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有为的《关于所有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所有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人 和 生 产 资 料 是 所 有 制 结 构 的 两 个 基 本 要 素 ,在 不 同社 会 制 度 下 ,具 有 不 同 的 结 合 方 式 从 而 决 定 了不 同 性 质 的经 济 制 度 。正 如 马 克 思 所 说 : “ 论 生 产 的 社 会 形 式 如 何 , 不 劳 动 者 和 生 产 资 料 始 终 是 生 产 的 因 素 。 但 是 二 者 在 彼 此 分 离 的 情 况 下 只 在 可 能 性 上 是 生 产 因 素 。 凡 要 进 行 生 产 , 就 必 须 使 它 们 结 合 起 来 。 实 行 这 种 结 合 的 特 殊 方 式 和 方 法 ,使
按 照 美 国著 名 学 者 摩 尔 根 ( e sH . o g n公 元 1 8 — 1 8 L wi M r a 81 — 8 1年 ) 的 研 究 , 原 始
5 3
维普资讯
共 产 社 会 经 历 了 蒙 昧 时 期 初 、 中 、高 级 阶 段 和 野 蛮 时 期 初 、 中 、 高 级 阶 段 ,最 后 才 转 向 文明社会 ( 现 私 有 制 ) 在那 时 ,人 们 生 产 力 极 端 低 下 ,人 们 共 同 劳 动 ,共 同 占 有 劳 出 。 动 资 料 和 共 同 分 配 产 品 ,z F ̄ 常 低 , “ 产 观 念 在 人 类 的 心 灵 中 是 徐 徐 地 形 成 的 , 在 ks 财
漫 长 的 时 期 中 均 停 留在 初 生 及 微 弱 的状 态 之 中 。 “ 财产 的 欲 望 视 为 高 于一 切 的 欲 望 标 ” 把 志 着 文 明 的 开 始 。 ②这 说 明 , 原 始 社 会 生 产 力 z F ̄ 常 低 ,公 有 制 水 平 也 非 常 低 ,人 们 ” kS 几乎不存在 私有财产的 观念。 共 产 主义 社 会 的 公 有 制 ,是 建 立 在 生 产 力 高 度 发 达 的 基 础 上 ,它 所 公 共 占有 的 财
厉以宁:探索股份制改革理论第一人
厉以宁:探索股份制改革理论第一人王建柱他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早提出股份制的学者之一,人称“厉股份”;他从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他寄情诗词创作,书写诗意人生;他虽已八十有三,但仍活跃在教学、研究第一线,其“旺盛精力和工作热情,让很多年轻人都望尘莫及”。
他就是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股份制”的积极倡导者经济学家的名字往往与一些新名词紧紧相连,比如“吴市场”(吴敬琏)、“杨承包”(杨培新)、“有计划”(有林)、“曹破产”(曹思源),等等。
而“厉股份”是厉以宁在20世纪90年代被冠以的一个非常有特征的别号,这是由于当时的他正在中国积极倡导股份制。
厉以宁回忆,“股份制”的产生缘于一次重要的会议。
198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召开了就业问题座谈会。
在这次会议上,厉以宁首次提出了股份制改革的主张。
厉以宁解释说,那时的就业压力比后来因为国企改革裁员造成的“下岗工人”再就业压力要大得多,矛盾非常突出。
于是厉以宁在会上提出,可以号召大家集资,兴办一些企业,企业可通过发行股票扩大经营,以此来解决就业问题。
会议期间,他还写了一首诗:“隋代不循秦汉律,明人不着宋人装。
陈规当变终须变,留与儿孙评短长。
”诗中流露出了他的改革精神,可谓是有感而发。
当时他的提议并没有引起反响,但他坚信“陈规当变终须变”。
在3个月后的中央一次专门会议上,他再次提出要实行“股份制”。
会议结束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说,可以用股份制解决北京知识青年的待业问题。
当时的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段君毅说,我们要考虑一下。
过了几个月,段君毅说不用了,我们通过银行贷款都已经解决了。
其实,这时候股份制已经开始在农村萌芽。
在厉以宁看来,是当时的返城知青客观上催生了股份制的诞生,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股份制提出后的几年,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理论界就开始了关于股份制的激烈论争。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股份制是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这个大方向问题上。
厉以宁积极主张以股份制作为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几个问题的初步看法
,
保持
两家 代表 税务
、
北 京 由经 委
;
,
主 管 部门
财政
维 护 国 有资 产经 营者 (或 使用 者 ) 的合
,
银 行 五 家代 表
,
河 北 既 有 地方人 民 政
,
法权 益 作用
,
巩 固 和 发 展 全 民 所 有 制经济 的 骨 干
府 出面 作为代表 的 经妥 代
; 、
、
也 有 地方人 民 政 府 委 托 总 之谁
推 动 社 会 生 产 力 和 社会 主 义商 品 经 济
,
委 托财 政
、
委托 主管部 门的
。
的不 断 发 展 为 宗 旨
逐 步完善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
听有 者 的 问题 巫 须统 一 为 了 在 改革
、Leabharlann 制度, “ ,,
促 进 国 有资 产经 营 者 (或 使 用者 ) 有 效
开 放 过 程 中 按 照 政 企分
、
。
国 有 资 产 管理 局 的 主 要 任 务
国有 资产 的监 督 管 理 权 对 国 有 资 产
,
。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局 对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境 内 和 境 外 的全 部 国 有 资产 ( 包括 固 定 资 产 流动
、
经 营者 (使 用 者 ) 进 行 监 督 管 理
维 护 国 有 资产 完 整 无 缺
,
更 好 地为 经
发挥 国 有 资产 的最 大 效 益
发
济 建 设 和 体 制 改革 服 务
二
1
.
、
展 全 民所 有 制 为基 础 的 有计 划 的 社 会 主 义 商
[知识]改革开放30周年风云人物100人
这是一个革故鼎新的时代这是一个人物荟萃的时代30年历史星汉灿烂100名风云人物候选人在专家和读者的严格评审中脱颖而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前夕我们将从中选出30年最有代表性的30人他们曾经在历史的重要节点敢为天下先表达一代人的呼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100名候选人出炉:丁磊(001)网易首席架构设计师。
1997年6月创立网易公司,将网易从一个十几个人的私企发展到今天拥有近2000员工、在美国公开上市的互联网技术企业。
他曾一度雄踞中国个人财富榜首富位置,探索了门户网站发展新模式,在网络游戏方面大有斩获。
重归网络新闻阵营,渐成气候。
于光远(002)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
1977年初,于光远第一个站出来,提出要进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
1992年,于光远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这是中共十四大召开前,唯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书。
小岗村18户村民(003)1978年底,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严俊昌等18户农民搞起了“大包干”,他们赌咒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生死契约”,正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马云(004)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999年初,马云回到杭州以50万元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
阿里巴巴的发展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门户网站模式、亚马逊b2c模式和ebay的c2c模式之后的第4种互联网模式。
马洪(005)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首届中国经济学奖得主。
1984年9月他上书中央,建议把“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提法写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1988年3月,他又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市场经济正名”。
马化腾(006)深圳市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公司创始人之一。
他改变了中国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的方式,创造了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更引领出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马胜利(007)曾被称为“中国企业承包第一人”。
1984年因承包石家庄造纸厂而名动天下,“学习马胜利”成为全国性的热潮。
中国城市年鉴
《中国城市年鉴》2002主 编:厉有为副主编:出 版 社:《中国城市年鉴》社出版出版日期:2002年12月评定等级: ★★★★★定价:200元内容提要《中国城市年鉴》中国城市年鉴社定价:200元编辑说明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主办的有关城市经济社会方面的综合性、资料性、实用性大型年刊。
本刊从1985年创刊以来,每年出版1卷,2002年卷是第18卷。
二、本卷的主题是反映我国城市市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由于我国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加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如果测度包括农村在内的现代化,那是四五十年以后的事情,现在还为时过早。
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由城市来带领和推动,因此,测度各城市市区的现代化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各项指标值的设置,学术探讨中有各种意见。
本刊2000年卷设计的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确定的各项指标(包括指标值及权重),是一种力求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2001年卷对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作了较小的修正,2002年卷仍延用了上年的指标体系,以便同上年相比较。
至于科学的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值和权重的设定,还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三、本刊内容的主体是城市的介绍。
地级以上城市,除提供本市“市区2001年实现现代化程度表”外,主要撰写“经济发展概况”、“经济结构调整”、“对外开放与交流”、“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反映本市特色的条目;县级市除提供上表外,主要撰写“经济发展概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反映本市特色的条目;没有提供“实现现代化程度表”的城市,则撰写更多反映本市特色的条目。
四、为了增强年鉴的实用性,本卷年鉴进一步拓展和加大了城市的统计资料部分。
2002年卷中,除反映全国662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统计资料外,增加了全国城市居民家庭收支和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资料。
五、本卷专题部分,增加了城市综合问题和专题研究的文章,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城市化问题、城市金融、城市科技、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等问题,均有专文分析论述。
厉以宁:中国的市场经济需要继续产权改革
厉以宁:中国的市场经济需要继续产权改革2013年12月03日 07:2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一般情况下,大的改革措施实施之前会有一个总的规划,但可能不包括细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公报大家有机会再去看看,就讲要“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这么一点,具体开放哪些,不知道,承包制都没有提,乡镇企业没有大提,经济特区也没有提,这些都是之后陆陆续续提的。
所以我相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在给出大方向之后,详细的实施细则以后会陆续见分晓。
对于《决定》,我想说两点:第一是要有信心。
中国的改革既然确定了市场经济为改革的方向,而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必将促进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
第二是要有耐心。
因为中国的改革,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都是难的了,难的怎么改还得经过讨论、研究、统一思想,要做很多协调工作,所以要有耐心。
什么是中国发展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中国独特的改革开放之路,就是双重转型之路:发展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体制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而双重转型面临很多问题,除了市场不完善以外,还有缺乏市场主体。
为什么会缺乏市场主体?因为产权不明晰,产权没有界定,没有产权的界定当然就不会有真正的市场主体,所以当时提出要进行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是明确产权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产权明确了,市场主体才能形成,才能走市场经济的道路。
但是,中国产权改革到现在为止尚未完成,我们仍然需要继续产权改革。
因为不把农民问题解决,不把剩下的国有企业的问题解决,我们很难成为有效的市场经济。
土地确权让农民心里踏实农民产权没有界定。
中国这么多农民,农民作为一个农业的种植者、农产品的销售者,照理说都应该是市场主体,但因为产权没有界定,产权不明确,农民实际上没有产权、没有财产性收入。
所以说,中国产权改革尚未完成。
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面,一些人认为,二次分配更重要,二次分配可以“劫富济贫”;一些人则认为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同样重要,两者并重。
是否应该废除私有企业所有权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私有企业所有权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私有企业所有权应该被废除,因为私有企业所有权导致了财富不平等和社会不公平。
在私有企业中,少数人拥有大部分财富和资源,而大多数人只能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谋生。
这种不平等的财富分配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加剧了阶级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另外,私有企业所有权还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为了获取利润,私有企业往往会忽视环境保护,大量排放污染物,破坏生态平衡。
而且私有企业为了获取更多资源,会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的枯竭和浪费。
名人名句,卡尔·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主义就是一种剥削制度,它只会导致贫富分化,最终必然会走向垮台。
”。
经典案例,近年来,私有企业的垄断地位越来越明显,导致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消费者利益受损。
比如互联网巨头的垄断地位,导致了数据泄露和个人隐私被侵犯,这都是私有企业所有权带来的负面影响。
反方观点:私有企业所有权不应该被废除,因为私有企业的存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私有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了整个市场的发展。
私有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另外,私有企业的灵活性和高效率也是其存在的重要原因。
相比于国有企业,私有企业更加注重效益和成本控制,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名人名句,亚当·斯密曾说过,“私有企业的竞争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它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
经典案例,像苹果、谷歌等私有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给全球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产品,这都是私有企业所有权的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私有企业所有权是否应该被废除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其利弊。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避免私有企业滥用权力,实现私有企业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袁振英中共创建时期的一颗流星
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旧渔阳里2号门牌的一间房里, 袁振英拜会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新青年》杂志
主编陈独秀。 “我们近期要在上海复刊《新青年》杂志,并筹建共
同样也在这一时期,1996年秋,深圳市委书记厉 有为到中央党校参加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写出《关 于所有制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 在党的领导及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通过股份制等对公有 制进行产权改造,为共同富裕进行制度设计的探讨。文 章写好后,他觉得心里没底,于是把文章送给了正在中 南海的谢非,请他提提意见。据厉有为回忆,“我去征 求他对文章的意见时,谢非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我看了 你的文章,给我的印象很深,你的理论勇气和探索精神 很值得提倡。文章中的问题也很值得探讨和研究,作为 经济特区的领导人去深入地考虑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也 是应该的。说到这里他把话锋一转,接着说,凭我多年 的经验是多做少说,或者只做不说,我们广东有个说 法,叫做生出孩子不取名。这样做不是想隐瞒什么,不 是想干什么不正当的事,也不是害怕,是为了减少在改 革中的阻力,减少不必要的争论。他又强调说,我这不 是批评,是我们共同总结经验。”
在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大潮中,爱沉思默想但行 动果断的谢非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招数,他的“多做少 说”、“只做不说”是对小平南巡“不争论、不动摇” 的六字箴言的心领神会,这样做不是想隐瞒什么,不是 想干什么不正当的事,也不是害怕改革,而是为了减少 在改革中的阻力,减少不必要的争论,避免影响改革开 放的全局。
实际上,当时的经济改革与国企改革,总是被所 有制问题绊住脚,厉有为只是试图从深圳改革开放的经 验出发,提出和探讨这个问题。没想到踩了当时所有制 的雷区,碰了“公”与“私”的高压线,顿时掀起了轩 然大波。
厉有为关于所有制问题的思考
厉有为关于所有制问题的思考厉有为是中国著名政治学家、哲学家、法学家,他对所有制问题的思考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借鉴和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厉有为关于所有制问题思考的分步骤阐述:一、所有制问题的意义所有制问题是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所有制问题涉及到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对企业的控制和权益分配有重要作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制问题的解决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问题。
厉有为提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心与主线。
二、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比较①公有制的优点:第一,公有制有更广阔的社会效益。
它关心全体人民的利益,推进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二,公有制有更强的集中力。
公有制能够将资金、物质和人力集中得更有效率,并且能够更好地调节经济,实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统一。
第三,公有制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财富的平等分配。
国家所有的财富将更公平地分配给全体人民,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②私有制的优点:第一,私有制能够更为灵活地适应市场的需要。
私有制经济规模小、企业灵活,让市场的机制更为明显,市场化程度更高。
第二,私有制可以激发私人的积极性。
私有制让个体更有投资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私有制有更为灵活和高效的资源配置和可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特点。
三、中国所有制问题中国是一个在新时期进行走向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抉择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厉有为认为,中国的所选的所有制形式是建立在中国的国情基础上,并不是按照外界的标准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结论。
四、中国的发展前景厉有为提出,混合所有制更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也是发展经济、改革市场的必然形式。
将两种形式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切合实际的、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应用文-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争论的若干问题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争论的若干问题'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10年时间里,对资本市场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1979年,我国著名学家董辅礽教授曾经就国有企业改革写了一篇具有经典意义的,最先系统地提出必须从所有制的角度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我认为,这篇论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实际上为后来的股份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股份制是不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意见分歧非常大。
厉以宁教授当时了许多论文,对于股份制的作用进行了全面深入阐述,他的观点即使以今天标准来衡量仍不乏真知灼见。
1990年底和1991年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开始运营。
两个交易所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得到了统一。
当时,对这两个交易所,经济理论界就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特别是1992年初,两个交易所已面临关闭的可能性。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浪潮,两个交易所才得以保存。
任何新鲜事物在没有统一认识之前,大的争论再所难免,只有经过深刻的理论争论,我们才能加深认识,达成共识。
实际上直到今天,关于为什么要发展资本市场,人们包括理论研究者在内也并没有达到认识上的统一。
这10年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也非常多,以至于有人认为这个市场是一个极度投机的不创造财富的市场,是一个制造“泡沫”的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所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是毋庸置疑的,例如红光实业、大庆联谊、郑百文、猴王股份、中科事件等等,我们必须高度认识这些问题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危害性。
我们不仅要看到问题,还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还是要在不断规范中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
无论人们的认识有何分歧,有一条是无庸置疑的,那就是中国不可能回到没有资本市场的时代,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必然的,因为它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改善具有战略意义。
前一时期,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经济学界曾出现了一场理论争议。
如果我们翻阅一下历史,可以发现美国30年代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争议,以纽约股市的崩溃所引发的“大萧条”,使得经济学界对股票市场的评价出现了激烈的论争。
是否应该废除私人企业所有权?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私人企业所有权?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私人企业所有权。
首先,私人企业所有权的存在导致了财富和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大部分私人企业所有权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
正如马克思所言,“私有制必然导致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差距”,因此废除私人企业所有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次,私人企业所有权的存在也容易导致企业的腐败和不负责任行为。
私人企业所有者往往只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对员工、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报道指出,“私人企业所有权导致了企业的腐败和不负责任行为,废除私人企业所有权能够有效遏制这一现象。
”。
最后,废除私人企业所有权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利益。
如果企业的所有权归属于社会或国家,那么企业的经营目标就会更多地考虑社会的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
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私有制导致了企业只追求短期利润,而废除私人企业所有权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
综上所述,废除私人企业所有权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整体利益的。
私人企业所有权的存在导致了财富不公和企业腐败现象,而废除私人企业所有权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私人企业所有权。
首先,私人企业所有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私人企业所有权能够激发企业家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只有私人企业所有权才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劳动积极性。
”。
其次,私人企业所有权能够有效分散风险。
如果企业的所有权归属于社会或国家,那么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社会或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而私人企业所有者承担了企业的风险,能够更加有效地分散风险。
正如美国著名企业家彼得·德鲁克所言,“私人企业所有权能够有效分散风险,推动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
最后,私人企业所有权能够促进企业的效率和创新。
私人企业所有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会追求企业的效率和创新,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关于民营经济的几个问题
四 、 民营企业家 怎样斑得社 会 的称贡
首先 应对 民营企业 家有 正确的看法 。 民营企业 家不 是 旧 中 国资本 家 的延续 , 是 新社会在 改 革开 放 后 , 响应 党的号召 , 参加 市场活动成 长起来 的 , 是 社 会 主义社 会 的建设 者 。
关于 公 司治理 的五项 原 则 , 2仪拜 年 又 出 台 了关 于 公
司治理原则 的修订版 。 新 旧版 本 中均有一项原 则讲
的是利益相关者 ( s tak
e h o ld e r
。
)
关 于利 益相 关者 , 在
美 国有 “ 员工持 股计划 ” ( ES OP ) , 在 其他 国 家也 能看 到类似对 利益 相关 者的 重视 。 从 我 国 的情 况看 , 在 农村基 层 , 一 般文 化程 度 不 高、 管 理 水平 不 很 高 , 如 果农村 信用社 中的股东 有社 区 代表 、 社 区成 员 、 信用
经济形 势 , 不能 轻易做 出经 济过热 的结 论 。 不 能 急
刹车 , 不 能搞一刀 切 , 要 有针 对性 地采取措施 。 但是 地方不 一定这 样 做。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 民 营经 济 的处
境 是 困难 的。 应 该严 格 按 照 中 央 的方 针 办 , 不 一 刀 切。
民 营经济 的发 展 对 中 国经济 的影 响是 很 大 的 。 大家知道 , 现在 民营经 济解决 了中国很 多就业 问题 , 但 这 还只 是讲直 接就业 效应 。 由于 民 营企业 的大 量 存在 , 在广告 、 商品推销 、 交通 运输 、 修理 服务 等方 面 带动的间 接就业效应 更大 。 假定 民营经济 受了损 失 , 出现下 降趋 势或停滞 不前 的趋 势 , 不仅直接 就业 的人数 减少 , 间接 就业 的人数 同样会 减少 , 而且 会减 少 得更 多 。 对这个 问题 , 我们 必须 有清 醒 的认识 。
社会主义跟国有制的比重大小没有关系
社会主义跟国有制的比重大小没有关系东方知行社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的前缀,与国企改革并不矛盾,这是从社会主义本身的角度来说的。
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在数量上,社会主义必须是国有制占很大的比重,国有制经济要占主导地位。
但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不难发现,社会主义跟国有制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小并没有关系,“国有企业只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主导地位”,这是早写进党的历史决议的内容。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建立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基本确立。
要建立市场经济,就一定要让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但是我们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说以国有经济为主导。
第一次对这个口号做出新的解释是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
当时决议里面有一段话说,“国有为主导”的意思是国企要有控制权,但并不是在所有的阶段,所有的行业都要控制。
1993年以后就开始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改革,到了1996年的时候,因为1997年要开十五大,又发生了新的争论。
社会科学院下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有个杂志叫《当代思潮》,写了所谓的第三个“万言书”。
“万言书”的中心说法就是国有制是公有制的高级形式,全面国有制是社会主义必须追求的目标。
然后用这个批判改革说:“改革的过程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
而且呢,有些人认为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可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行业有所不同,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事情,按照这样一种路线走下去的改革就是戈尔巴乔夫式的改革。
如果不能保证国有的主导地位,那还要共产党做什么?”然后改革派就起来反驳。
一个有代表性的意见是当时的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说的。
厉有为在中央党校一个座谈会上讲国有制不是公有制的最好形式,他认为应该要卖股权,就是股权公众化。
他说这才是公有制。
然后就掀起了一场对厉有为的批判,说“你不要想当中央委员,你连当共产党员的资格都没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当时有个课题组,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提出要对国企进行公司化改革,另外还提出要对国企作战略性重组,作布局调整。
私有制在我国三十年的发展及若干争论
私有制在我国三十年的发展及若干争论蔡继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4)收稿日期:2008-02-26作者简介:蔡继明(1956-),男,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
研究方向:价值和收入分配理论、地租理论、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和意识形态领域争论最激烈的话题莫过于私有制。
反对或坚持私有制常常成为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乃至左派和右派的分水岭。
通过私有制在我国三十年的发展回顾及对若干争论的分析表明,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我们只有跨越私有制的藩篱,才能进入思想解放的更高境界。
关键词:私有制;所有制;公有制;改革中图分类号:F046 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8)04-0003-05 一、改革开放后私有制在我国的发展(一)中共中央关于私有制认识的变化。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
我国现在的个体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不同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联系的个体经济,它对于发展社会生产、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劳动就业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
∀(中共中央,1984)这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经济首先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区分开来,并被赋予了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属性。
三年之后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指出:!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但却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必须尽快制定有关私营经济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加强对它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
关于现代生产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现代生产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内容摘要:本文认为研究现代生产关系需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以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但不能忽视其它经济主体之间、以及其它经济主体与自然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的研究,不能把所有制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关系,把国有经济简单地等同于全民所有制经济。
关键词:生产关系所有制国有经济研究现代生产关系必须研究其它经济主体之间、经济主体与自然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一)企业“法人”是经济生活中重要主体在公司制企业尚未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的情况下,我们考察生产关系仅仅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恰当的,因为此时经济活动的主体就是自然人,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关系基本上就是自然人与自然人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尽管从数量上看,现实社会中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数量庞大、占绝对的比重,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制企业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它集中了整个社会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对经济活动的贡献远超过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
现代社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人与人之间不通过“法人”这个中介,是难以形成经济利益关系的。
就直接生产关系而言,人们为了从事生产活动,生产资料的所有者首先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创立独立的利益主体——法人。
一般来说,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不是把劳动力出卖给某个具体的资本家,而是出卖给某个资本家“集团” ,这个“集团”的存在形式就是企业“法人”。
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之所以要组成“法人”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但“法人”的利益决不是投资入股的所有资本家利益的简单相加,更不是行使经营权的企业高管的利益,从自然人中“异化”出来的法人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现实社会中,生产资料的主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不是自然人,而是企业“法人”。
我们作为消费者需要不断地购买商品和服务,这些商品和服务提供者在通常情况不是“自然人”,我们作为消费者在交换过程中不是与自然人,而是与“法人”形成经济利益关系。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1-3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学习中心:姓名:学号:开卷,第一、二大题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三、四大题答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1.20世纪初,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B、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D、中国内地全部开放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B )A 、同盟会B 、兴中会C 、华兴会D 、光复会3.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D )A 、萍浏醴起义B 、七女湖起义C 、镇南关起义D 、黄花岗起义4.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C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5.最能说明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6.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D )A、爱国学生不满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C、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7.第一个在中国比较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作者和作品是( B )A、陈独秀的《谈政治》B、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杨达的翻译著作《唯物史观解说》D、杨匏安的《马克思主义》8.孙中山逝世后,提出建立“纯正三民主义”,反对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是( A )A、戴季陶B、邹鲁C、林森D、张继9.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 )A、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B、共产党必须有明确的革命纲领C、要有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D、无产阶级必须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10.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B )A、武装斗争B、革命中心应转向农村C、必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D、支持城市斗争道路11.指挥红军,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的是( C )A、毛泽东B、博古、李德C、周恩来、朱德D、王明12.世界军事历史前所未有的壮举是( D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红军长征13.“实行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思想是毛泽东在那个会议上提出的?( B )A、遵义会议B、八七会议C、俄界会议D、瓦窑堡会议14.国共两次合作的基础是( A )A、共同的斗争目标B、共同的革命纲领C、共同的阶级立场D、共同的思想认识15.八路军第115师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是( C )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16.在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上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是( A )A、统一国家与和平建国问题B、和平建设与政治民主化问题C、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D、军队平等和党派平等问题17.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主要原因是( C )A、正确的战略战术B、土地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C、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配合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18.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斗争主要是在国统区内进行B、主要是反内战的和平民主运动C、民主党派起了领导作用D、配合了解放区军民的军事斗争19.国民政府在中国统治覆灭的标志是(B )A、三大战役胜利结束B、解放军占领南京C、国民党败逃台湾D、新中国成立20.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A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开展武装斗争C、走社会主义道路D、建立统一战线21.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 C )率领下,开始抗美援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从生产资料占有上怎样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我们设想,在我国现
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有没有可能实现多数劳动者占有多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
义占有形式。
全民所有制的占有形式对我们目前的历史阶段来说,是理论上的、理想化的
,不是实际的占有形式。
对全民企业的职工来说,如果他们对国有资产体现了占有的话,那么全民企
八、革命成功后的无产阶级是不是永远是无产阶级?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使无产阶级和他们的后代成为有产的劳动阶级,形
成一个有产的劳动阶级的大平台。这样,我们共产党人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的目
的就基本上实现了。
我们党的纲领和章程要与新的理论和目标任务相一致,对那些不相适应的地
首先,股份制经济不是私有化。其次,私有经济的发展不是私有化。再次,
国有资产的产权经过市场流通和交易,有买有卖,不是私有化。六、在中国,私
有经济是谁的经济基础?
有人回答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我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有机组成部
分。
第一,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严格受到我国制度和法制制约的。第二,是补
投资及合成的集体资产,由劳动者集体采取某种方式行使所有权、经营权、财产
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由社团投资形成的资产,可称之为社团所有制;劳动者个
人将其劳动所得的剩余部分转化为资本,在大公司中购入部分产权或部分股权;
单位和个人把科学技术作为资本投入并与其他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资本,可称之
为技术资本……以后,混合所有制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
充公有制的不足。第三,是我国经济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第四,解决了一大批
城市和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第五,是通过诚实的劳动和守法经营先富起来,起
到了示范作用,先富带后富。第六,多交税、多创汇。
有一种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认识,就是从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出发,认
为所有制关系要反过来适应社会政治制度,从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私有制的观念
方要在适当时机做出适当的修改。
九、上层建筑怎么样适应这种经济基础、适应这种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
要按价值规律办事,以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加速完善市场机制
,加速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在法制范围内
逐步扩大民主。
业职工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就没有体现占有,他们和国有资产的利益关联度极低
。他们的所有权是没有任何财产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的、空洞的、毫无意义的所
有权。我们所说的多数人占有多数生产资料,是指实实在在的占有———既有财
产处置权又有收益分配权的实际占有。
四、除了公有制和私有制以外,有没有第三种所有制形式? ...华岳论坛 - ""
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从1979年到1991年,
我国的无效投资高达6800亿元,新建的大中型企业有1/3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去
年国有企业亏损达461亿元,比1990年增加了182亿元,平均年亏损近40亿元。这
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足以使我们猛醒。而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形
条件?
如果我们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叫做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主义的
话,那么,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
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为地改变生产关系———
财产占有方式,实行全民所有制式的公有制,就类似拔苗助长,违背生产关系必
写文章批判道,股份化就是私有化潜行。但是,当他们大批私有化的时候,他们
根本没说清楚什么是私有化、什么不是私有化的问题。
我的理解是,把国有企业无偿地或者以有价证券形式分配给职工或居民个人
的行为,可以称之为私有化。在我国国情下,私有化的路子是走不通的。此同时
,我们必须弄明白什么不是私有化。
式和计划经济的体制不适应现代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二、什么所有制最先进?
以往的传统看法是越“公”越先进。还有一个传统观念,就是认为公有与私
有水火不能相容。实践已经证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不但
有排斥的一面,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共存和融合的一面。
什么所有制最能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什么所有制就最先进。
从有国家开始,就是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公有制经济是各种国家都有的一
种所有制形态。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不在于公有制所占比例多少,而在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人
实际上占有多数生产资料,多数人实际享受到所创造的多数剩余价值。
有第三种所有制存在形式。它介于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既有私有制属性,
同时又具有公有制的性质。它的特征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促进生产力
发展。它是若干私人资产的集合,组成不可能分割的集体资产,但是并没有剥夺
私人资产的所有权,只是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它为全体资产所有者谋利益,因而它具有公有制的性质和社会属性。我们可以称
这种所有制为社会所有制。
五、什么是私有化,什么不是私有化?90年代初批判私有化空气甚浓。有的
厉有为的《关于所有制若干问题的思考》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厉有为后来解释说,他写这篇文章时总的看法是,所有制问题还在束缚我国
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他试图从深圳改革开放的经验出发,提出和探讨这个问题
。让我们看看厉有为文章的概要:
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言不妥,还是我们目前尚未达到他们预言的
出发,认为私有经济发展了会引导到资本主义。其结论就是:多一份私有经济,
就多一份资本主义。这种观点是极其有害的。
七、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哪些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能适应和促进生
产力发展?
具体讲可以有以下几种占有形态:各级政府所有的公有制;由社区集体形成
并集体拥有的资产,为社区集体占有的资产,可称为社区所有制;由劳动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