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完整教案(27课时)

合集下载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字经教案篇一一、班会主题《三字经》学历史二、题目诵《三字经》通圣人礼三、活动目的1.通过诵读《三字经》使学生明理、立志,养成良好习惯。

2.学习其中的小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3.用《三字经》中的事例指导学生日常言行。

四、活动准备1.学生自己阅读《三字经》,理解其中的含义。

2.在班内组织学生交流《三字经》学习心得与感受。

五、活动过程(一)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作者、背景假期中,全班同学要通过不同形式查阅《三字经》的作者以及简介,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阅读书籍,对《三字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查阅资料,了解《三字经》的释义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三字经》的释义,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三)学习《三字经》中的小故事可以一个人或多个人自愿结合,在假期中练习《三字经》哲理故事的表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配上优美的图画。

1.讲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有一个深爱他的好母亲。

其实,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

爱表现在父母身上是那样的真切。

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2.讲故事“黄香温席”。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黄香温席》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吗?那拳拳的赤子孝心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3.表演情景剧《孔融让梨》,学习谦让美德。

晚辈孝顺长辈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们感动,长辈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让我们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

兄弟姐妹之间又应该是怎样的爱呢?我想问问大家,作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兄弟姐妹?4.结合三个故事谈一谈你的体会,写下学习、表演体会。

(四)人人明道理学做人1.与父母交流《三字经》中不懂的部分文字。

2.说一说平时我们的日常言行应该怎样做。

(1)在遇到与兄妹争执时……(2)在遇到与父母意见有分歧时……六、活动延伸1.续编、续写、创作属于自己的,能够规范自己言行的“三字经”。

《三字经》教案(7篇)

《三字经》教案(7篇)

《三字经》教案(7篇)《三字经》教案篇一经典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活动目标1、熟读《三字经》第一课》:“人之初····师之堕”2、识字:山、远、近3、知行合一:通过故事《妈妈生病了》引导幼儿学会做一些关心父母的事,孝敬父母。

活动准备礼物盒子一个,里面放有一本《三字经》字卡:山、远、近“多闻之星”贴纸教师用碟:《三字经》第一课内容、说文解字、知行合一《妈妈生病了》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2、“小朋友跳的真棒,~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的礼物。

”出示盒子,“我的宝盒里会藏着什么呢,我们用‘爱的鼓励’把它请出来。

”将盒子打开,取出书本《三字经》。

“哦,是一本可爱的书宝宝。

大家看看书宝宝的封面上都有谁呀?〔小兔、小猪、小乌龟、公鸡,还有多多。

〕上面的字你们认识吗?”让小朋友来认上面的字,然后把它念出来。

“对了,书宝宝的名字叫《三字经》,读了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可爱。

”二、活动展开〔一〕诵读1、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看《三字经》里写着什么宝贝呢,请多多来给大家读《三字经》第一课。

”播放vcd,请小朋友听一遍。

2、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三字经》,小朋友,赶快找找,给你们准备的《三字经》在哪里?”〔事先在每一组孩子桌子的中间放一个小篮子,将《三字经》放在篮子里,用一张手帕将其盖住,保持一些神秘感,也是为了不先引起孩子的注意。

〕请小朋友去找书,必要可以提醒幼儿。

〔提醒:到第二次取书的时候,就是播放音乐,然后将书放在第一个小朋友的桌子右上角,一个一个往后传。

3、找到书以后,请每个孩子拿一本。

“请小朋友双手轻轻的将《三字经》拿出来,放到自己面前的桌子上。

”引导孩子:一手扶着书,一手捏书角,一页一页往后翻,把书翻到第一页。

请小朋友将右手举起来,伸出右手的小食指,将小食指落到第一页的第一个字上,然后‘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开口读’老师读一遍,小朋友跟着读一遍。

三字经教案(优秀5篇)

三字经教案(优秀5篇)

三字经教案(优秀5篇)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三字经的片段。

2、知道《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从故事中明白“孝”与“悌”的道理。

3、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学会友爱、谦让,形成美好的品德。

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三字经》诵读)1、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名称叫“动作猜猜猜”。

准备好了吗?(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坐神气摆好手、认真倾听状、举手)2、你从刚才的动作中,猜出老师想告诉你们什么?A、上课要坐神气。

(评:瞧,XX就坐的很神气,老师喜欢)B、认真听。

(评:是呀,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回答)C、积极举手。

(评:老师就喜欢你两眼放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认真样。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来,听仔细了——你知道,古时候的小朋友上学学的是哪本书?4、对了,就是《三字经》(课件图片),读过《三字经》的小朋友请举手。

评价:你们可真爱读书呢!《三字经》中藏着许多小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听听《三字经》中的故事,学学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

本教学环节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不仅是对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课要认真倾听、积极动脑举手发言等的提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2、听范读录音。

3、想学吗?老师读一句,小朋友们跟读一句。

4、下面借助拼音,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能把它读熟了。

指名读2位(评:你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了;你读的很有节奏感。

)5、在这几句中,藏着两个小朋友呢,你能找出来吗?香九龄中的“香”就是黄香;融四岁中的“融”就是孔融。

设计意图:毕竟孩子才一年级,对文本的把握还在起始阶段。

本段学习内容,第一个字是人名,第一句话中藏着故事,第二句话则是道理。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三字经》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六组经文。

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2.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经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对同学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育同学对国学经典的诵读爱好。

教学重难点1.诵读《三字经》原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并了解其语言特点。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育同学对国学经典的诵读爱好。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预备1.课前将《三字经》部分原文印发给同学,要求同学通读经文,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三字经》视频资料、歌曲。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播放歌曲《三字经》,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通过跟唱也对前六组经文进行了复习。

同学们,今日这节课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三字经》了,还记得咱们学习经典的口号吗?(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二、学习经文“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1.同学自由读,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一人读一行,订正字音。

3.练习读,把金文读熟。

同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4.指出节奏韵律。

拍手诵读,争取会背。

5.思索:通过这六组经文,你知道了什么?2 多媒体相机出示:《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两个故事,同学仔细听,再谈想法。

6.边读边品再读经文。

三、拓展延长:1、通过今日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你的指导,如:怎样孝敬父母、兄弟友爱。

2、学习儿歌《谦让歌》《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便利,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四、同学们,老师告知过大家要“学以致用”,学习学问就是要用的,所以今日我们说到就要做到。

要到什么呀?(同学答:孝顺,友爱,谦让等)对,从现在开头就让我们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吧!同学们,“雅言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精彩人生”,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三字经》吧,由于我们要“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三字经》教案优秀6篇

《三字经》教案优秀6篇

《三字经》教案优秀6篇《三字经》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诵读“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古文凝练、深厚的语言美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的意思。

2.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字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

书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古时孩子的蒙学教材。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

二、理解句意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里的一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2. 指名读,正音。

3. 小组交流字词的意思,以及对句子的理解。

4. 教师组织交流,重点点拨。

三、拓展阅读1. 朗读相关典故,帮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

《苏洵壮年好学》2.你还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齐白石、越王勾践、刘邦、吴承恩)3.读读下列与本文相关的古诗词,说说你的感受。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总结延伸只要我们能坚持珍惜时间,刻苦勤学,就一定能成才的。

让我们牢记这几句话,背诵今天所学的《三字经》。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10个生字。

《三字经》教案(通用

《三字经》教案(通用

《三字经》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1. 人之初,性本善2. 性相近,习相远3. 苟不教,性乃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道理。

3.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文言文的理解,对古代礼仪的把握。

2. 教学重点:对《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背诵、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三字经》读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古代儿童孝顺父母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带领学生朗读、理解。

3. 例题讲解:挑选典型例句进行讲解,分析句意,阐述道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三字经》中的道理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2. 板书内容:列出每一章的重点句子和道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短文。

2. 答案示例:以《三字经》中的道理为例,阐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应用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解释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2. 分析文言文的句式结构,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3. 深入讲解古代礼仪,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句,分析其内涵和寓意。

2. 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道理的实际应用。

3. 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字经》教案(精选

《三字经》教案(精选

《三字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字经》教材的第一章至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三字经》的起源、作者、背景介绍,以及经典语句的解读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字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通过学习《三字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三字经》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三字经》的经典语句解读和实际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三字经》注释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三字经》的起源、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三字经》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 讲解新课(1)逐句解读《三字经》的经典语句,分析其内涵。

(2)通过例句,展示《三字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运用《三字经》中的语句,进行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2)组织小组讨论,探讨《三字经》中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默写《三字经》中的经典语句。

(2)选取一些生僻字词,让学生进行组词练习。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经典语句。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2. 内容:(1)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概要(2)经典语句解读(3)实践情景引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默写《三字经》中的经典语句。

(2)选取一个生僻字词,写一篇短文,阐述其含义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见教材附录。

(2)示例:诚信诚信者,天下之达道也。

《三字经》有云:“言必信,行必果。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诚信待人,言行一致,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三字经》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在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三字经》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3.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三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2.《三字经》的内容概述3.《三字经》的道德教育意义4.《三字经》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三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分享对《三字经》的了解和阅读感受,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讲解《三字经》的内容(1)教师逐句解读《三字经》,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

(2)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谈谈对《三字经》中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

3.分析《三字经》的道德教育意义(1)教师引导学生从《三字经》中提炼出道德教育的要点。

(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三字经》中的道德规范。

4.传授《三字经》的阅读方法和技巧(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朗读《三字经》,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把握。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三字经》中的道德规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字经》的道德教育意义。

(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背诵《三字经》前三页。

2.结合《三字经》中的道德规范,写一篇关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美德的作文。

3.家长协助孩子一起阅读《三字经》,共同探讨其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三字经》的情况,评估学生对《三字经》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作文质量:评价学生作文中关于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察学生对《三字经》的实际运用水平。

幼儿园国学《三字经》全文诵读教案

幼儿园国学《三字经》全文诵读教案

幼儿园国学《三字经》全文诵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国学教材《三字经》全文。

教学内容包括《三字经》全文的诵读、理解和记忆。

具体章节为全书,重点内容为儒学经典思想、传统美德、历史人物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全文的朗读技巧,提高国学素养。

2. 使学生理解《三字经》中的儒学经典思想,培养传统美德。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文诵读的熟练程度、对儒学经典思想的理解。

教学重点:《三字经》中的传统美德、历史人物等内容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字经》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等。

2. 学具:笔、本、朗读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讲述一个关于孝顺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示范:教师示范朗读《三字经》全文,让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

3. 逐句讲解:对《三字经》中的经典语句进行讲解,如“人之初,性本善”等,帮助学生理解儒学经典思想。

4. 例题讲解:选取经典例题,如“黄香温席”等,讲解历史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美德。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朗读《三字经》,互相监督,提高诵读熟练度。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全文诵读2. 内容:儒学经典思想、传统美德、历史人物等关键词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选取《三字经》中的一个历史人物,讲述其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对儒学经典思想、传统美德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三字经》的资料,提高国学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等,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逐句讲解、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

2024年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字经》的第一至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礼仪之道、孝道文化、勤奋学习的重要性等。

所选教材为《三字经》通行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尊敬父母、勤奋学习、友爱互助等。

3.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道理。

难点:古文的阅读理解,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字经》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礼仪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内容,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子,分析道理和寓意。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些关于礼仪、孝道、学习等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三字经》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教案2. 内容:第一章礼仪之道;第二章孝道文化;第三章勤奋学习3. 重点:礼仪、孝道、学习4. 难点:古文阅读理解、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体现所学道理。

2. 答案:示例:小明的妈妈生病了,小明按照《三字经》中所学的孝道,为妈妈端茶送水,照顾得无微不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方法、互动环节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深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分析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践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互动环节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应用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分析1. 对重点词汇的解析,如礼仪、孝道等,需详细阐述其内涵与外延。

《三字经》教案多篇教育教学方案

《三字经》教案多篇教育教学方案

《三字经》教案多篇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字经》的第一至第三章。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第二章“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第三章“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内容。

2. 通过学习《三字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观念和道德观念。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三字经》中的一些生僻字和词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背诵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三字经》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三字经》的学习。

2. 新课内容:讲解《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内容,逐句解释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共同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学习2.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第二章: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第三章: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3. 附加:生僻字词解释、典型例题、随堂练习答案。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三字经》的资料,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素养。

同时,布置一道拓展作业: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了解其教育观念,并与《三字经》中的观点进行对比。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生僻字词解释。

2. 教学目标的背诵和理解。

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

4. 板书的清晰度和逻辑性。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

6. 课后反思的深度和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人性的本善以及人们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习性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三字经》中的这一章节。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让学生理解人性本善的观点,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地朗读和背诵《三字经》中的这一章节。

难点:理解人性本善的观点,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三字经》的动画片,引导学生对《三字经》产生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和背诵《三字经》中的这一章节。

3. 讲解:教师讲解这一章节的内容,重点解释人性本善的观点。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人性本善的观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并记录家人对自己的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2. 人之初,性本善。

3. 性相近,习相远。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所学内容,谈谈你对人性本善的理解。

答案:人性本善,指的是人们在出生时都具有善良的本性。

2. 题目:请举例说明如何将人性本善的观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等方式来体现人性本善的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三字经》中的这一章节,让学生理解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人性本善的观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三字经》的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同时,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人性本善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字经》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帮助学生诵读并理解《三字经》的部分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带领学生诵读《三字经》,纠正读音,读出节奏。

(2)讲解《三字经》中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到生活中。

2、难点(1)理解一些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常识。

(2)让学生将《三字经》中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熟悉《三字经》的韵律和节奏。

2、讲解法:对生僻字词和难懂的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故事法:讲述与《三字经》相关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三字经》中的道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传统文化的图片,如书法、国画、京剧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中国古代的蒙学读物,从而引出《三字经》。

2、介绍《三字经》(1)简单介绍《三字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和历史地位。

(2)讲解《三字经》的特点,如三字一句、押韵顺口、内容丰富等。

3、诵读《三字经》(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读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错误。

(3)分组朗读、个人朗读,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4、理解文意(1)逐句讲解《三字经》的内容,解释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常识。

例如,“人之初,性本善”中,“初”指刚出生,“性”指本性。

(2)结合故事和实际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

比如,讲解“香九龄,能温席”时,讲述黄香温席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5、讨论与分享(1)组织学生讨论《三字经》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三字经》中的道理。

6、背诵与巩固(1)引导学生尝试背诵《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人物介绍: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孟母三迁等;2. 常识认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金木水火土等;3. 道德规范: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人处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道德素养;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三字经》中涉及的成语、典故的理解;2. 教学重点:《三字经》的内容记忆和道德观念的传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三字经》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了解更多的成语和典故。

”2. 讲解:详细讲解《三字经》的第一至第三章内容,包括人物介绍、常识认知、道德规范等,结合实践情景和例题,让学生深入理解;3. 随堂练习:让学生朗读《三字经》相关章节,并进行现场解读,巩固所学内容;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三字经》中的道德观念,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6.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表演《三字经》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教案2. 内容:a. 人物介绍: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孟母三迁等;b. 常识认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金木水火土等;c. 道德规范: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人处世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要概括《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内容;b. 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三字经》故事,讲述其寓意;c. 论述《三字经》中的道德观念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 答案:a. 《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主要涉及人物介绍、常识认知和道德规范;b. 示例:《孔融让梨》寓意为:尊老爱幼,谦让有礼;c. 示例:《三字经》中的道德观念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质,提高个人素养。

《三字经》教案(5篇

《三字经》教案(5篇

《三字经》教案(5篇教案:《三字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

第一章讲述了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第二章介绍了孝道和家庭伦理,第三章讲解了礼仪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熟读并理解《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内容。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理解《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内容。

难点:对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家庭伦理、礼仪等概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学具:学生课本、《三字经》注解、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字经》的插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逐章讲解第一、二、三章的内容,注意突出重点,解释难点。

3. 示范:教师示范朗读《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要求学生跟读,直到熟练掌握。

4. 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以巩固学习成果。

5.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三字经》中的某一知识点展开讨论,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三字经》第一、二、三章主要内容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熟读并背诵《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三字经》中孝道、家庭伦理、礼仪等知识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三字经》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理解《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内容。

难点:对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家庭伦理、礼仪等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字经》的插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字经》教案(5篇

《三字经》教案(5篇

《三字经》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字经》教材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详细内容涉及对经典语句的解读、文化背景的介绍及道德教育引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第一章的内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道德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三字经》中的道德观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掌握《三字经》第一章的内容,熟读成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三字经》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

2. 新课内容展示:(1)PPT展示《三字经》第一章内容,教师领读并解释。

(2)讲解“人之初,性本善”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人性的善良。

3. 例题讲解:(1)给出例题:“请举例说明‘性本善’的表现。

”(2)教师示范解答,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2)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将“性本善”的道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三字经》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2. 板书内容:(1)人之初,性本善(2)性相近,习相远(3)苟不教,性乃迁(4)教之道,贵以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三字经》第一章。

(2)以“性本善”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2. 答案:(1)见课本。

性本善,是指人在出生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

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性格和行为会产生差异。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善良的本性,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阅读《三字经》其他章节,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2)开展“道德故事我来讲”活动,让学生通过讲述道德故事,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入解读与道德教育引导。

《三字经》完整教案(27课时)

《三字经》完整教案(27课时)

《三字经》教学教案(一)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介绍《三字经》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诵读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三字经》《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

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二、小结: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呢?能给大家说说吗?《三字经》教学教案(二)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三字经教案27,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三字经教案27,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一、教学内容学习《三字经》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国乃改。

二、教学目的1、通过讲解文本,让学生了解文本大意。

2、背诵文本,感悟文本。

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吗?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

(1)隋文帝期间为什么能成就“开皇之治”?(2)隋炀帝为什么失去国家?(3)隋末政权,谁最终取得了胜利?(2)学习理解内容1、老师带读经文两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理解经典原文①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起:发动义师:为了正义起兵作战的军队除:去除、平定【译文】隋朝末年,唐高祖李渊兴起仁义之师,消除隋末之乱,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基业。

公元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于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同年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代王杨侑yòu为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五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隋朝灭亡。

此后,李渊册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唐朝初期,由于经历了长期战乱,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也从隋朝大业初年的八百万户骤降至二百余万户。

此外,唐朝的北方边境也受到了来自东突厥的威胁,甚至很多中原地区的地方割据势力都臣服于突厥。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地方还在分裂之中,还有很多农民起义军以及隋朝残余将领割据各地。

李渊在长安安定之后,开始了长达10年的统一战争,一一铲平各地战乱,统一天下,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基业。

贞观之治唐初局势平定后,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为了争夺皇位而展开了内部斗争。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击杀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控制长安。

李渊深知形势,于是禅让帝位,成为太上皇。

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

唐太宗从隋末民变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吸取隋灭教训,重视百姓生活;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征等诤臣;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治世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融合,稳固边疆,唐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

2024年《三字经》教案(常用

2024年《三字经》教案(常用

2024年《三字经》教案(常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字经》教材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详细内容围绕这句话展开,探讨人性的本质和教育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含义,认识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善良品质。

2. 通过学习《三字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性本善”的含义,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点:《三字经》文学素养的培养,道德品质的教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三字经》注释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性本善”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三字经》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的原文和注释,让学生了解其含义。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与“性本善”有关的实践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一理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性本善”的理解,并进行小组讨论。

6. 课堂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性本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2. 内容:a.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

b. 注释:人的本性原本是善良的。

c. 教育意义:培养善良品质,传承优秀文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性本善”的理解。

2. 答案示例:我认为“性本善”意味着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善良,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让这份善良发扬光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三字经》第一章,使学生理解了“性本善”的含义,培养了他们的道德品质。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性本善”的内涵。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阅读更多关于道德品质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进一步巩固道德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道德品质教育2. 教学难点:理解“性本善”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案例分析和课堂拓展4. 作业设计中的思考与表达一、教学目标中的道德品质教育《三字经》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传达的核心价值观是人性本善,这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基石。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教案:《三字经》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字经》的作者、出版背景及意义。

2. 熟练背诵《三字经》的内容。

3. 理解《三字经》中所蕴含的道德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三字经》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2. 熟练背诵《三字经》。

三、教学准备:1. 课本:《三字经》。

2. 大屏幕或投影仪。

3. 白板、笔、擦。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问题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三字经》的了解程度。

2. 正文:(1)简要介绍《三字经》的作者、出版背景及意义。

- 作者:王宗南。

- 出版背景:明代万历年间,王宗南因童子课教师之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和人文修养,编写了《三字经》。

- 意义:《三字经》通过三字一句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常识和道德的灌输。

(2)分段背诵《三字经》。

第一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第二段: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第三段: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第四段: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第五段: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第六段: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第七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第八段: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第九段: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第十段: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第十一段: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第十二段: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第十三段: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第十四段:父慈子,子慈父,兄友弟,弟友兄。

第十五段:夫唱妇,随讴谣,嫁孝弟,逐老翁。

第十六段:宜书表,立志坚,立身正,扬名显。

第十七段:孟子学,好辨论,不偏不,不激不。

第十八段: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难移。

(3)对背诵的内容进行解读,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和价值观。

五、巩固与拓展:组织学生就《三字经》的学习体会进行讨论,分享个人的感受和理解。

六、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七、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背诵和理解《三字经》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教学教案(一)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介绍《三字经》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诵读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三字经》《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

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二、小结: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呢?能给大家说说吗?《三字经》教学教案(二)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1. 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4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小结: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三字经》教案(三)教学内容: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教学模式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小结。

教学流程一、故事激趣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教师讲故事)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二、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

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

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三、诵读感悟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跟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3)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你们想听一听吗?(教师范读《三字经》)(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

(3)拍手打节奏,齐声诵读。

四、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五、作业:回家以拍手歌的方式给父母诵读今天学的内容。

《三字经》教案(四)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1. 自读《三字经》中从“养不教,……老何为。

”4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

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故事】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

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

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

”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

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下场负一半的责任啊!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

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故事】清朝时,大将左宗棠的部下张曜,立了许多功劳,于是左宗棠便升了他的官,但是许多不服气的人,便以张曜没有念过书为理由,不给他官做。

张曜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识字,而做不了官,心里很难过,于是发奋苦读,终于凭着他的学识,把官给争了回来。

三、讨论、交流:(1)你认为哪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四、小结:我们不能到长大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

我们是儿童,早上八九点中的太阳,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

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三字经》教案(五)教学内容: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授课目标1、让学生懂得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3句三字经。

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语句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

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3、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二、揭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故事】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

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

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

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

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三、新授感悟1、自读《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3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3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跟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这3句三字经的含义。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同样的道理,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师〗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师〗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四、讨论、交流:(1)你认为哪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小结: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五、扩展活动: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字经》教案(六)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授课目标1、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