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态变化预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物态变化)
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装适量液体的玻璃管(如酒精、煤油或水银);3、分类及比较:1、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5、体温计:①、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②、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三、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熔化和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3、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4、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5、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6、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3)BC 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5)CD 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 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 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8)EF 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10)FG 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4、“白气”是水蒸汽与冷液化而成的基础训练1.温度:是指物体的。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提纲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本章节是讲述物理热学的内容。
整章内容可以分成两大版块:温度和物态变化。
温度热量知识物态变化(一) 温度物理意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 单位及其规定: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温度计,其使用方法略1. 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单位及其规定: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记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就是1℃。
3. 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①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有很多种,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液体温度计。
②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当遇热时,玻璃泡中的液体膨胀,沿细管上升;遇冷时,液体收缩,细管中的液柱下降。
因此,通过细管中液柱的高低,就可以显示出温度的高低变化。
③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a.温度计在使用之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读数时:a.应把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b.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要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固态 液态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固态 液态(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液态 气态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液态 气态(3)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固态 气态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固态 气态{{(4)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汽化和液化互为逆过程;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5)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物态变化中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2. 晶体的熔化(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的识别:图一. 晶体熔化图像图二. 非晶体熔化图像(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熔点。
【八年级】初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八年级】初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物态变化》复习提纲班级名称学生号_____一、基础知识:1.物体,叫做温度。
它经常被用来测量温度。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3.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它测量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首先应当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认清温度计的_______。
5.各种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分度值用途温度计体温计实验温度计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要____________,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_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______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温度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温度计中的玻璃气泡和玻璃管,目的是,所以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使用它,使上升到玻璃管中的汞返回到玻璃气泡中。
8、图一中各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分别是:a,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e、Uuuuuuuuuuuuuuuuuuuuuuf、Uuuuuuuuuuuuuuuu__________9、固体分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它们的显著区别之一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熔化的温度称为__________;,晶体熔化凝固的温度称为____;,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冰点。
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肯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肯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肯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肯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肯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法:蒸发和沸腾〔吸热〕2、蒸发是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docx
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X 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 度,把0度到10 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 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C,分度值为。
C。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矶、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物态变化知识点提纲
物态变化知识点提纲一、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物态变化的定义: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性质的变化,主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
2.基本原理:a)颗粒间相互距离和排列方式:固态颗粒间距离最近,排列有序;液态颗粒间距离较小,无序排列;气态颗粒间距离最远,无序排列。
b)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固态颗粒间作用力最大,液态次之,气态最小。
c)分子的平均动能:固态分子动能最小,液态次之,气态最大。
二、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物态变化1.固-液相变(融化):a)定义:固体物质在升温过程中,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发生固-液相变,称为融化。
b)特点:-温度不变:在融化过程中,固体和液体共存,温度保持不变。
-热量吸收:融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用于克服固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
2.液-固相变(凝固):a)定义:液体物质在降温过程中,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发生液-固相变,称为凝固。
-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固体和液体共存,温度保持不变。
-有序排列恢复:凝固过程中,液体内部分子逐渐有序排列,形成固体。
三、液态与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1.液-气相变(蒸发和沸腾):a)蒸发:-定义:液体在室温下由表面分子逐渐脱离液体,进入气态的过程。
-特点:-温度不变:蒸发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吸热现象:蒸发时需要吸取周围热量,用于分子克服液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
b)沸腾:-定义:液体在升温过程中,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液体内部大量分子脱离液面进入气态的过程。
-特点:-温度变化: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液体变为气体。
-必须沸腾核:沸腾过程中,液体中必须有沸腾核存在才能发生沸腾。
四、固态与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1.固-气相变(升华和凝华):-定义:固体在升温过程中,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固体表面部分分子由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
-特点:-温度变化:升华过程中,固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吸热现象: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用于克服固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
初中物理各单元预习提纲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知道永动机失败的道理,能分析出各种能之间的转化情况,知道所有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方向性的。
不是所有的能量都可以利用,能量的利用既有条件,也有代价。
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①了解能源的发展趋势;
②各种能源消耗过程中对环境影响
③设想未来理想的能源
3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方案
4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光的折射现象
5
光的色散、
看不见的光
光与颜料的三原色及其物体的颜色
(二)透镜及其应用(2个考点)
1
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重点
2
眼睛和眼镜
远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三、物态变化(4个考点)
1
温度与温度计
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易错点是:温度、热量、内能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3
比热容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
4
热机
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燃料的热值及热机的效率
(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个考点)
1
能源家族
能源概念,能源分类
2
核能
核能、裂变、聚变的定义及其现实中的应用,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3
太阳能
太阳能的特点,及其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1
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2
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五、力学(七大块)
(一)多彩的物质世界(5个考点)
1
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微观角度看物质三种状态,纳米技术的应用和前景
(word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大纲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平和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必然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亲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幸亏原地址周边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必然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高升,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高升到必然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走开原来的地址,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若是温度再高升,分子运动更加激烈,当温度高升到必然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依照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 105Pa 时,把冰水混杂物的温度规定为0 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 100 度,把 0 度到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 1 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准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够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够仰望也不能够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遇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 42℃,分度值为℃。
三、消融和凝固1、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消融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必然的消融温度。
变软、变稀变成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向阳区七中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知识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
《物态变化》知识复习提纲一、温度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换算关系T=t+273K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物理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推荐文档
八上•物理•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C )。
规定:在一个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C,沸水的温度为100C 。
人体:37 C2、 某地气温-3 C 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3、 测量工具一一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科书P49-504、 体温计的使用方法:量程35~42C ,分度值0.1 C 。
有个回钩。
不甩体温计的使用后果:测高准确,测低不变。
(因为有个回钩,热能胀,冷不 能缩) 例题:(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2)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 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 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3)下图中有A 、B 、C 、D E 五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请你评价这五种操作方法的正误。
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4)如图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___________ C ,乙的示数为 C ; (5)两只没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 38C ,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 C 和39.5 C的甲、乙两病人的体温,则甲、乙体温的读数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 __ 。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液 气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1- -11、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升华吸热(如冰变成水,铁块变成铁水等等) (6)体温计的示数为 _______】、物态变化甲乙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1.6《 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提纲
榆林市第十中学八年级物理“六步教学法”导学提纲【学习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2、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知道固体、液体、气体三态间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4、知道固体有晶体、非晶体之分,晶体有熔点,了解一些晶体的熔点;5、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了解一些液体的沸点。
【重点难点】1、温度计的原理、使用、读数;2、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液体的沸腾过程。
【知识回顾】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温度。
单位:开尔文简称:开,用来表示。
②常用单位是(℃)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度,沸水的温度为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人的正常体温为。
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实行工作。
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和;⑵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⑶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在液体中;⑷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
◇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测量和读数准确。
二、熔化和凝固1、晶体熔化时,需要,温度;非晶体熔化时,需要,温度。
2、晶体凝固时,需要,温度;非晶体凝固时,需要,温度。
3熔化图象: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2、蒸发是液体在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液体在温度下才能发生的,并且在液体同时发生的较的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4、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②。
5、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和。
6、沸点:液体时的温度。
(沸点和气压相关:气压沸点,气压沸点。
)7、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预习提纲
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它是以273K 代表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以373K 代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
100度,它们之间分成
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
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 换算关系T=t + 273K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分类及比较: a.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b.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e.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
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1.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分为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存在的第四种状态——等离子态: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成,处于等离子态的物质称为等离子体。
eg.霓虹灯放电、原子核聚变、紫外线和X 射线照射气体,都可以产生等离子体。
)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3.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气
固
液
熔化 吸热汽化 吸热闫杰老师提醒你这个!! 闫杰老师提醒你这个!!
4、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沸腾
蒸 发
闫杰老师提醒你这个!! 闫杰老师提醒你这个!
! 闫杰老师提醒你这个!!
②
液化: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
5、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吸 热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凝华放 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
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
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闫杰老师提醒你这个!! 闫杰老师提醒你这个!! 闫杰老师提醒你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