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第二课时《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折叠》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过程,感受图形的折叠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亲身体验和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图形的折叠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折叠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如何准确地折叠纸张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突破难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过程,掌握图形的折叠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形的折叠变化规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地折叠纸张,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发现图形的折叠变化规律。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折叠纸张,提高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

2.设计好教学课件,展示图形的折叠变化过程。

3.准备好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折叠现象,如折纸、衣服折叠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折叠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形的折叠变化过程,如正方形变三角形、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是如何通过折叠变化的呢?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图形进行折叠操作,观察和记录折叠过程中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图形的折叠变化规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数学好玩第2课时 有趣的折叠(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数学好玩第2课时  有趣的折叠(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有趣的折叠(教材第78~79页)教学目标:1.经历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 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重点: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想一想。

出示教科书第78页的图形,并让学生准备这样的图形。

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它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先想象这个平面展开图折叠以后像什么。

)二,画一画。

动手操作,将附页3图1剪下,按虚线折叠后,形状是一座小房子。

三,做一做。

通过折叠后的小房子来确定天窗和门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天窗可以在平面图中上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长方形内,门可以在第一个或第四个长方形内,也可以在两边的五边形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行拓展,首先将附页3图1中的各个图形标上号码,长方形从上到下依次为1,2,3,4,5,左边的五边形为6号图形,右边的为7号图形。

然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1)与图形6相对的声纳个图形?(2)和图形1相对的是哪个图形?借助想象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想一想,做一做。

1.第79页第1题。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

2.第79页第2题。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多余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本题,教师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空间观念,增加课堂活动趣味,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5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数学好玩《有 趣 的 折 叠》

5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数学好玩《有 趣 的 折 叠》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圈出正方体的展开图。

2.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填出各个面。

二、导入新课师:淘气送给笑笑一张手工作品平面图。

课件出示:师:将上图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

想一想,它的形状像什么?2.小仓库的地面在平面图形中是哪一个图形?3.要求仓库的占地面积关键是要确定什么?反馈:“占地面积”指的是小仓库地面的面积。

小仓库的地面是平面图形中最下面的长方形。

要求仓库的占地面积关键是要确定小仓库地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师:你能利用平面图中的数据算算这座仓库的占地面积吗?并说说你的想法。

反馈:先算出地面长和宽的实际长度,然后再算实际面积。

8×100=800(cm)=8(m)3×100=300(cm)=3(m)8×3=24(m2)答:这座仓库的占地面积是24平方米。

三、找一找师:这里还有一栋小房子,请在平面展开图上将窗户、烟囱和小鸟的大致位置标出来。

并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课件出示:展示反馈:平面图中两个梯形组成了房顶,其中小鸟在重合部分的左侧,烟囱在下面梯形的右上侧。

门的左边有一扇窗户,右侧的长方形是房子的右侧面,也有一扇窗户。

1.下面是两个包装盒的平面展开图,这两个包装盒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图形?2.请你把各图形的展开图用线连一连。

3.如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请说出与1号、2号、3号面相对的各是几号面。

4.如图所示,美术老师制作的模型,没有设计门窗,请同学们在房子主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上按下列要求设计出门和窗。

要求是:门和窗在相邻的两个面上。

5.拓展练习: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写着6个连续整数,且相对的两个面上数字之和相等,如图中的平面展开图,有三个面上标上了数字,这6个整数之和为()。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好玩 有趣的折叠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好玩 有趣的折叠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单元中的“有趣的折叠”。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将探索和理解图形的折叠、展开以及其面积和体积的变化,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图形的折叠和展开,培养空间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图形的折叠和展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1. 理解图形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以及面积和体积的变化。

2. 将图形的折叠和展开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折叠图形模型。

2. 学具:A4纸、剪刀、胶水、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折叠图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折叠和展开。

2. 新课导入:通过投影仪展示图形的折叠和展开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理解图形的折叠和展开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折叠和展开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A4纸、剪刀、胶水等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图形的折叠和展开。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折叠和展开的过程和心得。

6.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图形折叠和展开的规律,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图形折叠和展开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折叠和展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的顺序,用简洁的文字和直观的图形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A4纸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折叠图形,并写一篇短文,描述折叠和展开的过程。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好玩《第2课时 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好玩《第2课时 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数学好玩第2课时有趣的折叠一、活动内容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教材第78~79页)二、活动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并能判断平面展开图能够折叠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2.建立立体图形中的面与展开图中的面的对应关系,培养空间想象力。

3.在展示交流与汇报活动中渗透数学中的转化、对应思想。

三、重点难点重难点:正确判断立体图形所对应的平面展开图。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手工剪刀、课件PPT。

学生准备:手工剪刀。

活动过程一、情境引入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了,也学过它们的展开图,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正方体的展开图),展开你的想象,谁能快速地说出它能折成什么立体图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讨论)师:大家都喜欢手工课,我们今天就通过手工操作来认识有趣的折叠吧。

(板书课题:有趣的折叠)二、活动方案1.折仓库模型。

(1)想一想。

(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问题1中的平面展开图)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展开图有什么特点?(学生同桌间讨论,指名学生回答)师: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平面图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后的形状像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以最下面的长方形为底面,再沿折痕将该平面图折叠起来,使相同的面在相同的位置折叠起来拼成一个立体图形。

我们发现这个平面图折叠后比较像一座小房子。

(2)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们将教材附录3中的图1剪下来,并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现在请观察你手中的图形,它的形状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学生齐答:像一座小房子。

(3)计算房子的实际占地面积。

(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第2题)师:仓库的底面是什么图形?(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回答)师:怎样求仓库的占地面积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明确:已知仓库底面是长方形,只要找到仓库底面实际的长和宽,即可求出占地面积。

(学生动手测量房子模型的长和宽,然后小组合作计算结果。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数学好玩2 有趣的折叠 一等奖创新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数学好玩2 有趣的折叠 一等奖创新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好玩2 有趣的折叠一等奖创新教案《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难点:在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发展空间想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平面展开图,PPT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开门见山师:同学们,你们会折纸吗?你们都会折哪些东西呢?师:看来,大家折纸的本领还真不小。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折纸作品,让咱们一起欣赏欣赏吧!(欣赏完)有什么感受?其实,折纸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包含着不少的数学奥秘呢,大家想研究研究吗?师:那就让咱们一起来学习《有趣的折叠》。

(板书课题:有趣的折叠)2、从形到点,想象入微PPT出示仓库模型的平面展开图:师:观察图形,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1. 整体形状的想象为了方便描述想的过程,将平面展开图的各个图形标上号码,长方形从上到下依次为、、、、,左边的五边形为号图形、右边的为号图形。

如图所示:(1)想一想,它的形状像什么?你是怎么判断的?(2)独立尝试沿虚线将其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折叠的。

(4)全班交流,说一说折叠的立体图形是什么,与自己想象的图形是否一致。

2. 面的想象(1)折叠后,与图形相对的图形是哪个图形?(2)折叠后,与图形相对的图形是哪个图形?(3)折叠后,图形是仓库的哪个部位?图形、图形呢?3. 线的想象(1)将平面展开图的各个顶点用字母标识出来,如图:(2)折叠后,线段IQ与哪条线段重合?线段JL呢?线段GE、HN呢?(3)折叠后,线段NP与哪条线段重合?线段MO、AB呢?(4)折叠后,线段OQ与哪条线段重合?线段BD呢?(5)用学具演示自己的想象过程,并验证想的结果。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数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解析及设计思路1.教材解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8、79页的《数学好玩》环节的第二课时,是在五年级下册学习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尤其是该单元第二课时《展开与折叠》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展开与折叠有了初步感知,本节课是进一步认识和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尤其是对折叠的深入了解以及折叠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因为我所带班级之前在第二单元已经对这个知识点进行了一定的拓展,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了解,所以我对该课部分环节和习题进行重新设计。

2.体现数学好玩本节课是《数学好玩》的一个环节,所以设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涂一涂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现了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数学好玩的思想,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数学,这才是学习的持久动力。

3.落实生本教学本节课的多个教学环节中均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组员之间分工明确,自主学习,自主汇报,把课堂还给学生。

数学2011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只是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4.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参考了高效课堂中的独学、对学、群学学习方式,本节课中运用了多种学习方式,并辅以随机指名学习和教师带领集体交流学习等,目的是通过不同学习方式的变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过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在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与态度: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合作意识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2.学习难点: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四、学习用具PPT课件、学习任务单、折叠图形五、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式学习、探究学习法、独学对学群学六、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展开与折叠》相关知识的回顾,引出平面图形折叠后就是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展开后就是平面图形这个关系,今天的学习重点研究折叠,从而顺利引入今天的课题--《有趣的折叠》,并板书课题和主要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课时主题有趣的折叠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折叠,发现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2.课时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想一想、剪一剪、折一折探索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3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此类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极为有益的。

本节课是安排在“长方体的认识”、初步体验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关系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通过学生不断展开与折叠的操作活动,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对应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有着强烈的探索求知欲望,在解决问题方面热情极高,但是缺少有序思考和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加强策略指导,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有效的感悟。

在知识的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初步体验了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但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还不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尤其是用语言来描述想象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存在着一些困难。

5.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探索(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想一想,折叠后是什么样子?教师活动11、出示教材78页的图形,引导学生猜测折叠后是什么样子。

2、动手剪一剪,折一折,折叠后是什么样子?(1)剪的时候要沿着外侧()剪。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章节,内容涉及平面图形的折叠及其与立体图形的关系,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图形折叠的基本方法,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图形折叠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把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折叠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折叠出来的。

2. 新课导入:介绍图形的展开与折叠,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图形折叠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折叠案例,让学生了解折叠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折叠前后图形的变化规律。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折叠出一些有趣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图形的折叠。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折叠一个长方体,并画出它的展开图。

2. 尝试折叠出一些有趣的图形,并解释其折叠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折叠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难点1. 理解图形折叠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单元中的“有趣的折叠”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会折叠的基本技巧,能通过折叠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图形;理解并掌握折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 学会折叠的基本技巧,能通过折叠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图形。

3. 理解并掌握折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轴对称的概念,折叠的基本技巧。

难点:如何通过折叠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图形,折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课件。

学具:每人一份折纸,彩色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刀、扇子等,引导学生发现并讨论这些图形的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折叠。

2. 新课导入:讲解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尝试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展示给大家。

3. 折叠技巧的学习:通过示例,教授学生基本的折叠技巧,如如何将一张纸折叠成各种有趣的图形。

4. 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折纸尝试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图形,并展示给大家。

5. 应用环节:讲解折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如何通过折叠制作出实用的物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轴对称图形1. 概念:2. 特征:3. 应用:折叠技巧1. 基本技巧:2. 实践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找出生活中的五个轴对称图形,并说明其特征。

2. 用折纸创造出两个有趣的图形,并说明其制作过程。

3. 思考一下,折叠在实际生活中还可以有哪些应用,并写一篇短文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和折叠技巧的掌握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动手实践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图形。

但在应用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折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加强。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有趣的折叠-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有趣的折叠-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有趣的折叠-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二个教案,主题为“有趣的折叠”。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折纸艺术的介绍,通过折纸来探索几何形状和空间概念,以及理解折叠过程中的数学原理。

学生将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体验数学与艺术的结合,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观察和思考几何形状的特性。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折叠过程中的问题。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5. 激发学生对数学和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1. 折叠过程中数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几何形状的空间想象和构造。

3. 折纸技巧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具学具准备1. 折纸示例图和步骤说明。

2. 彩色折纸纸张。

3. 安全剪刀和胶水。

4.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5. 小组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折纸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授:展示折纸的基本技巧和数学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折叠与几何形状的关系。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折纸活动,体验数学原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折纸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折纸活动中的数学知识点,强调空间概念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设计自己的折纸作品,并记录折叠过程中的数学思考。

板书设计板书将直观展示折纸的基本步骤和涉及的数学概念,如角度、对称、比例等,同时附上关键词和图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作业将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折纸作品,并描述折叠过程中的数学原理。

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折纸设计,并清晰地表达出来。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侧重于学生对折纸活动中数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和艺术融合的兴趣和认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有趣的折叠》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有趣的折叠》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有趣的折叠》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2 有趣的折叠》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教材通过有趣的折叠活动,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变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这一节内容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一个长方形通过折叠变成一个正方形,并且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折叠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有趣的折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折叠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通过实际的折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变换。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折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剪刀,胶带。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和一张正方形的卡片,剪刀,胶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吗?它们有哪些共同的性质呢?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

然后,教师将长方形卡片通过折叠变成一个正方形,让学生亲眼看到图形的变换。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折叠活动。

每组学生用自己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尝试将长方形通过折叠变成正方形。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 有趣的折叠》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   有趣的折叠》教案及教学反思
充分让学生发现规律,为了让学生自主的发现这些展开图有没有共同点,我把学 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在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操作、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有学生发 现,有的是三个面在一起,有的有四个面在一起。在得到我的肯定之后,我又提示到, 其他的面是怎么分布的?慢慢的有学生又发现,其实它们都可以看成是四个面在一 起,三个面的可以通过移动得到,其他的两个面分别分布在这四个面的左右两边。就 这样,在共同的探究研讨之下,发现这些展开图的共同特点。我们师生之间都感到非 常的有趣和开心。
2.教材第 79 页“想一想,做一做”第 2 题。
3.教材第 79 页“想一想,做一做”第 3 题。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引导学生反思不能折叠成正方体的原因。 再让学生把能折叠成正方体的面标出来,对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利用附页 3 中的图 2 来解 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题
数学好玩 有趣的折叠

1.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发

展空间观念。
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3.通过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的空间想象和空间推理活动,培养动

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折叠与展开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六.板书设计:
有趣的折叠
800×300=240000(cm2)=24(m2)
课后 反思
这节课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想象,动手操作,感受平面图通过折叠得到一个简 单立体图形的过程,及平面图展开图与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备课说课稿

抱歉,您的字数要求超出了我一次能处理的范围,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折叠》备课说课稿的大纲,您可以根据这个大纲来扩展您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有趣的折叠》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单元中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进行有趣的折叠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空间想象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学生能发现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2.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对应关系的表象,培养观察、操作、想象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现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对应关系的表象,发展空间想象力。

四、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情境教学法、观察法、操作活动法、启发式教学法。

2. 学法: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观察想象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折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折叠。

2. 展开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想象,发现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进行折叠活动,进一步感受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4. 总结提升:通过学生总结、教师点评,使学生明确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

5. 拓展延伸:设计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

六、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希望这个大纲能对您撰写说课稿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还记得它们各自有什 么特点吗?(生互动) 2.长方体和正方体沿棱剪开后的展开图各有什么特点?
3.同学们,喜欢做手工吗?(课件出示) 谁按照这样的提示做过手工? 像这样,将平面图形沿虚线折叠,成为有趣好玩的立体图形,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有趣的折叠”。(揭示课题:有趣的折叠)
五、说教法
本节课综合运用了情境激趣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及合作交 流等方式通过“猜测质疑一一操作验证一一交流反馈一一总结拓展”的 过程来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在课堂中我以主导者的身份指导学生的自主 探究与情感体验,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有趣的折叠》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 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数学好玩”的课时内容《有 趣的折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 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 批评指正。
第3题:图1能折叠成正方体:1—4 3—6 2—5 图2能折叠成正方体:前—锦 似—你 祝—程 图3不能折叠成正方体。
板块四、课堂小结 1.如何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 2.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有怎样的关系? 3.你能识别简单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吗?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 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折叠》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折叠》北师大版
三、教学难点与成三角形的方法。
-学生需要学会将长方形、正方形沿某一条边或对角线折叠,使其成为一个三角形,并理解折叠过程中边长、角度的变化。
(2)理解折叠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
-学生应理解折叠前后图形的面积、边长、角度等的关系,例如折叠后三角形的面积是原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也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讨论折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使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地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需要更加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以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课程的进度。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感。
(3)运用折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将折叠技能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计算折叠后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2.教学难点
(1)折叠过程中边长和角度的变化。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折叠后边长、角度的变化可能存在困难。例如,沿长方形对角线折叠后,形成的三角形边长与原长方形边长的关系。
-教学中可以通过动态演示、实际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折叠方法解决问题,例如设计一个纸盒,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核心知识,突破学习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趣的折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纸张折叠后的变化?”比如,一张纸折叠后可以变成不同的形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折叠的奥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第二课时《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第二课时《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

《有趣的折叠》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折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合作的基础上,以做游戏的方式达到本课的目标。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喜欢手工课,今天我们上一节手工课好吗?导入新课《有趣的折叠》二、实施目标1、出示课本图形,让学生说出各种数据。

2、想一想,按照虚线折叠后是什么图形,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3、自己用纸按照课本的样子折一折,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

4、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开一扇天窗和一扇门,在什么地方?在小组间交流,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5、再图上标出天窗和们的位置。

三、巩固目标1、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将附页3中的图1剪下来,并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并画出天窗和门,同桌相互交流天窗和门的位置,说出自己的理由。

2、试一试先计算它的实际长度和面积,然后再做,独立做,全班订正。

3、练一练中1、2题独立折叠,小组中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

4、练一练第3题在小组中解决问题,最后全班交流。

四、课后作业:第四题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把“仓库模型”的展开图折叠成仓库,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了关于平面展开图通过折叠得到一个简单立体图形的方法,初步掌握了平面展开图与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我们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提升。

板书设计:折叠测量——计算——虚线——折叠。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2 有趣的折叠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2 有趣的折叠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2 有趣的折叠教案教学设计有趣的折叠。

(教材第78、79页)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并能判断平面展开图能够折叠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2.建立立体图形中的面与展开图中的面的对应关系,培养空间想象力。

3.在展示交流与汇报活动中渗透数学中的转化、对应思想。

重点: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难点: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对应。

多媒体课件、仓库模型、剪刀、房子。

师:在前面的展开与折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原来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你想折出更多的立体图形吗?生:很想。

师出示教材第78页的仓库模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模型是什么?生:仓库模型。

师:非常正确。

你们想不想也折出一个这样的图形?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趣的折叠”。

【设计意图:由已学过的展开与折叠带领学生走进更有趣的课堂,由老师的仓库模型激发学生想要尝试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折仓库模型。

师:请同学们把教材附页3中的图1沿着外侧的线剪下来。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它折成封闭的图形。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吧!生:折叠后的图形是一座小房子。

师:这是一座仓库的模型,它的各边的实际长度是图中相应长度的100倍,怎样计算出这座仓库的占地面积是多少?生:关键是要确定小仓库地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师:对。

先测量出这个仓库模型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然后计算出实际的长和宽,就可以计算出仓库的占地面积。

请同学们自己完成吧!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计算结果?生:仓库的底面是长方形,展开图中底面长8cm、宽3cm,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变为8m和3m,所以这个仓库的实际占地面积为8×3=24(m2)。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希望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折叠》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折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合作的基础上,以做游戏的方式达到本课的目标。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手工课,今天我们上一节手工课好吗?导入新课《有趣的折叠》
二、实施目标
1、出示课本图形,让学生说出各种数据。

2、想一想,按照虚线折叠后是什么图形,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3、自己用纸按照课本的样子折一折,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

4、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开一扇天窗和一扇门,在什么地方?在小组间交流,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5、再图上标出天窗和们的位置。

三、巩固目标
1、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将附页3中的图1剪下来,并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并画出天窗和门,同桌相互交流天窗和门的位置,说出自己的理由。

2、试一试
先计算它的实际长度和面积,然后再做,独立做,全班订正。

3、练一练中1、2题独立折叠,小组中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

4、练一练第3题
在小组中解决问题,最后全班交流。

四、课后作业:
第四题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把“仓库模型”的展开图折叠成仓库,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了关于平面展开图通过折叠得到一个简单立体图形的方法,初步掌握了平面展开图与立体图
形的对应关系,我们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提升。

板书设计:
折叠
测量——计算——虚线——折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