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高程控制测量

合集下载

公路勘测规范4.2高程控制测量

公路勘测规范4.2高程控制测量

4.2 高程控制测量4.2.1一般规定1.公路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同一条公路应采用同一个高程系统,不能采用同一系统时,应给定高程系统的转换关系。

独立工程或三级以下公路联测有困难时,可采用假定高程。

2.公路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

在进行水准测量确有困难的山岭地带以及沼泽、水网地区,四、五等水准测量可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4.2.2各级公路及构造物的水准测量等级应按表4.2.2选定。

公路及构造物水准测量等级表4.2.24.2.3水准测量的精度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水准测量的精度表4.2.3注: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L为检测测段长度(km)。

的路线长度(km)。

n为测站数。

i4.2.4水准点的布设水准路线应沿公路路线布设,水准点宜设于公路中心线两侧50~300m范围之内。

水准点间距宜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大桥、隧道口及其它大型构造物两端,应增设水准点。

4.2.5水准观测1.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在作业开始的第一周内应每天测定一次,i角稳定后可每隔15天测定一次,其值不得大于20″。

2)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线条式因瓦标尺不应大于0.10mm,对于区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0.5mm。

2.导线点高程测量及跨河水准测量的光电测距仪和经纬仪的检验,除按本规范第4.1.6条和4.1.7条规定的项目检验外,还须进行下列检验:1)垂直度盘测微器行差不得大于2.0″。

2)一测回垂直角观测中误差不得大于3.0″。

3.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应符合表4.2.5-1的规定。

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表4.2.5-14.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5-2的规定。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表4.2.5-24.2.6 观测结果的重测和取舍 1.观测结果超限必须进行重测。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适用于常规工程项目平面、高程首级控制测量。

1.2精密工程测量、轨道交通、变形监测等有特定用途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相应规范先进行技术设计,后施测。

1.3委托项目有详细技术要求的,应依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技术设计。

2.技术引用文件GB/T182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2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CH/T2007-2001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GB/T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CH/T1022-2010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3.1卫星定位测量利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接收多颗定位卫星信号,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方法,也被称为GPS静态定位。

3.2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建立的测量控制网。

3.3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简称时段。

3.4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3.5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6异步观测环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7水准路线同级水准网中两相邻结点间的水准测线。

3.8区段水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3.9测段两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4.基本规定4.1控制测量分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

4.2平面控制测量,根据测区条件与精度要求,可采取卫星定位控制测量或导线测量。

4.3测区通视条件差,卫星观测条件满足规范要求的,采用卫星定位控制测量网;测区通视条件满足要求,卫星观测条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可采用导线测量方式施测。

4.4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与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4.5精度等级划分采用《工程测量规范》(GB20026-2007)标准。

平面控制网: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与一、二级,导线;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与一、二、三级;高程控制测量依次为二、三、四、五等。

《公路工程卫星图像测绘技术规程》(C21-02-2014 )【可编辑】

《公路工程卫星图像测绘技术规程》(C21-02-2014 )【可编辑】

公路工程卫星图像测绘技术规程Specifications of Satellite Imagery Mapping in Highway Engineering2014-06-10发布2014-08-01实施目次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3)3 资料搜集与技术计划制订 (5)3.1 资料搜集 (5)3.2 资料分析 (5)3.3 技术设计书编写 (6)4 卫星图像数据采集 (7)4.1 一般规定 (7)4.2 卫星图像地面分辨率选择 (7)4.3 卫星图像采集 (8)4.4 质量检查 (9)4.5 资料提交 (9)5 卫星图像控制测量 (10)5.1 一般规定 (10)5.2 图像控制点布设 (10)5.3 图像控制点测量 (11)5.4 资料提交 (13)6 卫星图像调绘 (14)6.1 一般规定 (14)6.2 调绘范围确定 (14)6.3 地物与地貌调绘 (14)6.4 资料提交 (16)7 卫星图像区域网平差 (17)7.1 一般规定 (17)7.2 卫星图像连接点选择 (17)7.3 卫星图像坐标量测 (18)7.4 卫星图像区域网平差 (18)7.5 资料提交 (19)8 数字高程模型生成 (20)8.1 一般规定 (20)8.2 数据采集 (20)—1—公路工程卫星图像测绘技术规程(JTG/ T C21-02—2014)8.3 数据处理 (21)8.4 质量检查 (22)8.5 资料提交 (23)9 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 (24)9.1 一般规定 (24)9.2 数据处理 (24)9.3 质量检查 (25)9.4 资料提交 (26)10 数字线划地形图生产 (27)10.1 一般规定 (27)10.2 数据采集 (27)10.3 数据编辑 (28)10.4 质量检查 (29)10.5 资料提交 (30)11 地形图修测 (31)11.1 一般规定 (31)11.2 数据采集与编辑 (31)11.3 质量检查 (32)11.4 资料提交 (32)附录A 地形要素分类及属性 (33)附录B 地形要素变化率计算方法 (35)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36)—2—总 则11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规范公路工程卫星图像测绘工作技术要求,制定 本规程。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本次技术设计的任务是对XXX盐铁路水下地形进行测量,以获得水深观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转换和编绘成1:500水下地形图。

其目的是为了为铁路建设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支持。

2.项目执行要求2.1.任务安排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安排,包括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等环节。

同时,我们还对人员和设备进行了合理的调配,以确保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2.2.工作量本次测量工作的工作量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因此,我们在任务安排和人员调配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和安排,以确保工作量得到合理的控制。

3.主要技术参数在本次水下地形测量中,我们使用了一系列的技术参数,包括平面、高程系统及基准等。

这些参数的选取和使用,对于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4.技术设计执行情况4.1.作业依据我们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时,严格按照相关的测量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时,我们采用了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技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水下地形测量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时,我们按照预定的测线布设进行操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4.地形图编绘在进行地形图编绘时,我们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操作,确保编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提交的成果及资料我们提交了经过处理、转换和编绘后的1:500水下地形图,以及相关的测量数据和技术参数等资料。

这些资料对于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保证测绘质量,本项目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外业调查和内业资料整理。

在外业工作中,要保证使用设备100%检验合格,工作正常,采集资料100%可信可靠,野外资料记录完整,真实客观解释外业资料,报告详实,图件完整清晰。

同时,针对工期与工作量以及测区实际情况,本队以工程质量优秀为测绘目标,加强项目管理职能,提高测绘效率,增加技术力量投入,保证工程进度,确保工程工期。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随着现代社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高程控制测量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以及住宅区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程控制测量是利用地球重力势能或大气压力的变化来测量海拔高度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1.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常用的高程控制测量方法。

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等测量工具,通过测量目标点与基准点之间的高差来确定高程。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准确放置水准仪的水平度,同时要校正仪器本身的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全站仪法全站仪法是一种集测量角度和高差于一体的综合测量方法。

全站仪能以高度准确的方式测量目标点的水平角度、垂直角度以及斜距等数据。

通过现场测量获取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全站仪法相对于传统的水准测量法,具有操作简便、测量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差水法差水法是一种利用流体静力学原理进行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

在进行测量时,使用差压传感器测量目标点与基准点的大气压差,再结合流体静力学公式,可以计算出目标点的高度差。

差水法的测量精度较高,且不受大气压力的变化影响,因此在特定的场合下也得到了应用。

二、高程控制测量的注意事项1.选择正确的基准点高程控制测量的结果与基准点的选择紧密相关。

基准点应该是稳定、准确的,同时要具备合适的位置和高程。

选择不合适的基准点可能会导致高程测量结果的误差,影响工程设计和实施。

2.校正仪器误差在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前,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校正。

仪器误差的存在会使测量结果产生偏差,因此需要利用校正点和校正值对仪器进行修正,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注意环境因素影响高程控制测量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例如大气压力的变化、温度的变化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测量中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考虑,并进行相关的修正。

4.合理安排测量路线在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时,需要在目标点和基准点之间合理安排测量路线。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二、三、四、五等。

各等级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五等也可采用 GPS 拟合高程测量。

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选择。

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加密网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

测区的高程系统,宜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测量时,可沿用原有的高程系统;当小测区联测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高程控制点间的距离,一般地区应为 1~3km,了业厂区、城镇建筑区宜小于 lkm。

但一个测区及周围至少应有 3 个高程控制点。

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2.1 的规定。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 i,DSl 型不应超过15″;DS3 型不应超过 20"。

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a 对于二等水准不应超过 0.2″,三等不应超过 0.5″。

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因瓦水准尺,不应超过 0.15mm;对于条形码尺,不应超过 0.10mm;对于木质双面水准尺,不应超过 0.5mm。

水准点的布设与埋石,除满足 4.1.4 条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将点位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或稳定的建筑物上,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当采用数字水准仪作业时,水准路线还应避开电磁场的干扰。

宜采用水准标石,也可采用墙水准点。

标志及标石的埋设应符合附录 D 的规定。

埋设完成后,二、三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

必要时还应设置指示桩。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

各等级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2.4 的规定。

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

重测后,对于二等水准应选取两次异向观测的合格结果,其他等级则应将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结果的平均数。

高程控制测量的原理

高程控制测量的原理

高程控制测量的原理
高程控制测量是指利用仪器设备测量地物点的精确高程数值,用于确定地物点的垂直位置关系。

它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地水准面原理:高程控制测量是基于大地水准面的基准面测量,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由水平面转为垂直面的概念,它是通过对遥远天体的观测和水准点测量所确定的理论上的参考面,可近似认为是地球上各点的平均海平面。

2. 水准仪原理:高程控制测量的仪器设备主要是水准仪,水准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利用其精密的光学系统和气泡管测量仪的水平,通过观测目标点和基准点的水平线差,并利用观测前基准点的高程值,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差。

3. 基准面传递原理:高程控制测量中,通常会设置一个基准面,也就是一个已知高程的参考点,通过测量基准点的高程和目标点与基准点的高差,通过传递测量的方式,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4. 环闭差原理:为了保证高程控制测量的准确性,通常会采用环闭差的方法,通过将测量线路形成闭合环路,并对闭合环路内的高程差进行校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高程控制测量的原理就是通过测量仪器测量目标点的水准线差,并结合基准面传递和环闭差的方法计算出目标点的准确高程值。

桥梁施工中测量内容及方法

桥梁施工中测量内容及方法

桥梁施工中测量内容及方法引言概述:在桥梁施工中,测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准确的测量数据对于桥梁的设计、施工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桥梁施工中的测量内容及方法,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角度测量、变形监测和竖向测量五个大点,每个大点下分述相关的小点,对各种测量过程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平面测量1.基线测量1.1直线基线测量方法1.2曲线基线测量方法2.水平测量2.1水平角测量方法2.2长度测量方法2.3方位角测量方法3.斜面测量3.1坡度测量方法3.2坡降测量方法3.3坡向测量方法4.建筑物测量4.1坐标测量方法4.2高程测量方法4.3标高测量方法4.4坡度测量方法5.桥墩观测5.1基准点设置5.2桥墩测量方法5.3桥面观测方法二、高程测量1.高程控制点的设置1.1高程控制点选择原则1.2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方法2.桥墩高程测量2.1桥墩底部高程测量2.2桥墩顶部高程测量2.3桥墩间高程测量3.斜拉索高程测量3.1斜拉索基准点的设置3.2斜拉索高程测量方法3.3斜拉索锚固点高程测量方法4.桥面标高测量4.1桥面标高基准点的设置4.2桥面标高测量方法三、角度测量1.平角测量方法1.1垂直角测量方法1.2水平角测量方法2.偏角测量方法2.1边角测量方法2.2斜角测量方法3.弧长测量方法3.1弧长的测量方法3.2圆心角的测量方法四、变形监测1.桥梁变形监测的意义2.水平变形测量2.1精细测量方法2.2粗测测量方法3.垂直变形测量3.1垂直位移测量方法3.2倾斜角测量方法4.桥墩变形测量4.1桥墩水平位移测量方法4.2桥墩垂直位移测量方法五、竖向测量1.桥梁竖向测量的目的2.桥梁竖向位移测量2.1桥梁沉降测量方法2.2桥梁隆起测量方法3.桥墩竖向位移测量3.1桥墩沉降测量方法3.2桥墩隆起测量方法总结:在桥梁施工中,测量内容及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桥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平面测量、高程测量、角度测量、变形监测和竖向测量五个大点的详细阐述,介绍了桥梁施工中常见的测量内容和方法。

GPSRTK图根控制测量规范标准

GPSRTK图根控制测量规范标准

GPS RTK图根控制测量规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的技术水平制定的。

本标准容涉与目前应用广泛的单参考站RTK测量技术和基于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技术。

本标准是在GB/T 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CJJ 7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B50026《工程测量规》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的情况制定的。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定位测量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的规定。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1 围本标准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实施平面一级、二级、三级控制测量和五等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

其他相应精度的定位测量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CJJ 73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H/T 2008-200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CH 8016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GB 50026 工程测量规GB/T 14912 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3 术语3.1 实时动态测量(RTK) Real Time KinematicRTK测量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在RTK测量模式下,参考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采集卫星观测数据,还通过数据收来自参考站的数据,并在系统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GPS RTK图根控制测量规范

GPS RTK图根控制测量规范

GPS RTK图根控制测量规范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的技术水平制定的。

本标准内容涉及目前应用广泛的单参考站RTK测量技术和基于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技术。

本标准是在GB/T 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 7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的情况制定的。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定位测量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实施平面一级、二级、三级控制测量和五等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

其他相应精度的定位测量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 73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H/T 2008-200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CH 8016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GB/T 14912 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3 术语3.1 实时动态测量(RTK) Real Time KinematicRTK测量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在RTK测量模式下,参考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采集卫星观测数据,还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参考站的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工程测量施工规范(3篇)

工程测量施工规范(3篇)

第1篇一、前言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安全。

为了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工程测量施工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等。

三、基本要求1. 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熟悉工程测量规范和操作规程。

2. 测量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3. 测量工作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 测量成果应进行审核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四、测量工作内容1. 施工控制网布设(1)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布设施工控制网,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控制网布设应满足精度要求,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控制。

2. 建筑物放样(1)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控制网,进行建筑物放样。

(2)放样应确保建筑物位置、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3. 施工过程测量(1)施工过程中,对关键部位进行测量,如轴线、标高、角度等。

(2)及时调整施工偏差,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监测(1)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沉降、裂缝等问题进行监测。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五、测量精度要求1. 平面控制网:相对误差不大于1/10000,绝对误差不大于10mm。

2. 高程控制网:相对误差不大于1/10000,绝对误差不大于5mm。

3. 建筑物放样:相对误差不大于1/10000,绝对误差不大于5mm。

4. 施工过程测量:相对误差不大于1/10000,绝对误差不大于10mm。

六、测量成果管理1. 测量成果应完整、准确、清晰,便于查阅。

2. 测量成果应按照规定进行归档、保存和管理。

3. 测量成果的审核和验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七、附则1.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规范由XX单位负责解释。

3. 本规范未尽事宜,可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2篇工程测量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程控制测量概述

高程控制测量概述

跨河水准测量
高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
用等权代替法作结点水准网的平差
可用等权代替法来解决水准网中有两个以上的结点水准网 的平差,如图所示.




(先看右图
pi,故pi=
),各LC i 首段先水根准据路A线、的B两长点度的为高Li,程各及高Z1差、观Z2测两值线的路权的为观
测高程和,则可用求加权平均值方法计算出E点的局部加权平
可作为测区的首级高程控制。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路线,加密 时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独立的首级网,应以不低于首 级网的精度与国家水准点联测。水准点应有一定的密度,一般 沿水准路线每1~3km埋设一点,埋设后应绘制点之记。水准观 测须待埋设的水准点稳定后方可进行。
高程控制测量概述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测 (3)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方 (4)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 以上的观测顺序称为后一后一前一前,在后视和前视读数时,
法 均先读黑面再读红面,读黑面时读三丝读数,读红面时只读 中丝读数。
三等水准测量
视线长度不超过75m。观测顺序应为后一前一前一后 .
三、四等水准测量
1、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
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控制网
➢布设应在平面网的基础上,构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采用 三 四等水准测量联测一定数量的水准点,作为高程起算数据。


➢三角高程网中任一点到最近高程起算点的边数,当平均边长为
1km时,不超过10条,平均边长为2km时,不超过4条。

测 ➢为减少垂直折光变化的影响,应避免在大风或雨后初睛时观测,
核 (3)、高差的计算和检核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黑、红面高差之差不得超过5mm;对于三等水 准测量,不得超过3mm。

4.2 高程控制测量

4.2 高程控制测量

5.4.4 电子水准仪
型号 DXY67-DSZ2-D 放大倍数 32X 标准偏差 ≤1.5mm 有效孔径 40mm 成像 正像 Erect 视场角 1°26' 乘常数 100 加常数 0 最短视距 ≤1.6m 补偿工作范围 ±15' 补偿安平精度 ±0.3" 圆水准器角值 8'/2mm 度盘 360°(400gon) 度盘分度值 1°(1gon) 仪器重量 ≤3kg
5.4.4 电子水准仪
测量键
索佳 SDL30M
条码尺
技术指标
索佳 SDL30M
5.4.4 电子水准仪
拓普康电子水准仪DL-111C(国家DS1级)
拓普康DL-111C电子水准仪 采用最先进地图像处理技术,自动观测、自动记录, 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0.3mm。 全中文显示,方便了普通测量工操作。 高精度测量 全自动测量和数字显示可以避免读数误差,记录错误及其它可能出 现地人为错误。 测量方法 符合国家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可以判别多种限差 测量效率提高50% 数据通讯功能 标准地RS-232接口可供水准仪与数据采集之间地实时通讯或数 据直接输出到计算机。 CF卡数据存储 配备CF卡数据存储系统,可扩充海量数据存储。

棱镜测微器
5.4.3 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
3.自动安平水准仪Ni002 特点:没有水平方向制动, 目镜可以在仪器上沿水平 方向转动。
与分格值为5mm的精密因瓦 水准尺配套使用。
5.4.3 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
•精密高差测量仪器Ni002自 动安平水准仪
•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 差m=±0.4mm/km •放大倍率为44倍
自动安平水准仪 国产 达到DS1一级水准(需DS2+测绘器)

高程控制测量步骤

高程控制测量步骤

高程控制测量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高程控制测量那些事儿。

你说啥是高程控制测量?这就好比是给大地量身高呀!咱得准确知道各个地方的高低起伏,这样才能在盖房子、修马路啥的的时候心里有底呀。

要做好高程控制测量,第一步得选好测量点。

这就跟咱找朋友一样,得找靠谱的呀!这些点得稳定,不能今天在这明天就跑了。

而且还得分布均匀,这样才能全面了解这片区域的情况呢。

然后呢,就得把测量仪器架起来啦。

这仪器就像是咱的眼睛,可得好好伺候着。

要把它调得稳稳当当的,不能歪七扭八的,不然看到的“风景”可就变形啦!接着就开始测量啦!你看,仪器那小眼睛一眨一眨的,就把数据给咱记下来了。

这时候咱可得仔细着,不能有一点马虎。

就好像你做数学题,一个小数字错了,那结果可就差十万八千里咯。

测完了一组数据可不算完,还得反反复复多测几次呢。

这就像你考试检查试卷,多检查几遍心里才踏实呀,不然万一有个小错误没发现,那不就白费功夫啦?等所有数据都测完了,还得好好整理分析呢。

这就像是把一堆乱麻给理清楚,得有耐心,还得有方法。

把那些数据一个个排好队,看看有没有啥不对劲的地方。

你想想,如果高程没测好,盖的房子一边高一边低,那多难看呀!走的马路坑坑洼洼的,那得多别扭呀!所以说呀,高程控制测量可不是小事,得认真对待呢。

咱再打个比方,这高程控制测量就像是给大地做美容,得把每个地方都弄得漂漂亮亮的,让人看着舒服,用着也方便。

咱可不能马马虎虎,随便糊弄一下就完事儿了。

总之呢,高程控制测量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一步一步认真做,就肯定能做好。

咱得对大地负责,对咱要干的事儿负责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最新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完整版)

最新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完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Code for deformation measurementof building and structureJGJ8—2007J719—2007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8 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710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8—2007,自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3.0.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9月4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6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和代号;3.基本规定;4.变形控制测量;5.沉降观测;6.位移观测;7.特殊变形观测;8.数据处理分析;9.成果整理与质量检查验收。

修订的内容是:1.将标准的名称修订为《建筑变形测量规范》;2.增加了第2、7、9章和第4.5、4.8、6.4节及附录C;3.将原第2章作较大的修改后成为目前的第3章;4.将原第3、4章修改并合并为目前的第4章;5.在第4、5、6章中分别增加“一般规定”一节;6.将原第6章中的日照变形观测、风振观测和裂缝观测放人第7章;7.对原第7章作了较大的修改和扩充后成为目前的第8章;8.对有关技术要求和作业方法等作了较为全面的修订;9.设置了强制性条文。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进行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北京东直门内大街177号,邮政编码:100007)本规范参编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勘测院北京威远图数据开发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丹陆学智张肇基潘庆林王双龙王百发刘广盈张凤录严小平欧海平戴建清谢征海陈宜金孙焰1 总则1.0.1为了在建筑变形测量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高程控制测量实验报告

高程控制测量实验报告

高程控制测量实验报告高程掌握测量试验报告〔精选5篇〕1一、实习目的:1、掌控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方法;2掌控导线测量的计算方法;二、实习计划:1、仪器配置:每小组配备全站仪一台、棱镜两个、记录表格假设干2、实习时间;两学时三、实习内容及要求:1、每人完成一个测站的导线测量,并完成记录计算2、每人完成一条导线的计算;3、测一条闭合路径并量出各边距离长度,娴熟的观测以及快速计算出2c值、方位角、闭合差看其是否超限,算出改正数和坐标增量最终求出坐标。

四、实习步骤:1、导线布设为闭合导线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识、量边和测角。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识;依据已有的数据〔点的坐标与高程〕规划好导线的布设线路。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硬并便于保存之处。

〔2〕、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用全站仪测距,来回两次测量的方法,相对误差不应大于4000分之一;3、导线转折角测量:4、导线内业计算:在计算前检查有无遗漏或记错,是否符合测量的限差要求。

闭合导线计算图中已知A点坐标为〔0,0〕,A—1坐标方位角为90度0分0秒,计算导线点1、2、3、4点的坐标;〔1〕、角度闭合差调整;根据几何原理根据平面几何原理,n边形内角之和应为(n-2)*1800,因此,n边闭合导线内角之和的理论值应为1800,由于导线水平角观测中不可避开地含有误差,使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而产生角度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

假如不超限,那么将角度闭合差按"反其符号,平均安排"的原则,对各个观测角度进行改正。

已改正值在表格中写在角度观测值的上方。

改正后角度之和应等于5400。

〔2〕、坐标方位角推算为了计算除起始点以外的各导线点坐标,需要先计算相邻两导线点之间的坐标增量,这就要用到边长和坐标方位角。

边长是径直测量的,而坐标方位角需要依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及观测的导线转折角(左角或右角)来推算。

由此可以归纳出,按后面一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和导线右角β右,推算导线前进方向一边的坐标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a前=a后+1800—β右3.坐标增量计算闭合导线坐标增量的和应为零。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条文说明--高程控制测量4.1 一般规定4.1.1 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仍然沿用《93规范》的等级系列。

对于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适用的精度等级,《93规范》是按四等设计的,但未明确表述它的地位。

本次修订予以确定。

本次修订初步引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概念和方法,现说明如下:1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均有很大的进展。

2 从工程测量的角度看,GPS高程测量应用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仅局限在拟合的方法上,实质上是GPS平面控制测量的一个副产品。

就其方法本身而言,可归纳为插值和拟合两类,但本次修订不严格区分它的数学含义,统称为“GPS拟合高程测量”。

3 从统计资料看(表9),GPS拟合高程测量所达到的精度有高有低,不尽相同,本次修订将其定位在五等精度,比较适中安全。

4.1.2 区域高程控制测量首级网等级的确定,一般根据工程规模或控制面积、测图比例尺或用途及高程网的布设层次等因素综合考虑,本规范不作具体规定。

本次修订虽然在4.1.1条明确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和GPS拟合高程测量的地位,但在应用上还应注意:1 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网应由三等水准点起算(见条文4.3.2条注释)。

2 GPS拟合高程测量是基于区域水准测量成果,因此,其不能用于首级高程控制。

4.1.3 根据国测[1987]365号文规定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其高程起算点是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高程值为72.2604m。

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及相应的水准原点高程值为72.289m,两系统相差-0.0286m。

对于一般地形测图来说可采用该差值直接换算。

但对于高程控制测量,由于两种系统的差值并不是均匀的,其受施测路线所经过地区的重力、气候、路线长度、仪器及测量误差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须进行具体联测确定差值。

本条“高程系统”的含义不是大地测量中正常高系统、正高系统等意思。

【2019年整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完整版)

【2019年整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完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Code for deformation measurementof building and structureJGJ8—2007J719—2007同意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行日期: 2 0 0 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710号建设部对于公布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通告现同意《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8—2007,自 2008年3月 1日起实行。

此中,第3.0. 1、 3.0. 11条为强迫性条则,一定严格履行。

原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T 8—97同时取消。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第一版社第一版刊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9月4日前言依据建设部建标 [2004]66 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宽泛检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照有关外国先进标准,在宽泛征采建议的基础上,对原《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 —97进行了订正。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 2.术语、符号和代号; 3.基本规定; 4.变形控制测量; 5.沉降观察; 6.位移观察; 7.特别变形观察; 8.数据办理剖析; 9.成就整理与质量检查查收。

订正的内容是: 1.将标准的名称订正为《建筑变形测量规范》;4.8、6. 4节及附录 C; 3.将原第 2章作较大的改正后成为目前的第2.增添了第 2、7、9章和第 4.5、3章; 4.将原第 3、 4章改正并合并为目前的第 4章; 5.在第 4、 5、 6章中分别增添“一般规定”一节; 6.将原第 6章中的日照变形观察、风振观察和裂痕观察放人第7章; 7.对原第 7章作了较大的改正和扩大后成为目前的第乞降作业方法等作了较为全面的订正;9.设置了强迫性条则。

8章; 8.对有关技术要本规范以黑体字标记的条则为强迫性条则,一定严格履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迫性条则进行解说,由主编单位负责详细技术内容的解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高程控制测量
4.2.1一般规定
1.公路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同一条公路应采用同一个高程系统,不能采用同一系统时,应给定高程系统的转换关系。

独立工程或三级以下公路联测有困难时,可采用假定高程。

2.公路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

在进行水准测量确有困难的山岭地带以及沼泽、水网地区,四、五等水准测量可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4.2.2各级公路及构造物的水准测量等级应按表4.2.2选定。

公路及构造物水准测量等级表4.2.2
4.2.3水准测量的精度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水准测量的精度表4.2.3
注: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
L为检测测段长度(km)。

的路线长度(km)。

n为测站数。

i
4.2.4水准点的布设
水准路线应沿公路路线布设,水准点宜设于公路中心线两侧50~300m范围之内。

水准点间距宜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大桥、隧道口及其它大型构造物两端,应增设水准点。

4.2.5水准观测
1.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在作业开始的第一周内应每天测定一次,i角稳定后可每隔15天测定一次,其值不得大于20″。

2)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线条式因瓦标尺不应大于0.10mm,对于区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0.5mm。

2.导线点高程测量及跨河水准测量的光电测距仪和经纬仪的检验,除按本规范第4.1.6条和4.1.7条规定的项目检验外,还须进行下列检验:
1)垂直度盘测微器行差不得大于2.0″。

2)一测回垂直角观测中误差不得大于3.0″。

3.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应符合表4.2.5-1的规定。

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表4.2.5-1
4.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5-2的规定。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表4.2.5-2
4.2.6 观测结果的重测和取舍 1.观测结果超限必须进行重测。

2.测站观测限差超限必须立即重测,否则从水准点或间隙点起重测。

3.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超限必须重测,重测后应选用往返合格的成果。

如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差时,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4.每条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或附合路线的环线闭合差在计算高差中误差M △或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 W 超限时,应先对路线上闭合差较大的测段进行重测。

M △和M W 按式(4.2.6-1)和式(4.2.6-2)计算: ⎥⎦

⎢⎣⎡∆∆±
=∆R n M 41 (4.2.6-1) ⎥⎦

⎢⎣⎡±
=F WW N M W 1 (4.2.6-2) 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
R ——测段长(km ); n ——测段数; W ——水准路线经过各项修正后的环线闭合差(mm ); N ——水准环数;
F ——水准环线周长(km )。

4.2.7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 1.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采用高一级的水准测量联测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作为三角高程测量的起闭依据。

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视距长度不得大于1km ,垂直角不得超过15°。

高程导线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相应等级水准路线的最大长度。

3.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7的规定。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表4.2.7
注:D为光电测距边长度。

4.对向观测宜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计算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大地折光差的影响。

5.仪器高度、反射镜高度或觇牌高度,应在观测前后量测。

对于四等测量应采用量杆量测,其取值精确至1mm,当较差不大于2mm时,取平均值;五等取值精确至1mm,当较差不大于4mm时,取平均值。

6.内业计算时,垂直角度的取值应精确至0.1″,高程的取值应精确至1mm。

4.2.8跨河水准测量
当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或湖塘、宽沟、洼地、山谷等),视线长度在200m以内时,可用一般观测方法进行。

但在测站上应变换一次仪器高度,观测两次,两次高差之差应不超过7mm,取两次结果的中数。

若视线长度超过200m时,应根据跨河宽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相应等级的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或跨河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

4.2.9外业成果的整理
1.水准测量观测结束经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编制高差表,计算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数、水准路线(或环线)闭合差、1km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以及1km 水准测量中数的全中误差M W。

2.各等水准网的计算,应采用条件观测平差或间接观测平差,平差后应求出最弱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

四、五等水准网和高程导线网也可采用等权代替法、逐渐趋近法、多边形法等方法进行平差,并应作精度评定。

3.水准测量计算时数字取位,应符合表4.2.9的规定。

水准测量计算数字取位表4.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