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谈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韩俊: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农村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韩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央视国际 (2005年11月23日 11:12)人物简介: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他为取消农业税奔波了多年。
到目前为止,他的人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农民”这两个字。
1963年,他出生在山东省高青县的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从小聪明刻苦,记忆力过人,是村中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
原以为上了大学就离开了农村,谁料最终还是和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大学学的是农业经济,博士研究的也是农业经济。
他多次带队深入农村进行调研,直接向农民了解情况。
他提出的大量政策建议,像取消农业特产税、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等均被采纳,他总是说作为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付出了很多,但是得到的很少,要求的也很少,因此更应该为9亿农民说话。
主持人:韩先生,我们知道您在农村部工作很长时间了,对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您可以是专家了,一段时间我们都知道,每年您都会花费一段时间深入到农村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民的家中做深入的工作,听说前不久您去趟农村调研,这次去了什么地方?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起草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起草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近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起草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
京召开,正式启动起草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法相关工作。
中央农办
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
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
要紧紧围绕构建归属清晰、权
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目标,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成果、政策成果、理论成果法律化,为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益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的重大意义,深入研究起草工作涉及的重大问题,在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实践上厘清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确保立法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推进。
要科学安排进度,提高立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起草工作任务。
会议要求,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二是组织开展好相关重大问题研究,三是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先行立法,四是尽快起草形成法律草案初稿。
会议听取起草工作小组关于研究起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立法工作方案和草案框架》。
三农”问题的八大热点
“三农”问题的八大热点作者:韩俊、李力来源:共识网当前,中国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有关“三农”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中国的“三农”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为此,外交部前不久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深度解读中央有关“三农”政策,并就中国的“三农”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作为曾连续7年参与起草中央一号文件的著名经济学家,韩俊回答了来自美联社、路透社等50余家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耕地保护、民工荒以及城镇化发展、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
一、中国为何没有出现“贫民窟”现象?针对这个问题,韩俊谈到,中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没有出现个别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进程中出现的农业萎缩、农村凋敝的现象,没有大量农民因为失去土地而流落到城市成为贫民,从而导致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现象。
相反,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韩俊表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和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历届中央领导分别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农业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等论断。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教育、医疗、卫生、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等社会事业飞速发展,粮食连续六年丰收;农民收入连续六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首先得益于国家制定的惠农强农政策。
”韩俊认为,自2004年以来的连续7个一号文件充分表达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政治意愿,提出了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初步形成了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政策体系。
韩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韩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人物简介:作为国务院进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他为取消农业税奔波了多年。
到目前为止,他的人一辈子,从来没有离开过“农民”这两个字。
1963年,他出生在山东省高青县的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从小聪慧刻苦,经历力过人,是村中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
原以为上了大学就离开了农村,谁料最终依旧和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大学学的是农业经济,博士研究的也是农业经济。
他多次带队深入农村进行调研,直截了当向农民了解情形。
他提出的大量政策建议,像取消农业特产税、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等均被采纳,他总是说作为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付出了专门多,然而得到的专门少,要求的也专门少,因此更应该为9亿农民说话。
主持人:韩先生,我们明白您在农村部工作专门长时刻了,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您能够是专家了,一段时刻我们都明白,每年您都会花费一段时刻深入到农村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民的家中做深入的工作,听说前不久您去趟农村调研,这次去了什么地点?韩俊:前不久我们去了安徽做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调研。
主持人:安徽省我们明白安徽省是中国第一个取消农业税的省份,取消农业税以后通过调研你发觉那儿的农村发生了什么样的状况?韩俊:安徽能够说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农村税费改革确实是起源于安徽,今年的安徽在全省差不多免征农业税,那么这一次我们要紧是了解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村的改革、农村的进展面临一些什么样的情形和问题,要紧是了解第一手的情形,对一个政策研究部门来讲,准确的把握现实中的问题是专门重要的,类似如此的调查我们每年都要做好多。
主持人:您如此深入农村基层调查,把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形,那么关于以后五年中间,农民朋友所关怀的比如说农村的教育问题,农村的城乡环境建设问题、医疗问题等等是不是逐一能够给出一些详尽的答案。
韩俊:对,我们这次调研跟农民朋友关怀的问题是专门紧密的,实际上这几年税费改革是解决了一个对农民少取的问题,然而如何样对农村多予,如何样能够使农民真正富起来,还有专门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今天我也专门快乐走进《中国经济大讲堂》,有这么一个机会与大伙儿共同探讨我们国家的三农问题。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以家庭经营为主体
口 韩俊 国务 院发展研 究 心副主任
农民需要政策激励 ,更需要 制度公平。在制度上保障农民获得平等发展机会 ,享有平等权 益,需要
继续巩 固 “ 少取”成果 ,加 大 “ 多予”力度,更要做好 “ 放活”这篇 大文章。农 民权益 易被侵犯 ,根本原 因是中国土地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到位 ,核心是在农 民土地权益保护方 面仍存在重大制度缺失。城 市 土地属 于国有 ,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同样一块土地. ,因为所有制不同,在权利设置和利益分配上
产生巨大鸿沟,这样一种土地权利二元格局 ,使得集体和农民难以分享土地长久的增值收益。 目 前 ,土地
收益 分 配明 显是 向城 市、 向非农 部 门倾 斜 ,农 民得 到 的太 少 。现行 征 地制度 下的 利益 分 配机 制刺激 地 方政
府严重依赖土地 出让所形成的收入 ,用以补 充正常的财政预算资金和为城 市扩张资金。 目前 ,土地 出让收
发 展 ,进 而确保 家庭 经 营这 一最 适 于农 业生 产的基 本制 度 的稳 定 。
来源: 《 农 民日报》
3 2 l I | j L 2 0 1 3 . 1 2
定 ,赋 予农 民更 加 完整 的 土地 权 利 ( 包括排 他 的 使 用权 、独 享的 收 益权 及 自由的 转让 权 ) ,使 农 民感 觉 到 真 正成 为 土地 的主人 。 来源: 《 新 世纪 》
I l ul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川 I l I I I I I … I I I I l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 I l I …。 I I I I I I I I I I I t …j I l I I I I I I l l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l … …I I I I I I I I l I I I I I 川I I I … I【 I I 川 I I I I I I I I l l I… l I I I I I I I …I I I … l I l I 【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1 1 I I I … I I I I I I I Ⅲ川I I I I I I
韩俊-粮食安全
主持人:韩老师,除了做研究之外,在制定我们国家农村经济政策里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做一个简单介绍,中央政治局有一位集体学习的会,韩老师是那个集体学习会的主讲专家。
每年我们国家和党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一号文件”,韩老师都是“一号文件”的执笔人之一。
他今天晚上讲中国三农热点问题和政策导向。
韩俊:谢谢杨博士的介绍,我跟他22年没见面了,刚才一见面就认出来了。
我记得1990年我跟杨博士,曾经在陕西商洛一块蹲点十个月,杨博士没什么变化。
非常高兴到50人论坛来就中国的三农政策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我们国家的三农政策,有两条底线,这两条底线,一条就是要确保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
第二条底线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农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的经营制度。
农村的发展有两个重大的任务,一项任务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另一项任务是促进农村进一步发展。
中国的农村改革有一个难点,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质上就是要实现农民向市民角色的整体转型,要扎实的来提高我们国家人口城镇化水平。
今天主要是围绕这5个问题给大家解说一下情况,谈一些观点。
关于粮食安全,我们作为13亿人的大国,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大家知道,粮食不但是一种食物,还是一种能源,有能源的属性,有食物的属性,还有金融的属性,还有人权、政治的属性。
我们国家的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去年粮食总产量是10616亿斤,这是什么概念?中国人均消费的粮食大约是395公斤,比印度要高得多,印度刚刚过300公斤。
虽然我们现在老百姓吃饱没有任何问题了。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我们的粮食安全,这种供求的平衡,是脆弱的,是强制性的,是一种紧张的平衡。
为什么是脆弱的呢?我们国家粮食生产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耕地稀缺,水资源的制约比耕地的短缺还要严峻,如果我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这种平衡随时会被打破。
这个平衡还是强制性的,因为种粮的效益非常低,发展粮食对地方财政来讲几乎没有贡献,没有直接的贡献。
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地方抓粮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
“三农”问题与发展农村经济
CATALOGUE 目录•“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挑战•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挑战•“三农”问题的解决方案•农村经济的发展策略与建议•结论与展望“三农”问题的定义“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三农”问题的定义与重要性“三农”问题的现状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农村发展的滞后以及农民收入的低下等问题。
同时,也面临着自然环境压力、资源紧张、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
“三农”问题的挑战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其面临的挑战也更加复杂和紧迫。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挑战“三农”问题的发展趋势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三农”问题的发展趋势将是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以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同时,国家也将加大对“三农”问题的投入,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
应对策略针对“三农”问题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保障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城乡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出稳定010203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与前景建设农村道路完善水利设施提升电力设施建设通讯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推广节水灌溉、精准施肥、优良品种等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治理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保护农村生态推广清洁能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
要 百 业 旺 。五谷 丰登 、六畜 兴 旺 、 障碍 ,推动城 乡要素 自由流动 、平等
三产 深度 融合 ,是 乡村 振兴 的重 要 交换 ,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 ,
历史 性 成就 、历 史 性变 革 ,为 实施 石 ,必 须把 夯实 基层 基 础作 为 固本
乡村 振 兴 战略 奠定 了 良好基 础 ;另 之策 。第 五 ,生 活 富裕 是根 本 。乡
一 方 面 ,我 们 有党 的领 导 的政 治优 村振 兴 的 出发点 和落 脚 点 ,是 为 了
势 ,社 会 主义 的制 度优 势 ,亿 万农 让亿万农 民生活得更美好 。
时代做好 “三农 ”工作 的新旗 帜和总
二 是 管长 远 。乡村 振兴 是党 和 抓手 ,是对我们党 “三农”工作 的继
国家 的大 战 略 ,是 一项 长期 的历 史 承和创新 ,是解决新时代社会 主要矛
性 任务 。2018年 中央 一号 文件按 照 盾 的必然 要求 ,是 实现 “两个 一百
韩俊 :今 年 的文 件有 两个 重 要 署 。分别是 : ̄ 2020年 ,乡村 振兴
特 点 :一是 管全 面 。乡 村振 兴是 以 取得 重要进 展 ,制度 框架 和政 策体
农 村经 济发 展 为基础 ,包 括农 村 文 系基本 形成 ; ̄U2035年 ,乡村 振兴
化 、治 理 、 民生 、生 态 等在 内 的乡 取得决 定性 进展 ,农 业农 村现代 化
此失彼 、只抓其一不顾其他 。
向 由农 村 流人 城市 ,造 成 农村 严 重
第 一 ,产 业 兴 旺 是 重 点 。 产 “失血” “贫血 ”。实施 乡村振兴战
业 发 展 是 激 发 乡 村 活 力 的 基 础 所 略 ,必须抓住 “钱 、地 、人 ”等关键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求解三农命题2004年3月3日07:58 [ 陈水清贺文华廖奇朱伟东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在专家看来,“三农”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农民如何增收,而在于如何为农民松绑。
尽管国内的农业税不会在今年内全部免征,但降低税率让农民增收已经成为一个总的工作方向。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2002年,时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用13个字概括出中国“三农”问题。
“三农”,这个始发自民间研究组织用来形容农业、农村、农民的词汇在数度辗转徘徊之后终为官方接受,并成为红头文件的专用名词。
溯及以往,不难发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背后走向台前的过程其实也正是官方接受“三农”词汇的过程,从民间热论到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三农问题”被放在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也因为此,让我们在为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付诸行动的决心激动不已的同时,更要冷静下来,仔细考量,“三农”问题背后的成因……“再过不到一个月,这个科室就不存在了。
”门头沟区地税局一位工作人员指着门上“农业税管理科”的牌子告诉记者。
从今年起,北京取消农业税,这个办公室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理由。
北京税改2004年是京郊300万农民值得记住的一年。
就在这一年,他们将告别这个从1958年起就开始征收的“皇粮国税”。
免征农业税可使北京300多万农民每年减负8000多万元,人均负担将由去年的27元左右减至接近于零。
“虽然数量不大,但实现了零赋税,村村受益,家家受益。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副局长王京华感慨万千。
还有一件足以令全国农民举杯欢庆的事情:按照税制改革的部署,今年除烟叶外,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特产税。
因为农业特产税是参照工商税来征收的,它的负担要远远超过农业税,比如一个云南的果农,承包20亩果园,税改前,除了要缴纳几百元的农业税外,应缴的农业特产税就达6000多元。
“三农”问题专家坦言——新农村和“三农”是两回事
= 一
个很有现 实感也很有紧迫感的任务。” 中央财经领导 全面推进 ’ 三农 ’ 问题的解决” 。
有一些政 策部 门说我们 只站 在农业部 门角度 考虑问 题。 实际上我们考虑 的是全国性的问题。 减产农民有
不一样 。 乡差别在基础 设施 , 城 如水电路 , 不是别的原
好 的作用 。”
“ 我最近一连参加 了 9 个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讨 会 , 了 2 个 关于新农村建设会议的邀请 , 推掉 0 大家可
以看新 农村 建设有 多热 。越热我 们越要保持冷静。” 各个部委都有钱 , 这个钱怎么用? ‘ 三农 ’ 支出里面包 韩 俊说。 括的项 目非常 多,这里面到底有多少 真正直接用于农 唐 仁健 提 醒说 : 新农 村 建设 不能 两 年三 年 以 “ 村农 民, 这也很难说 。即使我们现在有更多的倾斜 , 基 后, 一阵风一阵云过去 了, 以后什么也没有了 。”“ 让 本建设向农村倾斜 , 这部分倾斜能不能真正产生效益? 农 民得 到实惠 , 让经济学 家值得 回味 , 村建设在 新农 另外, 关于专项资金问题, 并不在于数额, 在于整个比 历史发展过程 当中才能真正立得住 。” 重。关键问题是相 当—部分专项资金投放 ,给谁不给 柯炳生 认为 , 现在我们 讲建设新 农村 , 实际上 主 谁, 怎么给 , 这里面存在一定的不透明性 、 随意性和 不 要是讲政府要怎么办 ?上世纪 8 年代 发了 5 0 个一 号 确定性 , 往往会出现会哭的孩子多给奶的现象。” 文件 , 这前 5 一号文件 讲的是什么?讲了允许 农民 个 在新农村建设中 , 须建立农村 公共产品的供给 必 干什 么 , 农民有生 产的 自主权 , 民有择业 的 自 让 让农 机制, 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唐仁 主权 。现在 的 3 个一 号文件 , 我理解讲的是政府应 当 健建 议说 : 从历史经验来看 , 是这 么几个渠道 : “ 无非 开新税收 , 加新 的基 金 , 增 发行农村债券 , 搞彩票。 当 然也有一项调整存量结构很好的来源 , 那就是 土地 出 让金 , 每年有两千四百个亿 。 去年 、 前年中央一号文件 明确 以后 ,解决了土地 出让 金纯 收益的 1%用于农 5 地建设 , 我个人认为 1%比例还是太低。土地出让 金 5 应该完全用于农村的发展 。今后要完善土地出让金 , 不管什么纯收益不纯收益的 ,不能全 由地方掌握 , 应
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三农”新篇章
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三农”新篇章作者:心怡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15期2024年7月24日,國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王乐君介绍“三农”领域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记者:请先简要介绍一下“三农”领域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韩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不懈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持续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势头,农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为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一是全力抓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个头等大事,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达到13908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93公斤。
今年夏粮又获得了丰收,增产72.5亿斤,达到299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特别是这几年我们下功夫抓大豆生产,大豆自给率两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棉油糖、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等供给十分充裕,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了老百姓的饭桌。
二是持续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过渡期内我们持续保持帮扶工作和帮扶政策稳定,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不断巩固提升,有效运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着力强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没有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
三是全力改善农业科技装备设施条件,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三大主粮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农村改革面临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
农村改革面临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摘要]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
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
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前景堪忧。
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协调工农、城乡利益关系任重道远。
农村社会不平等程度加深,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中经评论·北京)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存在不少深层次矛盾尚待解决的背景下,又面临着一系列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
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一是农业资源约束增强。
近1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25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l.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的趋势难以逆转。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
我国中低产田占2/3,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6%,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三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9%,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90%的水平。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6,只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60%。
四是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农民种粮比较收益明显下降,远低于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打工的收益。
五是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一些地区由于化肥、农药的过量及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工业“三废”中许多有害化学物质直接威胁产地环境。
六是随着人口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农产品供求难以自求平衡,一些农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不断提高,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压力增大。
全力抓好稳产保供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全力抓好稳产保供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3年第21期10月23日,國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3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陈光华,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曾衍德: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抓好稳产保供,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大力度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乡村发展建设治理,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全年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今年粮食生产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和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一是夏粮早稻丰收到手。
夏粮产量2922.6亿斤,比上年略减25.5亿斤,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早稻产量566.7亿斤、增加4.3亿斤,连续四年增产。
二是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除局部受灾外,大部分地区光温水匹配较好,总体呈增产态势。
三是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巩固。
大豆面积连续2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000万亩;油菜籽面积、产量实现“双增”,花生、油葵等其他油料作物也呈稳产态势。
2.“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一是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前三季度,猪肉产量4301万吨,同比增长3.6%;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40万头,产能较为充裕,后期市场供应有保障。
二是牛羊禽肉全面增产。
牛羊禽肉产量2673万吨、增长4.4%,禽蛋产量2552万吨、增长2.1%,牛奶产量2904万吨、增长7.2%,国内水产品产量4733.6万吨、增长4.8%。
韩长赋部长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粮增收稳中求进
那 么如何解决呢 ?韩长赋指 出 , 工作重点主要是 “ 个加快 ”一是加快农业科研创新 , 3 , 特别是种业的创
新 , 粒 种 子 能 改 变 一 个 世 界 , 子 以及 良种 良法 的 一 种
配套 , 对于农业 的增产非常重要 。 二是加快农业 技术推广 , 特别是农村基层推广体 系的建设 , 也就是解决“ 最后一公里” 的问题。2 1 年 02 中央 1 号文件 出台了一个政策 , 就是 “ 两个 覆盖 ”简 ,
2 1 .3 0 0 B 2
总 第 2 3 期 3 .
农业科 技是一篇大文章 , 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 我 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的历史新 阶段 。在回答 记者有关 “ 民反 映农业 科技服务不足 , 农 农业部会 采 取哪些措施” 的问题时 , 韩长赋说 , 年中央 1 今 号文件 重点部署 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问题。1 号文件明确 提出, 要确立农业 科技的公共性 、 基础性 、 社会性 , 特 别强调对 基层农 民的科技服务 ,尤其是 公益性 的服 务; 出台了一 系列 含金量高 的政策 , 包括 基层农技推 广“ 一个衔接 、 个覆盖” 两 的政策 , 这是在 农业科技发 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文件。 这 些年来 , 农业 科技对 于实 现“ 连增 ” 八 功不 可 没。 韩长赋用 3 个数字来说明这个 问题 :0 1 , 2 1 年 单产 提高对 我国粮食增产 的贡献率达 8 . 5 %;农业耕种收 8 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5 . 4 %; 5 农业增长的科技贡献率达 到 5. 3 %。这 3 5 个数字说明 , 农业发展到今天 , 技已 科 经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增产 的重大推动力量 。 韩长赋认为 , 农业 科技有 3 个不足 : 一是成果 的 创新供给还不 足 。像 袁隆平 的杂交稻这样 的主打成 果 ,还有黄淮海综合 治理这样重大的科技成果很少 ;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一、专业的设置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42人,下设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史六个专业。
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下设两个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有韩青、韩一军、马骥、穆月英、司伟、肖海峰、朱俊峰、辛贤、陈锡文、程国强、郭玮、韩俊、黄守宏、刘奇、唐仁健、叶兴庆、赵阳十七位导师;农村区域发展张正河、陈前恒两位导师。
二、考试的科目农业经济管理复试科目:①专业英语②经济学③专业综合(含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三、导师介绍朱俊峰,职称:副教授,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正河,职称:教授,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陈前恒,职称:副教授,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辛贤,职称:副教授,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陈锡文(外聘),职称:研究员,博导,单位:国务院。
程国强(外聘),职称:研究员,博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郭玮(外聘),职称:研究员,博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韩俊(外聘),职称:研究员,博导,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黄守宏(外聘),职称:研究员,博导,单位:国务院研究室。
刘奇(外聘),职称:研究员,博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唐仁健(外聘),职称:研究员,博导,单位:国务院。
叶兴庆(外聘),职称:研究员,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赵阳(外聘),职称:研究员,博导,单位:国务院。
韩青,职称:教授,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韩一军,职称:教授,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马骥,职称:教授,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穆月英,职称:教授,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司伟,职称:教授,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民合作组织变脸——完善治理结构和发展环境
法律 与 需要 不相 适应
法律地位不 明确 是影响当前农 民合作 组 织 健 康 发 展 的关 键 性 问 题 ?由于我 国尚缺乏一部规范农 民 合作经济 组织 关系的法 律 ,导致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 成立 、 记注册 、 登 解 散和组织 的性质 、 旨、 宗 服务无法可
能力。
主少集 巾多 ,而且遇事 往往 听命 于
上级政府部 门 ,活动也 不受农 民欢
迎。
发展的运行模式 。采取 积极 稳妥 的 方式 ,根据农 民合作经 济组织 的发 展情况 ,要求政府 宵员 退 出合作经 济组织管理层 ,尽快 建立合作经 济 组织民主管理机制
那 么 , 民合作 组织 面临着 哪 农
明确: 在 民主管理 上 , 虽然 大部 分农 民合作 经济组织 都拟定 了章程 , 成 立了理事会 、 事会等组 织机构 , 监 但 仍有一部分组织 , 务不够公升 , 社 运
作和管理随意性 较大。一些合作经
控制 ,要么是其 它各种外部力量控 制, 这些 并不是“ 民自己的组织 ” 农 。 尤其是农民合作 经济组织的管理者
阶层往往在 乡 ( )村 级干部 中产 镇 生, 造成 了不 良后果 。
增长缺乏后 劲 、农 民互助性 的集体行
动组织发展 滞后 、农村 公共服 务不足
等 。怎样使 分散 的小 农户获得 市场信 息 ,怎样使 他们在生 产经营 中实现与
市场 的对接 ,怎样使 农 民在 面对大市
场和大 资本 时有足够 的信息 和谈 判地 位而不受 到伤害 ,怎样建立 运行成本 低而有 效率 的组织 机制 为农 民提 供多 方位 的服务 ,这 已成为新 农村 建设 亟
农合组织发展任重道远
强 了与农 民的 沟通 、 系和服 务 , 进 联 促 目前 , 国新型农 民合作 经济组织 我
总数 已经达到 1 5万个左右 ,拥有农 民
来源通常来 自外部 , 自内部 会员生 产 来
的农资产品很少。所有组织都 能为会员 提供一定服务 , 是服务 的内容多 少有 只
政府转 变职 能 ; 是其他 市场经 营主体 三 的优势得 到进一步发 挥 , 如为产业 化龙
是根据 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 定 , 极研 定 补贴。 积 五是 帮助农村合 作经济组织制 客 观规律和农 村经济发展规律 的要 求, 究有关税 收优 惠政策 , 可以采取低 税率 定 标准 化 生产和 质 量安 全监 测体 系建 尊 重农民意愿和 创造精神 , 一定要 坚持 或免税政 策。将协会作为主要龙头企业 设 , 生产 绿色公害 农产品。 六是对优 秀 享有充 分的财政政策。三是资金投入方 面 ,设立农 民合作经 济组织 发展基金 , 用于扶持农业产 业化经营 、 合作经 济组 织 建设 、人员培训 以及农产 品销售 、 出 口贸易等。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财政资 金作 为贷款贴息 ,或实行低 息贷款 , 扶 合作经济组 织进行表彰 , 多次召开 农民 专 业合 作经 济 组织 工作 会议 经 验交 流 “ 民办 、 民管 、 民受益” 的原则 , 合 当地 结 农村经济发展 实际 , 通过积极 引导和适 当扶持 , 有效提高 农民进入市场 的组织 化 程度 , 把农 户组 织起 来 闯市场 , 扩大 了农产品的生 产和 营销规模 , 优势 农产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视频会议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视频会议本刊讯(记者 李春艳) 为推广乡村治理创新性经验,大力选树乡村治理各类先进典型,7月28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视频会议,总结交流各地运用积分制经验做法,部署全国推广运用积分制工作。
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式,一些地方以积分管理为主要形式,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身边事入手,将乡村治理重要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民主形成评价办法,对农民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积分,并根据积分结果给予相应激励。
积分制切合农村实际、简单易行,突显了农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创新了“三治”结合载体,提高了乡村治理效能。
据了解,从以前村庄事务“要我参与”到如今“我要参与”,从以前有时“老实人吃亏”到现在“德者有得”,从“任务命令”到“激励引导”……各地对积分制的探索形式多样,包括“爱心超市”“道德银行”“积分储蓄站”等,都是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入手,将乡村重要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通过民主方式形成积分评价办法,对农民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并根据积分给予相应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或行为约束。
目前,不少地方在自发探索基础上进行面上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
江苏省8个县整县推进乡村治理积分制,103个乡镇和1590个村开展积分制管理;山东省济南市全域推进“积分+扶贫”模式,覆盖1006个贫困村;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出台意见,在5个县(区)62个乡镇的180个行政村推广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
会议要求,要因地制宜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坚持党的领导,聚焦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鼓励地方探索创新,规范实施过程,突出结果运用,强化运行保障。
推广中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结合实际、循序渐进,不搞强迫命令、一刀切。
会议还总结交流了近段时间以来乡村治理工作取得的进展,部署安排了乡村治理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中国农业现代化六大路径
中国农业现代化六大路径
韩俊
【期刊名称】《上海农村经济》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农业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不仅
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还包括农业制度的变革。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任务。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必须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现代化新阶段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总页数】5页(P4-8)
【作者】韩俊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0.3
【相关文献】
1.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路径探索——基于乡村振兴视角 [J], 吴亚辉
2.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兼谈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J], 叶普万;白跃世
3."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创新驱动路径 [J], 黄亿红;鲁春光
4.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J], 郭永利
5.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路径研究 [J], 孙丽红;吕丽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共计4552字解决“三农”问题要着眼于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大幅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机制;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切实打破城乡隔阂,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赋予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自身良性发展机制。
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我国目前正处在从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向工业和服务业经济转化的过程中。
伴随这一进程,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
我国是通过国家强行征用的方式而非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将土地从农民手中征用过来,然后把土地转让给新的用地者,用于城市用途。
而且这种转化通常是被垄断的,这种做法在世界各国是非常鲜见的。
国家强制性地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家所有,农民在得到一定补偿后,便永久丧失了土地的所有权。
伴随着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批农民变成了失地农民。
据估计,目前中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4000万—5000万人。
国家强制性大量征地造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无着落等问题日益严重,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既保证国家建设用地,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给失地农民以妥善的安置。
必须完善有关法律,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动用征地权。
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