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医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医治法
发表时间:2015-10-14T14:59:08.5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作者:李秀莲
[导读] 凉城县医院内科 013750 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常因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胜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
凉城县医院内科 013750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星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肠上皮化生,不伴固有腺体的减少。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镜检查为胃黏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一糜烂或伴有黄白色黏液性渗出物。目前国内按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的深浅将本病分为轻、中、重三度。凡浸润黏膜浅层1/3者为轻度;涉及中1/3的为中度;超过黏膜层2/3者为重度,临床治疗一般采用中药理肠调胃安神剂得以治愈,避免长朝服用西药产生药物依赖性和毒副作用,是临床治疗浅表性胃炎的首选。
症状:
(1)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常因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胜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
(2)腹胀,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患者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因此很多患者感觉胃里面有气,打隔后舒服一些。(4)反复出血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出血是因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粘膜急性炎症改变。(5)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6)检查时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攫及贫血。
祖国医学并无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名,但类似慢性浅表性胃炎表现的描述塞邓散在历代文献“胃脘痛”、“腹胀”、“嘈杂”、“痞满”、“呕吐”等诸多篇章中,如《灵枢?雅气肮腑病形》曰:“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允以理肠调胃视之,得以缓解。”《灵枢?经脉篇》曰:“食则呕,胃皖痛,腹胀,善噫”,“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理肠,调胃,安神则症状消除”等。
消除病因:应去除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如戒烟酒,减少食盐摄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农烈的香减轻对胃刺激的目的,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食物;以及停服某些刺激胃粘膜的药物,特别是阿斯匹林等非甾体类;有鼻腔和咽部慢性感染灶应予以清除、慢性支气管炎者应避免将痰液咽下。药物治疗
①保护胃粘幅药常用的药枕有胶体次枸橼酸秘(CBS)、硫糖铝、思密达、麦滋林—S、氢氧化铝凝胶、胃膜素及盖胃平等。
②调整胃肠运动能药物,上腹腹痛用胃复安或多潘立酮等。打隔、腹胀或有返流现象为主者,可用胃动力药,如胃复安、吗叮林或西沙必利(普瑞博思)。
③抗生素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实验阳性,应服用抗生素,克拉霉素,羟氨苄青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士霉素等,都有消除HP的作用,一般可选用两种,常与胃粘膜保护剂和制酸剂联台应用。
④制酸剂常用的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碳酸氢钠(小苏打)、氮氧化镁、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盖胃平等。
⑤上腹疼痛较重者可口服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片或654—2(25—100mg),以减少胃酸分泌和缓解腹痛症状。由于此类药物具有口干、心悸、排尿困难等副作用,前列肥大、青光眼、心血管疾病〈/a〉等患者应慎用或忌用。
还可用助消化药如酵母片、乳酶生、消胀片等。如有返酸现象也可用抑酸药如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只用一种即可。防止胆汁反流可服消胆胺以吸附胆汁;有呕血便血者,甲氰米胍口服;萎缩性胃炎腹胀较著者,乳酸菌素片口服或肝胃气痛片口服,并注意不要服制酸剂如胃舒平、小苏打等。
中医治疗方面:中医治疗时从胃痛,痞满,呕逆等证型论治常归纳为以下六种证型:
1.风寒袭胃证治宜祛风散寒,和中养胃。霉香正气散理中汤加减。
2.痰湿阻胃证治宜祛痰化湿和胃。二陈汤平胃散加减。
3.湿热壅胃证治宜清热湿养胃。黄连温胆汤加减。
4.饮食伤胃证治宜消积导滞,调和脾胃。保和丸加减。
5.肝气乘胃证治宜疏肝解郁,调和肝脾。四逆散逍遥散加减。
6.中脏虚寒证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补中益气汤健脾汤加减。
根据我的经理,还可加入乌楞散茯神合欢花香橼等。
总之,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必须中医结合,标本兼顾才能彻底根治,而且一定要做到食饮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