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Ⅳ级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Ⅳ级

治疗上宜积极控制血压至正常水平。可配合中药治疗。 肝阳上亢证,宜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 阴虚火旺证,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 痰浊阻络证,宜祛痰化浊,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肝肾亏虚证,宜滋补肝肾,用左归饮
此外,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愉快情绪,避免过度 劳累和情绪激动。服用降压药后,患者从坐位和卧位起立时 动作应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时更应注意,防止突然昏厥而 发生意外。宜进低盐、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食物;多食水 果蔬菜及豆类食物,食用豆油、菜油等植物油。禁烟慎酒, 切忌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
第一节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有高血压病史。多伴有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眼底可出现视网 膜动脉血管狭窄,动静脉交叉处有压迹,或不同程度的动脉硬 化,或伴有视网膜出血斑、棉絮状渗出斑,严重者出现视盘水 肿。急进型患者,视网膜水肿,以视盘附近明显。变细的动脉 和纡曲的静脉起伏于水肿的视网膜之中,可有大小不等的火焰 状出血斑;后极部沿四支主干血管分布区域,有位于神经纤维 层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呈放射状排列的灰白色棉絮状斑;晚 期可出现细小白色或淡黄色小点的硬性渗出,若位于视盘颞侧 ,呈放射状排列,若位于黄班则呈扇形或星状排列。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Ⅰ级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Ⅱ级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Ⅲ级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Ⅳ级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Ⅳ级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急性型)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急性型)
第二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确诊为糖尿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微动脉瘤、出血、渗出 、水肿、新生血管形成,或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分级: Ⅰ级:视网膜小动脉轻度普遍变窄.但管径均匀。小 分支动脉反光带增宽,静脉隐匿。 Ⅱ级:动脉硬化,弥漫性狭窄,反光增强,呈铜丝状 或银丝状,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偏移,远端膨胀或被压呈梭型 ,或呈直角偏离。 Ⅲ级:弥漫小动脉明显狭窄及管径不规则,合并视网 膜出血、硬性渗出、棉絮状斑和视网膜水肿。 Ⅳ级:在Ⅲ级基础上出现上视盘水肿。

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引言概述: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不控制高血压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

本文将继续探讨高血压病的其他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理解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对于预防和治疗的方案制定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1.视网膜病变1.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1.2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分类和病理特点1.3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1.4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方法1.5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和预防措施2.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2.1高血压引发心肌肥厚的机制2.2心肌肥厚的表现和分级2.3心力衰竭的表现和分类2.4高血压引发心力衰竭的机制2.5高血压性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3.脑血管疾病3.1高血压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3.2高血压引发脑出血的病理过程3.3高血压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3.4高血压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3.5高血压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4.糖尿病4.1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关系4.2高血压引发糖尿病的机制4.3高血压病与糖尿病的共同并发症4.4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策略4.5高血压与糖尿病的联合治疗方法总结: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是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视网膜病变、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及时认识并理解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采取控制血压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同时,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全面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与医生密切合作和定期随访非常重要,以确保最佳的健康管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与治疗PPT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与治疗PPT

06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的 康复和护理
康复训练
定期进行视力检 查,及时发现病 情变化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戒烟、 限酒、合理饮食 等
适当进行户外活 动,如散步、慢 跑等,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 焦虑
护理和照顾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查 饮食调整: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实验室检查:检测血压、血 糖、血脂等指标,评估高血 压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因素
诊断标准和流程
诊断标准: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包括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 膜出血、视网膜渗出、视网膜水肿等。
诊断流程:首先,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检查等;其次, 进行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包括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 视网膜渗出、视网膜水肿等;最后,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 疗等。
疗等
03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的 诊断
诊断方法
眼底检查:观察视网膜血管 形态、颜色、宽度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 视网膜血管渗漏、阻塞等情 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评估视网膜厚 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 度等
超声波检查:评估视网膜脱 离、视网膜下积液等情况
眼压测量:评估眼压是否正 常,排除青光眼等其他眼病
检查及诊断过程:检查项目、 诊断结果等
治疗及康复情况:治疗方法、 效果评估等
治疗经验和教训分享
早期发现:定期 进行眼底检查, 及时发现病变
药物治疗: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 降压药物,控制 血压
手术治疗:对于 严重病变,可以 考虑手术治疗

眼科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详解

眼科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详解

眼科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详解介绍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旨在帮助眼科外科教学查房时提供准确的教学内容。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概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的眼底血管病变,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

高血压患者的眼底血管会发生病理性改变,包括动脉痉挛、动静脉交叉压迫、微血管闭塞等。

病理类型1. 渗出性视网膜病变:血管痉挛引起的视网膜小动脉瘤破裂,导致渗出性改变。

2. 出血性视网膜病变:血管壁的脆弱性增加,导致出血,可分为点状出血、渗出性出血和纵行出血。

3. 渐进性视网膜病变:血管壁的硬化和微栓塞导致视网膜供血不足,引起渐进性变化。

4. 晶状体视网膜病变:晶状体混浊引起视网膜供血不足,导致视网膜病变。

临床表现1. 视力下降:视网膜供血不足导致视力减退,严重时可引起视野缺损。

2. 视野缺损:视网膜病变导致视野缺损,通常为边缘部位。

3. 黄斑水肿:黄斑区域出现水肿,严重时可影响视力。

4. 出血:眼底出现点状出血、渗出性出血或纵行出血。

5. 眼底改变:眼底可见动脉痉挛、动静脉交叉压迫、微血管闭塞等病理改变。

治疗方法1. 控制血压:通过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改变,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2. 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物等进行治疗。

3. 激光治疗:对病变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激光治疗,以减轻病情。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手术、视网膜复位手术等。

教学要点1.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定义和病理类型。

2.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和眼底改变。

3.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4. 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效果。

5. 高血压患者眼底检查的重要性和频率。

总结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底出血等。

治疗方法包括控制血压、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

在眼科外科教学查房时,应重点介绍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定义、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以及眼底检查的重要性。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焦 雷1,张红灵2摘要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血管损害,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一部分㊂由于眼底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及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症状的隐匿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未得到足够重视㊂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的广泛应用,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有了较大发展㊂随着新型成像技术的发展,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预测高血压其他靶器官损害方面的研究较多,为高血压管理和心血管风险分层提供了新思路㊂综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㊁分期㊁分级和诊断方式的最新研究进展及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方向㊂关键词 高血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靶器官损害;综述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3.12.017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患病率最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㊂高血压常引起心㊁脑㊁肾㊁眼㊁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等不同器官的损害,2020年世界高血压学会指南将其定义为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target organ damage ,TOD )[2]㊂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引起的全身性血管病变在眼部的表现,是高血压常见的靶器官损害之一,70%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3],与年龄㊁病程长短㊁血压升高的程度有关㊂由于视网膜在胚胎发育㊁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等方面与心㊁脑㊁肾等器官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视网膜形态及功能的变化与其他器官疾病相互印证[4]㊂因此,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可作为判断高血压预后简单㊁实用的指标,对评估靶器官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㊂现就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㊁诊断与其他器官损害的关系及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方向进行综述㊂1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血管系统视网膜分为色素上皮层和神经上皮层两部分㊂神经上皮层自外向内又分为视细胞层㊁外界膜㊁外核层㊁外丛状层㊁中界膜㊁内核层㊁内丛状层㊁神经节细胞层㊁神经纤维层㊁内界膜(见图1)[5]㊂图中,posteriorcortical vitreous 为后皮质玻璃;pre -retinal space 为前视网膜间隙;nerve fiber layer (NFL )为神经纤维层;ganglion cell layer (GCL )为神经节细胞层;inner作者单位 1.山西医科大学(太原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太原030001)通讯作者 张红灵,E -mail :*****************引用信息 焦雷,张红灵.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2):2212-2217.plexiform layer (IPL )为内丛状;inner nuclear layer (INL )为内核层;outer plexiform layer (OPL )为外丛状层;outer nuclear layer (ONL )为外核层;Henle 'snerve fiber 为Henle 纤维层;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为外界膜;myoid zone 为肌样体区;ellipsoid zone 为椭圆体区;outer segments of the photoreceptors 为光感受器外节;interdigitation zone 为交叉区;RPE/Bruch 's membrane 为视网膜色素上皮/Bruch 膜复合体;choriocapillaris 为脉络膜毛细血管;Sattler 's layer 为脉络膜Sattler 层;Haller 's layer 为脉络膜Haller 层;choroid sclera junction 为脉络膜巩膜连接视网膜血液供应完全依赖视网膜中央动脉系统㊂视网膜中央动脉是眼动脉的分支,常起于眼动脉的视神经骨管孔附近,穿过视神经干鞘膜后进入视神经,分出视网膜中央动脉侧支后其主干通过筛板进入眼底㊂主干在视乳头中央略偏鼻侧处首先分为颞上㊁颞下动脉和鼻上㊁鼻下动脉㊂各支不断分出各级更小分支,最终形成毛细血管前微动脉,移行于毛细血管小叶,再汇入毛细血管小叶后微静脉,经静脉小分支㊁二级及一级分支,于视乳头中央穿过巩膜筛板进入视网膜中央静脉总干,血液汇入眼上静脉或海绵窦㊂视网膜中央动脉㊁静脉较大的分支,位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靠近内界膜一侧㊂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动脉及位于神经纤维中的浅表血管丛(superficial vascular plexus ,SVP )和位于内核层更深处的深层血管丛(deep vascular plexus ,DVP )等深浅两组毛细血管网,遍布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内层,是神经上皮层内层营养的唯一来源[6]㊂视网膜血管系统(包括视神经的血管在内)具有自主调节功能,对来自眼动脉血流灌注均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㊂图1OCT下视网膜层次解剖位置(资料来源:Staurenghi G,Sadda S,Chakravarthy U,et al.Ophthalmology,2014,121(8):1572-1578)2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涉及氧化应激㊁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㊁免疫系统与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7],高血压引起的不同血管反应导致眼底改变㊂2.1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在视网膜血管损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氧化还原信号的主要分子是活性氧,如超氧化物㊁过氧化氢㊁羟基自由基㊁一氧化氮和过氧亚硝酸盐㊂内皮细胞㊁血管平滑肌细胞,外膜细胞及巨噬细胞等血管成分均可产生活性氧㊂活性氧在血管收缩和舒张㊁血管细胞的生长㊁死亡和迁移及细胞外基质修饰相关的信号转导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㊂活性氧对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有影响,导致CD8+和CD4+T淋巴细胞的活化㊂淋巴细胞引起细胞因子分泌,从而增加氧化应激水平㊂大量免疫细胞浸润到血管壁,引起血管结构和功能损害[8]㊂视网膜中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衍生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增加导致局部血压升高,活性氧过度产生引起眼部小胶质细胞活化,表明氧化应激㊁炎症和高血压眼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9]㊂2.2免疫系统与炎症反应免疫系统在高血压血管损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细胞㊁B细胞㊁肥大细胞㊁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相关细胞因子,通过免疫级联反应,介导组织损伤,阻碍血管舒张,增强钠的重吸收,引起血压升高,进而造成血管损害㊂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可增强血管收缩和钠潴留,树突状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刺激血压升高㊂树突状细胞可产生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等介质,可独立于T细胞调节血压[10]㊂在血管系统中,免疫细胞通过产生各种分子(如细胞因子㊁趋化因子㊁基质金属蛋白酶㊁活性氧)积聚在血管周围脂肪中,这些分子通过不同反应导致血压升高㊁血管扩张㊁刺激胶原合成㊁降解弹力纤维及增加血管僵硬度,最终引起血管功能障碍[11]㊂2.3RAAS通过血管紧张素-1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2受体(AT-2R)上的受体信号介导视网膜血管病变㊂A T-1R介导炎症㊁细胞死亡㊁氧化应激和血管收缩;A T-2R可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提高细胞存活率㊂血管紧张素(Ang)Ⅱ通过AT-1R途径刺激促炎分子和活性氧的产生,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免疫细胞积聚,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局部血压升高[12]㊂AngⅡ引起视网膜周细胞迁移㊁视网膜动脉收缩和细胞外基质沉积,并发挥一系列致病性作用,导致视网膜病变,包括炎症㊁新生血管形成㊁血管渗漏和水肿形成[13]㊂3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为血管收缩期㊁硬化期和渗出期3个阶段㊂在血管收缩期,血压升高引起视网膜动脉生理性痉挛收缩,临床表现为全身性视网膜小动脉变窄㊂在硬化期,随着血压持续升高,视网膜小动脉内膜增厚㊁中膜壁增生及透明变性,临床观察到小动脉对光反射的改变,称为 铜线征 ㊂狭窄和硬化的小动脉僵硬并压缩相邻的视网膜小静脉,从而导致动静脉交叉征(AVN)㊂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持续的血压升高导致组织缺血和血-视网膜屏障破坏[14]㊂在渗出期,出现血液-视网膜屏障破裂㊁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坏死㊁血液和脂质渗出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血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微动脉瘤㊁出血㊁硬性渗出物和棉绒斑㊂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3个阶段并非按顺序发生,高血压引起视网膜病变一方面取决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血压升高的时间和年龄㊂部分急性血压升高的病人常观察到视网膜出血或硬性渗出等渗出期改变,而无AVN等硬化期改变[15]㊂4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级目前,临床常用的分级标准是Keith-Wagener-Baker分级[16]和Mitchell-Wong[17]分级,具体内容详见表1㊂在长期临床应用中,较难区分Keith-Wagener-Baker分级中的Ⅰ级和Ⅱ级病变㊂表1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Keith-Wagener-Baker分级Mitchell-Wong分级临床表现Ⅰ级轻度视网膜动脉痉挛狭窄或合并轻度硬化Ⅱ级中度中度至显著小动脉狭窄㊁局部和/或全身小动脉狭窄㊁光反射过度(铜线征)㊁动静脉交叉改变或切口Ⅲ级重度视网膜小动脉狭窄和局灶性收缩,伴有视网膜水肿㊁微血管瘤㊁出血㊁硬性渗出㊁棉绒斑等Ⅳ级除Ⅲ级改变外,伴有视盘水肿等5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诊断2020年国际高血压学会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建议对所有2级及以上高血压[收缩压ȡ160mmHg (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ȡ100mmHg]病人进行视网膜检查[2]㊂近年来,随着眼底影像学及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临床对眼底的观察及评价方法有了显著进步㊂5.1彩色眼底照相目前,直接检眼镜等传统眼底检查方式由于主观性较强㊁检查范围较小㊁随访困难等缺点已被逐渐淘汰,而眼底照相以其操作简便㊁便于筛查等优势,已成为眼底检查的主流方式㊂高血压引起多种眼底改变,多表现为视网膜小动脉变细(如动脉变窄㊁铜丝样改变及管径大小不均等)㊁动静脉交叉征等,伴有视网膜内出血㊁水肿㊁硬性渗出等表现以及视网膜动静脉阻塞㊁动脉瘤等病变[18]㊂5.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FFA是将荧光素钠注入静脉,荧光素钠随着全身血液循环到达眼底,应用特殊的眼底照相机拍摄记录其在视网膜血管动态循环时发出的荧光㊂荧光素钠在眼底循环情况反映了视网膜血管及色素上皮层的生理病理改变,为眼底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㊂高血压病人FFA常表现为出血㊁脂质渗出㊁荧光素渗漏等,严重者发生视乳头水肿㊂急进型高血压病人易出现血-视网膜屏障破裂,由于血压骤然升高㊁血管内皮调节失控及炎性因子的作用,血浆㊁脂肪及血液其他成分由血管进入视网膜,FFA可观察到出血㊁脂肪渗出㊁荧光素渗漏㊁水肿㊁微血管瘤和新生血管形成[19]㊂5.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OCT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无创眼底检查技术,其是基于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测定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的反射或散射信号,从而得到高分辨率的图像,可对视网膜进行3D成像㊂有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㊁中央黄斑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㊁内丛-神经节细胞复合体(inner plexiform-ganglion cell complex,IP-GCC)和视网膜乳头周围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均低于对照组[20]㊂有靶器官损害的全身性高血压病人SFCT㊁CMT㊁IP-GCC和RNFL均降低,且随着靶器官数目的增加,SFCT显著降低,提示SCFT可作为预测终末器官损害负荷的指标㊂随着血压持续升高,血-视网膜屏障可能被破坏,并发生RNFL缺血㊂中度㊁重度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病人多预后不良㊂有研究显示, TOD和SFCT之间的关系,靶器官受累数目越多, SFCT越低,而CMT㊁IP-GCC和RNFL厚度随着TOD 数目增加而无明显下降[21]㊂5.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OCTA是一种新型快速的㊁非侵入性的成像手段,可对病人视网膜和脉络膜层内的血管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并在活体上分层观察视网膜的各层血流及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情况㊂临床通过OCTA进行多次筛查,及时发现病人视网膜㊁脉络膜血管的异常改变㊂与传统的FFA相比,OCTA可提供更高分辨率的三维视网膜血管成像,精确描绘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并生成浅㊁深血管丛的深度分辨率图像,测量视网膜SVP与DVP的血管密度㊁灌注密度㊁FAZ面积和周长㊂与眼底照相比较,OCTA可观察到眼底照相无法识别的微血管异常,如FAZ侵蚀,浅层视网膜和深层视网膜中存在非灌注区域和微动脉瘤,血管襻和毛细血管迂曲等㊂由此可见,OCTA可精确显示视网膜血管系统的内部结构并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早期视网膜改变,这是传统眼底检查或照相难以发现的[22]㊂有研究表明,OCTA可观察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5种主要病理变化,包括局灶性毛细血管稀疏㊁散在性微血管瘤㊁局灶性黄斑拱环缺损㊁局灶性毛细血管障碍和局灶性毛细血管无灌注[23]㊂随着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逐步恶化,病变数量随之增加,深部血管密度可能是预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风险的最佳指标㊂6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相关高血压管理指南降低血压㊂降低血压可减轻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风险,改善小动脉结构和稀疏,并增加小动脉密度[24]㊂及早发现并控制血压,早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表现通常是可逆的㊂有研究显示,当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作为治疗指征时,需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人比例从3%上升到14%[25]㊂目前,高血压相关指南未对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具体指导,但建议将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目标定为血压<140/90 mmHg,理想情况下血压ɤ130/80mmHg,同时建议高血压病人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控制体重㊁坚持体育锻炼㊁遵循健康饮食㊁减少盐及酒精摄入量㊂若病人在改变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得到控制或存在较高的心血管风险,需要及时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㊁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㊁β受体阻滞剂㊁利尿剂或钙通道阻滞剂等,通常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2]㊂7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7.1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脑损害的关系由于眼和脑的胚胎同源性,二者具有相似的解剖学㊁生理学特征,视网膜的某些特征可在脑小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随访中代替或补充影像学检查[26]㊂相关研究表明,视网膜小动脉狭窄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关[27],而视网膜动脉瘤与脑出血有关[28]㊂与对照组比较,脑小血管病变病人深层毛细血管层和浅层毛细血管层的血流密度降低,FAZ区域扩大,这些表现与基于MRI的脑小血管病变疾病评分相关[29-30]㊂有研究显示,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出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变薄和微血管异常等,随着认知功能下降,RNFL与脉络膜变薄[31]㊂有研究发现,基线时较低的RNFL厚度与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32]㊂7.2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心血管损害的关系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风险因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可在一定程度反映其他潜在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在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和死亡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3]㊂在OCTA中,高血压对视网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DVP㊁SVP的血管密度降低与FAZ面积扩大[34-35]㊂有研究发现,中央凹和中央凹旁区域DVP的血管密度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有关,无高血压病史DVP 血管密度较高,近期新诊断为高血压的病人(未接受治疗的病人)血管密度较低,高血压未控制的病人血管密度值最低[27]㊂Pascual-Prieto等[36]研究发现,与低心血管风险病人相比,心血管风险高的高血压病人DVP 和SVP的血管密度较低㊂根据病人血压进行分层时,血压控制良好的病人较血压控制不佳病人DVP的血管密度更高[37]㊂根据高血压病程分层时,高血压病程较长(>5年)的病人黄斑区SVP的血管密度低于健康人和高血压病程ɤ5年病人[38]㊂Wang等[39]使用OCTA观察了158例冠心病病人的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并将其与数量相似的健康受试者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除中心凹外,视网膜其他区域的SVP和DVP的血管密度降低,随着研究的深入,将眼底微血管的变化(由血管密度和血流面积反映)与各冠状动脉分支的Gensini评分(狭窄范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左主干(LM)㊁左回旋支(LCX)近端和右冠状动脉(RCA)的狭窄程度与SVP和DVP(中心凹区域除外)的血管密度变化呈负相关㊂7.3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肾损害的关系眼睛与肾脏在结构㊁发育和组织方面有一定相似之处,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皮㊁Bruch's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排列反映了肾小球内皮㊁GBM和足细胞的排列,在Ⅱ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中,GBM和Bruch's膜上均出现了电子致密沉积物,该发现验证了这种观点[40]㊂慢性肾病病人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可能在视觉症状出现的早期发生㊂不同视网膜层的微血管可能对系统性合并症有不同的反应㊂慢性肾病病人存在明显的视网膜微血管异常㊂定量变化包括SVP和DVP的毛细血管变细㊁血管密度降低和FAZ的非圆形指数增加㊂血管密度降低可能是由于毛细血管的局部或弥漫性稀疏,FAZ的非圆形指数增加可能是由于中央凹旁毛细血管网络的破坏引起的[41]㊂一项研究通过对比60例慢性肾病的高血压病人与对照组的OCTA资料,结果显示,慢性肾病病人的SVP和DVP血管密度较低[35]㊂7.4高血压视网膜损害与颈动脉狭窄(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的关系在CAS的病人中,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病人视网膜中央动脉当量(CRAE)和动静脉比值(AVR)较小,重度CAS病人的平均视网膜敏感度降低㊂视网膜敏感度和CRAE呈正相关[42]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人视网膜血流密度降低[43]㊂Lee 等[44]研究CAS术前后视网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双眼黄斑深部毛细血管层和浅毛细血管层的血管密度增加㊂8小结与展望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复杂,其损伤过程与全身微血管损伤密切相关,在诊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并未对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诊治给予足够重视,且常规眼底检查对早期微血管系统的发现不敏感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OCT及OCTA等技术广泛应用,临床医生可早期发现和评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㊂由于视网膜血管的可视性及其与心㊁脑㊁肾等各器官的内在联系,常将其作为判断其他器官损害的标志,可用于高血压管理和心血管风险的分层,也为临床医师早期发现并干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提供借鉴和指导㊂参考文献:[1]王增武,王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解读[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9(3):193-197.[2]UNGER T,BORGHI C,CHARCHAR F,et al.2020International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lobal hypertension practice guidelines[J].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20,38(6):982-1004.[3]边波,万征,李永乐,等.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调查及其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2):170-171. [4]VADALÀM,CASTELLUCCI M,GUARRASI G,et al.Retinal andchoroidal vasculature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kidneydisease[J].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Ophthalmology,2019,257(8):1687-1698.[5]STAURENGHI G,SADDA S,CHAKRAVARTHY U,et al.Proposedlexicon for anatomic landmarks in normal posterior segment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the IN㊃OCTconsensus[J].Ophthalmology,2014,121(8):1572-1578. [6]CAMPBELL J P,ZHANG M,HWANG T S,et al.Detailed vascularanatomy of the human retina by projection-resolved 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J].Scientific Reports,2017,7:42201.[7]FERREIRA N S,TOSTES R C,PARADIS P,et al.Aldosterone,inflammation,immune system,and hypertension[J].American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21,34(1):15-27.[8]LEE M Y,GRIENDLING K K.Redox signaling,vascular function,and hypertension[J].Antioxidants&Redox Signaling,2008,10(6):1045-1059.[9]SANT ANA-GARRIDOÁ,REYES-GOYA C,FERNÁNDEZ-BOBADILLA C,et al.NADPH oxidase-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eyes ofhypertensive rats[J].Molecular Vision,2021,27:161-178. [10]WEN Y,CROWLEY S D.Renal effects of cytokines inhypertension[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Biology,2019,1165:443-454.[11]RAI A,NARISAWA M,LI P,et al.Adaptive immune disorders inhypertension and heart failure:focusing on T-cell subsetactivation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20,38(10):1878-1889.[12]GAO X,YAMAZAKI Y,TEZUKA Y,et al.Pathology of aldosteronebiosynthesis and its action[J].The Tohoku Journal ofExperimental Medicine,2021,254(1):1-15.[13]CHEN H,ZHAO X Y,CHEN Y X,et al.AngiotensinⅡis a crucialfactor in retinal aneurysm formation[J].Experimental EyeResearch,2021,213:108810.[14]MARK O M,TSO M D.Pathophysiology of hypertensiveretinopathy[J].Ophthalmology,1982,89(10):1132-1145. [15]GÖBEL W,MATLACH J.Hypertone veränderungen des fundus[J].Der Ophthalmologe,2013,110(10):995-1007.[16]KEITH N M,WAGENER H P,BARKER N W.Some different types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their course and prognosis[J].TheAmerican Journal of the Medical Sciences,1974,268(6):336-345.[17]WONG T Y,MITCHELL P.Hypertensive retinopathy[J].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4,351(22):2310-2317. [18]TAPP R J,OWEN C G,BARMAN S A,et al.Associations of retinalmicrovascular diameters and tortuosity with blood pressure andarterial stiffness:United Kingdom biobank[J].Hypertension(Dallas,Tex:1979),2019,74(6):1383-1390.[19]张真,王彤,徐强,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7):541-543.[20]WEI W B,XU L,JONAS J B,et al.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the Beijing eye study[J].Ophthalmology,2013,120(1):175-180.[21]SIMSEK E E,KANAR H S,KANAR B G,et al.Can ocular OCTfindings be as a predictor for end-organ damage in systemichypertension?[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NewYork,N Y:1993),2020,42(8):733-737.[22]YANG J Y,WANG Q,YAN Y N,et al.Microvascular retinalchanges in pre-clinical diabetic retinopathy as detected by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J].Graefe's Archive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2020,258(3):513-520.[23]LIU Y H,LI J S,PAN J,et al.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and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acular retinal microvasculature by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hypertensiveretinopathy[J].Hypertension Research,2021,44(3):325-336.[24]JUMAR A,HARAZNY J M,OTT C,et al.Improvement in retinalcapillary rarefaction after valsartan treatment in hypertensivepatients[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2016,18(11):1112-1118.[25]KOLMAN S A M,VAN SIJL A M,VAN DER SLUIJS F A,et al.Consideration of hypertensive retinopathy as an important end-organ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Journal ofHuman Hypertension,2017,31(2):121-125.[26]BIFFI E,TURPLE Z,CHUNG J,et al.Retinal biomarkers of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J].PLoS One,2022,17(4):e0266974.[27]YATSUYA H,FOLSOM A R,WONG T Y,et al.Retinalmicrovascular abnormalities and risk of lacunar stroke: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J].Stroke,2010,41(7):1349-1355.[28]BAKER M L,HAND P J,LIEW G,et al.Retinal microvascular signsmay provide clues to the underlying vasculopathy in patients withdeep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10,41(4):618-623.[29]GEERLING C F,TERHEYDEN J H,LANGNER S M,et al.Changes of the retinal and choroidal vasculature in cerebralsmall vessel disease[J].Scientific Reports,2022,12(1):3660. [30]WANG X J,WEI Q,WU X Q,et al.The vessel density of thesuperficial retinal capillary plexus as a new biomarker in cerebralsmall vessel disease:a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ngiography study[J].Neurological Sciences,2021,42(9):3615-3624.[31]CARAZO-BARRIOS L,ARCHIDONA-ARRANZ A,CLAROS-RUIZ A,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thickness andwhite matter lesions in Alzheimer's disease[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2021,36(6):935-942. [32]MUTLU U,COLIJN J M,IKRAM M A,et al.Association of retinalneurodegeneration 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withdementia:a population-based study[J].JAMA Neurology,2018,75(10):1256-1263.[33]LEE W H,PARK J H,WON Y,et al.Retinal microvascular changein hypertension as measured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ngiography[J].Scientific Reports,2019,9:156.[34]DONATI S,MARESCA A M,CATTANEO J,et al.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and arterial hypertension:arole in identifying subclinical microvascular damage?[J].Europe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21,31(1):158-165.[35]CHUA J,CHIN C W L,HONG J,et al.Impact of hypertension onretinal capillary microvasculature using 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ic angiography[J].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9,37(3):572-580.[36]PASCUAL-PRIETO J,BURGOS-BLASCO B,ÁVILA SÁNCHEZ-TORIJA M,et al.Utility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detecting vascular retinal damage caused by arterialhypertens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20,30(3):579-585.[37]CHUA J,CHIN C W L,TAN B Y,et al.Impact of systemic vascularrisk factors on the choriocapillaris using 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hypertension[J].Scientific Reports,2019,9(1):5819.[38]LIM H B,LEE M W,PARK J H,et al.Changes in ganglion cell-inner plexiform layer thickness and retinal microvasculature inhypertension:a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9,199:167-176.[39]WANG J,JIANG J,ZHANG Y,et al.Retinal and choroidal vascularchange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 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 angiography study[J].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2019,10(4):1532-1544.[40]MCAVOY C E SILVESTRI G.Retin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type2glomerulonephritis[J].Eye(London,England),2005,19(9):985-989.[41]YEUNG L,WU I W,SUN C C,et al.Early retinal microvascular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Microcirculation(New York,N Y:1994),2019,26(7):e12555. [42]WU D H,WU L T,WANG Y L,et al.Changes of retinal structureand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J].BMC Ophthalmology,2022,22(1):123.[43]LAHME L,MARCHIORI E,PANUCCIO G,et al.Changes in retinalflow density measured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fter carotidendarterectomy[J].Scientific Reports,2018,8(1):17161. [44]LEE C W,CHENG H C,CHANG F C,et al.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 angiography evaluation of retinal microvasculaturebefore and after 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J].ScientificReports,2019,9:14755.(收稿日期:2022-08-06)(本文编辑薛妮)。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护理查房PPT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护理查房PPT

为什么重视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
为什么重视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影响
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 增加患者心理负担。
部分患者甚至可能需要期发现
通过定期眼底检查,能够及早发现病变,及时采 取措施,有助于保护视力。
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2. 为什么重视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3.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4. 护理中的挑战与对策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定义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的眼 底病变,主要影响视网膜和视神经。它可能导致 视力下降或失明。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及视力变化,评估病情进展 ,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可使用血压计和视力表进行简单监测。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 导,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可通过个体谈话或小组交流的方式提供支持。
护理中的挑战与对策
护理中的挑战与对策 患者依从性差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护理的重要性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不仅关乎患者的生理 健康,也影响其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耐心是关键。
总结与展望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护理工作应更加注重个体化护理,结合新技 术进行管理与监测。
例如,远程监测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高护理效率 。
总结与展望
呼吁社会关注
部分患者对治疗方案依从性不高,影响病情控制 。
护理人员应通过沟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护理查房PPT课件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护理查房PPT课件

未来研究与展望
如何推动护理实践的更新?
通过持续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该病变的 认知与管理能力。
建立标准化的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与效率。
谢谢观看
护理干预的重点是什么?
干预措施包括控制血压、提供健康教育、安 排定期眼科随访等。
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 的心理支持。
护理评估与干预措施
如何评估干预效果?
通过定期的视力检查和眼底照相,评估病变 进展情况及护理效果。
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 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与家庭护理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定义与临床表 现 2. 护理评估与干预措施 3. 患者教育与家庭护理 4. 多学科合作与转诊 5. 未来研究与展望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定义 与临床表现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定义与临床表现
什么是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由严重高血压引起的视
未来研究与展望
未来研究与展望
未来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需加强对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基础与临床研 究,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注病变的早期识别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未来研究与展望
新技术的应用潜力如何?
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在眼底图像分析中的应用,可 能提高早期诊断率。
探索数字化健康工具的使用,增强患者自我管理 能力。
多学科合作与转诊
转诊的适应症有哪些?
当患者病情严重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时,应 及时转诊至专业医院。
如出现视力急剧下降或眼底严重损害,需紧 急处理。
多学科合作与转诊
如何进行有效的转诊?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护理业务学习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护理业务学习
此病变常见于血压急剧升高的患者,尤其是未得 到及时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什么是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病因
主要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血管损伤,导致视网 膜微血管的病变。
此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也可能加重病情 。
什么是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严重 者可导致失明。
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有助于及时干预。
何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检查方法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眼底镜检查、膜的损伤程度。
何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检查频率
高危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普通高 血压患者可每年一次。
根据病情变化,检查频率可适当调整。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患者应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分享自身感受和 病情变化。
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谢谢观看
内科医生应负责高血压的控制,眼科医生负责视 网膜的监测与处理。
谁需要关注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患者自我管理
患者应了解疾病知识,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 生活方式。
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控制病情。
何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何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检查指征
当患者出现视力变化或高血压明显升高时,应立 即进行眼底检查。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饮食,减少盐分摄入,适量锻 炼,保持理想体重。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视网膜病变风险 。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定期监测
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变化,以便医生调 整治疗方案。
家庭血压监测仪是一个有效的工具。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用药管理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 更改药物。
药物管理对维持血压稳定至关重要。

视网膜病与视神经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疗

视网膜病与视神经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疗

Ⅲ级
视网膜动脉明显硬化狭 窄收缩,有视网膜水肿、 出血和渗出
Ⅳ级
视网膜病变加重,合并 有视乳头水肿。
急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多见于40岁以下青年。 ➢眼底改变:视盘水肿和视网膜水肿,视网膜血管显著缩
窄,视网膜火焰状出血、棉绒斑、硬性渗出及脉络膜梗 死灶(Elschning斑)。
【治疗】 1.病因治疗,控制血压。 2.对症治疗。
Ⅰ期 :有微血管瘤/小出血点 Ⅱ期 :有黄白色硬性渗出、出血斑
Ⅲ期. 有白色软性渗出、出血斑 Ⅳ期 :有新生血管或玻璃体出血
B
视网膜新生血管
Ⅴ期: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Ⅵ期: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 发视网膜脱离
治疗
积极治疗糖尿病
• 控制血糖、血压
眼部治疗
• 定期眼底检查(每年复查) • 视网膜激光光凝 • 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光凝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
成玻璃体积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导 致视力丧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1984年)
I. 有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点 II. 有黄白色硬性渗出及出血斑 III. 有白色软性渗出及出血斑
单纯性
IV. 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积血 V. 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VI. 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视网膜脱离增源自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
➢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糖尿病眼部最重要的并发症。 ➢发病率与发病年龄、糖尿病病程及控制情况等有关。 ➢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是DR的基本病理过程。
【临床表现】 1.早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 2.随病情发展,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眼前黑影飘、视物变形及视野缺损。 3.晚期:视网膜水肿和新生血管形成,造
【治疗】 1.预防为主,监控引起动脉硬化的因素(血压、血脂)。 2.起居规律,膳食合理。

高血压急症农村急救技能

高血压急症农村急救技能

高血压急症农村急救技能一、引言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伴随靶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疾病状态。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的逐年上升,高血压急症的防治和急救技能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地区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技能,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二、高血压急症的类型及临床表现1. 高血压脑病: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水肿、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症状。

2. 高血压心脏病:血压急剧升高导致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病变,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水肿等症状。

3. 高血压肾病:血压急剧升高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恶心呕吐等症状。

4.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等症状。

三、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技能1. 现场评估:在发现高血压急症患者时,应立即进行现场评估,包括意识、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的判断。

如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降压治疗:在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吸氧等基本急救措施的基础上,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降压治疗。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患者平卧,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2)监测患者血压,如血压持续升高,可给予硝苯地平、硝酸甘油等降压药物。

(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可给予吸氧。

3. 并发症处理: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如患者出现脑水肿、脑出血等病变,应立即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如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应立即进行强心、利尿等治疗;如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立即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4. 转诊与转运:在农村地区,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救治资源相对有限,因此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快将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患者平卧,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分级和治疗原则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分级和治疗原则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案
1.明确病因,尽快去除 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突然急剧升高,最好使舒张
压缓慢稳定下降,急剧降低血压可造成器官缺血。因为长 期高血压患者小动脉已部分或完全纤维化,血管壁对血压 有很高的耐力,且丧失了一定的弹性和收缩力,只有在一 定高度的收缩压下,才能维持器官的末梢循环。如果血压 突然降得太多,反而出现末梢血液供血不足,而使器官血 管出现闭塞现象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分级和治 疗原则
邓婷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
目前关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分期临床上 还多沿用keith-wagener的四级分类法:
Ⅰ级为视网膜动脉功能性狭窄有轻度硬化表现 Ⅱ级为视网膜动级标准:
Ⅲ级为视网膜动脉明显硬化狭窄收缩,并有出 血,渗出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Ⅳ级为视网膜病变加重,合并有视乳头水肿。 此分类法与临床高血压分期比较吻合,眼底检 查可协助高血压的诊断,并对预后提出较为客 观的意见
临床分级标准:
Ⅰ级 视网膜动脉轻度硬化 视网膜动脉功能性狭窄 Ⅱ级 动静脉交叉征阳性 视网膜动脉有肯定的局部狭窄
临床分级标准:
Ⅲ级 视网膜出血,渗出等表现 视网膜动脉明显硬化狭窄收缩 Ⅳ级 视网膜病变加重 合并有视乳头水肿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案
3.注意饮食,限制食盐摄入 4.眼部采取对症治疗,如活血化瘀以促进渗出和
出血的吸收,口服维生素C、E 和芦丁等
谢 谢!

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级

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级

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分级
医疗卫生是人类文明之一,
心脏病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脏病学基本概念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级”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分级
是对高血压患者用眼底镜检查眼底获得的有关定性资料而进行分级的方法。

视网膜动脉是高血压的靶器官之一。

在高血压过程中可引起程度不同的视网膜动脉硬化,表现为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出血与渗出、视乳头水肿等。

临床上通过眼底镜检查可获得这些定性资料。

1964年高血压及心血管内科学术会议(兰州)的规定,高血压的眼底病变可分为4级:Ⅰ级:视网膜动脉痉挛;ⅡA级:视网膜动脉轻度硬化;ⅡB级:视网膜动脉显着硬化;Ⅲ级:Ⅱ级加视网膜出血与渗出;Ⅳ级:Ⅲ级加视乳头水肿。

临床上也有沿用wabener-keith-Barber视网膜动脉病变的分级方案:Ⅰ级:除视网膜小动脉稍窄外其它均正常;Ⅱ级:视网膜动脉中度至重度硬化;Ⅲ期:Ⅱ级的变化加上视网膜病变(出血与渗出);Ⅳ级:Ⅲ级的变化加上视网膜病变乳头水肿。

上述分级可作为高血压临床分期的依据之一。

如过去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检查时视网膜病变表现为Ⅲ级或Ⅳ级,即使血压值未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仍可定为Ⅲ期高血压。

眼科学:全身病的眼部表现

眼科学:全身病的眼部表现

治疗:局部应用链霉素、黄降汞眼膏及散瞳。
七、结核病
巩膜结核 : 多继发于邻 近组织病灶。
表层巩膜炎、巩膜炎 、前巩膜炎及后巩膜炎 。 结核性葡萄膜炎
表现为肉芽肿性虹膜 睫状体炎、多发性脉络 膜炎、慢性结核性葡萄
视网膜结核 :
较少见。男性常见。 ①视网膜结核结节,与脉络膜结核同时存在
; ②结核性视网膜炎:可见黄白色渗出病灶及
脉硬化。
二、脑血管疾病
(一)脑动脉阻塞 ⒈ 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阻塞 双眼病灶对侧
同向偏盲,或患侧全盲及对侧眼颞侧偏盲。患 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动脉阻塞,眼球运动 障碍。角膜感觉减退。 ⒉ 大脑中动脉阻塞 病灶对侧同向偏盲,无 黄斑回避。也可呈下内偏盲。
⒊ 大脑后动脉阻塞 病灶对侧同向偏盲,有黄 斑回避及皮质盲或象限盲。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第一节 内科病的眼部表现
一、动脉硬化视网膜
病变
⒈ 视网膜动脉弥漫性变细,走 行平直,颜色变淡,反光带 增宽
⒉ 动静脉交叉处 静脉隐匿 和静脉斜坡现象
二、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动脉硬化与高血压
⒈ 慢性 Ⅰ级:血管收缩,变窄。
动脉普遍轻度变窄, 小分支动脉反光带 增宽,静脉隐匿。
二、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30%~50%,出现异常。 ⑵ 视网膜出血:最常见,多见于后极部。以及视
网膜水肿、棉绒斑。
血液病
⑶ 视网膜血管:颜色变淡,动脉管径正常或 稍细,静脉迂曲扩张、色淡。
⑷ 视盘色淡、水肿。
血液病
视网膜: 后极部线状、火焰状 、点状出血。 视网膜血管色淡,动 脉稍细,静脉扩张。 视盘色淡、水肿, 视网膜水肿、渗出( 棉绒斑,硬性点状渗 出
眼睑水肿,高血压引起的眼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的科普知识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的科普知识

监测血压
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的关键。
定期自测血压,并遵循医嘱用药。
如何预防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
如何预防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适量Βιβλιοθήκη 动、戒烟限酒有助于控制 血压。均衡饮食富含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如何预防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血压及眼睛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 处理。
视网膜是眼睛内负责感光的部分,其健康直接影 响视力。
什么是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病因
主要由持续的高血压导致视网膜血管受损,产生 渗漏、出血等现象。
高血压病患者在未控制血压的情况下,风险显著 增加。
什么是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症状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 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
定期眼科检查对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有高血压或视网膜病变家族史的人群风险增 加。
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不容 忽视。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出现后
如发现视力变化、视野缺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早期干预可防止进一步恶化。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高血压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医生能够通过眼底检查了解眼部血管健康状况。
何时就医?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2. 谁容易患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定义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是因高血压引起的眼底病变 ,主要影响视网膜的血管。
未来研究方向

高血压的基本病理变化特点

高血压的基本病理变化特点

高血压的基本病理变化特点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变化特点是指在高血压患者身体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包括心血管系统、肾脏、大脑和眼睛等多个器官和组织的改变。

以下将从不同方面详细介绍高血压的基本病理变化特点。

一、心血管系统1. 动脉硬化高血压会导致动脉壁增厚、弹性降低和纤维化,使得动脉硬度增加,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

同时,动脉硬化还会导致动脉内皮功能异常,使得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发生改变,进一步促进了动脉壁增厚和纤维化。

2. 心肌肥大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室壁增厚和扩张,使得心肌负荷加重并逐渐失去弹性。

这种情况下,心肌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完成收缩和舒张过程,从而导致心肌肥大。

心肌肥大不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还会增加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风险。

3. 冠状动脉病变高血压患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这是由于动脉硬化和内皮功能异常导致冠状动脉管壁厚度增加、管腔狭窄、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会影响心肌的供血和氧合,引起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二、肾脏1. 肾小球硬化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受损和基底膜增厚,进而导致局部缺氧和微循环障碍,最终使得肾小球硬化。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尿量减少、尿液中出现蛋白质等临床表现。

2. 肾功能损害高血压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小管功能受损,导致尿液中出现蛋白质、血尿等异常情况。

同时,高血压还会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使得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去平衡。

三、大脑1. 脑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易发生脑动脉硬化,这是由于动脉壁增厚、弹性降低和纤维化导致的。

这种情况下,患者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2. 脑出血长期高血压还会增加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

这是由于高血压使得脑部微小动脉破裂或破裂前夕形成微小动脉瘤,从而导致局部出血和神经功能障碍。

四、眼睛1. 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供血不足和缺氧,进而引起视网膜神经元坏死和视网膜萎缩。

视网膜病 Retina-modity

视网膜病 Retina-modity
(retinitis pigmentosa,PR)
临床表现:
• 遗传病 • 夜盲 • 向心性视野缩小 • 眼底骨细胞样色素
沉着
治疗:
• 无特殊治疗 • VitE • VitA
十一、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RB)
• 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 恶性肿瘤
• 90%3岁以前发病 • 双眼占30%~35%
• 视力严重下降 • 视盘隆起﹤3D
视乳头水肿
• 视力下降与眼底改变 不对称
• 视盘隆起﹥3D • 提示颅内占位性病变
眼科网站
• PubMed • /news/eyenet/ • / • • /
干性:
•玻璃膜疣 •RPE异常
湿性:
• 脉络膜新生血管视 网膜下出血
• 湿性AMD
治疗
•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
维苏达尔 激光
玻璃体切割+视网膜下CNV取出
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
• Ranibizumab • Bevacizumab • VEGF-Trap-EyE
• 出血,点状,火 焰状;
• 软性渗出(棉絮状), 坏死;
• 硬性渗出;
• 视网膜水肿 • 视乳头水肿
(三)Keith-Waqgener分类和预后
• Ⅰ期:动脉痉 挛
• Ⅱ期:动脉硬 化
• Ⅲ期: 视网膜 病变,
• Ⅳ期: 视乳头 水肿。5年生 存率Ⅰ→70%, Ⅳ→1%
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
临床表现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护理课件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护理课件
01
病史采集
02 症状观察
03 体征检查
护理诊断
疼痛
由于眼内压升高,患者 可能出现眼部疼痛。
视力障碍
焦虑和恐惧知识缺乏源自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会导 致视力下降或失明。
患者因担心病情和预后 而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患者对高血压视网膜病 变的认知不足,需要加
强健康教育。
护理目标
01
缓解眼部疼痛,提高患 者舒适度。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 视网膜病变;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受 到外力冲击。
其他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其他并发症定义
除高血压危象和视网膜脱落外的 其他并发症。
预防措施
全面了解病情,遵循医嘱治疗; 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及早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护理要点
根据不同并发症的特点,采取相 应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症状;遵循医嘱,按时服
药和复查。
患者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介绍 日常护理指导 定期复查提醒
患者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
家庭支持
家属沟通与指 导
家属情绪支持 家属护理技巧培训 家属参与决策
目 录
•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概述 • 护理评估与诊断 • 常规护理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contents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病理机制
高血压引起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管痉挛、出血、渗出,黄斑水肿等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诊断
患者评估
饮食护理与指导
饮食原则 饮食搭配
生活护理与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有哪些临床表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一种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失明的眼部疾病,因此它对患者眼睛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

那么为了使极大能够尽早发现这种眼病,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有哪些临床表现:
1.血管收缩期:在血管收缩期,升高的血压刺激柔软和未硬化的视网膜动脉血管,经自我调节作用使其张力增高,视网膜血管愈年轻和富有弹性,这种反应愈大,临床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局限性狭窄,若病程持久则出现普遍性狭窄。

2.硬化期:若升高的血压在血管收缩期经苭物或手术治疗被迅速控制,视网膜血管可恢复正常而不发生永久性病变,若高血压持续一段时间则发生硬化改变,在临床上,硬化的血管具有的特征包括:①动脉普遍狭窄;②动静脉压陷;③血管壁硬化导致血管壁光反射改变;④血管迂曲;⑤动脉和小动脉分支角度增大,虽然这些视网膜血管改变在有些“正常”人中也可发现,但在高血压患者中肯定更为常见,这些改变在这2种人中都与年老有关,临床特征如“动脉变直,动脉变细,动静脉交叉改变和光反射增宽”并不是高血压血管疾病可靠的指征。

(1)动脉狭窄:小动脉普遍狭窄,有或无局限性收缩,是识别高血压的有用指标,血管狭窄极难定量,有些作者将动脉管径与静脉作对比,但静脉常现扩张,不宜作参考标准,早期狭窄最多见于视网膜动脉第2或第3级以后的较小分支,必须注意,许多眼病如高度近视,葡萄膜炎和视网膜营养不良可导致视网膜血管狭窄,检查者在估量动脉狭窄时须作临床判断。

(2)动静脉交叉处的改变比动脉狭窄能比较客观地判明,动脉行经静脉的前方,可见动静脉压陷征,反之则无,这一特征可分为3级:①轻度动静脉压陷,②中度动静脉压陷,③分支静脉阻塞,轻度压陷者,动脉下的静脉偏曲,并现早期隐蔽现象,中度压陷则动脉后的静脉变尖并缩窄和偏移(Gunn征),静脉在交叉外稍远处可现轻度膨胀,称为静脉“斜坡”,第3级损害则在动静脉交叉的远侧端见静脉阻塞的出血和渗出。

(3)动脉壁硬化常由血管壁的光反射进行估计,虽然年龄较大者也可见这种改变,但仍能提供一种估计慢性高血压对血管壁作用的有用参数,可将硬化分为3级:①轻度光反射增加,②“铜丝样”,③“银丝样”,硬化过程的早期动脉壁光反射增宽,以后逐渐增加,最后覆盖整个动静脉的前面,血管呈磨光的铜丝外观,动脉硬化的极度表现,血管壁变厚并透明样变,呈白色银丝状,但即使这样,可能仍有血流。

(4)慢性高血压所见的动脉迂曲:管腔内压力增高,肌纤维渐有透明样变和纤维化,以致动脉长度增加,视网膜动脉在视网膜内呈迂曲行程,但应与一种常见的良性视网膜动脉迂曲鉴别。

(5)高血压血管疾病的另一有用体征为动脉大分支处的角度,尤其是第2或第3级分支,血压愈高则分支的角度愈大,轻度者分支动脉的夹角为45°~60°,中度分支角为60°~90°,重度分支角大于90°。

3.渗出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渗出期,可与高血压脉络膜病变或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血管收缩或硬化期相伴或随后发生,此期的出现表明视网膜的灌注压已超越其生理性自我调节机制,导致了血-视网膜屏障破坏,从循环系统中漏出液体和血细胞,血管壁破损和血流异常,常发生缺血。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有哪些临床表现?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时能有所帮助。

天津254医院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身患有视网膜病变后,应及时到正规眼科医院接受治疗。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体征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体征?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疾病的一种并发性眼病,因此它的出现给高血压患者的眼睛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时视网膜会出现大面积的水肿混浊和出血,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症状体征。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体征: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常有全身其他器官如心、脑、肾的功能损害,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惊厥、昏迷和蛋白尿等。

内分泌疾病所致者常伴有内分泌紊乱的全身体征,如Cushing 综合征可伴有面颈及胸腹肥胖,皮肤细薄致颜面紫红,腹部出现紫色条纹,糖尿,骨质疏松以及毛发过多和性腺功能不全等症状。

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腺瘤所致醛固酮增多症可有低血钙、高血钠、周期性瘫痪等体征。

这些病所致急进性高血压如不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患者多于数年内死于尿毒症或心脑疾患。

患者早期无自觉症状,直至视力减退或因全身体征由内科转来会诊而作眼底检查。

最主要的改变为视盘水肿和视网膜水肿,称为高血压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

视盘水肿开始表现鼻侧边界模糊,逐渐扩大至整个视盘,以至其周围视网膜发生水肿。

视盘水肿隆起一般较明显,可高达6PD,生理盲点扩大。

以往认为视盘水肿系由于脑组织水肿,颅压增高所致,但不少患者颅内压在正常范围,故二者并非因果关系。

由于血压急剧升高,视网膜血管屏障受损,致血液有形成分渗出,使视网膜产生水肿、渗出和出血。

视网膜水肿开始位于视盘颞侧呈雾样灰白色,然后扩展至整个后极部视网膜,变细的动脉和肿胀的静脉隐没于水肿的视网膜之中。

视网膜出血多位于神经纤维层,呈线状或火焰状,可很小;也可很大而排列成一簇放射状,提示小血管血栓形成。

棉絮状斑位于后极部,沿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分布。

开始呈灰白色,边缘不清,呈绒毛状外观大小可为1/4~1/2PD。

当它们被吸收时,失去绒毛状外观变成颗粒状。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体征包括硬性渗出有时出现,开始呈细小分布的黄白点,常位于黄斑区,当它们很致密时可在黄斑区排列成放射状或星状,也可位于视盘鼻侧或颞侧上下血管弓处,有时互相融合,形成大片渗出掩盖黄斑区。

视网膜下尚可见有局灶性黄白色点状渗出,称为Elschnig 斑。

如果及时治疗,去除病因,降低血压,眼底病变可逐渐消退。

有报告嗜铬细胞瘤所致者,及时手术摘除肿瘤,术后3个月视网膜病变大部分消退,1年后完全消失。

如未得到及时或适当治疗,晚期眼底动脉可呈银丝状或完全闭塞呈白线样,视网膜由于缺血导致视盘和(或)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有的患者未等到眼底晚期改变,已因心、脑、肾疾患而死亡。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体征?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症状体征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时能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