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综合农业区划研究

合集下载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 术 园 地
Xu e s hu y u a n d i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生产现状 、 存在问题及对策
鄂 辉 邦
青 海 省 互 助县 农 业 生 态 能 源站
【 摘
要】 发展 农业生产、 提 高农 民收入是解决“ 三农” 问题的有效途径之 一, 本文针对互助县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 中存 在
全县人均纯收入的 3 l %。
二、 发 展 现 状
力 推 广 分 层施 肥 条 播 、 旱作沟播 、 蚕豆机械点播 、 马铃薯机械 播种等技术 , 推广 面积分别达 3 3 7 3 3公顷 、 3 4 0 0 公顷 、 2 7 3 3 公顷 、 1 5 3 公顷 。 示 范推 广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2 6 6 7公 顷。 农 机 化水平显著提高。
近年来 , 互助县 把加大农业结 构调整 、 进 一 步 挖 掘 农 业
3 . 建立完善的“ 首 问 负 责制 ” 的 工 作 制 度 。无 规 矩 不 成 方
的方 式 。 “ 首问负责制” 的推 广像 一 盏 灯 照 亮 了 图书 馆 人 服 务 读者的方向 , 像 一 把 钥 匙 开 启 了 图 书馆 人 创 新 服 务 之路 的新
的 种 植 业 基 础 设 施 建设 滞 后 、 产 业化 优 势 不 明 显 、 龙 头 企 业作 用发 挥 不 够 、 市 场发 育程 度低 、 特 色 产品 的 开 发 不 够 、 科技投入 不
够 等 突 出 问题 。 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 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搞 活农 产 品 流 通 、 加快科技进 步、 实施 农 业 项 目、 调 整 农 村 劳 动 力就 业结 构等 几 个 方 面 论述 了互 助 县 农 业 生 产 今 后 发 展 的 基本 对策 。

浅谈互助县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

浅谈互助县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

浅谈互助县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属于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其地处高海拔,气候寒冷,土壤贫瘠,这些都给农作物的种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护农田和土壤,互助县采取了保护性耕作措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土壤,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原理和在互助县高寒地区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和影响。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在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增产节耕的一种耕作方式。

其主要原理是尽可能减少或避免翻耕和耕地覆盖,通过综合运用有机物质管理和合理施肥等技术手段,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从而保护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

在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尤为重大。

由于此类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土地资源匮乏,传统的耕种方式不仅对土壤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且还导致了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严重流失,因此必须通过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来有效保护土壤和提高土地利用率。

保护性耕作能够减少农田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对于高寒地区的农业生产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互助县高寒地区进行保护性耕作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复杂多变,传统的耕种方式在这里久而久之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性的方式,如何改变这种方式,推行保护性耕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保护性耕作需要系统的技术支持,包括土壤环境状况评估、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这对于高寒地区的农民来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推行保护性耕作需要政府、科研单位和农民共同努力,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才能够在高寒地区进行有效推广。

做大做强五大灌区以促进互助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做大做强五大灌区以促进互助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做大做强五大灌区以促进互助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摘要针对互助县灌区现状,提出了利用大通河及结合湟水北干渠建设,做大做强互助县南门峡及沙塘川灌区、哈拉直沟灌区、红崖子沟灌区、高寨和平渠灌区、北山灌区五大灌区建设目标,以期为互助县农业生产发展增强后劲。

关键词五大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青海互助互助县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东北角海东地区西部,夹持在湟水干流与大通河干流间黄土丘陵区,属半干旱区农业县,种植业相对集中。

这里山高沟深、地形分割、生态脆弱,干旱缺水,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县境南部地区缺水和水土流失问题。

为此,互助县对境内湟水流域几条支流的有限水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依此兴建了南门峡等中小型水库37座,坡改梯3万公顷,电灌站87座,机井48座,水轮泵站3座,超过666.67hm2灌区10条,民营渠道71条(不包括水库引水渠),干旱山区集雨利用水窖33 631眼,各工程控制灌溉面积共1.42万公顷。

初步形成了湟水支流谷地的五峰镇马圈沟灌区,高寨和平渠灌区,沙塘川河东、西两岸灌区,哈拉直沟河东、西两岸灌区,红崖子沟河东、西两岸灌区,北山加定镇、巴扎乡大通河两岸灌区。

截至目前仅对上述灌区内部分干支渠进行了衬砌改造,仍有一部分土渠尚在运行。

从整个流域看,灌区仅开发利用了一部分河谷阶地,大部分浅山地和脑山地仍处在靠天吃饭的局面。

马圈沟流域内乡政府附近的前头沟水库以上、沙塘川流域内县城威远镇以上、哈拉直沟流域松德桥以上、红崖子沟流域巴洪桥以上的滩地和浅山地极具开发潜力,可扩大灌溉面积,以增强互助县农业发展的后劲。

1 做大做强五大灌区的必要性分析1.1 气温变化的需求气候变暖在青海省的湟水流域同样反映明显,根据西宁市50多年来的气温观测记录,年平均气温呈波动增长趋势(见图1),50年来上升了约0.6℃左右,升温速率为1.2 ℃/100年。

位于海拔较高的互助县威远镇(海拔2 480m),自1974年以来,气温也呈升温态势,其升温速率要比西宁大,按30年的观测数据,其增温变速要比西宁大1倍,达到2.4 ℃/100年。

关于互助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互助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互助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的思考摘要阐述了青海省互助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并提出了互助县进一步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特色优势农业;现状;发展目标;对策;青海互助1互助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现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地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为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青海省互助县已基本形成了4大特色种植产业带,即川水地区蚕豆、特色蔬菜、设施农业;浅山地区马铃薯和饲草作物;半浅半脑和脑山地区马铃薯制繁种、油菜、食用菌;北山地区油菜制种4大特色产业带。

形成了以马铃薯、油菜为主导,以豆类、蔬菜为辅,以食用菌为补充的种植业结构。

2互助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目标2.1特色优势农作物结构调整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发展马铃薯、油菜、豆类、特色蔬菜等优势无公害农作物的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使互助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5.93万公顷,马铃薯、油菜、豆类、特色蔬菜的播种面积在“十一五”期间稳定在1.67万公顷、2.40万公顷、0.53万公顷、0.13万公顷,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8.00%、40.50%、9.00%和2.25%。

2.2大力发展特色制种业立足互助县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加大特色制种工作的力度,使互助县特色制种面积达到1.33万公顷左右。

其中,以互助红为主的小麦种子繁殖0.17万公顷,马铃薯制(繁)种0.67万公顷(其中下寨65脱毒马铃薯0.33万公顷)、油菜种子繁殖0.33万公顷(其中以北山地区为主的杂交油菜制种0.10万公顷,常规种子繁殖0.23万公顷)、豆类种子繁殖0.10万公顷(其中蚕豆0.08万公顷),燕麦种子繁殖533.33hm2,蔬菜及其他繁种133.33hm2,以充分保证互助县及其周边地区作物用种的需要;同时,积极引进和培育适于互助县种植的各类农作物优质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扩大种植面积,逐步将互助县发展成为特色制(繁)种大县。

互助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互助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互助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分析并指出了互助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认为在发展中应采取措施,发展现代农业体系,提升农发展层次,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模式,以促进当地特色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业;特色;问题;对策;青海互助1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互助县是个农业大县,近年来,当地突出发展高原特色制种、低温珍稀食用菌、喜冷凉花卉、反季节蔬菜等高效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我县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农业生产力水平整体较低,各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基础、农民科技素质等差异较大,农业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十分明显,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1设施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一是设施农业生产成本高,群众自筹难度大,加之我县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处于保工资、保吃饭的紧张状况,因此,地方财政对设施农业的发展投资十分有限,致使我县设施农业发展缓慢、规模效益差。

二是由于设施农业比较效益低,生产周期长,投资利润低,吸引外资投入的难度也大。

1.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是互助县地处自然灾害多发区,几乎每年都遭受旱灾、雹灾、低温、多雨、霜冻、雪灾等灾害性天气,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所以我县农业生产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的尴尬局面。

二是农业科技装备落后,农田有害生物预警、植物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体系建设仍不健全。

1.3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一是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土地合理流转进展缓慢,经营规模小,闲散劳动力多。

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技能普遍较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比较困难。

1.4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一是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传统小农户经营模式,结构调整仍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难以形成规模经营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互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互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互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摘要介绍了互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状,并从加大科研示范力度、提供科研保障、提高应用水平、拓宽科研领域、提高务农人员素质、提高农产品档次、提升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互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 of Huzhu County was introduced.The countermeasures of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zhu County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 were put forward from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providing scientific guarantee,improving application level,broadening research field,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armer,improving agricultural class,enhancing the level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base construction,etc.Key words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current situ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Huzhu Qinghai互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园区始建于2009年1月,同年11月被省农牧厅和省科技厅联合命名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

对互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互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将示范区规划为核心区、 示范区、 辐射 区, 面积分 别为 6 6 6 . 7 h m , 3 3 3 3 . 3 h m 、 3 3 3 3 3 . 3 h m 。
2 建设 成效
近年来 , 县委 、 县政 府 紧 紧 围绕 建 设 最 具 高 原 特色 的现代 农业 示 范 区这 一 目标 , 优 化 投 资环 境, 强化 工作 措施 , 全 面推 进 示 范 区建 设 , 促进 示 范 区各 项 工 作 取 得 了显 著 成 效 。示 范 区 农 业 总 产 值达 到 2 1 . 3 4亿 元 , 同 比增 长 5 . 6 3 %, 农 民人
De mo n s t r a t i o n Di s t r i c t Hu z h u Co u n t y
LI U Ya n・ q i n g
(H ‘ u z h u A c u h u r l a D e mo n s t r a t i o n P a r k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C o m m i t t e eH u z h u Q i n g h a i 8 1 0 5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Hu z h u C o u n t y mo d e m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d e mo n s t r a t i o n z o n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t a r t e d i n 2 0 0 8,t h e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z o n e c o r e a r e a i n De c e mb e r 2 0 1 0 n a t i o n a l mi n i s t r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w a s a p p r o v e d mo d e m

青海农业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青海农业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青海农业调研报告范文大全本次调研主要针对青海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下面是我们的调研报告结果:一、农业种植情况调查通过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青海地区主要以青稞、马铃薯、小麦等作物为主要种植品种。

其中青稞的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马铃薯和小麦。

种植方法主要是依靠人工劳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二、畜牧业调查情况青海地区是畜牧业发达地区,主要以牦牛、绵羊等为主要养殖品种。

我们了解到,青海地区的畜牧业主要以传统放牧为主,饲草主要依靠天然草场,部分地区也有人工饲养的养殖方式。

三、农业生产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青海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面临着市场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

同时,部分农民对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度较低,缺乏创新意识。

四、农业发展建议针对青海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引进和培育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新品种;3. 支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4.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意识。

以上就是我们对青海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的调研结果和建议,希望能对青海地区的农业发展有所帮助。

青海地区地广人稀,气候条件较为特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加之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机械化设备,对农业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在这样的背景下,青海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

首先,青海地区应加大对新型农业技术的引进和培训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科研院所和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当地农民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增强农民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意识。

其次,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机设备的补贴和扶持,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降低农业生产的劳动成本。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渠道的建设,优化销售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互助县休闲农业规划

互助县休闲农业规划

互助县名族风情休闲农业园区第一节基地范围与简介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另外,这里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001年,互助土族故土园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互助土族故土园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境内交通便利,距西宁飞机场50公里,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越高寨镇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接境内主要景点。

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第二节互助县名族风情休闲农业园区资源盘点一、农业资源调查方式与成果记录首先以农业分类表为基础,以下列各种方式进行农业资源调查:(1)调查方式①现场观察记录设计者亲至互助县名族风情园现场勘查记录,包括农作物种类、分布、农具使用情况、传统农宅建设、地理、水文以及景观点绘制记录等。

②文献资料搜集互助县名族风情园的物质文化为最重要之数据来源,查看青海及互助县年鉴及近年来的相关农业政策等,图书馆看书搜集资料。

③网上资料搜集通过上网搜资料以了解一些当地风俗习惯等相关情况(2)农业资源基础项目调查成果A、农业生活资源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青稞、蚕豆、豌豆等经济作物:以油菜籽为主畜产品主要有牛羊肉、羊毛、羊绒、牛毛绒、驼毛绒、牛奶等园艺作物:苹果、梨、沙枣、草莓等绿肥作物:油菜花药用作物:冬虫夏草、藏红花等农耕活动:旱地耕种:整地、播种、管理、采收果园耕种:修剪、疏果、松土农具:耕作工具:锄头、犁等储存工具:仓库装盛工具:提篮、麻袋、箩筐、簸箕、木桶、铁皮桶防雨防晒工具:薄膜家禽家畜:牛、羊、鸡、猪、马、驴等B、农民生活资源农民本身特质:当地语言:互助县当地语言、土语宗教信仰:喇嘛教、佛教、伊斯兰教、农民特色: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对人随和,性格爽朗、民风淳朴历史:古为羌地,从西汉至清代,历属临羌、西都、鄯城、西宁等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从西宁县析置互助县。

互助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探讨

互助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探讨

互助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探讨摘要通过对互助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标定位、提升原则、建设内容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加强互助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标定位;提升;青海互助互助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围绕“一核两区五带十大基地”产业布局,以发展“绿色、有机、循环”农业为主线,突破和实现“科研创新、示范引领、培训推广、辐射带动、加工转化、休闲观光”六大功能定位,逐步与国内外先进农业接轨,努力实现3个转变,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大手笔规划、大规模建设,充分利用园区内的现有土地,扩大连栋温室建设规模,把马铃薯组培、杂交油菜制繁种研究等内容纳入园区建设内容,做大做强互助现代农业,真正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努力将其建设成为青海一流、全国先进的农业园区[1]。

1 园区目标定位及提升原则1.1 功能定位园区建设围绕“一核两区五带十大基地”产业布局,以发展“绿色、有机、循环” 农业为主线,突破和实现“科研创新、示范引领、培训推广、辐射带动、加工转化、休闲观光”六大功能定位,逐步与国内外先进农业接轨,努力实现3个转变,即“片段式传统农业向全景式现代农业转变、从农业产业园区向农业科技新城转变、从农场式园区向公园式园区转变”。

1.2 思路目标以“引领高原现代农牧业发展、提高‘菜篮子’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按照“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高效益集聚”的建设思路,坚持“园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模式。

立足互助县,辐射青海省,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青海地域特色的青海一流、全国先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

1.3 发展方向一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以科研创新为突破口,努力打造全省最具规模的高原杂交油菜制种中心、马铃薯原种繁育中心、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精准农业信息中心、莓类浆果育苗中心和集食用菌、鲜切花、中藏药材、莓类浆果组培研究为一体的多功能组培中心和高原农牧业高科技研发基地。

青海省生态功能区划与建设研究——以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

青海省生态功能区划与建设研究——以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

摘 要: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典型研究案例,根据互助县自然条件、地貌类型、资源状况、生态区位、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情况,按照地域连片、主导功能相对一致的原则,对全县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县主体功能区划,在研究区域范围4个生态功能区及4个主体功能区合理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生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结果可为构建互助县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安全保障。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划;区域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803/ki.issn.1004-6216.2017.03.008Study of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Qinghai Province——A Case Study of Huzhu Autonomous CountyLiu Xusheng(Survey & Planning Institute of the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714, 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Huzhu Autonomous County of Qinghai Province was taken as a typical study case. With regard to the natural condition, geomorphic type, resource state, ecological zone, main ecosystem service and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regional connectivity and relative accordance of dominant functions,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whole county. Then, regionalization of the main function areas was done in Huzhu County. On the basis of reasonable division of four ecological function zones and four main functional areas,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romoting region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were put forward, providing reference and safety guarantee for constructing territory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protecting eco-environment, promoting local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Huzhu County. Key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Main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Region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LC number: .X171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1]的基础,由于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多样,其服务功能在种[2]类、数量和重要性上存在很大的空间异质性。

对互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互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De mo st n r a t i o n Di s t r i c t Hu z h u Co u n t y
S HEN Yu n— p i n g, YANG Yi ng — we n
( H u z h u C o u n t y A g r i c u h u r a l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P a r k Ma n a g e m e n t C o mm i t t e e , Hu z h u Q i n g h a i 8 1 0 5 0 0, C h i n a )

2 0 1 2年互 助 县 国家 现 代 农 业 示 范 区建 设 以 “ 两种 一猪 ” 为主导产业 , 狠抓杂交油菜、 脱 毒 马 铃 薯制 繁 种 和 互 助 “ 八眉猪 ” 保种、 扩繁及养殖。 杂h m , 年 产 优 质 杂
2 建 设成 效
交油菜种子 2 5 5× 1 0 k g ; 脱毒马铃薯繁种面积达 到1 2 0 0 0 h m , 年 产 脱 毒 马 铃 薯 一、 二 级 种 薯
2 6 . 8×1 0 k g , 完成茎尖剥离 5 5 0个 , 生 产 脱 毒 茎 尖苗 4 5 0×1 0 株, 种 植 微 型 薯 繁 育 网 室 面 积
Ab s t r a c t : T h r o u g h t h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s u r v e y o n n a t i o n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mo d e m a g i r c u l t u r l a d e mo n s t r a t i o n p rk a Hu z h u C o u n t y a n d t h e f u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r t e n d, t h o u g h t s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i n o r d e r t o s p e e d u p t h e p a c e 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i t o n o f mo d e m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p a r k we r e p u t f o r w rd a . Ke y wo r d s : Mo d e m Ag r i c u l t u r e d e mo n s t r a t i o n z o n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t h i n k i n g ; Hu z h u C o u n t y

浅谈互助县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

浅谈互助县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

浅谈互助县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摘要】互助县位于高寒地区,农业面临严峻挑战。

本文从互助县高寒地区农业特点出发,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在该地区的应用情况。

进一步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保护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保护性耕作在互助县高寒地区的推广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此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保护性耕作在高寒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对于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互助县高寒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互助县、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农业特点、土壤保护、生态环境、推广价值、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互助县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属于高寒地区。

该地区气候寒冷严酷,农作物种植受到限制,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

在长期以来的农业生产中,传统耕作模式对土壤的破坏十分严重,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互助县高寒地区急需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方式,其核心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壤的破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从而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

在高寒地区,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保护性耕作还可以减少农业对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性耕作对于互助县高寒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互助县高寒地区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属于典型的高寒地区。

由于气候严寒,土壤贫瘠,农业生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探讨保护性耕作在高寒地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减轻土壤侵蚀的现象,保护土地资源不受损失。

在高寒地区,土地资源本就稀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土壤,将会导致土地退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改善土壤的质地和结构,促进农作物生长。

青海省互助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青海省互助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青海省互助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项目负责人:段德罡主要参加人:段德罡郑江涛张沛李祥平刘海龙赵键崔云兰苏鸿翎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匡湧刘建军曹恺宁等(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应长旭郑晓英等(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建设局)第一章概况一、地理位置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30¢~37°9¢,东经101°46¢~102°45¢之间。

北依达坂山与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与平安县为界,西邻大通县,西南与西宁市相连。

境内有省道宁互公路、民门公路;专用路机场公路。

县域面积3424平方公里(合513.6万亩),占海东地区总面积的18.85%。

二、建制沿革从互助县的高寨、沙塘川、张卡山等地出土的文物看,远在4000年前,互助地区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在古代,这里是族人居住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

这个时期,现今的西宁、乐都、大通、湟中、门源、互助等地区,统称为湟中地。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打通西域通道,进入湟水流域。

在今西宁附近筑西平亭(原址相当于今西宁城垣),设置临羌县(先湟源,后在湟中)。

互助地区隶属于临羌县。

公元210元左右,东汉设置西平郡(今西宁市)。

三国时期,魏国继续以西平郡管辖临羌等县。

西晋时仍以西平郡管辖临羌等县。

南北朝时改西平郡为鄯州,废弃临羌等县。

隋时又恢复西平郡,互助地区属西平郡管辖。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唐设置鄯州都督府。

互助地区由鄯州督都府管辖。

安徽宗崇宁三年(1104),改鄯州为西宁州。

互助地区归属西宁州。

元时,互助地区仍属西宁州管辖。

明时,改西宁州为西宁卫。

互助地区隶属西宁卫。

清时,西宁卫改为西宁府。

民国2年(1913),互助地区属甘肃行省西宁道。

民国18年(1929)1月1日,青海正式建省,互助地区隶属西宁县。

互助土族自教材治县的行政区划

互助土族自教材治县的行政区划

互助土族自教材治县的行政区划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划建县初期,全县共有4个区、105个乡(镇)。

不久,即缩编为84个乡(镇)。

民国21年(1932),全县共有4个区、75个乡(镇)。

民国23年(1934),缩编为今个区、37个乡(镇)。

民国24年(1935),撤区并乡,全县共有3'2个乡(镇)。

民国34年(1945),全县共有4个区、36个乡(镇),并对部分乡更换了名称。

在36个乡i镇)中,除威远、维新、泰源、加定、巴扎、上新、东和、协和、中和、兴泰、长宁、广化、廉让等乡(镇)的名称未变动外,其余的乡都变更了名称:联合乡为塘巴乡;丰裕乡为董家寨乡;宝丰乡为新元乡;树德乡为双树乡;孝友乡为五其乡;三余乡为韵家口乡;信义乡为总寨乡;东漉乡为东沟乡;)1顶源乡为丹麻乡;协助乡为毛荷乡;德泰乡为黑鼻乡;永昌乡为高寨乡;廉泉乡为自马寺乡;和平乡为上寨堡乡;文峰乡为五峰乡;兴盛乡为下鲍堡乡;太平乡为苏家堡乡;浑厚乡为浑水沟乡;德盛乡为蔡家堡乡;智进乡为边滩乡;仁进乡为贺尔川乡;保安乡为自嘴堡乡;勇进乡为桦林乡。

1949年解放前夕,全县共有5个区、33个乡(镇)。

从1949年9月12日到1951年元月,全县为5个区、32个乡(镇)01951年元月29日,划为8个区、49个乡(镇)01952年,划为12个区、69个乡(镇)。

1952年10月,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复,建立乡一级的峡门回族自治区、和平回族自治区。

1953年10月13日,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立加定、巴扎、松多3个藏族乡。

1954年12月16日,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把原属于大通县管辖的第八区(南门峡公社)所属的丰捻上乡、丰捻下乡和隆旺乡,划归本县管辖;原属于本县第三区管辖的长宁、清水、浑水、苏家堡、新政、峡门6个乡,划归大通县管辖。

1955年2月,全县12个区统一更换名称:第一区为却藏滩区;第二区为五峰寺区;第三区为双树区;第四区为沙塘川区;第五区为哈拉直沟区;第六区为红崖子沟区;第七区为丹麻区;第八区为威远堡区;第九区为塘巴区;第十区为贺尔川区;第十一区为李二家堡区;第十二区仍称北山藏族自治区。

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审专家:我将要介绍的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的研究,以制定出可行的农业发展规划方案。

1. 研究背景互助土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具有良好的农业自然条件,也是青海省农业最为发达的县之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等因素,该县农业生产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近年来的水资源短缺,土地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该县农业的发展。

因此,通过对该县农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目的2.1 了解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2 分析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资源环境特征,评估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

2.3 提出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并制定出适合该县的农业发展规划方案。

2.4 为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3. 研究方法3.1 采取文献法、案例法、问卷调查等定性和定量方法,收集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的历史数据和相关资料。

3.2 进行SWOT分析,评估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3.3 研究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产业结构、生产成本、市场环境,分析农业发展所依赖的土地、气候、水资源等自然环境。

3.4 基于资源环境特征和市场需求,构建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4. 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有助于分析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找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方案,提高该县农业生产的科学、有效性,增加农户的收入和社会效益,为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互助土族自治县特色农业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互助土族自治县特色农业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互助土族自治县特色农业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今年以来,互助土族自治县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特色优势作物播种面积达98.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89%。

预计粮油综合产量达26.9万吨,蔬菜产量达30万吨,畜禽存栏127万头只,出栏218万头只,实现农业总产值2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080元。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亮点频现。

制种产业不断壮大。

以打造全国最大的春性杂交油菜制繁种基地、全省最大的脱毒马铃薯和蚕豆制繁种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以杂交油菜制种和马铃薯繁种为主的高原特色制繁种业,着力推进以制种产业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育繁、专业化生产、组织化经营,初步形成了川水地区以春性杂交油菜制种和优质蚕豆繁种为主、浅山地区以优质小麦和燕麦繁种为主、半浅半脑地区以优质常规油菜制种和脱毒马铃薯繁育为主、脑山地区以专用型马铃薯种薯繁育为主的生产格局。

目前,全县制繁种面积达27万亩,成功打造了全国春油菜制种第一县、全国最大的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和八眉猪养殖大县。

园区效应日益凸现。

紧紧围绕“科研、示范、推广、培训、加工、旅游”六大功能,以打造全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人才培养和储备中心、标准制定和发布中心、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产品品牌集中和销售中心为目标,着力从项目落实、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入手,园区建设成效明显。

在核心区建成了杂交油菜种子加工包装车间、脱毒马铃薯组培室、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等,并培育和引进了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杨光良种猪养殖等2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互丰集团为主的科研型、以杨光公司为主的生产型、以西海油脂为主的加工型和以介实公司为主的物流型龙头企业集群。

同时,通过建立“园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重点发展杂交油菜、马铃薯和八眉猪产业,建成杂交油菜制种基地2.7万亩、特色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脱毒马铃薯制繁种基地1万亩、优质蚕豆制繁种基地5千亩、5万头八眉猪良种仔猪繁育基地1个、5千头肉奶牛养殖基地1个。

浅谈互助县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

浅谈互助县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

浅谈互助县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互助县是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中部的一个县,地处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属于典型的高寒草甸类型,其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壤资源,互助县采取了保护性耕作的措施。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保护土壤资源为目的的耕作方式,主要包括合理利用有机肥和秸秆,合理轮作和间作,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等。

在互助县的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利用有机肥和秸秆。

高寒地区土壤肥力低下,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护土壤水分,互助县鼓励农民利用充足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制作有机肥料,并加以合理使用。

农民还被鼓励将秸秆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育功能。

合理轮作和间作。

由于互助县的高寒地区气温较低,种植周期较长,单一作物的连续种植容易引发病虫害和营养失衡。

为了减少病虫害发生,改善土壤中的养分平衡,互助县鼓励种植农民采用适当的轮作和间作方式,通过不同作物的交替种植,减少土壤养分的单一利用,提高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效率。

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

由于高寒地区气温较低,土壤冻融层次较深,土壤的肩负能力较弱,农作物的生态条件较差。

为了减少土壤侵蚀和保护土壤水分,互助县鼓励农民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如直播、雨水黏结耕作等,减少翻耕次数,降低土壤的肩负能力,保护土壤水分。

加强农业生态建设。

互助县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小型水利工程,改善田间排水状况,减少水土流失;大力推行生态农业,鼓励农民建设生态示范区和农田生态公益林,加强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提高土地保育能力。

互助县还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u y o y t e i g iu t r e i n l a i n o t d n s n h tc a rc l e r g o a i to f u z Hu h Zu Au o o o s Co n y z u Tu t n m u u t
W ANG n Yo g
维普资讯
14 6
广东 农 业 科 学
20 0 8年 第 7期
青海互助土族 自治县综合农业区划研究
望 勇
( 东省 农 科 院科 技 情 报 研 究 所 , 东 广 州 5 0 4 ) 广 广 16 0
摘 要 : 取 农 业 资 源 条件 、 村 社 会 发 展 、 业 经 济 状 况 等 i 大 类 共 1 选 农 农 8个 指标 因 子 , 用 主 成 分 分 析 法 和 聚 类 分 析 运 法 对 青 海省 互 助 土族 自治 县 进 行 综 合 农 业 区 划 。将 互 助 县 2 个 乡镇 划 分 为 脑 山 浅 山农 牧 区 、 】 中部 盆 地 农 牧 区 、 水 农 业 川
区 、 部 林 牧 区 、 山林 牧 区 。 东 北
关 键 词 : 成 分 分 析 法 ; 类 分 析 法 ; 业 区 划 主 聚 农
中 图分 类 号 : 3 31 F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o 4 8 4 2 0 )7 O 6 一 4 l 0 — 7 X( O 8 O 一 l 4 O
o z u T z tn mo s C u t . h h l u t i e dv d d i t i gi u t r e in , e r : o h n a d f Hu h u u Au o o u o ny T e w oe Co n y w l b ii e n o 5 man a r l e r go s h y a eNa s a n l c u t
(c—e nom t nIstt G ag ogA ae yo giut eSoneG aghu5 4 ,C ia Sit I r ai tu , un dn cd m c f o nie fA r l r c c, unzo l6 0 hn ) c u 0
AbtatSlc n giu ua rsucs rrl o mu i ee p n, n gi l r eoo ccn iostrem jr s c :eet gar h rl eo r ,ua cm nt dvl meta dar ut e cnmi odt n he a r i e e y o c u i o
互 助 土族 自治 县地 处青 海省 东部 , 属海 东地 区。 隶
全 县 辖 5镇 l 6乡 . 地 理 位 置 介 于 东 经 1 14 0。 6~ 1 24 北 纬 3 。0~ 70 间 。 县 东西 长 8 m, 0 。5 , 63 '3 。9之 全 6k
农 村社 会 发展 的基 础上 ,农 业 区划 的பைடு நூலகம்分 遵循 以下 原
e s r o e ta d p so a r a , es a o e t n a tr l e i n a t n fr s n a t r l e s B ih n F rs d p so a g o . e a a r
Ke wor y ds: rncpa o p i i lc mpo e s a ay i;cuse i g a lss g iuhu a e i n lz f n n nt n lss l trn nay i;a re r lr go a ia o i
则:
11 区域功 能 一致性 原则 .
南北 宽 6 m, 面 积 3 3 0 k 占海东 地 区 总 面积 4k 总 6 m ,
的 1 . 这 里气候 多样 , 8 %。 5 物产 丰富 , 产青 稞 、 豆 、 盛 土 油 菜、 中药 材 , 是青 海省 和海东地 区主要 的农业 县之一 。 农 业 是 国民经 济 的基础 ,在 不 同的地 区农 业 资源 数量 、 量 、 合 条件 大 不 一样 , 现 在空 问 地 域 组合 质 组 表 上差 别 较 大 。 分析 不 同 地 区 的资 源状 况 、 用 现 况 、 利 开 发潜 力 , 因地 制宜 地合 理利 用农业 自然资 源 , 仅 对发 不
Qasa gi h r adps rl ei ,h et l ai o ar utr n at a r in C unh i giut l ei ,h inhnar u ue n at a r o tecnr s f gi l a adp s rle o, h a su r l go te c o g n ab n c u l o g a e ma r n
展 国 民经 济具 有重 要意 义 .而且 有利 于保 护农 村 生态
这 是 区划 的基本 原则 之 一 。 互助 县农 业 区划 中 , 在 各 区内部 在农业 资 源基础 、利 用状 况 及农 业发 展方 向
等方 面具 有相对 一 致性 。 12 区域共 轭性 原则 -
c t g r s o i dc t r, sn rn i a o o e ta ay i a d cu t r g a a y i o e s n h t g i u u e rgo aia o ae o e f1 n ia os u i g p c p l mp n n n lss n l se n n lss n t y t ei a rc h r e i n l f n i 8 i c i h c z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