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教案.2013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第一章:环境监测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2 教学内容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4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40分钟案例分析:20分钟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的理解。
第二章:空气监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我国空气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2 教学内容空气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国空气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空气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空气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4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40分钟案例分析:20分钟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空气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的理解。
第三章:水质监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质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质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2 教学内容水质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国水质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质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水质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4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40分钟案例分析:20分钟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质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的理解。
第四章:土壤监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壤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壤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如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
3. 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实验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训练3. 环境监测实验操作4.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展示环境监测实验操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动手进行环境监测实验。
4. 讨论:分组讨论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5. 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环境监测站,了解实际工作。
四、教学资源1. 教室、实验室、实验器材。
2.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3. 环境监测教材、参考书。
4. 网络资源:环境监测相关网站、论文、报道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环境监测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第3-4周: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训练3. 第5-6周:环境监测实验操作4. 第7-8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5. 第9-10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每周2课时,共计20课时。
2. 实验操作:每周2课时,共计20课时。
3. 小组讨论:每周1课时,共计10课时。
4. 企业考察:安排1次,共计4课时。
八、教学案例1. 案例一:水质监测实验2. 案例二:空气质量监测实验3. 案例三:土壤污染监测实验4. 案例四:噪音监测实验5. 案例五:环境风险评估案例九、教学实践1. 实验一:水质采样与分析2. 实验二:空气质量采样与分析3. 实验三:土壤采样与分析4. 实验四:噪音监测与分析5. 实验五:环境风险评估十、教学反馈与改进1.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环境监测 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教案标题:环境监测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教学重点:1. 理解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进行环境监测行动。
教学准备:1. 电脑及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 环境监测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列举一些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兴趣。
讲解(15分钟)1. 介绍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并通过实例说明环境监测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
2. 介绍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仪器设备、采样和数据分析等。
示范(15分钟)1. 展示环境监测的实际操作过程,如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进行空气质量检测。
2.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监测结果,讨论可能的污染源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实践(20分钟)1. 分组分配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环境监测方法和技巧,在校园或家附近进行环境监测。
2. 学生收集监测数据,并在小组内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 学生将监测结果和分析报告写成小组汇报。
总结(5分钟)1. 邀请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强调环境监测在保护环境和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并分享给全班。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环境监测站,了解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和设备。
2. 邀请环境监测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和最新的监测技术。
教学评估:1. 整个教案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环境监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观察和评估;2. 对学生的小组汇报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进行评价。
教后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过程和评估结果,总结教学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2. 学生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2.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3.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4.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概述1.1 环境监测的定义、任务和意义1.2 环境监测的分类和方法1.3 环境监测体系与技术规范2. 环境因子监测与分析2.1 水质监测与分析2.2 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2.3 土壤质量监测与分析2.4 噪声监测与分析2.5 辐射监测与分析3. 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3.1 采样方法与技术3.2 分析方法与技术3.3 监测仪器与设备4. 环境质量评价4.1 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分类和方法4.2 单一环境因子质量评价4.3 综合环境质量评价4.4 环境质量预测与风险评估5. 环境监测实例分析5.1 我国环境监测案例介绍5.2 国际环境监测案例介绍5.3 环境监测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2.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环境监测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环境监测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考核1.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计算题等,考察学生对环境监测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环境质量评价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环境监测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书1. 教材:《环境监测》,作者:,出版社:环保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年。
2. 参考书:《环境监测技术手册》,作者:,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年。
环境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教案标题:环境监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3.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4.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意义;2.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3. 环境监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4. 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步骤:引入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环境监测,为什么环境监测是重要的。
- 提供实际例子,如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等,让学生意识到环境监测对人类和自然的重要性。
介绍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15分钟)- 介绍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如采样分析法、连续监测法等。
- 介绍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工具,如传感器、仪器设备等。
- 展示实际的环境监测工具和仪器,让学生对其有直观的认识。
探讨环境监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5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环境监测在空气、水、土壤等领域的应用。
-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领域,展示其应用案例,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讨论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监测如何帮助我们保护环境。
- 分析环境监测结果对环境保护决策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
总结与评价(5分钟)- 总结环境监测的概念、方法和工具。
- 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环境监测的概念、方法和工具的介绍;2. 实际的环境监测工具和仪器,用于展示和讨论;3. 环境监测应用案例的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展示。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2. 学生对环境监测方法和工具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的表现;4. 学生提出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创造性和可行性。
拓展活动:1. 实地参观当地的环境监测站点或实验室;2. 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环境监测实验,如测量空气质量或水质;3. 邀请环境监测专家或相关行业从业者进行讲座或座谈会。
《环境监测学》教案
《环境监测学》教案环境监测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环境监测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熟悉环境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原理与应用。
- 掌握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 培养环境监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学概述- 环境监测的定义和分类-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意义- 环境监测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2. 环境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 环境监测方法的分类和选择原则- 常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要点3. 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技巧- 数据质量控制和校准方法-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解读4. 环境监测实践与案例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组织与管理- 环境监测实践的方法和步骤- 环境监测案例分析与报告撰写三、教学方法- 授课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介绍环境监测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实验操作:进行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操作实践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
-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作业练: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估-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
- 期中考试: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进行考核。
-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环境监测案例进行分析和报告撰写。
五、教学资源- 教材:《环境监测学导论》- 参考书:《环境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环境监测案例分析与实践》- 实验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等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环境监测学概述- 第二周:环境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 第三周: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第四周:环境监测实践与案例分析七、备注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创新思维,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环境监测教案
综上所述胜利水库的水质状况符合天然水标准。
板书设计
(一)、电导率的测定原理
1,水质纯度的-项重要指标是水质的电导率的大小。电
导率愈小,即水中离子总量愈小,水质纯度就高;反之,
电导率愈大,离子总量愈大,水质纯度就低。天然水
的地方,随机取样才更有说服性。
3.采集水样的过程中,不能采集表面的,应去水面以下0.5M 的水样
4.测量电导率和pH时一定要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用滤纸擦干, 不然会影响测量结果
数据处理
pH的测定
电导率的测定
水环境的质量分析与讨论
查阅资料可得,天然水的pH多为6-9,实测结果为7.72,在 所属范围内。
监测目的及意义
湖泊生态环境的改变在自然状况下是缓慢而长 期的,逐渐由量变到质变,最后之至消亡,人 类的活动加速了这个量变过程,从而丧失了极 其可贵的湖泊资源,破坏了湖泊的环境,也使 湖泊失去了它原本的使用价值。
通过此次监测了解现在胜利水库的水质状况。
实验原理
电导率的测定
水质纯度的-项重要指标是水质的电导率的大小。 电导率愈小,即水中离子总量愈小,水质纯度就 高;反之,电导率愈大,离子总量愈大,水质纯度 就低。天然水的电导率约为50-500uS.cm -1。
的电导率约为50-500uS.cm -1。
2、G=1/R
R=密度L/A G=KA/L=K/电导池
常数(A面积 L为电极间距离 )
(二)、玻璃电极法测定pH的原理
E电池=ф甘汞-ф玻璃=ф甘汞-(ф0+0.059VlgaH+)
E电池=K+ 0+0.059VpH
环境监测技术教案
环境监测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环境监测技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和方法。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环境监测的定义和目的;2. 掌握常见的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原理;3. 了解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环境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对环境中的各类因素进行定量监测、分析和评价,来评估环境的质量和污染程度的方法和技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监测的概念和目的1.1 环境监测的定义1.2 环境监测的基本目的2. 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2.1 环境监测的主要技术分类2.2 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及其原理2.3 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与选择原则3. 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1 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3.2 环境监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3 环境监测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4.1 环境意识的培养4.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个人责任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与引入、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总结与评价。
1. 导入与引入通过提问或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进而引出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在此环节中,首先向学生介绍环境监测的定义和目的,然后详细介绍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例如通过对某个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来说明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3. 总结与评价在教学的最后,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环境意识的培养和个人保护环境的责任。
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提问学生自己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其中,讲授主要用于对环境监测技术的介绍与解释,案例分析用于加深学生对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理解,互动讨论则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完整word版)环科生态环境监测实验指导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环科11级、环科10级生态10级环境监测实验安排注:为保证实验教学秩序,请按下列分组安排准时参加实验,不得擅自更改。
环境科学11级:第一组:学号20111304001~ 20111304019共18人第二组:学号20111304020~ 20111357038共17人环境科学10级第一组:刘钰明及学号20101304001~ 20101304017共16人第二组:学号20101304018~ 20101304036共17人生态学10级:不分组共25人为一组实验一、环境监测实验预备知识(自学)一、实验目的1.验证环境监测基本原理,巩固、加深、拓展理论知识;2.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三会”:会选择仪器;会配制试剂;会进行计算】二、实验的程序实验前的预习-实验中的操作(20%)-实验后的报告(20%)-实验结束考试(60%)三、实验预备知识(一)环境监测的定义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监视、测定、监控,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二)环境监测的分类(按监测对象分类)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等 (三)环境监测的方法(对于有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质量问题,下同) 1。
化学分析法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来获得物质组成、含量、结构及相关信息的分析方法.【相关实验: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部分);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土壤中腐殖质含量的测定】 2.仪器分析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来获得物质组成、含量、结构及相关信息的分析方法。
三类常用仪器分析方法介绍(1)电化学分析法——根据溶液的电学性质(如电位、电导、电流、电量等)和化学性质(如溶液的组成、浓度等),通过传感器——电极来测定被测物浓度的仪器分析方法. 【相关实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体中的氟】(2)色谱分析法——基于不同的被测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或吸附性质或溶解能力的不同来实现分离,通过检测器进行测量的仪器分析方法【相关实验:气相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液相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光谱分析法——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仪器分析方法【相关实验: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部分);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硝态氮;土壤对铜的吸附(一、二);原子吸收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的钙;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牛奶中的铜】(四)环境样品浓度表示方法1。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如采样、实验分析等。
3. 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任务环境监测的分类和方法2. 土壤监测土壤污染及其危害土壤采样和预处理方法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3. 水质监测水质污染及其危害水质采样和预处理方法水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4. 空气监测空气污染及其危害空气采样和预处理方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5. 噪声监测噪声污染及其危害噪声测量仪器和方法噪声评价指标和标准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验:进行土壤、水质、空气和噪声的采样和测定实验。
3. 讨论:分析环境监测数据,探讨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办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环境监测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监测》2. 实验器材:采样工具、分析仪器等3. 课件:环境监测相关图片、视频等4. 网络资源:环境监测相关网站、论文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发言、作业等。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课程论文:评估学生对环境监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环境监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课时理论教学和16课时实验教学。
2. 教学计划:环境监测概述(2课时)土壤监测(4课时)水质监测(4课时)空气监测(4课时)噪声监测(4课时)综合案例分析(2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土壤、水质、空气和噪声的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价。
2. 教学难点:环境监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与解析。
实际环境监测问题的解决。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环境监测概述2. 第二周:土壤监测3. 第三周:水质监测4. 第四周:空气监测5. 第五周:噪声监测6. 第六周:综合案例分析九、教学措施1.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48学时4. 学分:3学分5.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6.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具备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与任务2.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 水质监测技术4. 空气质量监测技术5. 土壤监测技术6. 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7. 辐射监测技术8.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评价9. 环境监测实例分析10. 环境监测法规与标准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阐述监测规范与标准。
2. 实验:开展水质、空气质量、土壤等方面的监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环境监测实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就环境监测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增进课堂互动。
四、教学要求1. 理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相关法规与标准。
2. 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操作监测仪器,掌握实验方法,具备实际监测能力。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环境监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包括闭卷笔试和开卷笔试,占总评的60%。
2.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占总评的20%。
3. 课程设计:包括项目方案、实施和报告,占总评的10%。
4. 课程论文:占总评的1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监测》,作者:X,出版社:X。
2. 实验设备:各类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如水质分析仪、气体分析仪、噪声计等。
3. 网络资源:环境监测相关网站、论文、报道等。
4. 软件工具: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如Excel、SPSS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与任务2. 第二周: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 第三周:水质监测技术4. 第四周:空气质量监测技术5. 第五周:土壤监测技术6. 第六周: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7. 第七周:辐射监测技术8. 第八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评价9. 第九周:环境监测实例分析10. 第十周:环境监测法规与标准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3. 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环境监测的定义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环境监测的作用2. 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和技术采样技术分析技术监测设备及其应用3.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统计与分析4. 环境监测案例介绍我国典型环境监测案例国际环境监测合作案例5.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公民环保行动与责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以及案例分析。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监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3. 实践操作: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监测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实践操作表现等。
3.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检验学生对环境监测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监测教材或相关书籍。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实验室设备:监测设备、实验室器材等。
4.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环境监测案例和资讯,丰富教学内容。
5. 参考文献:提供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供学生拓展阅读。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
2. 授课计划:第1-4次课: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第5-8次课:介绍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第9-12次课:学习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第13-16次课:分析环境监测案例,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七、教学实践1. 实验室实践:安排4次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监测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外调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环境监测调查,了解身边的环境问题。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1)课程进度计划表(3)教案正文第1章绪论1.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课程性质、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及其他相关的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课程关系、为什么要学习“环境监测”以及如何才能学好“环境监测”;认识“环境监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2.教学重、难点①环境监测的内涵与研究对象②环境监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③环境监测的研究方法3.教学方法、手段课内教学3个学时,以理论教学为主,多媒体课件教学。
4.环境监测课程的学习导航明确环境监测的内容监测环境标准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重视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1.1 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1.1.1 环境监测的目的(1)掌握污染物的来源、扩撒、迁移、反应、转化,了解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作出预测、预报和预防。
(2)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掌握其变化规律。
(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订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4)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5)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与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1.2 环境监测的分类一. 按监测介质分类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和固废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二. 按监测目的分类1. 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是指按照预先布置好的网点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
环境监测实验课思政教案
环境监测实验课思政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环境样品的采集、处理和监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环境监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 环境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 空气、水质、土壤的监测技术与方法。
4. 环境监测数据解读与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环境监测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2. 重点:环境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空气、水质、土壤的监测技术与方法。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教具:环境监测实验设备、试剂、样品。
2.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环境科学相关知识,为实验课做准备。
2. 教学策略:结合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3.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互相交流与讨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导入,介绍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
2. 讲授新课: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示范实验操作。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归纳小结:总结实验要点,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和口头反馈进行评价。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作业布置1.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与结论。
2. 思考题:如何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预习下一节内容:学习不同环境介质(如土壤、水体)的监测方法。
环境监测技术与实践教案
环境监测技术与实践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了解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理解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掌握环境监测技术的常见方法和工具;-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环境益农的实践活动; -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2.1 环境监测技术概述2.1.1 环境监测技术的定义和作用2.1.2 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2.2 环境监测技术的分类2.2.1 远程监测技术2.2.2 现场监测技术2.2.3 实验室分析技术2.3 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和工具2.3.1 水质监测方法和工具2.3.2 空气质量监测方法和工具2.3.3 土壤污染监测方法和工具2.4 环境监测技术的实践活动2.4.1 观察和分析周围环境2.4.2 采样和样品处理2.4.3 实验室分析与数据处理2.4.4 提出环境改善建议3. 教学过程与方法3.1 创设情境在课堂开始,引入一个真实的环境问题,如当地水质污染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分析环境监测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实际应用案例,鼓励学生思考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3 学生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环境监测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样品采集、处理和实验室分析过程。
3.4 整理总结与展示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结果,整理数据并提出环境改善建议,通过小组展示来分享和交流观点。
4.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 野外考察工具和装备5. 教学评估5.1 课堂讨论和提问实时了解学生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2 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实际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数据收集和处理、环境分析能力、报告书写等。
5.3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根据整个实践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并参与小组成员的互评。
6. 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环境保护活动,如义务植树、环境整治等,提高实践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实验指导书给排水专业编写教师:汪万芬实验一:溶解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正确地采集水样,并能顺利地固定溶解氧;2、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和步骤。
3.了解测定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的意义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一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出游离碘。
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三.实验方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常用碘量法及其修正法和膜电极法。
清洁水可直接采用测定碘量法,大部分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必须采用修正碘量法或膜电极法测定。
本次实验所取水样较清洁,因此选用碘量法。
四.实验所需仪器和试剂:仪器250—300ml溶解氧瓶。
试剂(1)硫酸锰溶液:(2)碱性碘化钾溶液:(3)1+5硫酸溶液。
(4)1%(m/v)淀粉溶液:(5)0.02500mol(1/6K2C r2O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6)硫代硫酸钠溶液:(7)硫酸,p=1.84。
五.实验步骤:1、溶解氧的固定用吸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锰溶液、2ml碱性碘化钾溶液,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数次,静置。
待棕色沉淀物降至瓶内一半时,再颠倒混合一次,待沉淀物下降到瓶底。
一般在取样现场固定。
2、析出碘轻轻打开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ml浓硫酸。
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放置暗处5min。
3、滴定吸取10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
mg/l)=MV×8×1000/1004.计算:溶解氧(O2,六.实验注意事项:(1)如果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如游离氯大于0.1mg/L时),应预先于水平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去除。
即用两个溶解氧瓶各取一瓶水样,在其中一瓶加入5ml 1+5硫酸和1g碘化钾,摇匀,此时游离出碘。
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刚褪,记下用量(相当于去除游离氯的量)。
于另一瓶水样中,加入同样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摇匀后,按操作步骤测定。
(2)如果水样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可用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调至中性后测定。
七.思考题:1. 水样采集后为什么要在现场固定?如不现场固定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2. 水样中藻类、悬浮物、氧化还原性物质怎样进行预处理?各种温度下饱和溶解氧值2008-12-20温度(℃) 溶解氧(mg/L)温度(℃) 溶解氧(mg/L)0 14.64 18 9.461 14.22 19 9.272 13.82 20 9.083 13.44 21 8.904 13.09 22 8.735 12.74 23 8.576 12.42 24 8.417 12.11 25 8.258 11.81 26 8.119 11.53 27 7.9610 11.26 28 7.8211 11.01 29 7.6912 10.77 30 7.5613 10.53 31 7.4314 10.30 32 7.3015 10.08 33 7.1816 9.86 34 7.0717 9.66 35 6.95实验二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高锰酸盐指数的含义。
(2)掌握酸性高锰酸钾法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测定时,首先在样品中加入硫酸使呈酸性后,加入一定量且过量的高锰酸钾,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某些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氧化,反应后加入过量的草酸钠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
通过计算得到样品中高锰酸盐指数。
当水样的高锰酸盐指数值超过5mg/l需要进行稀释。
三、实验所需仪器与试剂仪器1、锥形瓶,250mL。
2、移液管,5、10mL。
3、水浴锅。
4、酸式滴定管,25或50mL。
5、量筒100ml。
注:新的玻璃器皿必须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干净。
试剂1、(1+3)硫酸:2、草酸钠标准贮备液,浓度C(1/2Na2C2O4)为 0.1000mol/L:3、草酸钠标准溶液,浓度C1(1/2Na2C2O4)为0.0100mol/L:4、高锰酸钾标准贮备液,浓度C2(1/5KMnO4)约为0.1mol/L5、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C3(1/5KMnO4)约为0.01mol/L:四、实验步骤1、取100.0ml经充分摇动、混合均匀的水样(或分取适量,用水稀释至100Ml,当水样的高锰酸盐指数值超过5mg/l需要进行稀释。
)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1+3硫酸,用滴定管加入10.00m L0.01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摇匀。
将锥形瓶置于沸水浴内30±2min(水浴沸腾,开始计时)。
2、取出后用滴定管加入10.00mL0.01mol/l草酸钠溶液摇匀至溶液变为无色。
趁热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刚出现粉红色,并保持30s不退。
记录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V1。
3、向上述滴定完毕的溶液中加入10.00mL0.01mol/l草酸钠溶液,(如果需要,将溶液加热至80℃)立即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继续滴定至刚出现粉红色,并保持30s不退。
记录下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V2。
4、空白值测定:若水样用蒸馏水稀释时,则另取100mL蒸馏水,按水样操作步骤进行空白试验,记录下耗用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V。
五、计算高锰酸钾溶液校正系数 K = 10.00 / V2水样不经稀释高锰酸盐指数(O2,mg/L)=﹝(10+V1)K-10﹞×0.0100×8×1000/V水样V1——回滴时高锰酸钾的耗用量(mL)K——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
水样经稀释高锰酸盐指数(O2,mg/L)=﹛﹝(10+V1)K-10﹞-﹝(10+V)K-10﹞R﹜×0.100×8×1000/V水样V1——测定水样回滴时高锰酸钾溶液的耗用量(ML)V——空白试验回滴时高锰酸钾溶液的耗用量(ML)R——稀释的水样中所含蒸馏水的比值。
(例如10.0ml水样用90ml水稀释至100ml,则 R =0.90)8——氧(1/2O)的摩尔质量。
六.实验注意事项(1)沸水浴的水面要高于锥形瓶内的液面。
(2)在水浴中加热完毕后,溶液应仍保持淡红色,如变浅或全部褪去,说明高锰酸钾量不够,须重新取样,经稀释后测定。
(实验时有的组红色完全褪去,说明应稀释2倍。
)(3)滴定时温度如低于60℃,反应速度缓慢,因此应趁热滴定60-80度之间为宜)。
实验三水中氨氮的测定-钠氏试剂光度法一.实验目的:1、正确进行水样的预处理;2、学会校准曲线的绘制和数据处理;3、正确使用分光光度计,并理解氨氮测定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方法与原理:氨氮的测定方法有纳氏试剂比色法、滴定法和电极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等特点但水中的金属离子、硫化物、醛和酮类、颜色以及混浊等干扰测定,需作相应的预处理。
电极法通常不需进行预处理和测量范围宽等优点。
氨氮含量较高时可采用滴定法。
本次实验测定地表水的氨氮,因此可选用纳氏试剂比色法。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
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
水样作适当的预处理后,本法可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三.实验所需仪器和试剂:1.仪器:A.分光光度计;B.50mL容量瓶,250 ml锥形瓶,漏斗,50 ml比色管,1 ml 5 ml移液管,50 ml量筒。
2. 试剂:1)钠氏试剂:2)酒石酸钾钠溶液:3)铵标准贮备液(1mg/ml):4)铵标准使用液(10mg/l):5)10%硫酸锌溶液6)25%氢氧化钠溶液:7)硫酸,1瓶四.实验步骤:1.水样预处理(本次实验使用絮凝沉淀法):1)絮凝沉淀法:(较清洁水体)取100ml水样于具塞比色管中,加入1ml10%硫酸锌溶液和0.1-0.2ml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0.5左右,混匀。
放置使沉淀,用经无氨水充分洗涤过的中速滤纸过滤,弃去最初的20ml(或者静置后,轻轻倒取上清液)。
2)蒸馏法(污染严重的水或工业废水)取250 mL水样(含氨氮含量较高,可取适量并加水至250 mL,使氨氮含量不超过2.5mg),移入凯氏烧瓶中,加数滴溴百里酚蓝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调节至pH=7左右。
加入0.25g轻质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管,导管下端插入吸收液液面下。
加热蒸馏,至馏出液达200 mL时,停止蒸馏。
定容至250 mL。
本次实验选用絮凝沉淀法进行预处理。
2.校准曲线的绘制:吸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0 mL铵标准使用液于50 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0 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
加1.5 mL纳氏试剂,混匀。
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2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校准曲线。
3.水样的测定(1)分取适量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后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适量,正常为50ml,(如取样不是50ml,需稀释至刻线50ml)加入50 mL比色管中,加1.0 mL酒石酸钾钠溶液。
加1.5 mL纳氏试剂,混匀。
放置10min后,同校准曲线步骤测量吸光度。
或(2)适量经蒸馏预处理后的馏出液,加入50 mL比色管中,加一定量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硼酸,稀释至标线。
加1.5 mL纳氏试剂,混匀。
放置10min 后,同校准曲线步骤测量吸光度。
4.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作全程序空白测定(其余操作步骤同水样完全相同)。
5、计算:氨氮(N,mg/L)=1000m/V;式中,m-由校准曲线上查得的氨氮含量(mg);V-水样体积(ml)【指步骤3中(1)分取水样的体积,一般为50ml】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
五. 实验数据处理1 实验数据列表吸取铵标准使用液(ml)0 0.50 1.00 3.00 5.00 7.00 10.00 空白样待测水样氨氮含量(mg)0 0.005 0.01 0.03 0.05 0.07 0.1 0吸光度A1 A2 A3 A4 A5 A6 A7 A1 A8校正吸光度A1-A1A2-A1 A3-A1 A4-A1 A5-A1 A6-A1 A7-A1 A8-A1 2 绘制标准曲线以氨氮含量(mg)为横坐标,以校正吸光度为纵坐标,将标准曲线点绘在坐标中,并绘制校准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