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朝廷与勐糯教育的情缘
浅析临沧勐勐镇傣族傣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趣 ,傣 语 的学 习动 机 低 迷 。 ( 二 ) 对 学 习 傣 语 的 认 识 不 够 ,导 致学 习 态度 不 端 正 学 习态度是指学 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 向或 内部反应 的准备状态 。在 6 8份有效 问卷 中,对于题 5超 过半数 的问 卷都 回答重要 ,但是对于题 6 ,绝大多数 的学 生都 回答 是父母让 自己 学 的,在所有 的问卷 中只有 5份 回答是 自己喜欢 然后 自己想 学好 傣 语 ,由此可见 ,学生对于傣语 的学 习大 多处在被 大人强迫 的情况 下 , 不情愿学习 的人 占大多数 ,学习态度不端正。 ( 三 ) 学 习 能 力很 大 程度 上 取决 于父 母 所谓学习能力是指 “ 个体所具有的能够引起行为或思维方面 比较 持久变化的 内在素质 ,并且 ,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学习实践才能形成 和 发展” 。 通 过 分 析 问 卷 发 现 ,如 果 父 母 有 一 方 或 双 方 是 傣 族 ,并 在 日 常生活 中使用傣语的学生 ,部觉得学习傣语很简单 ,没有难度 。但是 对于父母不是傣族的学生 ,即使是生活在傣 族的寨 子里 也觉得学习傣 语很吃力。 ( 四 )在 听 、说 能 力 较 强 ,在 书 写 方 面 能 力 尚有 欠 缺 。 笔者通过走访发现 , 在受调查 的8 O个傣族学生 中, 约三分之一 的学
1 、民族 2 、籍 贯 3 、居住地 4、父母 是否为傣族 5、你是否想学 习傣语? 6、你是否喜欢学习傣语? 7 、为 学 习本 民族 语 言 重 要 吗 ? 8、为 什 么 选 择 学 习 傣语 ? 9 、认为傣语好学吗? 1 O、学好傣语 的关键是什么? 调 查 表 中 的 1— 4题 是 了 解 学 生 本 情 况 ,5—6调 查 学 生 的 学 习 动 机 ,7—8调 查 学 生 的 学 习 态 度 ,9—1 0调 查 学 生 的 学 习 能 力 ,通 过 此 份问卷 ,笔者分析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 ( 一 )学生 的学 习动机受居住地影响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 内在原 因,是 激励 、指引学 生学习 的强大动力 。I 临沧勐勐镇的傣族与绝大部分的傣 族一样 ,信仰 南传佛教 。有一村一 寺 的影响 ,傣 语 的文字 学 习主要 是在 佛寺 中完 成。笔者通过分析调查表发现居住在傣族聚居村的学生具有 积极 向上 的学习动机 ,这主要是因为傣族村寨中傣 语是主要使用 的语 言 ,学生 在村子里面生活有很浓厚的语言环境 ,村子里面的佛寺也使 得学生学 习傣文很方便。而居住 在镇 上 的傣族 学生 ,因为 脱离 了傣语 语 言环 境 ,受汉文化影响较 大及离 佛寺 比较 远 ,反 而对 学习傣 文 没什 么兴
西双版纳介绍PPT
四 民俗文化
西双版纳斗鸡
斗鸡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娱乐活动深受国人喜 爱,在河南、山东、云南等省较为流行。漳州 斗鸡、吐鲁番斗鸡、中原斗鸡和西双版纳斗鸡, 被称为“中国四大斗鸡”。西双版纳斗鸡比赛 的历史悠久,是傣族群众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西双版纳斗鸡体型健壮、骨骼结实、胸肌发达, 尽管个头比中原斗鸡小,但是打斗起来却非常 凶猛。
基诺大鼓舞
大鼓舞,基诺语称“司土锅”,“司土”为“大鼓”,“锅”为“跳”,流传于云南省西双 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基诺族村寨。基诺族跳大鼓舞是为了感谢传说中用 大鼓拯救了基诺人的创世女神阿嫫腰白。跳大鼓舞以过“特懋克节”时最为隆重,时间是在 立春后三天。跳大鼓舞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舞前,寨老们要先杀一头乳猪、一只鸡,供于鼓 前,由七位长老磕头拜祭,其中一人念诵祭词,祈祷大鼓给人们带来吉祥平安。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 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 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 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 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 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 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 过泼水节。
四 民俗文化
一 历史故事
帕雅真统一勐泐
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 一勐泐,在景洪建立“景龙金殿国”,隶属南宋 藩属国政权“大理”。帕雅真奉天朝为“共主”, 其四子桑凯冷受天朝封赐为“九龙江王”。
一 历史故事
勐海古代历史
西双版纳勐海县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历 史悠久。在古代,勐海地区是茶马古道的重要 节点,茶叶贸易繁荣。据传,唐宋时期已有茶 马古道从勐海经过,茶叶成为重要的贸易商品。 勐海地区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当地人世代传 承着茶文化的传统,普洱茶的制作技艺也在这 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在勐海地区,有许 多古老的茶园和茶庄,其中有些已有数百年的 历史。
广允缅寺和佤族木鼓
凶猛野兽的袭击,他们只能相互呼喊招呼一起来抗 御。有天深夜,一户人家遭到了兽群的围咬, 情急 之下, 这家女人用石块急促地敲响了倒在旁边的一 段空心老树,既想呼唤人们来拯救,也想威吓兽群 不要过来…… 人们来了,兽群也被击打空心老树的响声吓走 了,她一家人得救了! 丈夫从中得到启示,为什么 不用树杆制造一根木鼓呢? 大树林里多的是木质坚 硬的柏木、青杠木 、红丝木、栗木……他特意选了 一棵长了二三十年的红丝木,约了小伙子们费尽力 气砍倒拖回来, 但是这根结实的大木头怎么敲也发 不出那震撼的响声 ,他费尽心思也不得其法,还是 妻子聪明,柔媚地指指下腹那部分,叫他也学着在 树杆上凿抠几个洞。他明白了,树如石洞一样,内 里巧妙,敲击才会发出共鸣…… 这就是木鼓的鼓身上有着约 0. 05 米长形音腔 孔的解释, 也暗含侃族先民们的母性崇拜,一切有 活力, 有生命, 能震憾世界的音响和生命, 都是从 母体中发出来的! 木鼓沉重地响起时,山鸣谷应,的确给人极大 的震撼力。从前侃山的木鼓多,几乎大小村寨都有
木鼓, 正如他们所说: “ 命源于水, 魂求于鼓”,
所以低族人选择寨子的地址时,都要找好水源,安 置好木鼓房,还要在头人当中设立专职的木鼓窝 朗。 遇见战争和重大的祭祀活动,以及情况紧急向 远近的人们传达信息时, 都要敲击木鼓。他们把木 鼓敲得沉重而有节奏,当所有的村寨的木鼓此起彼
清代什么年间, 哪个侃族部落送来的, 却一时不可
木鼓的树杆又沉重, 全寨子的男女老少都得参加, 没有人敢偷懒。这也加强了扳族人团结一心的集体
意识。
新木鼓拉回寨子在木鼓房安放好后 ,又要剿 牛、杀鸡,隆重地举行祭祀活动, 跳舞唱歌。多才 多艺的伉族人还把这些情节编成了木鼓舞 ,成了伉 族传统的 13 种舞蹈中最重要的一种。 我在滇西南的西盟、沧源许多村寨都见过这种 木鼓舞, 虽然只有抬腿、 跺脚、 甩手等一些动作, 但在钻锣的伴和下 ,木鼓声一起 ,所有的人围成一 个大圆圈起舞, 粗犷、 豪放、 有力, 再在高昂的男 女声领唱下, 一人唱全体和, 整个场子都会沸腾, 可以从傍晚又跳又唱地到天明, 仍然不觉得疲倦! 鼓褪是两头粗中间细,也是由坚实的木头制成。这 是要勇敢、德行好、又心地虔诚懂艺术的男子来执 褪。他的鼓点指挥着全场 ,也影响着所有人的情 绪,愿意随着鼓声去跳、去唱、去征战、去拼搏, 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木鼓就有这样的力量! 如今这根静静地躺在广允缅寺里的古老木鼓, 已经完成了它从前那辉煌的使命 ,在这里安度晚 年。如果它有生命和灵魂的话,我想,它一定有! 它如今在想些什么呢? 是回忆它曾经一次又一次哀 声为部落里的人向上天祈求平安,为那些喜庆的日 子大声狂笑, 还是曾经大声咆哮呼喊人们为报仇雪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佤族是跨国境而居的民族,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及双江、耿马、澜沧、孟连等县,沧源和西盟两县是佤族主要聚居县。
据2000年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境内的佤族有人口38.3万多;国外主要分布于缅甸,人口比国内多一些。
佤族居住的地区,山岭重叠,平地极少,故又称阿佤山。
中国的民族学研究者多数认为,佤族是现今云南南部的土著居民或最早居民,是古“濮”人的一支。
在史书的记载中,汉朝所称的“闽濮”、“裸濮”唐朝所称的“望蛮”、“望苴子”,明清所称的“哈杜”、“哈喇”、“哈瓦”、“卡佤”等,指的都是佤族。
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由于历史上受傣语和汉语的影响较深,有相当程度的借词现象。
1962年,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称为“佤族”。
佤族历史源远流长,但史料记载的不多,且有混乱不清之处,故常常造成了同一条史料,有不同的解释,好在有大量的本民族传说和其他民族传说叙述了佤族的源流。
传说与史料的相互印证,使我们逐步深入了解佤族的由来。
佤族对本民族来源,各地传说不一。
比如有从“司岗里”出来;从葫芦里出来;天神创造了达古亚和叶里,由他们繁衍人类;达能在女始祖烨奴姆(又称妈农)身上沫了口水,因而妈农生育人类等等。
在众多传说中,“司岗里”传说最为普遍。
佤族格言“司岗里来,葫芦里生”源于佤族敬祭神灵时,上告祖先神灵下传子孙的祈祷词。
“司岗里”传说,严格细分为两部分:神话与历史传说。
神话又可分为传感神话和释然神话。
传感神话反映母与子生命信息的相互承传关系,是母体崇拜之反映,也是佤族宗教祭仪的解读。
(关于“司岗里”为母体崇拜,王敬骝教授和胡德杨先生在《佤族的创世纪神话-司岗离研究》一文中有此说,见《民族研究》第7期;笔者通过多年调查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见拙文《西岗里神话:传感神话的典型》,《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天恩出版社1996年3月版。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附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40分)大队部为本次活动撰写了活动导语,请你认真阅读,并完成以下题目。
深深浅浅的故事,写满了成长的足迹。
从2018到2024,时间的chǐ lún____不停转动,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们从yòu zhì____的孩童变成了mínɡ mèi____的少年。
在跌跌撞撞地成长中,shū jí____是一束光,为我们照亮求知的道路;老师是一束光,在我们pái huái____时指引前行的方向;榜样是一束光,在平凡中点亮zé rèn____与担当。
1.用毛笔把“一路追光”这四个字正确、匀称地写在下面,注意卷面整洁、不超格。
2.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3.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鸿鹄.(hú)吹嘘.(xū)消逝.(shì)榛.子(qín)B.颤.动(zhàn)堤.岸(dī)肿胀.(.zhànɡ) 纬.度(wéi)C.藤蔓.(wàn)燕.山(yàn)挑衅.(xìn)畜.养(xù)D.店铺.(pù)渲.染(xuàn)禀.报(bǐnɡ)气馁.(něi)4.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组()。
A.通宵惊异宽慰万不得已B.觉察荒凉苦刑死得其所C.王候领域辨论司空见惯D.恰好蟋蟀牺牲焉知非福5.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走.马观花兔走.触株B.及.其日中过犹不及.C.虽与之俱.学声泪俱.下D.赴汤.蹈火及其日中如探汤.6.以下新闻播报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24年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阅读爱好者。
B.云南泼水节的盛况在网上成了热搜,这让网友们哄堂大笑....。
湄公河上游傣泐王国的历史再考与重构
湄公河上游傣泐王国的历史再考与重构清铿王国(15世纪—1914年)是历史上傣泐人在缅甸东部、老挝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国家,历史上和西双版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从15世纪建立,到1914年灭亡,清铿王国前后持续了500多年的历史。
最终,湄公河以西地区(西清铿)被纳入缅甸版图,湄公河以东地区(东清铿)被纳入老挝版图。
本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研究清铿王国的历史兴衰,对于研究缅甸东部、老挝西北部历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标签:傣泐;清铿王国;历史重构清铿王国(15世纪—1914年)是历史上傣泐人在缅甸东部、老挝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国家,历史上和西双版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清铿王国被湄公河一分为二,湄公河以西地区(即西清铿)以孟约为中心,面积约有8 000平方公里,湄公河以东地区(即东清铿)以芒新为中心,面积约有6 700平方公里,领土面积共计约为1.47万平方公里。
清铿王国位于中缅泰老四国交界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曾多次被外国势力争夺。
从15世纪建立,到1914年灭亡,清铿王国前后持续了500多年的历史。
清铿王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清铿王国统治前期(15世纪—1568年),王国定都清铿,被中国的西双版纳统治;第二阶段,清铿王国统治中期(1568年—1887年),王国定都清铿,被缅泰两国争夺;第三阶段,清铿王国统治后期(1887年—1914年),王国定都芒新,被英法两国争夺。
最终以孟约为中心的湄公河以西地区(即西清铿)被纳入缅甸版图,以芒新为中心的湄公河以东地区(即东清铿)被纳入老挝版图。
一、清铿王国统治前期(15世纪—1568年)从15世纪—1568年,属于清铿王国统治前期。
这一时期,清铿王国的首都位于湄公河东岸的清铿,被中国的西双版纳统治。
根据传说,清铿王国的创建者是一个名叫昭法德诺(又名昭华罗格、昭英班)的人。
昭法德诺是西双版纳景龙(即景洪)宣慰使的儿子,被放在竹筏里沿湄公河顺流而下流放到清铿一带,娶了一个戴三尾螺的老族女子,建立了清铿王国,定都清铿。
勐卯王思汉法的历史评价
勐卯王思汉法的历史评价高金和1李小梅2(1.2.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临沧677000)【摘要】勐卯思氏王国是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傣族地方政权。
思汉法统治时期是勐卯王国的鼎盛时期。
他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武功方面,他统一傣族地方,创建了勐卯思氏王国;在文治方面,他撰写了《人生须知》一文,提出了对傣家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统一国民思想,重视傣族文化,一心致力于富国强兵。
思汉法是傣族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一位君主,对傣族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勐卯;思汉法;文治;武功;评价中图分类号:K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1-017-05收稿日期:2020-12-25作者简介:1、高金和(1979~),白族,云南鹤庆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云南民族历史文化和东南亚问题。
2、李小梅(1979~),女,彝族,云南永仁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泰国语言文化研究。
勐卯思氏王国(公元1311—1448年)是历史上思氏家族在云南西部、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老挝北部建立的一个强大的傣族地方政权。
思汉法在位时间是公元1311—1369年,他是傣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国王,他统一傣族地方,创建勐卯王国,对中、缅、印、老、泰五国傣族、掸族、阿洪姆族等跨国民族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汉法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文治和武功两个方面。
一、思汉法的武功:统一傣族地方在武功方面,思汉法先后南征勐英、勐密,东征勐熙,出兵东南,西征勐卫萨利,统一了傣族地方,建立了傣族历史上最强大的一个傣族王国。
(一)南征勐英、勐密思汉法雄心勃勃,新都建成后,就集中精力加强政权,扩充军队,势力日益强大。
不久,思汉法就与附近的傣族诸王国结盟,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
思汉法先是派使臣前往允线遮、勐英以及其它各勐,邀请当地傣族首领前往勐卯共商统一大业,结果遭到勐英王混傣博的拒绝。
解锁“一带一路”上的宝藏县城(下)
解锁“一带一路”上的宝藏县城(下)作者:来源:《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学生版下半月》2023年第11期同学们,上一期解锁“一带一路”上的宝藏县城一经刊载便在小读者群体里引起热烈反响,好多小读者纷纷来信讲述自己在那些宝藏县城的有趣见闻,分享快乐的同时更是赞叹大美中国的山河辽阔、广袤富饶。
这不,应广大小读者的强烈要求,“一带一路”上的宝藏县城(下)如期而至!快喊上你的小伙伴,一起来解锁打卡!勐(měng)腊提起云南,不少同学首先想到美丽的西双版纳。
勐(měng)腊是云南西双版纳最南边的一个县,与老挝、缅甸山水相邻,国境线长达740.8公里,为云南129个县市之最。
那么,勐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勐腊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出口通关的重要通道,还是内地通往缅甸、印巴各国的主要商道。
“勐腊”是傣语“盛产茶叶的地方”,这里是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当地就有种茶饮茶的记载。
传统的六大普洱茶山中有五座坐落于此。
这里是亚洲象的老家,2018年,研究人员在勐腊的两处保护区中监测到74头野生亚洲象活动,占到全国野生亚洲象总数近1/4。
没错,如果前往勐腊,你有机会亲眼看到亚洲象是如何过马路的。
怎么样,是不是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此外,这里有地球上北纬21度唯一的热带雨林,森林覆盖率达88%,素有“动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的美誉,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除了亚洲象,生长在勐腊的望天树是中国最高的树种之一,通常高60多米,最高的甚至超过80米,相當于20多层楼高。
磨憨口岸是中国通往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也是通往老挝等其他东南亚国家最便捷的陆上通道。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磨憨站成为中老铁路全线最大的车站。
目前,中老铁路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位居全国铁路口岸前列,成为一条新时代的“钢铁丝路”。
永宁县电视剧《山海情》中农技专家“凌一农”,原型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
车里与洞吾王朝联姻事质疑——校补《泐史》札记之五
作者: 朱德普
出版物刊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3-36页
主题词: 宣慰使;王朝;缅甸;王莽;主要内容;札记;公元;校补;西双版纳;世系
摘要: <正> 车里与洞吾王朝联姻,见于《泐史》所载:车里宣慰使十九世(应为二十一世—笔者考订。
)刀应勐与洞吾王朝莽应龙之女婻呵钪公主结为伉俪事,历来引人注目,笔者则对其有疑。
《泐史》载车里洞吾联姻的主要内容大致是:傣历九三○年(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缅甸大光王(洞吾王莽应龙)命将麻哈坦入侵车里,掳十七世宣慰使(刀应勐之父)刀糯勐(应为刀韫勐)而去,至猛叭刀糯猛病亡。
傣历九三一年,莽应龙特诏授宣慰使(刀应勐)为。
“左掸国大自主福。
句町国与傣泰民族南迁的关系
句町国与傣泰民族南迁的关系作者:何正廷, HE Zheng-ting作者单位: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昆明,650032刊名: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NSH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9,22(1)1.班固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简体字本二十四史) 19992.何正廷关于句町历史文化的研究[期刊论文]-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3.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四部丛刊)本4.江应操傣族史 19835.尤中先秦时期的百越民族 19856.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 19857.方国瑜云南地方史讲义(上) 19838.方国瑜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 19589.李熙龄;杨磊广南府志 200410.李元阳云南通志.寺观二(天津任振采藏原刻本)11.杨千成秀山 198512.申旭老挝史 199013.富米 冯维希老挝和老挝人民反对美国新殖民主义的胜利斗争 197414.共丕耶达吗銮拉查奴帕;王又申暹罗古代史 193115.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叶林现代泰国 196216.黄渠暹罗人种源出中国的考证 1934(12)17.饭岛茂;马宁东南亚社会的原型-从文化人类学来考察 1982(02)18.张廷玉明史·列传·云南土司(简体字本二十四史) 199919.王先谦汉书补注 200220.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21.赵自中通海县志22.泰国文化部和法政大学泰学研究所陶宏、陶真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3.范宏贵华南与东南亚相关民族 200424.蒋廷瑜;彭书琳试论句町铜鼓 200525.壮族丛书编委会徐松石民族学文集 200526.李昆声云南在亚洲栽培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1981(01)27.覃乃昌"那"文化圈论 200428.渡部忠世;尹绍亭稻米之路 198229.沙迈从老挝历法使用干支看中老文化关系 1985(02)30.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简介31.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 2000。
江应樑勐卯史话
江应樑勐卯史话△江应樑(图源网络)勐卯是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的历史名称,位居瑞丽江北岸,地处国境线边沿。
1937年我受中山大学遣派调查滇西傣族社会历史,初次到勐卯,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翌年再度入勐卯,是与中山大学、西南联大、云南大学几位教授同去的,故地重游,感受更深。
1951年随中央民族访问团到芒市,虽未曾再履勐卯境,但由于对勐卯的深厚怀念,经常向勐卯来的京表们访求勐卯史事,补充到一些材料。
1958年,我率领云南大学历史系民族史专业的研究生与四年级学生三访勐卯,更有意识地访问了一些民间传说,遍访了具有历史古迹的一些村寨,觉得勐卯这一地区,确实埋藏着丰富的傣族历史资料。
信笔写此史话,用舒怀念。
△瑞丽航拍(图源网络)勐卯——德宏傣族的摇篮傣族定居今德宏地区,历史极为长远。
今壮、傣、布依各族,与古代越人(百越)有族属上的渊源关系。
汉、晋史书中对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称谓,除“蛮夷”这一通用的泛称外,凡提到“夷越”的,我以为都不是泛称而是两个大族属的专称。
《史记·楚世家》载:“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后汉书·南蛮传》载:“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诸葛亮隆中对策时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晋常琚《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
我认为这些书中所称的描夷、越”,不是泛称而是专称,应当分读,“夷”指巂、昆明、叟这一个族属;而“越”则指百越族属之在西南地区者,这一族属应当就是今天壮、傣、布依诸族的先民。
《史记·大宛列传》有这样一句话:昆明(民族名,分布在金沙江两岸)之西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滇越。
象是傣族地区的特产,国以“越”名应当是百越这个族属的人民所建立的“国家”。
清《腾越州志》认为:《史记》所说的“滇越”,其地即腾越,今腾冲县。
虽不尽可靠,但就地理方位计算,“滇越”当在今德宏或其邻近境内。
建立勐果占壁王国的少数民族
建立勐果占壁王国的少数民族
建立勐果占壁王国的少数民族是傣族。
果占璧王国,是傣族先民在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建立的王国,是同时期众多傣族王国中最强的一个国家。
它分为前果占壁和后果占壁两部分。
前果占壁:
公元六世纪中期,骠国与掸国的冲突不断升级。
位于掸王国北部的混鲁、混赖兄弟趁机脱离掸国,于公元576年,在勐卯(今瑞丽)称王,建立勐卯果战壁,俗称“勐卯王国”也就是前果占壁。
公元762年,蒙舍(南诏)王国占领果占壁首都勐卯,果占壁各部纷纷臣服,历经195年的前果占壁被蒙舍吞并。
鲁赖家族失去前果占壁政权后隐退至勐熙、勐翰一带,但仍是傣族地区最有威望的王族之一。
后果占壁:
954年,勐兴威的岛列、岛罕兄弟带各部头人拜见鲁赖家族族长因勐,请鲁赖家族出山统一傣族各部,因勐顺势于是派出混傣翰等十三人着手重建果占壁王国。
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国建云南行省。
1254年,蒙古大军越过澜沧江,进入果占壁,果占壁军民奋起反抗,蒙古大军损失惨重。
之后,蒙古将军步鲁合答每攻破一城,就大肆屠城。
果占壁各最终也不得不归顺元朝。
后果占壁灭亡。
很多傣族百姓为躲避蒙古大军的抢掠,开始向更远西方及南方迁徙。
西双版纳学者,把大理国写成“勐搭哩”,一派胡言
西双版纳学者,把大理国写成“勐搭哩”,一派胡言西双版纳学者,把大理国写成“勐搭哩” ,一派胡言把这篇胡说文章摘录如下:勐嗒哩'勐嗒哩’,傣语'嗒哩’意为'好渡口’,'勐嗒哩’就是'好渡口之地、好渡口之国’。
东土宋《诸蕃志》、大元《宋史》、大元《云南志略》等史籍译称'大理国’。
云南高原在'勐舍龙’(南诏国)统治的一百多年间,出自古傣族(哀牢夷)的'诏舍龙’(南诏王)为控制来源不同、语言不通、种类繁杂的各系民族,把云南高原西部(哀牢故地)很多族人迁到东部各大中心城镇居守,又把东部所征服各蛮族首领家族迁到都城'苴咩’(母城)或西部族人聚居的'永昌’(象城)等地,后又陆续从唐国俘虏数十万文人壮士、工匠技人隶配到各大中心城镇发展生产;这些人为方便沟通,只能采用云南高原自汉晋统治以来通行的东土话(古汉语);经岁月积累,在苴咩(今大理)、永昌(今保山隆阳)、弄栋(今楚雄姚安)、拓东(今昆明)、会川(今四川会理)、通海(今玉溪通海)等中心城镇形成以东土话为主要语言的新傣族(僰人)。
新傣族与延续古傣(哀牢)文明的老傣族有一定区别;但王室新傣族(僰人)源自古傣族(哀牢夷),以王室为首的新傣族自然是傣族一脉。
公元902年,唐裔新傣郑买嗣毁'勐舍龙’另建政权。
公元928年,蛮裔新傣杨干贞又废郑买嗣之孙郑隆亶,扶持新傣贵族赵善政另建政权。
公元929年,杨干贞直接废赵善政自己建立政权,遭到新傣贵族段思平等人的反对;杨干贞以铁腕手段清除反对自己的势力,段思平逃到舅父爨判的部族,借助舅父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936年,段思平率部潜到'勐舍龙’起家的'勐舍’(今巍山坝)宣布起兵,以'勐舍龙’继承者自居、邀请云南高原各部势力共同起兵,并以'勐舍龙’崇拜的'舍龙’(大虎)为旗帜、自称'诏舍龙’(大虎王)。
勐泐国——精选推荐
勐泐国公元⼗⼆世纪⾄公元⼆⼗世纪时期的傣族政权傣族先民在洱海地区建⽴的南诏亡国后,洱海地区陷⼊混乱,先后经历了⼤长和国、⼤天兴国、⼤义宁国三个短命王朝,政权更替,民不聊⽣,失势的傣族⼈被迫迁离洱海地区。
有⼀部分傣族经蒙舍(巍⼭)向南迁徙,迁到银⽣(景东)及银⽣以南的⼴⼤地区。
937年,段思平建⽴⼤理国后,很快把聚居在银⽣⼀带的傣族招安,并设置银⽣节度,任命傣族贵族担任节度使,命其管辖银⽣及银⽣以南的⼴⼤地区(即今普洱、西双版纳、⽼挝北部、缅甸东北部等)。
11世纪末,⼤理国权⾂⾼升泰废皇帝段正明,⾃⽴为帝,改国号“⼤中国”。
遭到多数贵族和部族头⼈的反对,⼤理国陷⼊混乱,⾼升泰仅做了两年皇帝便去世,皇位虽还予段⽒家族,但诸侯割据已形成,各部族纷纷趁机脱离⼤理国的统治。
1180年,⼤理国银⽣节度使帕雅真(南诏⼤⾂诏龙细利之后) 脱离⼤理国,率傣族军民沿澜沧江南下,在景龙(今景洪)建⽴“勐泐国”,也称“景陇⾦殿国”。
勐泐国为与⼤理国抗衡,向宋王朝称⾂,接受宋朝皇帝为其颁发的虎头⾦印。
帕雅真在位期间,时⽽向⼤宋进贡,时⽽向⼤理进贡,在⼤理与⼤宋之间寻找平衡,以景龙为中⼼,统⼀了勐佬(今⽼挝北部)、勐皎(今缅甸东北部)、兰纳(今泰国西北部)等⼴⼤地区。
勐泐国疆域南到真腊国北境,北接⼤理国,西与后果占壁国(今缅甸北部、云南西部)为邻,东与安南国(今越南北部)接壤,成为疆域辽阔的东南亚⼤国。
勐泐国在帕雅真的治理下,⼈⼝快速增长、国⼒逐渐强盛。
据史书记载,当时勐泐国有⼈⼝⼋百余万,战象九千余头。
强⼤政权,促使政治、经济、⽂化从原始分散的部落状态跨⼊封建⽂明时代。
1201年,帕雅真去世,四⼦桑凯冷继位。
此时,北⾯的⼤理国忙于内乱,南⾯的真腊国刚刚攻下占城,没有精⼒对付北⾯的傣族,勐泐国进⼊和平发展的年代,附属邦国也在这期间慢慢强⼤起来。
1262年,勐泐国的属国兰纳国在清莱建⽴都城,宣布独⽴。
并于1281年征服向元朝纳贡的哈⾥奔差国(孟⼈建⽴的政权),激怒元朝。
云南历史上的八大神秘古国
云南历史上的八大神秘古国(一)勐卯古国据傣族民间传说,早在公元前6世纪初,南卯江(瑞丽江)河谷已建立了若干部落联盟。
东周灵王十四年(公元前558年),傣族首领混鲁(根仑)、鲁赖(根兰)两兄弟统一了南卯井河谷,首建“勐卯果战壁”王国,俗称“勐卯王国”。
傣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历史故事:距今3000多年前,傣族王子召武定落难原始森林,天赐他一把琴,弹起这把琴,林中所有野象就会召之即来,听从琴王的指挥。
于是召武定在象队的帮助下,打回勐卯,夺取了果战壁王国的王位。
有史学家认为: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探寻到的“滇越乘象国”就是“勐卯果战壁王国”。
《史记﹒大宛馔》和《史记﹒西南夷传》中均有记载:“然闻其西千余里有乘象之国名曰滇越”。
《马克·波罗游记》中的记录为“金齿国”。
(二)句町古国句町是春秋战国时代由部落联盟发展而成的一个古老国家;汉武帝时内附,以其地置句町县,汉昭帝时封其首领毋波为王;该王国的辖区包括滇东南和桂西,即今文山州全部、红河州中东部,以及玉溪市、曲靖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一些地区;其“国都”在今广南莲城。
在中国历史上,从公元前221年的秦朝初期或之前到东汉初期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曾经有一个名为句町的古国存在过,这在史学界已早有定论。
句町是由九个原始部落、部族或联盟所组成的国家,句町国的辖区区域和各部落、部族或联盟的区域是一致的,其辖区范围应是今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即右江上游、交趾(今越南)北部较为广大的地区。
句町国的治所都城最终应在今广西西林县的普合。
其主体民族为壮傣民族先民;该王国属于奴隶制社会;由于能够大量制造和广泛使用青铜工具和武器,因而农业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社会文化繁荣,在历史上与郡县并存了583年。
“町”字有红、血亲或联盟的含义,这跟壮族尚红有关。
今西林壮族中仍保留有红糯米、花糯米节,一年四季月月有节甚至一月几个节的情况,还有祭龙,正月初一打鸭祭,看鸡卦问吉凶等不胜枚举的传统民俗活动。
勐腊县普洱茶历史(图)
勐腊县普洱茶历史(图)勐腊,傣语为产茶之地。
勐腊植茶历史悠久,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之一。
早在公元8世纪唐朝人樊绰在《蛮书》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
”“银生城”指的是南诏所设的“开南银生节度”区域,“银生城界诸山”指景东,景谷,普洱及其以南的西双版纳诸茶山在内的广大茶山。
明万历末年(约1620年),谢肇淛在《滇略》一书中第一次提到“普洱茶”:“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普洱是当时茶叶的集散市场,“银生城界诸山”均系普洱府辖地,故名“普洱茶”。
清朝中叶,普洱茶远销国内外誉满天下。
“普洱茶”的确切种植产地,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已有准确记载:“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奔枝,五曰曼端,六曰曼撒,周八百里。
”清阮福《普洱茶考》也有相同的记载。
《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六物产篇茶》又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
”六茶山除攸乐今景洪县外,其他五茶山均在勐腊县象明、易武一带。
1957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蒋铨在《六大茶山访问记》中所写“六茶山”-曼洒,易武,曼砖,倚帮,革登和攸乐,定位更加确切。
史料文献中,因茶叶兴衰演变,地名记述有异,而六茶山是名重于天下的“普洱茶”的生产地是无疑的。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且大力扶持集体和个人在坝区和半山区开辟了新茶园,古茶山换了新面貌。
1、曼洒茶山曼洒茶山位于中老边界中国一侧,包括今曼腊乡的曼洒,曼腊,曼乃村公所和易武乡的麻黑村公所。
曼洒村公所是古曼洒茶山的中心地带。
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洒村,北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
原属该村的弯弓大寨,白茶园,曼边新寨,丫口寨,水沟头,黄萝卜地,茶王树寨等均植产茶叶,以弯弓大寨产茶最多,仅一季即可采茶400多老担(一老担为今99.75公斤)。
茶王树寨有一茶王树,民国七年(1918)前,一次可采茶一担一只(一担为150老斤,一只为75斤)。
民国十五年(1926)茶王树主干枯死,据测量老树桩直径为120厘米,根围377厘米。
在西双版纳感受泼水
在西双版纳感受泼水作者:祁玉江来源:《延安文学》 2019年第3期祁玉江,陕西子长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十月》《中国作家》《散文选刊》等。
著有散文集《我的陕北》《故土难离》《守望圣土》等。
荣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柳青文学奖。
一到云南西双版纳,热情好客的向导鄢师傅就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起这里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来。
他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边陲,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
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113万,边界线长达966公里,下辖景洪一个县级市和勐海、勐腊两个县。
属热带雨林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青。
境内,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盛产香蕉、菠萝、柚子、桂圆、荔枝、芒果、椰子、木瓜、山竹等;橡胶、茶叶和槟榔等经济林也较为富集;原始森林中时有野象、野牛、羚羊、懒猴、虎豹出没。
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旖旎,旅游业十分发达。
自治州首府景洪市,经济繁荣,发源于青海玉树杂多县的澜沧江穿境而过,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后,注入中国南海,滋养了这片史诗般的土地,造福于两岸人民……说实话,就鄢师傅介绍的这些情况,对我来讲并不陌生。
因为早在十多年前,我就来过版纳。
而且知道,“西双”是“12”的意思;“版纳”是指比县小一些的行政区域。
“西双版纳”就是意为十二个行政区域。
古代傣语称“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是啊,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地之一。
并且我还懂得当地傣族人的一些日常用语。
比如,他们称男青年为“毛哆哩”、女青年为“哨哆哩”;统称小孩为小卜哨,男孩为“小龙仔”、女孩为“小龙鹰”;称年纪大的男人为“老波涛”,称年纪大的女人为“老咪涛”。
女人姓“玉”,男人姓岩(ai),贵族姓刀,等等。
然而,引起我极大兴趣的倒不是这些,而是傣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泼水”。
据史料记载:傣族,即“傣泰”民族,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泰国和老挝的主体民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赧朝廷与勐糯教育的情缘
(人物传略)
赧朝廷(1925年1月—2002年5月),排行六、尊称赧老,龙陵县勐糯大寨人,傣族。
幼时,先后在陈太义、段朝先老师门下就读私塾,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喜学汉语,小学文凭。
赧老为人谦和、善交朋友,关心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
他年少时就号召村里的年轻人说:“我们要好好学习汉语,多与其他民族交往,将来才能更好的促进自己村寨文明发展”。
1951年,政府把勐糯人民小学办在大寨缅寺,赧老喜出望外。
可缅寺住房较窄,办学面临困境,他即动员侄子赧文清把厢房誊出来供老师办公住宿用,学校才得予如期开办。
在学校迁至当时人口较集中的罕乖时,他动员家长们要积极支持孩子们随校去寄读,但孩子辍学现象仍时有发生。
1957年,县委、政府组织移民下坝开发勐糯,赧老审时度势,与寨老们协商共是,拥护政府移民事业,毅然将村子东南坡地划给东山移民做宅基地和勐糯小学校园,故此,学校又迁回到大寨村。
且办学规模扩大,成了勐糯唯一的多民族生汇集学堂。
1960年,勐糯小学西迁(与创兴小学合并),大寨村儿
童需跨海沟、过密林,步行四、五里才到新校园(当时中学和红砖厂还是一片原始森林),时常被出没的小野兽惊吓。
这时,赧老虽肩负勐糯水利辅导员工作,但仍时常关心本村孩子们的教育、安全问题,多次与社干部和寨老们商议,在村子里办一所“方便”小学。
终于,他向政府申请到300元办学基金,并把自家菜园定为校址(无尝使用);而后,动员群众投工献料,于1963年创建了大寨小学。
从此,傣族孩子们就在自家校园里白天读汉语、晚上学傣文,汉傣文化都得到了弘扬。
1986年,赧老已退休回家安度晚年,此时,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已明确归政府主管,各级政府正在筹备迎接省、地初等教育检查验收,而这时大寨还没有一所中心完小,为提高办学效益,政府决定以大寨小学和包包寨小学为基点筹建一所村完小。
消息传出后,寨老们各持己见,有的认为:“傣族和汉人在一起上学,成绩赶不上汉人,孩子心理委屈,不愿屈服于汉人”;有的说:“以大寨为基点筹办中心校,又会占去大寨的许多耕地,决不同意再划土地”……在这众说纷纭的的场面里,赧老胸襟开阔地动员大家说:“和汉人在一起上学不是屈服,而是为孩子们学汉文创造更好的条件,增进兄弟民族的团结和谐;至于划拨土地,那更是小事,只要我们把各自耕种的土地再精耕细作、科学管理点,多出几分产量的可能还是有的;政府集中办学是造福百姓的大事,我
们一定要支持”。
经过他与村社干部一起耐心说服群众,大寨村完小于1987在现址破土动工,次年9月投入使用(傣文班析出缅寺就读),并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往后,赧老仍一如既往的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1997年,他又说服群众让永昌铅锌子弟小学并入大寨小学,从此,大寨小学办学规模便扩展到勐糯镇小学次中心的地位。
赧老不仅在学校教育方面提倡民族团结协作,而且把这种精神在他工作领域和勐糯经济建设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
因此,他多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并与1988年4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和“民族团结奖章”;历任政协龙陵县第一、二、三、四届常委,龙陵县小乘佛教领导小组组长等。
赧老辞世后,为弘扬他的民族团结协作精神,龙陵县人民政府于2003年把大寨小学命名为“勐糯镇大寨民族团结小学”。
人物简介
赵有锡(1972年12月—2003年3月),龙陵县龙新乡雪山村桥头上社人,大专文化。
1994年7月毕业于云南畜牧兽医学校师资班,随后分到天宁乡小学任教。
1999年9月调勐糯镇沟心完小,当班主任,承担体育之外的全部班教学工作。
2001年9月,赵有锡调海头村完小任教导主任,先后兼语文、数学和科学教学工作,钻研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热情、团结同事、关爱学生,工作之余他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培训学习,并于2002年7月取得云师大(函授)化学专业专科文凭。
同年7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人师表意识增强。
2003年3月14日下午,在学校组织教师义务拆除校舍围墙、排除安全隐患的劳动过程中,因危墙倒塌而不幸以身殉职。
王立忠(1947年8月—2005年12月),又名常留,龙陵县勐糯沟心村小寨人,中共党员。
1955—1959年,在小寨小学读书,小学文化。
1966年11月在本校参加教学工作,他虽只读过四年小学,但却以惊人的毅力刻苦自学,钻研教材教法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他善于练书法,喜好社会文化,并虚心向同事请教,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工作几年后,竟然带出了小学毕业班。
1983年—1986年8月,他提任沟心村完小校长,此时,他已是六个孩子的父亲,且时逢家庭联产承包到户,家庭负担较重,可他从未因此而耽误学校工作,在做好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他还组织并带领教师积极参加教材教法培训学习,终于通过了教材教法过关考试。
1986年9月—1989年,他先后任勐糯乡教育办公室会计、乡教育支部书记,兼教育工会主席等职,此间,正值龙陵筹备迎接省地初等教育检查验收,他常为核对资料和表册数据工作到深夜。
当有人劝他要注意身体健康问题时,他总是说:“领导是服务,干工作就得这样!”
1990年,他调往勐糯乡政府工作,先后任政府办公室秘书、乡纪委书记、乡司法助理等职,2001年退休。
他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而大半生在勐糯山区学校度过。
他不懈的治学精神和朴实的处世风格,赢得了同事们的好口碑,备受尊敬。
于2005年12月病逝。
资料搜集整理:黄正龙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