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勤新课改讲座心得体会
王敏芹报告学习体会
我的阅读课教学反思——王敏芹报告学习体会北苑中学魏静星期六在听完王敏勤教授的报告后,我思绪万千——想到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教学中的困惑和苦恼。
我93年师范毕业,当语文老师已经17年了。
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我一直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着恒久的热情、对每一位学生充满着深情、每天精心的备课、兴致勃勃地上课,可是在我的学生中,却出现了这样的反应:不喜欢:课堂上的我激情满怀、声情并茂,有的学生却一脸漠然、不感兴趣;我的讲和学生的学就像两条平行线,找不到交汇的那个点。
上课前的我意气风发,无数次设想与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设想“那交汇时互放的光芒”;下课时的我却垂头丧气,一遍遍追问自己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不开口:每年新学期开始,我们学校都会分班,接新班后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上课时不愿意举手,更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偶尔被我逼迫着回答也不好好组织语言;甚至不开口朗读,更不愿充满激情的去朗读,所以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
刚接新班的时候,我也会费尽心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是收效很小并且很慢。
过一段时间,课堂上有学生犹犹豫豫举手了,不出两分钟,左瞅瞅右看看又把手放下来;更有学生在别人充满激情的朗读时,捂着嘴笑;每当这时候,我总是憋一肚子火,有时甚至为此跟学生闹得不愉快。
虽然说现在已经执行了新课标,使用了新教材,可是面对不开口的学生,为了赶毕业班进度有时候只能回归到原始状态——我讲学生听、我写学生记的“一言堂”。
不扎实:很多时候我觉得讲明白了、讲透彻了、讲了很多遍了,可有些知识学生还是不会;我觉得复习得很全面了、很仔细了、练习很多遍了,可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不好。
长久以来面对学生这样的反应,我又焦急又苦恼:我的课堂怎么了?我的教学怎么了?如何做到既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愿学、乐学,使课堂氛围变得和谐温馨、充满争论和欢声笑语呢?王敏勤教授报告中的一段话让我豁然开朗,我找到了我的课堂问题,更明确了出现问题的根源——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听教授讲课心得体会.doc
听教授讲课心得体会篇一:听王敏勤教授报告心得体会听王敏勤教授报告心得体会2015年1月14号,我和我的同事们聆听了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国内著名教学流派和谐教学法的创立人王敏勤教授的的专题报告,让我重新领悟了语文教学,收获颇丰,感触极深!报告中,我最为关注的就是“知识树”,感觉想法真的很新颖。
“知识树”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极有意义。
每位授课老师在教学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时,根据每个单元的内容不仅画“单元知识树”,还要画每节课的知识树。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每册书、每个单元、每节课的重难点,编者意图,教学目标等,并用知识树把这些内容呈现出来。
这样既能使所教的教材内容有条有理,并且能促进所教的知识点不易疏漏。
“知识树”是和谐教学法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以树状的形式表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它以其形象直观,脉络清晰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一种好的方法。
“知识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整合教材提供了直观性的素材。
怎样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真正的高效课堂,首先提倡老师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当堂解决所有学习问题,这也是自己追求的课堂教学,不愿意占用学生课余的时间精力,只不过因为个人能力水平有限,课堂设计不够精细,大多数学习自觉性欠佳的学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其次是鼓励教师深度阅读,主要依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组织教学,而不要过于依赖教参,沿用别人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王教授在讲述中,运用了大量确凿的数据和生动的例子,听来使人信服而佩服。
专家深入浅出的精彩报告,给人鼓舞、令人振奋。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努力把握好教材,以问题为导向,以整合为目标,使自己在学习中教书,在教书中学习;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实践;在反思中超越,在超越中反思。
在专家的指引下,努力提升自己,更好地适应数学教学,努力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感动人的不是理论观点,而是王教授的教研精神,可以想象,跟我有同感的听众应该不少,或许听过这场报告后,很多人会忘记王教授的报告内容,可他的永远不脱离课堂的教研精神将久久难以忘记通过本次报告会,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今后教学活动中,要科学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系统设计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堂生活、认真改善课堂行为。
参加王敏勤教授高效课堂教学报告会有感[修改版]
第一篇:参加王敏勤教授高效课堂教学报告会有感参加王敏勤教授高效课堂教学报告会有感滋镇高级小学闫法钊11月22-23日,有幸参加并聆听了王敏勤教授《高效课堂教学报告会》,真是对王教授佩服之极,同时又感到自己和我们的教育欠缺很多,也倍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
王敏勤教授在教育教学领域博学多识,功底深厚,对基础教育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高屋见瓴的教育理念,深入浅出的演讲风格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五步和谐教学法、合作教学、知识树、校园文化建设等板块的经验做法,很好的指导了一线教师及校长们的教学及管理工作。
(一)认真落实好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步骤是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5、达标测试,课堂总结。
五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等先进教育理念,与我们提到的“先学后练,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是相吻合的,也是县教育局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相一致的。
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体现出“学为主,教为辅”的教育思想。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贵有法,是总结提炼教学方法的真实写照。
各学科教学要在吃透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先学模式,用模式,最后通过创新实践,实现出模式,争取更优化的教学方法。
我校各科将以五步教学法为指导,积极践行“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构建出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学科的具体操作模式,细化细节,提高可操作性,最终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
(二)分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王敏勤教授为我们详细列解了小组合作的分组办法,人员构成,小组运用等内容,让老师们基本掌握了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教学。
也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在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实现了学生互帮互助,对促进优秀生成长,转化学困生有很好的作用,从而大面积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平均分。
听王敏勤报告心得体会
听王敏勤报告心得体会听王敏勤报告心得体会近日有幸聆听了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会所长王敏勤教授的讲座,令我眼前一亮,回味无穷,受益匪浅,,感受、体会颇多,听王敏勤报告心得体会。
王教授所讲的第一个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讲解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整合。
首先明确了教学研究主要研究的是“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只在“怎么教”在方法层面上寻求解决方法,还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探讨。
其次点明要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就是把握教材。
这种对教材的把握对于一位合格的教师来说,先是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
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教师,都应该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拿到手,通读教材,认真对照课程标准,知道本学段本学科的教材包括哪些基本知识,教学重点是什么,哪些知识前后可以整合起来,本套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例是什么,教材内在的逻辑线索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画出本学段教材的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
在新学期的开始,教师也要通读整册新教材,对照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内在的逻辑线索,画出本册教材的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
而且教师还要反复阅读教材,对有关的知识进行调整和整合,如同数学中的点、线、面、体,对知识的掌握也分为四个层次: 教师能够理解教材中的每一部分知识,仅仅是掌握了一个个的知识点,这是第一个层次,如同一盘散落的珍珠,还需要用一条条线把它们申联起来。
只有通读教材,感悟教材,才能把分布于各册教材中的同一类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条的知识线,这是第二个层次。
要把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线并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面,这是第三个层次。
最后,要把一个学段不同年级的知识构成一个立方体,如同一座立交桥,一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四通八达,不管从哪里切人都能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整合起来,这才是完成了知识的建构,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听王敏勤教授报告有感
听王敏勤教授报告有感近10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课改。
可是,在自己的课堂上,部分环节还不能充分体现课改的影子。
11月23日,一大早,天空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雨天也挡不住我们学习的脚步。
早上7:00,我们从学校出发赶往郑州73中听王敏勤教授的报告。
通过一天的学习,我收获颇丰。
对眼下的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
同时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迷惑指明了方向。
细细总结来,有以下几点最值得我学习:首先是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以往的旧教材是线形结构,而新教材是模块结构。
每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
对于每个单元的知识先要在整体上进行把握,然后再进行部分教学。
王教授讲了在一单元的开始就给学生呈现本单元的知识树,在本单元结束时,再次呈现知识树。
前后呼应,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个整体的感知。
我想:小学阶段的学生可能一开始不明白意图何在(m..),可是经常给他们深入这方面的学习,学生得到的不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比较系统的知识。
上周商校长听了我的《口算除法》这节课,对我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丽霞老师也说过:一定要处理好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
她说这话时,我还觉得纳闷:第一课时和整个单元有什么关系?有这样的想法,说明我对教材的研究还不深入,对新课标的理念还没有真正理解透彻。
其次是对于评价的设计。
王教授讲的郞氏计分法就很好。
(A+0.1.B+0.2.C+0.3.D+0.4)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积分相比之下较少。
潜能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那么高,积分相对高一些,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本节课的小结也要对小组合作学习加以评价,总结。
在我的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采取积分的方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我的课堂上的评价存在两个问题:1、积分太随意,有的小组一节课积了2次分,有的小组只积一次分。
久而久之,学生对分数就麻木了,小组积分就失去了意义。
2、过分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我给学生加分最多的是作业和错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评价的本质没有把握好。
心得体会
听王敏勤教授报告心得体会渤海中学都萍10月13日上午,在我校报告厅有幸听了全国著名教育家、天津教科院王敏勤教授的报告,三个小时的报告过得很快,至始至终我都认真听,并认真做好笔记。
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王教授的报告不仅帮我校解决了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疑惑,而且好多观点令我眼前一亮,感受、体会也颇多:一、要树立一个目标即树立当名教师的目标。
首先,我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讨新课改的理念。
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教材的编写方式和课堂教学的方式也都有许多变化,今后我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好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并受到学生的欢迎。
其次,我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规律。
一种教学方法只有受到学生的欢迎才有效果,适应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所以我要认真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创立适合于本学段、本学科的教学方法。
二、要有两个根本既有德又有才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
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平时在家都是父母监护,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
所以,我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
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
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
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都要认真批改。
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
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听课心得
听《王敏勤魏书生报告》有感听了王敏勤教授关于高效和谐课堂的讲座,让我对教学有了更多的感悟。
会后的几天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王敏勤教授关于高效课堂的理论改进现在的课堂教学。
由于时间关系给我们展示的东西不多,但是王教授给我们展示的每一理念都给在座的老师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对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王教授的讲座给在我前进的路上燃起了一盏指路灯。
此外,王教授的“知识树”的讲座帮我揭开了----知识树是一种知识和教材的系统整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和我的孩子们也要尝试着做几颗知识树,让知识之树硕果累累。
我还聆听了魏书生的讲座,受益匪浅,又找了一些魏书生的专著进行阅读,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茅塞顿开。
我想从我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来谈几点体会:一、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魏书生谈到: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
大的环境人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只能在既成的环境中用自己的主观努力,来适应环境。
魏书生在一次演讲中说:人不要埋怨境遇。
命运把你放在皇家花园,你应该长成参天大树;命运把你甩到千山的石头缝中,你应该紧紧地抓住大地,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魏书生做到了这一点,因而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个农村中学变成了全国闻名的省级重点中学,他自己也发奋图强,从这里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这一点对我来说有不小的启发。
我担任两个考试科目,习惯了学生在上课时认真听讲,所以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一看到学生上课乱七八糟,总是爱发火,爱发牢骚:“怎么这么倒霉,教上这样的学生?”牢骚满腹但无济于事。
为什么不学习魏书生先生?既然教了,这应该是现实了,那么,你就应该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心态与方式,尽快的适应环境。
二、用平常之心追求卓越魏书生身兼数职,却轻松自如,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提倡苦中求乐、忙中求闲、失中求得、闹中求静。
因为即使有一万件事,也只能选择干一件,我只能是不慌不忙,乱没有用,急也没有用,所以好多人说我是慢性子。
听王教授报告有感
听王敏勤教授报告有感武秋生很早就听说我校课改中又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周日十二月9日终于亲眼目睹了王教授的容颜,聆听了王敏勤教授的讲座,对照以前自己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评价观,及校本教研的一些做法,感受、体会颇多。
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一、当前,我校正在推行“318”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一线教师正在努力实践这一模式回顾几年来,在高效课堂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积极与课改先进学校济阳竞业园合作办学老师们积极参与高效课堂的改革,对于我校的“318问题导学”模式我从先前的迷茫到现在已能够流畅的操作流程。
二、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每节新授课我们都做到了“有备而来”,同组教师共同集体教研,积极认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完成导学单。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完成每节课的评价单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三、加强质疑。
质疑是学生心理的需要,释疑能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学生在操作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有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因此在课堂上我都会给学生留出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小组互答、有的教师提示、有的同学竞答等多种方式。
通过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弄清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归纳总结,形成技能。
四、问题与困惑:高校课堂模式实行以来,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动、汇报、展讲……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个别学困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
前一阶段的展示基本都是每组的组长在展示,那些学困生很多都是当的陪客,只是身在教室心却不知在哪里。
下一阶段把重点放在中等生身上,加强中等生的培养,这样课堂的时间肯定更紧张了,教学任务又不能按时完成了。
学习王敏勤教授报告有感
学习王敏勤教授报告有感王敏勤教授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的报告之后,学习到了一种全新的课改模式,觉得收获颇多:什么是高效课堂?王敏勤教授的观点是:高效课堂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他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自主的;也只有学生真正的拥有学习的自主权的时候,学习才可能高效。
学生的学习是自主建构的,学生是学习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者。
他的观点里体现出了两点:一是每堂课要有既定的目标,并师生同努力达成既定目标,二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并持续发展。
他评价一堂课的标准是:1、明目标、自主学;2、合作探、精点拨;3、整建构、找规律;4、善组织、巧环节;5、高效率、人人清。
在新一轮的课题实验中,王敏勤提出了四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是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二是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三是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四是练习达标,拓展提高。
怎样打造高效课堂?王教授倡导师生共画“知识树”观点极有现实意义。
“知识树”是和谐教学法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就是以树状的形式表现教材的知识结构,表述一门学科知识的结构,它以其形象直观,脉络清晰,而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一种好的方法。
“知识树”为师生准确把握教材体系、理顺知识结构,理解知识地位与作用,整合教材提供直观素材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教授希望每位授课老师要在教学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时,根据每个单元的内容画“单元知识树”.不仅要画“单元知识树”,还要画每篇课文的知识树.这要求授课者必须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每册书,每个单元,每篇主体课文的重难点,编者意图,教学目标等,并用知识树把这些内容呈现出来.这样能使所教的教材内容有条有理,清晰明了,而且能促进所教的知识点不易疏漏通过本次研讨,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科学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系统设计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堂生活、认真改善课堂行为。
听王敏勤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听王敏勤教授讲座心得体会兴隆小学白东波听王敏勤教授讲座,形象生动的具体实例和浅显易懂的诸多比方为我们再一次阐明了高效课堂的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
通过聆听此次报告,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找出了自己课堂中的不足之处,并拟定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现总结如下:一、不能做到完全放手学生,总存在这样那样的担心,担心学生不能充分挖掘各题的知识点,担心学生不能将解题方法概括总结到一定的高度,担心学生讲解展示时浪费时间,讲不到点儿上,担心学生做题时偷懒、取巧,担心学生自学时知识脉络归纳不全。
高校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和发展学生,而我却是连第一步相信学生也没有做好,在这方面我应当多学习、请教,力争能完全放手学生,相信学生,多听取意见,多听课,研究课堂具体操作流程,再对比自己的课堂,找出自己放不开的具体环节,并结合实际不断加以改变和完善。
二、评价手段形式单一,多采用直接加减分的方式,并且对评价结果关注不够。
激情要靠赞赏、主动取决认同,如果说没有评价的课堂,就像没有施肥的庄稼一样,那么单一的评价方式就会像只施撒一种化肥的庄稼一样,刚开始能看到明显的化肥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无论我们再施撒多少这种单一的化肥,效果都不显著,甚至会伤害到我们精心培育的庄稼。
因此我要在今后的课堂中,不断尝试使用新的评价方式,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向同校教师学习,上网查阅等途径使自己的评价方式常换常新。
三、没能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甚至不喜欢上数学课,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不好。
针对这一点,我将趣味元素带进课堂,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不断激励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
四、通过本次学习还对“展示”有了新的认识——小展示展对,大展示展错。
如果能做到,既能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又能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课堂参与率,还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
因此,我准备增加小展示的预设时间,进一步明确小展示时的要求和评价,并做好学生培训,正确引导学生正视小展示的意义,并积极投入到小展示中。
听王敏勤教授讲座之心得体会2
听王敏勤教授讲座之心得体会我们有幸听到王敏勤教授的两场讲座,分别是“义务教育如何把握课标和教材”和“怎样成为特色教师”。
听说王教授年前住院,过年的时候也没有休息,开学后又及时给我们这些急需“营养”的教师培训,老人的境界真的让我们感动不已。
这次培训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其一,态度决定高度。
讲座中,王教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课程标准?问题出来以后王教授让每位老师分别写出自己的理解,2分钟后出示了答案,老师自己对照,结果没有人能写准确。
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老师们每天都在谈课标,说课标,可是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课标,这样的状态怎么可以?!听完这个问题,我就在反思自己,为什么课堂效率不高?为什么成绩不行?原因就在于一个态度:总是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很清楚的事情其实并不理解其实质,也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甚至是不假思索。
在课堂上,对于一些细节性问题,感觉自己潜意识里明白,就不再跟学生拿到桌面上来讲,其实学生或许不理解,而我们也不能从孩子能够接受的角度合理恰当的表达,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对知识点不能掌握,进而影响学生前后知识的衔接和整体脉络的形成。
如此态度之下,本无高度可言!其二,怎样说教材?从去年的秋天来到普育,我已经有了三次说教材的经历,从最初的一知半解到慢慢对说教材认识的深入,每一次的准备,都有不一样的收获,那是一种带着希望的成长。
王教授指出了我们前段说教材存在的问题:1、对课程目标重视不够;2、说内容标准不够具体;3、对编者的解读材料和编写意图重视不够;4、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不完整;5、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6、时间短,展不开。
针对这些问题,本着发展并完善的态度,王教授又解释了修订后的说教材内容:1、说课程目标;2、说内容标准;3、说使用版本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4、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5、说教学建议;6、说评价建议(新增);7、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增)说教材已经不再是一项新兴的辅教手段,而是作为教师的达标检测逐步提到课改的日程上来,各地各学校的说教材都在从探索到成长,有幸的是,我们普育的的说教材已经走在了前面,在这么多优秀的同事面前,我会更为积极地学习和进步。
听王敏勤教授关于教育教学管理学术报告体会[修改版]
第一篇:听王敏勤教授关于教育教学管理学术报告体会听王敏勤教授关于教育教学管理学术报告体会2月28日,全国著名教育家、天津市教科所所长王敏勤教授应我市教育局的邀请在市委礼堂为全市中小学校长及中层领导作教育教学学术报告。
全市中小学管理人员参加了报告会。
王敏勤教授从“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管理与校园文化的成功案例”等几个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生动的讲解。
王敏勤教授认为,文化治校是最高的管理层次,精细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有效形式,而学校管理的中心是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管理的重中之重。
我校共有10名人员参加报告会,我们至始至终都认真听报告,并认真做好笔记。
我们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回校后都交流了各自的学习体会。
下面就谈谈我们的心得体会: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成功的把握教材“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王敏勤教授一针见血的指出当前教育的弊病。
“把握教材是一个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说的太好了!我们教师怎样用教材,才能充分利用教材,又不被教材束缚呢?我们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逐步做到两个还给,实施素质教育。
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把校内课后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
,不管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
犹如一把散珍珠,要你有能用一根线成功的把它们串起来的能力。
我们必须努力钻研教材,进行有效教学,努力学习王教授的主题式单元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思想,帮助学生寻找教材内在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教学中的无效环节和重复劳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
听王敏勤教授报告的体会
“我的模式我的课”——听王敏勤教授报告会的体会之一11月22日、23日,我非常有幸地聆听了天津教科院王敏勤教授的报告。
新课程改革12年来,王教授创立的“和谐教学法”已经成为指导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流派。
能够亲身体会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颇多。
王教授在这次报告会上重点讲解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五大教学环节和“三级建模”的理念。
使全体教师真正明确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的设计和设计意图。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教师备课应以单元为标准,每次备课时统筹整个单元的教材安排,领会编者意图。
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办什么事?办到什么程度?每一节课都围绕“目标”、“效率”设计教学。
每一节课都是单元导入,这也符合整体建构的思想。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可以是四人一组也可以是六人一组。
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相互监督、相互帮助。
先学后教,学生先自主学习后合作探究,自学从上课铃响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教师要明确目标、明确内容、明确要求、明确时间。
然后给学生完整的自学过程。
合作探究环节,有问题就讨论,没有问题就不讨论。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如每个小组四个学生,这四个同学分别是A/B/C/D档的学生,每个学生回答对问题后,得分不一样。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教师的讲授时间。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用知识树的形式把握教材知识。
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把教材涉及的知识学会,并当堂训练。
切实掌握课本内容,如课本例题、教材原题。
语文教学中也涉及知识的积累。
5、达标测试、课堂小结。
限时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做题。
锻炼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掌握的知识落实到纸上才是严谨的。
当堂反馈,交换批改。
课堂小结环节,用板书或知识树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教学模式上,提倡“三级建模”的理念,即一校一模,一课多模,一模多法。
不拘泥与形式,在统一的教学理念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
王敏勤讲座心得体会
王敏勤讲座心得体会篇一:王敏勤教授讲座班级治理心得体会王敏勤教授讲座班级治理心得体会七A年级周六上午,在一中科技馆听取了王敏勤教授班级治理的讲座。
班主任要做的多半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
一个班主任能把这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做好也就不简单了。
一上午的讲座,我感觉对班级要进行精细化治理,确实是人人会治理,处处有治理,事事见治理,通过落实治理责任,变一人费心为大伙儿费心。
在班级治理中,力求做到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将班级中看似简单,很容易做到的情形用心精心做好。
在班级治理中,不成规矩不成方圆,要依照本班情形立下规矩:评比制度、彼此监督制度、层层负责,层层把关,采取人人参与班级治理,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天天有执勤。
让人人有事做,人人都是责任人。
如此既调动了学生工作的踊跃性,又使学生取得了锻炼。
并按期召开班委会,利用班队会评选“卫生标兵”、“美德青年”、“纪律标兵”以评比增进步,让学生在参与治理的进程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有了规矩,班级秩序、学生的活动、平安和学习、健康也就有了良好的保证。
因此,常规训练是班级治理的重头戏。
班主任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如:站队怎么站,脚踩在哪,手放在哪都有明确的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坐在板凳上应该怎么做,手放在哪,脚放在哪。
这些小事也都要让学生明确。
还有做操、路队,课前预备,上课纪律、班级卫生、书写要求、平安教育等。
看似琐碎的小事,但只要用心做到常抓不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学生才会从中受益。
制度是班集体建设的全然保障,想要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班主任还要用心,抓好班级活动,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气氛。
班级文化,简而言之确实是班级成员认可且充分表现于其思想、行动、言论的价值取向、思想导向、行为准那么和公共舆论的总和。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学生高雅的志趣、高贵的道德和良好的生活学习适应。
班级文化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
聆听王敏勤教授报告会心得体会5篇
聆听王敏勤教授报告会心得体会5篇9月12日我们用一整天的时间聆听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长王敏勤教授专题讲座,王教授分别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新高考,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和微观的角度讲述了答题技巧,听后受益匪浅。
下面我们就王教授谈到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王教授讲到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是:一个设想、两个支点、三个途径、四个问题和五个环节。
一个设想就是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实行了很多年,但很多地方都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尽管从形式上似乎脱离了“应试”的外衣,但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上来看,依旧摆脱不了“分数棒”的影响,所以王老师在报告中提出要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实实在在的减轻学生的负担,逐步做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复习的高效局面。
要想实现这个实现必须有两个支点,其中之一是教师要对课堂标准和教材有深刻的把握,之二则是培养学生有效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有了这两个支点则要依靠三个途径来实现:首先是“说教材”的活动,其次是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再次就是“课例分析”。
无论是哪个途径,我们以前其实都已经接触过。
甚至是研究过,但通过王老师的具体分析,使我们对实现这一设想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当然还得考虑四个问题,分别是:目标问题、效率问题、方法问题和达标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在设计前必须认真考虑这四个问题,然后依据五个环节来完成我们之前的设计。
这五个环节是: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变式练习、扩展提高;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这五大方略中,尤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刻把握重要,教师如果对课程标准和教材不够熟悉,那么他的教学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冲乱撞,所以要想综合运用这五大方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我以为最根本的问题是首先得对我们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具体来说有以下做法:1、我们要想把握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掌握学科教材的整体排编,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完成,这就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把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作为自己首要的业务内容,坚持每天看一点,每周、月看一点,在阅读和了解的过程中与自己、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比对结合,使自己的了解更为细致和深入。
听王敏勤教授高效教学模式有感(精选)[修改版]
第一篇:听王敏勤教授高效教学模式有感(精选)听王敏勤教授高效教学模式有感王教授认为高效课堂不仅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持,还来自于通过教师自身素质来逐步使学生建立起来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效体现在教师对知识的调整与定位,体现在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形成方法的过程。
王教授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攀登生命课堂、和谐课堂的阶梯,而这个阶梯也正是要教师用生命历程来完成的两个要素。
其一,来自于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
在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教材内容中的知识点,而忽略其在课标学段中的要求,忽略其在整体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而王教授用一种很形象的“知识树”的模式来帮助教师建立知识网络,并以此打通知识与知识、能力与能力、情感价值观之间的联系。
这不正是我们目前教材教法中要求教师达到的吗?通读教材,熟悉课标,它并不只是要求教师会解答相关题型,做些学习笔记,而是要求教师“走进课本”、“说教材”,把这种“知识树”根植于头脑之中,形成自我知识的网络,不仅要求教师对本册、本单元教材整体地位及编排意图的理解,更需要教师对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相互性有一个整体把握。
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多”就加“少”就减的知识错误,也不会出现自然数=整数的知识末路封顶的现象。
教师只有对整个学段的教材、对整个学期的教材、对单元教材有系统的把握,从整体到部分的解读教材,构建知识树,对教材的胸有成竹,才能在课堂游刃有余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交织一张良性的、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网。
其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效的课堂真正落脚点还是课堂,如何让师生轻松、快乐的教与学,并让学生在40分钟内掌握知识并转化为能力。
王教授为我们作了方法的指导:每个学段的开始把一门学科的知识树(知识建构图)教给学生;每个学期把一册教材的知识树教给学生;每个单元的开始也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告诉学生,学完一节教材或一篇课文,还要及时回归上位系统。
这样知识在头脑中总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王敏勤教授讲座感受
青州市旗城学校小学部张洁王敏勤教授的讲座,秉承“和谐”这一理念,以“主题单元教学”为主阵地,实施和谐教学。
王教授在讲座中提出: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根据系统论的原理,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让知识在系统中学习和记忆。
”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受与收获。
一、小学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王教授将他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呈现给我们,总的来说就是五步教学法。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教师要重视单元导语,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导入新课后,要按照新课程所提倡的“三维”的课程目标,向学生出示或说明这堂课三维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的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三个维度、三个方面,要尽量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上课一开始,教师首先提出自学的要求,指导学生自学教材。
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先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如语文教学,先通过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的大意和主要故事情节,归纳出课文的主题思想,字词和分段的问题然后再解决。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的自学。
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可借助纲要信号理清课文的主要结构和解决主要问题。
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教师在检查学生自学结果时,不仅要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常采用大组汇报的形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语文课,本着先整体后部分的原则,学生对课文的主题和大意有了基本的把握以后,可以再分析段意和重点分析某些段落。
字词的问题要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的习惯。
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和例子,要开发课程资源,使学生拓展提高。
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本着因材施教、差异教学的原则,对后进的学生还要个别辅导,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一个学段的一门学科是一个系统,一本教材是一个系统,一个单元是一个系统,一节教材也是一个系统。
要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把小的系统放到更大的系统中去,所以每学完一节教材,都要把这一节教材及时回归到上位系统中(如单元系统、整本书的系统等),学生才能从更大的整体、更高的层次看问题,也才能不断的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二、知识树
王教授提别提倡老师画知识树,可以整册书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或者一课的知识树,把知识点放入知识树里面去学习会更系统,更科学有效。
我在看了一部分知识树的图片后,感触很深,回来也试着自己画知识树,在教学中注重整体性,每个单元注重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总之,一上午的学习时间,让我对和谐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了解到语文教学还可以如此进行,也对教学模式也有了粗浅的认识,我想
以后我会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报告,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把握目标和教材?怎么做才能把握目标和教材?确实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从中让我们更加端正了态度,认清了自我,理清了思路。
同时也更清楚的知道了影响高效课堂的诸多因素,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反思。
王敏勤教授的报告从理论的说明到实践的举例,娓娓道来,使人如沐春风,茅塞顿开,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用王敏勤教授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每堂课都在高效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