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件:校本培训研究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校本培训情况报告

校本培训情况报告

校本培训情况报告一、概述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本报告将对我校校本培训情况进行详细总结与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培训内容1. 教育政策解读:通过邀请教育局相关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全面解读最新的教育政策,使教师了解政策背景、目标和要求,为其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2. 教学方法研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分享与交流,鼓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与评课活动,激发教师创新教学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课程设计与评价:举办课程设计与评价研讨会,引导教师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培养教师良好的课程设计与评价意识。

4. 学科知识更新:根据各个学科教学的最新发展和变化,邀请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学科知识更新的讲座和研讨,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

5. 教育心理辅导:组织心理专家开展教育心理辅导活动,帮助教师解决心理问题,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增强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和教学满意度。

三、培训形式1.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针对性的讲座,解读政策及相关知识。

2. 研讨会: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和教学相互研讨,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3. 观摩评课:安排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课堂观摩,并组织评课活动,借鉴他校的好经验与做法。

4. 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培训,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5. 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学设计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四、培训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培训效果,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 问卷调查:通过给教师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于培训内容、形式和效果的评价意见,以了解培训的满意度和改进方向。

2. 教师观摩课评价:安排观摩课后,收集教师对于观摩课的评价,了解参与教师的收获和观摩课的效果。

3. 教学效果评估:借助教师上交的教案、课件和教学反思等资料,对培训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资源不足:由于经费限制,教师培训的经费有限,导致培训内容和形式受到一定限制。

最新校本课题研究报告(优秀3篇)

最新校本课题研究报告(优秀3篇)

最新校本课题研究报告(优秀3篇)校本课题研究报告篇一国培是一个崭新的平台,通过学习,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深刻地体会到了做为一名教师身上所应当负起的责任和这些责任的重要性。

新课标的教学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不断进步,及时充实自己的知识,现在的教室教学,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是驾驭不了现在的教室教学。

经过了“国培”网络培训学习,我的教育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对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改进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有极大的的好处。

一、增强自身的技能增强技能。

课后,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自身专业和其他课程的知识。

在这个多角化的世界,小孩子的认知需求也扩大了范围。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继续学习来增加自身的知识量,在学生面前做到“有问必答”,真正成为他们授业解惑的导师。

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认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

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

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学者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浪潮。

二、有利于指导教学实践走进了培训学习教室,是学者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地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

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喜悦地收获着学者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

面对改革形式的不断发展,我也渐渐感觉自身的能力不够了,面对学生时总有些不知所措。

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学者,紧密接触的通道。

我可以随时聆听学者的讲座,领略学者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式,耳目一新,百听不厌,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

湖北省十堰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验研究报告

湖北省十堰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验研究报告

湖北省十堰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验研究报告校本培训在行动湖北省十堰市校本培训实验研究课题组"校本培训实验研究"是教育部1999年确定的"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科研课题。

我市为该课题研究的牵头单位,并重点承担校本培训基本理论和基本模式的实验研究。

本课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为原则,探究面临经济全球化到来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途径,旨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为构建信息时代的教师校本教育学框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题自1999年开始在国家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区域性实验区(十堰市城区)内采用课题实验与研究相结合,以行动研究模式为框架,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详见附录1)。

一、研究背景1996年11月,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正式启动,与此同时,湖北省初中教师继续教育试验在我市展开,首期中文、数学、英语等三科初中教师培训班在十堰教育学院开课。

1997年8月,国家教委正式下文将我市城区列入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区域性实验区。

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根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全员集中培训。

按照实验方案,在完成了120学时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的集中培训任务后,还有120学时实践课应在教师任职学校进行,这就对实验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实验伊始,我们就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走出经院式封闭办学轨道的口号(刘堤仿《继续教育应走出经院式封闭办学轨道》载《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年第6期)。

这一重要理念为当时院校集中培训向校本培训延伸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

尤其是"工程"实施中,院校集中培训日益凸现的工学矛盾(山区尤其是大山区,教师编制紧,集中培训参训不高)、经费困难(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尤其是较长时间的培训,其经费支出过大,学校和教师无力支付)、针对性不强(集中培训所学的东西回去不能用,急需的又没有学)等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不得不使得我们考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另辟企径,教师培训要另求新的培训模式。

关于教师校本培训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师校本培训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师校本培训的调研报告柴河林业局初级中学刘振新一、调研基本情况为了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从开学初到现在,我就陆续对74名专任教师的校本培训现状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研究,查看了他们一年来校本培训的相关资料,通过座谈访问、随堂听课等多种调研形式,调查内容涵盖了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校本培训的内容、方式、效果和目标管理、校本培训的资源和条件、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与当前能够满足的程度、教师对目前校本培训现状的评价、对校本培训的要求与建议以及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对有关校本培训文件的掌握程度等等。

通过调研,我对校本培训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既看到了校本培训的进展及取得的成绩,又发现了目前校本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

对此进行系统的分析,无疑将有助于我们下一步更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二、校本培训工作现状分析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我校培训工作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各项制度建设基本到位,各位教师高度重视,林业局、教育局也努力为校本培训提供一定的资源和条件,校本培训内容较为丰富,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效果较为明显,教师们对当前校本培训的现状持较为肯定的态度,具体来说,呈现出以下特点:1、对校本培训认识有所提高。

无论是中层领导还是教师都认为校本培训已经成为当前教师在职进修的主要模式之一。

教师认为对其专业发展最有效的培训方式分别是:学历进修12%、上级组织培训25%、校本培训63%。

这与前两年相比较有了一定进步。

调查表明,85%的同志能基本了解和说出校本培训的具体含义,表示很了解的人占10%,不了解的只占5%。

81%的同志学习过上级有关校本培训的文件,学过部分文件的占16%,没有学过文件的只占3%。

2、学校领导对校本培训工作比较重视,制度基本落实。

一年来校领导对校本培训都较为重视,基本上做到三个落实:一是组织落实,有校本培训的领导小组;二是校本培训的计划落实;三是校本研修计划落到实处。

《校本培训实践探索与研究》实验工作报告

《校本培训实践探索与研究》实验工作报告

校本培训实践探索与研究实验工作报告王庄乡小学课题组二〇〇八年九月《校本培训实践探索与研究》课题工作报告我校承担的《校本培训实践探索与研究》实验课题,自开展实施以来,在市教科室领导的指导下,乡教研室领导的帮助下,课题组负责人及各位实验教师按照研究实施方案,脚踏实地地进行课题研究,并不断在摸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组织建设是开展校本培训实践与研究的有力保障。

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以陈宝纯同志为组长,以刘书奎、孔庆印等一批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课题组围绕课题的研究展开讨论,制定严密的实施计划,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由校长陈宝纯同志负责课题的总体部署安排,由教导处主任刘书奎同志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

课题研究实验工作小组制定出台了相应的校本培训评价鼓励机制,保障了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二、抓好过程研究,保障课题研究有序开展。

(一)、研究准备阶段(2005年1月——2005年8月)。

课题工作领导工作小组首先调查了教师队伍机构状况,并撰写了整体教学水平报告,在此基础上又对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四次问卷调查。

明确了研究课题的方向,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制定了《校本培训的实践探究实验方案》及相关的研究制度与措施。

(二)、研究实施阶段(2006年1月—2006年12月)。

课题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校本培训实践研究实施方案》,初步设想了校本培训实践的内容框架及组织方法。

确立了“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学能力”的培训内容,形成了“师德修养,突出四个结合”的校本培训思路。

⑴、校本培训把师德修养培训臵于首位,为此学校制定了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八要”“十不”》等相关资料,观看教师礼仪光盘。

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写出了《心得体会》,评选出了王金兰、陶书芹、丰慧、孔凡奎四位校级师德标兵。

进一步树立了教师的荣誉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并自觉把学校“把爱心洒向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落到教育教学的实处。

校本培训情况报告(精选4篇)

校本培训情况报告(精选4篇)

校本培训情况报告(精选4篇)校本培训情况报告篇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

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将我校本学期开展的校本如下: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副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通过多种形式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导师指导模式。

即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

对新教师的培养,扩展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

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课件制作或网络等方面,青年教师可以是师傅。

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

2、案例培训模式。

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

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

学校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听课评课。

通过研讨,引导教师运用新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3、自主学习模式。

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现在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师中已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同事之间还互相切磋,共同探讨,形成了一种勤学向上的好风气。

4、课题研究模式。

课题来自教师的实践,在研究中,教师不断遇到新问题,需要不断获取新的理论指导,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组一、课题的缘起我们提出的“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既不是空穴来风、一时兴起,而是真正意义上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

二年前,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分析了学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结合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提出了该课题。

1.培养高素质教师的时代要求我国社会发展已经从温饱型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人民群众希望的主要不是子女上学的问题,而是上学的质量问题,学得好、坏的问题。

现在入学竞争的压力主要表现为要进好学校,要有好教师。

基础教育从基本普及进入到巩固提高阶段,也就是通过高素质的教师带来高质量的教育的阶段。

全面提高教师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2.在职教师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往教师培训以院校培训为主。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教师教育特别是教师在职教育的次数增多,培训内容不断增加,院校培训的不足也日益显现出来:院校培训的人员数量有限、培训时间有限、理论和实践脱离、侧重于同一性,很难照顾到差异性。

校本培训将目标直接指向学校的实际和全体教师,紧紧围绕着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重视教师已有的实际经验和现存的缺陷。

其培训的内容直接取材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方式灵活多样。

在培训过程中注重教师经验的总结和提升,重视教师的个体需要和自我教育,以此提高教师教育实践水平和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培训弥补了院校培训的不足。

可以说,院校培训和校本培训在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将发挥各自优势。

3.目前校本培训中的问题目前各校都在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它极大地丰富了已有教师在职进修的内涵和意义。

对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校本培训内容随意性。

今天看这个重要就培训这个,明天那个重要就培训那个,培训内容重叠交叉,结果学校、教师忙得不可开交,资源投入甚多,收获却甚少。

培训内容泛化,把教师学历进修、教师政治学习、写学期总结等内容都装进“校本培训”这个“筐”里。

校本培训及教研活动材料(3篇)

校本培训及教研活动材料(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及教研活动。

本文将从校本培训的目的、内容、形式以及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校本培训1. 培训目的校本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使教师具备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2)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4)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人才支持。

2. 培训内容校本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政策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解读。

(2)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策略研究。

(3)课程改革与教学设计。

(4)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5)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

(6)心理健康教育。

3. 培训形式校本培训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集中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研讨会、讲座、报告会等。

(3)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课例,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

(4)教学反思: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5)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教研活动1. 教研活动目的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与探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具体目标如下:(1)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理解,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3)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2. 教研活动内容教研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教学理论研讨。

(2)教学设计及教学策略研究。

(3)教学反思与改进。

(4)教学评价与反馈。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组一、课题的缘起我们提出的“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既不是空穴来风、一时兴起,而是真正意义上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

二年前,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分析了学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结合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提出了该课题。

1.培养高素质教师的时代要求我国社会发展已经从温饱型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人民群众希望的主要不是子女上学的问题,而是上学的质量问题,学得好、坏的问题。

现在入学竞争的压力主要表现为要进好学校,要有好教师。

基础教育从基本普及进入到巩固提高阶段,也就是通过高素质的教师带来高质量的教育的阶段。

全面提高教师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2.在职教师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往教师培训以院校培训为主。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教师教育特别是教师在职教育的次数增多,培训内容不断增加,院校培训的不足也日益显现出来:院校培训的人员数量有限、培训时间有限、理论和实践脱离、侧重于同一性,很难照顾到差异性。

校本培训将目标直接指向学校的实际和全体教师,紧紧围绕着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重视教师已有的实际经验和现存的缺陷。

其培训的内容直接取材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方式灵活多样。

在培训过程中注重教师经验的总结和提升,重视教师的个体需要和自我教育,以此提高教师教育实践水平和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培训弥补了院校培训的不足。

可以说,院校培训和校本培训在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将发挥各自优势。

3.目前校本培训中的问题目前各校都在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它极大地丰富了已有教师在职进修的内涵和意义。

对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校本培训内容随意性。

今天看这个重要就培训这个,明天那个重要就培训那个,培训内容重叠交叉,结果学校、教师忙得不可开交,资源投入甚多,收获却甚少。

定稿件:校本培训研究研究报告

定稿件:校本培训研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的确立:2001年,我校开始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这不仅是一次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是一次教学思想的转变,提出了“教师与课改同成长”的理念,为适应课程改革,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用全新的观念参与课程改革,2003年春,学校就教师现状展开了为期一月的调查,发放问卷2000多份,座谈师生近300人次,形成了《唤马小学关于教师现状的调查报告》。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我校教师队伍存在如下问题:1、教师学历偏低: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37.3%和67.5%,与国家规定的学历达标率相差较大。

而已经达标的教师中,真正从师范院校毕业的不多,当时全校82名在职教师中,从师范院(校)毕业仅29人,不足30%,其中本科1人,专科3人,其余都是中师毕业,有21人士从民师或代课教师转过来的。

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外语学科,全校共设外语教师岗位8个,从事外语教学的仅有5人,在这5位教师中只有一位教师是专科学历,其余的均为中师学历,大多数教师是现教现学。

我们抛开自学成才者不论,但就教师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部分教师已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谈不上创新。

2、教师学习与研究水平一般:教师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内容,除了完成学校的规定内容外,还能自主学习的不足10人;一期结束后,能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深入反思,能独立撰写具有较高水平经验文章的只有8人,学年结束后,教师论文发表不足5篇,其中大多数是学校领导撰写的。

3、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师进课堂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陈旧,仍迷信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题海战术,教师霸占课堂、主宰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学习活动变成了被动接受;教学资源馈乏,就书本教书本,走不进生活,走不进社会,活动开展形式单调味乏。

4、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师三笔字、组织教学、简笔画等教师基本功,均达到国家相应规定等级的仅有6人,教学中能用较为流利的变通话讲课的不到40%;会使用幻灯机、投影仪、语音机辅助教学的教师仅16人(近几年毕业的师范生),会操作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2人。

校本研训调研报告

校本研训调研报告

校本研训调研报告校本研训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教师对校本研训的认知情况、参与度以及对校本研训的期望和需求,为进一步做好校本研训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二、调研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80份,有效问卷75份。

三、调研结果1. 对校本研训的认知情况调研结果显示,72%的教师对校本研训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具体内容和方式并不清楚。

仅有23%的教师完全不了解校本研训。

2. 参与度情况调研结果显示,仅有45%的教师参与过校本研训,其中大部分参与次数在1-3次之间,参与度较低。

3. 对校本研训的期望和需求a. 教师认为校本研训应该提供实用性强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b. 教师希望校本研训能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c. 教师普遍认为校本研训应该有一定的导师指导和反馈机制,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d. 教师希望校本研训能够提供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增加参与的积极性和投入度。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对校本研训的宣传,提高教师的认知度。

2. 设计和组织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校本研训内容,满足教师的需求。

3. 针对参与度较低的情况,可以采取奖励和激励措施,增加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4. 建立导师指导和反馈机制,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5. 组织校本研训时应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解决教师实际问题。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教师对校本研训的认知情况、参与度以及对校本研训的期望和需求。

校本研训可以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学校应根据教师的需求进行定制,并建立相关机制和措施,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和效果。

培训研修报告范文(精选8篇)

培训研修报告范文(精选8篇)

培训研修报告培训研修报告范文(精选8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培训研修报告范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培训研修报告1一学期来,我结合教学实际,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反思的习惯。

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际问题,立足校本,不断提高数学教学。

一、学习提高读书看报好比牛奶、面包,为我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尤其是读苏联教育家的《孩子们,你们好》一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启迪,更多的是感动、震撼。

作者博大的爱心,教育工作的细心,教学设计的精心,课余生活安排的良苦用心。

无不展示着一个教育家对于教育事业的“专心”、“倾心”。

二、完善的研修计划,养成习惯。

上课前,通过观察、发现、讨论、明确的过程,来备课,同时加大学生预习的力度,课前由学生生成具体的问题,然后和我的备课内容结合,形成多层次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实效性、针对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课堂效果显著;每节课下来,结合学生的表现,自己的设计,任务的完成,课堂知识的生成等情况,写出教学心得,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

然后,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结合课堂上的细节,和同事们交流,升华为经验理论。

二、优化课堂根据我校提出的“问题化备课”研修主题,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课前收集问题。

(2)备课突破问题。

(3)课堂上解决问题。

(4)课后再生问题。

如此循环,着实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甚至一些学习习惯等问题。

晋代学者张载曾说过这样一句读书名言“读书先要会疑。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也。

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

他充分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

惟其如此,课堂提问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

所谓“提问”,我认为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激发学生提问,一个是面向学生提问。

校本培训研究计划

校本培训研究计划

校本培训研究计划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发展。

而校本培训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本研究意在通过对校本培训的实施与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1. 调研学校的现有校本培训模式与实施情况,了解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效果;2. 分析校本培训对于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师自身素质、校本培训内容和方式等;3. 设计并实施一项校本培训方案,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效果;4. 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关于校本培训的改进建议。

三、研究方案1. 调研学校的现有校本培训模式与实施情况调研对象:本校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调研内容:校本培训的形式、内容、对象、时间、地点以及实施效果调研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等调研时间:2022年9月-10月2. 分析校本培训对于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对象:本校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分析内容: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文献研究、数据分析等分析时间:2022年11月-2023年1月3.. 设计并实施一项校本培训方案方案设计:根据前期调研和分析成果,设计一项针对性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校本培训方案实施内容:通过讲座、研讨会、观摩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实施时间:2023年2月-6月4. 研究成果总结与改进建议总结内容:分析实施校本培训方案后的效果,总结成果并提出改进建议总结时间:2023年7月-8月四、预期成果1. 对校本培训现状的深入了解,包括校本培训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2. 对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有清晰的认识;3. 通过实施校本培训方案,验证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升的效果;4. 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校本培训改进建议,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进建议提供参考依据。

德育校本培训调研报告

德育校本培训调研报告

德育校本培训调研报告德育校本培训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生德育需求的不断增加,德育校本培训逐渐受到学校的重视和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学校开展德育校本培训的情况,探讨其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并为进一步推动德育校本培训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针对学校开展的德育校本培训,设计了问卷调查,邀请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匿名填写。

然后,对部分学校开展访谈,深入了解其德育校本培训的具体实施情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开展情况: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校都开展了德育校本培训,但参与程度和内容安排存在差异。

大多数学校把德育校本培训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活动,有些学校还专门设置了德育课程。

但也有学校的德育校本培训存在敷衍和形式主义的问题。

2. 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德育校本培训的开展与德育理念、教师参与度、资源投入等因素相关。

德育理念的明确和统一对推动德育校本培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教师参与度和专业能力也是影响德育校本培训成效的重要因素。

3. 学生评价:学生对德育校本培训的评价普遍积极,认为这种培训能够提升道德素质和学生品行,增加班级团结和友爱。

学生还希望培训内容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并加强与班级、家长和社会的联系。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德育校本培训的重视和资源投入,确保其有效开展。

2. 加强德育理念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学校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和认识水平。

3.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确定德育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增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作用,构建德育校本培训的长效机制。

希望本次调研结果能够为学校进一步推动德育校本培训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道外区校本培训调研报告

道外区校本培训调研报告

道外区校本培训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道外区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探讨其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二、调研方法为了全面了解道外区的校本培训情况,我们采用了以下调研方法:1. 结构化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为道外区的教师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收集了他们对校本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2. 参观观摩:我们积极参观道外区的一些著名学校,并观摩了他们的校本培训课程,以了解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3. 专家访谈:我们邀请了一些校本培训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道外区校本培训的观点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了一些道外区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资源不足:部分学校的校本培训缺乏相关资源的支持,无法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和内容。

2. 效果不明显:部分教师反映,参加校本培训后无法立即将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培训效果不明显。

3. 缺乏时效性:部分校本培训未能及时跟进教育改革的最新政策和要求,使得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

4. 缺乏交流与互动:部分校本培训课程缺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共同成长的机会。

四、改进措施基于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以提高道外区校本培训的效果和质量:1. 加大资源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校本培训的资金和教育资源投入,确保每个学校都能提供丰富的培训方式和内容。

2. 强化实践环节:校本培训应注重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组织实地观摩和教学研讨,以确保教师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3. 加强时效管理:建立校本培训与政策改革的紧密联系机制,及时调整培训内容,确保培训与教育改革保持一致。

4. 提倡分享与互动: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分享,组织研讨会、讲座和教学展示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学习。

五、结论经过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道外区校本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发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时效管理和提倡分享与互动,道外区校本培训可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校本培训年度研究总结(3篇)

校本培训年度研究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为目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活动。

现将我校2023年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一、培训工作概述1. 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明确了培训目标、内容和实施计划。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2. 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本年度校本培训内容丰富,涵盖了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技能、课程改革、教育技术等多个方面。

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针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目标。

3. 培训形式多样,注重实效校本培训采取了多种形式,如专家讲座、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教学观摩、工作坊等,旨在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和培训效果。

同时,注重培训过程中的互动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共同成长。

4. 培训时间灵活,保障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时间安排合理,充分考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确保教师能够积极参与。

培训时间灵活,既有集中培训,也有分散培训,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二、培训工作成果1. 教师师德修养得到提升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的师德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 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高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教学技能得到提升教师们通过培训,教学技能得到显著提升,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4. 课程改革意识增强教师们对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推动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

5. 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们掌握了更多的教育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定稿件:校本培训研究研究报告

定稿件:校本培训研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的确立:2001年,我校开始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这不仅是一次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是一次教学思想的转变,提出了“教师与课改同成长”的理念,为适应课程改革,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用全新的观念参与课程改革,2003年春,学校就教师现状展开了为期一月的调查,发放问卷2000多份,座谈师生近300人次,形成了《唤马小学关于教师现状的调查报告》。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我校教师队伍存在如下问题:1、教师学历偏低: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37.3%和67.5%,与国家规定的学历达标率相差较大。

而已经达标的教师中,真正从师范院校毕业的不多,当时全校82名在职教师中,从师范院(校)毕业仅29人,不足30%,其中本科1人,专科3人,其余都是中师毕业,有21人士从民师或代课教师转过来的。

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外语学科,全校共设外语教师岗位8个,从事外语教学的仅有5人,在这5位教师中只有一位教师是专科学历,其余的均为中师学历,大多数教师是现教现学。

我们抛开自学成才者不论,但就教师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部分教师已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谈不上创新。

2、教师学习与研究水平一般:教师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内容,除了完成学校的规定内容外,还能自主学习的不足10人;一期结束后,能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深入反思,能独立撰写具有较高水平经验文章的只有8人,学年结束后,教师论文发表不足5篇,其中大多数是学校领导撰写的。

3、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师进课堂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陈旧,仍迷信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题海战术,教师霸占课堂、主宰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学习活动变成了被动接受;教学资源馈乏,就书本教书本,走不进生活,走不进社会,活动开展形式单调味乏。

4、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师三笔字、组织教学、简笔画等教师基本功,均达到国家相应规定等级的仅有6人,教学中能用较为流利的变通话讲课的不到40%;会使用幻灯机、投影仪、语音机辅助教学的教师仅16人(近几年毕业的师范生),会操作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2人。

校本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校本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校本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校本培训是指学校内部组织的培训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学校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知情况、培训内容和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对校本培训的建议意见。

通过对1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10名教师进行访谈,得出
以下结论:
首先,对校本培训的认知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对校本培训有一定的认知,但对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了解不够深入。

有23%的教师表示不清楚学校有组织的培训活动,这表明学校在宣传校本培训方面还存在不足。

其次,培训内容和方式的满意度:绝大多数教师对校本培训的内容和组织方式表示满意,认为校本培训能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其中,教师较为满意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和评价方法的创新、教育理论研讨以及教育技术的应用等。

而对培训方式,教师们普遍认为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如讲座、研讨会、观摩课等,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最后,对校本培训的建议意见:教师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校本培训的建议。

首先,他们希望培训时间和地点能更加方便,减少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其次,希望培训内容能更加贴近实际教学,提供更多实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案例;还有一部分教师建议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如鼓励教师分享经验和互相学习。

另外,一些教师提出希望能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学习机会,包括提
供学术期刊、教育书籍等。

综上所述,校本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和支持,但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学校可以加强对校本培训的宣传,提高教师的认知度;同时,根据教师们的需求和建议,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提升校本培训的效果,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关于教师校本培训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师校本培训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师校本培训的调研报告教师校本培训是指学校自主组织的面向教师的培训活动。

在我进行的调研中,我主要关注教师校本培训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效果,并与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知和期望进行对比分析。

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1.了解教师校本培训的目的和动机;2.了解教师对于校本培训的认知和期望;3.了解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4.了解校本培训的效果和影响。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了一份包括多个选择题、开放式问题的问卷,发放给教师进行填写;2.访谈:随机选择几位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校本培训的看法和态度。

三、调研结果1.教师校本培训的目的和动机: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参加校本培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增加教学技能和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教师对于校本培训的认知和期望:调研结果显示,教师普遍认为校本培训是针对自身需求的个性化培训,可以更好地满足其专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期望校本培训通过培训课程和活动的形式能够提供实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工具。

3.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调研结果显示,校本培训的内容涵盖教育教学方法、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形式上多样,包括讲座、研讨会、实践活动等。

4.校本培训的效果和影响:大部分教师认为校本培训对于他们的教学实践有较大的提升作用,使他们对于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提升了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调研结论通过对教师校本培训的调研,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普遍认同校本培训对于他们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校本培训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学校应该重视校本培训的开展,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质量,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校本培训,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的确立:2001年,我校开始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这不仅是一次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是一次教学思想的转变,提出了“教师与课改同成长”的理念,为适应课程改革,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用全新的观念参与课程改革,2003年春,学校就教师现状展开了为期一月的调查,发放问卷2000多份,座谈师生近300人次,形成了《唤马小学关于教师现状的调查报告》。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我校教师队伍存在如下问题:1、教师学历偏低: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37.3%和67.5%,与国家规定的学历达标率相差较大。

而已经达标的教师中,真正从师范院校毕业的不多,当时全校82名在职教师中,从师范院(校)毕业仅29人,不足30%,其中本科1人,专科3人,其余都是中师毕业,有21人士从民师或代课教师转过来的。

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外语学科,全校共设外语教师岗位8个,从事外语教学的仅有5人,在这5位教师中只有一位教师是专科学历,其余的均为中师学历,大多数教师是现教现学。

我们抛开自学成才者不论,但就教师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部分教师已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谈不上创新。

2、教师学习与研究水平一般:教师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内容,除了完成学校的规定内容外,还能自主学习的不足10人;一期结束后,能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深入反思,能独立撰写具有较高水平经验文章的只有8人,学年结束后,教师论文发表不足5篇,其中大多数是学校领导撰写的。

3、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师进课堂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陈旧,仍迷信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题海战术,教师霸占课堂、主宰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学习活动变成了被动接受;教学资源馈乏,就书本教书本,走不进生活,走不进社会,活动开展形式单调味乏。

4、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师三笔字、组织教学、简笔画等教师基本功,均达到国家相应规定等级的仅有6人,教学中能用较为流利的变通话讲课的不到40%;会使用幻灯机、投影仪、语音机辅助教学的教师仅16人(近几年毕业的师范生),会操作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2人。

5、学校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明显不够:由于学校经费十分有限,不可能大规模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也不可能由学校负责外派教师进修或函授,同时大多数教师工资不高,加之地处偏远农村,交通不便,更不可经常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辅导。

从以上调查资料,不难发现,除了学校办学思想、目标、理念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外,教师素质同样是制约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国内外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研究,逐步提出了“校本培训”的概念。

李连宁司长在谈及此点时明确指出:“推进素质教育,课程不改不行,但如教师观念不改,课程改了还是不行。

”这里所说的观念,主要是指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等。

根据教育部“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中小学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前,都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短期的集中式的上岗培训。

但上岗培训是大面积的而且是短时间的培训,具有快速高效之特性,主要作用能使教师对新课程产生思想、观念和情感上的接受或认同。

但教育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因为“任何新观念的内化,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等五个由浅入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短期的集中式的上岗培训显然无法完成这五个前后相继、互为前提的螺旋式过程并达到稳定状态。

”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己、升华自己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更为切实和重要。

加拿大课程论专家卡尔森认为,课程实施就是一个解释的过程,教师的课程实施就是一个教师与课程设计者、教师与课程文本、教师与学生以及教师与课程实践的情境之间的持续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对话与会话而达成共识、生成意义。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解释决定着学生所接受的课程的质量。

新课程实施是指把新的《课程标准》付诸实践的创新过程。

这就要求课程实施者相应地做出系列而具体的调整,包括对教学风格、教学行为、教学方式、课程安排等进行改组或重组。

同时新课程实施中会出现一些情境性、生成性问题,如校本课程开发问题,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转变问题,新教材使用中采用新的教学策略技术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短暂培训、听听报告就可以转变的。

那么,靠什么形式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行为呢?又靠什么途径来解决在课改中遇到的教学策略和技术问题呢?无疑校本培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探索校本培训的方式方法,作为农村小学来说更具有其现实意义:1、有利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持续有效开展。

在时间上,校本培训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机动性大,节约了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减轻了我们经济和精力上的负担;在内容上,根据学校和教师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要而定,切实可行。

富于实效,避免了走过场;在组织上,是自己任职学校开展的,容易管理,避免了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任务驱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为我学”。

因此,这种培训比较务实,提高了继续教育的效益。

2、有利于教育实践的改进和学校的发展。

校本培训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在学校的现实环境中进行的,培训的目标、内容、实施,都立足于学校各自的实际工作,围绕着学校和发展的目标和规划,能够将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务、信息资源整合起来,有效地开发、激活和充分利用。

这不仅节约了培训经费,而且有利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深化学校的学习风气、研究风气,促进教师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学校的发展。

3、有利于教师学以致用和专业发展。

校本培训对于我们参训的教师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从本校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开展的,能满足教师的多样化需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自主地确定自学的内容、研讨的课题,这样切合实际,学以致用。

校本培训具有经常性,是一种在岗的培训,可以渗透和结合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业余生活中去。

校本培训的实践性很强,通过“校本培训”,我们带着问题学习,围绕问题反思,学、思、行紧密结合,有着相同问题和兴趣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这使我们能够获得那些在书本上无法得到的实践知识,这对于我们专业成长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财富。

加强校本培训研究,不仅符合我校实际,顺应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趋势,更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基于上述原因,2003年3月,学校在讨论年度工作计划时,把教师培训首次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纳入年度计划。

在实施校本培训时,我们更多关注培训的内容,为使校本培训更具有操作性,体系更加完整,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了如何构建校本培训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模式”这一话题,经过论证于2003年10月,向市教育局申报了《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课题,旨在探索适合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可操作模式,得到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被确立为广元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研重点课题。

二、研究的主要成果(一)、明确了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目标体系:依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校本培训不是着眼于提高学历水平,而在于在现有的知识水品基础上提高应用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我校构建了教师校本培训目标体系。

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四种转型。

一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上,要从“职业型”转为“事业型”;二是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要从“应试型”转为“育人型”;三是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从“单一型”转为“复合型”;四是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要从“经验型”转为“科研型”。

2、提升教师的教学境界。

教育、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生涯中,他的追求一般要经历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实践――辛苦型。

这一类型的教师勤于实践也勇于实践。

他们对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但是在工作中明显地缺乏研究意识,因而漠视许多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教学现象、教学方法;不注意经验的积累、反思与总结。

第二种境界是经验——积累型。

这样的教师往往是教学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也有着冷静而深刻的归纳总结的理性。

然而由于个人实践固有的局限性,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的空白或浅表性,造成他们难以将教学的经验提升到理性的层面上,因而缺乏普遍指导意义。

第三种境界是科研——创新型。

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这一类型教师的自觉选择和自我追求。

一方面在自己努力积累的经验中寻求内在规律并使之升华,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学习移植他人的经验并追求其成功的内涵,明显地表现出高度自觉的价值追求。

我们的校本培训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提升教师的教学境界,促使教师由实践型、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化。

3、分类指导、分层递进。

(1)新教师的入格培训。

我们对新教师入格培训确立的目标是进一步加深对师德规范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强化专业思想、调整师德规范,进一步掌握主要学科的教材教法,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从思想上和业务上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缩短从一个合格毕业生成为一个合格小学教师的周期。

具体做法如下:(2)青年教师的上格培训。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落实培训青年教师的各个实践环节,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观摩、研讨、竞赛、考核、评比等形式,给每位青年教师创设自己表演的舞台,提供成功机会。

(3)骨干教师的风格培训。

我们把培训骨干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着力点,由此来带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同时根据学校自身教师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专题培训,向兄弟学校辐射。

4、建立适合农村学校的培训机制和考评体系。

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培训,具有长期性,在实验中逐步完善了我校校本培训的管理机制,探索了教师工作、学习、成长的考评体系。

(二)、规范了校本培训的内容体系:农村学校校本培训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特点出发,深入分析教师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教师的知识体系包括学科知识、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一般文化知识。

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

我们确立了校本培训的内容体系:1、师风师德建设: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及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职业动机和师德方面又出现了新的课题。

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应该纳入校本培训的范畴之一。

2、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关于教育现象的认识与看法,是对教育根本问题的回答,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动力特征。

新形势、新要求、新教育,都要求教师要有新理念。

如何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如何确立适应于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理念,是校本培训要解决的基本课题。

3、教学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体现,同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