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合集下载

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oc

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oc

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从报告内容进行理解分析。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引发我们的深思。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那些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依靠全体人民创造性地推进的一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半自给自足到开放创新,从农业为主到工农业并举,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不仅通过实际行动为全世界展示了一条走向现代化、民主化、文明化的新道路,也更深刻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巨大优越性。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际格局的日新月异变化,中国更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方面,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决定了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发展模式、制度框架与西方国家显然不同,因此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眼光、思想、理念去审视和解决困扰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能够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的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国家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同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民族自信的表现。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而道路的选择关乎中国的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等各个方面逐渐走上均衡发展的道路,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自信和实力。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有更好的机会和条件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问题固然会带来挑战,但从历史发展经验看,更为关键的是用特色中国道路克服困难,推动全面治理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发展阶段,用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

我们要始终坚守这条道路,牢记初心,勇往直前,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更加宽广的前景和空间。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pt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pt
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6
(三)、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四个阶段(主线)
1、1978——1982 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四年。 在“解放生产力”上的显著成效,就
其在“解放生产力”上的显著成效:中国总体上进 入小康社会。
10
4、2002——2008
党的十六大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纲领。经过十六届三中全会到 2007年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 大战略思想。
21
收入分配改革阻力重重
《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 则》(即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2004年已经启动, 2007年-2009年间前后举行了6次征求意见讨论会 的草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门参与制订。 2010年3月曾上报国务院,后被退回,目前仍在修 改过程中。目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国民收入分 配问题专题调研报告中提出,尽快出台收入分配 改革方案。
——十七大报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
(一)、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点 (三)、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四个阶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特点
4
(一)、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1、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19
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那就是政府的良知
20
收入分配结构的理想模式:橄榄型分配 结构——中间大,两头小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大在北京胜利召开。

这次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报告描绘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具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领导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人知道,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的残酷侵略和国内封建专制主义的腐朽统治,使得国家贫弱,民族危难,社会动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处于灾难中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历史任务。

为了抵御外国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

一切不甘屈辱和压迫的阶级、阶层和人士都在探索国家的出路,提出自己的救国主张。

无数志士仁人,为此历经艰难险阻,不畏流血牺牲。

林则徐点燃的虎门销烟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彰显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爱国精神。

19世纪50到60年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但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起义终于失败了。

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高举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主张维新变法,革除积弊,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马绍孟任大奎摘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

为何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何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题目就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向世界作出的一个庄重的政治宣示和历史选择。

特别是在又一次决定人类历史命运的21世纪,人类文明面临深刻挑战,这个庄重的宣示和历史选择,具有巨大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就是遵循人类文明发展基本规律,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与时俱进,保持时代精神。

她赋予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以思想灵魂、前进方向、发展动力。

正如报告所指出的,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事业的灵魂、行动的指南。

她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回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党执政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理论结晶。

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实践,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正确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崛起、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立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任务,也是各族人民的历史愿望。

建国以来,我们经过几十年艰苦曲折探索,终于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实现了由低收入向高收入(人均GDP由252美元上升到5432美元)、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信息社会的跃升,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历史变迁的奇迹。

我国国际地位快速提升,仅仅三十多年时间,先后超越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由世界第八大经济体上升为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影响力迅速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在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者:李丽莉来源:《新长征》 2012年第10期李丽莉胡锦涛同志7 月23 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前途的若干重大问题,系统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是我党统一思想的宣言书、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和未来治国理政的路线图。

全党同志要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明确我国未来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特色,自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我们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我们还要不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全面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为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四大特色”。

实践特色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用,只能靠自己探索。

经过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摸索,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实践性是它的特色之一。

理论特色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强大的理论基础的,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的体系化的一套科学理论,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一以贯之、一脉相承。

民族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民族性。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同心同德、共同发展,这就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具有民族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什么道路,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

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我们进行长期艰辛探索,才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夺取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进而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进人社会主义时期以后,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又开始了对中国建设道路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无论理论和实践都取得重大成果,但是总体上说并不成功,尤其是十年“文革”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

“文革” ,结束之后,我们重新进行探索。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的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始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第一次给这条正确道路冠了一个名字,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9年来,这条道路从开辟到逐步充实、完善,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富有成效,越走我们越充满信心。

(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一个完整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句话,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点,概括起来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那么,这条道路是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呢?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三)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是因为“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它是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的活生生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社会主义。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一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 是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生命线, 必须始终坚持,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而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内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一)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同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总称,概括来讲,它既是思想理论,也是伟大旗帜,又是发展道路。

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样把握它的科学内涵却值得探讨。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们党的文献上有几种不同的提法和表述: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3.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

……正确解决这个任务,将有力地促进全党团结和党与各族人民的团结,保证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浅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浅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浅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者:王晓华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本文解读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概括,阐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及措施。

要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要明确奋斗目标,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概括;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作为大会的主题,再次强调了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

毛泽东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我国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拨乱反正,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严重错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在我们党的重要文献中,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出科学概括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

其具体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11年,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中,重申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这一科学概括。

党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心得体会

党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心得体会

党校提高班‎课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想‎2014年‎3月1日,我有幸听了‎党校提高班‎的课程,对老师所讲‎内容,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在这里进行‎阐述。

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统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在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有‎三部分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制‎度。

这三者之间‎的内涵与关‎系是我们应‎该认真体会‎和研究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是与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号‎角: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简‎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官当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这彰显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之一的‎理想认识和‎清醒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途径‎: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作者:刘祖爱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7期摘要: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道路必延伸。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迎接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此,我们要深刻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排除各种干扰;必须深刻认清道路艰难曲折,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深刻认清道路前景广阔,必须凝聚智慧力量、造福人民群众。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解放思想;人民幸福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13-03历史的潮流,总是浩浩荡荡,勇往直前;时代的脚步,总是永不停歇,无可阻挡。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道路必延伸。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迎接机遇和挑战,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道路来之不易,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排除各种干扰回顾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始终没有停止过。

邓小平指出:“搞改革、搞四化可不简单。

我们从来没有自我陶醉,没有认为会一帆风顺。

一定会有来自多方面的干扰,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只要“注意排除各方面的干扰,继续发展,继续前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问题就会自然获得解决”[1]199。

因此,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历史进程中,只有不断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才能确保改革开放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前进。

(一)排除“左”的干扰,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要坚持改革开放,首先就要不断排除“左”的干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贫富两极分化,官员腐败,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左”的思潮又一次活跃起来,认为这些弊端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的趋向本身,全球化就是要把中国引入后殖民时代;一些人认为我们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认为我们允许私人企业主入党是错误的,党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甚至认为我们党目前的理论、路线是错误的。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_理论自信_制度自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_理论自信_制度自信

光明日报/2013年/1月/1日/第003版理论・实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人夏春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十八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精神,进一步坚定这三种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随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新时期以来,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顽强奋斗,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获得巨大成功,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来引领方向,按五位一体布局展开建设,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

这是条新路、正路,主要体现在两个对比上。

一是不同于封闭僵化的老路,而是实行改革开放,在探索中不断改革旧的体制机制,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不同于改旗易帜的邪路,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绝不把改革变成“改向”,创造性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是一例。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中国必穷,是死路一条;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必乱,大好局面就会毁于一旦,同样也是死路一条。

正是因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才赢得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一路高歌猛进,使中国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西方国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发展历程,这充分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不容置疑,是我党在百年领导中形成的正确发展思路与方针,对于推动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在履行自己基本职责的基础上,需要始终坚信我党领导的正确性,跟随我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尤其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与实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给民众谋取了更大的福利。

在全新的时代格局下,上到退休群众,下到普通民众都应该始终跟随我党领导步伐,在新时代建设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使我国的政治体系更加完善,使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平更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我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度,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了很多体制。

从最开始的原始社会,到后来的奴隶制社会,以及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中国体制的发展与变化。

在一百年前,我党在嘉兴南湖的小船上召开了一次伟大的会议,正是这个会议改写了中国接下来的发展进程,使中国的接下来发展更具特色与优势。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代,百年的风风雨雨,峥嵘光辉,都在诠释着历史轨迹下的政治发展历程。

我党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领导下,从中学习到了优秀的政策方针,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道路。

这个道路,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更是我党先进领导的沉淀。

在不断流淌的历史长河中,纵观上下五千年的政治发展方式,只有我党践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独具科学性的,是能够把中华神州发扬光大的。

我党践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正是千年前孔子倡导的大同社会的原型,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中,这条道路,充分彰显了历史的选择性,是历史的进步与前进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能够荣焕光彩。

(整理)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整理)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各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闭关锁国走向了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

特别是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与此同时,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分化形成的社会隐患问题越来越多。

同时,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深水期﹢海啸期”,尤其是次贷危机以后,改革方向又面临岔路口,中国的改革的方向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目前,有两种思想倾向。

一种思想倾向是针对我国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现状提出恢复计划经济,实行平均主义的左倾思想;另一种右倾的思想则认为我国应当全盘西化,走资产阶级自由化道路。

一、不能实行盲目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在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

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计划经济最大的优点是它强大的可计划性和可控制性。

在经济资源匮乏和国家经济动荡的时候可以较快的有力的调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达到恢复经济,稳定经济,进而维护国家稳定的目的。

计划经济长期以来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计划经济体制对各种资源抓的过紧过死,这首先就导致了对产品分配上的不灵活性,在经济资源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形成资源政策性的缺乏,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影响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生产资料乃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是由国家层层下拨的,生产任务、生产指标也是依照上层的指导进行。

在对各地情况了解的不详细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乱指挥”的现象出现,对生产发展,社会进步极容易造成不利影响。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决定着国家的发展走向,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九十多年来我们党历经艰辛探索找到、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惟一正确道路,是一条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民族振兴之路。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统一、党的宗旨和人民期望的统一,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生动彰显了我们党推进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目的要求。

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1.政治制度的选择不是随意的。

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选择都不是那一个人说了算的,也不是任何一种政治力量主观决定的。

一种政治制度的确定都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决定的、都是由其本国国情决定的,都是人民对历史的选择。

事实证明封建主义的保皇派、改良派,资产阶级的保守派、革命派都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

最后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政权。

现在又经过90年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说明,各国的政治制度模式为什么不同,这都是由各国自己的历史决定的,是各国不同的国情决定的,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2.西方民主制度的乱象丛生。

虽然我们承认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在反对中世纪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在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上,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确实发挥了它的重要的作用,是有一定历史功绩的,是有它进步作用的。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它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障。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步骤:1.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和完善市场经济,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主线,加强国有经济布局、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体制、完善市场机制等改革方面的措施。

2.推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中,党的思想建设是基础,必须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坚定不移推进民族复兴,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改革等。

3.全民共享、普惠坚持全民共享政策,充分发挥人民大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充满活力的新型人民群众政治观念。

此外,必须加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的普惠制度建设,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充分融合。

4.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努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其中,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坚强的生态保护制度,强化人力资源保护,建设并维护珍贵生物多样性。

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顺应历史潮流,立足于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总结了我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经验,是中国系列发展思想的较高阶段,也是我们中国标志性的创新性和纵深性的融合。

我们必须在全民共同努力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致力于民族复兴,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从报告内容进行理解分析。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引发我们的深思。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那些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一部分。

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才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扩展资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胜利之本,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正因为拥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我们党才能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视死如归,谱写了“只要主义真”的热血诗篇。

2、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青年人实现人生出彩搭建了广阔舞台。

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青年应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将个人愿望、个人梦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课提纲(胡先元)2011-05-18一、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最终选择。

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

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当时的出路有三条:一是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干,长期平行发展;三是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三条道路中,中国的近代历史已经表明,第一条道路走不通;第二条道路实际上也行不通,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惟有第三条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

新时期伊始的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们党要在中国的建设问题上,完成当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完成的开创自己道路的任务。

他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980年1月,他又提出,在发展经济方面,要“寻找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能够快一点、省一点的道路”。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又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相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由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完整表述。

这表明,时至今日,在更多地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党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同一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时相比,是大大地深化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1、国家稳定发展。

2、人民安居乐业。

3、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如重大工程建设、灾后重建、、、、、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方向。

在今年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提出了“八个确立”、“五个不搞”:“八个确立”——吴邦国同志提出: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中国:1、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2、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3、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4、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5、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6、确立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7、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8、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八个确立”,深刻地反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也指明了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方向。

“五个不搞”:1、不搞多党轮流执政2、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3、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行政,司法,立法权三权分立。

行政权属美国总统,司法权属美国最大法官,立法权属美国国会。

两院制众议院、参议院)4、不搞联邦制5、不搞私有化(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公民”与“国民”在某些国家的某些时期是同义语,如我国建国初期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的“国民”概念与“公民”概念同义。

不过,在许多情况下,“国民”与“臣民”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

在这种意义上,“国民”概念反映的是“君臣”关系。

2、在当代,“公民”与“人民”的含义是相通的。

当然,在我国,是把“公民”与“人民”区分开来了,并视前者为法律概念,后者为政治概念,并认为“人民”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例如《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而公民则是泛指每一个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99%以上的公民属于人民的范畴,人民是绝大部分公民的一种集体存在形式。

按理讲,人民就是公民,应该统一,这样有利于同世界各国法律相衔接。

)美国大法官的由来1800年美国共和党在总统和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联邦党一败涂地,惟有前总统直接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席位暂时没有丢掉,而一俟新总统正式上任,这个地盘亦将难保。

因此,即将卸任的约翰.亚当斯利用联邦党人还能控制的国会,急急忙忙通过了《哥伦比亚特区组织法》,并任命42位联邦党人法官,由时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约翰.马歇尔在1801年3月3日午夜前将法官委任状一一签字送达,以为与共和党争夺阵地而向美国政界输入最后一批力量。

但是由于时间急迫,当马歇尔签完最后一张委任状,将送达任务交给在场的小弟詹姆斯.马歇尔时,这家伙竟仅送出去25份委任状就跑去睡觉了,将17份遗忘在大马歇尔办公室。

这给刚刚就任的杰弗逊一个大好机会,他立即颁发一道命令,叫新上任的国务卿麦迪逊将这些未来得及送出的委任状扔到垃圾桶里去。

这17位“就任未遂”的法官其中有一位叫威廉.马伯利的,不甘心成为党派斗争的牺牲品,便请了担任过美国第二任政府司法部长的查尔斯.李作为自己的律师,与其他三位“同病相怜的法官”一起起诉联邦政府,要求最高法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麦迪逊得知,立刻让现任司法部长充当自己的律师,应对这场官司。

马歇尔于是遇到了一个两难的悖论:不接案吧,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共和党人抢走了法官的位置,而且今后谁都不会将最高法院放在眼里;可他要是判了,对方不执行则更惨了,不仅他会被人耻笑,最高法院恐怕也再抬不起头来。

聪明的马歇尔还是做出了判决。

首先他令人信服地证明,威廉.马伯利的合法权利被联邦政府侵犯了,因为3月3日晚上委任状确确实实已签署,这事实并不因未送达而改变。

但是问题是,怎么强制联邦政府执行最高法院的判决呢?马歇尔巧妙的回避了与联邦政府发生直接冲突。

在判决书中援引了《宪法》第三条规定,宣布《司法法》第13条违背了宪法的立法精神。

这一判决非同小可,因为宣布违宪这一行为就意味着最高法院拥有《宪法》最终解释权,这极大限制了立法、行政两个机构的权力,也就是说,今后任何法律想要执行,除了国会和总统之外,还要过最高法院这一关。

而且,最高法院是最终裁决,一锤带音,谁都得服从,这等于最高法院自己赋予了自己无上的“司法审查权”。

事实上正是马歇尔的一纸判决调整了美国政治的权力机构,把处于劣势的司法机构提高到与立法、行政两个机构平衡的地位,从而使美国政治这个“鼎”的三条腿变成一样长,不至于倾斜或摔倒。

但问题是,已经执政的共和党人在政治上属于强势一方,不仅掌握政府权力,还在国会里占大多数席位,手里有兵权和财权,为何会轻易地放弃这一切,认同了马歇尔的一纸轻飘飘的最高法院“司法审查权”的判决呢?当我们深入研究美国《宪法》的制定基础及时代背景时,我们不难发现,共和党的选择几乎是必然的。

200多年以前,当美国人赶跑英国统治者,自己当家作主之后,所考虑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美国,让国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什么的,而仅仅是想如何才能保证民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他们非常担心类似英国人暴政再度在这片土地上肆虐,宁愿在“国家强盛”与“个人自由”之间选择后者,因此,美国人在建立中央政府的过程中,小心翼翼,时刻警惕英国人的幽魂飘荡回来。

为了设计一个分散、平衡的权力结构,美国人足足花了两年的时间来研究和辩论,直到1789年才勉强通过全部《宪法》,宣布成立中央政府。

这时离独立战争胜利已经过去了6年。

正是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对民主的认识,经过独立战争的洗礼,深深烙在了美国人的身上,从而影响了共和党人的选择。

杰弗逊、麦迪逊们当中有很多人是合众国的缔造者,在他们看来,马歇尔的判决并不是什么党派或权力斗争的体现,而是代表了美国人共同的信念,即设计一个分散、平衡的权力结构,来保证民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为了实现这个信念而向对手妥协,一点也不难接受。

文章最后说,美国人对“妥协”的认识远不是那么极端和简单,他们觉得,有时候妥协并不意味着退让,更谈不上屈辱,恰恰相反,它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理性”和“宽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