水分代谢失调,故要掌握当地雨季的降雨规律和当年降雨情况,抓住连阴雨的有利时期进行。
江南地区,亦有利用“ 梅雨” 期进行夏季栽植的经验。
三、适法适栽依据树种的生长特性、树体的生长发育状态、树木栽植时期以及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等,园林树木的栽植方法。
可分别采用裸根栽植和带土球栽植。
骨干根不可太长,裸根栽植此法多用于常绿树小苗及大多落叶树种。
裸根栽植的关键在于维护好根系的完整性。
侧根、须根尽量多带。
从掘苗到栽植期间,务必坚持根部湿润、防止根系失水干枯。
根系打浆是常用的维护方式之一,可提高移栽成活率20 %。
浆水配比为:过磷酸钙lkg+ 细黄土7 .5kg+ 水40kg 搅成浆糊状。
为提高移栽成活率,运输过程中,可采用湿草覆盖的措施,以防根系风干。
如板栗、长山核桃、七叶树、玉兰等,带土球移植常绿树种及某些裸根栽植难于成活的树种。
多行带土球移植;大树栽植和生长季栽植,亦要求带土球进行,以提高成活率。
可以配合源动力大树生根液根腐灵大树吊针液等来提高成活率。
树木栽植技术论文关键词树木;栽植季节;苗木选择;栽植;栽后管理论文摘要介绍了树木栽植技术,包括植树季节选择、苗木选择、树木栽植、栽后管护等内容,以期为成功栽植树木提供技术参考。
森林和湿地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提供清新空气、创建优美环境的源头和根本,植树造林作为一项头等大事,起着关键的作用。
春季是大地复苏、万始更新的季节,也是植树造林的黄金时间。
怎样栽植好树木,确保树木成活,根据以往造林经验,总结出了树木栽植技术,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植树季节选择选择适宜的植树季节是树木所处物候状况和环境条件最有利于栽植成活,而花费人力物力较少的时期。
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植树最适宜。
春季在土壤化冻后到树木发芽前正是树木休眠期,蒸腾量小,消耗水分少,栽后容易达到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理平衡。
春季土壤化冻返浆,水分充足,有利成活,土壤化冻,便于掘苗、刨坑。
春季是树木开始生长的时期,树体内贮藏营养物质丰富,生理机制开始活跃,有利于根系再生和植株生长。
2苗木选择栽植苗木的选择也很重要。
要选择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苗木通直、枝条茁壮、组织充实、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发达、顶芽健壮的植株栽植。
我国北方地区适宜春季栽植的树木很多,为避免大风摇动树干,动摇根基,使苗根扎不牢固,应在栽前修枝或截干。
杨树由于截干后再生芽在截口处成丛生状,不易留出主干,所以应将侧枝全部修除,只留距主干3cm左右长的枝茬。
树冠过大不仅会造成水分过量蒸发,还会造成春季大风摇动树干,动摇根系,影响根发育。
3树木栽植3.1刨坑与栽苗刨坑看似简单,但质量好坏,对今后树木生长有很大影响。
必须保证位置准确,符合设计意图。
刨坑的规格大小,应根据根系或土球规格以及土质情况来确定,一般坑径应较根径大一些。
刨坑深浅与树种根系分布深浅有直接关系。
用尖镐和园锹挖坑时要注意,以定点标记为圆心,按规定的坑半径尺寸,先在地面划圆,表示出刨坑范围的准确位置,沿圆垂直向下挖掘,保证树坑的上口与下口口径一致,绝不可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
在正常土质条件下,刨出上层的表土与下层的底土分别堆放,回填时,上层表土因含有机质多,应填于下层作肥土用,而底层土用于开堰。
如果土质不好,有砖头、瓦块,应拣出分别堆置,不能填于坑内。
栽苗分裸根苗和带土球苗2种。
栽裸根苗时,一人将苗放入坑中扶直,一人将坑边的好土填入,当填土到坑的1/2时,用手将苗木轻轻往上提,使根颈部分与地面相平,让根自然地向下舒展开,继续填入好土,直到满坑后再用力踏实,或夯实1次,并用土在坑的外缘做好浇水堰。
栽带土球苗时,须先量好坑的深度与土球高度是否一致,如有差别应即时挖深或填土。
土球入坑后,应先在土球底部四周垫少量土,将土球固定,注意树干立直,然后将包装剪开并取出,随即填入好土至坑的1/2,然后夯实,开堰。
3.2浇水新造林能否成活,浇水是关键,水大根自生,无水根死亡,故苗木栽植后水要浇透。
栽植时如土壤干旱,应先浇树坑,植树苗后再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